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二十一章 贾文明救灾记(2) 二、被遗忘的咕嘟村 贾文明会齐连夜从成都赶来的省民委、省民政厅、省地震局的同志后,一大早冒雨从道孚出发,翻过罗锅梁子雨停了,兰天白云,空气清爽,杨树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小麦已抽穗灌浆,一派丰收景象。晌午到甘孜县城,弃车乘马,经孔萨官寨,过雅砻江吊桥,过白利寺,当晚住贡龙乡上。 发生六级地震的地方叫“咕嘟村”,是甘孜县与色达、石渠、德格三县交界处的偏僻小村。第二天一早,一干人马,披着朝霞,快马一鞭,沿雅砻江而上,下午两点抵达灾区,解放军的骑兵排带着电台已先期到达,开始了救援工作。几路人马会齐,按各自的业务分工,忙碌起来。咕嘟村藏在一个四周森林密布的原生态中的山坳里,一条小河从村中流过。二三十户人家、八九十口人的小村,如不是地震,谁也不知道这里还有人烟。村民讲,平叛时曾有部队和干部来过,二十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上级领导到过此地,真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村落。地震发生在早晨五点左右,所有青壮劳力都在牧场,留在村中看护庄稼的是老弱病残和小孩,虽然地震时房屋都塌了,只死了八个人,其余均不同程度受伤。 贾文明陪省州领导查看灾情,慰向受灾群众,看到的是原始,是落后,村民过着古朴而愚昧的生活,能怪谁呢! 是夜飘泼大雨,贾文明住在河滩上的牛毛帐蓬里,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河水陡涨,帐蓬里有五寸深积水,衣服湿透,连“雀窠”也装满雨水,淹得小鸟达拉着脑袋,毫无一点生气。黎明时分,雨停了,水退了,贾文明躺在雨衣上养神,忽听得远处传来一阵阵闷雷声,便喊道“地震来了”!话音刚落,大地就摇晃起来,有三五秒时间,众人跑出帐蓬,约五级的余震已过。 三、夜宿桑珠寺 救灾工作安排就绪,省民委主任提出要去桑珠寺看看,了解宗教方面的情况,领导决定陪同前往,找了一乡干部带路,五匹快马一溜烟奔出咕嘟村,穿过森林,翻一道山脊,来到百花盛开的草原。雨过的草原,分外青绿,轻薄的岚,微微的风,露珠反射着阳光,熣燦耀眼,马快蹄轻,中午就赶到了桑珠寺。 桑珠寺全名为“桑珠大吉寺”,意为男性生殖器,是康区霍尔十三寺之一的著名寺庙,座落在四周青山密林、中有雅砻江流过的小盆地中央。因为偏僻,文革中免遭破坏,保存完好。气势恢宏的寺庙四周,古柏参天,枫树郁郁葱葱,寺庙僧人全都还俗,庙堂被生产队当作保管室和会议室,其神像全用成綑的麦杆掩住。庙后六十四座灵塔,在阳光照射下,更显得白净庄穆,灵气活现。 相传,凡是在该寺夜宿过的男人,炮炮中的,炮炮打出儿子来,历来香火旺盛,文革中庙门大关,断了香火。贾文明向村头借了些物件,在神龛上设置了几人卧具,还讨了包六六粉撒在四周,筑起一道防线,免得苍蝇蚊子跳蚤狂轰烂炸,睡不好觉。夜里,煤油灯发出绿阴阴的光,几人山南海北一阵,进入梦乡。贾文明躺在神龛上,总想桑珠大仙显灵现身,再让老婆生个么儿…… 四、跳蚤也喜当官的 离开桑珠寺,到了扎科乡上,押送救灾物资的县计委主任正好在此,与贾文明是同乡同学,见个个狼狈不堪,面带菜色,于是给每人犒赏了一瓶江津白酒,一包“飞雁”牌香烟。贾文明此时不文明,一口气烧完一包烟,喝完一瓶酒,走进帆布帐蓬,并排与领导躺下,大热天,赤身裸体,跳蚤老袭击领导,弄得领导火冒三丈,一埸别开生面的比赛开始。 贾文明提议跳蚤比赛,先捉住跳蚤,放在自已肚皮上,看跳蚤咬谁,由省民委主任仲裁。好不容易捉了几个跳蚤,先放在贾的肚皮上,一会,跳蚤纷纷跳到领导肚皮上大口吸食;又把跳蚤先放在领导肚皮上,跳蚤纹丝不动,跟夲不顾贾的肚皮。看来跳蚤也喜欢当官的。(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