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萍水

我的故乡叫芜湖(萍水组文整理创作;图片:萍水、部分来自网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村 发表于 2011-11-8 1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篇文章的场景很大,等待萍水先生详尽道来。
喜欢这类人文地理的题材,尤其想探究他的本末未来。
至今这 ...

——问好一村先生!

关于大小镜湖后文会继续介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芜湖的名片
     (一)
    芜湖,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在历史上是著名的港口城市,是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的代表,也是安徽实行融入长三角战略的重要立足点。
    芜湖是安徽省的经济、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
    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上海),浆染尚芜湖"之说,形成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近年,芜湖境内人字洞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境内大工山古铜矿遗址是春秋和汉唐时期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芜湖是一个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古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相继获得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李白望天门”“天门烟浪”“干将莫邪淬剑池”“玩鞭春色”“织造浆染唯芜湖”“盆塘塔影”“汤天池铁画”“赵云生剪刀”“十里长街米市盛”“耿福兴小笼汤包”“老朴凉粉”“张孝祥、杨杰、王稼祥、阿英、戴安澜、卞小贞等等历史名地、历史名人、历史传统美食、历史传存下来的手工艺品早已成为芜湖扬名的经典物事,只是芜湖人连自己都不清楚芜湖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有如此传统名人、名店、名地、名小吃,所以我就是想把它们传扬出来,让世人完完全全的了解芜湖。

发表于 2011-11-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1-11-8 21: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虽然是:“谁不说俺家乡好”,但文章确实棒,芜湖确实美,而且有国内单跨最大的斜拉桥,芜湖长江大桥(倦客 ...

——是的,倦客先生说的不错,芜湖长江大桥确实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公铁两用的芜湖长江大桥 ,至于桥上建设,萍水可是个门外汉。

    问好倦客先生!顺致秋安!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无缥缈 发表于 2011-11-9 1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占位欣赏!

谢谢临帖欣赏!问好虚无缥缈先生,祝秋安!

发表于 2011-11-1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萍水 的帖子


   美景配华章,读来令人醉!问好萍水!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尧呈 发表于 2011-11-14 18: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萍水 的帖子


谢谢尧呈先生的青睐!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说到芜湖,第一就要说这芜湖的象征——鸠兹鸟
    说到鸠兹,就听说过“春鸠化为鹰”的说法,据说每年的3月16日至20日是“鹰化为鸠”候应,也是农历的二月十二日至十六日。二月十二日还是百花的生日。
    我国是花的国度。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中,就有一个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
    《逸周书》曰:“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又曰:“鹰不化鸠,寇戎数起”。如果不化竟还有如此严重的不良效应哩,怪不道人们编歌曰:“鸧鹧鸣动无休歇,崔得胡鹰化作鸠”。“月令七二候集解”中说:“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鹞鸇之属,鸠即今之布穀,章龜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癡而化,故名曰鳲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古人的这些说法,真的让现在的人无法接受。
    实际上春鸠化鹰,说白了就是“花神”唤起春时而已。
    而我们芜湖的这个“鸠兹”,则说法上略有些不同,虽说是远古时期,芜湖这块地方,尚属湖河之地,但因多生鸠兹鸟,而被称之为“鸠兹”,可关于鸠兹鸟之说还真有点讲究,那是在北京的古玩拍卖市场上接连出现两件“鸠杖”杖首,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作为安徽人,尤其是芜湖市人更是注意了。
    诗经开篇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的雎鸠就是鸠兹的一种,是美的象征,也就是说芜湖叫鸠兹,不仅是祈福吉祥,而且也说明了史上芜湖是个很美的地方。但,这鸠兹到底什么模样,至今也不得而知,仅只是从出土的鸠杖上看到杖首上有一只鸠鸟罢了。
    不管咋地,这鸠兹除了代表王权,表示敬意之外,还代表着美、健康、长寿。这就是芜湖起始的鸠兹由来之概况。
    作为我一个芜湖人,觉得有必要让世人了解鸠兹的由来,这样就更能了解芜湖。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北京拍卖市场上出现的鸠杖杖首(青铜).jpg

这就是鸠杖首上的鸠鸟(出土鸠杖首)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2双鸠归芜.jpg

芜湖鸠兹广场上的青铜雕刻——鸠兹大鸟

发表于 2011-11-1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是长江中游的著名城市,历史人文源远悠长,尤数鸠兹神鸟的传说最具代表性。

发表于 2011-11-1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类人文地理的题材,知道了她的前世,更想通过文字欣赏她的今生和未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村 发表于 2011-11-15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芜湖是长江中游的著名城市,历史人文源远悠长,尤数鸠兹神鸟的传说最具代表性。


——一村先生说的是,鸠兹鸟是芜湖的象征。鸠兹鸟的出现代表着芜湖的诞生。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味俱全 发表于 2011-11-15 1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喜欢这类人文地理的题材,知道了她的前世,更想通过文字欣赏她的今生和未来。

——谢谢五味俱全的临帖,欢迎来芜湖观光。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做一段补充(应该说很有必要的补充)——关于鸠兹鸟
    说到鸠兹鸟,还是值得再添一笔。
    在好几个地方都出土了鸠兹杖首,而这鸠兹杖首,都是为老人所用,或被作为权杖使用,那么为什么赠给老人的拐杖上会出现鸠鸟?探寻起来,这都与古人敬老尊老有关系。
    一说:鸠鸟与敬老
    将部落图腾标志赐给老人,这当然是出于对老人的敬重,这种风俗在中国很早就有。先秦文献《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老人50岁时,可以“杖于家”;60岁时,可以“杖于乡”;70岁时,可以“杖于国”;80岁时,可以“杖于朝”;90岁时,“天子欲者问焉,则就其室,珍从”——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老人达到50岁的,可以在家拄拐杖;达到60岁的,可以在乡间拄拐杖;达到70岁的,可以在国里(“国”,指城市)拄拐杖;80岁以上的,可以在朝中拄拐杖;到了90岁的,天子如果有问题想请教,就必须亲自上他家门,而且还要带上珍贵的食物。
    虽然数千年已经过去了,民风民俗也相应的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现代人的眼光可能还不大理解这杖的作用,但是敬老尊老这一点不管怎样变化“万事孝为先”却始终传承着。
    二说:鸠杖与王权
    在古代,一个人将拐杖、或者类似于拐杖的东西拿在手里,这是不大允许的,因为这拿在手中的拐杖就相当于现在的武器,比如秦王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斩木为兵” 也就是“揭竿起义”。
    那时没有别的武器,拐杖实际就是武器,拿手中着拐杖四处行走,是绝对不许可的,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成为“老年人”了,官府才给其特权——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拄拐杖。可见古代官府也是对老年人给与优惠的。
    再者,拐杖是天子赐给的,且上面有鸠鸟,这就是一种特殊的赏赐,得到这种赏赐的老人,就可以拄着有鸠鸟的拐杖,自由出入官府,甚至可以在御道上行走。另外据查:当时法律还规定,领有鸠杖的老人,经商免税,种田免租;如果子女虐待持有鸠杖的长辈,罪行与“大逆不道”相同,要被斩首示众;如果持杖人犯了罪,只要不是屡犯,法律免于追究;如果有人领养持有鸠杖的老人,官府发给领养人补贴;持有鸠杖而身有残疾的老人,犯罪且属于累犯的,官府在抓捕时,不得捆绑;官府要是拉持有鸠杖的老人服劳役,处死刑。可见,持有鸠鸟杖首的老人地位相当高了。
    三说:鸠鸟与刘邦
    查到这么一则小故事:处于敬重而赐给老人的鸠杖,还另有名称叫做“王杖”,既是王杖,自然代表权力,也就是说杖首上的鸠鸟相当于我们现在公安战士头上戴的国徽。而这又和汉高祖刘邦有着关联。相传汉高祖刘邦又一次被楚霸王项羽追赶,刘邦被追的无处可藏,一头藏进路边灌木丛里,项羽带领人马追赶过来,只见到一片开阔地,他看不到刘邦的影子,就怀疑他藏在树林里,但举头看见树枝头上一群鸠鸟叫个不停,项羽想:倘若刘邦躲在树林里,这枝头上的鸠鸟还不被惊飞了?于是他下令部下向前追赶,因此刘邦被这一群鸠鸟救了性命,为报答鸠鸟的救命之恩,刘邦将王杖顶上配上鸠鸟,并加以彩绘,使鸠鸟地位更高了。
    至于汉唐时期“鸠杖”依然是“王杖”,东汉明帝也曾召集天下70岁老人赴宴,酒足饭饱后,再赐予鸠杖,以示敬老之意。
    到了唐玄宗时,鸠杖的功能就更有了变化,80岁赐予鸠杖,90岁则赐予“几杖”,也就是这“几杖”可以折叠,走累了可以放下来当椅子坐,有点像我们今天老人们用的多功能拐杖。不管怎么说:鸠杖不单是尊老敬老,更是王权的象征。
    今天芜湖的鸠兹大鸟,虽然不一定就是老人手中的“鸠杖”,但鸠鸟却是美的化身,是敬老尊老的象征,是芜湖人民勤劳的象征,是芜湖人民美德的象征。加上芜湖原本就是鸠鸟栖息生存的地方,鸠鸟就更能代表芜湖这方土地是美丽富饶的土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2鸠兹广场6.jpg

芜湖鸠兹广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2鸠兹广场4.jpg

芜湖鸠兹广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发图也要审核!这是爱家乡的图片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3吉和广场喷泉3.jpg

芜湖吉和广场夜景——滨江音乐喷泉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4滨江夕照.jpg

芜湖滨江夕照——老知青在芜湖拍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