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萍水

[散文随笔] [原创]深情厚谊牵连着我们知青(相聚在庐山、会师在井冈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4三宝树之一银杏.jpg
三宝树之银杏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4银杏(上局部).jpg
你看这银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这么多年(这银杏在这世上已经存活了三千多年),依然是枝繁叶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4三宝树(局部).jpg

名符其实的三宝树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观光(九)
    继续向前,不远处就是黄龙潭,说是黄龙潭,其实是个不很大的瀑布,不过庐山瀑布很多,这黄龙潭充其量只是为庐山增个小景罢了,因为这瀑布和我所见过的瀑布相比较,那它实在是太小了,庐山最美的瀑布应该是“三叠泉”了,只是因为天雨,加上路途艰难,我记忆中是没有缆车乘坐的,全凭“11号小轿车”,记得印象中三叠泉是在山底下(或者说是在地底下,因为庐山的瀑布与别处不一样,别处的瀑布基本都是向上攀登的,才能看得到,可庐山的瀑布的向下行走,那年我去“三叠泉”一直下了2千多个石阶梯,而且中间一段月一百多级阶梯是90°,下去上可以蹲着捱下去,那上来可就惨了,硬是用双手爬,且爬一段,得休息好几分钟,听说现在已经有了缆车,但还是要下一千多级阶梯,也是够受的,天雨危险系数太大,就没有去三叠泉了,这三叠泉就是自上而下的瀑布一层一层的叠加而下,水势冲击波很大,极为壮观。所以我说黄龙潭仅只是庐山瀑布中极为常见的小喷泉罢了。不过也是值得看一看的,毕竟是庐山的一景吗。
    说到黄龙潭,就得追叙一下这黄龙潭的来历了。
    到达三宝树后再到黄龙潭,路程就不是很远了,这里出了黄龙潭还有乌龙潭。传说这两个潭皆因乌龙和黄龙居住而得名。
    沿着阶梯继续向下,前面我就说过,庐山的瀑布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这里的瀑布都是向山下行走的。
    走过不长时间,便见到一幽谷,谷中岩石层叠,谷壁绿树蓬生,但见一条瀑布自上而下从岩上跌落下来,声音倒不像传说中悦耳动听,不过也有那么一点气势,黄龙潭生得很有龙的体型,或许真的就是黄龙的化身吧,这瀑布从岩上跌落下来后,在半山岩上又那么弯曲的穿过窄窄的岩石缝间,再聚集着全身的力量,奔腾向下,这下半段切好紧贴着石块岩壁上,加上遍布的青苔更衬托着飞流直下,确实如李白所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过,或许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黄龙潭的气势远不如李白所见到的“黄龙潭”了。
    都说:黄龙潭是好运潭,在这里洗手会给你带来好运气。 “黄龙潭里一洗手,年纪活到九十九;黄龙潭里二洗手,金银财宝跟你走,黄龙潭里三洗手,打牌自摸不息手。”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4黄龙潭1.jpg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4黄龙潭2.jpg

黄龙潭水奔泻而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4黄龙潭石刻静听.jpg
据说站在黄龙潭边静静地听,会听到泉水在歌唱:似乎在赞颂黄龙潭的气势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4黄龙潭水势.jpg
奔腾而下的黄龙潭确实气势博大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4黄龙潭洗洗手.jpg
都说在黄龙潭洗洗手,万件好事跟着走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4黄龙潭洗手.jpg
黄龙潭里洗洗手,包你活到九十九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4黄龙潭小合影.jpg
不洗手,留个影也沾点仙气哟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4痛饮黄龙.jpg
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4黄龙潭拍摄.jpg
天地人合一,别有一番情趣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观光(十)
    传说这黄龙潭是一条黄龙居住的,这黄龙是条桀骜不驯的龙,一发起怒来就会卷起九天狂风,引起山洪暴发,使得庐山及庐山周边的百姓们深受其害,因此这黄龙就成为庐山一害。
    而住在这里不远的另一条乌龙,却是一条温驯的的好龙,它通解人意,乐善好施,只要是遇到大旱,这条乌龙便为这里的山林喷云吐雾便降甘霖这样一来这条乌龙就伸手到山民的喜爱,也就更激怒了黄龙,黄龙更加恼怒,给山民们带来更大的灾难,山民们迫切希望能制服这条黄龙。
    后来这里来了一个叫彻空的云游和尚,见此情景,用降龙木降服了这条黄龙。黄龙归善但它的后代却秉性不改,继续兴风作浪,为了彻底根除祸患,彻空和尚就在离黄龙潭不远处建起了黄龙寺,并在寺畔掘下“制龙洞”。这才彻底制服了黄龙,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彻空和尚的功德,在潭边的降龙石上书写了“降龙”二字。
    传说归传说,但黄龙潭瀑布以秀、幽见长,一般不是正午时分,黄龙潭瀑布是不太会受到阳光照射的,因此,潭边瀑下的石块崖壁上,青苔遍布,把小涧打扮得一片绿色,衬托着飞流而下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黄龙潭显得格外幽静、深秀和清凉。黄龙潭瀑布旁边还有一些石刻。“痛饮黄龙”就在这里。
    在黄龙潭边稍事休息了一番,再向乌龙谭走去。走不多远,便见乌龙潭。
    乌龙潭和黄龙潭不一般,潭水不是一股水流,也没有黄龙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它是由几股泉水从巨石间隙中轻飘落下,瀑布短而有力,潭水声音没有黄龙潭的轰隆之声,也仅只是细腻叮咚之声罢了,不过较黄龙潭比起来,倒显得娴雅恬静。
    站在乌龙潭边,看这几股自上而下的泉水,觉得这乌龙潭没什么值得我留恋的,虽说这里是《西游记》花果山水帘洞的拍摄地点,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觉渺小,和影视片《西游记》中的场景简直无法等同。所以站在这里仅只是匆匆浏览而过,时在梅山么值得拍摄的。或许这就是乌龙潭没有黄龙潭名气大的缘故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5乌龙潭石刻.jpg
同性乐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5西游记水帘洞外景.jpg
这就是西游记水帘洞外景(花果山水帘洞应该在连云港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5乌龙潭江.jpg
这里留影也算是到过水帘洞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观光(十一)五福园与植物园(上)

    庐山要看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五福园、植物园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游览的地方,为了节省文字,我把这两个景点作一贴内容写上,权且作为结束庐山观光的结束语吧。接下来要写的就是会师井冈山了。
    庐山文艺展演结束,我们随着旅行社的安排,前往庐山五福园参观游览,真是缘分,我们宁芜知青又和邢燕子大姐、侯隽大姐、还有周恩来的亲侄子周秉和以及此次大会组委会的知青们相会在庐山五福园,或许这就是五福降临给我们带来的喜讯吧,大家相携着一同游览者五福园了。
庐山五福园时候来修建的,我那年上庐山并没有这个景点。
    我们过五老峰,登峰门至青莲寺就到了五福园。
    五福园是庐山新建景点,我那年上庐山,还没有这个五福园。
    说到“五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福指的是“福、禄、寿、禧、财”,而庐山的五福园虽有此含义,但绝不同于这五个字。它是各大宗教的集合体。
    庐山的五福园修建于2011年1月1号,集合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的“五教祈福文化园”在这里正式开园。
    我个人的理解,倒是认为,不管你信那个教,关键只有这么几个字:与人为善,多做好事,所以当我们在五福园参观时,我就谨记着着一个信条。
    其实经过1600多年的发展,在中华“和”文化的理念下,不管什么教派,都应该和睦相处,虽然他们的教派不同,但他们都奉行了一个“和”字,说得再明白一点,那就是“善”字为先。而庐山正是因为如此,自然也就形成了同一座山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共存的罕见局面。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五福园的,这里环境优美,正好处于庐山青莲谷旅游景区,整个五福园不管从哪方面写,都应该说是规模非同一般,首先是大气磅礴的五福门,接着是有气势恢宏的五福园,再有现代典雅的五福泉,还值得一观的是古韵悠长的五福桥。
    走过五福桥,就能看到铜制祈福大钟,这铜钟建的别开生面,钟重38.5吨,整体高有476厘米,这高度代表的是赤道40076千米长,钟体高度为365厘米,代表一年365天;周长960厘米,代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
    钟体采用响铜铸造,并雕刻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新教、天主教的标志图案,钟响时声音传播半径为10公里,余音持续时间长达2分钟。在每年新年的第一天,五个教派的代表都将举行撞钟祈福活动,共同祝福世界和平、祖国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至于庐山,早就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宗教文化名山,那是自三国时期直到1925年时,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穆斯林相继登上庐山,开始了五教共存的和谐局面。这就是庐山独特的教派之说。
    沿着五福园长廊向前,就能看到祈福大殿,这是一个圆形拱顶的大殿,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和美之感,或许是我们这些老知青的到来吧,祈福大殿的高僧们为我们专门做了一个祈福道场,祝福我们身体健康。

发表于 2012-7-2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沉重,也曾是那苦旅中的一员。:time: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布衣杨奇 发表于 2012-7-28 1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岁月沉重,也曾是那苦旅中的一员。

是的,岁月总是浸透着难言的苦难……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