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juanke

[诗词歌赋] 《饮冰夜谭》第一部 与花有约 (发布完毕)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8-25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听下文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成子 发表于 2013-8-25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听下文了

马上更新,快来坐沙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回  高阁题联,万里秋天怀往事;小轩买醉,一湖烟月述从头。

     上回说到倦客对拈花叟讲诉了梦断横塘的往事,拈花叟却还要想听更多。倦客被他纠缠不过只好答道天色太晚,相约明日午后清江公园,蜀凤阁再续前言。

次日午后,倦客依约前去,这蜀凤阁坐落在烟月湖畔一座假山顶上,上得山去时,拈花叟早已等候在那里了,正对着一幅对联念念有词。倦客笑道:花兄真是守信之人,早早就来了,确是倦客懒散了,花

兄识得此联否?拈花叟当下读了出来:

苑薮萧萧,前蜀历史千年,但愿梅花还念旧;

凤凰渺渺,太空翱程万里,怎知城市已翻新。


     读完后试探着说道,撰此联之人肯定身世不同一般,联意表达了无限的沧桑之感,字迹笔力虽不可与大家比肩,但落笔苍劲、行云流水,也足证功力了……倦客颔首笑道:算你还有点眼力。此联乃蜀中

名宿流沙河先生所题,你说他的身世够得上沧桑否?拈花叟答道:怪不得你把我约到这里来,难道你要讲的故事同老先生有关?倦客道:那倒不是。我只是喜欢这里的环境。你看这霁色新晴,高天上云舒

云卷,映衬着一湖秋水,远近丛竹疏林、古柏银杏,时有白鹭掠影其间,偌大的园子多少隔断了一些尘世的烦嚣,在阵阵蝉鸣声中,你不觉得这里已经是秋意渐浓了么?一边说着,二人已经上到了顶层。

拈花叟放眼四处,果然如倦客所言:真个是一园苍翠,满目清幽,令人精神一振。不觉喝声彩。倦客对他说道:拈花兄,这造园之人也还不俗吧,懂得因势而为。楼虽只得三层,高不过百尺,但却借当初挖

掘烟月湖之土堆成假山,此蜀凤阁建在假山顶上,周围风景自是一览无余了。你看这园三百余亩,布局却一点不乱,林木房舍相互间杂,临湖一带大多是较为矮小的四季花卉树木,比如海棠、芙蓉、梅花

等等,在馆榭廊庭处布置有丛竹、杨柳。湖畔茶寮酒家星罗棋布却又互不干涉。高大的古柏、银杏,安排到园子的西北角藉以挡住交通要道上喧嚣的车马往来声,且又增加了登此楼而览无穷的开阔视距。

倦客一边介绍,这拈花首却一边念念有词,倦客还没说完,这人却突然提议道。倦兄你看这好个所在,却只得流沙河先生一联,是否太也寂寞。我两何不替此楼共撰一联?倦客击掌道好主意!拈花叟道:

既是如此,你算半个主人,就请先赐上联……倦客摆手道:不可、不可,既是主人岂有如此待客之道?还是花兄先来。只可惜没有笔墨纸砚,此处也没有合适的题咏之处……拈花叟道,倦兄何必拘泥于这些

世俗之做法,你我只为这好风好水题联,何必一定要写下来?倦客答道:花兄所言妙极,“自有湖山留雅韵,何需笔墨记春秋?”拈花叟拍手道,倦客兄神了,我的一句上联还未成,你那里就已经得一好联

。倦客忙说这个不算,还请花兄赐联。此时拈花叟面对万里云天朗声读出一句上联:

蜀天遗韵。叹千载流云,今又黄叶西风,华发归来正好;

倦客心想老花此上联确实用了真功夫,可谓是情景交融,且把一个【蜀】字嵌在了句前,这是一个凤顶格的联,既如此我何不这般这般?于是打起精神,向浩浩平湖缓缓吟道:

凤阁含幽。领一湖烟月,但凭新晴霁色,夕阳望处高飞。

也将一个【凤】字嵌到了句头。上下联正好是【蜀凤】两字。拈花叟再度吟哦道:

天遗韵,叹千载流云 ,今又黄叶西风, 华发归来正好;

阁含幽,领一湖烟月, 但凭新晴霁色, 夕阳望处高飞。

倦客兄,我俩真正是心意相通啊!此联可谓珠联璧合,且包含了蜀凤阁和烟月湖两景。倦客笑道,先生说漏了一处,此联还嵌入了【秋雁】两字。不如横批就是【蜀凤烟月】如何?拈花道:妙极、妙极!

倦客道:我还有一律,一并献丑了:

谁道天凉好个秋,新晴时候我登楼。

寒蛩声断西风树,雁鸟归栖芦荻洲。

万里苍凉来眼底,一腔块垒堵心头。

燕然未勒空怀恨,浊酒难销倦客愁。

     花叟赞道:“虽是寄情与清风明月,倦兄终究是拳拳之心尚存也!” 二人饱览了湖光秋色后下得楼来,沿湖边而行,行到湖西,过得一座小巧的青石拱桥,来到一处小酒家,只见柴门幽径、竹韵潇潇,

门上悬着一对红灯笼,一块门匾上是【醉月轩】三个大字,看不出是何年何月所书,落款是铁翁……两边门柱上题着一幅应景对联:

问樵应去云深处,

醉月还需水中间。


拈花叟不觉笑道:“此处还不俗,就是这里了!”

说话间店家已经迎了出来,一看二人模样,就即刻招呼道一张临湖雅座处,拈花叟一看,还真称得上是醉月轩。只见此轩,向东一面悬挑而出,轩外是碧波荡漾,正值中元节前,一轮淡淡的圆月同即将落

下的夕阳遥遥相望,湖面凭添一层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向北一面几杆筇竹摇曳在晚风中,颇有些郑板桥凤竹的意境,而向南一面,一树芙蓉探身而出,花枝直垂湖面,其中有几朵新红直欲穿窗而入……不

禁拍手赞道,好一个所在!做神仙也不过如此了!倦客随意点了几样酒菜后对店家说道:现在为时尚早,我们先喝喝茶,酒菜晚些时候再上来,店家应声道:“二位随便”,即自行张罗去了。

这时,拈花叟从怀中掏出一样物事交到倦客手中,说道:倦兄昨晚送还我本门秘籍,小老儿也把这件东西还给倦兄,请倦兄看看是也不是?这是一个旧时文人装书信的袋子,用锦缎做成,袋子里面还有一

个小夹层可放一枝毛笔,和一个小墨盒。那上面有精工绣成的双鱼图案。现在里面却是空空如也。倦客拿到手上不觉有几分惆怅。但还是说道:多谢先生,不知先生是从何处拾到这个绣囊的?拈花叟端起

茶碗,微微一笑道;这事还真有几分离奇。大约是春末夏初吧,也是在那棵老槐树下垂钓,春意迟迟,人竟生出几分困倦,不知不觉中打了一个盹,不料迷迷糊糊中觉得手中的钓竿在动,惊醒过来见浮漂已

经完全沉入水底,用手一带钓竿感到有些分量,不觉心中暗喜,想不到一梦槐荫竟然得来一条大鱼!随之慢慢收线却又觉得有几分不像,鱼线渐渐收短,但手中却全然没有鱼儿上钩那种挣扎逃命的动静……

慢慢拉起来一看就是倦兄你手中这件宝贝了,已是泥污不堪!本欲顺手扔还水中,猛一看,见图案绣工精致,实在算得上是件工艺品。就去江边漂洗干净,鱼也不钓了,拿回去晾干后,不时拿出把玩,寻思

它的来历,还被小辈取笑过以为是谁送我的信物,哈哈!

     倦客道:这就是了。大约就是你说的这个时间,我在浣花溪畔整理旧稿,无意间将其失落。恐怕是被人拾到后见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抛水中,诗笺纸薄易烂,恐怕早就泡化了,或许被顺手扔到了浣

花溪中,若果真如此到也算是个好归宿,就怕什么浪荡子弟得了去,会无端生出许多事来!

     拈花首宽慰道:“倦兄不必太过介意。这红尘之中万事自有定数,就由它去吧。老花却真想听听这绣囊的来历,不知倦兄方便否?”

     倦客答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先生未读过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么?“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的文人就爱在书袋上绣上双鲤鱼的图案……说道这里看见拈花叟微微

一笑,倦客便有些气,说道:你别想歪了,记得曾看见某位风头一时的教授公然在电视讲坛上把双鱼图案说成是性图腾,什么形如女性生殖器……我差点吐出中午饭来,这些所谓戏说和心灵鸡汤类的演讲真

是误人不浅,贻害子孙!令人恶心!拈花叟赶紧声明:岂有此理?我老花岂是那等庸俗不堪之人,我是真想听听,这绣囊倦客兄是如何得来的。想这种东西,当今市面上没人买,也没人卖。倦客道:这还

差不多。这绣囊么确实是一位真正的绣娘送我的。因此我才十分珍贵。那是好久以前的一个冬天的事了,一位朋友约我一起去郫县安靖镇,参观蜀绣博物馆,让我得以真正见识了蜀绣的魅力,同时也见识

了绣娘的辛苦。想那时正是三九天,我等将手暖在怀里尚且觉得冷,而绣女们在这种境况下,为了安全和清洁,绣棚内连火炉都没有生一个(那时是没有空调的),当时为了赶绣一件献礼用的,【江山如此

多娇】大幅挂图,她们忍住银针透指之寒,加班加点地飞针走线……是绣几针又用口呵呵手,那种情景怎么不让人动心?于是我当时就做了三首诗【蜀绣与绣女】送她们:

<1>

巧手纤纤画笔工,银针金线绣春风。

一双彩蝶穿窗舞,几朵棠花破蕊红。

霞染绢丝来玉鸟,烟笼岸柳有鸣虫。

人间岂有瑶台色,原是王孙出御宫。

注、王孙:传说织女绣女是王母的外孙女下凡。

<2>

锦字回文初织成,晓风吹梦听鸡鸣。

缎留一夜伤心色,针绣当年送客声。

肠断阳关悲远路,泪倾南圃送残英。

还看堂下双双燕,悔叫征人塞北行。

<3>

斜月疏星夜未残,蜀娘朝起著衣单。

织成春色常年在,绣得梅花三九繁。

塞外良人征战苦,堂前老幼稼耕难。

王公拥锦冬还暖,谁念银针透指寒?

后来,三位绣女合绣了这只绣囊托人送给我,我甚至不知道她们姓氏名谁?还要多谢花兄,让我得回绣囊,总算没有辜负她们的一片心意。

拈花叟听罢,击桌叹道:先生真是多情善感之人。所谓诗者,最要紧的就是要有一颗悯人之心。先生真性情中人也!

言毕,已是明月当空,店家送来酒菜,二人就在这醉月轩中推杯换盏起来。

欲知这晚他二人还说了些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8-26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五回  高阁题联,万里秋天怀往事;小轩买醉,一湖烟月述从头。

     上回说到倦客对拈花叟讲诉了梦断横 ...

《饮冰夜谭》与花有约已经更新到第二章第一回(总第五回):【芙蓉有约】,欢迎你的光临,免收书钱!

http://www.mala.cn/thread-7776817-3-1.htm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8-26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五回  高阁题联,万里秋天怀往事;小轩买醉,一湖烟月述从头。

     上回说到倦客对拈花叟讲诉了梦断横 ...

《饮冰夜谭》与花有约 更新到第二章:芙蓉有约,第一回)总第五回 欢迎赏读。免收茶钱。http://file:///C:\\Users\\JuanKe\\AppData\\Local\\Temp\\S0CFY12DN{CJ$UE0_AU3R6E.gif

发表于 2013-8-2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形式新颖,难得的佳作,当加“精”!
发表于 2013-8-2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8-26 09: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饮冰夜谭》与花有约 更新到第二章:芙蓉有约,第一回)总第五回 欢迎赏读。免收茶钱。

因外出了两天,回来急匆匆,一口气拜读完了倦客兄力作四、五两章回。过瘾。
倦客兄现实与传奇相结合的神思妙笔,的确引人入胜。
盼望下文,殷求成书赠玉。辛苦倦客兄了!不过还是劳逸相宜,不可过劳竭力。祝好!

发表于 2013-8-2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闲鹤 发表于 2013-8-26 1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形式新颖,难得的佳作,当加“精”!

多谢支持,加精不必,有口杯酒好!;P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潭碧玉水 发表于 2013-8-26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外出了两天,回来急匆匆,一口气拜读完了倦客兄力作四、五两章回。过瘾。
倦客兄现实与传奇相结合的神 ...

呵呵,玉水兄一定要有耐心,因为我也准备也它八十回的。谢谢支持,顺颂秋安。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雲飛 发表于 2013-8-26 1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一下。

谢谢支持,顺颂秋安。

发表于 2013-8-2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高深!

发表于 2013-8-2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8-26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五回  高阁题联,万里秋天怀往事;小轩买醉,一湖烟月述从头。

     上回说到倦客对拈花叟讲诉了梦断横 ...

第六回  邀芳客 小轩共明月;思远人长调寄秋江。

正是月白风清之际,店家把一碟怪味莲花胡豆,一个卤水拼盘,一尾清蒸竹鱼,端了上来。一壶陈色稗子酒飘散作浓郁的醇香随手摆下两付碗筷,倦客笑道,麻烦再添一付……店家随即补上后离去。拈花叟问道,原来倦兄今晚还另约有人?倦客笑指窗外道:花兄不见芳卿已在此陪伴多时了么?拈花叟转脸一看,只见一朵芙蓉正在夜风中临窗摇动,朦胧月光下更是显得楚楚动人,也不禁笑道:好一位解语芳客!我老花倒是俗了!
二人举起杯同声说道:“芳客请!”而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两三杯酒后,倦客笑道:花兄可知这芳客的来历否?拈花叟道:老朽不是本地人,虽是这次来住的时间不短,也不过三月,对此所知有限,既然倦兄说起,老朽愿闻其详。

倦客替拈花叟斟满杯中酒后,缓缓说道:此花也叫女儿红,原先不过是栽于农家小院,最喜阳光溪水,越是近水向阳处开得越早,花也最鲜艳。成都别称芙蓉城此事要追溯到残唐时期,当时后蜀主孟昶因爱妃花蕊夫人喜爱芙蓉,特下旨令全城遍种芙蓉,一到秋来,此花即是满城怒放,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拈花叟道原来蓉城的名字是这样得来的,这孟昶,也算是个懂风雅的皇帝了,可惜却是个忘国之君!倦客道:岂止如此,当时孟昶曾在现今广场位置开挖了一个摩珂池,将夏宫建在池边,终日同花蕊夫人一起,夜夜歌舞不断,这就是有名的蜀宫夜宴……东坡曾有一调【洞仙歌】说此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关于这阙洞仙歌,坡老自己还有一段说法,他说:“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意思是说从一老尼口中听到过两句,原著者是孟昶,其余句子已经失传了,坡老代其续全。关于此事,后人众口纷纭,各位也就姑妄信之吧。
后人有将花蕊夫人比之为苏妲己者,其实这不太公平,这花蕊夫人并非主动降宋,也披战袍准备一战,谁知孟昶率守城将士弃甲投降,而使赵匡胤兵不血刃进入成都,当时他也斥责花蕊为祸国之人,花蕊愤而反驳道: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倦客在老成都皇城八咏中也有一首七律说及此事:

芙蓉花艳满城香,贝阙天宫金水长。星洒摩珂花蕊艳,月窥珠阁玉人床。
安平初得贪奢侈,美梦方回铸国殇。总把娥眉归祸水,可怜千古一红妆。

拈花叟道:倦兄替花蕊抱屈,佳人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涕淋的。
倦客正色道:非也!我是替芙蓉不值,本在农家田宅开得多么自在,却无端被卷入一场是非之中,据说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成都几乎是连芙蓉也难见到了,你说,这对芳卿而言是否如一盆凭空泼来的脏水?
拈花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说道:倦兄真可谓群芳知己也,有兄如此,芳卿应该无憾了!此刻在依稀的月光下似见得,那朵芙蓉像是在颔首赞许般,轻轻点头……
倦客接着说道,此后一直到朱元璋的小儿子明献王朱椿王蜀,才平反了这一段冤案,成都也才重见芙蓉花开。这可谓
“只缘孟昶荒唐事,确惹名花一断肠!”说罢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拈花叟微微一笑道:老花若果所料不差,这倦兄锦囊中的第二个故事一定同芙蓉有关了?
倦客道花兄所料不错。上一段说的是【荷塘答怨】,这一段故事就是【秋水芙蓉】了。不过花兄要记住,我有言在先,待你听完这绣囊中的全部故事,我可是有事相托,到时还请不要推辞才好!拈花叟此时已完全沉浸在这如诗如梦的新秋月色里,哪里还去管这倦客今后会给他出什么难题,随口应准,爽快之至。
倦客待拈花叟浮一大白后,面对窗外芙蓉,完全进入到往事的回忆之中:
所谓好话不长开!也是那年,几场急雨之后。倦客再访横塘,眼前却是一片凄凉,但见

疾雨悲风昨夜稠,横塘望处恨悠悠。
无端摧落花无数,一缕芳魂付水流。

倦客一阵唏嘘,将早已准备好的一页红笺焚化,并祝小荷一路走好,此景此情着实令人难以把持,禁不住开口吟道:(【蝶恋花】)

芦荻飘飘惊日暮,鸿雁经空,黄叶西风树。旧苑寻来犹缓步,   翩翩蝶舞闲花处。   
草木枯荣曾几度,又是残荷,又是伤情愫。蝉噪声声关不住,夕阳正在新秋路

返程路上,经过廊桥时,见一妙龄女子凭栏而立,手中也是一页红笺。倦客本不想听人隐私,但这女子开头两句就让倦客惊叹不已,不由停下脚步站立在一株芙蓉树下,这时,拈花叟突然插嘴道:这两句是什么让倦兄如此吃惊?

倦客念道
一夜秋风梦不成,雨打芭蕉满院声。
拈花叟喝彩道,确实不错,从起句看应该是一篇歌行。倦客说,你说得不错,的确是一篇歌行,而且用的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起韵。拈花叟,着急地问道,不知倦兄是否记全了?倦客答道,幼时因背不出课文,被罚了好多站,不料以后却练就了这背书的功夫。你再干一杯酒,听我为你唱来,说罢再从头吟道:【秋水芙蓉歌】

一夜秋风梦不成,雨打芭蕉满院声。西来凉意蝉渐歇,日出秋天举目青。
雨洗岸柳清江满,水漫芳洲白鹭轻。秋水依依东流去,抬头芙蓉数枝争。
流火飞落三分色,芙蓉染红万朵花。争奇斗艳摩珂池,千树万树百姓家。
香满锦官佳丽地,花随秋水泛天涯。秋水东去正萧萧,离人尤比秋水迢。
去岁芙蓉人离去,转眼花开又今宵。秋水芙蓉经年似,人间离恨何时消?
泪洒秋江缘何故,一双芙蓉并蒂高。芙蓉一双并蒂红,浓淡相依绿叶中。
花映秋水影自怜,江衬芙蓉水天同。秋水芙蓉犹守信,一年一度总相逢。
杯酒试问花前人,人情不似水花浓?
就在倦客吟诵中,天上明月、槛外红花,放佛都在凝神倾听。吟到“秋水依依东流去,抬头芙蓉数枝争。流火飞落三分色,芙蓉染红万朵花。争奇斗艳摩珂池,千树万树百姓家。”处,窗外芙蓉也是点头含笑;吟到“秋水东去正萧萧,离人尤比秋水迢。去岁芙蓉人离去,转眼花开又今宵。秋水芙蓉经年似,人间离恨何时消?”时,天上的明月掩入云中,似不认卒听这人间的离情别绪……当倦客吟道“秋水芙蓉犹守信,一年一度总相逢。杯酒试问花前人,人情不似水花浓?”并停了下来后,拈花叟问道:完了吗?倦客喝口茶答道:完了,也未完!

拈花叟道岂有此理,岂有这样吊人胃口的?这【秋水芙蓉歌】确实是依张若虚之格所作,同时兼有红楼梦中,黛玉【秋风秋雨夕】的气韵,那就还该有三韵六句才对,你怎么藏私?倦客笑道:花兄暂且莫急。所谓完了,是倦客所听到的已经完了,但还有六句,倦客却未曾听到。拈花叟问道,这又何故?倦客长叹一声道:也怪我当时听得太投入,有点忘乎所以。当听到“杯酒试问花前人,人情不似水花浓?”时忍不住赞出声来,当时老大不好意思,只好快步掩面离去。拈花叟连连叫道:可惜、可惜!倦客转而说道,其实这世上之事何必要处处追求完美,很多时候,倒不妨看开一些。刚才提到雪芹公,红楼梦不是也只得八十回吗,如果我们一个一个读到了其中人物的结局,可能反而不觉得这部书有这么吸引人了。要不你来续这六句如何?拈花叟被倦客抢白,一时无语。后来说道,你休要眼中无人。我就来续这六句,明晚还是这里,续出来你做东,续不出来我加倍罚如何?倦客连连说道好说好说,二人一笑而散

各位看官要知拈花叟怎样续这六句,还听下回分解。或者哪位看看官觉得有趣也不妨续一续。





本帖最后由 juanke 于 2013-8-29 21:08 编辑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8-30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古韵,引人入胜。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8-30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故亊,听了吟诗,在下不禁拍案叫绝!神笔倦容您好!

发表于 2013-8-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云、 发表于 2013-8-30 0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故亊,听了吟诗,在下不禁拍案叫绝!神笔倦容您好!



情节动人,可读性强;嵌以诗词,珠联璧合,技艺高超,文艺味浓!
推赞,令人佩服!只是老兄辛苦了!成书后少不了老弟三本哦!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8-30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佩服

发表于 2013-8-3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读完的佳作!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云、 发表于 2013-8-30 0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古风古韵,引人入胜。

多谢临赏,顺颂秋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