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juanke

[诗词歌赋] 《饮冰夜谭》第一部 与花有约 (发布完毕)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9-19 11: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十三回
秋爽斋 群芳喜结海棠社
藕香榭 倦客巧和菊花诗

     这里听得倦客直想跺脚!那边却已经炸了锅: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说他不知天高地厚的,有说是米粒之珠也放光华的。正闹间,只见黛玉道:我等的诗作岂是随便什么人也能见的么,如果要见,那待见过之后就必须步我等之韵再各做一首,否则就还是公事公办!
倦客见这丫头不知进退心中暗道要糟,如果自己再不出面此事恐难了结。当时就在桂花树下朗声读出一律

忆曾几度误芳辰,薄幸皆因斗米身。落拓三湘多苦雨,归来十月是阳春。
轻霜点染香魂艳,冷月凝成秀色新。不嫁东风谁解意?此情还待晚来人。

     随吟随着走到光亮出来,吟毕说道:各位大家主人,老朽无端夜闯贵地,皆因小徒燕儿初来此地,错闯贵府,实属不该。老朽寻至此处时,园子侧门依然洞开,小徒虽然顽皮但不是说谎之人。老朽就此向各位道歉说罢向水榭拱手致意。
按说,事出有因,且对方大人寻了来,就此放人也就罢了。谁知这伙人在在这园子你寂寞惯了,好容易有个取乐子的机会岂会轻易放过?湘云首先道: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徒不教师之过……你既然是她师傅就该将她的事顶下来。
其实,李纨在听着老丈先高吟一律时就已经看出对方非等闲之人,心中暗道小姐妹们不知天外有天,这事能了就了,何必得理不让人?所以即刻说道:大伙稍安勿躁,我看老丈面相良善,再说天色也不早了,就让她把人领回吧?岂料众人就是不依……这一来,倦客也气往上撞,况且在燕儿面前他如果向它人示弱,今后好些事就不好办了。想到这里,不禁朗声说道,这也公平,就请各位赐教吧!
所谓箭在弦上,此时就是李宫裁想息事宁人;宝玉想当和事老都已经来不及了!
到此李纨只好说道,那就按题开始把,老丈需要多长时间?倦客答道无需,方才在读小徒的诗作时,老朽心中已有大致的腹稿。只是不知各位用韵而已,就请赐教吧?
此时宝玉一看倦客白衣白发,一脸书卷气中透出一股掩不住的沧桑。心中一动道:老丈何不来水榭中坐下说话?倦客答道:公子宅心仁厚必有厚福,老朽不速之客,就不再有其他奢望了,再说隔水唱和未必不是一桩雅事。就请赐教吧。
此刻宝钗将诗稿交予李纨,李纨读道: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众人齐声喝彩:倦客先说声献丑了,即刻咏道:

<忆菊-次韵蘅芜君>
又上重楼寄远思,西风作伴雁归时。 边关苦远芳无迹,故苑花开我不知。
朔气侵衣羌笛怨,孤灯照影醉人痴。 几回误却生辰事,此恨绵绵未有期。

宝钗听了微微点头颔首,李宫裁道:老先生此律引边塞之音入诗确实高明,请再听: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倦客道:公子这首好,老朽勉强和之:随即吟道:

<访菊-次韵怡红公子>
邀约西风作旧游,东篱置酒且勾留。傲霜影送三秋意,望远人添几许愁。
逆旅天涯多怅惘,情归故里赏清悠。时年常负重阳约,此就金斟醉白头。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倦客道公子居华堂而忆东篱,志趣高远,老朽续貂献丑了,言毕吟道

<种菊-次韵怡红公子>
蕊宫借得一枝来,御骨香魂此地栽。 播雨耕云三夏去,迎霜伴月暮秋开。
仙姿不让春花色,雅韵斟酬浊酒杯。 最是东篱人识趣,芳卿作伴远红埃

李纨评到,各有所长二位平分秋色,请先生再听: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众人一起喝彩,倦客道确实佳作。老朽只有尽力为之了:

<对菊-次韵枕霞旧友>
旧苑分来一束金,孤灯阑夜共更深。弄琴为有同君赏,寻句无需独自吟。
笔借冷香涵雅韵,弦随素影奏佳音。高山流水渔樵意,难得清宵度寸阴。

水榭上也传来一阵轻轻的喝彩,李纨评道:步韵难,此作确实难得了,先生再和: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倦客一听,、感觉此作大妙,全无一点脂粉气,诗意婉转比兴得体,于是打起精神和道:

<3>供菊-次韵枕霞旧友
霜天月冷徬仙俦,陋室凭添满目幽。带土移来无限意,随花截取一园秋。
香徊阑夜多幽梦,魂入诗笺忆旧游。曾羡桃源归去客,布衣对酒自淹留。

李宫裁评道:好个带土移来无限意,随花截取一园秋。先生稍侯,随叫了一个小丫鬟搬了一把座椅送到对岸树下。此时水榭上鸦雀无声,李纨道先生继续,遂念道: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倦客暗道厉害,遂站起身来说道:原玉高雅,几近绝唱,老朽只好勉强而为了:

<咏菊-次韵潇湘妃子>
月冷风凄着意侵,寒虫渐渐失哀音。 幽思落砚添香写,素影入诗含泪吟。
锦字无端书旧怨,红笺难以载愁心。 易安一曲声声慢,唱断秋情逾古今。

李纨微笑道老先生也不是省油的灯,拉上清照,轻松涉险而过,佩服!再来: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倦客道:章法老道、气韵顺通、工稳兼备。也只好尽力不出丑而已。随吟道:

<画菊-次韵蘅芜君>
丹青伴酒自疏狂,秋色何须费揣量。描骨轻勾千笔墨,铸魂且借一分霜。
月辉苑圃娇娇影,风入帘栊淡淡香。若得蓬莱仙露水,明朝同与醉重阳。

宫裁道这真个是难分轩轾了。随叫给先生上茶。稍后道,继续向先生讨教: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倦客道:这首真正是曲高难和了,勉强续貂吧:

<问菊-次韵潇湘妃子>
天涯几度忆相知,却待白头寻旧篱。寄梦西风曾记否,还诗残月恐来迟?
长年辜负重阳约,片语能酬一寸思?薄悻皆因歧路远,应怜此刻燕归时。

李纨道:这个也太不容易了,虽觉在气韵上稍逊原玉,但步韵更难。先生需要休息片刻么,倦客道不必了,请继续赐教:李纨道,那好请听: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倦客道:所谓“白头搔更短,已是不胜簪”,簪花更是徒惹人笑,只好献丑了:

<簪菊-次韵蕉下客>
华发无需揽镜忙,老来难对少时妆。放歌长是同花醉,看剑曾经纵酒狂。
今欲拈分香半缕,可怜难衬满头霜。此情徒惹孩童笑,指点衰翁躲一旁。

李纨道唱酬两谐,彼此彼此,先生请继续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倦客道,画菊容易画影难。这题目太讲究。希望能不至于出丑:

<菊影-次韵枕霞旧友>
淡香穿户两三重,枝映西窗绣阁中。几缕清辉投远照,一帘水墨画璁珑。
随风摇作千娇舞,徊梦翻成万念空。却恨浮云遮望眼,星空寒月尽蒙胧。

宫裁道:幸好有个月亮好用呢,要不唱和双方恐怕都要大感为难了。下边这首也难呢: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倦客道不错,这个确实很难,姑且一试吧:

<菊梦-次韵潇湘妃子>
魂梦依稀赴太清,前朝旧事似分明。与君曾共重阳醉,恨妾无缘七夕盟。
万里霜天谁寄语,三更冻雨雁不鸣。赏花人在关山外,空负西风一段情。

吟毕:引来一片喝彩,其间还有一声轻轻叹息,像是来自潇湘妃子……李纨道:“赏花人在关山外,空负西风一段情。”老杜来写也不过如此了!最后一首了,先生且听: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倦客道,这个写的人太多了,老朽恐怕只好取个巧了,否则容易拾人牙慧。随道:
<残菊-次韵蕉下客>
风情不胜已偏欹,月冷霜天露重时。忍拾余香归绣冢,还添秋色上霞披。
银针织就娇如故,金线描成夜正迟。岁岁看花君不在,权留此物寄相思。

     李纨正说道这个确实用得巧,……忽听小丫鬟跑来说道:不好了,赖大家的领着人上夜来了,已经进了角门,李纨说道糟了,二位还不快走。
这倦客拉着燕儿往园子的侧门跑去,不料一看来时开着的门此刻却是铁将军把门,不禁叫声苦也,正在此时听有人说道,看你往哪里跑!倦客一慌被树根一跘摔了下去……却原来是南柯一梦……  
拈花叟道:岂有此理!你约我到这里来就是听你这个痴人说梦?我看你是石头记读多了,硬要自己钻进去做个角色?
倦客道打住!打住!你真的不想知道我所提到这个女子是谁吗?拈花叟听他话中有话只好问道:此女究竟是何人,令倦兄如此魂牵梦萦?
     倦客这才答道:此女名叫公孙燕,乃贵派祖师放翁当年出川后,在夔州收下的一名弟子公孙夔之后,如果要论班辈还应该与你同辈,因为她是公孙夔末代传人长孙则的记名弟子。据倦客所知,这长孙则应该是贵派少掌门化名桃花的长孙凤的叔公,不知道我说得对与不对?
拈花叟道:你瞒得我等好苦。倦客答道:不是这种说法。此事事关重大,我不将关系全部理顺怎好轻易说出来?
拈花叟道,那此女现在何处?倦客道:我也在到处找她,她就是你等追踪了三年的拈花小魔女。
拈花叟道原来如此,那你们又是如何认识的?倦客道:此事说来话长,第一次见面就酷似方才我同你讲的那个梦境差不多,这还得从我从蒙山归去后的第二年冬天说起……究竟这小魔女由何处而来?又同这倦客有何等关系,各位且听下回分解。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回书中主角拈花小魔女公孙燕的菊花诗,由网友微醺的花瓣,依据书中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量身定做。特此表示感谢。

发表于 2013-9-19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完十二回、十三回,几乎忘食了。

发表于 2013-9-19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待细赏。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无缥缈 发表于 2013-9-19 17: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读完十二回、十三回,几乎忘食了。

虚无兄辛苦了,多谢捧场。顺颂秋祺!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雲飛 发表于 2013-9-19 18: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容易,待细赏。

我不打麻将,找件事混日子好玩而已,谢赏。
发表于 2013-9-2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9-19 11: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十三回
秋爽斋 群芳喜结海棠社
藕香榭 倦客巧和菊花诗

中秋回绵竹,拜读来迟。 文中偷听女子的诗作,虽在高人眼中略有微疵,在我等眼中已是难能可贵了。
倦客兄才思喷发,妙笔锦作,下笔如流。佩服!暂将第十二章前半阙赏读完,余下下午再读。
发表于 2013-9-2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9-19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里听得倦客直想跺脚!那边却已经炸了锅: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说他不知天高地厚的,有说是米粒之 ...

匆忙用毕午餐,心急火燎拜读完倦客兄第十三章后半阕。
逸兴之余不禁要玩笑倦客兄:分明是倦客兄才思泉涌,诗绪大发。偏要编出个梦游大观园,诗对秋爽斋。
且篇篇佳作不在园中红男绿女之下。其奇思妙想,合情合律,引人入胜。道声辛苦,再盼后续!
望劳逸结合,保重玉体!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潭碧玉水 发表于 2013-9-21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秋回绵竹,拜读来迟。 文中偷听女子的诗作,虽在高人眼中略有微疵,在我等眼中已是难能可贵了。
倦客兄 ...

别说要我 把是写成那位小魔女那样茅屋还真很为难,这一点 曹雪芹老先生确实高明,他可以根据书中人物个字的性格特征,文字功力,和当时感情,为故事情节量身定做诗词。

多谢玉水兄雅赏!辛苦了!顺颂秋祺!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潭碧玉水 发表于 2013-9-21 14: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匆忙用毕午餐,心急火燎拜读完倦客兄第十三章后半阕。
逸兴之余不禁要玩笑倦客兄:分明是倦客兄才思泉涌 ...

呵呵,玉水兄辛苦辛苦,真令人十分感动,今后一定送一本散发着新印油墨芬芳的书给你,以酬垂青之遇。

发表于 2013-9-2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时间不适,未能临帖赏读,深表歉意,再来读此文,一气读完,实实是爱不释手,终是倦客了得,人物之鲜活可爱……静待下文。

发表于 2013-9-2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9-22 1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玉水兄辛苦辛苦,真令人十分感动,今后一定送一本散发着新印油墨芬芳的书给你,以酬垂青之遇。

倦客兄真是一处知识的富矿!

发表于 2013-9-2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9-19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里听得倦客直想跺脚!那边却已经炸了锅: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说他不知天高地厚的,有说是米粒之 ...

等着读下回哦!倦客兄辛苦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萍水 发表于 2013-9-22 17: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段时间不适,未能临帖赏读,深表歉意,再来读此文,一气读完,实实是爱不释手,终是倦客了得,人物之鲜活 ...

萍水君还需多多保重,祝早日康复痊愈。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闲鹤 发表于 2013-9-23 15: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倦客兄真是一处知识的富矿!

多谢捧场!问好闲鹤先生。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尧呈 发表于 2013-9-23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着读下回哦!倦客兄辛苦了!

下回非常重要,书中更多人物故事的线索都与下一回,有关,漏掉这一回,就回漏掉重大的人物和事件的依托。多谢尧呈兄。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饮冰夜谭》与花有约 第四章 梅林访旧

第十四回
万里赴戎机,壮志未酬归去客;
千秋留遗恨,霸图且托后来人。


前书说到,二老在茗椀楼品茗饮酒,倦客向拈花叟说出了拈花小魔女的来历,这里倦客就要同各位一起用一个章回,大致简略地回顾一下,放翁当年从隆兴失意后,又重新启用入川,以及入川八年之后又被宣回朝“面对”的这段往事!
公元1162年即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宋孝宗正式即位,并在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兴元年。陆游之前已经被赐进士出身,受职于枢密院编修。宋代的枢密院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重大事务,同中书省并列为两个最高参政执行机构。
编修相当与秘书,虽然职务不高但确有直接向皇帝进言的机会,但不善官场应付的陆游却无意间得罪孝宗,从而被冷落,终于被赶出枢密院。隆兴二年二月间,陆游以通判镇江军府事去到镇江做了张浚的幕府。张浚是主战派,而且镇江又是江防前线,陆游被赶出枢密院来到这里反而觉得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了。在此期间他积极为张浚出谋划策,张浚也很赏识陆游。谁知好景不长。
当时朝中主和派占了上风,在四月初六张浚奉召回朝,十四日就被罢免江淮都督。之后给了一个“少师保信节度使、判福州”,结果愤懑无比的张浚病死在赴任途中。
而受此株连的陆游也在乾道元年(隆兴二年后改号年号)夏间改调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远远离开了抗金前线。让陆游料想不到的是为了讨好金人,在张浚已经死去的情况下他自己却成了议和的一个筹码而被彻底抛弃。他被免职并在三月间从南昌取道还家。
直到乾道五年,基于陆游文名太盛,朝野一些人上折子请皇帝再行启用。孝宗勉强给了一个通判的位置让其有地方领取俸禄,但这次却是夔州通判!也因为如此,上天给四川,给巴蜀大地送来了一位爱国大诗人。
他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五月丛山阴启程,年末十二月二十七日才到达夔州。足足走了一百六十日!陆游有记日记的习惯,我们就按他在笔记中所叙,看一看个他入川的路线图。
[六月] 二十九日泊瓜州,天气澄爽,南望金口……甘露寺、水府庙、皆至近……金山尤近可辨人眉目也。(这次因舟人要换帆而且要去姑苏买,耽搁了两天。这期间他见数千人从渡口经过,大多是军人……
[七月]二十三日过阳山矶,始见九华山;
二十四日到池州,泊税务亭子,并忆起太白在此有秋浦歌十七首。叹息“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太白秋浦歌);而且批道“姑熟十咏”绝位赝作;杜牧也有池州诸诗正尔……(倦客按,看来心情不错!)
[八月]十九日早(倦客按:应该是到了黄冈),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岗拢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坦。……
二十二日,平旦微雨过青山矶;
二十五日,观大军教习水战,大舰七百艏皆长二三十丈长。(倦客按,宋代一尺约是31厘米,一丈约3.1米,则战船长度达到90米,感觉还是有些夸张……),上设城壁楼橹,旗帜精明,金鼓鞺鞑,破巨浪往来,捷如飞翔,观者数万人,实天下之壮观也。!(倦客按,看来南宋当时的兵力其实尚可一战。)
[十月]十三日上新滩,(倦客按:新滩属古归州即秭归管辖距香溪镇二十里水路,本篇的重要人物将在此登场,请朋友们记住这里,以及香溪、归州,这几个地名。)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事,“船底为石所破,急遣人往拯之,仅不至沉,然锐石传船底,牢不可动,盖舟载陶器多所致。”……接下来,利用这闲散时光,陆游欣赏了当地的民风民俗:“游江渎北庙,庙正临龙门,其下石罅中,有温泉浅而不凅,一村赖之。妇人汲水,皆背负一全木盎,长二尺,下有三足。至泉旁以勺取水,及八分即倒坐石上束盎背上而去。大抵峡中负物率差背,又多妇人,不独水也。有妇人负酒卖,亦如负水状,呼买之,长跪以献。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六只,后大象牙梳,入手大。
之所以不厌其详地将放翁这段笔记抄录于此,是想让各位看官知晓,在一个自小在官宦书香人家长大的陆游来说,这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新奇,有趣,而他的观察也如此之细。这就正为他以后,同这些士大夫阶层以外的普通黎民百姓,山夫樵子建立起深厚友情,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邑丼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渺飘,复观古亭,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倦客按还早哩!)。遂登双柏堂,白云亭,亭下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子自吴入楚行五千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县)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这段笔记,倦客几乎全数抄录余下,何者?因为放翁对这个地方动了真感情了,各位一定要记住这个令放翁如此赞叹的地方。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岸对峙,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盘。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屡出,可怪也!
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肩舆入关,谒白帝庙,……庭中石笋有黄鲁直建中靖国元年题字。又有越公堂,隋杨素所建,少陵为赋诗者,已毁,今堂近岁所建,亦甚宏壮。自关而东,即东屯,少陵故居也。
终于坐着滑竿(肩舆)进入夔州,但却不先去州衙门,而是去白帝城、去少陵故居,在乾道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通判陆游终于入川了。到达时才知,他此刻的官衔全称是“左奉议郎,通判軍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奉议郎是正八品,加左是因为他是钦赐进士,到乾道七年,他的官衔变为左承议郎。一个奉字一个承字一字之差,级别晋级为七品。
对于此行,陆承议郎是牢骚满腹,他咏水亭这首诗是样说的:

渔村把酒对丹枫,水驿凭轩送去鸿。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
故人草诏九天上,老子题诗三峡中!笑谓毛锥可无恨,书生处处与君同。


(倦客按,呵呵牢骚归牢骚,来了就好,要不今日倦客道哪里去寻那些故事佳话?)
夔州离争很远,离皇帝也很远,离他所痛恨的小人也很远!由于民风淳朴,他几乎没多少事要干。而且白帝城,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小城,让他的心胸也逐渐变得开朗达观,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人生。诗风,修为更趋老到稳健。这年十月在又登白帝庙时,他写了这样一首诗:

《入瞿唐登白帝庙》
晓入大溪口,是为瞿唐门。长江从蜀来,日夜东南奔。
两山对崔嵬,势如塞乾坤,峭壁空仰视,欲上不可扪。
禹功何巍巍,尚睹镌凿痕。天不生斯人,人皆化鱼鼋。
於时仲冬月,水各归其源。灩澦屹中流,百尺呈孤根。
参差层颠屋,邦人祀公孙。力战死社稷,宜享庙貌尊;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我欲伐巨石,作碑累千言。
上陈跃马壮,下斥乘骡昏,虽惭豪伟词,尚慰雄杰魂。
君王昔玉食,何至歆鸡豚,愿言采芳兰,舞歌荐清尊。


就当他吟罢欲去时,庙里出来一人对他当头就拜,通判有些疑胡,赶紧拉起道,恕不相识你拜我何来?那人依然跪在地下不肯起来,口中说道,“一千多年来,第一次有人为我祖上说句公道话!”陆游将其拉起来一看,此子大约十三四岁,长得端正长条,眉宇间透出几分隐约的英气,此刻正一脸天真地看着他。不觉有几分喜爱问道:你是何人,你祖上是谁,我怎么就替他说公道话了?此子答道:我叫公孙夔,我祖上就是被你骂的那个乘骡子的昏君的死鬼老子占了庙堂的白帝……陆游奇道:你祖上是公孙述,这孩子答道是呀?
陆游道,你们就一直守在这里?孩子答道:我家人已经有好多代自愿在这庙里当庙祝,就是为了为守住祖上的灵气,可恨的是来的人都只知有刘备不知有公孙。
陆游越发喜欢这个孩子,当即说道。要替祖上鸣冤,就要自己争气,就要学好本事,长久在这里做庙祝,岂有发达的日子,又怎替祖上争光?说得这孩子一时无语。陆游又问道,家中还有什么人么?那孩子道,父母早早过世,我是孤儿一个。陆游道,我是本州通判,意欲将你领回去做一个书童,并教你识文断字,武功刀马,你愿意么?此子是福至心灵,赶紧跪了下去口中说道师傅在上请受弟子一拜,接着就不住磕头,陆游一把拉了起来道:你和我投缘,这些理节就不用这么繁琐了,当下领着他向庙里的老道打个招呼,径自回官衙去了。
自此,这夔儿就做了通判的书童,单日习文,双日习武。此子得此奇遇心中欢喜,加上人又乖巧,把个通判大人喜得来视同己出。腹中学问尽其所授。
本帖最后由 juanke 于 2013-9-27 13:33 编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眼日子就过去了两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北上【南郑】——当时南宋朝廷的西北边疆最前线的一处军事要塞,向东北可以俯瞰八百里秦川,长安城近在咫尺,向西可扼守安西。亦是扼守米仓古道的战略要地。
      陆游当然是喜出望外,当即在乾道八年春初,在向公孙夔交代了家中的事务后即匹马出夔州,此时的夔儿已经出落得一表人才,且文有所得,武有所成,缺的只是岁月的磨练和人生的积累了,陆游一走,他俨然担负起一个男子汉的职责,倒让陆游少了许多牵跘。
陆游一路上过梁山(梁平),经邻山(今达州邻水县),然后由广安而南充,在邻山时有诗道:过邻山道中

微雨晴时出驿门,乱莺啼处过江村。挽花醉袖沾余馥,迎日征鞍借小温。
客路一身真吊影,故园万里欲招魂。鬓毛无色心犹壮,藉草悲歌对酒尊。

在过葭萌驿时填了一阕鹧鸪天: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决,说与君知只是顽。

一路上的鞍马劳顿丝毫未影响他愉悦的心情,因为他总算可以有一个展现抱负的战场了。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这种心情:
少年富贵已悠悠,老大功名定有不。岁月消磨越亭传,山川辽邈弊衣裘。杀身有地初非惜,包裹无时未免愁。局促每思舒望眼,虽非吾土强登楼。
到达南郑的陆游同四川宣抚使王炎间情同鱼水,陆游也曾月夜轻骑探敌营;也曾匹马单枪降虎,就在他和王炎利用长安城内的爱国反金力量,里应外合收复长安的计划即将实施的时候,一力主战的王炎受朝中投降派的的排挤,被宣回朝,令计划毁于一旦,也令放翁为此而失去了一次极佳的报国机会而饮恨终生!
乾道八年冬经历了又一次沉重打击的陆游,骑着毛驴在凄风苦雨中进入剑门关,而不是他梦寐以求的北出大散关饮马渭水之滨!他觉得苍天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一心想做将军,做英雄,抑或做一个死士,马革裹尸的他,却注定了只能做一个诗人!他自己挖苦自己道: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在这里他邂逅了他的得意弟子长孙慕游此子乃唐开国重臣长孙无忌的后人,他的先祖因避武后之乱入蜀,结庐剑阁明月峡砍樵为生。这一年间陆游在南郑的事迹,以及诗名让他心仪倾慕不已就将原来的名字长孙雄,改名为长孙慕游。陆游前后在成都、蜀州(今崇州),灌口、嘉州,荣州(今荣县)呆过不短时间,此外在好几十处州县游历过。他的游历并非止于风光名胜,做过征西幕府的他,从军事上对所到之处做出了研究和评估。
在成都这个温柔锦绣之乡里,抱负未得伸展的陆游,沉湎于歌舞酒色,而这只是他麻痹自己心志的一种无奈,而这种无奈招来了一个严厉的处分。淳熙二年九月,就在他的嘉州知事(从四品)即将发表时,他被言官参奏“燕饮颓放”导致圣庭震怒,直接罢免,不过还是给了一个可以领俸禄吃饭的空头职务——台州桐柏崇道观,不过却不必去赴任。
     对此他淡然一笑道:“真好!燕饮颓放,”从此索性自号放翁。还道是奉旨改名。郁郁不得志的放翁就在成都一直呆到淳熙五年正月,宋孝宗大概觉得这几年给陆游的处分也差不多了,再加上他诗名太盛,重新发表为叙州知事,而就在他要上任前圣谕来了要他到临安面对。放翁这就要离开他生活了八年的四川了,不由也有些依依不舍。但不去是不行的。本年二月中他携家眷离开成都,从府河顺水而下沿途过眉州、靑神、还专门下去凭吊了、苏东坡和黄庭坚,然后过叙府到泸州,他在暴雨中登上泸州南定楼题下了一律:《南定楼遇雨》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做度泸游。江山重复争过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洞獠,棹歌欸乃下吴舟。天涯住稳归心獭,登览茫然却欲愁。

    而这一番登临让他记住了泸州这个川南重镇的战略地位。接下去趁下水船的快速,不久船到忠州。放翁又登岸去当年杜甫住过的地方去凭吊一番,发现这里的战略位置亦是非同一般。再往下过瞿塘峡到归州的时候,他停下来了。这是他必须要下来的地方。因为他的爱徒兼义子公孙夔,就在州衙供职做校尉。
这一夜,师徒见面夜饮通宵。关于剑阁的同门师兄,关于当前的战争形势,关于四川在今后抗元战争中的地位等等,谈话一直继续到东方之既白。最重要的就是,放翁将一张他在川八年,和此次东去时,以独特眼光考察后所绘的一张抗元军事要塞布置图,交予了公孙夔。而这些要塞的布置位置几乎就重合在放翁当年来川和此次离川的路线上,各位听客请看:
图中小黑方块就是要塞所在位置:

山地防御系统.png

这张地图提出了依托长江水道,建筑山地防御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总共规划了二十座山城要塞,由北而南,由西向东,依次是:

1、得汉城,通江县城东得汉山自汉以来兵家必争之地;
2、平梁城,巴州城西平凉山,历代军事重镇;
3、小宁称,巴州城东南面天马山与平梁城一左一右拱卫巴州;
4、大获城,阆中城北的大获山与阆中母城南北呼应          
5、苦竹隘,剑阁以北四十里苦竹寨,蜀门锁钥;
6、青居城,南充南二十里川贝军事重镇;
7、运山城,蓬安东南三十里云山,扼嘉陵江要道;
8、赤牛城,梁山(平)西二十里,扼川东要道;
9、云顶城,金堂云顶山,扼沱江通往成都要道;
10、铁风城,合川城北铁门山,扼川西来路;
11、铁锋城,安岳县北铁门山,扼渠江渡口要道;          
12、钓鱼城,合川县东北江对面,扼嘉陵江要道;          
13、神臂城,泸州合江上游三十里扼长江要道;          
14、凌云城,乐山城东名将对岸,扼三江交汇要道
15、紫云城,犍为东南三十里,扼岷江要道;          
16、多功城,重庆北翠云山,扼嘉陵江要道;          
17、瞿塘城,夔州白帝城下巫峡要隘;          
18、天生城,万州天城山,扼长江要道;          
19、磐石城,云阳双江。扼长江要道;          
20、白帝城,夔州东十三里白帝山上,控长江渡口;         

      这番布置,让现代的军事专家也称赞不已,这就是从宋武宗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拖雷侵入剑门关起,直到1275年。号称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花了四十五年的时间,动用了数十万大军,付出了包括蒙哥在内的数百名将领的阵亡才取得了对四川的最后军事胜利,而当时抵抗元军的南宋军不足十万而作为蜀地最繁华的城市成都被抢掠焚烧成了一片废墟……到此倦客已经将放翁入川前和入川后的行迹向各位做了一个简略交代。往后故事中新的人物的登场,多少同这段历史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注:公孙述其人及白帝。公孙述字子阳,所以白帝城也叫子阳城。王莽时受命为蜀郡的郡守。王莽被诛后,据蜀中自立为帝,定都成都,真的当起了皇帝,直到公元37年被光武帝刘秀派大军剿灭于成都城外。他自称“白帝”。《后汉书·公孙述列传》中记载:“会有龙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孙帝’。《史记》亦记:“蜀中童谣言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时人便认为当中的“黄”是指王莽,而“白”就是指公孙述。现今位于重庆市奉节县长江北岸的白帝城,与及当地白帝山及白帝庙等名字,均为公孙述称帝时所改称。而后来三国时代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亦是逝世于此地。


发表于 2013-9-25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9-19 11: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十三回
秋爽斋 群芳喜结海棠社
藕香榭 倦客巧和菊花诗

菊花诗儿美,老兄功夫佳。

发表于 2013-9-25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9-24 08: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眼日子就过去了两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北上【南郑】——当时南宋朝廷的西北边疆最前线的一 ...

引古说今,别有一番情趣。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