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来罗嗦几句 以下是引用太伤自尊了在2008-7-5 17:39:00的发言:
197楼说得不错,邻水县的教育办得很好(2008年上本科线人数2991人),邻水也是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并不是什么发达地区.我上次回家,听一个在邻水中学教书的亲戚说,邻中和南中还是友谊兄弟学校,经常互访。希望你们要多向人家学习实用的教学经验,而不要把互访变成旅游观光。人家邻水中学可是一个学校(本科上线1659人,还不含艺体类),比南江一个县还考得多。 要想有大的突破,良性的教育质量竞争是必不可少的。在邻水县的各个中学中,除扫尾的两三所镇上的高完中(如职中转型的袁市中学,坛同中学等)可能会去招生外,其他如邻水中学(国重),邻水二中(省重),乡镇上的九龙中学(正在创省重)和丰禾中学等是不可能下乡招生的,邻水三中是职高(N年前都已经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了)。人才出口上就不用说了,邻水中学不仅是全县的老大,同时连续7年广安第一。邻水今年考的本科人数比广安区还要多500多个,重点本科人数比南江+通江+平昌的还多,就是巴中中学也是自叹不如的;邻水二中也是名副其实的县第二,估计今年的成果不会比南中差多少。乡镇上的九龙中学更是长赤中学所无法匹敌的,该校早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历史,04年在仅有的两个理科班上,不足115号学生,土生土长考出两个浙大,共上14个重点,含文科及艺体共四、五十号人上本科,绝对不是吹牛,可以查证的。之后逐渐火爆至今,农村乡镇高完中里面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反观南江现状,县城南中“一枝独秀”,二中还不如乡镇上的长赤中学,不仅规模小,硬件设施更是不敢恭维,正所谓夹缝中求生存,尽管费尽各种心思,也是收效甚微,难以跟南中叫板,无法在城内形成竞争态势。相关政府部门对二中的投入严重不足、严重缺位,却大手笔搞什么职业教育,而如今职高升学萎缩受限,结果是培养了一大批有相当于高中文凭的农民工,此乃南江教育的畸形发展带来的结果,何谈质的飞跃?而近几年又是胡乱的招生,没有一个统筹计划安排,优生几乎被南中搜刮一空,长赤中学还可捡一些漏网之鱼,其他几所普通高完中就只有干瞪眼了,两所职中到处乱窜,来者不拒,那是多多益善咯。我们扪心自问:这样的形势还可能有奇迹出现吗? 我们就事论事,如果南江中学剔除每年复习生的上线人数,那么1000多应届毕业生中真正又有好多考上了大学?又有多少更是考上了重点高校(现今高中教育质量评估就是看你考了几个大学生)?管理教育的相关部门或相关领导总是报喜不报忧,埋葬了多少莘莘学子。南江二中今年亦有所突破,在三年前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方从“虎口”中抢得一两个刚上南江所谓重高线的学生,居然也能考上一个重点,那么如果多给几个这样的学生,再改善一下该校的硬件教学设施的话,是不是会多出几个重点呢?南江二中哪像是全县第二,最近最直接的你都无法给南江的老大施加压力,于是南江的老大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老大坐镇南江城,甘当全县第一,巴中市也“第一”——倒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