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法律下,康太平该受到怎样的惩处,法律和百姓自然有个评判标准。尤其是在诸多潜规则盛行、司法公信力不高、公众法律信仰动摇、公平正义难求的环境下,百姓不仅用这杆秤来称法院对康太平判处是否适当,还用这杆秤来称法院的公平心,用这杆秤来衡量社会公平正义及希望,并以此来判断自己将来到底要不要信仰法律。
在百姓看来,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所谓精英骨干,可以无视党纪国法,一个救人生死的医生撞人后不仅不救还要再碾,没逃掉不是老老实实,坦白认罪而是百般狡辩,找人顶罪,一个这么多人都看到的恶性案件不能真相大白,并依真实的事实去依法判处相应刑罚,就是意味着司法宽容或纵容违法犯罪,更意味着将从法律笼子里放出更多“康太平”来,这样一来,百姓谈何安全,大家都没有了安全又那来的和谐?
由此可见,人们关注,并不仅仅是关注法律对康太平个人的惩处,关注的是一起由普通的交通肇事杀人案,引起的关涉到人性,党性和公共安全、司法公正和法律信仰、公众心理安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事件。
这也是为什么百姓要真相,要公平的原因。每个百姓都能安全和谐了,政府才有和谐,国家才能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