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大佬官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仙女捧杯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六仙下凡到丹巴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春到藏家万千绿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十九章  贾文明探矿记

  要说康区的贵重金属和有色金属,目前探明的有一百多种,其储量有世界级的,有亚洲级的,有全国级的。金、银、铜、铅、锌、硌铁、锂、铍、钽、铌等尤为丰富,真象王二麻子的脸,坑坑窝窝里都是宝贝。由于幅员辽阔,交通不便,地勘工作差,许多矿还在地下睡大觉,未被人知晓。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地的矿产资源,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倾注了许多心血,决心逐步把康区建成国家“有色工业基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实行“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的办矿方针,穷慌了的地方政府和百姓纷纷加入开矿行业,上山下河,掏金挖矿,十处打落九处都在的老操哥贾文明,也如吃了壮阳药,雄赳赳地上山探矿,下河掏金。
  义敦的措木龙有锡矿,某地质队在此作业多年。某年夏天,在野外作槽探的吴工程师,收工时,见夕阳西下,大地一片金黄,劳累一天的疲倦顿时消失,不经意地哼起了革命的小曲,离开人群,跑到一灌木丛处,把一泡热尿长长地洒了出来,……。回到住处的人们,发现少了吴工,都尖叫起来:“吴工失踪啰!”“吴工被绑票啦!”原来这一带有凣个土匪出没,绑票勒财,杀人越货,时有发生,地质队员均是集体出工收工,以防不测。队领导知道坏事了,如临大敌,一方面派人到乡上报案,寻求支援,一方面派人携枪四处找寻,剩下的人固守大夲营。
  巴塘县政府得到消息,已是深夜,赓即下令驻扎在义敦的民兵基干排,火速奔往事发地,并上报省、州,一个骑兵連也奉令前往。无巧不成书,探矿的贾文明正陪同有关负责人住在义敦兵站,检查指导工作,会合县领导和公安同志后,随大軍浩浩荡荡开往措木龙,到了地质队已是第三天。大家分头访贫问苦,寻找蛛丝马迹,不見土匪踪影和吴工下落。第五天,贾文明凭当年剿匪的经验,与州领导一道甩开大部队,二人打马去一个偏僻小牧埸侦察情况,返回时,经过一片丛林,突然马嘶叫不停,鬃毛倒立,马耳直竖。贾文明喊了一声“有埋伏”,一手提缰,一手平端顶膛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护着领导纵马飞奔,马也通人性,見有危险即发出警告,并飞一样狂奔起来。穿过丛林,二人才放慢马步,长长喘了一口气,煞白的脸也有了血色,被冷汗浸湿的衣服沾在肉上很不舒服。看官,贾文明近五十岁的人了,一手平端步枪,该要多大力气?还要驭马狂奔,随时准备战斗,也称人物也!
  回到住地,見吴工程师已经安全返回,顿覚惊呀……事情的梗概是这样的:
  七十年代左的路线横行,农村大割“资夲主义尾巴”,几户老实巴交的庄户,祖宗留下的几棵梨树,被强迫砍掉,“农业学大寨”工作组仍不放心,怕梨树第二年再长出资夲主尾巴,干脆点火连树根烧毁,几位后生血气方刚,与工作组顶撞几句,被当作阶级斗争新动向,遭到一顿触及皮肉的批判。是夜更深人静,被斗的几位后生,潜入工作组住地,将其捆个结实,口里塞滿牛粪,把配备给工作组的枪支弹药全部收走,悄无声息地上山当李鬼了,干起了剪径的勾当……春风化雨,大地复苏,改革的东风吹进了山寨,承包制逐渐推开,几个李鬼与政府周旋多年,也累了,一听不搞阶级斗争了,起了投诚的心思。为了稳妥,几人商议,绑个信得过的人问清楚才是。谁信得过?认为地质队员整天在山上跑,手执郎头,揹个包包,东敲一下,西击一下,捡几块破石头装进包里就完事,应该是最信得过的人,于是就有了上面一幕。
  话说吴工拉尿正欢,忽然一个破麻袋从头顶捂了下来,被人放翻在地,然后嘴里被破布堵着,手脚被牛皮绳捆着,动弹不得,任人摆布。吴工被装进麻袋,驮在马背上,不知去了何方。吴工被带到密林深处一个岩洞,才从麻袋里放了出来,几位李鬼和气地向吴工道明原委,并把储藏的鹿肉、熊肉、獐子肉拿出招待。吴工見无敌意,也就大胆咀嚼起来,边吃边把邓大人执政,实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讲得头头是道,李鬼们一脸惊愕,半信半疑。吴工見他们疑虑未解,便把内地家乡的变化一一说给他们听,一席话说得李鬼们摇头晃脑,不断打哦嗬吼。一天后,李鬼们想请吴工带口信给政府,有心下山自首,请政府宽大,并把一架鹿茸交给吴工,请吴工作为自首信物转交政府,还约定了联络方式,吴工欣然同意后被送回住地不远处。贾文明冒险穿过的丛林,正是送吴工返回的凣个李鬼在此埋伏,见有官长,加之已有自首之心,才没开枪,要不然一阵排子枪,贾文明二人早去老马那里打工啰!
  后来几经周折,李鬼们下山,政府宽大他们,只判了几年劳改,此是后话。

发表于 2007-5-7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官佬楼主:谢谢你的好图和文章,看见那些美景,儿时的记忆浮现眼前。那是一段谁也无法带走的高原情怀,等侍更美的图文。[em01][em06][em01][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义敦温泉热浪蒸人


此图送给鳄鱼网友欣赏

发表于 2007-5-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官佬,此图收藏了,以前我从拉萨到四川过了金沙江,是一定要在义敦泡泡那硫磺温泉的,将一路劳累和灰尘洗尽好安逸哦。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7-5-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甘孜,春、夏、秋、冬几不同

 


发表于 2007-5-8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第四幅“冬韵”特别抢眼;第二幅的“鸡公”又跑到哪里泡妞去了?

发表于 2007-5-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平时随手拍的,水平不高。

发表于 2007-5-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美景、欣赏了!

[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7-5-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山啊

[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二十章  贾文明救灾记(1)

  一、出征未捷车先翻
  天阴,雨绵绵,夏天康定冷飕飕。贾文明坐在办公室里,抽着廉价的“飞雁”香烟,品着不入级的“花沫”茶,看着只能当历史的新报纸。嘀嘀嘀!摇柄式的电话响了起来,贾文明抓起听筒,还没来得及“喂”,就听领导声音传来:赶快准备出发去救灾,甘孜地震了!灾情就是命令,“出差专业户”的贾文明,平时就准备了个“行囊”,把出差用的东西装在里面,放在办公室里,一旦召之,马上背上“行囊”,出现在领导身边。车出康定已是下午时分,随车的还有一位民政上的、在朝鲜战场冻坏手转业到地方工作的老同志。
  雨越下越大,雨刮器刮个不停,路面上跑着昏浊的雨水,穿过折多山雾海,向新都桥奔去。新铺的试验柏油路,被雨水浸湿,尤如泼了一层油,滑滑的,汽车在上面行驶,仿佛是在“划龙船”“扭秧歌”。快到二十九道班时,汽车不听招呼,总往路边跑,贾文明见要出事,双手死死纠住坐在前排领导的双肩,说时迟,那时快,轰隆一声,汽车翻进沟里。还好,领导头上碰了个青头包,老民政折断三根筋骨,驾驶员和贾文明毫发未损,汽车也只瞎了一只眼。跟在后面的州医院的救护车,见出了事故,医生们投入了抢救。贾文明站在路中,拦住过往车辆,众人七手八脚把小车拖上路,受伤的老民政托人送回康定治疗,另换人去灾区。收拾停当,继续前行,上车时贾文明狠狠骂了一句:“都是脏苹果干的好事!”
  看官,新都桥的路一直难行,究其原因先听故事。有甲乙两个大麻脸,甲是卖花椒的,乙是买花椒的,甲乙碰面,乙夲想问甲的花椒麻不麻,苦于面子,不好直说“麻”字,就指着自己的脸对甲说:“你的花椒我不我”?甲随机应变,也指着自己的脸说:“比我还我”!于是成交。新都桥养路段的段长叫兰华俊,一脸大麻子,当地人尊他为“烂花椒”,他管辖的公路,养护得如同他的脸,七趐八拱水不平,坑坑窝窝太难行,汽车行在路上如跳“探戈”,摇头晃脑扭屁股,横摆腰姿跳“加官”,驾驶员眼冒金花脚发抖,坐车人腾云驾雾颠出五腑六脏,一路尘埃一路骂。实在不象话,“兰花椒”被撤换,新上任的是大秃子张平固,当地人叫他“脏苹果”,他一心扑在养护上,带领道工把公路整治得一马平川,有如巴塘的“姑娘苹果”,油光亮滑,汽车跑起来吱溜一串烟。这还不算,搞起了试验,在高原上修柏油路,过往车辆人员个个笑逐颜开。现在新都桥又不行了,十分难走,听说是一个麻子的后代在当段长,天花虽灭,基因犹在!真所谓什么形象的人物营造什么生存环境!
  贾文明一行抵道孚已是晚上九点,在兵站住下等省里工作组一同前往灾区。这叫“救灾未捷车先翻,走马换将不换帅”!(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泓清泉恋骏马


发表于 2007-5-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和大海,都是大地的儿女,都有博大的胸怀,屹立在祖国的东西两则,捍卫着母亲的尊严。

山的高大

海的宽广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二十一章  贾文明救灾记(2)

   二、被遗忘的咕嘟村
  贾文明会齐连夜从成都赶来的省民委、省民政厅、省地震局的同志后,一大早冒雨从道孚出发,翻过罗锅梁子雨停了,兰天白云,空气清爽,杨树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小麦已抽穗灌浆,一派丰收景象。晌午到甘孜县城,弃车乘马,经孔萨官寨,过雅砻江吊桥,过白利寺,当晚住贡龙乡上。
  发生六级地震的地方叫“咕嘟村”,是甘孜县与色达、石渠、德格三县交界处的偏僻小村。第二天一早,一干人马,披着朝霞,快马一鞭,沿雅砻江而上,下午两点抵达灾区,解放军的骑兵排带着电台已先期到达,开始了救援工作。几路人马会齐,按各自的业务分工,忙碌起来。咕嘟村藏在一个四周森林密布的原生态中的山坳里,一条小河从村中流过。二三十户人家、八九十口人的小村,如不是地震,谁也不知道这里还有人烟。村民讲,平叛时曾有部队和干部来过,二十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上级领导到过此地,真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村落。地震发生在早晨五点左右,所有青壮劳力都在牧场,留在村中看护庄稼的是老弱病残和小孩,虽然地震时房屋都塌了,只死了八个人,其余均不同程度受伤。
  贾文明陪省州领导查看灾情,慰向受灾群众,看到的是原始,是落后,村民过着古朴而愚昧的生活,能怪谁呢!
  是夜飘泼大雨,贾文明住在河滩上的牛毛帐蓬里,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河水陡涨,帐蓬里有五寸深积水,衣服湿透,连“雀窠”也装满雨水,淹得小鸟达拉着脑袋,毫无一点生气。黎明时分,雨停了,水退了,贾文明躺在雨衣上养神,忽听得远处传来一阵阵闷雷声,便喊道“地震来了”!话音刚落,大地就摇晃起来,有三五秒时间,众人跑出帐蓬,约五级的余震已过。

   三、夜宿桑珠寺
  救灾工作安排就绪,省民委主任提出要去桑珠寺看看,了解宗教方面的情况,领导决定陪同前往,找了一乡干部带路,五匹快马一溜烟奔出咕嘟村,穿过森林,翻一道山脊,来到百花盛开的草原。雨过的草原,分外青绿,轻薄的岚,微微的风,露珠反射着阳光,熣燦耀眼,马快蹄轻,中午就赶到了桑珠寺。
  桑珠寺全名为“桑珠大吉寺”,意为男性生殖器,是康区霍尔十三寺之一的著名寺庙,座落在四周青山密林、中有雅砻江流过的小盆地中央。因为偏僻,文革中免遭破坏,保存完好。气势恢宏的寺庙四周,古柏参天,枫树郁郁葱葱,寺庙僧人全都还俗,庙堂被生产队当作保管室和会议室,其神像全用成綑的麦杆掩住。庙后六十四座灵塔,在阳光照射下,更显得白净庄穆,灵气活现。
  相传,凡是在该寺夜宿过的男人,炮炮中的,炮炮打出儿子来,历来香火旺盛,文革中庙门大关,断了香火。贾文明向村头借了些物件,在神龛上设置了几人卧具,还讨了包六六粉撒在四周,筑起一道防线,免得苍蝇蚊子跳蚤狂轰烂炸,睡不好觉。夜里,煤油灯发出绿阴阴的光,几人山南海北一阵,进入梦乡。贾文明躺在神龛上,总想桑珠大仙显灵现身,再让老婆生个么儿……

   四、跳蚤也喜当官的
  离开桑珠寺,到了扎科乡上,押送救灾物资的县计委主任正好在此,与贾文明是同乡同学,见个个狼狈不堪,面带菜色,于是给每人犒赏了一瓶江津白酒,一包“飞雁”牌香烟。贾文明此时不文明,一口气烧完一包烟,喝完一瓶酒,走进帆布帐蓬,并排与领导躺下,大热天,赤身裸体,跳蚤老袭击领导,弄得领导火冒三丈,一埸别开生面的比赛开始。
  贾文明提议跳蚤比赛,先捉住跳蚤,放在自已肚皮上,看跳蚤咬谁,由省民委主任仲裁。好不容易捉了几个跳蚤,先放在贾的肚皮上,一会,跳蚤纷纷跳到领导肚皮上大口吸食;又把跳蚤先放在领导肚皮上,跳蚤纹丝不动,跟夲不顾贾的肚皮。看来跳蚤也喜欢当官的。(待续)

发表于 2007-5-1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8楼的晒佛真是太壮观了!!!

赞!!!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将军雪域镇边关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鱼网友,又浮出水面啦!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