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贪官“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2009-06-0814:53:29归档在政府剖析|浏览3578次|评论20条
日前有报道说,深圳官场将又有一次大地震,包括许宗衡市长在内的一批位高权重的官员要纷纷落马了。进入2009年,反腐成果显著,按说我辈小老百姓理应欢欣鹊跃才对;但却如巨石在胸鱼鲠在喉,有说不出的难受。为什么呢?反观贪官的成长轨迹,每一名落马的高官东窗事发之前都有着那么阳光正面的廉洁形象,都有着那么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每一个落马的中国贪官,除了家里隐匿的巨额贿赂,单位的一大串丑闻恶行,还有大量苦心编织的荣誉光环和一大串廉政名言。中国贪官不但贪权、贪财、贪色,而且还“贪誉”。他们总是善于利用各种发表重要讲话的机会,搞所谓的“廉洁秀”。到头来,这边绕梁三日话音末落,那边已锒铛入狱沦为囚犯。真应了那句民间俚语,“台上道德文章,台下男盗女娼”。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的贪官这么热衷于既要当婊子又要树牌坊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贪官们都是立了些什么样的贞节牌坊吧。上网查查,不难发现中国的贪官总能留下几句廉政的名言。级别越高,廉政名言越震耳发溃越感人肺腑。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经常谆谆教诲下属:“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原全国副委员长成克杰在广西省主席任上更是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想到广西还有一百万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是觉也睡不好呀。”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解读的更有学问:“‘钱’是什么?‘钱’就是两个持‘戈’的士兵守着金库,伸手就要被捉。”原云南省长李嘉廷的表态几乎要让人落泪:“我最大的心愿是在未来5年内解决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160万人口的贫困问题。”原上杭县女副县长则直接对灯发誓:“我若贪污一分钱,就将我开除党籍;我若受贿一分钱,就将我枪毙。并可一直枪毙到我的孙子。”前不久被“双规”的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事发前写给网友的慷慨陈词就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贪官们的廉洁语录,如果不注明出处,真会被人误读为当代清官的至理明言呢。
由此可见,陈良宇、成克杰之流,台上道貌岸然,台下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大庭广众之下正襟危坐,俨然一正人君子;私下里却包二奶养情人,“五毒俱全”,“六根不净”。真是的的道道的“两面人”干部了。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党性信仰,沦丧了最起码的人伦道德。此类“两面人”深知背地里干了些什么名堂,惟恐被他人发现破绽,所以一方面在公众场合表现得很“积极”,信誓旦旦,一本正经;另一方面在本地区本部门努力寻找“保护伞”,他们的信条是只要“上面有人”,就可以“不拘小节”;而一旦其“兴趣爱好”与主子相投之后,还可以形成利益联盟,相互照应,一路青云直上了。剖析一下,这种热衷于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两面人”干部,只所以会层出不穷,无非还是信仰的缺失和制度的不健全。
可以说,目前的中国人普遍地缺失信仰。几千年封建专制造成的“媚上”、“媚权”的双重人格在今天还大有市场。建国后,旧的儒家信仰核心(仁义礼智信)都随着文革的动乱而砸烂;新的信仰(社会主义道德观)却又没有如官方想象的那样及时树立起来。共产主义在大家将信将疑的注视中成了执政官员“心里可以不信,嘴上一定要喊”的标语式口号。在这种信仰缺失的情况下,官场的潜规则又大行其道。由于当官实行层层任命,大小官员全都由上级发现、考察和任命。凡做官非常成功的人,一般不是做事特别成功,而是做人特别灵巧,对组织意图领会得非常充分,为上级长官服务得非常到位。中国官场高升之路,是走对路线、跟对上司。官吏考核与任免,说是要看“德能勤绩”,实际上却主要是看忠诚度。上司满意是最大的政绩和最重的砝码。于是,他们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学会了“欺上压下”,学会了“落实就是开会,迎检就是喝醉;管理就是收钱,领导就是全对”。正直不阿、老实做人,被视作迂腐无能;投机钻营、逢迎拍马,可以得到步步高升。初涉官场者,对种种歪风邪气从看不惯到旁观,从旁观到司空见惯,从司空见惯到同流合污,恶性发展下去,最终从马列信徒沦为“厚黑门徒”,从“为民执政”到“为钱执政”。
但他们又是依附于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的,这个党要求他们要无私奉献公而忘私。实践上肯定是做不到的,那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强调一下了。虽然对自己所讲的东西,自己都觉得好笑,但还是要认认真真地把戏演完。更有贪心的演员,还妄想着弄一个政界的“百花”、“金鸡”奖之类的东西,以期成为自己当更大官吏的资本。于是,在表演中格外卖力。岂不知所谓的廉洁语录最终却成为百姓饭后茶余的笑柄了。
一批批的政治“双面人”就这样天天诞生着,大有前赴后继之势,似乎要绵绵不绝了。可以想象,如果现有的干部评议制度不完善,现有的干部任命体制不改变,现有的下级干部对上级干部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动摇,这种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干部一时半会还是无法绝迹的。这真是国家的真悲哀,民族的大不幸了。
活着好难的博客八面来风,一家之言
http://blog.ifeng.com/21492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