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最起码,我们青川人应该记住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灾区演出暖人心 青川群众大呼“过瘾”[组图]

2009-01-30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新闻网 

        “风和日丽暖风兮兮,早春的青川灾区迎来难得的艳阳天。”1月29日,文化部春节赴灾区慰问演出团第三分队带着党和人民对灾区群众的亲切问候在春节期间来到青川竹园镇为这里的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为灾区人民的新春佳节增添许多欢乐的气氛。

当天下午2点,随着东方歌舞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孙健高亢嘹亮的《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的唱响,文化部春节期间赴灾区慰问演出第三分队的首场演出在青川竹园镇正式拉开帷幕。

“歌声嘹亮,笑语频传,掌声如潮......”演出现场两万多名热情的观众,掌声雷动。

这支由崔京浩、万山红、孙健、刘维维、么红、斯琴格日乐、杨春霞、印小天、徐筠、李伟建、武宾、沈铁梅、崔光丽等知名艺术家组成的演出队伍,是此次文化部春节赴灾区慰问团的三分队。他们不顾路途劳累,在一辆设备简陋的流动舞台车上,满怀深情地为临时安置在这里的数百名灾区群众送上新春的祝福。歌曲《祖国在微笑》、《红旗飘飘》、《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相声《彩铃声声》,京剧《杜鹃花》选段、川剧、朗诵等精彩节目,感染着在场的每一名观众。

记者现场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明星来到灾区群众身边,艺术家们人人意气风发、精神饱满,他们以真挚感情和形式多样的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演员们的演出,让灾区群众体会到党、政府和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殷殷关切之情。观众们有的高举相机忙着给平日只在电视里见过的明星拍照;有的拿出手机录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有的还跑到后台找演员合影留念、不断有人上台向演员们献上鲜花。此时此刻,艺术家们美妙的歌声在阳光照耀的山谷里回荡,台上、台下成了温暖祥和、欢乐喜庆的海洋。

“演得实在太好了,谢谢这些艺术家们在新年里给我们灾区群众带来这么好看的节目,让我们青川的群众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年,真是太高兴了。”演出结束后,不少群众激动告诉记者。

据悉,春节期间文化下乡活动,四川、陕西、甘肃地震灾区是重点。

据介绍,文化部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的赴灾区慰问演出团第三分队,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文化产品送到青川灾区群众之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送到群众心中,让千万群众在寒冷的季节感受到文化关怀,迎接满目生机的春天。

带队的文化部社图司司长李宏告诉记者。“这次组织安排到灾区慰问演出,是光荣的文化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在特殊时间,到特殊地点,完成好特殊慰问演出,任务也是艰巨的。为不负中央领导重托,不负灾区人民希望,参加演出的演员们把完成好赴灾区慰问演出当成当前头等大事,精心准备,带给灾区人民精美的节目。此次参加慰问演出的艺术家中有五位《梅花奖》获得者和多位国家一级演员组成。他们以高度热情对待赴灾区演出,一些知名艺术家踊跃报名,有的调整其他演出档期,有的放弃本已计划好的与家人的团聚,有的专门为到灾区演出准备新节目。他们中间,不少人多年坚持参加春节前后的文化下乡。他们身上,体现出当代艺术工作者的良好职业修养和精神风貌。”

对奔赴灾区的艺术家们来说,在这样时刻,舍弃自家团圆,却带给万家欢乐,特别是为饱受地震创伤的千家万户送去温情,既为责任所系,也是功德无量之举。

东方歌舞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孙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在新春佳节来到四川灾区慰问演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已经是第五次来灾区慰问演出了,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我觉得变化非常的大,越来越好了。这里的百姓都很祥和,我们祝愿他们早日建设好家园。”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本是万家团圆之时。让灾区群众度过震后第一个春节,他们需要精神慰藉,也需要精神激励与鼓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艺术家们来到灾区与群众共度春节,用精美艺术传达情感,营造欢乐氛围,淡化群众心头阴影,激发他们重建家园、再创美好明天的热情,我们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再苦再累我们觉得值。”参加当天演出的艺术家们纷纷表示。

国家一级演员崔京浩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对天下母亲的祝福;么红的《今夜属于你》,引来群众们的全场合唱;第二次来四川灾区慰问的著名歌唱家斯琴格日乐亲自谱写的《要坚强》走进观众的内心,鼓舞灾区群众更加坚强地与灾难拼搏,演出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整台演出的12个节目,足足两个多小时。

演出车徐徐开出演出现场,观众依然没有散去,不少人一路跟着车边跑边挥手。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星下乡慰问演出 青川群众欢乐过节 (图)

2009年01月29日 22:1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中国经济网1月29日讯(石玉林 张涛 记者 夏先清) 1月29日,正月初四,青川县竹园镇黄沙坝上一大早便熙熙嚷嚷,4千余群众聚集在这里,兴奋且着急地等待观看由国家艺术团多名艺术家组成慰问团灾区春节慰问演出。

    早上9点,来自附近场镇村舍的观众扶老携幼络绎入场。金子山村民范云从家里步行40多分钟赶到现场,得知演出要下午才开始时并未沮丧,依然兴致勃勃的向记者打听今天参加演出的明星。不光是本地民众,许多外县市的民众也被吸引了过来,来自成都的李小姐对记者说:"我很喜欢崔京浩,我今天这么远来,就是为了能近距离一睹他的风采。"

    至上午10点左右,竹园镇政府准备的1400张座椅明显紧张,附近很多民众都从家里自带了座椅。大型音响里振奋人心的音乐、现场嬉戏打闹的儿童、兴高采烈的民众……好一派热闹的景象!至演出正式开始前一小时时,小小的广场聚集了近4000位群众。演出开始后,广场入口处进入人流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

    下午14点,演出准时开幕,斯琴格日乐、沈铁梅、印小天等知名艺术家的倾情演出博得了民众的阵阵掌声,其中李伟建、武宾两人的相声《傻子》与万山红、孙健合唱的《川江号子》给观众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不时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台下观众打出了"青川人民给全国人民拜年"、"感谢共产党感谢全国人民"等标语。

    很多群众都表示,还是第一次亲临现场观看如此盛大的演出,心情非常激动,能亲眼见到这么多知名艺术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觉得这个春节过的特别有意义。

    东方歌舞团著名男中音孙键告诉记者:希望这次慰问演出能丰富灾区民众的文化生活,在春节期间营造一种喜庆氛围,与群众一起欢度新春,鼓舞和增强大家重建家园的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地震肢残的杨正琴愿望:盼望着早点儿自食其力

2009年01月25日 10:26:0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1月25日讯 32岁的杨正琴半躺在床上,摸着左腿残肢说:“就要到春节了,而我却只能躺在床上,儿子受了惊吓情绪不好,我暂时不能让他回来。”

  这次大地震让青川6196名健康人成了残疾人,杨正琴就是其中一个,她左腿全部截肢,右腿植入的钢板至今还没有取出。这个春节,将是他们震后过的第一个春节。

  一天在床上呆23个小时

  青川县城西郊,有一片集中了几百户的大型板房社区,地震后,杨正琴夫妇和婆婆一起住进了其中的一间板房。做水电工的丈夫手巧,将板房隔开形成卧室和厨房,安装了厕所厨房,不到30平方米的板房成了一室一厅的格局。

  杨正琴植入钢板的右腿又疼了一夜,但杨正琴并没有吱声。这种疼痛杨正琴已经习以为常了,杨正琴不愿意因为呻吟吵醒劳累了一天的丈夫和婆婆。

  早晨7点,床边的手机闹铃响了,丈夫开灯起床。杨正琴又开始在丈夫耳边絮叨:“多穿点衣服,中午要多吃点,不要舍不得钱,干完活就早点回来……”

  丈夫有些爱怜地数落着她:“我晓得,你天天早晨都要说这些有啥子用嘛,你保养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丈夫煮好面条后草草吃了点出门。这个时候婆婆也起床了,她给杨正琴另外做了一碗清淡的面条。杨正琴其实是特别喜欢吃川味的麻辣面的,但怕伤口发炎忌口,这半年几乎戒掉了辣椒。

  早饭后,婆媳二人就在一起聊天,聊天的几乎都在这两个人:杨正琴思念儿子心疼丈夫,婆婆则想孙子挂念儿子。

  下午两点是一天最暖和的时间,杨正琴准备起身活动一下。杨正琴拿起床边的假肢缓冲垫,套在残肢上,婆婆抬着杨正琴无法自如伸缩的右腿,杨正琴努力地坐在了床沿上,她拿起成都华西医院给她订做的假肢,小心翼翼地套在左腿上,双手用力拄拐站起,在婆婆的搀扶下,杨正琴慢慢地挪到了门外,坐在了一个铺着软垫子的藤椅上。

  杨正琴还没有完全康复,医生叮嘱不能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杨正琴呆了一个小时后,在婆婆的搀扶下回到床上。

  丈夫晚上六点回家,开始忙家务事,吃完饭后又给杨正琴按摩一刻钟,然后陪杨正琴说一会话。

  老公太累了,我真过意不去

  杨正琴被定性为重度残疾,半年来,她辗转国内多家著名骨科医院治疗。“据说光医药费都花了20多万元了,都是政府帮我出的,我感谢政府救了我的命。”

  杨正琴原来就住在青川县城,地震发生时,丈夫外出揽活,杨正琴和7岁的儿子在家里午睡,当房屋开始摇起来的时候,她敏捷地拖着儿子朝门外跑去。一堵坍塌的围墙朝着母子压过来,杨正琴奋力推开儿子,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年幼的儿子接受不了母亲倒在血泊中的事实,情绪有了些反常。在医生建议下,被暂时移到宜宾读书。

  “地震让我残疾没把我娃儿怎么样,我觉得很幸运。”杨正琴经常这样宽慰自己。

  “老公对我太好了,他也太累了,我真不应该这么拖累他,我做梦都梦见自己为他做饭,洗衣。如果不能尽快减轻他的负担,我的良心上怎么过得去哦,我啥时候能自食其力啊……”杨正琴抹了一把爬满脸庞的眼泪。

  又讯由浙江省残联和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募捐、柳桥集团有限公司专门定制的2万个“迪欧达新年爱心礼包”,满载着浙江人民新春祝福,经过长途跋涉顺利抵达目的地四川青川,把爱心传递给最需要关爱的青川残疾人。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盛伟等 编辑: 廖小清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写:广元牛年年味浓 新春欢乐多
 
 【 2009-02-01 14:45 】 【来源: 四川新闻网广元频道 】
 
 
  四川新闻网广元2月1日讯 (记者 杨阳) 快乐出行,尽享新春好光阴;尽情玩耍,放飞新年好心情。初六的天气虽带着瑟瑟的寒风,却丝毫没有影响市民外出游玩。在东坝凤冠广场上,广元市妇联、鑫钰珠宝行主办的“迎新春”游园活动更是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图/游园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杨阳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广场人头攒动,笑语不绝,洋溢着新春喜庆的气氛。多项富有趣味性、知识性的游艺活动场地前,人们排成了长龙。妙趣横生的猜字谜活动点前,围满了冥思苦想的市民;摸“福”、套瓶子等体育性活动,让市民过足了游戏的瘾;盲人击鼓、夹乒乓球等休闲项目则老少咸宜,吸引了不少的家长和孩子。游园活动以娱乐游玩为主,每项游戏难度不高,只要参加活动了,基本上都能中奖。广元市妇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奖品全都是一些日用品,比如毛巾、肥皂、护手霜等,虽然不贵重,但基本上人人有份。活动的目标是要实现人人参与,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度过一个快乐的春节。既可以玩个尽兴,又可以领取奖品,不少市民都觉得参加这些活动很开心,新年一点都不会闷,而且感觉特别有意义。  


图/广元市妇联主席何淑蓉为参加盲人击鼓的小朋友蒙眼睛 (杨阳 摄)

  在活动现场,一位小女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市妇联副主席李自民介绍,该女孩名叫岳秀萍,家住青川县石坝乡,父母在“5•12”地震中不幸遇难,该市妇联一直关注着岳秀萍的生活,在春节期间,特别把岳秀萍接到广元,和妇联的阿姨们共度新春佳节,用颗颗爱心去温暖小女孩。  


图/地震孤儿与妇联的阿姨们共度新春佳节 (杨阳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地震遗址成为四川旅游新热点
2009-02-01 14:27:03 来源: 新华网 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新华网成都2月1日电(陈健 江毅)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局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到地震灾区慰问、缅怀,与灾区人民一同过年,成为游客赴四川旅游的新热点,一些地震遗址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据介绍,在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闻名的都江堰市,开展了以“走进灾区、感受重建”为主题的旅游活动。让游客走进灾区参观建设中的新家园,感受灾区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都江堰新的旅游项目。

    极重灾区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原是一座山清水秀的村庄,现在只剩下连绵的砂石和土丘,看不到人类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去年11月12日,这里被开辟为地震遗址公园。春节黄金周期间,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共接待游客6.43万人次,接待自驾游车辆3000余辆。

    “北川一日游,温暖灾区行”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重建的主题。黄金周期间,北川共接待近10万游客前往老县城遗址缅怀、祭奠。在地震中坍塌的彭州市小鱼洞大桥遗址,仅大年初一就有5000余人前往凭吊。极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每天接待游客都在千人以上。

    “看到游客就看到了希望,坚定了四川恢复重建的信心。”四川省旅游局负责人表示,“灾区旅游的复苏,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四川依然美丽、安全。”

    春节黄金周期间,四川6个重灾市(州)共接待游客712.96万人次,同比增长12.6%,实现旅游收入18.69亿元,占黄金周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成。 (本文来源:新华网 )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青川的早晨
2009年02月01日08:52  

 当缕缕阳光从山顶上照射进这个小城时,四川省青川县新的一天开始了……

  1月31日清晨,青川县帐篷医院里,初为人父的杜永龙一脸的兴奋,在喜悦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杜永龙家住青川县三锅乡杨柳村,自家房屋在地震中倒塌,土地也被山体滑坡掩埋。在政府的帮助下,杜永龙已建起了新房,找到了新的工作,“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杜永龙温柔地捋着妻子额头上的头发,满怀信心地说。

推荐阅读
温家宝赴伦敦唐人街与华人华侨见面 谢国忠:A股或跌破1600
事业单位养老金或大幅下降 传中国买入黄金代替美国国债 温家宝评法国骚乱:决策要果断 新华:站在牛年门口 渴望牛市回归 港资企业或现倒闭潮 影响百万人 2008财经风云大片 09大趋势   早晨7时,位于青川县城旁的乔庄镇上坪居民集中安置区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有的在板房区的空地上开始了晨练,有的在公共厨房里准备着一家人的早饭,在城里工作的青年人骑着摩托车去上班……

  在自家门口,青川县城关镇回龙村的杨映文往火盆里添上一些碎木屑,小心翼翼地用打火机引燃,端进房间,然后转身进了厨房。女儿杨俊明天就要回云南大理上班,老杨要烧一桌好菜为她送行。

  “刚搬进来还有些不习惯,现在已经找到了家的感觉。”杨映文带着记者参观自己的房间,板房内已通上了电视光纤和宽带网络,电路经过改造,可以正常使用各种家用电器。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在板房里住着是否会不习惯?这是杨俊最担心的。今年春节,她专程从云南赶回来看望父母,看到父母目前的生活,她终于松了口气。

  离开乔庄镇上坪居民集中安置区,记者来到了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

  枣树村残疾人石光武站在自家的小商店门口,招呼着前来买东西的乡亲。过年了,烟酒和糖果特别好卖,吃过午饭后,石光武还要进城再进一批货。

  石光武的住房和小商店在地震中全部倒塌,两天后,他在路旁搭起了两间过渡房,并把小商店继续经营下去。地震后进城的道路损毁严重,石光武骑着自行车进城进货,来回就要6个小时。在他的坚持下,小商店一直没有缺过货、断过货。

  去年7月初,石光武和爱人张正芳一起,拿着政府补助的2.3万元钱和小商店赚的钱,买来一些木材和砖瓦,开始建永久性住房。靠着自己的双手,这对残疾人夫妇把房子建了起来。

  房子建好了,石光武手上还有一些结余,他新买了一辆摩托车,这样进城的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剩下的钱,他计划着修一个鸡圈,养几十只鸡。

  在枣树村关春平新家门口,关春平正在一个新砌的花坛上抹水泥———房子建好后,还剩下了几袋水泥和一些砖块,他准备建一个花坛,种几株桂花,“我要把新家建得比以前还漂亮。”他说。

  站在枣树村最高处,晨曦中的枣树村是安静的。最后一批永久性住房建设也进入了尾声,村里已看不见以前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临时过渡房的原址上,村民们正在整理土地,准备开年的耕种……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省援建医疗卫生队这个“年”留守青川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9-02-01 08:27:55)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综合 编辑:蔡蓉蓉 


    一个星期前,他在青川度过了一个不同于往常但却非常有意义的年;一个星期后,他将再赴青川,顺道还要去看看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杨琳……昨天下午,当记者
拨通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我省第四批援建青川医疗指挥部指挥长陈新华的电话时,在杭州休息了三天的他正忙着给杨琳买礼物。

    我省第四批援建青川医疗队于去年12月24日抵达青川。在当地政府的主动提议下,100多名队员在春节前返回浙江与家人短暂团聚,但陈新华等20名队员自愿选择了留守,经历他们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次春节。

    拿手术刀的手握起菜刀

    去年大年三十,一间简易的板房里,桌上摆着8个家常菜,9个年龄不等的男人,举杯互相道着祝福。浙江省支援青川重建医疗卫生队的9名队员,正在青川经历他们有生以来最特殊的一次春节。

    “这9个人是省本级和宁波市的医务人员,有外科、内科和检验科的医生,有负责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的人员,队伍虽小却可以组成一个小型医院;温州市的11名医务人员在另一处,也是自己制作年夜饭。”浙江省医疗援建指挥部指挥长陈新华介绍说。

    在号称“刘一刀”后又被叫做“刘大厨”的刘纳新的组织下,9个男人从下午近4时起就开始忙碌起来。做B超的手生硬地洗起了菜,拿手术刀的手则笨拙地握起了菜刀……

    放过鞭炮之后,年夜饭在下午5时45分开始了。“新年好!”“干杯!”祝福声在板房区内回荡。

    说话间,陈新华的手机短信提示声也响了,原来是杨琳给他发来的短信,给他带来新春的问候。杨琳是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中学的学生。在汶川地震中,被埋在坍塌教学楼下的她救出了两名同学,自己却全身多处骨伤,后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受伤后的杨琳被转至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了一个半月的治疗,与陈新华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我也很惦记这孩子。”陈新华说,自己再过一个星期就要重返青川,一定要去看看杨琳。

    难忘来自家乡的礼物

    “大年初一下午,我们收到了台州医院科教科医生黄海群亲自送过来的年货,太让我们意外了。”陈新华说,身在台州的黄海群并不认识医疗队的任何一个人,只是通过新闻得知他们将在青川过年,感动之余自己掏钱买了一条猪后腿和一箱台州特产海鲜,专程坐车从台州赶到成都。黄海群原本想赶在年三十晚前将年货送到医疗队员手中的。无奈年三十到达成都后,从成都开往青川的车子已经停驶。只能在成都过了年后,在当地百姓的指引下,大年初一下午将礼物送到医疗队手中。

    “青川人民的自强不息让我们感动,家乡人民的问候让我们备感温暖。”令陈新华欣慰的是,来到青川近一个月来,医疗队积极指导协助开展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帮助卫生重建。同时,还积极开展医疗业务上的带教、帮扶工作。

    过年后,他们各条线还会制订培训计划,帮助提高青川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这样即使浙江医疗队走了,也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 通讯员 宋黎胜 记者 杨清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安援川干部与四川地震灾区人民共建美好家园

 
作者:章昕
 来源:【临安新闻网】 添加日期:2009.02.01


    “5·12”汶川大地震后,经市委、市政府的选派,蔡伟军、刘保法、马力等三位援川干部分别于2008年9月4日和10月6日进驻四川地震灾区广元市青川县,开展为期三年的支援青川县金子山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农房建设“661工程”、项目建设“百日攻坚”、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三年援建重点项目申报、产业谋划……援建工作排得密密麻麻。在入川的100余天内,杭州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临安援建金子山乡分指挥部的援川干部,在当地余震塌方不断、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工作进展困难的环境下,全力奋战,许多工作走在了省或杭州市援建工作的前列。
 
    再苦再险再累,也要扛下去
 
    蔡伟军跟随杭州援建指挥部,于9月4日头一批进驻青川县。虽然距离大地震发生已经快四个月了,但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震。“倒塌的房子是一片废墟,很多没倒塌的房子,也都严重受损,预制板悬在空中,瓦片粉碎,最大的裂口连拳头都能塞得进去。”这使得他真切感受到灾区群众的艰辛。
    面对记者,援川干部很少提及援建工作的危险与艰难。其实,援川干部全部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办公、生活都还是两人一间,不仅拥挤而且条件简陋。无论是生活的“苦”,还是余震的“险”、下村的“苦”,都成了他们需要勇敢应对的挑战。
    “虽然正式进驻青川后,先后经历过数次余震。但12月11日凌晨2点53分的一次余震,让我无法忘记。”刘保法称,当时,分指挥部还在开会,讨论下一步工作,突然房间激烈地上下、左右抖动起来,大家都意识到,又发生余震了 ,持续了10多秒。“就在这次余震前不久,我们每天上下班必须经过的公路中间,山上滚落下一块重达300多吨的巨石,压跨了整个路基。”在入川前,他们也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只有真正经历过一次次的余震后,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危险和恐惧。
    除了“余震”的危险之外,还有来自其它许多方面的困难。在进驻金子山乡不久,分指挥部在乡党委政府的陪同下到各村调研,以便深入实地了解灾区群众受灾和当前生活、生产情况。在前往大磉村时,在不到15公里的路程上,山路崎岖。车子颠簸了近1个小时,几次陷入泥坑,最后由于车子实在无法行进,援川干部一行只能下车徒步前行。深一步、浅一步,他们又花了近半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大磉村宁家扁。而一旦碰上下雨天,一般的车子开动不了,就是步行也很难前行。
    尽管面临的困难重重,但马力告诉记者,当他们看到几十个小学生挤在集体宿舍里住宿,四、五个老师在一间小板房里办公时候,看到卫生院里简陋的医疗设施和拥挤的就医病人时,了解到有些农户虽有政府的补助,但因家庭条件差,灾后永久性住房只造到一层就无力继续再建时,心里涌出一股难受,深深地感受到灾区群众的期盼和肩负的重任。
 
    攻坚克难,解灾区群众之急
 
    指挥部进驻青川后,一方面积极做好与省、杭州市指挥部的沟通,一方面主动加强与金子山乡党委政府、青川县相关领导和部门的沟通、交流,根据“当地所需,群众所盼,临安所能”的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制定援建计划。
    根据省指挥部确定的2008年援建工作重点,临安援川指挥部紧紧抓住家园重建、公共事业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和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等中心工作。“我们再三考虑,决定在08年,民生类项目要先落实,而灾后受灾群众永久性住房建设是重中之重,但难度很大。”蔡伟军说,金子山乡有700余户,其中288户需要重建,而且山多地少,当地建材供应缺乏,劳动力资源紧缺。鉴于当地特殊情况,临安援川指挥部围绕省指挥部部署的“661”工程,将临安在项目化管理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与金子山乡实际相结合,会同乡党委政府,开展了农房建设“百日攻坚”活动,重点把好培训关、指导关、服务关和考核关。不仅建立了党政班子成员分片领办、机关干部、村社干部包户联系、技术指导员定点指导的分级服务等制度,还采取质量进度每周上墙公布制度和农房重建质量进度定期抽查制度等,把目标考核与群众满意度测评相结合,健全考评激励机制,确保农房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截止目前,农房重建和维修加固工作进度综合排名列青川县第一,482户维修加固农房全部完成,288户农房重建户,开工率达100%,完工率达95%。
    难题接踵而来,金子山小学和卫生院的建设又是相当棘手。“当时金子山乡的功能定位还没有准确定位,这就涉及到一连串问题,比如大小和规模,是否需要扩建等”。援川干部认真落实省指挥部部署的“双百攻坚”活动,充分考虑金子山乡发展和吸收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在省指挥部项目批次安排相对靠后、项目审批程序非常繁杂的情况下,他们与设计、建设、通信、电力等多个部门多个环节进行协调,使得两项目提前完成相关前期工作,并实现了在1月7日正式开工的目标。
    冬季的到来更是揪紧了援川干部的心。为保障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援川干部尽全力支持、配合和指导金子山乡党委政府,帮助制定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完成过冬物资的发放、储备,还挨家挨户进行防冻设施的排查和有关知识的宣传。此外,援川干部积极协助金子山乡党委政府争取到了杭州市指挥部的大力支持,成功引进了一家页岩砖厂,建成后将成为青川县内规模最大的砖厂,填补了金子山乡无工业企业的空白。
    只要一谈起青川县,聊起金子山乡,三位援川干部就滔滔不绝。在临安匆匆过了年后,他们即将起程,继续奔赴灾区,全力以赴完成三年援川工作任务,与灾区人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信息发布:钱弘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举办卡拉OK大赛欢度春节
    2009-1-31 22:34:14   来源:广元新闻网

 

  

   本网讯(石玉林  张涛  记者  熊芙蓉) 1月30日下午2点,青川县城明星广场欢声笑语不断,由青川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承办的“‘爱在青川、情满人间’露天卡拉OK”大奖赛正火爆进行,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一位大妈手握麦克风:“总想向你表白,总想向你倾诉……”,她且歌且舞,其活力丝毫不压年轻后生。 掌声夹杂着“好、好!”、“再来一段!”的呼声,场面极为热烈。

    名为大奖赛,但并无严格的赛事规则,活动采取现场报名、即兴演出、观众现场打分,随机派送奖品的形式进行。负责现场组织的工作人员忙的不亦乐乎,许多年轻人、中小学生、中老年朋友都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想要一秀。演出者的才艺表演可谓丰富多彩,什么山歌、街舞,脱口秀、双簧、叶哨等,令人啧啧称叹叫绝。一名观众感慨道:“卡拉OK大奖赛,大家春节真正OK哈。”

    承办方文体局吴炳贵局长向记者介绍:“我们搞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群众营造一种祥和、欢快、喜庆的节日气氛,鼓舞并带动大家勇敢面对困难,过好年,把年过好。”据文体局贾琳副局长讲,本次活动是青川县2009春节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之一,后续还有文体游园活动、元宵龙灯晚会等。

    编辑:蒲刚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地震灾区最后的穿越 夜泊青川亲历余震(图)2009年02月02日10:06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后院社民居遗址,以前的民居被埋于100米地下
 
 
特派记者张欧亚

 
 
特派记者苏海涛


  过年了,我们为汶川祈福

  夜泊青川,亲历余震

  图文:四川地震灾区最后的穿越

  本报特派记者张欧亚 苏海涛发自青川

  暮色苍茫。“仰视,绝壁压顶,飞岩凌空,悬石浮动;路侧谷底深渊若隐若现在堰赛湖积水中。此刻我们已经穿越这最惊险两小时。想这一路上有你,归途报声平安”。从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到县城,踏着残雪,我们给一直牵挂着此行的朋友发了这样一则短信。

  入住青川,我们找好了逃生通道

  实际上,自前晚抵达平武境内遭遇四点五级余震开始,这是我们惊险24小时其中的一个片断。
 
 
 

  由北川经松潘到达平武完成灾区环线穿行后,我们又一路北上,抵川内最后一次重灾区青川踏访。

  在青川县城,入住新华街明欣宾馆后,我们第一件事就是找好突发事件后逃生通道——就在15个小时以前,青川再发四点五级余震。那是2月1日凌晨1时许,当时我们正住在平武县宾馆整理资料。突然,写字台微微晃动起来。“是地震?”我们拉开房门冲出房间,准备往楼下逃奔。

  但走廊上依然平静如常,邻房如常的麻将声依然。也许只是我们的错觉?是夜,伴着窗外城门河的涛声,我们安然睡去。直到早晨上网才知道,夜里的晃动并非幻觉,四点五级余震的震中正位于青川。

  “生死界”与“黑色十字架”

  平武、青川相交于高山峡谷,三国时邓艾父子由此偷渡阴平,一举攻克成都,西蜀告灭。至今这里还保留着一个叫“阴平”的村落。青川之险由此可见一斑。也正是在穿越青川,踏访东河口之后,我们又一次感受到震撼:自然界的破坏力竟是如此惨烈。

  东河口村是前往唐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地,青竹江和红石河在此交汇,袅袅炊烟与山谷间的雾气交织萦绕,间或鸡犬之声相闻。震前,这里的10个社324户、1263人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然而5·12大地震瞬间改变了一切,昔日宁静的东河口村,现在已经被深埋于百米深的泥石之下。一起被埋的,还有780名居民和他们的美好生活。

  现在的东河口,已经成为了一个地震遗址公园。从公园入口处东河口在地震前后对比强烈的照片看,崩塌的山体露出褐色的岩石,与周围尚有植被的山体形成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当地人告诉我们,地震时在该分界线内的人和房屋全部被埋入数十米深的地下,而分界线外的则得以保全,因此,该界线又被叫做“生死界”。

  在整个遗址群里,东河口村委会所在地,现海拔710米,地震前为648米左右,被山石掩埋深达62米!而另一处后院社民居所在地遗址,现海拔734米,地震前为624米左右,被掩埋110米!

  河谷地带,曾经养育东河口人的上百顷良田,现在成了一片乱石滩,最大的一块长5.1米,宽4.8米,高3.2米,重达150吨。这块被取名为“飞来石”的岩体与附近山体崩塌出的石头材质迥异,它是东河口地球应力爆发震到这里的,还是地壳挤压从地底冒出,至今仍是一个谜。

  广场一旁,插着一些穿斗式民居构架,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静默的黑色十字架。据了解,插着构架的地方都是伤亡特别集中的地方。

  广场上卖花的大学生

  从东河口大桥遗址往上走,是一个纪念广场,广场中间有三块石头叠在一起,周围是黑色的大理石板围成一个环形,上面刻着3000余名地震遇难者的名字。这些名字里,有东河口村遇难的780人,也有青川和整个汶川大地震遇难的部分人的名字。

  21岁的何元凯很容易地就在一块大理石的第一排找到了自己母亲张发英的名字,对这个地方,他太熟悉了。

  何元凯是东河口村后院社人,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有一个美好的三口之家,自己在成都西华大学念大二,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留守家里。

  地震把他的家连同在家里的母亲一起埋进了脚下这片土地。现在,他和父亲何先道就住在广场上的一个小木屋里,小木屋是当地旅游局建的,离刻着他母亲名字的大理石不到10米。

  何元凯说,当时旅游局征集人管理广场时,他父亲自告奋勇就报名了。现在父子俩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向前来祭奠的游人卖花和香烛,门前桶子里放着的菊花,价格分为10元、15元、20元几个档次。“大年初一、初二、初三的时候人特别多,每天有上千人,现在慢慢少了些。”他说。

  纪念广场上摆满了游人和遇难者家属献上的鲜花、水果等物品,远处的栏杆上,挂着几道横幅,上面写着“你们在下面,我们在上面,我们永远在一起”。

  春节前后十天内,青川连续发生三次四级以上余震。我们难以入睡,也难以平静。晚十时,我们顺着楼梯口熟悉逃生路径,下到宾馆大堂,服务台小姐,在静静地看着书。走上街头,宁静的小城,已安然沉睡在梦中,只有几家板房式防震旅店和小卖铺灯火通明,仍在守候着夜归的客人。

  我们突然感到几分惭愧。灾区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世代就一直这样生活劳作在这片土地。亲历山崩于眼前,看山河变色,沧海桑田,他们至今仍栖身于斯,坚守着,抗争着,我们却在一次偶有的路遇中,因为惧色而夜不敢泊。

  回首青川,我们在自责中不禁为他们送上深深的祝福!

(责任编辑:杨文敬)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在青川墓园里度 何先通将守望妻子三年(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2-02 08:11:02  作者:
  

   42岁的何先通在打扫墓园的卫生。脚下是他曾经的家,背后是他守墓住的帐篷,山上葬着他深爱的亡妻。
   
 
  42岁的何先通在打扫墓园的卫生。脚下是他曾经的家,背后是他守墓住的帐篷,山上葬着他深爱的亡妻。

  何先通2009年的春节在墓园里度过。

  “脚下是我的家”,四川广元市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祭台以下110米,是何先通曾经的家。这位42岁的东河口男人现在成了祭台小卖部的店主,鲜花、纸钱、陌生人的询问与他朝夕相伴。

  “5·12地震”让“世外桃源”的东河口村被山泥掩埋数十至上百米,四个社780余人长埋泥下,其中就有何先通42岁的妻子张发英。

  这个春节,何先通与儿子何元凯一直守着墓园旁边的小卖部,为来看“全国第一个地震遗址公园”的游人卖花说史。

  “因为我忠诚她,羡慕她,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就要守她3年”,何先通打算在这个埋葬了他十几名亲人的墓园里起码呆上3年。

  农历大年初六,已经是何先通春节以来第三次夜宿墓园边冷飕飕的救灾帐篷了,他舍不得浪费从墓园回关庄镇板房区的3公里路时间,“每天早上要搞一个半小时卫生,搞不赢(时间不够)”。

  年初六这天,有7200人来访,祭台东面山上废墟烟雾弥漫,“我希望他们来得越多越好”。面对前来烧纸献花的人们,何先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述东河口村的前世今生。

  [11时10分]

  前来祭奠死者的苏兴汉手执一朵白菊指了指祭台上的名字“何成秀”,他身旁的孙儿半懂不懂跑开了。

  “这是我的表妹”,苏兴汉开始对四周并不认识的祭奠者说起自己的家乡———12公里外的乐安,“我们还是比较幸运,如果地震不在这里,在我们那里的话,一样这么严重”。

  顺着苏兴汉指过的碑名,何先通指着“杨永会”说,应该是“杨元会”:“蒲汇全”原来被写成“蒲江全”,是他看过名字后指正过来的。

  有遇难者家属来拜祭后不见碑石上刻有家人姓名“投诉”,何先通也一一记下向当地旅游部门反映,现在碑上刻着2520个遇难者姓名,还有11块大理碑石上空着等“以后把剩下的名字刻上去”。

  事无巨细,墓园的一切几乎都与何先通有关。

  [11时35分]

  竹园镇马鹿乡的赵仕秀和她的两家邻居前来为死者烧香献花。

  “电视上放太多了,来看一下”,这个去年11月12日对外开放的“极重灾区”在青川人心中耳熟能详,赵仕秀说,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青川电视台都在播放地震公园对外开放的消息,没有亲人遇难,她也很希望来看一看。

  “你们家失去了什么人?”赵仕秀问何先通。

  “我爱人。”

  “我们站的这个地方有没有人家。”

  “这底下全是人。”

  “那现在你们在哪个地方住啊。”

  “就在帐篷这儿。”

  何先通用扫帚指了指小卖部后面的蓝色帆布救灾帐篷,12平方米的“家”一边是床铺杂物,另一边是锅碗瓢盘,四川过年的香肠腊肉味溢得满篷子都是。

  赵仕秀只是春节7天来访者的1/52000.可想而知,类似的对话几乎充斥着何先通这个春节的每一分每一秒。

  何先通却盼着“越多人来问越好”。他说他乐于充当这样的桥梁角色,让更多外人了解东河口,让孩子受到地震知识教育,让成人珍惜生活,让“专家”早日突破这类“爆发性地震”研究难关,做到防患于未然。

  向陌生人陈述东河口地震,已经成为何先通的日常工作。

  [11时35分]

  上百辆面包车和小车停在祭台下的黄土山路边,来访者越来越多。

  几乎每隔5分钟,何先通就用铁钳夹起散落一地的纸钱香烛包装纸。他提醒香炉边几名游客“你们把纸放到里面嘛,扫不赢,大家都理解一下”。

  8元钱一套纸钱蜡烛香,20元一束菊花,儿子何元凯忙得不可开交,“有时都没空看人”。

  何元凯农历腊月十八就从成都的大学返回家中帮父亲看铺卖鲜花纸钱,挂在小卖部前方的一张东河口村巨幅照片是他花150元从成都做好带回家的,“地震之前我们老师拍的”。

  巨幅旧貌照片前,何先通再次被游客围成一圈。

  “那里是王家山社,中间是王阳坪社,河下是三元坝,我们这边是后院社。”何先通成了最熟悉东河口村历史的说书先生,来访者一边烧纸一边“补习”他们的东河口记忆和地震常识。

  被问及遇难者为何不逃生时,何先通以他所能明白的道理解释:“天不收,哪里都活得出来;天要收,哪里都活不出来。”

  [13时20分]

  戴摩托头盔的韩保川站在祭台边,用手机靠近拍下碑石上的名字“韩保秀、李文倩”。

  “我姐姐和她的外孙女都遇难了”。

  由于年初六“日子有点好”,韩保川一大早8点从北面的木鱼镇骑了三个半小时摩托来看地震中遇难的姐姐。

  地震之后他一直在三锅乡做建筑工人,这是第一次来。他所在的木鱼镇由于学校和房屋几乎全部坍塌,也是青川的极重灾区。

  “我女儿跑出来了,她当时离教室门只有这么远,”韩保川双手相隔50厘米比划着幸存女儿与坍塌大门之间的生死距离。

  “王春露,牟加兴这些娃娃经常到我们家来耍”,他用手机拍下这两个名字,他们曾经是女儿的同班同学。

  事实上,整个东河口村被泥沙吞噬的4个社中,山上山下目前只有10户人家还住在“自己的土地上”。更多的村民搬进3公里外的关庄镇板房区。

  山下的“民居遗地”房主何元杰一家就是这1/10.在何的儿子何金邦看来,建设地震遗址公园对他们毫无好处,全村数百人幸存,“只有何先通一个人可以卖纸钱鲜花”,何金邦和他的亲人们认为这“不公平”。

  [16时30分]

  游人渐少,何先通终于能空闲下来。

  面对村人的眼红和责难,何先通有理有据,“我以前是挣钱的人,现在也是能挣钱的人;我以前是吃苦的人,现在也是能吃苦的人”。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艰苦奋斗史。

  2007年的时候,他凌晨2点起床,3点入矿,一直做到第二天晚上10点,中间只休息1个钟,为的是给儿子买电脑,“人家的孩子有他也想有,不能给他增加思想压力影响学习”。他最后把当年挣的“命钱”在家投资猪圈搞养殖。

  地震之后的2008年6月,他一无所有,靠着借来的6000元买了辆摩托车搭客,无论多早多晚“都愿意出工”,他念念不忘自己在地震公园剪彩当天因提早进入现场而“挣了300元钱”。

  去年9月份,地震公园正在动工,得知祭台就建在自家震前旧居向上110米的地面,他以“脚下就是我的家”为由请求当地乡政府优先考虑让自己开小卖部的设想。

  2008年11月15日,“那天我还在跑摩的”,旅游部门通知他以后在地震公园小卖部营业,“自负盈亏,但要搞卫生”。

  春节期间每天数千上万人来访,何先通时时刻刻拿着扫帚为墓园保洁,而游客来访前,“8点开始,我起码要打扫一个半小时”。

  [未来]

  与地震之后兴起的“组合家庭”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何先通选择孤独地与长埋乡里至亲的墓园为伴。

  也许这种相伴只是3年而不是一辈子,埋藏在他“忠诚”亡妻3年的浪漫爱情背后,有着现实的衣食住行之需。如他所言,“一根针,一个碗,一对筷子都要钱买”。

  他更大的理想是“供儿子上完大学”,他说,到那时候,自己才会考虑个人的家庭生活问题。

  “我有可爱的、听话的儿子”,他对儿子的自豪情溢于表。他的儿子、22岁的大二学生何元凯毕业后最大的愿望是“用合法的途径多挣点钱”。“向国家贷款要还钱,向别人借钱还要多欠人情”,何先通希望通过自己一贯的“勤劳致富”风格挣钱养家。

  对于亡妻,对于之前经营出来的殷实生活突然落空,他说:“这个心结只能由我自己去解。”

  工作生活都在墓畔,110米以下就是他曾经殷实的家,曾经“三界交叉”有山有水有良田的东河口村已和他的家一起成了地震废墟。他说他只盼着早点重建家园。

  “三年后可能在这里也可能不在这里”,历尽千辛万苦,何先通憧憬着儿子大学毕业找到好工作“靠智力生活”的那一天。

  文字/摄影 本报记者 张艳芬

  制图/崔智超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遗址公园春节迎客 车辆排出10多公里 

 四川在线  (2009-02-02 03:45:30)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有人来祭奠亡灵追忆逝者,有人来感受地震给人的强烈震撼……昨(1)日,青川县旅游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春节7天假期,全国共有5万多游人前往首个地震公园——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旅游参观。因为游人太多,车辆最多时排起了10多公里的长龙。


  青川县旅游局局长沈兴娜表示,今年,将开建地震遗址公园二期工程,预计年内建成。其中,用于修建游客接待中心配套设施的费用在6000万元左右。

  车辆排出10多公里

  “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游人!”初一上午,成都市民何先生带着儿子驾车来到青川县东河口地震公园。刚过凉水镇往观庄方向走时,就开始一路堵塞,路侧已经停了不少游人的车辆。经过一番周折到达东河口地震公园,因为停车场内早已停满,何先生不得不前行到红光镇停车,然后步行到公园。

  记者了解到,初一至初四到公园的游人最多,每天都在1万人左右,其中40%来自广元,20%来自成都,15%来自绵阳,其余的是外省游客以及外国游客。景区的停车场车位有限,县交通局组织警力进行疏通,指挥车辆从观庄到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再到红光镇沿途有序停放,最多的一天,车辆停放排出10多公里长。

  小游客捐出零花钱

  “父老乡亲,我们还像往年一样过年,喝!”春节期间,东河口管委会成员王天才与两名同事,来到祭奠台边,对逝去的亲人进行祭奠。他们一敬就是三大碗,一碗碗酒洒在空中落在泥土中,他们的泪水也如同雨点般流下。“我们告诉了他们,我们一定会重建美好家园,让活着的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祭奠台边,随处可见叔叔牵着侄女,儿子扶着老父祭奠亲人的场面。

  大年初一,重庆的何小云带着女儿来到地震遗址公园。站在东河口小学的那株梨树下,她和女儿向着梨树深深鞠躬,“这儿有3名老师,为了救护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行为太感人了!”6岁小女儿也受到妈妈的感化,拿出自己的存钱罐,将攒了一年的零花钱全都倒进了捐款箱。

早报记者李晓波摄影华小峰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博士后回川迅猛转型
门外汉研发地震报警器
本报记者 闵捷 实习生 蓝山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02    

    他原本学的专业是理论物理,汶川大地震后,他暂停了在欧洲的博士后研究,回国研发了之前完全不懂的地震报警器。这位迅猛转型的书生,名叫王暾,个子不高,四川人,鼻梁上架着厚厚的无框眼镜,脸上时常挂着自信的微笑。
    王暾的公司在成都市的一个住宅小区里,春节前,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这里看到,不大的空间被简易隔板隔成几间,员工都在忙碌着。王暾向记者介绍:“那边是技术部的同事,销售部的同事在里面。”王暾的办公室装修简洁,白墙上挂着一块写满测试程序的白板,宽大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些文件、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拆开的地震报警器。

    王暾正在对这台报警器做最后的测试,“我这里是最后一关,要把好关”。

    这个2008年7月才起步的公司,是王暾的第一份工作。之前,他一直都在读书,从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到中科院、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后来到奥地利科学院读博士后,研究超冷原子和量子信息。读书的时候,优厚的奖学金让他不用为生计发愁,每个月还能寄一些钱补贴家用。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远在奥地利科学院的王暾坐不住了,他上网查找资料,想知道国内外有没有地震报警装置。“我在想,有没有办法可以提前一些时间发出地震警报,哪怕只提前十几秒钟,也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人员伤亡。”王暾说。经查询,他发现国内没有这种报警装置,“我就想能不能自己来做一个”。

    从2008年5月13日开始,王暾迅速忙碌了起来。由于专业不对口,对于与地震相关的知识,王暾完全是门外汉,于是四处求教成为他的必修课。

    他拿出自己的30万元积蓄,并向国外的朋友们筹资。朋友们出于对王暾个人能力的信任和对地震报警器的信心,纷纷出资。有一位在理论物理上与他有过合作的华侨拿出了30万元,后来又追加20万元。从2008年5月13日到19日的短短7天里,王暾筹集到120万元,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正式研发地震报警器。

    王暾告诉记者,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破坏力小,随后而来的横波才有较大的破坏力,地震报警器的作用就是在纵波到来时发出警报,为人们赢得逃生时间。刚开始研制地震报警器并不顺利,轻微的抖动都会让报警器发出警报,经过攻关,这个问题在2008年6月底解决了。

    地震报警器是一个银色的铁盒子,盒子上面有几个黑色按键,盒子旁侧还有高、中、低3个拨盘键。王暾说,别看小盒子,却有大学问,报警器通过地震监测装置得到地震信号以后,传送给盒子内的微型计算机进行分析并消除各种干扰,然后触发语音报警。

    四川省青川县地震局局长杨更生告诉记者,他们单位已经使用了这种地震报警器,2008年12月10日青川发生5级余震时,地震报警器发出了警报,比强烈震感到来时提前了5秒左右。

    成都市高新区给王暾提供了很多便利和支持。据了解,高新区的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不仅帮助王暾找办公地点、办理营业执照,还提供了20万元的企业创业与创新资助。1月5日,当得知获得这20万元的资助时,王暾高举双手放声大笑。

    地震报警器目前销售出大约200台。王暾还向地震灾区的多所学校赠送了地震报警器,供这些学校试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生命安全的东西是有吸引力的,因为没有生命将没有一切,所以我看好地震报警器的市场前景。”王暾说,“我计划今年在四川的学校推广产品,让多一些的人了解它,还争取更多的出口。”

    就在记者采访王暾的第二天,好消息传来,王暾的地震报警器专利申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

    地震报警器功能需要多样化

    本报记者 闵捷

    四川省“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导师、成都新同兴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静涛认为,高科技人才回国创业的很多,成功的关键点在于摸清中国的国情和市场。地震报警器从长远来看,并非持续性产品,如果只有“地震报警”这个功能,消费者可能会觉得功能单一,而不愿意大批购买,导致产品的市场越走越窄。

    一个产品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地震报警器想要拓宽市场,需要将产品功能多样化,例如将地震报警与防火、防盗、防煤气泄漏等作用结合在一起,增加其购买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目录
2009年02月02日17:16  

  序号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参考地点
  1 2008-12-23 04:40.0 23 120.6 10 Ms5.2 台湾省高雄县

  2 2008-12-10 53:11.2 32.6 105.4 15 Ms5.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3 2008-12-8 18:36.6 23.9 122.1 20 Ms5.2 台湾花莲以东海中

  4 2008-12-2 16:56.1 23.4 121.6 30 Ms5.1 台湾以东海域

  5 2008-11-16 59:49.6 32.2 104.7 22 Ms5.1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

  6 2008-11-12 56:04.7 37.6 95.9 10 Ms5.1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7 2008-11-10 22:05.6 37.6 95.9 10 Ms6.3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8 2008-10-14 05:19.9 39.5 73.7 8 Ms5.3 中、塔、吉交界

  9 2008-10-13 23:29.6 39.5 73.9 8 Ms5.3 中、塔、吉交界地区

  10 2008-10-8 07:18.1 29.8 90.4 9 Ms5.4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

  11 2008-10-6 10:32.5 29.6 90.4 10 Ms5.2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

  12 2008-10-6 30:46.0 29.8 90.3 8 Ms6.6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

  13 2008-10-6 11:11.8 39.5 73.9 33 Ms5.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14 2008-10-5 52:49.5 39.5 73.9 33 Ms6.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15 2008-9-25 47:14.0 30.8 83.6 20 Ms6.0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

  16 2008-9-12 38:58.6 32.9 105.6 6Ms5.5四川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交界

  17 2008-9-10 28:12.4 31 83.6 33 Ms5.2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

  18 2008-9-10 14:36.8 31 83.6 33 Ms5.1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

  19 2008-9-9 43:13.1 24.6 122.6 96 Ms5.2 台湾宜兰以东海中

  20 2008-8-31 31:11.2 26.2 101.9 10Ms5.6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攀枝花市仁和区交界

  21 2008-8-30 46:46.0 42.7 83.9 10 Ms5.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22 2008-8-30 30:50.5 26.2 101.9 10Ms6.1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

  23 2008-8-26 13:56.2 30.7 83.4 33 Ms5.0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

  24 2008-8-25 39:01.0 31 83.6 10 Ms5.2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

  25 2008-8-25 22:00.1 31 83.6 10 Ms6.8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

  26 2008-8-21 24:32.0 24.9 97.8 10 Ms5.9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

  27 2008-8-20 35:09.9 25.1 97.9 10 Ms5.0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

  28 2008-8-7 15:33.7 32.1 104.7 10 Ms5.0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交界

  29 2008-8-5 49:18.7 32.8 105.5 10 Ms6.1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30 2008-8-1 32:44.6 32.1 104.7 20 Ms6.1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交界

  31 2008-7-24 09:28.6 32.8 105.5 10 Ms6.0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交界

  32 2008-7-24 54:46.5 32.8 105.6 10 Ms5.6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交界

  33 2008-7-17 58:22.3 33.2 92.1 33 Ms5.3 青海唐古拉地区

  34 2008-7-15 26:21.5 31.6 104 15 Ms5.0 四川绵竹

  35 2008-7-13 58:29.4 21.1 120.8 10 Ms6.0 台湾恒春海域

  36 2008-7-12 35:08.1 21.1 120.9 33 Ms5.2 台湾恒春海域

  37 2008-7-3 23:00.0 35.8 88.3 33 Ms5.1 西藏班戈县

  38 2008-6-29 47:27.9 35.7 88.3 33 Ms5.5 西藏班戈县

  39 2008-6-18 12:14.7 33.3 92.1 33 Ms5.0 青海唐古拉地区

  40 2008-6-18 23:33.9 35.3 91.2 33 Ms5.4 青海治多县

  41 2008-6-11 23:20.2 30.9 103.4 33 Ms5.0 四川汶川县

  42 2008-6-10 15:39.0 33.2 92 33 Ms5.4 青海海西唐古拉山地区

  43 2008-6-10 04:18.3 33.3 91.9 33 Ms5.1 青海海西唐古拉山地区

  44 2008-6-10 04:58.0 33.2 91.9 33 Ms5.5 青海海西唐古拉山地区

  45 2008-6-10 05:02.8 49 122.5 33 Ms5.2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与阿荣旗交界地区

  46 2008-6-9 28:36.0 31.4 103.8 33 Ms5.0 四川彭县

  47 2008-6-9 56:23.9 33.2 92.2 33 Ms5.0 青海海西自治州

  48 2008-6-5 41:08.2 32.3 105 33 Ms5.0 四川青川县

  49 2008-6-2 59:21.6 25 121.7 96 Ms5.0 台湾台北

  50 2008-5-27 37:53.2 32.8 105.6 33 Ms5.7 陕西宁强县

  51 2008-5-27 03:24.1 32.7 105.6 33 Ms5.4 四川青川县

  52 2008-5-25 21:47.0 32.6 105.4 33 Ms6.4 四川青川县

  53 2008-5-20 52:36.4 32.3 104.9 33 Ms5.0 四川平武县

  54 2008-5-19 06:54.9 32.5 105.3 33 Ms5.4 四川青川县

  55 2008-5-18 08:23.4 32.1 105 33 Ms6.0 四川江油市

  56 2008-5-17 16:52.0 31.3 103.5 33 Ms5.0 四川汶川县

  57 2008-5-17 14:46.3 31.2 103.5 33 Ms5.1 四川汶川县

  58 2008-5-16 25:49.0 31.4 103.2 33 Ms5.9 四川理县

  59 2008-5-15 01:08.0 31.6 104.2 33 Ms5.0 四川安县

  60 2008-5-14 26:44.0 31.4 104 33 Ms5.1 四川什邡县

  61 2008-5-14 54:36.5 31.3 103.4 33 Ms5.6 四川汶川县

  62 2008-5-14 27:53.0 22.6 121 33 Ms5.1 台湾台东

  63 2008-5-13 07:11.0 30.9 103.4 33 Ms6.1 四川汶川县

  64 2008-5-13 54:46.4 31.3 103.5 33 Ms5.1 四川汶川县

  65 2008-5-13 46:22.7 31.2 103.4 33 Ms5.3 四川汶川县

  66 2008-5-13 45:31.7 31.7 104.5 33 Ms5.2 四川安县

  67 2008-5-13 08:50.1 31.4 104 33 Ms5.7 四川什邡县

  68 2008-5-13 54:30.8 31.3 103.4 19 Ms5.0 四川汶川县

  69 2008-5-12 28:56.2 31 103.5 33 Ms5.0 四川都江堰市

  70 2008-5-12 05:29.3 31.3 103.6 17 Ms5.0 四川都江堰市

  71 2008-5-12 46:09.5 32.7 105.5 33 Ms5.1 四川青川县

  72 2008-5-12 40:54.3 31 103.5 33 Ms5.1 四川汶川县

  73 2008-5-12 10:58.4 31.4 103.6 33 Ms6.0 四川汶川县

  74 2008-5-12 23:40.1 31 103.3 15 Ms5.0 四川汶川县

  75 2008-5-12 42:26.4 31.5 103.9 33 Ms5.2 四川什邡县

  76 2008-5-12 07:03.1 31.3 103.8 33 Ms5.0 四川彭县

  77 2008-5-12 21:47.3 31.3 104.1 33 Ms5.2 四川绵竹县

  78 2008-5-12 34:47.8 31 103.5 10 Ms5.0 四川汶川县

  79 2008-5-12 43:15.0 31 103.5 33 Ms6.0 四川汶川县

  80 2008-5-12 28:04.0 31 103.4 14 Ms8.0 四川汶川县

  81 2008-5-11 42:00.9 24 122.5 33 Ms5.6 台湾以东海中

  82 2008-4-24 28:45.0 23 121.7 33 Ms6.1 台湾东部海中

  83 2008-4-20 14:48.9 46 82.7 33 Ms5.1 新疆裕民县

  84 2008-3-30 32:29.0 38 102 33 Ms5.0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85 2008-3-26 39:28.1 35.7 81.6 33 Ms5.0 新疆于田县

  86 2008-3-21 36:55.6 24.5 97.6 33 Ms5.0 云南盈江县与缅甸交界地区

  87 2008-3-21 02:57.6 35.3 81.3 33 Ms5.0 新疆洛浦与西藏日土交界地区

  88 2008-3-21 26:16.5 35.5 81.5 33 Ms5.2 新疆于田县

  89 2008-3-21 10:41.0 35.5 81.5 33 Ms5.0 新疆于田县

  90 2008-3-21 12:03.0 35.5 81.5 33 Ms5.2 新疆于田县

  91 2008-3-21 38:58.6 35.5 81.5 33 Ms5.1 新疆于田县

  92 2008-3-21 33:02.6 35.6 81.6 33 Ms7.3 新疆于田县

  93 2008-3-5 31:47.3 23.2 120.7 10 Ms5.1 台湾台南、高雄县间

  94 2008-2-18 33:02.1 23.3 121.5 33 Ms5.5 台湾花莲沿岸

  95 2008-1-23 43:35.5 32.4 85.2 33 Ms5.5 西藏改则

  96 2008-1-16 54:46.7 32.5 85.2 33 Ms6.0 西藏改则县

  97 2008-1-9 26:47.0 32.5 85.2 33 Ms6.9 西藏改则县

(来源:中国地震信息网)
【来源:中国地震局网站】 (责任编辑:王培垠)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灾区被遗忘角落28 蜀道难行爱心无阻(图)2009年02月04日14:26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阳光暖童心——探访地震灾区被遗忘的角落 系列报道28

  蜀道难行

  爱心无阻

  从2008年12月初至2009年春节假期期间,信息时报社联同广州市慈善会、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多背一公斤、搜狐网、大洋网、21cn等多家机构,开展“阳光暖童心”大型捐助活动,信息时报派出两批记者探访四川青川、北川等受灾严重地区,深入媒体报道未覆盖的公众视野之外,关注被遗忘的孩子,在春节前为他们送上温暖爱心礼包,让他们过上一个有阳光的春节。历时两个月的“阳光暖童心”活动得到广州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支持,推出的558名灾区学童全部得到认捐。今明两天,将推出这次活动的总结报道。今天先由赴川记者用他们的文字与图片,回顾一路的爱心历程。

 信息时报记者祝勇(右一)在吴昌艳家与其家人以及热心的王司机(右二)合影。
 
信息时报记者祝勇(右一)在吴昌艳家与其家人以及热心的王司机(右二)合影。


  信息时报赴川记者忆爱心之行

  首批赴川记者

  夜宿马公乡经历余震

  回到广州,洗个热水澡,一下子又重返都市生活轨迹,就像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但衣服上散发的炭火味道、鞋子背包上的尘泥印记,无不提醒着我刚刚经历的这一切,恍若隔世,却又如此真实。

  在四川地震灾区半个多月走访的场景,逐一浮现在眼前:地震废墟几乎与世隔绝的孤岛小学,泥泞山路上求学女孩的单薄背影,课间十分钟绕板房跑圈御寒的男孩,大山里围坐在炭火旁的淳朴村民……

  夜宿孤岛小学半夜余震听“山吼”

  2008年12月16日到达青川县马公乡,这是一个四川省地图上找不到的地址,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还要往里走,穿过地震废墟,堰塞湖,大山深处的一所学校,里面手机没信号,无公共交通。
 
 
 
找了当地人,专门开车送我们进去。

  学校由几块竹夹板搭建起来,尤其是厕所,几根树枝搭起来,上面满是污秽,上厕所时没地方落脚,真的难以想象,艰苦的条件下,学校还坚持办学,让人敬佩。

  当晚在学校留宿,晚饭每人一碗玉米面条,放了点青菜,山里人对晚饭并不讲究,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是远客,甚至连青菜也吃不上。

  晚上八九点钟,城市里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大山里已是一片漆黑沉寂,偶尔有一两声野狗吠。夜空中星星清晰可见,感觉从未如此近距离过。但寒风袭人,无法在户外多呆。

  学校场地有限,临时把一间10平米的杂物间腾出,摆张床进去,记者两人在上面挤一晚。好在自带了被子,再盖上之前别人捐给学校的被子。山里的夜晚很冷,盖了三四床被子才觉得有暖意。小房间后面紧靠一座曾有坍塌的山坡,半夜两点多又发生了一次较明显余震,先是“呼呼”的山吼声,然后地面颤抖,像有大卡车经过,但一路劳累的记者哪里还顾得上这么多,翻个身继续睡到天光。

  手机没有信号,在马公乡两天一夜,与外界失去联系。当地余震不断,12月初,青川一场余震,导致两名村民遇难,地点就在马公乡附近。

  从马公乡小学出来,我们又去了青川、广元周边学校,后来还去了北川、汶川等偏僻的地方,找些之前受关注较少的学校和孩子,一共花了半个多月,去了6所学校,还去了好几个孩子的家庭。

  我们就是希望在春节到来时,给他们一点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重拾信心,让他们知道“外面”有这么多人在关心他们。灾后的第一个春节,非常关键,万家团聚的时候,受灾家庭的心理落差大,需要我们更细微的关心和帮助。

  信息时报记者 祝勇

 在吴昌艳家里借宿的夜晚非常寒冷,被褥不够,摄影记者巢晓和衣而睡。
 
在吴昌艳家里借宿的夜晚非常寒冷,被褥不够,摄影记者巢晓和衣而睡。


  爱心让他们更坚强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守园人老何,每天都要面对着笑容满面、拍到此一游的各地游客。可谁也不知道,在这些人的脚下却埋着老何家七口人。老何说:我要挣钱,把小孩供养成人。

  马公乡简单的板房教室中,何老师还在带着孩子们晨读。在地震中他失去了爱人和父亲。那天他说,年三十他将去被淹在堰塞湖中的家祭拜,在岸边烧点钱给地下的人用。我问他之后将去哪里过这个年?“不知道。”他忧郁的眼神中显出难以言表的痛楚。

  石坝乡小学三年级学生吴昌艳,每天天还蒙蒙亮就要起床,背着重重的书包,孤单的穿越两小时从地震废墟中开辟出的山路去上学。内向的她很坦然地说:自己希望可以走出大山。

  八个月前突然的地震,让许多人措手不及。让他们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八个月后,当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过去凌乱的废墟被清理干净,各省的援建项目正在紧张地建设中,板房里灾区群众正在忙着准备过年,志愿者们耐心地为灾区群众做着心理辅导工作,学校里的孩子们继续上学了,各地赶来的热心人送来了灾区急需的过冬衣物……

  地震让灾区人明白了生活,理解了活着的价值,来自各地源源不断的爱心是让他们变得更坚强的基石。愿灾区的人们一切安好。信息时报摄影记者 巢晓

  第二批赴川记者

  希望在废墟上升腾

  终于还是来到了这里,北川、青川,一处处地震极重灾区。虽然一次次在电视上看到了灾区的惨景,从悲恸到慢慢习惯。但是当我亲眼看到大地张开吃人的巨嘴,看到一片片湿冷苍白的板房区时,还是被深深地被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静。

  2009年1月19日,我和同行的摄影记者叶伟报登上前往成都的飞机,踏上这片经历了翻天覆地巨变之后的土地。2009年的春节,浩劫过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四川灾区会是什么样子,灾区群众是怎么过节的?

  蜀道难于上青天

  信息时报爱心档案的“阳光暖童心”计划,使关庄小学、马公乡小学、苏河乡小学、石坝小学这些原本与我毫无关系的学校;何静波、何艳、何元丽,这些原本与我素未谋面的孩子从陌生变得熟悉,进而产生了感情。

  为了让马公乡小学的44名学童在新年里穿上广州好心人赠予的新棉衣、棉鞋和领到500元助学金,我们经历了有生以来最惊险的一次旅程。这是一条在滑坡山腰间开辟的土路,最陡峭的爬坡路角度接近60度,冲上坡顶又来一个急转弯,若不急刹车就会冲下深不见底的悬崖。

  我坐在车上颠簸摇晃,吓得不敢出声。我想发条短信问问同事,确认自己是否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可打开手机发现信号全无。就是这样的10里山路,我们走了整整3个小时,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灾难使人感恩

  在马公乡小学,腊月隆冬,一个小小的耳套对孩子们保暖显得格外重要。当他们领到耳套时,几乎都立刻就戴起来,孩子们咧嘴笑了,还不忘深深鞠躬,连声说“谢谢”,有些孩子甚至眼泛泪花。

  纵然路途险峻,但惊恐与疲惫终究被这群孩子们的热情与真诚驱除了。在从马公乡小学返回关庄的路上,一位骑摩托车的爸爸追了一路。起初,我们以为他是出于感谢而护送我们下山,热心的司机停下车来对他说“领情了、别送了”,这位朴实的爸爸这才停下车急切地说,有两个孩子缺了2支铅笔,孩子等着用它写寒假作业。拿到铅笔,爸爸感激地双手握住我们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不光是马公乡的家长、孩子们,还有当地的山民对于我们的到访都是热情又感激的。十天来,我们听到最多的话是你们真的不容易,过年了还来这么艰苦的地方。感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么关心我们,给孩子们的礼物,比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想得周全。

  擦干眼泪坚强活下去

  在灾区采访的这十天,除了感恩之外,让我们感受更强烈的,是灾区人民的坚强。

  在陪伴孤儿何静波和大伯重回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为亡亲祭拜时,大伯情绪低落,我坐在大伯身边安慰他,大伯没哭我先落泪了,大伯倒是安慰起我来。“孩子,眼泪换不回亲人。不能总是(在悲伤中)走不出来,这里(东河口)建不了房子了,我们再到别处安家。我们有手有脚有条命在,还怕建不出房子,赚不了钱?”这是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失去至亲至爱之后,失去家园财产之后,练就出来的淡定与坚强。

  大伯那遥望远方、坚定闪烁的目光,令我动容,永生难忘。

  信息时报记者 周芳

  何艳对信息时报记者叶伟报(右)说:“你这么胖,很像我爸爸。”
 
何艳对信息时报记者叶伟报(右)说:“你这么胖,很像我爸爸。”


  他们需要更多关爱

  2009年春节,到四川省青川县寺坝乡安置点,与东河口地震孤儿何静波一起度过灾后第一个春节。东河口2000多人,有七八百人在地震时被埋在乱石之下,板房区内许多人都没心情过年,过年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7岁的何艳,跟何静波是邻居,在地震中失去父亲,现在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打散工维持生计。可能是失去父亲的缘故,对年龄大点的男生特别粘。与记者聊天过程中,经常对记者说:“你这么胖,很像我爸爸。”

  妈妈对何艳管教很严,有时还经常骂她,大年三十早上,记者送给何艳与静波每人一套芭比娃娃,何艳开心地帮芭比娃娃穿鞋换衣服,何艳妈看到她玩玩具,要求她将玩具收起,马上写寒假的作业。何艳脾气很倔,便和妈妈一句一句顶起嘴来。

  初一下午,何艳妈要求摄影记者给她拍摄个人照片,拍完单人照,妈妈欲与何艳拍张合照,何艳开始不肯,经过反复劝说,虽然母女俩站到一起,何艳却一脸不开心。还没开拍,何艳又跑回房间将门反锁。妈妈追回去,关起门来就打。

  何艳的妈妈今年31岁。失去丈夫后,一个人默默承受着精神上的痛苦和生活的压力。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何艳的健康成长,何艳妈有重组家庭的念头,但又担心自己带着何艳,喜欢的男人会介意。一直很矛盾,地震八个月后仍然没有动静。

  何艳家的情况,是地震后许多单亲家庭的一个缩影。

  孤儿寡母,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

  信息时报摄影记者 叶伟报

 信息时报记者陈举(左)和周芳(右)挤在货车里,只剩下容身之处,其余空间都堆满了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信息时报记者陈举(左)和周芳(右)挤在货车里,只剩下容身之处,其余空间都堆满了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信息时报记者陈举(右)在地震孤儿何静波家发现了可爱的小白兔,从此打开了与小静波之间的沟通之门,和记者熟悉了之后,小静波也渐渐露出了笑容。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信息时报记者陈举(右)在地震孤儿何静波家发现了可爱的小白兔,从此打开了与小静波之间的沟通之门,和记者熟悉了之后,小静波也渐渐露出了笑容。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一点关心,换来无限感恩

  此行去青川给孩子们送助学的钱物,听得最多的两个字是“谢谢”。孩子们稚声稚气,眼神清澈,脸上流露出的笑容让人无法抗拒。

  到达马公乡小学时天色已晚,孩子们排队领了助学金后,像一群小动物似的扑到爸妈怀里,让爸妈把钱保管好。我们正要上车离去,朱校长在车旁喊道:“哎,娃儿些(孩子们),看这里哟。”孩子们又一股脑涌到车前,跟着朱校长说,“谢谢”、“好人一生平安”,就连我说“Byebye”,他们也跟着拉长声音“Byebye。”

  在马公乡小学,遇到一个男孩,地震后他的学籍转到了别的学校,后来又跟着妈妈回马公乡上学,成了两头发钱都轮不上的“夹心层”。孩子的妈妈找到记者说明情况,但由于这次助学是一对一,没有多余的礼品包和助学金。小男孩站在一边,一直没说话,倒是比妈妈还显得冷静。

  后来去苏河乡小学,由于发礼包的办公室非常窄小,孩子们在门口排成一溜领东西。一个十二三岁模样的女孩进来后,安静地站在一边。我们正在找合适她穿的外套,女孩忽然说:“姐姐,没有外套也没关系,不用麻烦了。”说着说着,眼泪就往下掉。后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帮她找到了合适的衣服。可在我们离开了青川后,女孩来电话说:“我很想找人说说话,家里什么都没有了。”这个孩子失去了本来家境不错的家,心里一直憋着无处可说。

  给孩子们发钱物时,我告诉他们,这是广东的叔叔阿姨给你们上学用的。当孩子们说谢谢时,我也想说谢谢,谢谢所有资助孩子们的爱心人士,谢谢我的同事付出的努力。因为,到了灾区才知道,地震过去近9个月之后,孩子们的生活依然缺少很多东西,物质的、精神的,只能一点点重筑。一点关心,便换来了无限的感恩,而感恩之后,承载了无数人对他们平安成长的愿望。

  信息时报记者 陈举

(责任编辑:刘超)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灾区群众用坚强撑起希望http://news.QQ.com  2009年02月04日13:53   合肥在线   
  本报特派记者朱玉宝发自青川结束在松潘县的采访后,“鸿路集团·合晚记者春节灾区行”活动来到了活动的第四站——极重灾区青川县。而青川县的关庄镇和红光乡也是地震后安徽省和合肥市卫生防疫队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

 
  2月1日中午,记者离开成都搭乘汽车沿成广高速前往青川。去年6月5日记者曾随安徽省第二批卫生防疫队深入青川县关庄镇和红光乡采访。记者到凉水镇换乘当地的小面包车,快到关庄镇时,天色已经微黑,记者给原先住在帐篷里的邻居魏红兵家打电话,脆生生的童音传了过来,原来是魏的女儿何娅。很快,她就和爸爸一起迎到了关庄镇的吊索桥头。青竹江水已经由当时的浑浊不堪变成清澈透明,从吊桥上看过去,寺坝村原先放置近千顶帐篷的地方已经被整齐划一的板房代替,由于人太多,板房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这倒给邻居们之间的走动拉近了距离,增加了喜庆的气氛。走近板房区,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贴着鲜红的对联,整个板房区一片喜庆的气氛。

  晚饭在魏红兵家的板房里举行。附近几家邻居各自端了几个菜过来,大家坐在一起,把小桌子挤得满满的。一壶啤酒加入了冰糖在火盆上热开,金黄色的热啤酒冒着浓香注入纸杯中。平时话很少的魏红兵当晚话却多了许多,他说:“三十晚上也没有今晚这么热闹,因为今晚来了贵客。今天又是初七‘人年’,我们几家要陪远道来的安徽老乡好好喝一顿!”

  酒过三巡,魏红兵说,娅娃子从年前听说你要过来就一直在盼着,今天终于盼到你了。去年你们刚来时,一段时间里我还是想不通,多少年的血汗钱就打水漂了。后来在你们的劝说下,我想通了,我的家人都好好的,人在就什么都会有的。你们走后,我就借钱买了个摩托车开摩的,一天也能挣个七八十块钱。后来修建东河口地震遗址博物馆的时候,我在工程队里当炮工,一个月一千八,到年底也挣了点钱。现在住在板房里也不想其他的了,如果安置房弄不好,就再挣钱到城里买个房子。

  这位农民已经从地震的阴影中完全走了出来!希望从这个一无所有的家庭中升腾起来。当晚,这一家子把最好的被子拿出来,在房间里生起炭火,给记者安排了一个“五星级”的板房睡房!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军区派遣千辆军车支援地震灾区受群众拥戴2009年2月4日 09:15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徐生 杨彪 林贵鹏 选稿:实习生 曹之菲
  东方网2月4日消息:火红的鲜花、大红的标语,一眼望不尽的人群……

  1月22日,在汶川、北川、青川、广元等地,从集结地到登车点,虽然都只有短短几百米的距离,但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成都军区千辆军车官兵,却走了整整一个小时。此时,他们已圆满完成任务,就要归建了。

  “解放军要走了!”十里八乡的群众扶老携幼,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上万名群众举着标语、横幅,捧着哈达、羌红,为官兵送行。

  “感谢共产党,感谢胡主席,感谢亲人解放军!”一支支锣鼓队、秧歌队,高兴地唱着、跳着、喊着,为即将离开的子弟兵献上最真诚的谢意和祝福。

  从去年12月22日到今年1月22日,遵照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成都军区派出千台运输车、167台保障车、3491名官兵,执行建材抢运任务。官兵们顶风冒雪,在川渝黔陕四省市的92个县(市、区)1000多个装卸点上昼夜兼程,安全行驶1200多万公里,突击为灾区群众抢运红砖13.3万多吨、共计5300万块,其他建材4000多吨,迅速平抑了砖价(平均降幅37%)。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动情地说:“部队上去了,砖价下来了,感谢解放军!”

  铁流滚滚,绘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壮美画卷。一车车红砖,像一团团簇动的火焰,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灾区群众心坎上。

  牢记嘱托,打响灾区建材抢运大会战

  “你们运来的砖太及时了,我们都停工好几天了,今天终于可以建房了,感谢亲人解放军啊!”去年12月22日,当川藏兵站部某汽车运输团率先把一车车红砖运到映秀镇时,一位羌族大爷向官兵献上哈达后,紧紧握住团长敖斌的手,连声道谢。敖团长说:“大爷,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义不容辞。”

  据四川省灾区农房重建建材有关部门介绍,随着2009年农历新春的临近,四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入高峰阶段,各种建筑材料尤其是红砖需求量巨大。大量建筑材料急需从川南、川东北以及外省运往灾区。由于路途较远,运输成本较高,一块红砖到户价格从地震前的0.2元左右,涨到0.6~0.8元,其中运输成本占砖价的70%以上。去年12月18日,四川省委、省政府请求支援的报告传到了中南海。

  胡锦涛主席十分牵挂四川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进展,惦记着灾区群众能不能暖暖和和地过冬、能不能过好灾后第一个春节。胡主席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请军队派车辆帮助灾区群众运送建筑材料和各种物资,降低建筑材料价格。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胡主席的重要指示就是战斗号令。去年12月19日,成都军区党委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迅速作出重要部署,抽调驻川渝部队运输车辆1000台,于春节前突击运输一个月,全力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抢运建材。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政治委员张海阳在动员会上,要求任务部队官兵不辜负胡主席的嘱托与期望,科学谋划、克服困难、严守纪律,及时把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关怀送到灾区群众的心坎上,坚持把执行抢运任务的过程作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稳定、支援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作为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过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与此同时,成都军区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副司令员李作成、副政委段录定任组长的支援地方抢运建材领导小组。

  军区司令部在第一时间分方向派出先遣组,了解灾区政府和群众需求,同时,向任务部队下达预先号令,并根据灾区群众需求和任务部队实际,划分了4个责任区。

  军区政治部及时下发《做好抢运任务政治工作指示》,印发宣传教育提纲,用以激励官兵斗志。

  军区联勤部特事特办,及时给执行抢运任务的一线官兵发放了被褥、电热毯、手套及护肤品和药品。

  军区装备部抽调4个装备保障支援队,奔赴4个责任区遂行装备维修保障任务。

  四川省军区、重庆警备区所属有关军分区、人武部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配合地方有关部门为任务部队做好交通、应急维修、装卸红砖的协调工作。

  在中央军委、总部的领导下,去年12月22日,一场为期1个月的建材抢运大会战,在千余辆军车向灾区的突进中拉开了帷幕。成都军区30多名将校军官纷纷走上抢运一线。司令员李世明、政治委员张海阳冒着严寒,分赴地震灾区检查指导工作,看望慰问官兵,并和官兵一起装载红砖。成都军区联勤部部长董德元、政治委员郭正新多次深入灾区检查调研,看望执勤官兵,指挥抢运行动。军区军交运输部部长丁忠汉在搞好运力统筹的同时,6次深入灾区了解情况。针对运距远、路况差、气候和自然环境恶劣等实际,川藏兵站部部长石松青、政治委员尹治文深入一线,具体指导。各汽车团领导坚持靠前指挥,和官兵一起风餐露宿、连续奋战。

  科学谋划,保证抢运工作有序高效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时值隆冬,灾区风雪雨霭交加,次生灾害频发,路况十分复杂,给执行抢运任务的部队带来严峻挑战。

  去年12月24日,在北京参加重要会议的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政治委员张海阳,向胡主席报告了部队执行帮助灾区群众抢运建材任务的情况。胡主席指出:军队协助地方抢运灾后重建建材,是为灾区群众谋实惠,也可以进一步增进军政军民之间“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深情。执行抢运任务的部队一定要科学组织,防止次生灾害,确保自身安全。

  “既要按时完成任务,也要确保人车安全!”成都军区领导立即向任务部队作了传达,要求认真学习领会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各责任区和任务部队党委坚决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把安全运输的要求贯穿抢运工作全过程。

  去年12月26日,某汽车团的运输车抢运建材要翻越泥巴山。这里漫天飞雪,险象环生。据官兵介绍,泥巴山的山道坡陡弯急,“Z”形急弯有20多处;雾大冰坚,冬季结冰路面达30余公里。车队出发前,第四责任区指挥长杜宜凯和团领导一起,对行车方案再次进行认真论证,对途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再次进行分析、预测。他们还组织技术骨干为车勤人员谈经验、传方法,并为每台车配齐铁锹、十字镐,准备了防滑沙,挂上了2副防滑链。

  下午,运输车队沿着冰雪覆盖的山路,在茫茫雪野中前行。“进入爬坡弯道,注意减速缓行!”“进入结冰路段,注意掌握方向盘!”……在车队行进途中,带队的团政委马伏枥、副团长谢刚一路用对讲机向车勤人员进行安全行车提醒。遇到特别险要的路段,他们就顶风冒雪伫立路边,现场指挥车辆一台一台通过。车队在崎岖的山道上,遭遇10余处险情,30多公里的结冰山路竟然行驶了8个多小时,终于把40多万块红砖等建材物资安全运抵汉源灾区。

  12月28日晚,正在考察四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驻成都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要求:“要继续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大力支援灾区恢复重建”。

  12月29日上午,胡锦涛主席在映秀亲切看望了正在执行抢运建材任务的某汽车运输分队官兵,称赞官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勉励官兵克服困难,把这次抢运任务完成好。同时,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

  胡主席的重要指示和深情关怀,感动和激励着官兵,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支援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热情更加高涨……

  在第一责任区,川藏兵站部的几位领导几乎天天吃住在车上。副部长王玉庆告诉记者,此次抢运,他带的团队纵横四川,一个来回就是1500多公里,各种路况交错,加上雨雾冰霜,稍有松懈,就可能造成事故。此时,最需要领导靠前指挥,保证安全。

  某汽车团指挥所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一张灾区灾后重建抢运建材绵阳片区任务部署图。记者看到,百车千人撒在数十个点上,每台车、每个人在哪个位置、当天在干什么……保障态势、人车行动轨迹等均清晰可见,各保障要素自动显示在电子地图上。“这次行动,是对团队信息化建设的又一次检验。”该团团长黎建国告诉记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神通一号、车载大功率电台……这些信息化设备,都是车队指挥调度、安全行车的可靠保证。”

  “领导一线指挥,科学统筹运力,严密组织抢运,坚持建制出动、集中用兵,突出重点、急需先运,就近就便、对口运输的原则,是我们打好这场攻坚战的重要经验。”4个责任区的领导深有感触地说,部队出征后,要保证抢运工作有序高效,我们根据掌握的情况,正确处理好运力与运量、昼间与夜间、速度与安全、车况与路况的关系,采取滚动运输、梯次衔接、小群多路、满载快跑、夜装昼行等方法,进行具体指导。

  克服困难,让更多群众住进温暖新家

  一支运输汽车分队为赶在第二天一早按时启程,官兵们来不及吃饭休息,帮助工人装载建材。虽然地上有厚厚的冰霜,官兵却干得汗流浃背。晚饭过后,已是深夜。官兵们打开行囊,取出被褥,在车厢狭小的空间内开始布置“卧室”。寒风拼命往车厢里灌,刚才身上的热汗仿佛要凝成冰。为了取暖,官兵们只能几个人抱成一团,穿着衣裤入睡。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拉快跑!”

  多拉快跑!这4个字,承载着乡亲们的美好希冀,展现了官兵情系灾区、心系人民的赤诚之心!

  去年,成都军区部队先后完成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支援北京奥运会等多项重大任务,尽管不少官兵马不停蹄战斗,十分辛苦,但执行抢运建材任务的命令一下达,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某团车油股工程师纪军,待转业休假在家照顾患脑血栓的母亲。当听说部队要执行支援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时,他带着请战书回到部队。“能穿着军装再为人民做点事,是我莫大的荣幸。”纪军说,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永远是自己的职责所系。

  据统计,在这次抢运建材任务中,有36名官兵推迟婚期,700余名官兵放弃或中止休假,22名已确定转业的士官积极要求归队参加抢运任务。

  1月10日,天刚蒙蒙亮,某团四连连长张东就一口气喝了两瓶矿泉水。令人费解的是,车队其他官兵,也咕咚咕咚地喝起水来。张东告诉记者:“多喝水,憋着尿开车,就不会瞌睡了。”

  记者不知道用这种办法提神有多好的效果,望着眼前的张东,却不由敬佩起来。1月9日5时30分,在安县刚卸完红砖的四连官兵,又接到前往达州装载12万块红砖的命令。张东立即组织动员,带车上路。10日凌晨3时20分,一辆辆满载红砖的军车未进行片刻休整,便立即向灾区疾驰,为的是让更多群众尽快住进温暖新家!

  1月10日上午,大雨下个不停,某汽车团政委杨彬带领10台车将红砖安全送达青川县后,沿着蜿蜒的山路冒雨返程。车队出发不到2公里,前方百米处突然传来一阵巨响,山石倾泻而下,公路瞬间被堵死。杨彬带领官兵趟着泥泞冲向塌方区。他们有的用十字镐挖,有的用手刨,几个人合力抬石头。不少人手脚划破了皮,磨出了血,雨水、血水、汗水交织在一起,但他们全然不顾。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一条可容车辆通过的便道终于打通了。

  1月21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给成都军区送来感谢信的同时,也向党中央、中央军委报告:成都军区出动千辆军车为灾区抢运建材一个月,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人民子弟兵情系灾区、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官兵攻险克难、不畏艰苦、敢于胜利的风范,不仅使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也极大地振奋了灾区人民战胜重重困难的信心。

  1月23日,胡主席欣闻成都军区圆满完成为四川地震灾区抢运红砖任务,又作出重要批示,对执行任务的全体官兵给予高度褒奖和勉励……

  记者在汶川、青川、北川、广元等地的一些乡镇看到,一排排山景房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红白相间的外墙与郁郁葱葱的树丛相互映衬,受灾群众正在乔迁新居。此情此景,令广元市剑阁县城北镇柳垭村村长陈玉金陡生感慨:“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军队,哪里有这么好的子弟兵,他们永远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

  整整一个月,顶风沐雨、风餐露宿的官兵们连续奋战在四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一线,再一次成为公众赞颂最多的对象。军人,愈加成为和平年代人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13户青川家庭齐赞诸暨房东好
 
牛年他们希望能做“诸暨人”
 诸暨网  2009-2-4
 
 
    本报讯 (记者 杜萌颖 通讯员 周 晗)对于去年6月刚成为陶朱街道龙山社区金村自然村居民的13户来自四川青川的家庭来说,牛年正月让他们百感交集。这个新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八,每天都有一两户人家开灶宴客,大家带着自己的碗筷、凳子,抱上自家的娃,上门聚会。他们说,地震让他们失去了家园,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诸暨市民的好心肠。也是地震,教会了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

    去年6月,13户人家、40多口人陆续入住金村时,家住金村的铁路诸暨站工作人员金重武就忙活开了。他家和他侄子金保均家的两幢四层楼住房,成为这13户人家的“避难所”。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大家立刻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跟记者说金重武与金保均这两位房东的好。来自青川的张清明说:“刚来的时候,房东倪水英(金重武的妻子)就给每个娃买了一套衣服。”家里已有两个孩子的丁万江说:“我媳妇去年6月来时就是预产期,也是金师傅帮忙托关系安排的医院。”一家老小共8口全到了金村的张小波说:“今年过年,金师傅给我们每家的男人发了一包烟,还送挂历、福字,还给小孩发了红包!”

    就在年前的一月初,张清明一家三口花钱给金重武家送了一面小小的锦旗,上书“陶朱街道金村金重武爱心相助、品德高尚”。张清明说,住在这样好的房东家里,经常接受他一家子的帮助,无以回报,只好想了个最朴素的办法,送锦旗。大家坐在一起,就夸诸暨人好。孩子读书成问题,诸暨人一帮忙就减免了异乡费等多项费用;读小学的孩子一进当地的跨湖完小,就发了新衣服、慰问金和牛奶……

    到了诸暨后,这13户家庭的男丁都进了市健力集团工作,妇女和老人则做起了剪绣花线头的计件工。今年过年前,两户房东都提出要和他们一起过年,但由于饮食上的差异没办成,于是,两位“金师傅”既送鸡鸭、又送“团圆馃”,蔬菜豆腐也是自己掏钱买好了送上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40多口人来到聂正强的“家”中,大家围着一张大圆桌,对着桌上的炖粉条、青菜豆腐、炒藕等七八个大盆的菜肴,吃起了团圆年夜饭。谈起了当时的场面,不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愉快的表情:“人太多了嘛,就让小孩、妇女和老人坐下,男人们都站着吃。”过完年以后,每户家庭又轮番做东,请大家上门聚会。这样的“走亲访友”显得格外情谊融融。“想到大家都是从地震灾难中活下来的,所以觉得这样的团圆格外幸运。”

    对于新年,大家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常年在我市务工的张小波、丁万学等人坦言,希望新年里能赚更多的钱。记者了解到,目前,13户人家的十几名男丁中,只有两三名已经开工,其他人仍在等待所在工厂开工的消息。去年6月带着妻子儿女一家四口来到金村投奔哥哥的丁万江,最大的心愿是新年能回家:“前两天看到新闻联播,我们老家在造新房了,想新年抽空回去看看。”而其他几户亲历了地震的家庭,提起家乡便是沉默。在地震中,张小波的爷爷过世了,到第三天才被人从废墟中挖出来,他说,“我们几户家庭在这里工作、生活,受到了诸暨父老的帮助,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真正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来源:诸暨日报  编辑:王晓铭  电话:0575-87253831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媒体记者在青川:三顿年夜饭吃出三种滋味

四川在线  (2009-02-04 06:14:19)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从大年二十九到大年三十,我在青川过了三个年,吃了三顿年夜饭,吃出了三种滋味。

  关庄镇寺坝板房安置点

  年夜饭吃出“快乐”

  1月24日,大年二十九晚上,在青川县关庄镇寺坝板房安置点608室,我与何应立、王天会和蒋万琼一起过了一个年。

  这顿年夜饭,让人吃出了快乐。王天会和蒋万琼原来是红光乡东河口村后院社的邻居。东河口是青川地震受损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地震烈度达到10度。地震中,王天会失去了儿子、儿媳以及两个孙子;蒋万琼家15口人,除了外出打工的5人,其余10人全部被淹埋,其中包括蒋万琼的丈夫。三个孤老决定要聚在一起吃个年夜饭。

  年夜饭很简单。一盆酱牛肉,一盘卤鸡胗,两碗魔芋烧排骨,一碗花生苗烧腊肉。在这个10多个平方米的板房里,大家吃得热气腾腾。蒋万琼说:“这是震后吃得最开心的一次饭。”她还拿出侄女杨敏从青岛一福利院寄来的贺卡给大家看。贺卡上写着:“大妈,在迎接新春时,让我们忘掉过去一切的不愉快重新开始。”

  木鱼镇一临时板房安置点

  年夜饭吃出“希望”

  第二顿年夜饭,则让人吃出了希望。那是1月25日大年三十下午6点,我在青川县木鱼镇一临时板房安置点里,和王长春一家16口人一起,挤在10多个平方米的板房里,吃着年夜饭。

  年夜饭很丰富,有当地特有的酥肉和玉米黄酒,也有鱼、鸡和腊肉,摆满了用三个小桌子拼起来的饭桌。大伙儿边喝着玉米黄酒,边规划着来年的打算。

  王长春家在木鱼是有名的富裕户,在最繁华的街上,王长春的父辈建造了一排房子,足足有800多平方米。王长春自己还经营着一个茶场和一个1200多亩的林场。地震不仅让王长春家的4个老人遇难,还把他的房子震塌,将林场和茶场的道路、生产设施全部震毁。说到这里,王长春的眼中含着泪水。

  王长春的大哥韩顶清是绵阳一中学的老师。他对王长春说:“如果说2008年的关键词是坚强,那么2009年的关键词是建房。希望你早日把永久性住房建好,有困难,我们一起解决。”王长春听了,豪气十足地说:“当年,父辈凭一双手,给我们建设得这么好,我们还年轻,也有一双手,相信在政府的关心下,房子也能很快建设起来。”

  乔庄镇一安置点

  年夜饭吃出“温暖”

  年三十晚上7点,我又来到青川县乔庄镇一安置点,与唐钧一家共度除夕。这顿年夜饭,我品尝到了温暖和幸福。

  唐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倒塌,一家9口人,挤在一个大约只有12平方米的板房里。“这里虽然是临时住所,但是因为家人的团聚,这里就是个温暖的家”,唐钧的大儿子唐和平说。再加上房子里布置着年画,贴着福字和春联,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年夜饭有腊肉、鸡、腊排骨还有清汤和蔬菜。唐钧说,今年的年夜饭比往年要简单,往年是在饭店吃,但今年情况特殊,大家就自力更生亲自下厨了。唐和平说:“今年这个年虽然简单,但很温暖,也很温馨,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人民日报记者 王伟健  

编辑:刘波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回望灾区:对春天的期许

 2009年02月04日05:33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图文:回望灾区:对春天的期许
图文:回望灾区:对春天的期许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将伤痛沉淀在心里,灾区民众开始了新的生活

  图为:贴上标语为自己鼓劲

  本报特派记者张欧亚 苏海涛

  冷雨,黄昏时分,立春前夜,我们终于走进锦官城,我们的足迹在穿越四川极重灾区中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圆。

  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十个极重灾区,我们一一走过。

  入住成都一家星级宾馆,我们用了几个小时洗去身上的风尘。还是十天前在绵阳时,我们在总理看望灾区群众时下榻的宾馆里洗过一次澡,在以后的穿越行程中,每夜几乎都是合衣而卧。

  十余天穿越,三千里路云和月,我们目睹了党和政府对灾区的牵挂,记录了灾区群众艰苦的生活,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片田野充满的生机和希望。

  首次入川,我们曾经描述灾情的惨烈;再次入川,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笔力难以复制四川灾区群众的坚强与不屈。

  我们只能如实记下沿途所见所闻所感,以为志。

  在灾区三次见到温总理

  腊月二十九傍晚,温家宝总理要到北川吉娜羌寨的消息传遍了三乡五里。下午1点,邻乡群众就三三两两赶往羌寨欢迎总理。本报记者获准进入羌寨,见证了总理与灾区群众联欢的场面。

  吉娜羌寨依山而落,是在震中受毁后择址重建的。远远地看到总理的车队从对面山谷中驶来,村民张茵激动地举起写着“总理辛苦了”的标语。住在寨后的王建成抢占了一个制高点,不断地念叨“今天终于可以见到总理了”。总理灾后多次到北川,王建成都给错过了。制高点下平行距离三四米,村民们支着一口大锅,里面冒出热腾腾的蒸气,这是羌寨按最高的礼仪,欢迎最尊贵客人的羊骨头汤。广场篝火旁,还烤着一只全羊。

  总理进寨后,被住在村口的王成益拦住了。在王成益家吃过饭后,总理出现在羌寨中心的广场上。身着节日服装的村民们热情地围了上去,为总理披上羌红。总理绕广场一周,与村民同欢,并向四周群众挥手致意。羌族群众盛起一碗热腾腾的羊骨头汤举给总理,总理接过喝了下去。

  本报记者在距总理三至五米远的地方见证了这欢庆的场面。这是大地震发生后,本报记者在灾区第三次见到总理。“大家快尝尝吧,这道菜温总理尝过的,一起来沾沾喜庆。”温总理一行的车队刚驶出村口,王成益的妻子就热情地招呼起前来采访的各报记者。36岁的李学春没有想到,自家刚搬进新建好的房子还不到一个月,就接待了一位最尊贵的客人。

  而她的丈夫王成益则开始努力回味温总理到他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他坐在桌上吃了大约2分钟,参观我房子花了7分钟。”王成益说。

  王成益还把自己未来的“致富方针”向温总理做了汇报。羌寨修好后,旅游公司马上与他们取得了联系,跟每家每户都签订了协议,搞民俗旅游。总理听说后,连声说“很好”、“很好”。

  除夕之夜,我们入住总理下榻的绵阳富乐山酒店,心中不断想起总理对灾区群众的牵挂与关怀,这是“5·12”后,总理第7次来到四川看望慰问灾区人民。那一夜,身在异乡的我们,心中感到分外的温暖。

  从对联标语中品读坚强与乐观

  在穿行灾区的全程中我们发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低矮的油毛毡房,必有一口“锅”——转播电视的接收器。在由映秀通往汶川县城威州的一处两山夹成的狭小平地上,藏族陈志高一家,在门口打着麻将。地震后,他家在原址搭了一间小油毛毡棚,家里所有财产尽失,但在搭起这个临时棚子后,老陈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政府补助款,买了这口“锅”和一台新电视。

  老陈说,什么没有都可以,但不能没有电视。我们一样要享受精神生活,同时也可从中了解灾区重建情况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寄托。

  在极重灾区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流传着一个“两幅泥腿子标语感动温总理”的故事。那是在去年8月31日,总理第四次来灾区视察。知道总理要来枣树村,乡亲们一直琢磨着,要给他老人家送个礼物。

  当时正是灾后重建最紧张的时刻,村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建起了临时过渡房。在重建过程中,这些川西的庄稼汉们相互帮助,自力更生。更难得的是,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出两句标语,一句是“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另一句是“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村民们灵机一动,从街上买来红纸,找村委会主任雍明用毛笔一字一画地写上,贴在墙上。总理看到后,果然很受感动,后来到其他灾区考察,还念念不忘枣树村的这两句标语。

  我们到枣树村采访时,标语已经被当地政府用镜框保护起来了,而村民关在友家新建的三间砖木结构房的门框上也贴上了一副新对联:天降大灾志不丧,国逢多难更兴邦。横批:重建家园。关在友的妻子说,他们家是腊月二十六才搬进新居的,第二天,老关就找识字人非要写一副反映灾区人民精神的对联,说要给大家再提提气。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松潘县小河乡所在地,曾是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古城,59岁的老人周佳兴在自家简陋的木板房里开了家小理发店,为街上的老年人剃头理发。他没念过几年书,毛笔字也写得不好,却自己买来红纸,歪歪斜斜地写了一副春联:有手有脚自己干,大灾大难雄得起。横批:重建家园。附近的年轻人从周老汉门前经过,都会驻足细读一会。

  这,就是四川灾区人民的乐观与豁达。他们没有将全国人民的关心当作依赖,而是选择靠自己的双手开创新的生活。这种坚韧,是我们在穿越灾区时始终感受到的,也是我们的笔力难以准确复述的。

  冬去春来,让我们一起为他们送上春天的祝福。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