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尼乡亲"说得很对,当时没来西昌之前,西昌宣传部部长高樱早就是我们这批人的偶像了,用今天的最适藐的语言,我们当时是他的"粉丝","干丝"什么的.在成都我就读过他的"达吉和他的父亲"原著,后来又看由小说改编成电影,我当时对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这部影片很痴迷,一连看了几埸,对凉山的彝族同胞有着非常好的影响,真想看一看凉山到底象什么样子,摸一摸彝族姑娘身上的裙子,披一披彝族男人身上的"擦儿瓦",过一次彝胞的"火把节".到西昌后,很幸运,我记得西昌的"作家协会"离西昌大礼堂不远,在同一条街上,就在当时的西昌中医诊所对面,有几节梯坎,上去后,有一个圆门,所以每次一路过此地,头总是要不由自主的往里面多看几眼,在我们的心目中,高樱部长的形象是高高大大的.当我有机会真的碰上他才看见,高樱部长不是我想象中的形象,他的个子不高,身体也不壮实,有着文人共有的特征载了一付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