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最起码,我们青川人应该记住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运故事:川娃子返乡记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6日15:21
 
2009年元旦前夕,66名平均年龄不到11岁的川娃子,在老师的陪护下,踏上由北京西站开出的T7次列车返回青川老家过年。这些孩子在汶川地震发生后被接到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借读,转眼间离开爸妈已经半年了。乘火车、转汽车,在历经了近3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12月29日晚上8时许,孩子们平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们记录下了这个难忘的返乡之旅。
2009年元旦前夕,66名平均年龄不到11岁的川娃子,在老师的陪护下,踏上由北京西站开出的T7次列车返回青川老家过年。这些孩子在汶川地震发生后被接到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借读,转眼间离开爸妈已经半年了。乘火车、转汽车,在历经了近3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12月29日晚上8时许,孩子们平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们记录下了这个难忘的返乡之旅。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运故事:川娃子返乡记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6日15:21
 
乘务员为孩子们打来开水泡面
乘务员为孩子们打来开水泡面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T7次列车乘务员装扮的小丑在火车上为孩子们表演魔术、杂技等节目
由T7次列车乘务员装扮的小丑在火车上为孩子们表演魔术、杂技等节目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猜谜语环节,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
猜谜语环节,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乘务员阿姨说句悄悄话
和乘务员阿姨说句悄悄话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途跋涉的疲劳,孩子们酣然入睡
长途跋涉的疲劳,孩子们酣然入睡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列车进入四川境内,孩子们已经按奈不住地兴奋了起来
列车进入四川境内,孩子们已经按奈不住地兴奋了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列车快到站了,和车上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们合个影
列车快到站了,和车上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们合个影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孩子在广元火车站和前来迎接的姚渡小学的老师合影
几个孩子在广元火车站和前来迎接的姚渡小学的老师合影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们踏上由广元开往青川县姚渡镇的长途汽车
孩子们踏上由广元开往青川县姚渡镇的长途汽车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8时汽车到达姚渡镇,家长们举起横幅欢迎孩子们回家
晚上8时汽车到达姚渡镇,家长们举起横幅欢迎孩子们回家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久别重逢的爸妈合个影
和久别重逢的爸妈合个影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久别的伙伴们合个影
和久别的伙伴们合个影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66名在京灾区儿童返乡记:爱相随 情相连
2009-01-06 13:27:3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俞玮 文涛)2008年12月29日18时,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姚渡镇中心区,百余名举着横幅的家长和老师朝着同一个方向焦急地等待着。

    20时,两辆大巴缓缓驶近,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66名平均年龄11岁的孩子有序地走下车。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声“幺儿!”,现场顿时沸腾起来。翘首期盼的家长和老师冲上去紧紧抱住自己半年未见的孩子,笑着,叫着,相拥而泣……

    购票:热心相助

    半年前,来自青川、汶川和都江堰的102名灾区儿童分别在北京海淀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借读。每逢佳节备思亲,为了让孩子们能尽早回去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学校决定元旦前先送66名六年级学生回家。

    12月9日,带队老师常玉民拿着青川县政府和学校的两份介绍信早早来到北京西客站排队。看着长长的购票队伍,他心里不禁有点打鼓,临近春运能买到这么多票吗?22号窗口前,售票员微笑地告诉他,现在买28号的票有点早,但是他们会在出票时予以照顾。

    12月19日,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的常老师等不及地再次来到西客站,这次他去了团体购票处。听说是为返乡的灾区儿童买票,接待处人员非常热情,在打电话向领导汇报后,为他办妥了一切购票的手续。常老师一颗揪着的心这才稍稍落了地。

    12月23日,常老师意外地接到两个取票通知电话,他才知道原来22号窗口的售票员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只是中间环节出了些问题。“他们服务态度很好,而且办事效率也很高。”春运买票难,但是这次没靠任何关系顺利买到票的经历让常老师对铁道部的工作人员"刮目相看"。

    旅途:有爱相随

    12月28日15时,孩子们整装待发。临行前,每人都得到了一张学校颁发的奖状。文明礼貌、宿舍标兵、三好学生……奖状背后是孩子们在半年学习生活里的点滴进步。随同奖状,还有学校和社会爱心人士赠送的新年礼物,代表了北京对灾区的问候与祝福。

    16时20分,刚登上由北京开往成都的T7次列车,常老师就被告知座位已经从3号车厢换到8号车厢。列车员脸上的真诚和友好让他不得不暂时按奈下心中的疑惑,带着孩子们迅速转移"阵地"。把孩子和行李都"挪"到8号车厢后,常老师已经浑身是汗。

    “您是带队老师吗?我来帮您吧。”这个声音的出现让常老师喜出望外,顾不上客气,两个大男人就利索地把行李一一安置妥当。“搭帮干活”的过程中,常老师了解到这位身着便装的男士名叫刘伟,是内蒙古军区的一名边防战士。"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就告诉我。"刘伟笑着说。

    16时56分,列车驶出北京西站后,刘伟的话马上就兑现了。由于买的是硬座票,硬座车厢随时都有人进来挤座,特别是看到车厢内一半乘客是孩子,很多人都想钻孩子人小座位好挤的空子。答应不答应?答应了,孩子们受累不说,挤进来的人会越来越多;不答应,好像又拉不下脸拒绝。

    看到常老师左右为难,刘伟站起来朗声说道:“这里坐的是四川灾区的儿童,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请大家不要再挤进来了。”说完,他起身走到门口站立,宛如“门神”为孩子们“站岗放哨”。也许是被他的话打动,也许是被他威严的军人气质所震慑,拥挤的过道里再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要挤座。

    一路上,孩子们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吃晚饭时,列车员主动提着水壶为孩子们送水,帮助他们冲泡方便面。

    21时,列车长带着乘务组人员来邀请孩子们去餐车。难道是要请我们再吃顿夜宵?常老师心中的疑惑更深了。走进餐车,“欢迎青川小朋友回家”和“元旦快乐”的横幅悬挂在车厢上,化装成小丑的列车员和其他列车员一起冲孩子们招手,眼前的景象让孩子们欣喜若狂。

    原来,常老师买票时出示的介绍信“泄露”了行踪,列车乘务组得知消息后,特意为“川娃子”们准备了一个温馨的联欢晚会。而且,为了避免有过多人挤座,乘务组商议后特意把孩子们的车厢换到了挨着餐车的8号车厢,人群无法从餐车通过,至少从一头堵住了人流。原来如此!常老师恍然大悟。

    晚会上,小丑哥哥成了孩子们追捧的偶像,他不仅表演了杂技、魔术,还为孩子们发放奖品。孩子们也即兴演唱了歌曲,猜谜游戏更是将晚会引向高潮。孩子们聚精会神,争相举手抢答,车厢里充满了祥和、欢乐的气氛。

    29日12时45分,火车在广元站停靠十分钟,孩子们要在这里下车转乘大巴前往青川县姚渡镇。车门打开,4名列车员先下来帮忙接应。鸣笛声响起,孩子们在站台上排好队,依依不舍地和叔叔阿姨挥手道别……

    抵达:情牵两地

    青川姚渡小学的校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被震垮了,为了迎接这些从自己学校走出去的孩子,校长白培峰及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早早来到广元车站等候,并为孩子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吃到久违的家乡菜,想着马上就能到家的兴奋感把孩子们的旅途疲劳洗刷一空。

    “常老师,等到了我们家,我请你吃猪蹄子。”“常老师,我请你吃鸡爪子。”饭桌上,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邀请一路护送他们的常老师到家里做客。

    29日20时,两辆大巴抵达青川县姚渡镇中心区。从北京到青川,在京借读的66名“川娃子”终于在历经近30个小时的旅途颠簸后,回到了家乡,与家人团聚在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后来我在用两天时间做完家访才返回。现在他们都住在板房里,每家房子大概18平方米大小,房间里只能放一张双人床、一张沙发和一些简易的设施,如果人多就只能打地铺了。”常老师事后告诉记者,虽然那里的生活条件很简陋,但是他没有听到一句抱怨的话,相反,人们都怀着感恩的心,积极生产自救。

    两天后,常老师告别青川返回北京。临走前,孩子和家长都来为常老师送行,几乎每家都送来了一点土特产:花生、木耳、香菇、野菜等等。常老师知道,这些是灾区群众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面对这微薄而又珍贵的心意,他难以拒绝。感动之余,他在心里对自己说:等到孩子们返回北京时,我会加倍呵护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怀,让孩子的父母亲更加放心。

(来源:新华网)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对口援建工作 坚持干字当头 争创全国一流

2009年01月06日 12:31:3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昨日下午,青川灾区早已进入隆冬,最低气温在零下4℃。但在杭州援建指挥部的活动板房内却热气洋洋,新年第一次援川干部全体会议正在召开,杭州援川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李包相传达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对口援建工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干字当头,通过领会贯彻市委全会精神,推动杭州的援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认为,本次全会是在我市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立意深远,内涵丰富,高屋建瓴,为实现杭州新一轮大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口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交给指挥部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对此,会议要求,对口援建工作要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通过认真学习,把杭州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援建工作实际中。

  会议强调,三年援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青川新县城规划建设要求高。要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的援建任务,实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援建目标,指挥部全体上下要念好“三字经”,做到信心足、手笔大、拼命干。信心足,就是对新县城建设要有必胜的信心,干一件、成一件、精一件;手笔大,就是立足当地实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完成;拼命干,就是灾区的援建工作更要干字当头,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难、不怕险、不怕累的“四不怕”精神和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干、晚上挑灯干、双休日加班干、合理安排科学干的“五干”作风,全面完成三年援建任务。

  会议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援建工作要突出青川新县城建设这个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援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年援建工作;二是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在新县城建设中体现杭州水平;三是全面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用好每一分钱,建好每一个项目,确保所有援建工程“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当前,援建工作要切实抓好“双百”攻坚战,倒排时间,联系实际,在春节前保证竹下公路、竹园初中、竹园卫生院等12个项目的全面开工。同时,结合新一年的目标任务,理清思路,开拓创新,在党建工作、产业推进、智力支持、城镇管理等四方面取得新突破,在项目建设、农房建设、新县城建设上掀起新的高潮。

来源: 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 柴明雄 编辑: 李利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在杭学生:离开辣椒的日子我们过得很自在2009年01月06日 11:15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发表评论


  昨天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杭州中策职业学校。学生刚结束一门考试。还没走近07级电气运行与控制(5)班,记者就听到了普通话中夹杂着的浓浓四川话,很是热闹。
 

  “弄不拎清的。”顺着这句并不地道的杭州话,记者看到了一个小巧的姑娘。小姑娘来自四川青川,是这个班的班长。去年6月,她和其他80名来自青川县的学生开始在杭州重新求学。他们将是今年早报慈善年夜饭邀请的贵宾。

  在杭州7个月了,这些半大的孩子在杭州生活还习惯吗?学习跟得上吗?新年到了,他们又有什么心愿呢?

  昨天,记者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宋元玲 18岁

  杭州中策职业学校07级电气运行与控制(5)班班长

  圆脸,大眼睛,笑起来很甜,言语间透着一种成熟,很有班长的“风范”。

  罗松宝 18岁

  杭州中策职业学校07级电气运行与控制(5)班

  长得憨厚,体格很好,传说他曾经是青川职业高级中学的“铅球王子”,为人很低调。

  班主任

  给她颁最具成长性奖

  在杭州读书的7个月,她让所有的人都刮目相看。

  刚来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摸底测验,考语文、数学和综合,结果小玲两门不及格。“当时,我哭了。”小玲说。“来的时候已经作好心理准备了,毕竟我们那里的基础要差一点,没想到居然会考得那么差。”考试后,小玲暗暗给自己加码,只要努力一定会赶上去的,我是班长,一定要起带头作用。

  “从学期初的年级排名180多名,到期中考试的全年级27名,班里无论是男生女生,杭州的,还是青川的都很服帖她。”班主任鲁晓阳笑着说,如果要给小玲颁个奖,那肯定是最具成长性奖。

  “像吊兰一样坚强生活”

  宋元玲的宿舍在6楼,8个人一间,房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宿舍的窗台上,摆着两盆吊兰,在冬日的寒风中,绿油油的吊兰显得格外有生机。

  去年7月,小玲刚来杭州,看到学校工匠正在摆弄吊兰,就讨了些小苗。“没想到这些花一点不难弄,我们隔几天浇一次水,偶尔拿出去晒太阳,半年后居然长得这么好了。只要心情不好的时候,或是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我就看看吊兰,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好了。”

  小玲说,有时候觉得这兰花就是自己。“兰花扎根在新的土壤,仍然顽强生长,根生发芽。我会珍惜这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好心人。等在杭州学好本领,我一定要回去重建家乡。”

  第一次吃自己的生日蛋糕

  “真的没想到,第一次吃自己的生日蛋糕,会是在杭州,而且还和这么多同学一起。”他有些兴奋地说。

  罗松宝的生日是在10月12日,以前在家乡每年过生日总是很简单,爸爸妈妈会为他准备腊肉、鸡蛋,然后去商店买些零食,这样就算过了。

  来到杭州以后,他都快忘记自己的生日了。没想到10月11日那天,班主任把他叫了过去,说准备给他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过生日。

  12日那天,罗松宝和全班同学一起到了蛋糕店。糕点师傅把蛋糕做好以后,老师让他们在蛋糕上写字。他和同学想了想,决定一个写“杭州”,一个写“青川”,然后再中间画上“10·12”。欢快的生日快乐歌中,每个人都很开心。

  “我还让同学把自己切蛋糕、分蛋糕和吃蛋糕的场景都拍下来了,回去给爸爸妈妈看。”罗松宝特别激动。

  特别的“榔头”要给爸爸看

  罗松宝的柜子里有一件“宝贝”,一般人还不让看。那是把榔头,他从柜子里取出来的时候,还拿起砂皮,把上面的铁锈磨磨平,不忘用嘴吹几下。

  这把榔头是他上钳工课的实训作品。

  “春节回家,我一定要把这把榔头给爸爸看。” 罗松宝说。在他眼里,爸爸是一个很靠得住的男人。“爸爸从小就和我说,‘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说起新年的愿望,原本有些内向的罗松宝突然打开了话匣子:“新的一年,我首先要结交更多的朋友。”

  “不对不对,应该首先是祝福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罗松宝想了一想,赶紧改口。

  “其实还有很多愿望没说,听说愿望太多可能会实现不了,所以其他的愿望就等以后再说吧。罗松宝说。

  在中策职业学校,共有25名来自青川的学生,就如同学们自己说的,刚来的时候受不了杭州的闷热,吃不惯杭州菜的清淡,连家乡话也不敢大声说。现在走进 07级电气运行与控制(5)班,四川的孩子和杭州的学生早已融成了一个大集体,普通话、四川话、杭州话夹杂在一起,孩子们自在地交谈,快乐地生活和学习。不少四川孩子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都不太吃食堂里的辣椒了,在杭州吃杭帮菜,听杭州话,和杭州人相处,我们很自在。记者 翁浩浩/文 吴煌/摄
【编辑:侯冬华】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患难见真情  积雪送温暖
青川县领导看望慰问浙江援建指挥部干部

 

 

    1月4日,山岭上鹅毛大雪四处飘舞,在积雪遍地的青川乡镇公路上,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黄光明,县人大副主任苏清海带着县委、县政府的嘱托,为浙江援建青川指挥部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自成立以来,各援建指挥部同志就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险、不怕难”的精神战斗在各乡镇。他们以“加快推进”为目标,抓紧项目前期工作,奋力完成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全力奋战一百天,项目开工一百个”的目标,在各大乡镇举行了桥梁、卫生院、学校等工程的开工仪式,部分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目前,在各援建指挥部人员的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青川县重建农房累计开工30663户,占重建户的65.7%,完工13628户,占开工数的44.4%。全部启动农房维修加固并已完工14351户,占维修户的91.2%。春前节3.5万户受灾群众能搬进新房和加固房。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表达全体青川人民的感激之情,青川县委、县政府组织联系乡镇、联系片区的领导干部为援建干部带去了节日的慰问和新年的祝福。(曾德冲 李华)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援建人员与大坝乡领导干部一道苦干实干 为灾后恢复重建搞好服务

发布时间(2009-01-06 11:32) 信息采编:唐继宗 


    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浙江省海盐县援建大坝乡指挥部人员与大坝乡政府领导干部一道,为保障大坝乡中心小学建设进度,放弃假日休息和亲人团聚的机会,请来农电站的6名同志为学校施工现场架设专线,确保工程建设施工顺利进行。
    作为青川县第一批启动的重建项目,大坝乡中心小学自12月22日开工以来,援建指挥部和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不畏严寒,每日亲临现场察看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发扬“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干、夜里挑灯干、假日加班干、科学安排干”的精神,加快工程进度,确保今年9月1日学校项目竣工投入使用。目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进行桩孔作业,大型机电设备的用电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据悉,指挥长钱永明同志在父亲重病住院,每星期需透析两次、自已又患重感冒的情况下,放弃“元旦”休息和回家探望家人的机会,与指挥部成员一道坚守岗位,逐一落实各项援建工作,确保大坝乡中心小学按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竣工。(大坝乡党政办)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援建灾区群众忙盖农房

    

    新华网甘肃频道照片 四川青川 2009年1月7日

    去年"5.12"大地震之后,由浙江省对口援建的极重灾区四川省青川县,在浙江4亿多到位援助资金的助推下,当地4.6万户农房重建在隆冬里加快了施工进度,灾区群众永久性住房建设得以加速推进。2009年青川县将确保灾区群众能够全部搬进永久性住房里生活。新华社记者 郭刚 摄

    1月7日清晨,青川县板桥乡红旗村的灾区群众在晨曦里正忙着农房的地基建设。由浙江省义乌市援建的"红旗新村"永久性住房,建成后可安置当地灾区群众32户128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青川136名师生带着深情关爱回家过年 
2009年01月08日 08:48:48  来源: 宁夏日报 
 
 
    “我们已顺利地回到了青川!”宁夏六盘山高中副校长曹效琴昨天收到该校青川班领队邱正权老师发来的短信。

    汶川大地震后,教室成了危房的四川青川第一中学的130名高一学生,得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欢迎灾区学生赴宁读书的消息后,于去年6月12日到宁夏六盘山高中复课。半年来,青川一中136名师生得到了宁夏社会各界的深情关爱:有人送来电话卡、工具书、夏秋冬服装,有人带他们游览宁夏名胜,有人邀他们到家里做客……关爱和温情逐渐淡去了地震灾害在孩子们心头留下的阴影。

    年关临近,从未离开家乡这么远这么久的孩子,非常想念父母。为了尽早了却孩子们的思乡之情,避开春运高峰,六盘山高中把他们回家的时间提前到1月4日。离校那天,六盘山高中联系了三辆大轿车,将136名师生送到银川火车站。火车站为他们安排了单独的候车区域,并开辟“爱心通道”,让他们提前进站上车。

    青川师生将于2月19日返回银川,往返的3万多元车费都是六盘山高中筹措的。(记者 冯舒玲)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