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灾区被遗忘角落29 558名学童全被认捐(图)2009年02月05日10:56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吴昌艳拿着礼物满载而归
专题摄影-信息时报 叶伟报
专题摄影-信息时报 叶伟报
阳光暖童心——探访地震灾区被遗忘的角落 系列报道 29
信息时报成功打造“一对一”慈善平台
向你们道一声感谢!
□信息时报记者 马向新
信息时报爱心档案“阳光暖童心”活动的爱心接力在牛年春节期间持续进行,除了除夕前派出第二批赴川记者向学童派发捐款和新春礼包外,青川马公乡小学、石坝乡小学、苏河乡小学以及关庄镇小学等特别偏远的学校,是记者二度探访的重点地区,我们会将这次回访反馈的资料,陆续发给捐助者,增进资助者对受助者情况的了解。
迄今活动共捐助558名学童,爱心人士随后的捐入款项将继续在每周日的爱心档案版面中刊登。
558名学童全数被认捐
历时两个月的“阳光暖童心”活动得到广东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支持,558名灾区学童全部得到认捐,目前到账的有229人(次)捐出的善款逾24万元,其中A计划 63700元、B计划160500元、C计划7212元、D计划10600元。信息时报除夕前派出第二批记者在春节前再度赴四川为学童送上首批善款与新春温暖礼包,礼包中有棉鞋、棉衣、学习用品等近20件新年礼物,当孩子们收到礼物和善款时,无不感动和开心。信息时报记者还在青川板房中和受助学童一起过年,让孩子们的春节更丰富。
感谢所有爱心读者
在热心读者中,有不少是不愿留名的好心人。捐助者中既有以家族名义联合捐款的,也有公司老板发起员工集体捐助的,还有远在云南或澳大利亚的热心人在网上读到相关报道,表示希望帮助地震受灾孤儿,也有年过八旬的老婆婆,虽然行动不便,但仍希望能捐出自己的一点心意。如此的热心人故事多不胜数,充分体现了热心读者乐于助人的慈善情怀。
在此,我们也代表所有受资助的学童们,向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阳光暖童心”活动还将进行一系列回馈工作,联系人陈小姐将把各重点探访学校受助学童的图片、联系方式以电子邮件等方式给捐助人,以便资助双方建立联系(如未留下电子邮箱的读者,可致电34323160或13724121701联系陈小姐)。剩余的部分学童名单,还将继续在每周日见报的爱心档案版面中陆续刊登。第二批善款我们在收齐后就会划出,由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代为逐一发放到人。
从2008年12月初至今,信息时报爱心档案“阳光暖童心”活动系列报道持续进行了将近两个月,捐助四川灾区学童558名,迄今收到善款逾24万。这次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彭澎认为:“一对一”的捐助模式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捐助方式,既让捐助者放心,并通过熟悉亲友口耳相传的方式发展了潜在的捐助者。
爱心应当成为一种习惯
卢贝拉(广州市慈善会秘书长)
“在不少广州人眼里,做慈善不光是捐钱捐物。关心社会已成为一种责任,爱心应当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不能等到有大灾大难时,才把这种爱心激发出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广州市慈善会秘书长卢贝拉指出,在这次信息时报发起的“阳光暖童心”捐助四川灾区儿童的活动中,将社会各界的爱心带往四川灾区,呼吁更多企业、市民参与慈善爱心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和谐社会环境。活动期间,广州市慈善会的同事们十分关注进展,跟前方保持密切联系,而财务等部门持续不断接受善款捐赠、登记分类,为“阳光暖童心”活动做了大量后勤工作。
卢贝拉说,自创立“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开始,广州市慈善会与《信息时报》合作多年:6年前,创办爱心档案栏目,迄今已令广州900多户困难家庭受惠;2007年,在爱心档案5周岁之际,前往西部贫困地区“曲朗多多”捐助藏区儿童;今次这个跨年度活动又为500多名四川灾区的受灾儿童寻求了近30万元的资助资金……多年来,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信息时报成功建立了一种完善的“一对一”、平民百姓乐于接受且容易做到的民间慈善捐助模式,无论是市内的贫困家庭,还是青海、四川等地的贫困儿童,爱心档案以及广州市慈善会作为一个共同搭建的平台,将广州市民的爱心有针对性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
“《信息时报》本身是媒体,不是慈善机构,能付出这么大的努力,得到广东爱心人士的踊跃捐助,确实令人感动。关键在于报人怀着对社会的责任感持之以恒地挖掘感人故事,这种定位于平民百姓的‘一对一’、透明公开的捐助模式显然已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 信息时报记者 吴暇
树立媒体慈善价值观
彭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
《信息时报》主动参与汶川大地震灾后的大救助,也反映了中国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和新世纪媒体的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灾难像汶川大地震一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媒体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信息时报》“爱心档案”不仅是一个媒体的角色,还承担了社会责任,在做新闻报道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一系列慈善事业,为社会树立起具有媒体精神的“慈善”价值观。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慈善”是社会主流多元价值观中重要的一部分,人们以多种形式参与慈善事业,有钱可以捐学校、没钱可以捐学校里的一条板凳。
在中国,慈善价值观既是普世价值,也是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的。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慈善事业尚需要制度的支持,如慈善捐款是否可以享受退税等,媒体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要形成制度,首先“慈善”价值观需要更广泛的拥戴和支持,这样更需要媒体对“慈善”社会心态进行广泛宣传和鼓励。媒体的广泛参与可以有效促进制度性的刚性驱动的形成,《信息时报》“爱心档案”带了一个好头。
整个“阳光暖童心”计划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在于“一对一捐助”这种形式,我认为这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捐助方式,这种形式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直观,既让捐助者放心,无形中也发展了潜在的捐助者。在慈善业发展不太完善的时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捐助者更直观地知道自己资金的去向;同时,通过让捐助者和受捐者的直接联系更广泛地宣传了慈善事业——捐助者和受捐者直接沟通后,会告诉身边的朋友,与朋友分享自己参与慈善事业的点滴感受,这些捐助者的朋友很有可能受到这种氛围、精神的感染,更多人更积极地参与到捐赠中,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了潜在的捐赠群体。二是在受捐助者方面,“一对一”的方式容易培养困难孩子的感恩之心,更珍惜生活的来之不易。
信息时报记者 王勇幸
真实、感人、引人深思
刘家林(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整个“阳光暖童心”专题从新闻策划到作品质量都比较好,我比较感动和满意。从策划而言,地震过去很久了,周遭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时又恰好是灾区人民度过的首个寒冬。能够抓住这个新闻点,并且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探访没有人去过的地方,这样的专题是非常成功的。
此外,这次采访也凸显了媒体和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记者在寒冬腊月中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选择与灾区人民一同度过,这样的工作作风,生动地体现了上个世纪《大公报》杰出的战地记者朱启平“工作第一,生命第二”的精神。
从表现手法而言,专题可谓图文并茂,尤其图片非常动人,给予读者强烈的真实感,看了后产生一种震撼的力量。如爷孙靠在一起挤在小床上睡觉,类似这样的图片非常真实,明显没有摆拍的痕迹。
最为珍贵的是文章的主题。关心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贴身追访他们的故事。一开始先给予读者沉重的感觉,然而在表达沉重主题后却展现了欢快的色彩,体现了灾区人民的信心和乐观,给人激励和鼓舞。
最后,报道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中央电视台搞的都是大场面,《信息时报》从民生角度出发,通过孩子这些弱势群体来呼唤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因此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其中,显性效果是呼吁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加入到捐款和救灾工作中,因此捐款数字不断攀升;而隐性效果则是让政府反思,提醒政府把工作做细,不做表面文章,救灾工作任重而道远。信息时报记者 梁建敏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