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盐亭行
何一东
我对盐亭的了解,其实不多。记得很小时候,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从老家西充到成都时,经过一次,但留在记忆中的回忆,却基本没有。那个年代,
所有的小县城形象,好像都是一个模式,一穷二白,没有特色,破破烂烂的……
后来,很多年过去,我在报社当了六七年记者,到过省内不少市、县,但却一直没机会到盐亭。对我而言,盐亭恰似“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姑娘,缘分未到,自然无法相识。而对盐亭的初步印象,则是因绵阳著名作家岳定海的一篇《嫘祖的桑林》的文章,点燃了我的好奇,激发了我的兴趣,呵呵,原来盐亭这么有文化内涵有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我居然不知,真的是孤陋寡闻了,不禁汗颜!
去年11月下旬,由岳定海牵线搭桥,盐亭县委、县政府邀请组织四川省、成都市数家媒体的主编、编辑及作家前往该县采访。借这个机会,我终于走进了这个我充满神奇、魅力四射的地方,其新鲜感受,真有如陶渊明先生所著《桃花源记》一般,令人豁然开朗,啧啧称赞,连呼“不枉此行”!
当汽车驶进盐亭县境内时,顿觉眼前一亮,但见山不高,无山势雄伟、峰峦突兀峻拔,却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水不深,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再没有比“青山绿水”这个词来形容它合适了!整个山坡,都是大片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浅色的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煞是雅致。而无数农田,一眼望去,生机勃勃,翠绿万顷,令人喜悦无比!而新鲜的空气,那更让人神清气爽!对久居大都市,饱受雾霾、尾气、污浊空气之害的我来说,不啻是一种身心的解放!真使我如沐春风,心旷神怡也!同行的《华西都市报》周末版主编、专栏作家李贵平,成都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作家郑光福也摇下车窗不断眺望美景,连声说:巴适,接地气了,接地气了!岳定海高兴地说:“呵呵,你们不知,如今的盐亭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了!光是全县绿化,也在绵阳前列,在全川也名列前茅!”
我们一行人在盐亭最早前去拜谒的是赵蕤墓。地点应该在两河镇白虎村白虎寨附近吧。路很窄,两旁皆农舍和田野,还有不深不浅的沟渠,开车的郑光福都有些把持不住,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可惜的是,赵蕤这位唐代杰出的道家与纵横家,和李白乃唐代“蜀中二杰”,以“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并称。如今在乡下,却知者寥寥。问了好几人,有的不知,有的指错路,好不容易才找到墓地所在。
在一靠陇山岩处,我们沿山坡田埂而上,山岩被草木荆刺覆盖,无任何标识。终于,爬上了山岩,山岩上露出一约两米宽左右的古墓穴,墓穴左右上下是用石块砌码,正中立有一无字碑,这便是赵蕤的坟墓了。
为何是一块无字碑?熟悉盐亭历史的岳定海告诉我们,赵蕤生长于盛唐武则天时代,公元690年,武则天称皇帝改国号周。过了四年,宰相娄师德为武氏铸天枢,立于朝堂之上,歌颂武氏的功德,武氏辞世后(705年)被其政敌,捣毁了天枢,后来她的玄孙唐玄宗即位,为其祖母立了一座无字碑,意在功过应由后人评说,身为隐士的赵蕤,吸取武氏的教训,所著《长短经》也让后人评说,如他在撰《长短经》序结尾说:“撰《长短经》旨在宁固根蒂,革易时弊,兴亡治乱,具载诸篇,为沿袭之远图,作经济之至道,非欲矫世夸欲,希声慕名。”可见赵蕤视功名如浮云,故立无字碑留世。
大家听罢,纷纷嘘唏不已,摄影留念。我站在无字碑前,在初冬的风中,不禁思绪万千,感慨多多:赵蕤自幼好帝王之学,“博学韬衿,长于经世”,并且“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因此闻名于当世。唐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辞而不就,过着隐居的生活。而如今,一些人奔忙于红尘,为名为利,削尖了脑袋,依附权势,大肆行贿,毫无人格,只为捞上个一官半职。而千方百计谋占了职位之后,不思为民服务,身披公仆衣,长着贪官心,不择手段,疯狂攫财,情人成堆。腐败之实,令人触目惊心!简言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之千古名诗,活生生又重现!而赵蕤才华横溢,名震于世,面对皇帝赏识,前程锦绣,却淡泊名利,甘愿过着平民生活,非无志也,实乃睿智选择!与其所谓高官厚禄,在布满暗器的政坛上如履薄冰,小心周旋,不如归隐田园,身心自由,清茶润心,粗食养生,面对家乡美景,兀自放歌,岂不快哉!无字碑,人生大智慧啊!
而给我心中震撼的,是恢宏的嫘祖陵!来盐亭之前,我上网了解,据介绍,嫘祖陵是“中华女祖第一陵”,位于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坐北朝南,以山为陵,以墓为心,头顶蓝天,前望云海,气魄宏伟。嫘祖——黄帝元妃,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她“首创种桑养蚕之张,抽丝编织之术、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被历代帝王尊为“先蚕”,民间祀为“蚕神”、“行神”。当我们沿着盘山公路直达嫘祖陵时,心中十分激动!
此时,嫘祖陵景区风貌提升工作正火热进行,陪同我们采风的盐亭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岳定兵高兴地说,今年11月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嫘祖陵景区植树造林和绿色景观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经过绿化施工,整个景区的绿化景观效果将明显改善,实现了塑造景区风貌、提升景区品质、改善景区环境等目标,届时,景区形象将焕然一新。
面对“中华女祖第一陵”(1993年,四川省老领导、学者杨超为原墓题写的“嫘祖墓”碑,包含在陵墓正中。“嫘祖陵”三个古篆体大字是由新加坡著名华人书法家丘程光先生到盐亭书写的),我们不禁肃然起敬,追思越千年!《国防时报》编辑部副主任、作家唐雪元用他的湖南口音连声赞叹:“伟大、伟大!真伟大!”《晚霞》杂志主编、作家许永强久久凝视着嫘祖陵,感慨地说:“盐亭乃人杰地灵也,嫘祖不愧功高日月,德被华夏!”
随后,无论是参观盐亭经开区、规划馆、檬子垭牌坊、玉龙牌坊,拜谒文同墓、李义府碑、蒙文通故居,还是走访嫘祖文化广场、凤灵寺、高山公园等,我们这群媒体人都深深思索着,感动又欣慰---盐亭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好地方啊!人文资源丰富、历史沉淀厚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我们来迟了!
夜宿盐亭,散步在两江幸福广场,但见万家灯火、流光溢彩、火树银花,无比美丽,丝毫不亚于大都市!陪同我们观夜景的盐亭县博物馆解说员王兰姑娘美丽大方,身材高挑,解说专业!这次,她成了我们这群“男人帮”众星拱月的对象,相机、手机齐向她聚焦,一张张生动活泼的美图,令大家啧啧称赞(她的解说照片后上了《华西都市报》)!
难忘采风结束返蓉的下午,我们在岳定海的陪同下,来到他曾下乡当知青的毛公乡观赏田园风光。在冬日的暖阳下,此时的梓江,碧波微澜、波光粼粼;旁边的田地里,白菜、油菜、芹菜、莴笋、香菜、大葱、蒜苗、红萝卜等各种蔬菜,绿油油、鲜嫩嫩,成畦成行,煞是喜人!我大口地呼吸着,这飘着菜香的空气,心旷神怡!好久没这样和土地亲近了,那感觉真的好醉人!
在这里,岳定海还在毛公乡场上巧遇他当年的患难之交海娃。面对昔日的好友,两人都很惊喜、激动,在乡场上临街的小茶铺,互诉友情!如今年过花甲,仍孑然一身、生活困窘的海娃,是岳定海心中长久的牵挂。这位重情重义的汉子,不时资助海娃。这次,他又掏出几张百元大钞,不由分说,塞进海娃的手中,憨厚的海娃顿时热泪盈眶。此情此景,令我的心也五味杂陈,感慨万分!是啊,像海娃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者,才最值得同情、关注,盼有关部门,能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让其晚年生活得好一点、快乐一些!
离开毛公乡时,热情好客的岳定海请我们品尝“母猪壳”。何谓“母猪壳”?岳定海饶有兴致地告诉我们:毛公乡场下有一条长长而清洌的河流,叫梓江,恰好在场口低而浅的岩石边囤积着河水,汪汪的,一大片,如蓝绸缎在这里颤动,涟漪之下七八米深之石缝,生长着四川境内珍罕的鳜鱼又称作“母猪壳”。“母猪壳”这俗名难听,乃鳜鱼身上长着黑斑点,如乡下农民猪圈内饲养的老母猪,东一坨西一堆,煞是刺目。所以就将难看的猪皮比喻成鱼的形状,倒也妥贴。
待厨师端上一大盘“母猪壳”上桌来,大家迫不及待伸筷,果然是质嫩爽口、鲜美无比!郑光福是个老成都,美食家,边吃边赞:“这‘母猪壳’是我此生从未吃过的美味,巴适得很!”
短暂的两天盐亭行在依依不舍中告别,夜色中,我频频回首!美丽的盐亭,我会再来!
通联:成都市同心路1号金域国际26楼《晚霞报》编辑部
电话:13678166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