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 发表于 2013-8-13 16: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费筱妹妹好!隐于龙泉山一处密林中的北周文王碑,的确反映了一段深刻的历史,碑上的铭文字体,是汉字隶书 ...
费筱妹妹:此为北周文王碑。该碑由于岩石石质坚硬,且后人又倚石搭建房廊为其遮风避雨,因此碑上的文字并未因年代久远而漫漶。尤其是阳刻碑额全文(共56字)字字清晰可辨,这就为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特别是书法史,提供了实证。 南北朝时期,适逢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时期。由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仍带有隶书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风格质朴方严,适合书于大场合,如榜匾、碑铭等,这就是所称的魏碑;南派书法则在隶书基础上有较大变化,笔法疏放妍妙,风格蕴藉温婉,适合书于尺牍和画作题款。 北周文王碑字体风格的微妙之处,就在于在由隶到楷的历史大背景下,其字体亦隶亦楷,是变迁过程的真实反映。其书风虽北方味更重一些,倾向魏碑体,但也看得出其已受南方书风影响,接近我们如今熟悉的正楷。这正如书法界对其的一致评价:其书风可从多角度启迪后习者,或参以篆隶,或参以行草,皆可化出一片生机。它对研究中华民族书体的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正因为如此,早在1961年,北周文王碑便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