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乙九人飞

[诺水风光] 百鸟图(二)(第26——50种)

  [复制链接]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五五之叟 的帖子

谢谢,共有28种了。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四十八、黑尾蜡嘴雀
雀形目 > 燕雀科 > 蜡嘴属
描述:体型略大(17厘米)而墩实的雀鸟。黄色的嘴硕大而端黑。繁殖期雄鸟外形极似有黑色头罩的大型灰雀,体灰,两翼近黑。与黑头蜡嘴雀的区别在嘴端黑色,初级飞羽、三级飞羽及初级覆羽羽端白色,臀黄褐。雌鸟似雄鸟但头部黑色少。幼鸟似雌鸟但褐色较重。
虹膜-褐色;嘴-深黄而端黑;脚-粉褐。
叫声:鸣声为一连串的哨音和颤音,似赤胸朱顶雀。叫声为响亮而沙哑的tek-tek。
分布范围:西伯利亚东部、朝鲜、日本南部及中国东部,越冬至中国南方。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的落叶林及混交林,至中国南方及台湾越冬。亚种sowerbyi繁殖于华中及华东尤其是长江下游的集水处,向西可抵四川;越冬在西南。
习性:利用林地及果园,从不见于密林。
俗名:蜡嘴 小桑嘴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048——1
IMG_2962_调整大小.jpg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048——2
IMG_2964_调整大小.jpg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048——3
IMG_2970_调整大小.jpg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1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

发表于 2011-11-1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尾蜡嘴雀的确漂亮,我还没见过。先生拍鸟技巧高,都很好。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巴山老林 的帖子

谢谢鼓励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四十九、红腹红尾鸲
雀形目 > 鹟科 > 红尾鸲属
描述:体大(18厘米)而色彩醒目的红尾鸲。雄鸟:似北红尾鸲但体型较大,头顶及颈背灰白,尾羽栗色。翼上白斑甚大,黑色部位于冬季有烟灰色的缘饰。雌鸟似雌性欧亚红尾鸲但体型较大,褐色的中央尾羽与棕色尾羽对比不强烈。翼上无白斑。具点斑羽衣的幼鸟已具明显的白色翼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包括微弱的lik及较生硬的tek声。鸣声为短促清晰的哨音tit-tit-titer接以突发的似喘息短促音,于突出的栖木上或炫耀飞行时鸣唱。
分布范围:高加索山脉、中亚、土耳其、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北和中部及青藏高原。
分布状况:中国西部及西北部山脉--西藏及青海至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秦岭海拔3000~5500米的开阔而多岩的高山旷野。越冬至河北、山西、四川南部及云南北部。
习性:耐寒性的红尾鸲,栖于高海拔。性惧生而孤僻。炫耀时,雄鸟从突出栖处作高
空翱翔,两翼颤抖以显示其醒目的白色翼斑。有时在动物尸体上觅食昆虫。雌鸟冬季
往较低海拔处迁移,但雄鸟仍留居高海拔,有时在雪中找食。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049——1
IMG_0935_调整大小.jpg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049——2
IMG_0941_调整大小.jpg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049——3
IMG_0947_调整大小.jpg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14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victory:

发表于 2011-11-14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白头鹎,羽冠髭纹黑,枕环腹部白。身着橄揽衣,果园不速客。
普通翠鸟,头大颈短双翼圆,嘴粗嘴直尖又长,体羽艳丽如美玉,水中捕鱼本领强。
斑头大翠鸟,翠鸟同科羽翼丽,头端斑点如奇花。叫声低沉个头大,水中捕鱼顶瓜瓜。
大杜鹃,性孤不营巢,雌雄杂乱交。鸣叫似哀怨,传说把君褒。
小杜鹃,科属杜鹃类,只是个头小。鸣叫如吹哨,卵产别鸟巢。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五五之叟 的帖子

辛苦了。已收藏。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五十、红尾水鸲
雀形目 > 鹟科 > 水鸲属
描述:体小(14厘米)的雄雌异色水鸲。栖于溪流旁。雄鸟:腰、臀及尾栗褐,其余部位深青石蓝色。与多数红尾鸲的区别在无深色的中央尾羽。雌鸟:上体灰,眼圈色浅;下体白,灰色羽缘成鳞状斑纹,臀、腰及外侧尾羽基部白色;尾余部黑色;两翼黑色,覆羽及三级飞羽羽端具狭窄白色。与小燕尾的区别在于尾端槽口,头顶无白色,翼上无横纹。雄雌两性均具明显的不停弹尾动作。幼鸟灰色上体具白色点斑。亚种affinis的雄鸟尾上覆羽棕色,雌鸟尾部白色较少,下体鳞状斑纹仅限于腹中心。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褐色。
叫声:尖哨音ziet, ziet;占域时发出威胁性的kree声。鸣声为快捷短促的金属般碰撞声streee-treee-tree-treeeh,栖于岩上或于飞行时发出。
分布范围: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的垂直性迁移候鸟,于海拔1000~4300米的湍急溪流及清澈河流。亚种fuliginosus于西藏南部、海南岛及华南大部,北至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亚种affinis于台湾,见于海拔600~2000米。
习性:单独或成对。几乎总是在多砾石的溪流及河流两旁,或停栖于水中砾石。尾常摆动。在岩石间快速移动。炫耀时停在空中振翼,尾扇开,作螺旋形飞回栖处。领域性强,但常与河乌、溪鸲或燕尾混群。
俗名:蓝石青儿  铅色水翁   铅色翁  溪红尾鸲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050——1
_MG_7019_调整大小.jpg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乙九人飞 的帖子

050——2
_MG_7074_调整大小.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