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探讨
部分摘录:
摘要:通过对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执行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实意义与法律依据,分析了现有殡葬服务设施的环境污染状况,介绍了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阐明了执行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今后我国殡葬建设项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策
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安置处、殡葬服务中心(站)、公墓等殡葬园区,不仅是人民群众办理丧事活动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设施,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殡葬事业的发展,殡葬园区污染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大量凸现出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殡葬行业垄断的局面被逐步打破,国外知名殡葬跨国集团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将注入中国殡葬业,国内的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闲散资金也因殡葬业的高回报率而纷纷抢占殡葬市场。多种资本注入中国殡葬业,在促进殡葬服务自由化市场形成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殡葬建设项目的开发与环保这一严峻的问题。
按照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评价殡葬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或杜绝殡葬环境污染,恢复殡葬园区生态损失,在着力解决现有殡葬服务设施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如何吸取教训,对新的殡葬建设项目的环保问题进行事前评价,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是最早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环境影响评价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殡葬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未得到不折不扣的实施,甚至有的殡葬建设项目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给国家和殡葬服务机构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因对周边区域造成环境污染而使殡葬园区这一为民服务的场所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殡葬改革的进程。
一、殡葬建设项目现状分析
(一)殡仪馆(含火葬场)的环境污染分析
我国年死亡人口830万,如以每人60Kg计,全国每年就有49.8t遗体需要妥善处理,其中50%左右在殡仪馆火化,遗体火化、殡葬用品和遗物祭品焚烧过程中产生H2S、NH3、SO2、CO、NOX、二恶英类、烟尘和众多的有机气态污染物质;在停尸、运尸、吊丧等殡仪活动中,遗体不同程度地暴露于大气中,大多数非防腐尸体在各种发酵菌和水解酶的综合作用下将发生腐败变质现象,释放出H2S、NH3、SO2、NOX等污染大气环境的化学物质,同时因逸放出致病菌和病毒而造成生物污染;殡仪馆内对遗体作防腐处理时防腐药剂的挥发也能带来醛类有害气体的污染问题,进行遗体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殡仪馆内殡葬设备的运转、悼念、哭丧、燃放鞭炮等习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这些污染物的形成使殡仪馆成为一个特殊的环境污染源。
(二)公墓的环境污染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骨灰处理多样化”精神的落实,全国相继建立了近千个安葬骨灰的经营性公墓,安葬骨灰或遗体的乡村公益性12万个。公墓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缺乏统一规划,功能布局不尽合理,以至造成改造难、扩建难的窘况。二是绿化美化差,树种配置不合理,缺乏园林艺术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包括视觉污染),损害了公墓的整体形象,三是未经审批、盲目上马。
因土葬是任遗体自然腐败的过程,遗体公墓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而骨灰中残留的重金属类化合物也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公墓内祭扫过程中焚烧殡葬用品和遗物祭品、哭丧等习俗对环境也造成污染。
(三)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殡葬建设项目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令人担忧,尤其是大多数殡仪馆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立项建设前根本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殡仪馆改造时,由于殡葬行业的特殊性,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10%。殡葬园区因盲目的、不科学的、不规范的建设和改造,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殡葬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实意义与法律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殡葬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一)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术语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又称为环境预断评价或环境事前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把环境影响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这种在人类行动没有改变环境以前,记载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现状,预测它将产生的变化,并对预测的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制度,既为决策部门提供环境影响防治对策的科学依据,又为设计部门提供优化设计的建议,因而不仅可以防止其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可大大减少事后治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为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殡葬建设项目对其周围区域环境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因而要对拟建殡葬园区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影响的程度进行预测和评价,提出科学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在于:
一是通过对殡葬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科学合理建设殡葬园区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以减轻和补偿殡葬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是为殡葬建设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殡葬园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科学依据。
总之,通过“先评价,后建设”,可以推进殡葬产业合理布局和殡葬服务设施的优化选址,预防因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果。
三、执行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程序
“殡葬建设项目”是指以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殡葬建设活动,可分为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殡葬开发(包括新建、改造项目)等的工程和设施建设。
(一)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殡葬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其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也应遵循我国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如预防原则、综合原则、科学性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等。
(二)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及公众参与等。
1.殡葬建设项目概况
殡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情况;建设项目地点;建设规模(扩建项目应说明原有规模);殡葬活动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废水、废气、废渣、粉尘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废弃物和污染物处理方案、设施和主要工艺原则等。
2.殡葬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
殡葬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包括殡葬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周围地区地貌与地质情况、江河湖海和水文、气象情况,周围地区大气、水的环境质量状况,周围地区的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地方病等情况等。
3.殡葬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殡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可进一步分解为大气、水、噪声、土壤与生态、人群健康状况等环境要素(或称评价项目)。包括对周围地区的这些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防范与减少这些影响的措施,尤其是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环境质量影响范围和程度、噪声、震动等对周围生活居住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对专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投资要进行估算。
4.殡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环境影响评价,要以殡葬建设项目为核心,围绕建设项目的流程,产生污染的种类,对外环境的影响,治理对策等进行影响评价。工程分析应以殡葬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
对殡葬建设项目可能遇到的与可能解决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应提出方向性和综合性的意见。殡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等。
(作者单位: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完整内容请参见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原文链接:
http://zyzx.mca.gov.cn/article/yjcg/bzgl/200807/200807000187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