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非四川人驳“四川人不应该反对南水北调工程”论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7-7-1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ngjuxu2000在2007-4-15 20:25:00的发言:

看来,我有必要重申一下我的论点。

1.四川的缺水问题与南水北调无关,即使不进行南水北调,四川也会存在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不是为了首都北京的供水,是着眼于整个北方农村的用水问题。

3.反对将北方和南方对立起来的观念,北方的水资源枯竭了对南方没有任何好处,因为现在是北粮南运。

1.四川的缺水问题与南水北调无关,即使不进行南水北调,四川也会存在缺水问题

从先秦至今几千年来,没有南水北调,四川一直都有旱灾,而且2006年川东大旱在所有这些旱灾中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最少的。这是因为什么,是水利建设的成果。

巴蜀旱灾主要不是资源性缺水,而主要是工程性缺水,主要是由于缺乏蓄水设施,多雨年份和雨季大量洪水白白流走,而一旦长期无雨就会造成山区田地干涸、禾苗枯萎、人畜饮水困难。解决四川旱灾的关键是加强蓄水工程建设,包括农村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而不应该情绪化的反对南水北调工程,因为长江水是无法为川中重旱区解渴的。

而且城镇供水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大旱之年,特别是夏季,居民用水往往会巨增,有可能超出供水系统的设计能力,这样的话即使河流来水再丰,居民仍会感到用水紧张。

所以,情绪化的反对南水北调,不会解决四川的任何问题。

尽管南水北调会减少川江水量,但四川缺水最严重的不是沿江地区,而是沱江、嘉陵江中下游川中、川东山区,无法从长江直接引水,搞不搞南水北调对四川的水资源利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再以岷江都江堰灌区为例,都江堰灌区是四川唯一一处和南水北调存在着潜在的水资源冲突的地区,虽然都江堰灌区人均水资源属于四川的低值区,在每年1300立方米左右,但是这一数字仍是北方缺水的海河、渭河流域的3-5倍,如果我们要求缺水的北方,先“节水”后“调水”,那么都江堰灌区为什么要舍本逐末的追求什么“引大济岷”呢?这纯粹是为了反对南水北调而反对南水北调。

都江堰灌区节水潜力更大,代价也更低,而且成都平原缺水集中在春天,夏天还有大量的洪水得不到充分利用,建成紫坪铺-杨柳湖水利枢纽将有效的缓解这一情况。

况且南水北调每年只从大渡河源头调出20亿立方米水,不到大渡河径流总量的5%,南水北调后,如果岷江却有需要,大渡河仍有一定的水量东调的。而且南水北调引水路线和岷江极其支流黑水河的源头,大一个洞子就能沟通,这样的话,如果四川大汉,不仅大渡河,而且金沙江的水都能源源不断的流入岷江。

即使不搞南水北调,川中、川东缺水地区也会经常出现旱灾,就像从古至今的情况一样。南水北调促进了北方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一旦川中大旱,国家可以强有力的救济,这实际上提高了四川的抗灾能力。

2.南水北调不是为了首都北京的供水,是着眼于整个北方农村的用水问题

仅仅是首都北京缺水倒好解决。规划中的引拒(马河)济京和引滦(河)济京都是可行的方案。工程规模不大,很容易实施,但这些工程无疑会对缺水的河北与天津雪上加霜,因此,津、冀双方都不同意。

北京只用了北调的“南水”中很小的一部分,因为北京的年用水量不到每年40亿立方米,而北京人口有1300万,人均大约每年300立方米,这一数字并不比四川高。北京气候炎热的季节没有四川长,不像四川人那样喜欢冲凉。

或许有人说,北京缺水问题是因为人口太多,可是这一部分人不论在哪,总要用水呀,全部入川,四川的总用水量也要增加呀?现在不是很多人在说四川也缺水呀,像四川移民也是和川人争水,和南水北调没有本质的区别,况且四川人口密度太大,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承载大量的人口了,北方则不尽然,总而言之现在中国是到了必须建设新的水源工程的时候了,开发川西三条江河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南水北调后可以开发西北新经济区,也自然给四川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需要的不是空喊口号,反对这儿反对那儿,而是如何在现实博弈中为四川获得更大的利益。

迁都易,解决北方的水问题难。由于缺水,海河平原的地下水正在枯竭,内流河地区荒漠化严重,虽然可以暂时从黄河引水救急,但黄河的水也不充沛。广大的北方地区盼望南水北调已经有好长时间了。

南水北调供水实质上是为北方的农业供水。因为,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北方的城市是不会缺水的。毕竟城市和工业可以承受的水价是农业的几十倍。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水价将高得叫农民无法承受,有限的水资源将首先配置给城市与工业用水。这样尽管华北平原的灌溉农业将退化成雨养农业,但城市与工业用水是有充分的保证的。

3.反对将北方和南方对立起来的观念,北方的水资源枯竭了对南方没有任何好处,因为现在是北粮南运

华北平原的灌溉农业将退化成雨养农业的情况我们不能接受的。南方已经没有更多的土地去增产粮食了,华北平原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面包篮子,但是没有水北方的农业如何增产。

虽然农业无法接受南水北调的水价,但是工业和城市生活可以。这就替换出当地廉价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因此,南水北调实质上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很多生态环境工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直接的经济效益较少,如果都斥之以“劳民伤财”,我们还要不要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了。

迁都容易,但是北方几百万平房公里的国土和数亿黎民,总不能在干旱的威胁下全部放弃吧。自然的敌人和凶残的侵略者一样,在他们面前投降与逃跑是没有出路的,唯有战斗才可以生存。

面对北方地区日益严峻的缺水形势和日益严峻的荒漠化形势,我们有必要重温70年前战斗的呼号“保卫平津、保卫华北”,因为整个河北平原已经没有一条常流河了。

如果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恶化下去,荒漠化继续发展,毗邻的四川地区会受到首当其冲的影响。

你是那里的鸟?如果是一般网友,就没资格说其他网友情绪化。如果是砖家就不要躲在阴沟里,报出名来,直接到长江委员会去辩论好了。少在网上搜些狗屁资料

发表于 2007-7-1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ngjuxu2000在2007-4-29 13:23:00的发言:

http://cn.tech.yahoo.com/061027/547/2oe1p.html

中科院院士施雅风曾在2002年作出这样的推断: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中国西北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出现降水与径流增加、冰川消融加速、湖泊水位上涨、植被有所改善、大风与沙尘暴日数减少、但洪水灾害趋频等现象。

“这可真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江山易改’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刘景时感叹道。

西藏自治区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边多向本刊介绍,那曲地区气温变化同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一致,呈现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平均每10年升高0.28摄氏度(超过全球平均的0.20摄氏度)。降水量的变化非常显著。从1961年到2000年,平均每10年上升11毫米,而2000年后的5年上升幅度更大,平均降水量比前40年平均值还高86毫米。

与此同时,那曲地区年平均蒸发量却表现为较平稳的下降趋势,仅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就减少了130毫米。

“降水增加而蒸发减少,这是导致乃日平错等湖水上涨的最主要原因。”西藏自治区高原大气环境研究所的专家李林说。

刘景时告诉本刊,全球气温升高驱动了全球水循环加剧。气温升高使水体运动速度加快,导致季风携带的水分强度和速度增大。青藏高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6月中旬到9月下旬,受印度洋季风影响。而全球变暖导致印度洋季风携带了更多的水分,从而形成越来越多的降水。

至于蒸发量降低的原因,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朱立平研究员认为,降水量增加、冻土融化导致大气湿度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蒸发的速度。 “这就如同在桑拿浴室里,蒸发量会比较小一样。”他举例说。而中科院地理所的郑度院士介绍说,造成蒸发量减小的因素可能还有两个:湖面上空风速的减小;云层的增多导致日照减少。

李林认为,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冰雪融水量增加,也是该地区湖泊水位上涨的一个因素。姚檀栋指出,尽管乃日平错湖附近没有冰川,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大尺度来看,由于气候变暖,整个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补给了湖泊水量。

关于那曲地区湖泊水位上涨与该地区冻土融化的关系,目前还缺少观测和实验数据,不能做出科学的表述。但科学家发现,夏天雨季与冬天枯水季节相比,湖泊水位变化不大,仅相差0.2到0.5米。李林说,在雨季过后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湖泊还可以得到一种水源的补充,这种水源惟一的可能就是冻土融化渗出的水,因为这时处于高海拔的冰川融水也停止了。

青藏高原的冻土退化与全球变暖也是一致的。澳大利亚科学家亨里克·华伦通过实验已经证明,在北半球,多年冻土地带每季都在融化,正在变得越来越薄。根据观测研究,全球多处冻土温度大部分在升高。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欧洲、加拿大、西伯利亚等地的冻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均升高了2到3 摄氏度。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温度也升高了0.5到1.5摄氏度。

实际上,在湖水泛滥、冻土融化的同时,那曲地区同样也有好的变化。生活在乃日平错湖岸的雍仲说,他奇迹般地发现,最近几年,他家所在的那曲地区水草比以前肥美了,“以前那曲是比较干燥的,随着这几年越来越湿润,牧草长得也比以前更好了,我家这几年因此多养了6头牛。”

这几十年不是这些狗屁砖家,国家也不是这样

发表于 2007-6-30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222.183.*.*)在2007-4-14 23:09:00的发言:

  5楼的网友有点挨球,站着说话不要疼.给北方调水了,减少了其淡水危机,那些人照样不节约用水,再加上水资源充沛后,人口开始大爆炸,最终超过当地的生态负载能力,到时候还不成了第二个咸海地区,岂不作孽.

  就拿京津地区来说吧,那里什么都不缺,唯一的就缺水.要是不缺水,现在的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肯定比上海都还要大,还要多.有了调水,人口开始爆炸,然后调更多的水,最后调水水源也因为无节制的调水而干枯了,岂不进入了恶性循环.到时候大家都玩儿完.

  拿岷江和大渡河来说吧,现在由于全球的气候变暖,和干旱气候的影响,本来水已经不够四川本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了.还调水,调个毛!查查长江、岷江、汉江、湘江等各站点的历年水位纪录,再看看今年的实际水位.重庆以上水段,千吨级都要开不起了,嘉陵江都要断航了,还调!调你个毛!调了以后,生态灾难还不是由当地人来买单.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觉得南水北调很是违背自然规律.那只是北方人一厢情愿,没考虑到对调水流域的巨大恶劣影响,没有考虑到整个民族的利益.说到底也是一种本位主义.所以说,楼的人十分挨球.

且止是挨球,就是哈批一个。还要斗自然,太湖斗得如何、巢湖斗得如何、滇池斗得如何、黄河斗得如何?斗得过在你本地斗啊,跑长江来斗个球哦。西藏水是流经四川,不是调的,地图都看不来吗

发表于 2007-7-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真是忧心如梵啊!佩服

发表于 2007-7-2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发表于 2007-7-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发表于 2007-7-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和自然都是变化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当人和自然不和谐了人类不征服自然必然被自然所征服!

过去河水泛滥每年死多少人呀??现在全球变暖河流干涸不调水行么?

四川自持是江河之省不愿意调水,现在好了四川也干旱了想不想调西藏雅江水补充啊??

-----------------------

现在四川闹洪灾了,四川愤青怎么不叫唤了??大西线能够调整大半个中国的水资源不平衡,我们为什么拒绝呢

大西线可不是水利部那西线。。。。

发表于 2007-7-7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7-7-8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9][em09][em09][em14][em14][em15][em15][em15][em16][em16][em16]

发表于 2007-7-14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决策者狗屁专家,你们会被后人鞭尸的!

发表于 2007-7-2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寒夜在2007-7-14 11:21:00的发言:

那些决策者狗屁专家,你们会被后人鞭尸的!

不要太激动哦,人家专家招你惹你了

发表于 2007-7-2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发表于 2007-7-2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我都反对在四川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不是情绪化的问题,这是着眼于全国公平发展和全球生态平衡的问题,这是价值观的问题。作为北方人,我认为只要将北方江河的污染治理好,就不会有太过严重的缺水问题。如果能将北方的水土保持再做好,那么很多地区将不会有像今天这样的水短缺。

再关停那些能源消耗大,效益小的企业。水的来源何止南水北调一种。治理污染,水土保持是功在千秋之业,而南水北调恐怕只是利在一时,以后的南部江河会怎样,恐怕很难说吧。

当然,全球气候变暖同样引起了水短缺。但变暖的不是只有北方,南方也受到同样的威胁。灾难来临时,已南救北只能使南北皆亡。

发表于 2007-7-25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硬是实施下去,肯定出现这些问题:

1、  追加投资是肯定会出现的

2、  贪污资金的事件肯定出现的

3、  对当地生态的破坏肯定出现过度现象

4、  后遗症肯定在10年或30年后大量表现出来

四,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目前对于生态类工程项目,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进行动态评估。最好的只有一个国家,就是肯尼亚。

 

dui!!

[em02]
发表于 2007-7-2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3]

发表于 2007-7-3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ltqhf在2007-7-24 16:47:00的发言:

无论如何,我都反对在四川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不是情绪化的问题,这是着眼于全国公平发展和全球生态平衡的问题,这是价值观的问题。作为北方人,我认为只要将北方江河的污染治理好,就不会有太过严重的缺水问题。如果能将北方的水土保持再做好,那么很多地区将不会有像今天这样的水短缺。

再关停那些能源消耗大,效益小的企业。水的来源何止南水北调一种。治理污染,水土保持是功在千秋之业,而南水北调恐怕只是利在一时,以后的南部江河会怎样,恐怕很难说吧。

当然,全球气候变暖同样引起了水短缺。但变暖的不是只有北方,南方也受到同样的威胁。灾难来临时,已南救北只能使南北皆亡。

诸位仁兄可能身居西南一隅久已。

首先说污水治理。在海河流域,污水都是宝贵的资源,大部分都引入农田作为灌溉水源了。即使这样海河平原的地下水还在超采,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生态问题,更为严重的是20年后某些地区的地下含水层就会枯竭,那样的话华北平原的灌溉农业将退化雨养农业,虽然河北平原每年有500-600mm的降雨量,不会出现西北地区那样严重的荒漠化,但农业大规模减产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粮食安全如何保证,难道在长江上游毁林开荒吗?

因此以“全国公平发展和全球生态平衡”为出发点我看不出任何反对南水北调的理由。南水北调并不损害四川的利益。因为每年出川水量超过4500亿立方米,西线调水量不足其1/25。四川也不是水越多越好,前些天的大雨就证明了这一点。大家可以反对南水北调,但总不能把长江截流,不让一滴水流出四川吧,那样用不了多少时间四川就成了水乡泽国。况且四川也是用水大省,而且水资源利用率偏低,节水比北方代价更低。我们不能只让缺水的北方节水,而任由四川浪费水吧。

再说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在北方水土保持必然伴随着山区用水量的增加,下游地区水资源减少。

四川缺水,我看未必,比如前些天的大水。

而且随着全球变暖,海洋蒸发量增加,全球水循环将加快,陆地降雨量应当呈现增加的趋势。

发表于 2007-7-3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

发表于 2007-7-31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74楼说:

无论如何,我都反对在四川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不是情绪化的问题,这是着眼于全国公平发展和全球生态平衡的问题,这是价值观的问题。作为北方人,我认为只要将北方江河的污染治理好,就不会有太过严重的缺水问题。如果能将北方的水土保持再做好,那么很多地区将不会有像今天这样的水短缺。

再关停那些能源消耗大,效益小的企业。水的来源何止南水北调一种。治理污染,水土保持是功在千秋之业,而南水北调恐怕只是利在一时,以后的南部江河会怎样,恐怕很难说吧。

当然,全球气候变暖同样引起了水短缺。但变暖的不是只有北方,南方也受到同样的威胁。灾难来临时,已南救北只能使南北皆亡。

发表于 2007-7-3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ltqhf在2007-7-24 16:47:00的发言:

无论如何,我都反对在四川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不是情绪化的问题,这是着眼于全国公平发展和全球生态平衡的问题,这是价值观的问题。作为北方人,我认为只要将北方江河的污染治理好,就不会有太过严重的缺水问题。如果能将北方的水土保持再做好,那么很多地区将不会有像今天这样的水短缺。

再关停那些能源消耗大,效益小的企业。水的来源何止南水北调一种。治理污染,水土保持是功在千秋之业,而南水北调恐怕只是利在一时,以后的南部江河会怎样,恐怕很难说吧。

当然,全球气候变暖同样引起了水短缺。但变暖的不是只有北方,南方也受到同样的威胁。灾难来临时,已南救北只能使南北皆亡。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