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新安江的上游在安徽歙县,由练江、渐江汇成后就称“新安江”,绵延百里,这里的景色美得令人垂涎,被称为山水画廊,实在配得上!
时值油菜花开,信步岸道。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气息,江南的早春最是迷人的,那漫天的薄雾中,真可谓:近看烟雾中翠色掩映,远眺江面上偶有扁舟,江岸两旁更有山野春花烂漫,古居炊烟缭绕,直让你醉迷颠倒……
青青新安江水,悠悠一叶小舟,泛游江上,那晨雾朦胧中,春色依然娇艳,那淼淼碧水中倒影山树,还是美丽!
穿过横亘数里的枇杷之乡绵潭的万亩枇杷园,走进漳潭,漳潭的千年古樟树依然挺立,我们看到这棵樟树时,无不发出惊叹:啊,太大了,最大的广角也无法摄全树!
徽州自古樟树多。数百年乃至千年古樟,各县均有,两百年以上的樟树有数十株之多,我们看到的歙县漳潭乡漳潭村的这一株古樟树,树高26米,胸围9.2米,须十一位稚童牵手才可合围,夺徽州古樟之冠。它的四大主枝耸插蓝天,庞大的树冠浓荫蔽日,盖地1850平方米,几乎占了半个村庄,气势磅礴,甚为壮观。被誉为“全国樟树之王”。听村里人介绍:这是汉初名臣张良葬于漳潭,他的英魂孕育了这棵泽被子孙的樟树。村中张氏家族无不自豪的发出“自古忠良英魂在”的赞叹。
另外,村里人还给我们指点了另三棵古樟树。就是离千年古樟不远处的地方,其实就是城关镇南源口乡王村、茂村的两株古樟,葱茏吐翠,遥相对峙。其中最高的一株树高35米,胸围6.9米。其主枝基围达2米,树冠覆地面积1300平方米,宛若两株巨大的罗伞,耸立于徽杭路旁,博得来往游客爱慕不已。还有一株古樟树高26米,胸围4.9米。因为周围投放的东西太多,无法拍摄,只好观其壮观而叹息……
其实樟树早就被被誉为“南国佳木”,在徽派建筑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羊士谔的忆江南旧游诗中曾写道“曲水三春弄彩毫,樟亭八月又观涛”。白居易《长庆集》宿樟亭驿诗中也有“夜半樟亭驿,愁人起望乡。明月何所见?潮水白茫茫”。这就是樟树在徽州古代建筑中作出贡献的佐证。
看着这“千年古樟”,不由得慨叹:中华之大,物博之精,真是举世无双啊。站在樟树前,举起相机,要留下这永恒的纪念,只可惜,我的网易拍实在难取这遮天盖地的大樟树,只能选取一定角度,取下这让我难忘的青青绿荫!
至于那瀹潭只是道听途说而已,我们并没有去啊。
离开漳潭,我可是没有随“部队”乘船前往深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