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宁静山水

班主任日记:你是鱼儿 我是水(原创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原创]5.12震灾给我家造成的永久纪念!

[原创]5.12震灾给我家造成的永久纪念!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qctzb在2006-11-28 13:42:00的发言:
一个好老师的一堂课,一席话,可能影响某个学生的一生.........

非常赞同,山水一直在实践着。

问好切斑。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中国人民很行在2006-11-28 21:13:00的发言:

教师应该要不吝啬鼓励与赞美

鼓励与赞美是挖掘学生潜质的最好手段

呵呵,唐主持说的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洋盘在2006-11-30 8:57:00的发言:

叶老师,你还没给我说你学生告诉你的话哈,呵呵

我说了我等到听哈

这个嘛,呵呵,还是不说吧,问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青烛在2006-11-30 16:23:00的发言:

他会找我说,老师,我怎么背都背不会,你还是要我唱林俊杰的歌吧,几首都行。我简直给他一掌的心都有了

-----------------

 

[em04]无语了。太搞笑了这孩子。

是啊,钦现在听课越来越认真了,还常常记点笔记,很喜欢在我旁边晃来悠去。在许多方面,他们是我的师傅。我们相处很好。

我无法掩饰对他们的喜欢。他们也是。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洋盘在2006-11-30 17:15:00的发言:

嘿嘿

孩子都这样

如果你有机会给这些孩子上课,你会发觉有趣的事很多。

是的,你是有这个经历的,所以,相信你也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嘿嘿,问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raceQian在2006-11-30 19:12:00的发言:

老师伟大~~~支持~~~不过当老师很锻炼耐心的```加油```

你说的很对,呵呵,问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当太白在2006-12-1 19:00:00的发言:
问好!

呵呵,回敬冬安!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背街歌手》之二:八十七岁的“年轻人”(原创系列)

       最有趣的要数火神楼后巷子里“老有所为家具厂”的见闻了。

      我们几个人走到地神楼下往后走的那条小巷子时,我和端老都没有进去过,于是我们以多数决定去向的方式,走进了那条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巷子了。

      约走了15米左右的样子,来到一个生锈铁门前,名字很有时代特色:“老有所为家具厂”,几个字先引起了我的注意力,朝里张望时,看见半敞门里有一条较宽的不到三米距离的过道。过道的左边是一面墙壁,壁上贴有“骏马图”和“十大元帅合照”,看见这些有时代痕迹的画,激起了我很大的好奇心。看右边,有三间宿舍式样的单间门大敞着,似乎有住户。我给端老和秋老师简单招呼后,就探头探脑走了进去。

       院子里,有两个上了年龄的人,一位站着,一位坐着,声调不高地有一句没一句地摆着龙门阵。一个穿着花布袄子的婆婆,离他们不远,也在拉着话。过道的光线不怎么好。开着土房子都可一眼看完。中间屋子里有一位老人,看不出他在干什么,我们路过向里走的时候,他正站在屋子中间,手里没有任何。

      我边走,边回头给身后的端老说:“这里好象住的都是老人呢!”院子里两男一女中的一个接话道:“恩那,这里大多数都是老人。”“也有两家是年轻人。”我们三人都走到了长方形的院子中间,四面都是一幅破败怀旧的景象。依着墙边都乱78糟地对方着很多被风雨蚀过的木头木条或者与木头有关的东西,比如桌子啊,板凳啊,老式样的床帮子啊,都横七竖八地摆放一气,横竖都拉有晾晒衣物的铁丝。一些被挂着的衣服,好象是从旧货市场淘汰下来的败将一样,有气无力地被无影冬风左吹吹,右吹吹,倒是和那些老旧的木制品有些谐调。

      “哪个说的都是老年人啊?”一个声音传出,是从我的身后,而我们刚才进了门后都一直背对着院门。声音来自门所在的方向。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脸去。走出来说话的老人就是照片上的这位,照片上的笑是在我的要求下,他面对我的手机,专门造的型。我当时对他的感觉用三个字形容:超可爱。只见老人鹤发童颜,红光满面。稀疏灰白的头发由前至后被梳理的很整齐。他边说边向我们走来,步子很稳很慢。

       院子里另外两位老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回头看见照片张的老人时,第一个念头就是:是不是脑子受过什么刺激啊?老人慢慢走到中间后,看着我们三人说:“你们是哪里来的呀?是台湾来的吗?”
“这是个只有八岁的老顽童!”旁边人介绍道。
“哪个说我只有八岁呀?”年轻老者接着说:“我今年四十三公岁半了,四十三公岁半!”他用很清楚的发音又重复了一遍。
       我们几人都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有明白老者的话意。
“既然那么年轻,对于远方来的客人你还是表示一哈哈儿。”旁边人笑着挑话。我们都跟着笑。
“啷个表示呢?又老一套啊?”八岁老人笑着问自己的伙伴。
“那怎么表示?该唱就唱,该跳就跳呀。”听到这个话,我心情开朗的笑出声来。感觉几位老人的心态真的好棒啊!这,才叫在生活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背街歌手》之三:鸠山的妹妹和我耍朋友(原创)

     听到大家的话,老人并没有过多的谦让,扭动身子就唱了起来,边唱边跳,歌词听不太清楚,但依稀可以明白是民间情歌一类的,我被老人的言行感染了,突然生发了为他照相的念头。于是,赶忙拿出手机,前后左右照个不停,但总感觉不是特别理想,于是举着手机对着离他的脸不到一尺的空中,我说:“您继续唱,但可以笑的明显一点吗?”他一边“妹呀妹妹”地唱,一边扭着穿的又厚又重的身体,看着我的手机说:“哎哟,这是个什么鸟儿吗?啷个还喀嚓喀嚓地响吗?”我听了慌忙解释说:“哦,那是我按快门的声音,对你唱歌跳舞不影响的。”他于是连续唱了一长首“十歌妹伢”的小曲,好象有十段,深情而让人回味。又唱了一首什么“一九三二年春”,咿咿呀呀唱的有滋有味,我也很有兴致地听着,他每唱一小节,就会停顿下来,歇息一下,然后再接着唱,我们几个都会在他唱完的时候鼓掌,我还会跟着小吼一声:好!

    老人的动作很迟缓,但脸上几乎没有什么皱纹,我请他笑着照的这一张,是他在听了后,竟对着镜头哈哈哈哈大笑着看镜头,把整个院子里都洒满了他的笑,还有另外几位的笑,还有我们发自心底的笑。

    我禁不住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好奇,难道这样一个可爱的老人,没儿女福气吗?我很小心的低声问旁边的老人,坐着的不到70岁的爷爷告诉我们:老人是市里老年协会副主席,儿女都在忙,老人闲不下来,住到了家具厂老宿舍来,大家想做点就做点,就当作做伴寻开心。老人的老伴儿住在城市的另外一个地方,每过两三天,就会给他罐罐盒子的送来好吃的,对他好的不得了。他喜欢说笑,逗乐,所以老人们无论男女都喜欢和他钻堆儿。原来是这样,我禁不住对老人更生了敬意。他的生活态度是多么值得年轻一代学习啊。

    又有鼓掌声发出。我已知道跳舞的爷爷姓杨。锔木头的老人比他们两位小点,奔六五的人,也姓杨。另外一个老人,不到七十,看起来精明利索。想象他们年轻时期,一定都是厂里的能手吧。
“上次开会前,大家要我唱歌,我就唱嘛,”八岁老人聊天,“我唱《沙家浜》里的段子,唱到最后一句——再来看望你这革命的老妈妈,我就把一个老太婆这么一抱,”说到这里,他两只手摊开,然后一只手做了一个从外向里揽的动作,哈哈一笑,接到说:“我就把她抱到起了。”大家都笑起来。
我很好奇的问了一句:“那您夫人不吃醋吗?”
“啥子叫吃醋嘛,大家高兴嘛。”他慢吞吞地说着。

    中间休息了好一会,半下午的天气很严肃,一点阳光都没,但我们在这个时代的角落里,却充分感受到了无法形容的精神温暖。
“我再给你们唱一曲,唱的不好请原谅啊。”八岁杨老人边说开始语,边做好了架势。“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我们都高兴地鼓掌,说实话,唱的真是好,底气足,声音洪亮,虽然一字一字咬着出来,但从小受爸爸给予的戏剧熏陶,我分明能感受到老人那股来自心底不服老不服输的愿望。叫好声,掌声,啧啧声一直不断着。“鸠山的妹妹和我耍朋友,千杯万盏哦------”,哈哈哈哈,我们大伙儿全都乐的前仰后合,老人也非常满意自己富有创意的改编,唱到这里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大笑起来,院子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

    近三小时的相处,让我清楚意识到人生浅显而深刻的含义。在这些老人的面前,老与少的界限是那样模糊,而生活充实而有乐趣才是他们追求的方向啊。临别时,我心里有了太多的不舍,就像一个幼儿面对将要离别的亲人一样,我走上前去,从八十七岁的“年轻人”开始,以最虔诚的祝福拥抱了他们每个人,并且把自己充满泪水的脸颊紧紧贴在唱歌老人的脸上,轻轻对他说:保重身体,下个周末我和我的学生来看你们。至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我们并不是外地游客,而是他一生尊敬的本地老师,竟很是歉意地把我们送到大门口外的街上,并朝我们三人深深鞠了一躬并和我们道了别。

发表于 2006-12-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可以恶搞一下样板戏的年代...........

那是“八亿人民八个戏一部小说一本诗”..............

发表于 2006-12-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刚才听到了你帖子里的思乡曲,突然觉得好感动。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qctzb在2006-12-2 10:19:00的发言:

呵呵

可以恶搞一下样板戏的年代...........

那是“八亿人民八个戏一部小说一本诗”..............

呵呵,时代特点而已。山水没有太多介意,山水只为老人们健康年轻的心灵和精神而感动和祝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外星猪在2006-12-3 11:56:00的发言:
老师,刚才听到了你帖子里的思乡曲,突然觉得好感动。

猪猪,为什么是“突然”感动呢?在好的曲子里,我们得到的岂止是感动呢?但,有感动,在生活里,现实里,就已经很足够了。您说是吗?我也为你的话而感动。问好/。

清凉少妇

清凉少妇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咖啡思维(日记431)

   和以前一样,走进怡萱,喝咖啡早已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了。服务生绽开着如昨的笑颜,温柔着如昨的轻语,致以如昨的屈腰礼节,脚步在音乐细腻地牵引下,妙漫如昨地走到A座11号桌。依然是洋红的桌布,铺在长方如昨的几上,对吊的褐色竹椅,正安静地和暖橘色的枫叶坠挂痴缠着,在咖啡店的角落,在走进这里或走过这里的所有记忆里。

    今天没有坐吊椅,在与吊椅一尺之隔的茶白色软布沙发边坐下。将身体完全放松地倚在沙发背上,闭眼,只感觉衣服里身体外还有细汗渗出,太热了,周五的这个下午,这个小城市每个能够容人的地方,似乎都满是人,或者是任何一个可以发音的物体制造的喧响,唯一贯穿在脑海里的想法全部被集中到一起后,构成的几个赫赫大字:到安静的地方去。一个被人为调了气息的声音忽然在耳边响起:请问,还有人吗?不,我一个人,还有我的疲倦。服务生立刻消失的无声无息。随之又无声无息地端来一杯热的柠檬水。这是为喝咖啡做热身运动的一个项目。俗语叫换口。简单地说就是为了更好的品味咖啡的独特而喝的漱口水。但大多是被肌渴地灌进肚子里去了。也就无所谓喝了还是没喝。程序是不会被减掉的,否则,咖啡与茶与饮料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透明的玻杯里隐约可见柠檬的果肉呈丝状或线状地浮游在水面,整个人像散了架一样,在舒适的属于自己的这个世界的一角,满足地以疲惫的无助滑进飘逸在空气中养耳的音乐里了。

    喝了一口,微甜微酸的果香味随着水流走的趋向在体内驴行,这样细致地品味一杯白水的心情,是自己开始一个人喝咖啡时慢慢才有的习惯。如果做人的习惯,或者做人的过程,也如暖溢的果味水一样简单,就好了。心里这样想的时候,脸上很自然地笑了。只是嘴角微微翘起的姿势,若有若无地出卖了几分被掩隐很深的无奈。

    奶白色曲状细把陶瓷小勺,几乎有一半被淹没在刚端来的咖啡里,是那种由咖啡豆现磨现煮的热咖啡,褐色液体在一口杯精致感性的奶油搅合下,显现出无与伦比的深情和雅意。这个时候的咖啡,是自己注视过无数次而最终无语的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把各色人文念白最感性表达的一种状态了。没有舍得用勺去惊动液状的形态,怕自己一个闪失,惹上千年不化的秋愁。如同上午在四楼教室里,面对几十个喜形于色的学生,以一种少有的几近膜拜的语调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经典爱情诗---《关雎》和《蒹葭》”这样的话语时所用的神情,却惊异于学生们脸上浮现的稚气沧桑一样了,那片刻的恍惚,真的以为自己和学生换了角色。沧桑者对爱情的虔诚和学生早柿子一样看轻红尘的颠倒形成了鲜艳对比。

    液体在褐色的沉默中一圈一圈地表白着,让一股极至的浓香和空气发生碰撞,然后一次又一次俯冲到鼻息前,香的味,涩的味,还有苦的味,都争先恐后地妖冶着鬼魅,屏住呼吸,注视,如同来时走过的街上,刻意涂抹在年轮皱折里欲坠的脂粉和超短靴裤下寻找爱欲的肉色丝袜,以及一些早已看不见光泽照耀的青春。

    苦咖啡并非总被人拿来装饰坏心境,也并非闲人笔下夸张时尚的工具。对于我,咖啡早已是一位可以面对可以幻想可以托付可以倾诉的伙伴。与我一起,在城市喧嚣的周末,在周末喧嚣的一角,能够放下羁绊,特别是如此时横行在我体内的感冒病菌一类的折磨,做一次思维和意识的大解放,那该是一份怎样的惬意啊。

    苦咖啡不仅仅是一种滋味。不必因为心情,去把一份完整的简单虐待成变形的存在。一切顺其自然多好。这样的心态怕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刻都能够把握,自然也包括此时伏案在木纹外框羊皮内罩台灯下的自己了。

    白色糖包如今已改革成五克一小包的式样了。两小包糖淡定地做伴,在油白底釉咖啡色勾线的套杯边,像是早已习惯了自己命中注定的一生一样,没有呻吟,没有幽怨。纸样的年华终将随着被撕扯开裂的那一瞬间,完美中划上壮烈,无声中演绎出绝唱。服务生猫样的柔声询问是否需要加糖被婉拒后,竟刻骨般想起自己大学刚毕业那年,挽着因为右派帽子而定居于边疆的父亲,走在北方那座被绿化的几乎没了原来模样的小城街上,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咖啡店,特别为父亲点要了大杯的速溶咖啡,只因为那是父亲念头里一直根深蒂固的所谓高级人才喝得起的东西。却因喝不惯那“熟悉”的苦味儿而为父亲数次向服务生要求加方糖的情景,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柔弱的心弦早已失了节奏,眼泪大滴大滴掉在红桌布上,用颤抖的手在褐色抽纸盒里抽出软绵的纸巾,擦拭,唏嘘,又落泪,又擦拭,如是反复,泪水依然固执地向红色的桌巾奔去,这样一份清晰如水的想念,也许今生今世,除了对生养我的父母不会改变,然后就是疼惜静儿的心爱人了。而父亲那次回家后,对母亲描述咖啡印象时“味如苦豆子草”的话语,是我迄今为止都少见的关于咖啡品位最民间最经典的妙语了。

    还是决定放糖,小袋被启开后,内装的粉状糖沫赶趟儿一样纷纷跳入液体里,三个指头轻盈握住杯耳,小指则如兰花般自然眺望,左右摇曳中,顺势贴近唇边,微倾杯身,咖啡灵性儿似地滑入口中,一股,不,是一大股,浓香四溢的甜蜜刹那间就传遍了周身。那样的一抹陶醉如一股欲望的激情,迅速地燃烧了整个身心,也燃烧了这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特别是被咖啡芬芳了的蔓状的思维。

发表于 2006-12-4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日记都不错,学习!

发表于 2006-12-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充实而有乐趣才是他们追求的方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