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邀芳客 小轩共明月;思远人长调寄秋江。
正是月白风清之际,店家把一碟怪味莲花胡豆,一个卤水拼盘,一尾清蒸竹鱼,端了上来。一壶陈色稗子酒飘散作浓郁的醇香随手摆下两付碗筷,倦客笑道,麻烦再添一付……店家随即补上后离去。拈花叟问道,原来倦兄今晚还另约有人?倦客笑指窗外道:花兄不见芳卿已在此陪伴多时了么?拈花叟转脸一看,只见一朵芙蓉正在夜风中临窗摇动,朦胧月光下更是显得楚楚动人,也不禁笑道:好一位解语芳客!我老花倒是俗了! 二人举起杯同声说道:“芳客请!”而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两三杯酒后,倦客笑道:花兄可知这芳客的来历否?拈花叟道:老朽不是本地人,虽是这次来住的时间不短,也不过三月,对此所知有限,既然倦兄说起,老朽愿闻其详。
倦客替拈花叟斟满杯中酒后,缓缓说道:此花也叫女儿红,原先不过是栽于农家小院,最喜阳光溪水,越是近水向阳处开得越早,花也最鲜艳。成都别称芙蓉城此事要追溯到残唐时期,当时后蜀主孟昶因爱妃花蕊夫人喜爱芙蓉,特下旨令全城遍种芙蓉,一到秋来,此花即是满城怒放,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拈花叟道原来蓉城的名字是这样得来的,这孟昶,也算是个懂风雅的皇帝了,可惜却是个忘国之君!倦客道:岂止如此,当时孟昶曾在现今广场位置开挖了一个摩珂池,将夏宫建在池边,终日同花蕊夫人一起,夜夜歌舞不断,这就是有名的蜀宫夜宴……东坡曾有一调【洞仙歌】说此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关于这阙洞仙歌,坡老自己还有一段说法,他说:“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意思是说从一老尼口中听到过两句,原著者是孟昶,其余句子已经失传了,坡老代其续全。关于此事,后人众口纷纭,各位也就姑妄信之吧。 后人有将花蕊夫人比之为苏妲己者,其实这不太公平,这花蕊夫人并非主动降宋,也披战袍准备一战,谁知孟昶率守城将士弃甲投降,而使赵匡胤兵不血刃进入成都,当时他也斥责花蕊为祸国之人,花蕊愤而反驳道: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倦客在老成都皇城八咏中也有一首七律说及此事:
芙蓉花艳满城香,贝阙天宫金水长。星洒摩珂花蕊艳,月窥珠阁玉人床。 安平初得贪奢侈,美梦方回铸国殇。总把娥眉归祸水,可怜千古一红妆。
拈花叟道:倦兄替花蕊抱屈,佳人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涕淋的。 倦客正色道:非也!我是替芙蓉不值,本在农家田宅开得多么自在,却无端被卷入一场是非之中,据说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成都几乎是连芙蓉也难见到了,你说,这对芳卿而言是否如一盆凭空泼来的脏水? 拈花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说道:倦兄真可谓群芳知己也,有兄如此,芳卿应该无憾了!此刻在依稀的月光下似见得,那朵芙蓉像是在颔首赞许般,轻轻点头…… 倦客接着说道,此后一直到朱元璋的小儿子明献王朱椿王蜀,才平反了这一段冤案,成都也才重见芙蓉花开。这可谓 “只缘孟昶荒唐事,确惹名花一断肠!”说罢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拈花叟微微一笑道:老花若果所料不差,这倦兄锦囊中的第二个故事一定同芙蓉有关了? 倦客道花兄所料不错。上一段说的是【荷塘答怨】,这一段故事就是【秋水芙蓉】了。不过花兄要记住,我有言在先,待你听完这绣囊中的全部故事,我可是有事相托,到时还请不要推辞才好!拈花叟此时已完全沉浸在这如诗如梦的新秋月色里,哪里还去管这倦客今后会给他出什么难题,随口应准,爽快之至。 倦客待拈花叟浮一大白后,面对窗外芙蓉,完全进入到往事的回忆之中: 所谓好话不长开!也是那年,几场急雨之后。倦客再访横塘,眼前却是一片凄凉,但见:
疾雨悲风昨夜稠,横塘望处恨悠悠。
无端摧落花无数,一缕芳魂付水流。
倦客一阵唏嘘,将早已准备好的一页红笺焚化,并祝小荷一路走好,此景此情着实令人难以把持,禁不住开口吟道:(【蝶恋花】)
芦荻飘飘惊日暮,鸿雁经空,黄叶西风树。旧苑寻来犹缓步, 翩翩蝶舞闲花处。 草木枯荣曾几度,又是残荷,又是伤情愫。蝉噪声声关不住,夕阳正在新秋路。
返程路上,经过廊桥时,见一妙龄女子凭栏而立,手中也是一页红笺。倦客本不想听人隐私,但这女子开头两句就让倦客惊叹不已,不由停下脚步站立在一株芙蓉树下,这时,拈花叟突然插嘴道:这两句是什么让倦兄如此吃惊?
倦客念道: 一夜秋风梦不成,雨打芭蕉满院声。 拈花叟喝彩道,确实不错,从起句看应该是一篇歌行。倦客说,你说得不错,的确是一篇歌行,而且用的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起韵。拈花叟,着急地问道,不知倦兄是否记全了?倦客答道,幼时因背不出课文,被罚了好多站,不料以后却练就了这背书的功夫。你再干一杯酒,听我为你唱来,说罢再从头吟道:【秋水芙蓉歌】
一夜秋风梦不成,雨打芭蕉满院声。西来凉意蝉渐歇,日出秋天举目青。
雨洗岸柳清江满,水漫芳洲白鹭轻。秋水依依东流去,抬头芙蓉数枝争。
流火飞落三分色,芙蓉染红万朵花。争奇斗艳摩珂池,千树万树百姓家。
香满锦官佳丽地,花随秋水泛天涯。秋水东去正萧萧,离人尤比秋水迢。
去岁芙蓉人离去,转眼花开又今宵。秋水芙蓉经年似,人间离恨何时消?
泪洒秋江缘何故,一双芙蓉并蒂高。芙蓉一双并蒂红,浓淡相依绿叶中。
花映秋水影自怜,江衬芙蓉水天同。秋水芙蓉犹守信,一年一度总相逢。
杯酒试问花前人,人情不似水花浓? 就在倦客吟诵中,天上明月、槛外红花,放佛都在凝神倾听。吟到“秋水依依东流去,抬头芙蓉数枝争。流火飞落三分色,芙蓉染红万朵花。争奇斗艳摩珂池,千树万树百姓家。”处,窗外芙蓉也是点头含笑;吟到“秋水东去正萧萧,离人尤比秋水迢。去岁芙蓉人离去,转眼花开又今宵。秋水芙蓉经年似,人间离恨何时消?”时,天上的明月掩入云中,似不认卒听这人间的离情别绪……当倦客吟道“秋水芙蓉犹守信,一年一度总相逢。杯酒试问花前人,人情不似水花浓?”并停了下来后,拈花叟问道:完了吗?倦客喝口茶答道:完了,也未完!
拈花叟道岂有此理,岂有这样吊人胃口的?这【秋水芙蓉歌】确实是依张若虚之格所作,同时兼有红楼梦中,黛玉【秋风秋雨夕】的气韵,那就还该有三韵六句才对,你怎么藏私?倦客笑道:花兄暂且莫急。所谓完了,是倦客所听到的已经完了,但还有六句,倦客却未曾听到。拈花叟问道,这又何故?倦客长叹一声道:也怪我当时听得太投入,有点忘乎所以。当听到“杯酒试问花前人,人情不似水花浓?”时忍不住赞出声来,当时老大不好意思,只好快步掩面离去。拈花叟连连叫道:可惜、可惜!倦客转而说道,其实这世上之事何必要处处追求完美,很多时候,倒不妨看开一些。刚才提到雪芹公,红楼梦不是也只得八十回吗,如果我们一个一个读到了其中人物的结局,可能反而不觉得这部书有这么吸引人了。要不你来续这六句如何?拈花叟被倦客抢白,一时无语。后来说道,你休要眼中无人。我就来续这六句,明晚还是这里,续出来你做东,续不出来我加倍罚如何?倦客连连说道好说好说,二人一笑而散。
各位看官要知拈花叟怎样续这六句,还听下回分解。或者哪位看看官觉得有趣也不妨续一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