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马鹿乡中心小学操场上,孩子们与来自东莞的爱心人士安娜(后排中间女士)合影。
昨日下午,孩子们打扫卫生,学校每一处的细节都让他们欣喜。
“送瞎子,回老家,红灯绿灯停……”一群女生唱着当地歌谣,在走廊上玩起蒙瞎子游戏。
我们记得,2008年6月6日晚,130名来自四川青川马鹿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分乘两班专机从成都飞抵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随后被接到东莞市爱心学校免费复学,开始他们异地就学的日子。
我们还记得,2009年1月17日,最后一批在莞青川学生乘火车返回四川,送行现场催人泪下。
命运,使他们与东莞有了交集。我们给他们烙上了东莞的痕迹,他们也留给我们一份长久的牵挂。
新学年开学前夕,马鹿乡小学校长给本报记者发来一条短信,说新校园已在8月底建成并可交付使用。
灾后重建的新校园是什么样的?曾在东莞就学半年多的青川班孩子们,他们还好吗?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再度入川,一探究竟。从今天起,《东莞观察》将推出题为《探访青川》的系列报道,带读者与我们一起感受青川,感受青川与东莞难以割舍的情缘。———编者
巍巍青山,焕发着神采。若不是时而忽现的板房闯入眼帘,美丽的景色会让人忘记这是灾区。
昨日上午,车子行进到青川马鹿乡时,记者惊讶于当地的变化:几栋颜色分明的建筑矗立在青山下绿水旁,半年前的板房学校已被眼前的新校舍所替代。
塑胶跑道替代“风雨操场”
昨日,马鹿中小学竣工典礼在新校舍的操场上举行,马鹿乡中心小学校长霍俊明忙得不可开交,胡子拉茬。他说:“好几天没刮了,根本没时间。”
霍校长如数家珍地说:“学校建筑面积8528平方米,占地28亩,有18个班810名学生。”
原址扩建的马鹿乡小学依山傍水,6栋粉色的3层框架结构大楼拔地而起,新校园窗明几净,“很现代”,教学办公楼、宿舍楼、含多媒体室、实验室的综合楼、食堂一应俱全。过去那个刮风扬尘、下雨成泥的“风雨操场”,被200米环形塑胶跑道所取代。宿舍楼上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环保又节能。
小名人“举牌娃娃”徐广在竣工典礼上的发言有些夸张,但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大家的感受:“就像做梦一样。感觉这是校园,更是人间天堂。”
“这里的学校跟东莞的一样漂亮,但各有特色。”曾带孩子们到东莞上学的王红霞老师说。
湖州援建指挥部副部长施顺利对马鹿中小学的比喻是:“粉色的小学像名少女般羞涩可爱,黄色的中学则是一名意气风发的少年。”
“送瞎子,回老家,红灯绿灯停……”带着浓浓川音的儿歌在走廊上回荡,一群快乐的女生正在玩蒙瞎子的游戏。
12岁的黄静很开心,像个大人一样介绍着新校舍:“去年摇地震以来我们只能挤在板房教室上课,冬天冷夏天热。现在新的学校,房子宽敞漂亮,环境真好。”至于宿舍,“以前都是十七八个人一间,下铺还要住两个人,现在一人一张床、八人一间了”。
怀湖、怀远、怀志、怀德……
让霍校长和孩子们满意的不仅是明亮的教室、宽敞的宿舍,援建单位对于学校的文化援建更让人欢欣。
每一栋教学楼都有自己的名字:怀湖楼、怀远楼、怀志楼、怀德楼、怀仁楼……每一个名字都有意义,怀湖楼,寓意怀念湖州人民的援建,又寓意鼓励学生们心怀海湖;怀远楼怀志楼寓意学生要志存高远;作为食堂的怀辛堂,则警示学生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处名为“积水潭”的小景观,取义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希望学生们能一点点的积累而厚积薄发。
怀湖楼下,一块石碑赫然刻着《弟子规》,援建者和学校的老师希望能将国学教育辨证地引入课堂,教育者的用心良苦体现在校园的每一处细节上。就连那墙上装饰用的书画也是湖州书法家亲笔写就而成,专程送过来。包含了校徽、logo、帽子等在内的学校视觉系统更是让霍校长津津乐道,从此马鹿乡中心小学“有了自己的名片”。
真心换信心
湖州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施顺林对援建质量拍了胸脯:“就是再来一次8级地震把学校掀翻了,用吊机将学校吊过来,这学校还能用!”
然而,176天前,这里还是一片板房和田地。
援建者和学校有关单位克服了征地难、时间紧、取材远、水电供应不足、自然灾害频繁、余震不断等困难,加快速度,保质保量奇迹般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建设。
“地无三尺平,有河无砂可用,有路无桥可通,有山无石可取,有木无树可用”,这是青川学校重建的实情。但援建单位仍然向马鹿乡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为他们秉持“用我们的真心换取灾区人民的信心”这个理念。
现年47岁的张启标是湖州交通规划设计院的总工程师,湖州市援建青川县马鹿乡指挥部工程建设小组副组长。他三度入川,在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检测桥梁。去年8月,湖州援建青川指挥部成立,他主动请缨再次入川。在灾区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使张启标感到体力有些不支了,但他总是强打精神,仍然起早睡晚、夜以继日地工作。5月,广元的医疗队来给大家体检,张启标查出因为过度疲劳,患上了高血压、心肌梗塞、冠心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后经复查,张启标被紧急送往湖州,做心脏搭桥手术。经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张启标度过了危险,身体开始好转,在家休整三个月后,他再一次要求入川,如今已经奋战在援建前线……
“其实,这里每一个人都在超负荷工作。”副指挥长施顺林说。
援建者的辛劳,当地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马鹿乡中心小学教务主任黄彦波伸出了大拇指:“真是要感谢浙江人的援建,这是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辛苦两三年,跨越三十年。”一位当地干部一语道出援建人的功劳。
缺教师,缺课桌……
并不是没有困难。
目前,马鹿乡中心小学的生活用水紧缺,校内还未通水。在一路之隔半山腰上的学校旧址正在建起一座供水塔,半个月后将完工,届时可供应整个学校的生活用水。
课桌老旧也是霍校长心里未能落下的一块砖。按照青川片区的援建模式,马鹿乡小学目前只配备了100套新的课桌,其他的都是老旧的课桌椅。由于板房漏水,这课桌遭水浸、暴晒后,早已老化,现在需要更新的课桌缺口至少达500套,但120元/套的课桌让霍俊明发愁了。
马鹿乡中心小学只是个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如何与现代化的大楼相匹配呢?
全校59名老师,但教师的平均年龄43岁。计算机课程基本为零,音乐老师为零,现在是四川音乐学院的两名老师在义务支教。
“做梦都想要个专业的音乐老师来,”霍俊明说。
专题策划苏仕日
专题统筹南小渭
专题文/图本报特派记者苏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