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萍水

[原创]一片神奇的地方:探险白际(之一、二、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4.2公社内.jpg

右侧墙上“农业学大寨”的标语赫然在目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4.4公社内.jpg

向里走,右侧墙上的“四个伟大……”还很清晰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刘、周、朱的的画像依然在目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4.7公社内.jpg

    房间中是一个大会议室,那茶壶茶杯,还是我很早见过的,倒上一杯清清的白开水,尝尝山里的甜美……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神奇的地方——探险白际之二·千年前的梯田还在,你信吗?

  (上)传说中的严池——严池名称的由来

  记忆中只知道北方梯田多,南方虽有但不普遍,但此次的探险,竟为南方有如此震撼的梯田而感慨万千!

  到白际的第二天早上,老谢为我们安排了探险游程,上午赶往严池,下午前往白际大峡谷百丈岩瀑布和油煎豆腐瀑布,晚上再回白际老谢家晚餐。而中饭安排我们在严池吃。并招呼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向主人要几根拐杖。听说要拐杖,就说明前往严池的山路一定很艰险。

  看来老谢并不在乎赚钱,他电话通知了严池的一位山民,让她给我们准备中餐,每人依然是15元。在电话中要她保证我们11点半一定有中餐吃!

  早上起来七点来钟早餐,每人五元的早餐很丰富,两个鸡蛋,一个当地产的蓼叶包的火腿粽子,一碟油煎花生米,一碟自做的小菜(分量很足的),稀饭随便吃。吃饱了肚子,休息了片刻,我们开始了行程。

  老谢领我们出村,指引我们走了一段路程,指给我们前往严池的方向,他依然回到他的住处,临走时一再告诉我们,11点半务必要吃中饭,不然下午是来不及回白际的,因为晚间行路危险大,山里有野兽,出没的时间就是晚上和夜间,千万别耽搁行程。还一再招呼,如果有情况一定打电话联系他。

  沿着老谢指给的方向,我们开始了探访严池的行程。

  “严池”,一个有着神奇传说的名称,老谢在引导我们出村的途中告诉了我们。

  “严池”有人称呼它为“砚池”,不说大家也会明白,严池的外形一定像一块砚池,所以叫砚池。

  “严池”也叫延迟。这里有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这个村子一直是处在深山老林深处,与外界很少接触,也不记日月时间,每天只是晨起耕作,暮至休息。只偶尔有青年人出山来买一点需要的物品。

  相传有一年,临近春节,山外早已热闹非凡,可这山内的小村落里依然如是,依然日出耕作,日落回家。不知哪一天,村落里的族长说:准备过年了,你们几个青年人出山购点过年的物事来。于是几个青年结伴出山,出山后来到店铺,却见家家关着门,年轻人敲门,店主人出来,年轻人说:我们买点过年的物事。店主人笑了起来:“今天就是过年呀,你们怎么昨天不来?”几个年轻人回到村里,告诉族长。族长道:“没事,没事,那我们就延迟一天过年吧。”于是“延迟”也就成了这个与世人隔绝的村庄的名字。

  还有人说“严池”也叫“盐池”,因为当时食盐可是个宝,山村离城市遥远,吃盐可是个大问题,于是村落里的青年人遍山遍地的找水,希望山里的水能含盐分,结果在种有红豆杉树的附近,还真发现了带咸的水,于是构筑水池,大家在山里生活,无需为盐发愁了。于是这个村也被叫做“盐池”。

  不管怎么说“严池”确实是个神秘的村落,这里最著名的就是梯田了。严池梯田自然也是一种神奇的话题。据专家考证:严池梯田不属于近代也不属于明清时期,而在三千多年前这里便有了梯田。

  我不敢说这是不是真实的,但当我们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一个拉着一个,小心翼翼地踩稳脚下,可是费尽了气力。

  “当心,大家相互搀扶点”,同行的年轻人招呼着我们。是的,这里,落下来的树叶集结的太多,倘若不小心,踩在树叶上面,会滑下万丈深渊,或许一不留神,就能从悬岩上掉落下去,大家相互搀扶着,相互照应着,缓慢的向前。

  我们几个拄着拐杖(幸好我从家中带了登山杖),一步一挪,终于严池在望了,那可是个平均海拔800米高以上的小村落。一进村口,那千年红豆杉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欢迎,欢迎你们来到严池。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5.1.jpg

四围的山已经是深秋,满山红黄色煞是好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5.5原始生态林.jpg

原始生态林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13千年红豆杉.jpg

  严池村的这棵红豆杉已经有三千年的树龄了,村民们说上面的红豆摘下来,炒着吃特别香甜。我不大了解红豆杉,于是查找了百度,找到了一点资料:

  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红豆杉这类植物近年来是植物界一位走红的明星。因为它可提炼紫杉醇,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药剂,同时又是国家一类保护树种。红豆杉的红豆,宛如南国的相思豆,外红里艳,可以寄托人们的相思。红豆杉得名也是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故得名红豆杉。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9前往严池的小道1.jpg

     前往严池的难走的小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8山道2.jpg

前往严池的难走的小道
发表于 2011-5-24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8山村天空.jpg

     白际天空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5.4寻路向前.jpg

山道完全靠着我们自己探寻,寻路向前……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艰难的山道2.jpg

山道艰险,好歹是脚下还有路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9前往严池的小道.jpg

   一条窄细的小道展现在眼前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艰难的山道1.jpg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阳光也照耀着我们,路虽窄细,但毕竟是路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10艰难的山道4.jpg

这一条窄细的山道走过去,就能到严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10艰难的山道5.jpg

穿过这幽暗的林道,前面就是严池了,希望在即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神奇的严池梯田

   

  严池自然村地处海拔八百余米上的严池山顶,村子内的房屋外墙大多是那种土坯房,古朴自然。村子边生长着十余株巨大的树龄超近千年的南方红豆杉,干粗数抱,冠如华盖,遮天蔽日,实为罕见。当然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高山梯田。

  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见村口站着一位中年妇女,原来她就是接到电话的严池村妇女,这位中年妇女带着纯朴的笑脸,脸上写着善良与真诚,她早就在村头张望,看到我们来了,赶紧迎上来将我们迎进她的家里。

  这里虽然远离城市,可却清静,温馨,走进她家,一阵淡定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们这群登山极疲惫的城里人,立刻有种舒适的感觉。

  她的家布置的清爽有致,一进间三开屋是农村住房的普遍特征,迎门墙上悬挂的是一幅中堂字画“观音送子”,上面一幅喜结同心的彩画,看来这家的孩子结婚不长,极想要个男孩吧。远离城镇的山村,依然沿袭着古老的传统。

  堂屋打扫的很齐整,一张老式四方桌放在中堂画之下,还是那种长木条凳,还是砖石土地,没有什么特别赶时代的,但却给我们一种与时俱进的感慨。是的,山村现在也在飞速发展了,虽远山僻水,却也是家家都有电视,“三转一响一嘎答”在这里依然被承继着,家中有电视,就是值得羡慕的,至于电脑,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了,我们造访的这家看来是没有电脑的,女主人忙着给我们指明去梯田的道路,告诉我们还有一段路程,也很难走,并且招呼我们放下背包等无需携带的物品,轻装上阵。

  我们启程到严池前,老谢就告诉我们,无论如何要赶在11点半钟之前吃中饭,不然下午就赶不回去了,走夜路是不行的,山里的野兽出没无常,所以我们早上8点从白际出发,到严池村时,还只有十点来钟,时间来得及,我们在这里轻装了自己,喝足了水,女主人递给我们每个人一根木拐杖,说路上好用,我们根据他指点的路程,就匆匆的向严池梯田出发了。

  从严池村向梯田出发,尽管路也很难走,但毕竟有了很小的踏脚处,再说危险系数相应的也小了不少,拄着拐杖,速度也就能加快一点了,很快就看到梯田了。

  哇塞,好美呀,这山的那一边,层层叠叠,叠叠层层,都是梯田,我们先爬下山,从山底向上看,那梯田犹如悬在天际中,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由下而上,如同天梯。只是我们到的不是时候,绿油油的庄稼已经被枯萎的荒草所替代,在下面是拍不到美景的,只能再一级级向上攀登。

  为了能拍到这绝世的梯田,我们忘却了危险,一鼓足气从山脚下攀上山顶,自上向下看,我不敢说如何如何美丽,我只是惊叹严池古人的伟大杰作,一眼望不到边的梯田从连绵起伏的山峦间蔓延开去,美不胜收!

  小心的站到了山顶的边缘,向下观望,目睹层层叠叠的梯田,虽然谈不上流光溢彩,却也是黄绿相间,那黄的是土,绿的是山民们刚种下的油菜嫩叶,经过阳光折射出似云似雾,朦胧弥漫的奇妙景色,可以说这里是一种独特的罕见的田园风光。如果说你见过大寨的梯田,我要说这里比大寨的梯田不知要美上多少倍!因为这里不是今人开挖的梯田,而是远古的劳动人民创造出如此美艳的梯田!

  据老谢介绍,严池梯田一年四季风光迥然,开春之际,灌满水的层层梯田映衬着天光,如同根根银带相叠;夏日骄阳似火,绿油油的禾苗随着微风翻卷着道道绿波;金秋流光溢彩,漫山铺金,层层梯田犹如级级金阶,梯田环绕的山峰又似座座金塔;隆冬,银装素裹,把梯田和古村都嵌入了冰雕玉砌的童话世界里。

  我们到的季节说秋还热,说夏却凉,梯田中的那些色彩只剩下了黄与灰黄,间或有点绿色,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到了严池梯田从未有过的美丽!

  记得沈雁冰曾在“白杨礼赞”中这样说过:“……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是的,我站在严池梯田之上,便有了这种感觉,只是那不是“麦浪”,那是层层叠叠的梯田罢了。

  严池梯田,确实称得上是皖南的“龙脊”。看着那起伏连绵高低交错的层层梯田,不竟由衷的惊叹:这天地之间的巨作,又是什么年代就有的呢?如果说是千年前古人遗留下来的,又怎么找不到古人留下的记载呢?千古迷田,又将由谁来破解呢?或许那些屹立在村头的千年红豆杉能够解开其中的奥秘吧?或许这里就是当年的桃花源吧?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