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宁静山水

班主任日记:你是鱼儿 我是水(原创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诗歌里有这些句子。切斑竹记性不错。感谢临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1 0:37:38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1-10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佳人在水一方......................

.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6-11-11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山水老师的小窝.来这就有亲切的感觉.

发表于 2006-11-11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qctzb在2006-11-10 13:52:00的发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佳人在水一方......................

.

古诗中名句甚多----------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

发表于 2006-11-1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老师,大合唱怎样了,拿了第一么??有些日子没来了,还好吗??

 

[em03][em03][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6-11-1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老师好

发表于 2006-11-12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是一种胸怀和能力               杨老师

 

      我们仔细地看一下现实,师生间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不尊重”而发生的,我们做老师的不要老是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而不把学生看在眼里。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有意无意间还是这样的。
    教师是主导,如果不先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教育观点和立场,学生尤其是“问题生”真的是很难改变“问题”的…… 要是教师总期待着学生先改变,难免会失望的……有这样想法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可能一直出“问题”……其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关键是教师要“先”发力,而且要发“爱”和“尊重”的力…… 假使学生没反应,这就更需要时间,需要教师的洞察力、耐性、求变的教育方式和不求回报心——如果教师总是先发“恨”和“厌烦”的力,那教师可能就要等着在这种力中品尝它的无尽循环了!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关键是怎么尊重?对孩子来讲,他们是学着长大的,教师给予学生什么,学生才可能反馈什么。有些教师连尊重学生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教育”可言;有些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但忘了或不会去“教育”学生尊重自己,所以还是被学生伤害!所以教师只有做到:既要尊重学生,又要“教育”学生尊重老师,这样才是正确的!做到前者或许比较容易,但要做好两者,却需要每个教师的不懈努力与实践才行,因为这需要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与技巧的灵活运用——尊重和教学生尊重,是一种胸怀和能力。

发表于 2006-11-1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山水:祝教数学的张老师60岁生日愉快!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青烛在2006-11-11 1:24:00的发言:
好久没来山水老师的小窝.来这就有亲切的感觉.

呵呵,谢谢青斑竹送来温暖,今天很冷的。

[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中国人民很行在2006-11-11 20:33:00的发言:

山水老师好

中国人民好,呵呵~

[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李扯火在2006-11-11 21:20:00的发言:

古诗中名句甚多----------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

问好,呵呵[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往事如阉在2006-11-11 22:29:00的发言:

山水老师,大合唱怎样了,拿了第一么??有些日子没来了,还好吗??

 

[em03][em03][em03][em03][em03]

呵呵,往事好啊,我也有几天没来了,最近很忙,第一的事情都基本忘记了,哈。您保重哦。[em05]

发表于 2006-11-1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宁静山水在2006-11-14 19:16:00的发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就是芦苇,白露便是露珠。这密密又苍苍的芦苇,在滴水成霜的晨光里如此萧瑟多情……在诗文中,我似乎看见了当时的场景,禁不住在心里感叹古人细致入微的感悟是如此贴切与真实。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致是这个意思吧。讲到第一章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时,仿佛身临其境了,仿佛自己就是那身着白纱衣裙的水湄女子,站在秋水的江边,抚摩交错相依的芦苇,亭亭直立的秆儿,还有那长而宽的苇叶随着风势婀娜舞动,芦花虽不妖冶,却更能勾起伊人心处秋色中一一的情愁,四处都被水石环绕,而无边的对情感的向往却更增加了秋的浓重……我越讲越激动,讲到最后,我左手撑在讲台边上,右手依着自己的想象,在词语的娓娓上方划动飞翔着,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像倒退千年的钱塘潮水,汹涌澎湃,一泻无际。当一切都停下,我的思绪停下,我的手势停下,我的语言停下,我的情感也似乎凝固了,我像一张极尽疯狂后停止下来的白色幕布,只有凝固的空气在似有似无地亲吻着前一秒还在燃烧而这一秒已自动冷却的我的思维,看着学生们,用自己这个课时的最后一丝热情告诉他们:这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虽然只是单恋。很凄,但很美。而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是我们只可以思之想之,却永不可触及的;而一份美好的情绪,是需要我们好好珍惜的,因为那不是轻易就可以得到的珍贵!所以,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努力,拥有明天的美好吧!

很美的一节课听得我入了神,也勾起我的一些久违了,但还依稀可见的回忆……。

 

[em03][em03][em03][em03][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趣闻

今天上午去鸿源印务时,才知道他们已经在等着校稿了,我看见了报纸的稚气模样,特别激动。可惜的是中缝还没有内容,于是,给几个朋友发了短信,要求帮忙找点“可笑而干净”的趣闻。

实习老师小杨对待这件事情最认真,下午和晚上分别发了好几则有趣短信。

1。唐僧师徒取经徒中,遇见一美丽女子,八戒看见了定要娶她为妻。悟空怀疑是妖精,唐僧说:没关系,发条短信试探一下。不回信息是妖精,回信息的让她嫁给猪八戒。

2。老虎读了《三国》。去抓野猪,见猪窝无猪,摸摸胡须说:“空城计!”。转身就见兽夹上有一死猪,大惊:“苦肉计!”。忽然,又见到了你,大喜:“有美人计啊!”。

花花也发了两条短信,但我认为是对教师的极大蔑视,所以没有保留。但发来的最后一条还是蛮好玩的。

1。历史课老师正在讲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故事,她讲完之后说:“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四百多年以前。”一个学生把眼睛睁的大大的,然后惊讶地说:“我们老师的记性真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赖在2006-11-12 20:57:00的发言:
尊重,是一种胸怀和能力               杨老师

 

      我们仔细地看一下现实,师生间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不尊重”而发生的,我们做老师的不要老是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而不把学生看在眼里。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有意无意间还是这样的。
    教师是主导,如果不先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教育观点和立场,学生尤其是“问题生”真的是很难改变“问题”的……
    
要是教师总期待着学生先改变,难免会失望的……有这样想法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可能一直出“问题”……其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关键是教师要“先”发力,而且要发“爱”和“尊重”的力……
    
假使学生没反应,这就更需要时间,需要教师的洞察力、耐性、求变的教育方式和不求回报心——如果教师总是先发“恨”和“厌烦”的力,那教师可能就要等着在这种力中品尝它的无尽循环了!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关键是怎么尊重?对孩子来讲,他们是学着长大的,教师给予学生什么,学生才可能反馈什么。有些教师连尊重学生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教育”可言;有些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但忘了或不会去“教育”学生尊重自己,所以还是被学生伤害!所以教师只有做到:既要尊重学生,又要“教育”学生尊重老师,这样才是正确的!做到前者或许比较容易,但要做好两者,却需要每个教师的不懈努力与实践才行,因为这需要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与技巧的灵活运用——尊重和教学生尊重,是一种胸怀和能力。

老赖朋友好。今天比较冷。现在还下雨了。[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当太白在2006-11-13 21:49:00的发言:

宁静山水:祝教数学的张老师60岁生日愉快!

西当太白朋友,您好,您的话我准时带到。谢谢您![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讲《诗经》之“兼葭”(原创日记)

 

     

    在准备《兼葭》一诗的课前资料时,我比较注意地查阅了相关的资料。非常郁闷地是在百度里,注入“兼葭”二字时,竟搜索到薛涛的个人信息,这令我很吃惊。读完后才明白薛涛也是一位爱情至上主义者。心里不免唏嘘叹惋不已。

    但面对学生,我是一定不会给他们如此“偏远”去说明所谓爱情的含义的。这堂课的内容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爱情这个词语的,我决定直接进入话题。

    第2课时,首先给学生提了个问题思考回答。《关雎》一诗主要内容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本来是想得到他们回答的“每个人都有向往美好感情的权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没有规则地没有基础的情形下把握爱情。”如果这样的话,我则可以顺理成章地方进入到《兼葭》的讲解中。当我满怀希望地说完了问题,等待他们回答时,我竟发现连平时很自信的宇都一声不响地用手撑着下巴,眼珠子转都不转的发着呆呢。我很纳闷,又问了一次,没想到坐在最后边的最不起眼的钦大声问了句:老师,我没有钱吃饭了,一个好心的女同学主动给我买饭,这个算不算爱情?

    那是人间美好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可以明确的说,那不是爱情。我明确简洁地做了答复。班里一下就起了一片动静很大但声音不高的躁动。我接着说,你们现在还不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还不能做到衣食无忧,养家糊口,还在依靠父母拿钱供养你们读书,所以,你们遇见的诸如钦刚才列举的情况,那是最纯洁最美丽的一种友情。是我们每个人此生中都有可能遇见并拥有的最值得珍惜也是最长久的一种人间温暖。但,那不是爱。起码现在的你们还没有具备拥有爱的基础。试想,一个衣不避寒,食不裹腹的依靠他人生活的人,与衣食无忧后的精神世界应该是有绝对距离的。教室里很安静,好几个女孩子们都深深低着头。

     一番话,使钦的表情也很复杂,但他始终大方地看着我,这一点,让我心里愈加感到正确引导他们的神圣和重要了。就在这个时候,豪站起来说,老师,那这样的话,我们男女同学之间相处的缘分就不叫爱情了?那为什么我们班主任还是旁敲侧击地批评我们呢?提前预料的情况来了,我笑了笑,接着说:你们班主任老师给你们的提醒是他应该做的,但那不表示你们这个年龄就一定要避开“爱情”这个词眼。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别的人生时期--青春期,在这个阶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无可指责的青春梦想,就好比杂技演员走钢丝,如果不戴保险绳的话,就需要有同伴保护,熟悉了,拿得住轻重了,就可以自己“走”以后的路了。是不是这样的呢?学生们若有所思地答应着“是-------”。面对听不进去说教的现代学生,我淡淡笑了笑,开始了自己的讲课。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就是芦苇,白露便是露珠。这密密又苍苍的芦苇,在滴水成霜的晨光里如此萧瑟多情……在诗文中,我似乎看见了当时的场景,禁不住在心里感叹古人细致入微的感悟是如此贴切与真实。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致是这个意思吧。讲到第一章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时,仿佛身临其境了,仿佛自己就是那身着白纱衣裙的水湄女子,站在秋水的江边,抚摩交错相依的芦苇,亭亭直立的秆儿,还有那长而宽的苇叶随着风势婀娜舞动,芦花虽不妖冶,却更能勾起伊人心处秋色中一一的情愁,四处都被水石环绕,而无边的对情感的向往却更增加了秋的浓重……我越讲越激动,讲到最后,我左手撑在讲台边上,右手依着自己的想象,在词语的娓娓上方划动飞翔着,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像倒退千年的钱塘潮水,汹涌澎湃,一泻无际。当一切都停下,我的思绪停下,我的手势停下,我的语言停下,我的情感也似乎凝固了,我像一张极尽疯狂后停止下来的白色幕布,只有凝固的空气在似有似无地亲吻着前一秒还在燃烧而这一秒已自动冷却的我的思维,看着学生们,用自己这个课时的最后一丝热情告诉他们:这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虽然只是单恋。很凄,但很美。而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是我们只可以思之想之,却永不可触及的;而一份美好的情绪,是需要我们好好珍惜的,因为那不是轻易就可以得到的珍贵!所以,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努力,拥有明天的美好吧!

    学生们感受到了我的激动,眼里都熠熠着光泽,但他们却永远也无法看见老师心里汩汩流动的如火的泪啊!因为那是他们的未来赋予他们的精神财富,那需要他们在将来的路上一步一步去亲身感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往事如阉在2006-11-14 20:54:00的发言:

很美的一节课听得我入了神,也勾起我的一些久违了,但还依稀可见的回忆……。

 

[em03][em03][em03][em03][em03]

[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

呵呵,今天下雨了,想走路去学校,走路回家。可是雨下的太大了,只好打车/。唉,一天的生活费用去了近一半。晚饭干脆省了。[em07]

发表于 2006-11-15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阵秋雨还一阵凉呢,何况都冬天了。还是身体要紧。

发表于 2006-11-16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听课的那一刻,孩子的心也跟你一起飞扬..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