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637|评论: 63

一个经济学硕士的小商贩之路 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职两年之后,我熬不住寂寞,终于又开始重新踏入社会。只是不喜欢上班,喜欢更自由的生活,于是这个月,在一个写字楼的15楼,开了一家小小的外贸女装店。

  这是我新注册的名字。原来的,因为在论坛上发过一个较长的贴子,探讨儿童教育问题,而且被推荐上过论坛首页,所以在谈我个人的商业想法时,我不想用以前的,只能重新注册一个新ID。我不想把我的教育想法和商业扯在一起,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如果还有一个事情我觉得很神圣,我觉得那就是教育。商业说来说去,都是对物,但教育是对人,而且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我只能选择,在论坛这个江湖上,当个新人,重新开始。

  每天送孩子去学校上课,然后走到店里,我要横穿走过西南财大的校园。很喜欢校园的氛围,草地、教学楼、抱着书勿勿行走的学生,虽然它不是我的母校,但总是让我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单程要步行半个多小时,但我喜欢。

  我曾经在金融业奋斗过十年,最后越来越感觉,自己就象一个庞大机器上面,一个微小的零件,外面无比风光,一旦从机器上卸下来,就什么也不是,而且因为型号太专业,恐怕别的机器也用不上。那么,还是追求我的自由,让我试试自己单打独斗的能力吧!事实证明,每个人只要想做事情,断掉自己的后路,而且为了目标持续努力,就算不成功,但也不会太惨。几年之后,我还是一个人悠闲地做着生意,挣个中等白领的收入,也不算太难的事情。所以我有点儿怀疑,是不是我没有吃过某些人吃的大苦,所以才没有那些人那样成功?不过我向来是自由万岁的人,而且比较懒散,所以发展到这个程度,我能自己不依靠任何机构或者外力的情况下自己养活自己,知足了。

  计划没有变化快,老公工作调动到了成都,全家人不可能分开生活,我转让掉自己的公司,拖着儿子千里迢迢而来,从此就在成都安了家。实在太爱成都这种生活的模式和节奏,于是买了房子,迁来户口,全心全意安安生生做了一个成都人。从那时开始了我的两年全职生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突然觉得,标题可能写错了。这个贴子,可能更多的是记录我的生活和工作感悟,而不是商业操作,先向被误导的人道个歉。早上店里没人,可以听着音乐继续写。

  有人说,40岁才是创业的最佳年龄,有社会经验,思想更成熟些,有经济基础承担得了一定的风险后果。我还没到达40,亦不远矣,这个年龄,一旦腾出手来有大把的空余时间,就象一只手在后面轻轻地推着自己:等什么呢?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什么年龄都有追求理想的权利,我喜欢,我就去做。不想等到老得动不了的时候来后悔,曾经有很多的想法,但没有机会去实施。我希望老去的时候,能告诉自己,我想做的,我都去做了,不论成败,但由我心,由此来体味生命的不同滋味。

  我在外地曾经做过多年的外贸服装批发商,但搬来成都之后,货源优势尽失,把经营五年的公司,包括几百个各省的老客户,转让给朋友,心中不是不失落的。但经商之后,我的最大收获是,不怕重新来过。陪了两年孩子,九月份他已经升入了三年级,适应了成都的生活,心理健康,成绩不错,与同学朋友老师关系良好,OK,我可以对他渐渐放手,我也有时间和精力,来重新开始自已的工作。我觉得这代价与他的健康成长相比,非常值。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想做事情了,做生不如做熟,还是从事我熟悉的外贸服装业吧,只是没有了货源的优势,只好从批发商转换角色,变成了零售商。重返写字楼,产生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仍然是写字间,只是可以不再穿职业装,不再穿高跟鞋,遂了自已的想法。可惜自己的财力和商业规模有限,不可能象以前的单位一般,豪爽地包下几层楼,只能瑟瑟缩缩地租了四十来平米小写字间,仔细看看,室内可用的面积也就20多平方吧。小归小,倒是看上去很紧凑。

  这算是一家有趣的店么?开在写字楼的顶楼----15楼,人少,如果想靠顾客的流量,显然是行不通的,只能靠老客户来带了。最过份的是,执行了白领的工作时间标准,朝九晚五加周末休息,这哪里有私营小店的气质?老实说,这还真不是耍个性,我也过了耍个性的年龄了……孩子放学要接,回家要煮饭洗衣服拖地板还要当家庭老师。老公给我的原则是:带孩子为主业,做生意为辅业。可是可是,我是学经济的呀,我本科专业学的还是会计,如果不认真做生意,那不是拿自家银子往水里打水飘嘛,让我肉痛。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商人,如果赔钱出局,那是一种耻辱。短期内我可以不挣钱,或者少挣钱,但如果是以赔钱为导向,我的守财奴本质会让自己痛苦不已。

  10月15号,小店开始营业了,证照齐全。货源主要来自我以前的商业伙伴,成本相对低,加上写字楼的房租大大低于辅面,所以我的货物价格大大低于市场平均价。这也是我的立店之本,既然不靠顾客流量,总得有点儿什么念想,才能吸引顾客经常来逛逛吧?一靠价格,二靠快速更新。保证每周要推出新款,卖掉几件就上几件,随时要有新货展示出来。某些货,我甚至低于了淘宝同款的价格,有比较才有发言权,所以我们的顾客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买衣服的,买的就不止一件,或者就是风格不适合,一件都不买。最多的一个顾客,一口气买了五件,从打底到外套,花了还没到300元。还有顾客试来试去,穿上身上直接不换,交了钱提着自己的旧衣服走了。真是些可爱的女孩子。

  开店之前,我在附近做了好几天的市场调查,同时观察了20-30岁女孩们的穿着,所以进货方向也基本上以此为基准。开店两周,虽然没有多么火爆,但至少好于我的原定预期。预期是前三个月亏本经营,好于预期,也只是可能提前实现保本。做生意,第一不要想如何赚大钱,而是如何活下去,在红海中生存,两年之后再来谈赚钱的事。这真的是我的经验之谈。2005年,和我同期创业的,80%第三年就已经不知所终了。所以马云说的有句话特别对,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企业,是死在了今天晚上。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吸引,只要想做,肯定是有办法的。我能告诉你,最传统的方法就是有效的办法吗?向物业管理公司申请,在入门大厅放两个星期的易拉宝,在附近发放卡片和打上了广告的小礼物,用微信。。。。。。不要设想那么多,重要的是做。做了,才知道什么方法行什么方法不行。实际上,很多设想的困难,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出现过,人是被自己吓倒的。要考虑最差的情况,最危险的情况,要做预案,但不要被吓倒,做生意,没什么神秘的,要做的把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剩下的,就是踏实的做事情。知识越多越反动,想得越多,就构成了自己行动的阻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几天出现的客户里面,开始出现了回头客。有领着朋友来的,有带着姐妹来的,还有叫着同事来的。其实开业两周多,我们客户量并不大,每天只有4-7批,很可怜吧?但基本上每天有成交,每周的成交额比较均匀,而这就一点点的成交额,就基本能够赚出房租,这就很好,作为一家新开的偏僻小店,我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开业之前,我仔细测算过自己的保本点,推算出了必须的营业额,也推算出了库存的数量和预估了存货的周转速度。即不能压资金,也不能缺货,这是比较考验人的。2005年,刚刚下海的时候,我还比较天真,看多了管理类的书,很是欣赏当时著名的**集团提出的零库存方案,事实证明,那都是幻觉,除了把我这样的新入行者导向自我了断,没什么别的益处。很难想象一个商家,能够做到零库存而不出问题。一个商人,如果仓库无货,面对客户的要求,该是如何的恐怖,而客户们是现实的,连续两次进货要求没有达到满足,掉头就走,失去老客户,损失的价值就大了。所以,做B2B或者B2C的商业,持有一定量的库存,这是必须的。

  事实上,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我根据市场调查而重点进的货,基本不动,而当作搭配用的其他类衣服,倒是走得飞快。这说明,不可全信市场调查,自己加入了主观想法的调查,会发出错误的指令,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过优点是船小好掉头,尤其是刚下水的船。我自然是不可能用老经验来看新市场,那就变吧,顺应已经出现的销售趋势,变化进货的方向。经过多品种的测试,和足够时间的测试,我才能找到真正的客户群和真正的需求。所以前几个月,我要把挣钱的想法扔到脑后,伺候好我的顾客们,了解她们的口味,才是第一重要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六下午,按惯例我们是不营业的的,几个同学朋友非要到店里看衣服,要求开个专场,我没有时间,是我的同学兼合作伙伴接待的。关着门大家试啊试,说说笑笑,买了一大堆,外面还传来了敲门声,原来是楼里面的两个小姑娘,听见这里面有声音,就试着看看有没有开门营业,也一起看看衣服。最后,这两三个小时的营业额,接近正常一周的营业额。还有其他在上班的同学朋友亲戚,也是提出了周末开个专场的要求。我在考虑,可能会应她们的要求,周六下午不定时增加开三个小时。我和合作伙伴两个轮流值班就是了。

  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店,也需要合作伙伴呢?事实上,我反省了过去自己没做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每件事亲历亲为,表面上看,所有的事情自己做主,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实际上,这局限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凡事都一个人亲自来,虽然我把运输、财务等都外包了,但一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太多地做一些细节的事情,就不可能还有更大规划,而且思维容易形成定势,就不容易出现突破。增加一个伙伴,是增加了一个同盟军,双方优势互补。我的同学,也和我一样,闲居在家,也很有想法做事情,而且白天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店里的生意。她平时喜欢逛店,她比我更了解成都女人们的消费习惯。所以在进货的款式选择上,基本上是她作主。而且她推荐的搭配,也更容易被顾客们接受。我主要确定运输方式、营销方案等。双方协同进行,效率大增,同时也让我有机会,反省和修正自己的一些固有观念,用更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新的生意变化,应该说是双赢的。

  当然,开始行动之前,双方还是要把一些细节问题协商清楚,比如工作时间,比如赢利后的工资和分成问题,比如每天收入记录并双方认同,定期财务公开等级,这都是提前要约定的。创业不容易,双方开诚布公,本着真诚、合作的原则,来确定好这些事情,是为了减少将来的隐患。做的时候,凭着一股激情,抬手就做了,但工作毕竟是由很多具体事务组成的,提前没有准备,出现问题再来解决,有时就伤了双方的关系,也影响业务的做大。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回家很忙。四点半接孩子,买完菜回到家接近5点。孩子吃点儿加餐开始写作业,我开始给房间家俱擦灰。擦完后开始写点儿东西,关于孩子学习的,写到一半去淘米,把饭煮上后继续写。写完就开始准备菜。老公进门6点45,全家一起吃饭。饭后洗完碗,我开始和供货商联系,确定订货的品种和数量。做完之后,给儿子听写汉字和单词,然后辅导他的奥数复习,本周有一次考试。平时他的作业量并不大,但几件事情堆到一起,他今天也忙到了八点多。现在孩子在洗漱,我在这里继续写,过一会儿,他躺进被窝,我还得给他念会儿书,历史或者故事类的。

  这就是一个刚创业的家庭妇女的真实生活,真实得不能再真实,所以我很佩服那些边上班边带孩子的家长们,两边的事情都要做好了,着实不易。我自己的小生意,时间相对自由些,如果上班,时间限制会更紧张,同时还要当好家庭主妇,就更不容易了。

  我喜欢这种紧凑的生活。时间不用,也就慢慢消耗了,占满它,感觉很充实。坚定目标,低头努力去做,我现在不需要去想象如何成功的问题,既然创业就要有创业的心态,既来之,则安之。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下午三点半离开店里,走去学校接孩子,走过西财校园的时候,和一个三十多岁同向而行的女人对视了很长时间,觉得对方很眼熟,相视一笑,原来她是另一个班的孩子家长,接孩子时经常照面,所以眼熟。

  边走边聊,她居然是留美八年,09年刚回成都的。在家闲了两年,也是觉得没意思,自己搞了个小小的英语培训班,做得还不错。她说赶快来接孩子,接回去就要开始上课了,然后一直上到八点半。我很疑惑,问她为什么不直接雇个人来接或者放在托管班,她说,接孩子这件事,一定要自己来,孩子在学校呆了一天了,最喜欢的就是放学时时看见妈妈,然后呱唧呱唧欢欢喜喜喜给妈妈讲学校的事情。我很赞同她的这个想法,其实我和她,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年女人的生活,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但自己心中仍然还有信念,仍然执着地想实现自己某方面的价值。

  有一个研究生班的女同学,关系很好,她35岁已经做到了二线城市市政府的处长,买了130平方的新房,装修完了住进去才一年,因为孩子进了最好的小学,比较远,她就卖了新房,去老城区买了一个一楼的,非常阴暗的房子。我曾经建议她,在学校附近地区租个房子就是了,何必把自己那么新房子卖掉。她说,孩子现在六岁,到15岁住校还有9年,这也是母亲与孩子最后相守的九年,过了这个时间,儿子大了,毫不犹豫地跨出了家门,她不想这九年中,有六年是住在租来的房子中,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希望儿子成年后,回忆起他的小学,是开开心心地与父母在一起,是温馨的家庭生活。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人,每次想到她们,都让我觉得很温暖,这种对家庭坚定的责任感,我不知道是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但我知道,我附近有这样一类人,在尽可能的努力,创造安定的家庭生活。这种价值观,我觉得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家了。把排骨汤炖上,继续写。

  今天我三点四十离开店之前,店中一共进了五拨客人,成交三拨,每拨买的都不止一件,今天的房租已经挣出来了。价格便宜是硬道理,网上98包邮的绒裤,我们店里才卖60来块,所以回头客来了。但有一点要说清楚,价格便宜,一是质量要保证,不能是地摊货,二是要保证利润率,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商家都知道薄利多销,但利太薄,就不能维持店的正常运转,迟早要出问题。如果开始便宜,后面慢慢把价格提上去,顾客也会感觉出来的,这样反而失去了最富贵的老客户,把自己的立店之本给毁了。如果一味打价格战,打便宜牌,恐怕还没把客户群养大,就先把自己整死了。企业比的是谁活得长,谁活得好,并不是比谁死得快……

  货物进来,按预定的合理利润率加价,毛利润必须要保证得了所发生的费用。这个是经过仔细计算的,开店是为挣钱而来,不是为赔钱而来。而且就算是小店,也要很严谨地对待。保本点是多少,营业额到多少就可以打平所有成本和费用,这不是估出来的,是算出来的。利润率高些,我们的价格优势就不复存在,利润率低了,我们就是在拿自己的钱打水漂玩儿。所以这中间是有很微妙的把控。按照我的第一个月计划,设立了营业额目标,现在正式营业三周,营业日15天(周末不营业),实现当月计划的97.5%,离第一个月结束还有6个营业日,实现保本的目标,有望达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交率是个重要的关键。有些店,开在热闹的马路边或者小区旁边,但人从门口一路路走过,就是不进来,这种就是假口岸。人从门口过,偶而看见一件顺眼的衣服买了,和专门出门逛店买衣服,哪种成交率会更高些?所以商业区的店铺房租居高不下就是这个道理,去那里的,就是准备花钱的顾客,成交的概率要高得多。

  我的店隐藏在写字楼的15楼,看上去走廊空无一人,但真正来的了,不是因为换季要买衣服,就是楼里的白领们闲着无事上来逛逛看看新货的。她们不可能是路过,她们就是为衣服而来,这其中真实的客户比例很大。大家有没有一种习惯,比如习惯去某个店剪头发,习惯去某个超市买东西?可能这个店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习惯就让我们去了。我的小店,就是希望做到这一点,让客户来成习惯。需要衣服的时候,先来这里逛逛,客户了解我们的价位,了解我们的风格,而且了解店主是什么样的人。已经有些顾客,开始对我们提要求,要求进些某类的货品,这其实就是她们喜欢逛我们小店的一种信号,是一种信任的表示。我的合作伙伴兼同学,她今天下午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朋友打来的,上次买了衣服很满意,这次要长款厚卫衣,同学赶快告诉她,有十来款的长款卫衣,正在运输途中,并笑着解释快到了。这让我想起几年之前,我还在当批发商时,我的客户们有一天看我在网上,问我在干嘛,我说今天没事,客户大叫,居然这么懒,赶快去给我找新货去!这种对话内容,双方都觉得好笑,那种温馨与信任,让人回味至今。

  但客户群真实只是成交率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销售当时,对于客户心理的把握,必须是客户内心主动性想买,而不是被骟动着冲动性地买。这关系到客户对这一个店的感觉,也关系到她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持续性购买的老顾客。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过五年的批发商,并没有做过零售,所以开新店的经验并不是很足,但商业,在某些方面是有共通性的。我见过很多小店,接手之后,大肆装修,搞得很有特色特点,让人一眼难忘,但是,开业成本上去了,而且个人风格越明朗,喜欢或者不喜欢的顾客分界就越明显。

  比如我见过的某个店,店面装修感极其神秘,只有黑白二色的衣服,个性非常明显。这个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只是在外面看了看,根本就没进去,因为那两个颜色,都不是我的菜。可能有些人会很喜欢,但那是小众。走小众路线的,营销的难度要更大些,基本上和我们小店一样,也是靠老客户来带,但是,有几个老客户,会持续只买黑白二色衣服?我个人认为,这相当于自断财路了。有成功的,那一定是是在走高端路线,单件利润率要高些,所在位置的房租要高些,投资回收期要长些,不是创业者理性的路线。

  如果你没做过,那么不妨保守些,保守就是安全的代名词。太时尚的东西,卖得快,但一旦压货,第二年光库存就能把经营者压个半死。有些人眼光很好,总能发现爆款的东西,获得高额利润,这点很厉害。但旁观者不能自我感觉,自己一定就是那样一个人。记不记得以前很爆的铅笔鞋?现在倒贴钱恐怕也没人愿意穿。同样,现在流行的哈伦裤,过了这两年,也只剩下压仓库的份儿。所以我的原则,是基本款,是可爱和百搭的东西。没什么个性,但任何时候都可以穿。有些很时尚的女孩子,在店里看一圈,接着就走了,说不是她的风格。我承认这一点。这些最时尚的顾客群,我只能放弃,因为我需要保留最大的客户群。最时尚最爆款的东西,也可能是风险最大的东西。小店刚开,我要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而不是冒进的时尚暴利。这几天店里的销售,也证明了这一点。大部分是白领妹妹们买走的,小部分,下至中学生小美眉,上至,和我岁数差不多的中年女人要去看奶奶,给奶奶买了一条丝巾。我很乐于看到这点,顾客涵盖群广,才是我喜欢的销售方向。经济学上有一个“长尾理论”,就是最不起眼的散碎需求,加起来就是一个大市场。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吃草的

  lz写这篇帖子算不算你的营销方式之一。嘻嘻。~~

  不过lz是个相当聪明的女人。经营头脑确实许多人也学不来的。

  -----------------------------

  呵,聪明的人有很多。我头脑不聪明,但是敢干。另外,人到40,社会阅历更丰富些,考虑的事情要周到些,这应该算是一个优势吧。其实我觉得任何人,在任何年龄段,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力和动力,包括家庭主妇,如我一类,也可以想做就去做了。。。。。。

  你说写贴子也是营销方式,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虽然写的时候是一种冲动,就写了,写到中间,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种营销,向大家介绍我自己,和我的小店。当然,这也是大家对写作者的一种关注或者认可,不管怎样,我写得挺快乐的,每天记录,随手写来,老了之后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待,呵呵。想想做做,我能做到的,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到。

  
发表于 2012-11-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L:L:L:L:L

发表于 2012-11-7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一个,很有营养的分享,楼主请继续!

发表于 2012-11-7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发表于 2012-11-8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先收藏

发表于 2012-11-8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到成都开一家电子商务的酒店


  需要更多的经验与高技术人才,我如果有像你一样的经验写在纸上,就会成功了!

       羡慕你,向你道贺...................

发表于 2012-11-8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找到ID号了:D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1-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P:P:P:P
发表于 2012-11-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好样的!!太有才了,赚钱创业才是真!支持!!!!!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