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一种胸怀和能力 杨老师 我们仔细地看一下现实,师生间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不尊重”而发生的,我们做老师的不要老是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而不把学生看在眼里。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有意无意间还是这样的。 教师是主导,如果不先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教育观点和立场,学生尤其是“问题生”真的是很难改变“问题”的……
要是教师总期待着学生先改变,难免会失望的……有这样想法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可能一直出“问题”……其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关键是教师要“先”发力,而且要发“爱”和“尊重”的力……
假使学生没反应,这就更需要时间,需要教师的洞察力、耐性、求变的教育方式和不求回报心——如果教师总是先发“恨”和“厌烦”的力,那教师可能就要等着在这种力中品尝它的无尽循环了!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关键是怎么尊重?对孩子来讲,他们是学着长大的,教师给予学生什么,学生才可能反馈什么。有些教师连尊重学生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教育”可言;有些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但忘了或不会去“教育”学生尊重自己,所以还是被学生伤害!所以教师只有做到:既要尊重学生,又要“教育”学生尊重老师,这样才是正确的!做到前者或许比较容易,但要做好两者,却需要每个教师的不懈努力与实践才行,因为这需要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与技巧的灵活运用——尊重和教学生尊重,是一种胸怀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