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84|评论: 82

[转帖]"美国的大西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的大西南"

文章提交者:Gamos



我在美东住了4年, 除了城市,尼加拉瓜大瀑布, 国家公园实在是不多, 如果你花50买国家公园年票, 你可以免费出入任何国家公园, 实在划算, 如果你翻阅国家公园的手册, 你会发现, 美西西南是国家公园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犹他州的南部,亚利桑那北部. 现在一般的国家公园, 要20usd门票, 你只要一年去2个半国家公园, 就够本了.在夏天, 你可以看到大量的欧洲游客, 直飞丹佛,拉斯维加斯, 买一国家公园年票(原则上包括和你同行的父母, 子女, 兄弟姐妹, 朋友), 然后拜会一个个国家公园.  

犹他州的南部,亚利桑那北部,号称是美国的“废地“ 。地形复杂,有很多十分奇特的地质现象。每到一个国家公园,在Visitor's Center里看介绍时,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地质现象的形成都和水有联系,水的力量真是太厉害了。黄河颂里有什么九曲十八弯,但相对而言,地势比较平坦。犹他的那些弯,真是很有戏剧性,世上少有。站在这种水创造的奇景边,看着动不动就是:1, 2亿年的地质年代,你就会觉得人的一生真是太短促了。。。。

这是马蹄弯,在亚利桑那北面Page以南4英里处,不是公园,我想一般人是不会去的. 开过时,有一个很小的路标,不注意就过了。我们是早上到的,那水是碧绿碧绿的。这是科罗拉多河的一个急转弯。我很喜欢英文的表示方法,说这是Mother Nature's little trick, 大自然玩的小把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另外相似的急转弯还有, 在犹州南面和亚利桑那交界的San Juan River 圣胡安河,是个州立公园,但免费(我想原因是,如果设个收费站,此人的工资都收不回来,我看到不少公园采取的是无人收费,你自己凭良心给吧)。这是鹅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是蛇头。其实鹅头和蛇头是朝一个方向并行的,蛇头在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an Juan River 圣胡安河在这里打了一个结,连转了几次,直线距离只有1英里,但转了5英里。这是NASA的卫星图,游客是在下面的回形针的顶上。这个地方很荒,基本上是没多少人去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在“生活在上海”杂志上看了“美国产品的“弱智”说明”一文,我
看了题目之后原本想此问可能会讲的是通过这些“说明”的似乎荒诞内容
的说明美国在消费者保护上化的功夫,从而提高国内消费者自我权利保护
的意识。可惜没有只有滑稽的一面而没有谈及这些“说明”的真正意义。
因为我不知在“生活在上海”中进行进一步讨论这问题是否合适,我就移
到这里。“生活在上海”杂志的文附在后面。

美国的商品的标签上有各种说明,警告:告诉消费者这不能做那不能做,
有些说明对我们智力一般的人似乎有点可笑,但生活中的各种状况是太多
了,你实在无法预料人们会把你的产品用于何处。其实厂商也不愿写这些
东西,这也是国内厂商欠缺的地方,到了产品出了问题,他们就可以说:
“这还不明显,明明你自己不会用嘛!”,其实,现在的一些消费品是很
复杂的,大家的理解也不同,消费者对这些东西的功能的理解也不一样,
所以,多说明总不会错,美国这些产品说明其实都是厂商被人告了以后,
可能赔了几百万几千万美元才写上去的。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人人都有“弱智”,“荒诞”的时候,大家是否记得
多年前在南方有一小保姆把小孩放到洗衣机里去洗的?我们知道目前洗衣
机的技术限制只能洗衣,你也可以说此人没有见识,太笨。但我也可能说
此人对目前的落后技术的期望太高,而造成了悲剧。为什么洗衣机就只能
洗衣服?不能给孩子洗澡呢?

你可以说我这是强词夺理,其实,世界的发展正是因为我们能思考现实中
的问题并加以改良。如果我把这个问题在提高一步,我可以说,认为这些
说明的“荒诞”同时也体现了主流意识的强权性及其无知性。对“荒诞”
的容忍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往往你认为“荒诞”实在是因为你自己的
无知造成的。如果你把今天的科学进步跟一百年前的人讲的话,人们一定
会认为你是神经病。

我可以在昨天的“说明”挑几个,解释一下:

1 Sears吹风机:“睡眠时请勿使用。”(废话!)

岫远:在床上躺着用吹风机吹头发,结果睡着了,但吹风机还开着。结果
燃着被具,引起火灾。为什么吹风机不能改进的好一点,在人睡着时可以
自动关掉?

2
Dial香皂:“使用说明:如一般香皂使用。”(那到底怎么用呢?)

岫远:用途很多,我可以把它垫东西,在水泥地上写字,或用来打人。

4
某饭店提供的浴帽外盒写着:“适用于一颗头。”(废话,难道一次

能塞进去两颗吗头吗?)

岫远:为什么就不能同时塞进去两颗头,洗鸳鸯浴的时候只有一个浴帽,
将就一下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没有人设计一个能供两个人用的浴帽?

7。儿童咳嗽药,专供2—4岁儿童专用:“服用后请勿开车或操作
机械。”(2—4岁儿童会开车或操作机械吗?就算他们清醒、活跳跳时,
他们也不会开车和操作机械吧!)

岫远:一个成年人咳嗽严重,临时家里没有药,拿儿子的药多吃几片。大
家可能会说,小孩的药物剂量怎么够,事实上,正相反!!!因为考虑到
喂小孩药很难,美国的很多药,越是给年幼的,浓度越高。因为这样,只
要用滴管滴几滴即可。因为大多数“聪明”的人不知道这点,拿给小小孩
的药在加大剂量后给七八岁的小孩吃,每年有几十人死亡。如果大人吃大
剂量的2—4岁儿童的药,开车一定会出问题。

10 Sainsbury’s
罐装花生:“警告——内含花生。”哇!里面有花生,
还要警告!

岫远(叹气):我不知中国如何,在美国这几乎是一个常识问题。每年有
不少人因为吃花生死亡,因为有很多人对花生过敏。我家有时有小孩的
生日聚会,有几次其他家长把小孩送来时说明,这孩子是不能吃带花生的
食物的,而现在含有花生的东西实在太多,防不过来。

花生过敏的反应往往是快而强烈,几分钟就会发作,症状有:嘴唇肿痒,
口喉胸发紧,恶心,腹泻,胃痛,心跳加快,失去知觉,休克,死亡。英
文好的,有兴趣的读者可看:http://www.oma.org/phealth/
peanuts.htm

我想的的观点是很清楚的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只是知道的东西
太有限罢了。所以,请大家对别人的观点要多多包含。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朋友在欧洲,他说现在年纪大了,有了时间和钱,想了办法, 办了美国签证, 想夏天来美国看看,纽约啊,华盛顿啊,夏威夷啊,当然还有加州。我说:你这么打算,实在难安排,除非你有很长的时间。但即使你有时间,你也累死。加州的南北有1600公里长,我又一次,开车去加拿大,花了14个小时,开了1100公里,才开出加州。

我在没有来过加州之前,人人都说加州好,我把加州想象成青山绿水的美地。 后来,终于有了机会来洛杉矶面试。才看到,加州其实和东部比,是黄黄的一片。绿地是有,但是在北加州,旧金山的开始,越朝北开,越绿。如果没有从科罗拉多引来的水,洛杉矶根本没法发展。

现在如果其他人问我, 你住在何处,我说洛杉矶,因为这样的答案简单,人家听了也满意。但这只是对不住在加州的人。大洛杉矶区的西面可以延伸到圣塔巴巴拉(白先勇在那里教书),东边到河滨县, 大约有200多公里长,南北大概有150 公里。 是一个长方的地带。这里面有几百个城市,5,6个县,其中洛杉矶县是人口最多的,但它的面积并不是。 洛杉矶其实是一个像长江三角洲这么的一个地方,在北面和东面是比较高的山,西面和西南面靠海的部分,较平坦,但即使是平坦的地方,也是有小山,算是丘陵地带吧。我不知是否有人去过雅典,两地的地形和天气十分的相似。但洛杉矶要大得多。

洛杉矶有5个客运机场(其他的民用机场,私人飞机/货运,有几十个,私人飞机考执照是大生意,因为全年),其中两个是国际,但99%的国际客运是从洛杉矶机场通过的。  

和很多人一样,越是近的地方,玩的越少。一般人玩洛杉矶,大致上有迪斯尼乐园。在Anaheim(洛杉矶很多城市中的一个),和佛罗里达的比,这里的迪斯尼很小,几年前,他们把停车场改成一个加利福尼亚冒险(California Adventure) 的有当地特色的主题公园, 但生意一直不好。他们一直有一张票看2个公园的推销。但是,加利福尼亚冒险(California Adventure)里有一个东西有点意思,叫飞越加州(Surfing Over California). 其实是一个大屏幕电影,但是观众席是吊在半空,和荧幕上的画面一起飞跃加州的一些景点。这和环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的回到未来的秀, 有点相同。Universal Studio在好莱坞的附近,其中的有很多介绍电影拍摄的以及以某个电影为主题的秀(大白鲨之类的)。 没有看过可看看,但好像一次也就够了。

至于洛杉矶的星光大道等地,我从来也没有去过, 而且到现在,也没有去的欲望。我想,对我来讲,洛杉矶不是一个玩的地方,因为我是在这里。

上面说的旅游点,大陆的游客一般都会去,也轮不到我来说。如果对艺术品有兴趣,你可以看看Getty Museum, 在UCLA(加大洛杉矶分校)对面的山上,里面的收藏一般(它历史短,该收的都让其他博物馆收光了), 但它的建筑很漂亮,外面有一个很漂亮的花园。我去的时候,带了一大箱吃的东西,到花园的一角的野餐区野餐,很有味道。博物馆是免费的,但停车要5元。这是洛杉矶比较贵的地区,当时居民反对建博物馆。后来有几个折衷: 限制车位,游客的车子只能停在半山腰的停车场,然后,由博物馆的电动单轨列车送上去。这样,上山的人家就少受干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Getty的环境是一流的,白白的石头建筑衬托在蓝蓝的天上,很漂亮。 我想起,多年前上海美术馆落成时,设计者面对美术馆像仓库的批评时说, 这样参观者可以更加更加醉心于藏品. 好的博物馆外观设计可以使人准备好的心情来欣赏藏品.

至于藏品,我是最喜欢芝加哥的Art Institute, 那里面的东西太多,我每次去芝加哥都去,过去是7块,现在涨到12块,而且,以前周四是免费的,现在成了周四,五晚5-9才免费。

Getty有一幅梵高,可是是他们的镇馆之宝:Iris, 他们的宣传品上到处都是,看上去很明快的感觉,原作更艳一些,偏蓝。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美国的储蓄率低?

(网友“岫远”于2005-11-8 4:38:08发帖)



由于社保体系比较完善,人们基本没有必要为将来退休、看病以及孩子上学存很多钱,下面介绍当代最发达的三个经济体的经济模式及特点。这些特点,多数已沉淀到各自国民的“潜意识”中,却也难逃现实的考验和争议,欧陆的社会福利政策就是一例。


美国人挣100美元只存进银行1.3美元

美国经济是怎么回事?它如何能够发展得如此庞大或者说强大?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绝非易事。美国政府出版的简介美国经济的小书中的两句话给人印象很深:美国经济是最典型的市场经济,实际上也就是消费经济。

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发动机,因此刺激消费并使之健康发展始终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个人消费开支的含义并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大家花钱买吃的买用的买服务,也就是“内需”。但如何把“内需”很好地刺激起来,使大家愿意并且能够多花钱,确实很不容易,因为影响人们花钱的因素实在太多,十分复杂。以2004年为例,在当年大约11.73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 8.2万亿美元。再细分一下:用于买汽车、彩电冰箱、家具等耐用商品花的钱为9676亿美元,约占总消费开支的12%。花在买吃买穿、汽车加油等非耐用品方面的钱为2.37万亿美元,占总消费开支的29%。花在贷款买房、水电煤气、医疗保险、出门旅游等属于服务业方面的开支则高达4.86万亿美元,在消费总开支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9%。

美国人为何能如此“挥霍”?首先是由于“多挣少存”。据统计,美国人2004年的税后收入大约为86470亿美元,而当年就花掉 85320亿美元。他们存入银行的钱很少,储蓄率只有1.3%。就是说美国人挣100美元只存进银行1.3美元。其次是靠向银行借钱。很多美国人不但不存钱,还要到银行去借钱买大件物品或者通过信用卡透支出去游山玩水。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统计,到今年6月底,美国的信贷消费总额已经高达近2.15万亿美元。以全国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负债7000多美元。这还不包括贷款买房子的5万多亿债务在内。

美国人敢花钱,除了有钱可花,也因为后顾之忧比较少

美国人敢于花钱,除了民族特性方面的原因之外,总体消费环境比较好是很重要的原因。首先要有钱可花。这就必须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使所有人的收入逐年增加。再就是没有很多的后顾之忧。由于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后顾之忧相对比较少。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美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绝大多数美国家庭来说,退休可以领取社会保险金和退休金,保证基本生活一般没有多大问题。生病住院有医疗保险,失业也可领取一定的救济金。孩子到公立学校上学可以免费,上大学也可以先贷款后还钱,等等。因此,美国人基本没有必要为将来退休、看病以及孩子上学等问题存很多钱。

但是,凡事都有个度。个人消费也是这样,消费过了头也是麻烦事,会使经济过热从而很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对此,美国的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利用利率杠杆对经济实施调控。消费和企业投资出现疲软迹象时,美联储就放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这样人们和企业借钱所要支付的利息就比较低,可以刺激人们多贷款消费。反之,美联储就提高利率,这样人们和企业贷款就要增加开支,贷款消费的“热度”就会降下来。如何掌握这个度,可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

欧洲

“欧洲福利社会模式”:是美梦也是负担

随着欧洲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大,德法的“莱茵模式”面临挑战

说到经济模式,欧盟内部尚有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北欧诸国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但最具影响力的仍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所谓“莱茵模式”。

政府、资方和工会通过圆桌会谈讨论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所谓“莱茵模式”的实质是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采取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两种手段调节市场运行中的偏差。欧洲国家政府普遍推行 “社会三方合作”的模式。近年来每次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前都要举行“欧洲社会三方峰会”,由政府、资方和工会的领导人举行圆桌会谈,谈论欧盟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由于战后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都通过立法确立了一整套劳工权利和福利措施,改变了工人在社会三方中的弱势地位。工会在诸如就业、福利和养老金等各项社会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税收和高福利

此外,从公司经营的角度分析,“莱茵模式”下的公司与银行间关系密切。公司股权结构以法人持股为主,银行以股东和放款人的双重身份对公司实行监督,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公司筹资的重要性较低。

为保证社会公平和各阶层利益的兼顾,欧洲国家政府大多实行高税收和高福利政策,对社会财富进行力度较大的再分配。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促进了社会和谐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发展。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正是这种普遍实行的“欧洲福利社会模式”帮助欧洲各国弥合了战争的创伤,并带来了战后60年的和平与稳定。

选民反弹令欧洲改革举步维艰

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经济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欧洲人所珍视的发展模式也受到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欧洲社会老龄化的挑战;二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伴随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提高,欧洲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大。这也意味着社会承担的福利成本日渐上升,使得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承受。此外,欧洲较高的失业救济也减少了失业人口再就业的动力,导致失业率居高难下。

在经济全球化方面,欧洲也面临着制造业转移和技术创新乏力的双重困境。由于欧洲企业雇用和解雇工人的成本都很高,劳动力市场缺乏弹性,而过高的劳动力成本又促使大量欧洲企业将业务外包或生产线外移。与此同时,欧洲政府与企业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明显低于美国和日本,使得欧洲在高端产业也难以占据有利的地位。

挑战必然会带来变革。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各国也确实在几年前便开始了结构改革,虽然法国的步伐要比德国小很多。但是,由于结构改革主要集中在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市场方面,社会和选民的反应十分强烈。

欧洲国家政府受政治因素影响,在经济和结构改革方面缩手缩脚,导致改革无法彻底推行下去,也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改革的不彻底则导致投资者和消费者普遍缺乏确定感。这种对前途的不确定性又抑制了内需的增长,影响了欧洲经济的复苏步伐。

日本

日本人爱存钱,大银行却纷纷倒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模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日本经济奇迹。日本经济模式一度也成了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样板。但是,随着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日本经济模式也成为日本经济陷入长达10多年低迷窘境的重要原因。为此,日本从上世纪末开始逐步调整其经济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政府干预、高储蓄率与间接金融、团队精神、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是日本经济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日本虽然实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长期以来政府一直频繁地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并对很多经济活动实施限制政策。例如:直到上世纪末,日本还有1万多项经济活动必须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许可或认可,约占日本经济总量40%的行业依然处于政府控制之中。

高储蓄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日本经济活动所需的绝大部分资金不是依靠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从投资者中获取,而是通过向银行贷款获得。日本国民喜欢将剩余资金存入银行,而不愿冒风险的投资理念也为日本的间接金融提供了条件。高储蓄率虽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间接金融将风险集中到了银行而不是分散到每一个投资者。结果,泡沫经济的破灭导致各银行不良资产剧增,大型银行相继倒闭,金融体系剧烈动荡。

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和终身雇佣制增加了企业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有利于企业上下团结一致努力发展企业,同时也缩小了日本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了相对公平,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稳定。终身雇佣制在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时期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在经济萧条或企业经营滑坡时就会导致员工过剩、企业负担增加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论资排辈的年功序列制虽然能够稳定职工队伍,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这项制度又会妨碍部分有能力有才华员工的晋升,挫伤其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积极性,导致部分优秀人才流向外资企业。

重估“日本模式”,日本经济出现好转征兆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政府以及许多企业领导人认识到了日本经济模式存在的弊病和局限性,开始调整和改革日本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模式。首先,日本政府决定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大力促进企业、行业之间的竞争;实施经济结构改革,推进道路公团、邮政事业等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民营化;放宽对经济活动的限制,降低一些行业的准入门槛,将不少原来实施许可或认可制的改为备案制;鼓励企业尽量利用直接金融获取发展资金等等。

其次,日本开始重新评估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的“功过”,寻求新的企业治理模式。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调整用人制度,废除了这两项制度,在用人以及员工职务晋升和收入分配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员工的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来确定。部分企业还采用年薪制,根据职工每年的实际业绩确定工资收入。在公司治理方面,已经有3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采用美国企业治理模式。丰田汽车等日本部分大公司则在探索将日本模式和美国模式的长处结合起来的新模式。

经过多年的调整,日本的经济模式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均发生了变化,政府对经济减少干预,放宽限制,企业间的竞争增加,活力增强,日本经济已经出现了结构性好转的征兆。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Navajo Bridge, 下面是科罗拉多河。这其实是两座并排的桥,我所站的旧桥成了人行桥,有8,90年的历史,当年的工程也是够厉害的。






亚历桑那近加州的一个休息站。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的这些图都是在俄勒冈州,当地的林业极发达。休息站是在茂密的林子里,离高速公路有较长的导引路。这是在冬季拍的



还是北加州,我记得是在圣海伦火山附近,5号南下线上,有免费热咖啡。



亚历桑那北部89公路上的一处厕所,附近都是大山,照片的左侧是Navajo(一著名印第安人部落名,jo念 ho)。这是个无水厕所,原因是费用和环保。墙上有说明(是英,德,法文的,我在这些地方遇到的人,50%以上是德国人,真会玩)让人用清洁液代替水。里面很干净,但多少有点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美国: 要维持你的体面,厕所是最重要的。
文章提交者:Gamos 加帖在 心灵驿站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我潜水了多时, 看到这里有很多美国的照片, 著名的景点,大家看得多了。吃腻了大餐,家常菜更有味道。

在国内, 对美国的理解就是: 纽约和警匪大战. 住了这么多年, 不要说纽约, 就是美国东部,对我来说, 也像是外国一样. 因为两地的自然地理景观, 很不同.  东部看人文景观, 西部看自然景观.

就现在国内发展就是建设的集体思维, 很多人来美国, 肯定要失望, 我的学生里面, 有50几岁的父母来探亲.往往对没有高楼的市容, 行人稀少街道, 觉得美国比中国的县城都不如.他们来了一次以后影响最深的一定是离开我们4小时车程的拉斯维加斯.还有顶多就是迪斯尼, 环球影城,圣地亚哥海洋公园等一些人文景观.

这真是很可惜, 因为为我们离开美国自然公园最多的地方, 只有半天的路.

我来美国已有18年,我十分喜欢美国的西南. 除了壮观的自然风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那里, 你可以开1,2个小时的车, 很多景点, 你是唯一的游客.  如果有人顶, 我会贴美西南的图.

问我美国好在哪里? 我个人的回答是: 可以有自己平淡的生活, 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厕所.

我因为喜欢开车出游。开车游最重要的问题是;要维持你的体面,厕所是最重要的。美国最好的一点是:不管你到哪里,都可以体面地如厕。没有这,你就没法做绅士淑女。美西绝大部分地方,城市的密度很低。比如说,从洛杉矶出去的巴士团,他们一般都在Bastow 停,除了那里有一些名品点以外,另一个因素是,从这里再往外开,就很少有城市,所谓的城市,其实拿中国的标准可能连镇都算不上,也就是几个加油站加上麦当劳什么的。所以,我因为只是开一般的面包车,开了一段时间就要下来松松腿,上上厕所,也可以野餐。所以,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REST AREA)就显得重要。在加州和亚历桑那州的大部分 REST AREA 一般都是在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的地方,在高速上孤零零的站在那里。除了厕所以外,一般有一些周围的旅游信息,个别的有自动售货机卖个土豆片什么的,我见过最好的地方在新墨西哥和亚历桑那州交界处,有大量地图,咖啡和上网电脑的,当然,都是免费的,高速公路也不另外收费,都打在油价里了。不少休息站设在景色很好的地方,下来可以散散步。有些休息站有国旗和州旗,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是让人知道这是政府的便利民众纳枋?br>
一句题外话:我发现国人的旅游观和外国人的实在是大相径庭。国人(台湾也是一样)总希望把行程排得满满的,尽可能看多的东西,而外国人往往到一个地方,然后慢慢溜达。因为这种不同,国内的旅游点设计也是围绕着这种精神。问题是,这样一来,在中国旅游,一次性游的机会多。一个地方去过了,也就没有必要每年都去了。

作为开始, 我先贴一些休息站:也就是厕所. 如果大家喜欢, 我回贴其他的



北加州Lake Shasta附近5号北上线的一个休息站,图的右边是湖。



加州北部5号高速公路南下道,约在旧金山北两百公里。



这在新墨西哥和亚历桑那的交界处,可以看到当地的建筑风格。这是一个室内的野餐桌。



华盛顿州,在西雅图北面约70公里处。出了大城市在外围高速公路上找厕所是更方便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年龄因素什么样的人适合出国

    我有时无聊的时候,常常读读索易的一些杂志。我想这里一定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人嘛,总有好奇心。看看人家是怎么谈恋爱的,怎么保健的,怎么出国的。在我到美国来的时候,我总觉得我是在赶末班车,因为在我以前出国的人已经是多如牛氓,但我现在看“移民留学”的时候,发现我现在要出国的人是越来越多,去的地方也是五花八门,途径也是very creative,因为我的智力有限,除了读书想不出什么高招。
    
    看了这些东西以后,我不禁对出国这事有很多的联想。最先想到的几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出国?出国要出到什么地方去?到美国这么多年的滋味如何?出国的捷径是什么?
    
    出国人人可以,但随便什么事,我想都有一个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出国也一样。我觉得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在出国问题上的选择也不一样。同时,很多合适与不合适出国的情况都是可以相互转变的。以下的评论当然是针对一般情形而言,个别情况不计。而且,请原谅我对这个问题不可避免的一些偏见。
    
    首先,如果一点不愿冒险,而且特别迷恋国内生活方式的人(生活在中国人中间,有家人朋友为伴,并需要国内的一些特殊的享受的人),最好呆在国内。因为外国就是外国,和国内是不一样的。各人情况不同,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还有,不管如何,安排的再好的出国,其中的未知数还是有的。出国本身是一种命运的赌博。
    
    另外,对国内现状很满意的,有钱,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官位,等等)的人,最好不要出国。我有一个朋友到了美国以后,一直想回北京,他对我说:你从来没有做过官,所以你不知道在中国做官的味道。这对我这种只想做做学问,抱着不想管别人也不要别人管我的人来讲,的确难理解。另外,即使你在美国能做官,味道一定比中国差。
    
    这种人不要出国的原因是,过去的成就成了他今天的包袱,他很难放下身段去做自认为是低下的事。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人,一出国,怨天恨地,说我国内如何如何。在美国,过去显赫一时的人实在太多。但问题是你要记得你国内的一切不在适用了(They are not relevant any more),多说国内的一切只能显示你现在的无用。过分坚持你的档次,身份,只能使你难适应国外的一切。出国是你自己的选择,你也有随时回去的权利,来了就好好呆着,怨天尤人是无益的。美国是一个十分实际的社会,要讨生活,你什么都要做。即使你是博士,如果你无法找到工作,你也只好和有小学文凭的人一样洗盘子。这是很公平的事。如果,你面对现实,并运用你的聪明才智,你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相对上面两种人,下面一种人比较适合出国:在国内是无名小卒,而且胸无大志,一方面想早日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过好日子,但又胆小如鼠,不想在国内的竞赛规则下“发财”的人。我认为自己是这一类人。一般的读书人,能读到大学毕业,来美国竞争的难处,比一个外省民工到上海来讨生活的难度要小得多,如果一个人在美国混不下去的话,那真是毫无缚鸡之力了。
    
    从个人快速成长的角度讲,国内越是一般的人,来到美国的成就感就越是强,因为他可以义无返顾,只要稍微动努力一下,就会比原来好很多,但你如果国内已经很有成就,你要在美国有同样的地位,就比较难。而且,平心静气讲,美国的社会结构比较完善,在中国国内行得通的一些做法搬到美国就没法用(当然,如果你是绝顶的聪明,事情可能会是正好到过来)。
    
    另外,在国内很有成就,并想为国家民族做一点事的人,最好使出一下国,我个人认为,如果不在美国呆上一年半载,很难以更高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在美国,尤其是纽约,华盛顿,整个城市的一切能让你感觉到的是这里是世界的中心。上海尽管造了那么多的房子,但感觉还是一个新兴的亚洲大都市,是一个地区的中心。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但类似的国际都市有不少。
    
    但是,以上的这种很有使命感的人,在美国来了以后应该学成回国,因为中国是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有根深蒂固的社会网络,这对有抱负的人是一大笔无形资产。另外,其中的一些人,对祖国的意识比较强烈,在国外居住有一种寄人篱下的痛苦,这样,学成回国是一条对他们个人和国家都好的办法。
    
    国内的媒体对留学生回国报道很多,事实上,来了以后回国是一件很难的事,大家都是吃五谷的,尽管国内在生活和物质方面的发展飞速,总体的生活质量和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有中国方便的地方,但美国也有极方便的一面(关键其实还是钱,有钱什么都好办)。一旦适合和美国的生活方式,你要重新适应中国的生活其实是很困难的。如果,这类人真的回国的话,往往会损失不少在美国的利益。在面临习惯了美国生活方式的太太(在美国的中国人圈子里,除了刚来的人沿用国内的说法称“夫人”外,“先生,太太”是通用的说法)和孩子的压力下,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呆在美国。
    
    来美国的大陆人士中,男的要回中国的有一些,但女的我是至今一个还没有遇到过。我想男人可能较看重事业什么的,而女的则注意现实的生活和整个家庭的福祗。在美国的最大的好处和坏处是: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和收入,生活可以很稳定。这种security往往是很多人奋斗的目标,但对有抱负的男人,这太没劲了,你往往觉得你这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人往往就是这样矛盾,总想着自己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最后,如果你实在是太有本事的专业人士,在美国可能是对个人更有利,因为,就是中国对你来讲也是太小了。在美国,你可以撇开一个地区性的概念,而把美国和中国看成是世界的一个部分。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慢慢看到,有些世界级的大公司是凌驾于国家之上,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就像是他们的飞地,有一套他们特定的文化,这些公司利用自己的实力逐渐地影响各国的政治,而这些大公司中大都是欧美日公司。正在有能力的并向往更大权力的人,你在美国你可更可以动用各种资源远不是在中国能比的。 (岫远:加州大学和滨分校,研究员)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同性恋,加州是人文环境最宽松的州之一,虽然同性恋婚姻没有合法化,州里的很多机构,学校和公司对同性恋关系是实际上认可的,同性恋配偶可以享受和传统婚姻一样的福利.可是,同性恋支持者还是努力要使同性恋完全合法.我个人对同性恋的看法是这是和异性恋一样的一种感情,没有可指责的,在学校里,同性恋的比比皆是.问题是,要把同性恋婚姻放在传统的婚姻框架下,我还需要时间来适应.

加州向来是民主党的天下,对同性恋和其他一些问题比较自由,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加州由于外来人口的进入而发生变化.我所住在的地区,好像57%是西裔(墨西哥及其他中南美国家的后裔),其中很多人看上去像白人一样,但他们都不是白人,政治倾向也不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去加拿大和澳洲的中国人不同的是,来美国的中国人,不是特别看上社会福利而来,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能过上好日子。对很多人来说,区区一千多一点的社会保险金实在是太少了。这里的中国人,一旦入籍,往往会倾向共和党,原因之一是他们不认可民主的高福利政策。

还是回到正题上吧,洛杉矶周围是地中海式气候,所有的雨基本上是冬天下的,夏天是又干又热。这样,除非是一些沙漠类的植物,不人工浇水,植物没法活。但出了洛杉矶,接近圣地亚哥时,有开始绿起来的,圣地亚哥四季如春,常年在20-25摄氏度,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以后再专门讲。

洛杉矶的北面是山,但很快,就是一块几乎能延伸到旧金山的平地,加州的主要农业在这里。如果你走5号州际公路,就是从这块平地上开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块地的东西面又有山护着,形成一个很适合庄稼生产的中央盆地(Central Valley)。当然,农民是很有钱的,种地也都是用机械化,卫星。

洛杉矶的东北,到拉斯韦加斯,基本上都是无人的沙漠,今天没时间了,贴几张图吧。



一条笔直的路真是单调,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美国,90%的加州就是这样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高速上很少有路灯。这是在靠近拉斯韦加斯式的地方照的,请注意在沥青路线外有一个个坑,这是为了防止因为驾驶员开出路沿而设计的,如果你带了瞌睡,开了上去,会发出很响的声音和震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离拉斯韦加斯约120miles.  进了公园,有公园提供的免费汽车(约10分钟一班车(如果大家都自己开车,根本没有地方停),随着山谷向北开,沿途有10来个站,游客可以下来,走各种线路的小径,有些长的可走数小时。比较有名的景点有棋盘山(checkboard mountain), 天使崖(angel's landing)等,锡安是南犹他游的最基本的一个点。

++++++++++++++++++++++++++++++++++++++++++++++++++++++
我找了一张公园内公共汽车的图,是从一个德国的网站找的,像我前面说的,夏天在南犹他遇到最多的,是德国人。他们夏天又有很长的假期,另外,美元的贬值使拿欧元的消费者到美国来旅游特别便宜。德国人英文普遍很好,有时走累了,歇一下时,我喜欢和人聊。德国的人,英国人都好,又一次遇到的是意大利人(我多年前学过,但忘了,可起码听得出来),说英文口音实在太重。很简单的话,也听不懂,只好作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棋盘山, 不知这是熔岩冷却还是风化造成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其他是一些我在里面拍的一些照片,我最近一年去了两次,六月底刚去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野生动植物往往是各大公园介绍的重点,这是在一个陡坡上拍的。离路边约3-5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图下方的牌子是介绍景点的,他们的原则好像是人工的东西越少越好。这也包括路牌,我有一次去一个地方,没有任何路牌,只有路边垒的一块石头(见上面)结果迷了路,水全部喝光,花了三个多小时才走出来,这也是去没有人烟的一个问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的中央偏右,有一仙人桥,我是看了他们的visitor's center的介绍,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出来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离拉斯韦加斯约120miles.  进了公园,有公园提供的免费汽车(约10分钟一班车(如果大家都自己开车,根本没有地方停),随着山谷向北开,沿途有10来个站,游客可以下来,走各种线路的小径,有些长的可走数小时。比较有名的景点有棋盘山(checkboard mountain), 天使崖(angel's landing)等,锡安是南犹他游的最基本的一个点。

++++++++++++++++++++++++++++++++++++++++++++++++++++++
我找了一张公园内公共汽车的图,是从一个德国的网站找的,像我前面说的,夏天在南犹他遇到最多的,是德国人。他们夏天又有很长的假期,另外,美元的贬值使拿欧元的消费者到美国来旅游特别便宜。德国人英文普遍很好,有时走累了,歇一下时,我喜欢和人聊。德国的人,英国人都好,又一次遇到的是意大利人(我多年前学过,但忘了,可起码听得出来),说英文口音实在太重。很简单的话,也听不懂,只好作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棋盘山, 不知这是熔岩冷却还是风化造成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其他是一些我在里面拍的一些照片,我最近一年去了两次,六月底刚去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野生动植物往往是各大公园介绍的重点,这是在一个陡坡上拍的。离路边约3-5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图下方的牌子是介绍景点的,他们的原则好像是人工的东西越少越好。这也包括路牌,我有一次去一个地方,没有任何路牌,只有路边垒的一块石头(见上面)结果迷了路,水全部喝光,花了三个多小时才走出来,这也是去没有人烟的一个问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的中央偏右,有一仙人桥,我是看了他们的visitor's center的介绍,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出来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读者对美国的大学有很浓厚的兴趣, 这是我拍的康奈尔. 此地读书不错, 是做学问的地方,但地方多少有点背, 生活在这里, 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冬天实在太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邻居(夫妻俩 + 4 小孩) 明天要出去玩,这是他的RV(和旅游巴士一样大, $200k)和拖车, 他现在在装他的装备, 拖车里放了他3辆dune buggies, 3辆越野摩托. 他另外有: 1 Odyssey面包车, F150 福特卡车, 1 Harley Davidson.他们每次开到Nevada, California边境的一个沙漠, 沙漠里滚几天,回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今天下午5点左右, 回家路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