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大佬官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新都桥景致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之《康巴探秘》篇

    《康巴探秘》
    第二篇  细说松格嘛呢墙

地处天际间的石渠县,有三大隐秘之处,一是距县城尼呷镇120公里的松格嘛呢城(在长沙贡马境内),嘛呢城墙一圈围着一圈,进出有城门,十分壮观,因不通公路,少有人寻踪报导,几乎与世隔绝;二是松格嘛呢墙,距县城约80公里,在阿日扎乡境内,即“瓦土”附近,至今约1000年历史,就是本文“戏说”的地方;三是巴格嘛呢墙,墙长约两公里,距县城约50多公里,离色须寺约16公里,在马尼干戈到石渠的途中。巴格嘛呢墙为因贪色贪财毁灭爱情而忏悔所建,世称“爱情墙”,只有几百年历史。
  石渠县因“色须寺”而得名,县城理应建在“色须寺”附近,那里地势辽阔,水肥草美,海拔也低,气候也好,是冬季牧埸,却偏偏建在海拔高的尼呷,匪夷所思。前几年策划将县城迁到海拔只有3000多米、气候温和的洛须(原邓柯县城)去,全县城人都反对,不解其中味。附图县城一角。


  要说松格嘛呢墙,必须先说石渠的历史沿革。隋为附国地,唐属吐蕃,元属朵甘思宣慰司,明属朵甘卫行都指挥使司,清初受辖于蒙葛结长官司,后属德格宣慰司,清宣统元年(1909)置石渠县。民国初年属川边特别行政区。1918年为藏军占领,1932年隶西康特别行政区,1939年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甘孜藏族自治州。
  再说“瓦土”。吐蕃王朝哀退后,格萨尔王朝兴起。石渠县格孟乡有一个叫“瓦土”的地方。相传,石渠一带古时是格萨尔王与霍尔王屡次交锋的地方,霍尔国败后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幸存并逃到今天的瓦土隐姓埋名。当时瓦土闹虎灾,这位将军为了百姓的安宁,冒着杀头的危险,挺身而出,千方百计除掉虎患,当地百姓称打虎英雄为“瓦土”,即“勇士”之意,格萨尔王得知后,没有追究这位“瓦土”的过去,反而给予褒奖,划分草场和牲畜给他,人们为纪念打虎勇士,遂将安家定居的地方称为“瓦土”。松格嘛呢墙建在“瓦土”附近,与打虎英雄大有关系。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07-10-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又有新作啦!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续前

  从上文图中可以看出,横亘天际的远山深处就是吊睛白额大虫的藏身之地,到了月黑风高大虫就溜到平川伤人噬畜,闹得鸡犬不宁,惶惶不可终日。打虎英雄为了除掉害虫,在老虎经常出没之处,又是挖陷井,又是用石块砌路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某一天,在今天的嘛呢墙处将老虎拦获,灭掉了人人惧恨的老虎。后人认为打虎英雄非凡人,乃神仙也,于是在设路障的奠基石处,保留拦虎墙,以资纪念,这恰巧迎合了宗教的需要,在拦虎墙址贴上宗教标签,划为风水宝地,把原来用来拦虎的石头换成了刻有观音菩萨六字真言《奄嘛呢叭咪哄》的石头。如图
  在藏区,观音菩萨身价特高,家中都喜供观音塑像,一般平民百姓供“水观音”,即一手执净瓶,一手执杨柳枝,将甘露洒向人间的观音造型,说这是观音菩萨将爱洒向人间;商人和稍有身份的人家喜供“旱观音”,即手抱净瓶的观音塑像,说这是聚财留荫的象征。不但如此,还把信奉的莲花生大师说成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所以有的家中就供有莲花生塑像。当地人认为,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相似于南无阿弥陀佛),有镇妖避邪保平安的功能,所以到处都可以看到六字真言,而且口中念念不忘。
  通过成百上千年的积淀,松格嘛呢墙成了今天的规模,长数公里,高三米多,厚两米多,宛如万里长城的气势,真让人大开眼界。据当地人讲,嘛呢墙埋在地部份和露在地上部份相差无几,盖因修砌时未作基础处理,地面不堪重石压力,逐渐下沉,下沉多少,人们补添多少,才保住了今天的宏势。如图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各位网友,文图这样整合,有何见教?望拍砖赐教,以便改正。

发表于 2007-10-8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8错8错[em11][em17][em43][em43][em43][em43]

发表于 2007-10-9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em02][em02][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续前

  “嘛呢”即“经文”的意思,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经文“奄嘛呢叭咪哄”被藏区民众视为威力无比的护身符,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口中时时念着嘛呢,把六字真言印在布织品上叫嘛呢旗,五颜六色,如同内地的彩旗,挂在杆上,随风飘扬,说是风吹嘛呢族,是风代设旗主人念嘛呢,风吹千千万万遍,就等于主人念了千千万万遍嘛呢,可保人畜兴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把经文刻在石上称嘛呢石,用嘛呢石砌的墙称嘛呢墙……如此类推。大凡需要保护的地方或物品,或树、或山、或水……都放嘛呢石,或者干脆把经文刻在巨石或用白石头镶嵌在山上,表示人畜不能去践踏或破坏。这一招还真灵验,例如康定跑马山上的景和树,大都因有嘛呢而保存完好,一般人都不愿讨观音的憎恨。农业学大寨时,内蒙发明了“草库伦”,康区也修起了万里长城,因缺经文护佑,没有多久,全被废毁。现今搞“网围栏”,在固是铁丝网的水泥柱上刊上经文,效果大不一样,这就叫一方一俗,同时也显示了宗教的力量。下图是巨大的嘛呢山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补上)没有被人拿走的珠宝


嘛呢墙的事就说到这里,许多不好深说,见谅。下篇带网友去新龙走走,有更振笔疾书的东西开眼界!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803楼前有一大块文章和图片,发了还扣了分,怎么不见了?烦版主帮忙找找,拜托了,那可是精华部份!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803楼前有一大块文章和图片,发了还扣了分,怎么不见了?烦版主帮忙找找,拜托了,那可是精华部份!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三致谢版主!终于看到松格嘛呢墙全貌。因我是初学文图并发,很不顺手,见谅!

发表于 2007-10-1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棉棉在2007-1-15 21:59:00的发言:
楼主,发点图片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巴探秘》第三篇被删,请谅!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无题


发表于 2007-10-1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嘛呢堆和嘛呢旗是有这样的功效。看了大佬官的康巴美景介绍,真是既开眼界又长知识,也更让人心灵神往。

以前在木雅论坛里见过这篇文章的部分章节,受益匪浅。现在这里已是图文并茂,这样不仅更能清楚地说明一些事情,还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感谢搂主!!!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丘塔喇嘛和狗

第三篇被删后,练条脱落,一时无法衔接,重新组织文图需要时间,见谅!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热烈祝贺康定机场试飞成功



发表于 2007-11-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发表于 2007-11-1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要与更多人分享

我是旅游出版社编辑,偶然的机会发现这里,就一直关注到现在,推荐到编辑部,反映良好,不知作者有没出版的意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