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路下穿隧道 人民路下穿隧道自2013年7月份通车以来,备受关注,也饱受争议。其中大多是觉得设计者是多此一举,没有任何作用;另一部分人觉得起了一定作用,但没有真正解决南充的交通拥堵问题。笔者作为一个看官,作为一个关心南充发展的普通人,对此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分享给大家。 诸多网友关注的焦点在于,下穿隧道究竟有没有用,不妨来看看以前的这一带是一个什么样子。
老西河桥
五星花园
西河大桥 五星花园 笔者对上述两幅图作一解释。上图是西河大桥和五星花园昔日风貌,从图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堵车堵的可谓是一片狼藉。作为一个生活在南充的人,这种情况从很早开始便是家常便饭。现如今我难以在网上找到大西街与人民南路交叉口的交通拥堵图片,但记忆中那处也是让人焦头烂额。 那么问题来了,有的人就会说,你看看现在的这些地方,是不是一样的不堪。的确,五星花园堵车那就是司空见惯,很多司机是唯恐避之不及,却又无可奈何。 不妨再来看看下面的图片。
下穿内
下穿口部
没错,这就是褒贬不一的下穿隧道。由图可见,下穿隧道还是有相当的车流量的,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交通非常顺畅。众所周知,下穿隧道北接团结大桥上跨桥,南连西河大桥跨线桥,建成通车以后打造了一条南北向的城市快速通道。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有下穿隧道多余的感觉?对于我来讲,就是下穿隧道致使两边辅道太窄,路面的通行的空间受到了侵占。可是,细想一下,南充老城区街道本来就只有就这么宽,满足了下穿,就得做出一些牺牲。如此看来,下穿隧道还是修足了分量。 说到这里,恐怕很多人会觉得我在为人民路下穿隧道的碌碌无为开脱。坦言,我只是为它多说了两句好话而已,因为我认为观点的盲目从众是一种不公。2013年,南充机动车保有量就已突破70万辆,汽车就有20万辆之多。要知道,2006年,南充全市的汽车保有量仅为6万辆。2012年,下穿隧道开始修建。南充日报曾经对下穿隧道作多次报道,如:9月30日上午11时,交警在人民北路下穿隧道入口处统计发现,仅10分钟时间,从人民南路开往人民北路的车辆有258辆,从人民北路开往人民南路的车辆有204辆,也就是说,10分钟内共有462辆车进出下穿隧道。对此,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大队长李智伟认为,从此次堵车可以看出,人民南、北、中路下穿隧道对于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的作用明显。 2009年,针对交通拥堵问题,南充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城市交通:要超前思考预留空间》的文章,其中就讲到南充城区特别是主城区的交通状况是“遇峰必堵“,如果不及时对城区交通进行全方位治理,再等三四年,南充的城市交通将有可能发生严重堵塞。他们的调研报告提出,随着南充城区由小到大,人口、车辆逐渐增多,需要超前思考,给城市道路交通发展预留空间。从居民的消费取向来看,近几年,机动车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市民购买能力不断增强,加之购车、养车成本下降,油价下调,机动车的增长可谓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面对机动车大幅度增加,城市道路增长则极为有限,特别是顺庆城区,人均道路面积稳步下降。 怎么看,怎么想,我都觉得下穿隧道就是应运而生。 总结来讲,用过于苛刻的眼光看问题往往滋生的是无端的谩骂和指责,原本下穿隧道没有如此不堪,便也是倒在了流言之中。时代在进步,南充在发展,诸如下穿隧道这种向地下要空间的方法去发展立体交通,理应是南充走向现代化城市的必然产物。至于拥堵,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谁又不呢? 话题说到这里,再提一嘴五星花园的丝绸女神,近期坛里又引发了热议。
丝绸女神
穹顶
可能每个人的审美观念不一,我觉得丝绸女神有他的韵味,现在的大穹顶有它的清爽,唯一我想吐槽的就是穹顶晚上能有五颜六色的灯光射出来就好了。至于女神,消失了这么久,都没有重现江湖,我们只能呵呵了。转念一想,神不是人,它的存在是神秘的,爱她,信她,她便在你身边。不过据听说好像是要在滨江南路改造时迁建在丝绸公园,也许这算是更名副其实了吧。 个人观点,各位看官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