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上山下

[文学世界] [原创]为了捞分,俺也淫一首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年三十儿,农历鼠年的除日.

    "除"的本义便是去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积淀了不少忧烦郁闷,在这一日要统统除掉.除去就的脏的,干干净净轻轻松松地迎接新的.如此想去,老祖宗的规矩里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期盼的.

    送旧迎新,按习俗,今儿才是正经的拜年的时候,夫子借这小小一隅,向诸位朋友拜年了.

    恭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

    事业牛生活牛爱情牛工作牛工资牛奖金牛股票牛彩票牛

    牛年大吉!

发表于 2009-1-25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恭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

    事业牛生活牛爱情牛工作牛工资牛奖金牛股票牛彩票牛

    牛年大吉!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四百零一:
        牛年初一.
        "初"的基本义是"开始的".因而,今天该是个全新的开始.所以,值得庆贺.零时满城震耳欲聋的鞭炮,便是庆贺的仪式.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时间是无法做到新旧割裂的.
        时间是个圆,从任何一个点切入,它都是新的开始,同时,它又都是整个序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过去的延续.这种循环无尽无止,不依个人意愿而更易.
       所以, 尽管我们怀有强烈的美好的愿望,但必须且也只能服从于这规律.
       在新的开始里,牢牢记住旧的过去给我们留下的酸甜苦辣,记住曾经的痛苦欢乐,路才会更平更顺,阳光才会更美更暖.
       新的开始是与过去的告别,而不是对过去的遗忘.
       世间万物皆如此,概莫能外.

发表于 2009-1-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的开始里,牢牢记住旧的过去给我们留下的酸甜苦辣,记住曾经的痛苦欢乐,路才会更平更顺,阳光才会更美更暖.

发表于 2009-1-2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和灾区群众一起过年
2009年01月26日 12:10:28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01/26/content_10721005.htm

周公遗风

人民总理

情系灾区

心血相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年伊始

鞭炮不止

祝愿各位

富贵满室

[em05][em05]

发表于 2009-1-27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恭贺各位牛年好!!!

转圈咡

[em05][em05][em05][em05][em05][em06][em06][em06][em06][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四百零三:
    09春晚帷幕刚刚落下,便已经有人开始"盘点"其今年流行语了.看着这类文字,心里颇不是味道.
    从词面意义上讲,所谓流行语,当是那种至少在一定范围的人群中盛行,被重复的频率较高,且能延续一定时间的语句。可眼下,春晚荡起的涟漪尚未舒展,甚至还有人未及一睹全貌,便急匆匆地定性“流行语”,退一步说,不能言之为荒唐可笑,也至少是操之过急吧。
    前几日,读到一个词儿,叫全民焦躁症,乍一看,挺扎眼的,可细细琢磨,却觉得蛮有味道。这个时代,生活节奏愈来愈快,而身边的成功者又貌似很多,潜心于精雕细琢的,反而会被时尚甩得老远,于是,一夜成名一日暴富便成了理想与时髦,浮躁便成了通病。试看如今身边的各行当,真能不急不躁的,数的出几个?即使是众人切齿的伪劣食品药品案,剔除掉其它的因素,其中最要害的,恐怕还是暴利暴富的焦躁吧。
    人人都痛恨粗制滥造的伪劣品,可人人又都渴盼自己一蹴而就名利双收,这真是个奇怪的环。胡哥号召“不折腾”,可这样的环一遍遍周而复始,是不是另一种折腾呢?
    话是这样说,回头看看自己写的这几行字,竟也发现自己的焦躁了。由此可见,“耐得住寂寞”是件挺难的事啊。
    喝茶,看书。走自个儿的荒径,让别人轧马路去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四百零五:
    居家过日子,各人都有自个儿的一些习惯.
    譬如,有的人习惯于睡懒觉,只要没事,一定蒙头大睡到日上三竿;有的人习惯于熬夜,暮色愈浓,眼睛睁的愈大,不等鸡鸣头遍,决不阖眼;有的人习惯于与酒为伴,号称"无酒不成餐";有的人则习惯于与茶为侣,唇边无茶,便百味皆寡,坐卧不宁.
    认真想想,只要自个儿身体撑的住,习惯便是自个的事,犯不上由谁来指导甚至矫正.
    但有个前提:身心愉悦,且合乎生命之法则-----倘若是戕害生命的,那便是犯罪了,即使受害者是自己.
    所以,习惯需服从于客观规律.
    如今的社会,先进的网络技术已使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中,许多过去必须死记硬背的知识,鼠标一点便豁然在目,过去需要翻遍数十本图书才能拼齐的资料,如今只需食指微动便尽揽于怀.于是,许多人养成了"百度"习惯:阅读可以百度,写作可以百度,翻译可以百度,理解分析也可以百度,一时间,所有的文化、知识都与百度结合在一起,夫子称之为"百度文化".
    百度固然快捷便利,但若演化成现代生活不能离弃的习惯时,那境况便有些可怕了-----毕竟,各类文化产品所具备的独特韵味,是需要人自己去反复咀嚼品味体悟的,而这一点,无论是现在的百度,还是未来的千度、万度,都是无法替我们完成的。
    或许,将来的某一日,人们噙上一枚能量药片便可精神百倍地穿梭于超快节奏的忙碌中,可那些怡人口舌肺腑的美味,也将成为藏于博物馆的回忆。
    一大清早的,写下这些文字,颇有些杞人忧天的味道,打住吧,捧杯热茶,握着那本线装《饮水词》,俺去享受自个儿的习惯了。
 

发表于 2009-1-3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居然淫到鸟692楼,厉害

[em01][em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早呢,莫喊哈,悄悄地淫.....[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9-1-3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四百零六:
    按国人的习惯,"年"是从大年三十儿到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正经地"过"完.所以,平民百姓家里的节庆喜气,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汤圆下肚.
    可这喜气儿常会被一些其它的东西所破坏------昨天晚上,广州越秀区一品牌电脑专卖店内,一位二十来岁的店员,被自己挂在胸前的手机炸死.
    可怕的是,手机的爆炸并非缘于恐怖分子活动,而是手机电池自行爆炸.
    眼下,中国是手机占有量最大的国度,甚至连上小学的孩子,裤兜里或红领巾下,也常常塞着过悬着一部手机.这本不足为奇:信息社会,手机是最便捷的信息收发工具.而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成果,正是咱们所定义的"幸福"的内涵之一.
    问题在于:当这幸福构建在时时提心吊胆的恐惧中时,还能叫幸福吗?
    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偶然事故,何必大惊小怪.可上着班,不仅要担心孩子过马路是否安全,还得操心孩子的手机会不会着火,这种搏弈式的"幸福",是否也太离谱了啊?
    看了看专家提供的建议,诸如充电器械、充电时限、手机放置等等,一二三四陈述了许多,脑海里突然闪出爆炸物的管理规定:小心轻放,远离火源水源......
    那不是手机,是自带的不定时炸弹.
    当粗制滥造成为各行谋利的流行时尚时,"文明"也就到了折转的阶段.

发表于 2009-1-31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em06]

发表于 2009-1-3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9-2-1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民焦躁症=人人发财梦![em02][em02][em02][em05][em05][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四百零七:
    因夫子支着个小摊,所以,常有家长来询求孩子为文之诀窍,夫子以"多读书"答.又言:我家孩子书倒是读了不少,可一下笔,啥都没了.夫子曰:那不是"读",而是"看".读与看,二者不能等同.
    读书与看书的区别,在于对书的定义.将书视为工具,需要了便翻翻,事成了就抛至墙角,此为"看".看,能满足眼目之欲,或许还能检个只言片语,但也仅此而已.将书做为营养剂,每开卷必细细咀嚼,反刍玩味,由此及彼,浑然忘我,此为"读".读,则入目更入心.心中有了,下笔岂会无?
    眼下,能飨耳目之娱者甚众,不少书也染了这毛病.所以,想读,会读,也需精挑细选,循序消化,万不可生一蹴而就之念.
    再想想,当今的时尚,急功近利浮躁风甚盛,成年人都难以静心,况乎稚气未脱好奇心盎然的孩子?
    读书不易,读懂更难,读懂且化为自己的东西尤难,而在百度类工具触手可及、书被视作某种功利性敲门砖的背景下,欲耐住寂寞体味读之愉悦,难上加难。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

发表于 2009-2-2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上山下在2009-2-1 11:28:00的发言:
之四百零七:
    因夫子支着个小摊,所以,常有家长来询求孩子为文之诀窍,夫子以"多读书"答.又言:我家孩子书倒是读了不少,可一下笔,啥都没了.夫子曰:那不是"读",而是"看".读与看,二者不能等同.
    读书与看书的区别,在于对书的定义.将书视为工具,需要了便翻翻,事成了就抛至墙角,此为"看".看,能满足眼目之欲,或许还能检个只言片语,但也仅此而已.将书做为营养剂,每开卷必细细咀嚼,反刍玩味,由此及彼,浑然忘我,此为"读".读,则入目更入心.心中有了,下笔岂会无?
    眼下,能飨耳目之娱者甚众,不少书也染了这毛病.所以,想读,会读,也需精挑细选,循序消化,万不可生一蹴而就之念.
    再想想,当今的时尚,急功近利浮躁风甚盛,成年人都难以静心,况乎稚气未脱好奇心盎然的孩子?
    读书不易,读懂更难,读懂且化为自己的东西尤难,而在百度类工具触手可及、书被视作某种功利性敲门砖的背景下,欲耐住寂寞体味读之愉悦,难上加难。
 

极其精辟的师训![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