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SCM989765

舒从明作品:长篇小说《南山情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54.读书幌子

54.读书幌子
       在张晓玲最需要经济支撑学业时,何家珍眼疾加重,生活更加艰难,走路佝偻着腰,劳动能力严重衰退,只能摸索着照顾张晓桃。
       张显志整日四处游逛,不管不顾自己的妻子女儿,被大女儿吼过后,很快就忘了,又打着供张晓玲读书的幌子,到张晓燕家里要钱,要物,供自己挥霍,张晓燕也无奈,只好想办法给他钱。何家珍理解大女的经济状况,从来不向她伸手要钱,显得特别有骨气。
       世上再大,也没有不漏风的墙,张晓燕回家看望母亲,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气得直跺脚。父女俩为此又大吵一架,张晓燕把父亲恶狠狠地数落一番,张显志自觉没趣,收敛了许多,不敢再频繁地往女婿家里要钱了。
       张显志依然回村里混日子,饱一顿,饿一顿,越混越艰难,就像人们俗话所说:“火柴头卸磨子,越卸越黑”,人们不再相信他,也很难在村里吃到便宜饭,人瘦得皮包骨头,可怜又寒酸,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穷酸至极,谁看了都会摇头,谁也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的人民教师,脱了农皮惹人羡慕的张显志,风流帅气的张老师。
       张晓玲的高中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学习成绩优秀,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家里的顶梁柱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家就像一盏在风雨中飘摇的孤灯,随时都可能熄灭。熬一年算一年,多读一年赚一年,张晓玲慢慢变得成熟起来。
       高三那年,何家珍一直在生病,工资收入不够打针吃药,许多时候硬撑着,不去医院就医,把省下钱来给张晓玲读书用。看到家里的情况,张晓玲伤心透了,心里一直在滴血,思想压力越来越大,常常晚上睡不着觉,怕又考不好惹母亲生气。
       对于参加高考,张晓玲抱着极大的希望,全力以赴地冲刺着,她的人生价值就应该体现在高考上,通过了独木桥,她的人生路将是一片坦途,没有通过独木桥,她的人生路将一片灰暗,希望渺茫。
       然而,高考的独木桥真是难通过,命运之神再次与她开了一个冷笑话,仅以2分之差名落孙山。
       残酷的现实把她气得差点寻短见,王方姐弟俩轮流陪伴照顾,百般安慰劝解,才让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人一般都是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其他同学可没有王方那么理解她,对她客气。有一天,古志刚从县城乘车回家,在公共汽车上碰到张晓玲,先是一番久别重逢的问候,再以调侃的口吻问:“老同学,考在哪所大学啊?”,原来他早知道了高考结果,在故意调侃她,她不好说谎,只好说没考上。古志刚说:“你每天吃着鸡鱼蛋面,住着新楼房,这样都考不上大学!看来你也是属于30%的那部分人啊,是考不上大学的命!我们考不上,还可以回家看牛儿,打猪草,你呢?城里的居民嘛,可不能去打猪草哦!……”。
       古志刚善于说笑话,一番话语逗得满车人都笑了。张晓玲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在车下打一个洞,钻下去躲一躲,深悔当年说大话,说了过头话,今日遭此羞辱,一报还一报,立即就落了一个现世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3-2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埋一节写得恐怖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石 发表于 2019-3-27 09:07
活埋一节写得恐怖

是啊!此故事的讲述人93岁高龄,去年冬天过世了,是他的亲身经历,真实感特别强,对我也有很大的刺激,以至于几十年都忘不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3-2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55.运气不错

55.运气不错
       王元生老实善良,看张晓玲的家庭艰难,父亲又坏又不顾家,也挺可怜,从没说过她的长短,以德报怨,有时还主动让女儿去帮张晓玲妈妈收拾家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福气,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很听话,也算成才了。
       王正读中学,喜欢学习,成绩出众,喜欢和张晓玲辩论世事,大家有共同语言。
       整个家里,唯有袁大娘最讨厌张晓玲,经过长期观察,她认为张晓玲深受其父的影响,为人和张显志一模一样,私下对王方姐弟说:“她的性情和为人极像她爸爸,像张显志这种人,是典型的损友,不宜结交,要时刻提防!不能让他的任何阴谋得逞!”,王方听了,不以为然,觉得婆婆说得太严重,批评老人家太小气,怕别人来家里吃饭,心里不高兴,也没有过多在意这话。
       张晓玲从小在妈妈的溺爱下长大,从没做过家务事,更不用说干农村里的农活,连做一顿饭都不会做,真的挺遭人嫌。
        张晓玲高中毕业那年,王正也初中毕业,未考之前见面时,都相互鼓励,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终,王正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专,作为农家子弟脱离了大山的怀抱,捧得了铁饭碗,运气比张晓玲好一点,让张晓玲羡慕,感慨他的运气真好。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李桂枝觉得儿子有出息是她种下的善因,得了善果,王元生觉得老实人不吃亏。
       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活着不容易,有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人总是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跑赢了一批同路人,并不意味着你走进了安乐窝,或许更残酷的竞争在等待着你。你只是找到并占据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点位,你需要在你的点位上不停地挖掘,越深越宽越广,坑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你存在的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9-4-1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56.少年烦恼

56.少年烦恼
       高考落榜过后的暑假,对于张晓玲来说显得特别难熬。
       回到家里,几乎没法住人,到处脏乱差,猪粪鸡屎满地都是。妈妈两眼昏花,病怏怏的,行动艰难,傻妹妹爱折腾,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简直无法住人,面对妈妈的失望,邻居的冷嘲热讽,她心里特别难受。
       去王方家里住,也只能偶尔去。王正岁数大了,两人一直以姐弟称呼,邻居看了难免又要生闲话。
       三年学习下来,王方早已学会了全套农业技术,为乡亲们嫁接果树苗,整天到处跑,很少在家里闲着,有时候,她也带着张晓玲去,可她什么也不会,跟着吃白食,客户有闲话。看到自己在农村里毫无用处,张晓玲心里充满了失落感,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将来,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她就感觉头疼欲裂。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长越好看”。十八岁的张晓玲个子高挑,身材修长,长相性感,挺像演员林志玲,在十里八乡范围内都算得上美女,走到哪儿都引人注目。对于张晓玲这样的焦点人物,有很多人议论她,关注她,打听她的事。
       人们知道王方与她来往密切,把议论的话题故意透露给袁大娘,有时有意说给李桂枝听。家里人在一起时,相互摆谈,以农村人的标准点评、议论,王正的耳朵里被是非装得满满的,许多都是杞人忧天的无稽之谈。
       有些传言更让人气愤,说张显志想钱都想疯了,正在四处活动,和人贩子密谋,要把自己的女儿卖到河南去。那些村里人说得有模有样,大家听了也都半信半疑,虎毒不食子,难道他真敢卖自家的孩子,连畜生也不如吗?谁也不相信这样的谣言,但自从上次有人打王方的主意,差点把人拐骗的事件发生后,人们时刻都在为这个美丽的女孩捏一把汗。
       暑假里,天气炎热,王方出去修理苗木不在家,张晓玲在王方家住下,已经十几天了。她的生活习惯比较讲究,一副城里姑娘的时髦打扮,在大山上显得特别扎眼,引得不少人从远处赶来看热闹。
       王正心里也挺烦,发现家里每天都人来人往,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来王家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两个花一样的姑娘。有人四处打听张晓玲想找什么样的婆家,有人打听王方要找什么样的婆家。
       最让王正闹心是张晓玲对别人的看法根本不在意,打扮得更妖娆扎眼,把头发弄来弄去,有时穿着挺露,看得他脸红耳热,想入非非。张晓玲好像挺得意,一点都不在意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对外人的好奇,出于礼貌,王正又不能赶人家走。
       王方技校毕业后,雄心勃勃,建好了属于自己的果园,苹果树都有一人多高了,家里的荒地被有计划地开垦出来,种上了葡萄、柑橘等。王元生特别支持女儿的想法,让她放手干,提供了足够的劳力和资金。
       三年的时间,葡萄树开始挂果了,偷葡萄的人特别多,防不胜防,王正不愿意做地里的农活,父亲便安排他守葡萄园。他非常乐意,在葡萄架下面铺一张厚厚的油布防潮,拿一个枕头靠着,躺在上面看小说,他到处天南海北地收刮旧书,金庸的武侠,琼瑶的言情,过去老师不允许他看的闲书,都找来没日没夜地看。葡萄被人偷了他也不知道,仅作为一个真实的稻草人摆在那儿,挺有意思。
       葡萄卖钱不多,送人吃的不少,但是多数还是王正监守自盗,像孙悟空看蟠桃园,想吃就吃,想摘就摘,边吃葡萄边看书,累了睡,醒了吃。受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他产生了许多奇妙的想法:人们传说:在农历七月半,葡萄架下能听牛郎织女说情话,是否真的听得见呢?他做了试验,在七月半烧袱子时,他头顶箢篼,上面放满瓦片,想看看能否听见说话,看看是否有鬼魂抢夺纸钱,是否是确有其事?他一一照做后,才发现原来都是些骗人的谎言,又或许是他耳朵不好,听不见遥远的声音。
       王方是年轻人,遇到事情考虑不周,做事仅凭一腔热血。很快她就发现山上种果树的弱点,首先是交通问题,其次是销售问题,把开荒的规模缩小了一大半,仅作技术验证而已。
       王正也变了,干活总是偷懒,一听说干活就耍奸,找藉口跑到树林里躲起来看书。自从考上中专,饭碗有了着落,做事情没有从前当农民那样肯干了,父母也不好说他,由着他的性子胡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57.以貌取人

57.以貌取人
       张晓玲不敢回家,在王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考验着这个女人的忍耐力。
       张晓玲前途彷徨,万般无奈,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妈妈商量了两次,妈妈主张她继续复读,经济上变得十分困难,难以继续支撑。张晓燕打电话来,鼓励她继续复读,相信她下次一定能考上。她考虑来考虑去,觉得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高中的班主任韩老师看她的情况,也支持她继续复习,争取下次考上,改变自己的命运,专门为她联系了复习班。
       离开学还有一个月,老家的院子里实在太乱,恶臭难闻,她住不惯,只好厚着脸皮去王方家。
       王方在农技校学会的农业技术,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已经开始挣钱糊口了。她的嫁接技术尤为高超,结啥子树都活,周围的邻居听说后,纷纷请她帮忙嫁接果树,改良品种。她四处帮人嫁接果树,挣钱非常容易,每天都在忙。张晓玲闲着没事,只好跟着她跑,累得腰酸背疼,戴着草帽,手臂上的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疼,还是咬牙坚持着,能和好朋友在一起作个伴儿,累也特别开心。
       王方在家里建果园的事情,山前山后早传遍了,大家感觉挺奇怪,纷纷前去参观,她出名了,很多人都感觉这姑娘不错,连村支书记也找上门来,邀请她出来当村干部,王方仔细考虑一番,不愿意被人约束,拒绝了老支书的好意。人们听说她连当干部这样的好事都不愿意干,心气太高,反而更加佩服她。
       是好姑娘,还没有结婚成家,说媒提亲的人特别多,那些媒人与王家几代人都有交情,实在不好轻易拒绝,薄了媒人的面子,有时又推脱不掉,只好勉强答应见一面。
      王方想了一个办法,她识别人的方法与众人不同,有人因此说她脾气古怪,其实不然,凡事她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会轻易屈从别人的意见。
       每次看对象时,她都会把张晓玲带上。张晓玲是讲究体面的人,把自己收拾得光光鲜鲜,穿戴得整整齐齐,花花绿绿。她的人材确实漂亮,高个子,瓜子脸,杏眼迷人,非常引人注目。同学俩默切配合,王方则故意穿着老农民干活的粗布衣服,旧衣烂衫,一副庄稼人的打扮,站在不显眼的位置观看对方的眼色,心里暗暗发笑。
       男人们的眼睛都比较好色,眼光直愣愣地在张晓玲身上扫射过来扫射过去,品头论足,心花怒放。其实他们连真正需要了解的对象都没有搞清楚,就被王方以“以貌取人”的理由拒绝了,既不得罪媒人,也让对方无话可说。
       对于终身大事,山里的女孩多数在十七八岁就嫁人了,高中毕业嫁人正当时,说媒的人再多,王方也不急,她觉得自己太年轻,不想太早成家,这是她挂在嘴边上的理由,内心深处她觉得男人娶妻应该重才德,不应该以貌取人,最看不惯以貌看人。特别是像她这样搞农业的人,做得都是脏活,累活,自己另一半不能吃苦耐劳,一辈子可能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这是她从张晓玲的家庭悲剧中体会到的人生经验。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58.姐妹纷争

58.姐妹纷争
       暑假后,张晓玲乘车去姐姐张晓燕家,在她姐夫的安排下,去市里一所重点中学复读,班主任正好是姐夫的学生,属于正宗的关系户,她因此离开了南山村,离开了那个是非圈子。
王方开始四处挣钱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连王正都很难看到姐姐的身影。
       王正也进入了学校里读书,在新的学校里,什么都充满了新鲜感,环境改变了,一切都要慢慢适应和再认识。
       王方把张晓玲送走就开始忙碌,一直干了两个多月。
       有一天,王方在家里干活,见张晓提着一包行李,气气喘吁吁地回来了。王方感觉十分惊讶,不是说你去复读了吗?怎么中途回来啦?发生了什么大事啊?她在心里嘀咕,感觉挺奇怪,口里问:“你不是去姐姐那儿复读吗?为何不好好学习到处乱跑啊?”,张晓玲说:“姐姐骂我,瞧不起我,我要和她断绝姐妹关系!”
       王方感到十分惊讶,不知道两姐妹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关系闹得那样僵,可是人家姐妹间的事情,她一个外人不便多说什么。
       王方和张晓玲在一起的时间长,太了解她的性格了,好强任性,爱打嘴仗,善于卖弄风情。她在心里猜测:“可能是张晓玲的举止轻浮,在姐夫面前嗲声嗲气,或者是姐夫有出格言行被姐姐抓住了,所以要狠狠教训啦,不然怎么会那样骂她呢?”
       张晓燕与妹妹相比,相貌简直不在一个级别,根本不像是一个母亲所生,姐姐心里肯定有危机感,有压力,如果真是这样,对张晓玲教育一番无可厚非,这是做姐姐的责任。
       王方是家中长女,经历的事情多,也善解人意,猜到了也不多说闲话。张晓玲姐妹俩的岁数相差近十岁,在一起生活的时间短,相互间没什么深厚感情。加之张晓燕有文化有修养,心思缜密,为人颇有内涵,与年轻漂亮,风情万种的妹妹相比,样貌远不说,特别担心弄出丑闻,对妹妹要求肯定特别严格。张晓玲性格好强,不会轻易服输,两人性格的差异,导致发生矛盾的几率增大。在平时,王方就发现张晓玲只要一见到帅哥,嗲得让人受不了,碍于老同学的面子,懒得说她是非,不管你说的对与错,她心里都无法接受。
       王方问:“你对以后的路有何打算?”,张晓玲说:“还是回第一中学继续复读吧,班主任韩老师会关照我的!”,王方感觉还行,借了不少钱帮她度过难关。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59.魂归尘土

59.魂归尘土
       张晓玲刚进入第一中学复读了小半期,又遭遇了一起人生大事,那是一件最让她刻骨铭心的事情。
       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进入寒冬腊月后,天气异常寒冷。张显志衣衫单薄,家里取暖设施全无,很快着凉病倒了。平时懒散惯了,根本没有积蓄,没钱去医治,躺在床上硬挺了几天,不见好转。何家珍摸索着端茶送水,也难以挽留住他。上帝很公平,把他带走了,不让他再继续为害人间。瞬息之间,三魂渺渺,随风而去,一命呜呼,去了西方极乐世界。
       他的去世等于为地方去除一害。村民们嘴里没说,心里暗暗替何家珍高兴,大家嘴上不说什么“好人命长,坏人命短”之类的话,其实意思大家心里都明白。
       张晓玲被邻居从学校里喊回来,两眼一摸黑,根本不知道丧事怎么操办,后事要怎么料理?她自己身上没有钱,万事非财莫举,红口白牙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地方上的邻居一看事情不对,连忙去乡上给张晓燕打电话,告诉她:“家里发生了天塌下来的大事了,你的父亲走了!”
        张晓燕和丈夫立即请假,赶回九顶山下的娘家里。张晓燕出钱为张显志购买棺木,把遗体收敛,下葬,妥善安埋。由于张显志生前在村里白吃白喝,得罪了许多人,办酒碗的分子钱很少,有的人根本不来,许多人筹钱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还是看在张晓燕姐妹的面子上,入不敷出,花销缺口全部让张晓燕贴补。张显志生前在村里欠下不少债务,债主们这时找上门讨要,张晓燕觉得十分难堪,把所有欠账一一还清,债主们才帮忙下葬,没有再闹腾。
        王方作为张晓玲最要好的同学,参与了丧事操办,忙来忙去增加了不少人气,让张家姐妹俩心里非常感激。王方感觉很奇怪,张晓玲和姐姐不像是在闹别扭,似乎有什么深仇大恨,直到丧事结束,张晓玲也没和姐姐说过一句话。
       何家珍的眼睛不好使,影响了她对事理的判断,凭感觉她知道两姐妹心里不和谐,却不知姐妹间发生了什么事,两个女儿都大了,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她从中劝了劝,没有任何效果。
       张显志在世时,一直待何家珍不好,做了许多伤害夫妻感情的事,但毕竟是几十年的老夫妻,一下走了,心里还是很伤感,忧伤了很长一段时间。
       张晓燕夫妻俩劝慰母亲一阵子,假期一满,就回单位上班去了,除去各项开支,给家里留下一些钱,供母亲和两个妹妹使用。对于姐姐的资助,张晓玲拒不接受,也不对姐姐说一句软话,姐姐拿她没办法,只好由她自己去。

 楼主| 发表于 2019-4-15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60.自由恋爱

60.自由恋爱
       办理完丧事,张晓玲回到学校继续读书,离年关越来越近。
       复读生各方面的开销都比应届生多一些,何家珍退休多年了,她的退休工资,因为物价上涨,显得非常单薄,要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开支很困难,加上身子有病,需要经常打针吃药,经济上雪上加霜。张晓玲要坚持把书读下去,只能另辟蹊径,再想别的办法。
       为了完成学业,考上大学,她向银行申请了助学贷款。
        在那时,助学贷款可是一件新鲜事,全校没有几个人敢这么做,她的表现引人侧目,成了全校申请助学贷款第一人,在学校里出了名,几乎人人都想认识她。有人欣赏她的勇气,赞赏她不向亲姐姐伸手要钱的骨气,也有知情者认为,亲姐妹间因为一点口角,彼此搞得像仇人一样没必要,对待亲姐姐都那般绝情,对朋友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对她敬而远之。
       外人看她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为人太小气,背后的原因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其他人都只是猜测。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和议论,张晓玲全然不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她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轻易苟同他人的意见。
       春天来到,大地复苏,百花盛开,新的一年里,万物都充满了生机。
       一年一度的高考进入了百日倒计时,同学们都在忙着学习,准备进行高考的最后冲刺。
复读第二期,非常关键,也似乎非常顺利,张晓玲的学习状态特别好,几次诊断性考试都非常理想,老师对她寄予厚望,然而,令老师无法预料的事请还是发生了。
       张晓玲读书的时代,正是琼瑶小说流行的年代,一部小说就是一剂催情药,二九芳龄,哪个女子不怀春,对于爱情的渴望,也是人之常情。
       在琼瑶小说滋润下长大的张晓玲,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在不知不觉中灵魂出窍,极度孤独的她,在高考的强大压力下,总是幻想心中的白马王子及时出现,拯救她孤独的心灵,给她送来一份安慰,让她安然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有一位白马王子让她砰然心动,她心仪的人就是复读生里“崔健”,一个装酷的摇滚歌星——许刚。许刚长得高大威猛,样貌颇有点像歌星费翔,一手吉它弹得不错。那个年代,高中生们也是追星族,无不喜欢有乐感的人,能弹起吉它,唱几句流行歌曲,再扭扭屁股,狂舞几下身躯,总能得到许多女生亲睐,人们因此称吉它为“爱情冲锋枪”,有冲锋枪开道,追求女人手到擒来。
       许刚是著名的复读生,上一年毕业,考分不高,被父亲硬逼着来复读的,自己心里不情愿,却不敢违逆父母的意愿,因此心情忧郁,在教室外面弹吉它,用煽情的流行歌曲发泄心中的郁闷,每次他都唱非常投入,像摇滚歌手崔健一样,迷倒了许多女生,成了女生心中暗恋的白马王子。
       张晓玲长得美丽,人才出众,爱穿健美裤,身材凹凸有致,特别吸引男生的注意。许刚对张晓玲从喜欢到迷恋,到热烈追求只有短短几个月。在一番爱情攻势的猛烈轰炸下,张晓玲招架不住,做了他的感情俘虏。她的心思全乱了,失去了原有的读书考大学的热情,甚至不想再重复姐姐的生活模式。
        每逢周末,许刚骑着一辆崭新的永久牌加重自行车,悄悄带着张晓玲在县城里四处闲逛,有时在书店里看爱情小说,有时在树荫下谈天说地,规划未来,有时在菜花笼子里探索男女身体的奥秘,说些知心话儿,自我减压,高考的压力一下全没了。
        许刚在校的表现很快被父母侦知,他父亲恼羞成怒,既反对儿子谈恋爱荒废学业,又无法制止成年孩子的行为,只能以退为进,以“我不反对孩子谈恋爱”为由,教孩子许多恋爱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不能影响学习和事业。实际上对于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来说,这样的要求其实很难做到,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感情克制力。
       许刚的家庭环境不错,父母亲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见到自己的孩子事业未成,便沉溺于恋爱的温柔乡里,为孩子的将来作想,哪能容许儿子陷于儿女情长,在温柔乡里混日子。在他们的反复劝说下,许刚同意去当兵,将来凭着非农户口的身份,政府会安排工作。
       许刚算一个好男人,忠诚于爱情,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想到自己和家庭的未来,只能忍痛割爱,丢下张晓玲在家里,自己去当兵。心里虽有万千不舍,命运难违,忍痛去了部队。
张晓玲刚品尝到爱情的滋味,不再孤独,瞬息间又与恋人天涯相隔,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经历了一番感情波动后,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她想即使考上了大学,也要再学习几年,没有经济来源的支撑,靠助学贷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她果断地选择了辍学,消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视线之外,来去如流星一般,让人不知所措。
       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她选择了逃避,出乎班主任韩老师意料之外,想劝也劝不住,只好由她去,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生活方式,何必强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61.辍学抉择

61.辍学抉择
       张晓玲以许刚女朋友的身份,住进了许家,在许家进进出出,与许家父母在一起生活。
       许刚的父母没把她当作外人,作为未过门的媳妇,给她配了家里房门钥匙,由她自由进出,大小事情也不瞒她,还要主动征求她的意见,让她迅速找到了家的感觉和温暖。
       张晓玲耍男朋友的事,连王方也不知道,更别说其他几个关系不好的朋友了,她忌讳别人说她的闲话。
       王方以为张晓玲还在学校复学,马上就要高考了,为了不打扰,就一直没去找过她。
       有一天,张晓燕在办公室里闲着无事,随意摇一下老家村上的电话,正好遇到在村上办事的王方接了电话,两人在电话里聊了很长时间。张晓玲从她姐姐家里回来的原因真被王方猜的八九不离十,张晓燕让王方帮助张晓玲,劝一劝她,把家里和单位的电话号码都留下了,让张晓玲打电话过去,姐妹俩好好谈谈。
       接了电话的王方非常兴奋,想把这个姐妹和好的机会抓住,立即告诉张晓玲,立即赶车进城找她。
       王方费尽周折找到张晓玲的班主任韩老师,问起张晓玲的去向,韩老师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韩老师也正准备找她,张晓玲在校期间,申请助学贷款的担保人是韩老师,将来要是她不还,银行会找韩老师要,失去了学生行踪,让老师挺担忧和焦虑。面对这样天马行空的学生,韩老师也没有办法,王方只好把张晓燕的电话和联系方式留给韩老师,以便接洽,相互沟通情报。
       十八九岁的张晓玲,将近一米七十的个头,再配上高跟鞋,就是女人中的巨人,瓜子脸,杏仁眼,高中文化,气质优雅,表现贤淑。在许刚父母眼中那也是难得的好媳妇人选,更何况自己儿子还迷恋她,打心里认可这门亲事,暗暗盘算只要等儿子退伍,就让他们结婚,老夫妻俩等着抱孙子了。
       自从许刚当兵后,张晓玲觉得度日如年,她的心如浮萍一样飘荡在水面上,随风而来,随风而去,没有着落。每天没事时,她就往部队写信,开始时,许刚每次都要回信,慢慢地可能感到厌烦了,训练忙时,很少回信,甚至很长时间不来一封信。
       张晓玲一个人呆在许刚家里,每天无所事事,还要人照顾她的生活,时间一长,自己都觉得无趣,感觉自己年纪轻轻,还没有过门,就赖在男朋友家里,不是长远之计,必须得找点事情做。
       正在这时,有人让许老伯推荐一位山区代课教师人选,去一所山区中学当英语代课老师,主要教初中学生的英语,他看自己的准儿媳就不错,回家便对张晓玲说了。张晓玲想:这虽然名分不正,转正机会渺茫,但眼前多少也有事情干,不至于闲着无聊,满心欢喜,高高兴兴地上课去了。
       她走得无声无息,没有向任何熟悉的朋友讲过,从原来的生活圈子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留一丝痕迹。
       自从与许刚谈恋爱,张晓玲与王方之间彻底失去了联系,一晃就是数年,没有了联系和消息,关系也渐渐疏远了。张晓玲孤独时,会想起王方对她的好,但她不愿意再见到王方,她的心里对王方的友情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异样感觉,好像欠她很多恩情,一个与她毫无血缘的人,总是那样帮助她,又没有任何企图,让她感觉不合情理。她恨王方太了解她的过去,在王方面前,她像看到黑洞一般,感到深深的恐惧,无法真正面对,在王方面前,她感觉压抑,无法直起腰杆来。她选择了逃避,悄悄离开,不想告诉任何人。
       同时,王方也在到处跑果园,搞技术培训,嫁接果树苗,忙得不亦乐乎,对张晓玲的失踪有一点意外,却也懒得去关心。
       有一天,王方正在自家地里嫁接新栽种的梨树苗,有一群人突然出现在山边,王方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生产队长何公明带着张晓燕走了过来。
       王方心里一惊,猜想可能张晓玲家里又出事了。张晓燕见到王方,就开始打听妹妹的下落,王方这才知道张晓玲消失了很久,一直没有和家里人联系过。她母亲何家珍担心的要命,眼疾复发,病情加重,每天都在念叨着:“这老二跑哪里去了啊?……”,打电话非要张晓燕去问问王方。
       王方实在不知道张晓玲的去向,她与许刚耍朋友的事情,也是听张晓玲的同学说的,并不知道许刚家住哪儿,两人是否在一起,一切都是未知数,她不敢乱说。张晓燕着急地告诉王方:“我们已经去学校里找过了,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她去哪里了?”。担忧,所有的人都为她担忧起来,因为她太年轻,太冲动,容易犯傻,大家都担替她担心,她却不知道家里人的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19-4-19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62.教书育人

62.教书育人
        此刻,张晓玲正在东巴雪山下一个僻静的山区学校里代课,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从事她父亲的老本行。
       学校是一所山区初级中学,在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四周都是大山,中间一个冲击平原,一条大河从从平原上流过,在河的两边,自然形成一条街道,街两旁数百户人家,多数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业,少数人家兼做点小生意,房屋老旧不堪,典型的木架房子,一排一排的,又低又矮,是天邑县里偏远闭塞的乡镇。
        学生主要是山里人家的孩子,天真纯朴,颇具农民本色,山里人家的孩子,对老师格外尊重。学校不是很大,三百名学生,三十多名老师,教师多数是本地人,或者外地人在本地安家落户,远方来的老师,一般都不能安心工作,在校工作一段时间后,吃不了那份清苦想方设法调走,或者想办法改行当干部,老师很缺。即使现有的老师,岁数也都偏大,许多人早已是满头银丝的白发老翁,临近退休,不少教学岗位由代课教师顶着。
       张晓玲来到学校,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学校已经许多年没有进过新老师,每年分配来的新老师,有些人还没有来之前,就开始想办法,走关系绕开了,来了新人而且还是美女,总让人特别好奇。
       自从张晓玲到校后,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一个难得的看点,门前每天都有看稀奇的陌生人在转悠。张晓玲心里很乐意有人欣赏她,感觉很骄傲,人长得年轻漂亮,穿戴也时髦,本来就是给人欣赏的。只是她不知道打扮得花枝招展,在山区属于异类,让人心理上无法接受。
       由于她父亲是教师的原因,从小受其影响,对教书育人挺感兴趣,教学基本功很扎实,教学技能也高,很受学生欢迎。在读书时,她一直是班上优秀学生,得到锻炼机会多,自我表现欲望强,她把课堂当做自己的人生舞台,在上面尽情挥洒她的激情。她的课讲得好,过程清晰流畅,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学校领导、同事们都很喜欢她,一有空就往她的住处跑,在她住的房间里,总是聚着许多人,谈天说地,气氛热闹。
        山区文化生活单调平淡,教师大多数都住在学校里,工作之余没别的娱乐活动,在当年,打纸牌都属于学校禁止的游戏,校领导要干涉,一般很少有人敢破戒。最大的休闲活动就是散步,晚饭后,许多老师一起,去田野里、马路边散步,边走边闲聊。每当这时,张晓玲在人群里最扎眼,她年轻,嗓门也大,声音娇滴滴的,总能引来路人驻足观看,像欣赏山里的“罗敷”
        很快,附近大小单位都知道中学来了一位单身美女,是一位颜值颇高的女老师。
乡政府、卫生院、粮站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来看热闹的特别多,特别是未婚青年,总是想尽办法,也要认识这位美女,套套近乎,看有没有机会得手。
       学校里,几位上了年龄的女教师,平时最爱往张晓玲的房间里钻,东打听,西打听,侦查她是否结婚,有无男朋友,看似关心她,实则心里有打算,准备给学校里的几位男青年牵线搭桥,找结婚对象。她们看到许多外单位的人都往学校里跑,心里挺着急,怕肥水流进外人田,本校老师近水楼台后得月。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63.蜂飞蝶舞

63.蜂飞蝶舞
       有一天,性子比较急的王树珍大姐等不下去了,直截了当地问张晓玲:“你有没有男朋友啊?”,张晓玲心里琢磨,有是有的,可最近男朋友来信少了,说不准早已变心,攀上了哪一位高官的女儿,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说没有的好,便说:“曾经有过,不过现在已经吹了!”,王树珍很高兴,问:“你想不想耍个男朋友!我们给你介绍一个更优秀的!”,张晓玲说:“乘现在还年轻,想好好玩玩!不想过早为家庭所累!”,言语里有谢绝王树珍老师的意思,王老师心里想:“你虽然年轻漂亮,却只是一个代课老师而已,这样说话不过是想抬抬身价罢了!”,嘴里却说:“如果遇到合适的人选,也可以考虑一下嘛!”,张晓玲笑着说:“说来看看!”,王老师以为把她的心说动了,就说:“我们学校的高大全老师,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对你也有好感!……”,张晓玲不动声色地听着,没有打断王老师的话,心里却觉得好笑。
       那个高大全老师,是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她太熟悉了,两人在教研活动中接触过几次,教化学的,很有口才,说起教学来头头是道,课堂上激情满怀,跳上跳下,教书非常投入。教学成绩远近闻名,深受老师学生的爱戴。但是这人有个怪毛病,见了女生就腼腆,一见美女,便脸红耳赤,六神无主,耍过很多女朋友,都因为表现木讷,不讨女生欢心,最后谈吹了。都快要三十了,还未成家。他人姓高,个子却很矮,穿上高跟皮鞋最多才一米六,学生背后都喊他外号“根号二”,也有学生悄悄喊他“高眼镜”。与她高大帅气的许刚比起来,简直差远了,如果和他耍朋友,不被老同学们笑死才怪,她可不去触那个霉头。
       王大姐还在滔滔不绝地夸高大全,张晓玲没有兴趣听,在心里寻思该找个什么理由拒绝才不得罪她,随口说:“王老师,我们岁数相差太大,有代沟,生活在一起交流很困难,无法沟通,岂不害了人家高老师,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谢谢!”,先前信心十足的王树珍老师,碰了一个软钉子,心有不甘,本想再劝一下,说几句“过了这村,没有这店”之类的话,想到张晓玲可能是年轻,心高气傲,从回答的态度看似乎没有商量余地,只好就此作罢。
王大姐心里感到挺疑惑,一个代课老师配个正式老师,还是学校的中层干部,在一般人看来也算高攀了,她却看不上,眼光确实有点高。至于其他几个光棍老师就更别想了,条件还要差些,一说起来就让人感觉掉价。
       大学扩招前,考大学像过独木桥,百里挑一的难度,长相帅气的男人贪玩好耍去了,谁肯下苦功夫学习啊?人才不出众的人,想出人头地,弥补自身不足只能拼命攻书,玩命坚持和苦熬,最后才能胜出。有人说:“浓缩的,才是精华”,这些老师虽有教书的才华,守着一份死工资,看着一堆熊孩子,一辈子难有什么大发展,很少有美女欣赏他们。常常纠结于他们要么矮,要么瘦,不是眼镜,就是迂腐的缺陷上,除此之外,长相稍微对得起观众的,都早已成家,孩子都大了。
       学校外面的人,用心良苦想找一个老师的也大有人在,镇派出所的副所长李友志,婚后离异,有一个女儿,都五六岁了,活泼可爱,缺少母爱,想给孩子找一个合适的后娘。李所长岁数不大,刚二十八岁,人也挺帅气,经常找机会到学校里闲逛,眼睛总在张晓玲身上打转转。
张晓玲以女人的敏感,很快洞悉了警察的阴谋,连看也不多看他一眼。在她看来,离婚的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没问题怎么会离婚呢?更何况还带着一个女儿,让她去做后娘,连想都别想。
       乡粮站的会计余学文,岁数不是很大,参加工作却很早,十六岁接父亲的班,不到三十岁,工龄已有十几年,一手算盘打的劈啪乱响,熟练得很,因为工作性质特殊,常有“外水”吃,灰色收入高。他的个子较高,身体强壮,就是眼睛有斜视的毛病,看人好像心不在焉,不拿正眼瞧人,看着心里就不舒服,没有看相。余学文人才一般,文化不高,外粗内细,耍朋友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非要娶个美女才结婚。
       余学文装得很文雅,其实骨子里特别好色,喜欢尝鲜,经手的姑娘真不算少。本单位的姑娘,许多人了解他的底细,都知道他有外水捞,贪恋他那职务上的好处,在男女搭配值夜班时,有的单身姑娘便主动投怀送抱,张开两腿让他放枪放炮,与他暗地里保持情人关系,渴望有朝一日转正做夫人。谁知他本性好色,玩过就扔了,女人吃了哑巴亏,连说也不敢对外人说。外单位的女孩,有些姑娘见他条件好,心里喜欢就与他同居了,想用女性的柔情把他勾住,套牢。等他玩够了、品味尽兴了,随便找个借口就要分手,不少姑娘的身子吃了亏,嘴上却不敢言语,怕说出去名声不好,嫁不出去。
       余学文听说中学新来一个美女,就像苍蝇见血,疯狂扑来,他感觉胜算特别大,刚出学校的黄毛丫头,还是一个临时工,肯定小菜一碟,手到擒来。他先后多次献殷勤,穷追猛打,一路快攻,都没有奏效。又委托几批人来劝降游说,都被张晓玲一口谢绝。
       镇里还有一个小学老师叫倪文俊,是人见人爱的大帅哥,耍过很多个女朋友,人们称其为“花哥”,见张晓玲长得漂亮,又是代课老师,与自己正式公办教师相比,还有一点落差,想试试自己情场上的手段,多次到学校里献殷勤,暗暗表白,被张晓玲一口回绝,弄得很没面子。
       几个回合下来,学校里的人都知道张晓玲耍朋友眼光高,对于一般男人根本没有放在眼里,没有人敢轻易去碰钉子。人们为她介绍男朋友的热度冷却下来,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

 楼主| 发表于 2019-4-2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64.母亲之死

64.母亲之死
       学生们的喜爱,弥补了张晓玲许多不满和遗憾。学生每逢周末放假回家,回校时,都要给张老师带一点土特产来。时令水果,季节蔬菜等,把张晓玲高兴欢了,感叹原来当老师还真有乐趣!时不时还可以收点学生的“贿赂”,权当是束脩,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学上,不再给许刚写信了,很快,就从一个教学新手,历练成教学能手,英语教得特别好。
       张晓玲当代课老师后,不嫌弃身份不正,一心扑在工作上,第一年的教学成绩远超同年级的老师们,对年轻人来说这是好事,教学工作的专注,让她忘记了家庭的不幸,忘记了她的母亲和姐妹。
       代课工作让张晓玲找回了存在感,也找到了自信,却又失去了许多新的东西。
       从小被母亲宠爱,只知道自己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却不知道主动关心别人,对妈妈在家中的困境,她从未关注过,因嫌家里脏,嫌弃妹妹“讨人厌”,很久没有回家了。
       何家珍在家中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困难,双眼越来越模糊,只有一丝昏暗的光线进入眼帘,看不清物品,连做家务都艰难,还要照顾张晓桃。
       张晓桃长大成了大姑娘,得父母的优良基因,模样很漂亮,因为脑瓜子不好使、智商低,生活无法自理,送人都没有人敢要,就算是老光棍也得考虑一下要与不要。
        在偏远的农村,傻姑娘其实是不愁嫁的,有些娶不到健全姑娘的光棍汉,只能退求其次,捡一个傻姑娘回家做妻子,既能解决生理问题,也可以生儿育女,所生小孩可能有的是傻子,有的也可能不是傻子,反正总比打光棍汉绝后代强。
       何家珍刚退休回村那阵子,村里就有好心人劝何家珍,让她把女儿送给村里的光棍汉,傻女儿后半生有着落,她却狠不下心来,婉言拒绝了。
       现在情况变得这样,何家珍心里才明白当初失算了,因为情感的倾向性很强,她不够理智和冷静,思想弯子转得慢,不考虑正常人谁愿意娶傻子呢?而且还要照料娘儿俩的生活,即使娶正常人也嫌拖累啊!
       事到眼前,许多事情都需要依靠地方上好心人去帮助,才能勉强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有的人见张晓玲几年都没有回家,误认为她被人贩子拐卖了,张家母女俩没有人管了。地方上那几个心眼很坏的光棍起了歪心,利用何家珍看不见的缺陷,偷偷摸摸进钻进张家院子里,说是去帮助何家珍干活,其实就是找张晓桃干男女苟且之事,对于一个傻子而言,既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又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光棍们凭一块食物就能换取一次欢爱,人的动物属性是肮脏的,人性的扭曲低劣暴露无遗。
       冬天又来了,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气特别干冷。
       刚立冬不久,山里开始打霜下雪。房子上,田野里,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人冻得发抖,一般人家里早已升起了火堆,一天到晚火炉不灭。何家珍劳力全无,家里没有过冬的柴火,棉被单薄,稀脏邋遢,饮食不周,饥寒交迫。何家珍因为老二失踪已久,音信全无,心痛不已,寒冷的天气考验着一个老人最后的忍耐力。
       农历新年来了,农户们家家户户热热闹闹,欢庆新年。一连几天,人们都不见母女俩的身影,连那些时常光顾的光棍们,也没有那份兴趣,何家珍没有东西吃,饥寒交迫,冻死在寒风中。
       大年初二早上,人们按照农村习惯,开始四处串门走亲戚。生产队长何公明路过张家门前,敲击着何家珍的房门连喊了几声,屋里都没有动静,以为她们在睡觉,没有太在意。
       隔了一天,何公明不放心那母女俩,再次敲门,依旧没有人回应。他赶紧喊来周围邻居,一起撞开何家珍的院门。何家珍早已死去很久,肤色苍白,尸体僵硬,蜷缩在床上。
       张晓桃身上有一些暖和,嘴里还有一丝气在,还能稍稍活动,身上沾满了粪便,恶臭无比。何家珍死后,张晓桃没有了食物,见啥吃啥,满院子里的枇杷树、樱桃树皮都被她啃掉了许多,白剌剌的一大片,怪吓人的样子。人们赶紧找来米汤灌下去,把她身上的脏衣服换下来,抱到床上平躺着。在大家的积极努力下,张晓桃终于被救醒,人们很高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人们连忙打电话通知张晓燕。这一次可不巧,逢年过节的,张晓燕一家走亲访友去了,厂里值班人员一时也找不到张晓燕,只能给她留口信。已是寒冬腊月天气,周围邻居一怕吓人,二怕尸体腐烂,传染各种疾病,赶紧找端公,看地势,撬起几块楼板,做了一个简易棺材匣子,把何家珍草草地埋葬在房屋后面的菜园地里,等她女儿回家再作处理。

发表于 2019-4-25 14: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季大促  大型专场活动  
倩影婚纱三店齐发,限量秒杀秀
活动时间:月日—月日
现场订单更能参与抽奖
百万大奖,疯狂抽不停
保证100%中奖

限量套 (仅限天)
预约连接https://jinshuju.net/f/858rOZ
20190425_7595375_1556174662065.png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65.傻姑之死

65.傻姑之死
       村里人将何家珍简单下葬,对留下的张晓桃怎么办?人们都犯愁了,这个傻子以后由谁来管呢?人是活的,可以到处乱跑,又是傻子,听不尽人话,不好管理啊!在她妈妈冻死后,在家里到处找食物吃,没有食物吃,连自己的大便都吃,实在傻得太可怜,让人看着都心痛。春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村里人最看重亲情,大家都忙着走亲访友,张晓燕姐妹俩都没有回来,不好商量张晓桃的生活问题。
       何公明在大家的支持下,为预防张晓桃乱跑走丢,用绳子把她拴在自家的床柱子上,绳子很长,她可以自由地活动。用面粉做了许多馒头,放在桌上的盆子里,手能够得着的地方,再把床铺给她整理好,让她可以自由睡觉,拿东西吃。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了,才满意地离去。
一周后,村里人走完亲戚回家,有好心人担心张晓桃的安全,相约一起去看看。只见张家院门洞开,屋内外找遍,都找不到张晓桃的影子,人们心里一惊,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大家开始到处搜寻张晓桃的踪迹,始终没有见到人影。拴张晓桃的床柱子上,只留下半截绳子,仔细看那绳子,断口非常整齐,有人分析绳子应该是被人用刀砍断的,刀子从哪里来?谁给的呢?她跑到哪里去了?一连串的疑问,没有人能解答。
       人们发现留在盆子里的馒头还在那里,原封不动地放着,连动也没动过,真让人纳闷儿。
村里人分成几批,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大搜索范围,四处寻找。房前屋后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人。人们只好再扩大寻找范围,终于找到了张晓桃,人早已死去了。
       死亡现场充满了诡异色彩,让人感觉十分恐惧。她死在房屋后面约两里开外的密林深处,姿势奇怪,双手像抱着什么东西在啃食,周围的树皮上却没有留下一颗牙印。全身上下衣服全无,连一丝一缕布条都没有挂在身上,皮肉完全暴露在外,头部、手脚处显现青紫色让人感觉疑窦丛生。
       一个成熟少女的丰盈体态,让人倍感惋惜,扼腕哀叹,如果不是脑袋有问题,生活不能自理,也是美女一个,或者只要生活能够自理,也能嫁人成家,有人照顾她的起居饮食。
       从前,村里有个老光棍叫“三下锅”,真名叫李全福,他想讨张晓桃做妻子,请人前去说合,期望能生下一个正常的孩子,传宗接代,农村有句俗话:“不图大牛,图牛儿子”,何家珍心里十分厌恶“三下锅”,瞧不上他既是跛子,又有一只瞎眼,还满脸的麻子,看着就恶心,直接回绝了。
        现在,人们看到张晓桃死去的惨像,纷纷责怪何家珍当初不如把女儿送给“三下锅”,免得她被活活整死。至于死因,没有人再去过多关心。
       冬天的天气寒冷,尸首没有腐败。人们齐心协力将张晓桃的双手掰下去,把尸体抬回张家大院里,取下一扇门板放平,找来衣服给她穿上,用薄木板做了一个简易棺材,将她的遗体埋进土里,在离母亲何家珍坟堆数米远的地方,与她的亲生母亲作伴,让她追随母亲去另一个世界,在那里继续得到母亲的照顾,算是给死者一个有尊严的葬礼。
       忙完这一切,何公明再次派人去乡上打电话,通知在外大女儿张晓燕赶紧回来处理母亲和妹妹的丧事,主要涉及丧葬费用的结算问题。也让熟悉张晓玲的人到处留口信,传递母亲和妹妹相继去世的消息。
       何家珍的死讯被人们任意自由散布,信息比正常情况传递得都快。何家珍作为一位曾经威风八面的乡长,被活活饿死在家中,傻子女儿的蹊跷死状,时刻冲击着人们善良的心理底线,像这样的人间惨剧,多少年难得遇到一回,也算一件稀奇怪事,不敢说冠绝古今,也算是山前山后的奇闻,被人讲得沸沸扬扬,张晓玲的名声因此坏到了极点。
       张晓燕随丈夫回老家走亲戚去了,耽误了许多时间,刚回厂里上班,就听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哭成了一个泪人,连忙和丈夫请假赶回娘家料理丧事。
       张晓燕回到娘家,听人们说起母亲去世的惨像,嚎啕大哭,潸然泪下。当她得知母亲被邻居用门板下葬时,心里不忍,出重金买来一副好棺木,高价雇人将尸体起出,重新安埋,以示敬意。对母亲和妹妹的惨死,张晓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张晓燕也因为粗心大意,心里内疚不已,悲痛万分,但事已至此,哭也没有挽回的余地。

 楼主| 发表于 2019-5-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66.姐妹分家

66.姐妹分家
       过了两个多月,张晓玲不知从什么地方得到了消息,知道母亲和妹妹都去世了,心里十分悲痛,连忙请假潜回老家祭奠。
       她心里战战兢兢,不敢在乡亲们的面前露相,怕挨打,也怕挨骂,戴着一顶大大的遮阳帽,把脸遮得严严实实,直接去了王方家。
       王方一见到张晓玲,大吃一惊,劈头盖脸地就问:“你在哪里鬼混哦?你妈妈死得好惨哦!所有人都认为你没有良心,不照顾母亲何妹妹,导致了她们的惨死,把你的名声说得好臭哦!”,接着便讲起何家珍死亡的详细过程。还没有讲完,张晓玲已经哭得没了人样,真是太伤心了。袁大娘对她更是毫不客气,指着她的鼻子骂:“你怎么不学你妈,你妈是好样的,可惜她的精神你一点都没有学到啊!你爸爸身上的坏毛病你倒全都学会了!……”,对于这一切,张晓玲无言以对,也不敢狡辩,错误已经犯下,再也无法挽回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哭也无用啊!王方说:“你现在应该去你妈妈坟前烧几柱香,嬢嬢地下有知,会原谅你的!”,张晓玲点头称是。王方陪着张晓玲备办香蜡纸钱,悄悄去何家珍的坟头磕头上香,痛哭流涕,忏悔罪过。
       张晓玲回家的消息,很快就被邻居察觉了,人们赶过来围住她,纷纷指责她的不孝,骂她没良心。张晓玲做了许多辩解:工作的地方太远,是信息不通惹得祸!
       人们依然不肯原谅她,横眉冷眼地看着她。地方上知情人士赶紧给张晓燕打电话,要她赶回来处分家事。
       张晓燕和丈夫以最快的速度包车赶回老家,在队长何公明等的带领下,气势汹汹地找到王方家,要张晓玲当面把母亲致死的事情说清楚。
       张晓玲远远看见姐姐来了,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心里非常害怕,不敢见姐姐的面,躲在王方的房间里不出来,让王方帮她出去哄骗张晓燕,说她不在这里。王方劝她说:“错误是你自己犯下的,任打任骂都由着她们,等他们把气出了,也就原谅你了,你自己做下的孽,必须自己勇敢地面对,取得大家的谅解,这次我可不能再帮你撒谎了,这是做人的原则问题!”
       张晓玲只好出来见面,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张晓燕的怒火依然难以熄灭,一看见张晓玲出来,立即火冒三丈,当着众乡亲的面,上去就狠狠抽了张晓玲两记响亮的耳光,责问道:“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就会玩失踪,让妈生闷气,导致母亲这么早就去世了,是你害死了妈妈,你是凶手!你为什么不好好呆在家里,照顾好妈妈和妹妹呢?”,张晓玲被打,脸上火辣辣地痛,也很生气,却不敢对姐姐还手,捂着脸哭起来。周围的邻居也想动手打她消气,被何队长和姐夫拦住了,何队长说:“她还不懂事,也许是无心的,只是一时疏忽酿成的大错,不能打啊!”。张晓玲见众人保持中立,也不示弱了,指着姐姐的鼻子问:“你有什么资格打我,你不也没有尽到抚养责任吗?”,两姐妹相互指责,被众人劝开了,各自埋头怄气,只是抽泣,不说话。
       生产队长何公明出来主持公道,对姐妹俩说:“请你们姐妹两个都冷静下来,当面把家事处分得当,免得日后扯皮罗唣!”。
       两姊妹都听着,不再说话,何公明继续说:“父母去世了,留下财产就只有半座四合院,山林几十亩,土地二十多亩,你们看看怎样分配吧?”,张晓燕说:“我有工作,这些东西都留给晓玲吧,她还没有成家!”,张晓玲推辞不要,说:“我又不会干农活,给我也没有用啊!”,何公明说:“怎么说没有用呢?庄稼地虽然不管钱,可它能够一代一代地养活人,不能不要哦!你不会也可以学嘛,你现在看它没有用处,将来说不定会很值钱哦,我看就归你所有啦,暂时由生产队帮忙看管,你们家的事就这样说定啦,不准反悔!”
       双方都在气头上,王方留众人吃饭,张晓燕不想吃,带着众人走了,张晓玲留在了王方家。
       王方送众人出院门后,张晓燕把王方叫到旁边,嘱咐她:“你好好劝劝我妹妹,不要在外面四处流浪,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吧!”,她担心妹妹再撒谎骗她,请王方空闲时亲自去她的单位上看看。王方答应了,承诺有事情及时向她通报。
        两姐妹自此分别,张晓玲也不礼送,怨气在心里却越积越深,亲姊妹形同仇寇。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再也没有进行过任何联系。
        张晓玲孤身一人,住在学校里,当起了快乐的单身族,亲人已逝,生活还得要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19-5-8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67.长假恐惧

67.长假恐惧
       生活的变故,社会的复杂,一个从未经历世事女娃,一下成熟了许多。在这个世界上,爸爸走了,妈妈走了,傻子妹妹也走了,剩下如仇人一般的大姐,再也没了任何亲人。
       她感到孤独寂寞,感觉没有依靠,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一直以来,在生活上,她什么事情都依靠妈妈,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凡事都顺着她,照顾她,让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一切,随着妈妈的去世都消失了。
       环顾四周,她感到茫然,要生活下去,不能被社会淘汰,父母都是优秀的人,自己再怎么也不能丢脸,要勇敢地活下去,肯定要吃很多苦,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代课教师不是一个理想的职业,却也是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谋生手段,能够养活自己,是一件让她兴奋的事情。张晓玲此时的人生命运,和她的父亲何其相似,她父亲像她这般年纪时,也是孤家寡人,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正好也是教书育人,历史好像在轮回,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上。
       农村人用土话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灶鸡子,爬碗槪,一代传一代。”,家风有传承,上一代的优秀言行,会影响下一代,不良言行,也会深刻影响下一代人的思想品质,导致后代的人生轨迹与上一代基本相同,很难走出命运的怪圈。所以古人才强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前辈人积德行善,子孙后代才有好的造诣,少吃苦头。
       孤单寂寞,精神空虚,时时困扰着张晓玲。每逢周末,逢年过节,空旷的校园里,只剩下她一人,像落单的孤雁,无家可归。特别是长假,十分难熬,寒假和暑假时间太长了。
       张晓玲考虑来考虑去,总呆在学校里,也不是个事儿,去同学家里呢?许多同学交情不深,不会待见她,有些同学交情较深,却早已成家立业,孩子丈夫一家子,去久了也不方便。特别是老家里,她不照顾家人,把母亲和妹妹饿死在家里的事,传为一段奇闻,山前山后闹得沸沸扬扬,许多同学耻于与她做同学,在人们面前刻意与她保持一段距离,她好像一个社会弃儿,无人搭理。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山区乡镇上,她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很少有人了解她的过去。她真的成了孤儿,像生活在真空中,没有亲情和关爱。
       张晓玲的男朋友许刚,在当兵的头一年里,两人书信往来频繁,越到后来,信来得越少,几乎没有了动静,是否变心了也未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变得越来越淡,似乎也在情理中。张晓玲去许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甚至感觉没有必要再去了。
       她一个人呆在学校里,一心扑在教育学生上。教学成绩再好,也改变不了她的代课教师的身份,挣工资也不会因此增加多少,考师范出来的教师,工资要高出许多,都干着一样的活,那些教学成绩还不如她的正式教师,拿的工资却比她高许多,一切都是因为身份不同,出身不同,待遇就决定了,干得再好,也没有转正的机会。现实让她变得更加理智,对未来的担忧与日俱增,她逐渐对人生,对教书的前途失去了兴趣。
       暑假又要来了,她对假期充满了恐惧, 到哪里去混过这个漫长的假期,一直困扰着张晓玲,让她心里犯愁。

 楼主| 发表于 2019-5-1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68.茶山打工

68.茶山打工
       有一天,几个学生在张晓玲寝室里玩,张晓玲问她们暑假怎么过,一个女生说:“我家附近的山坡上,有一个茶业加工厂,漫山遍野种满茶树,春夏两季,长出嫩绿的新叶,盛夏时节,正是用工高峰期,工价给得高,劳动强度也不大,正适合我们这种没有劳力的女孩子做。我暑假去那里打小工,挣点钱,补贴家用”。
       摘茶的活很轻松,张晓玲有劳动经验,从前读初中时,王方家里有许多茶树,每逢星期天回家住在王方家,总要一起去摘茶。她有一些经验,慢是慢点,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散学典礼那天,学校和学生都非常高兴,一切在她看来,似乎与自己无关。青春岁月曾让很多人欣喜若狂,离开校园后才发现:还是学校里读书好,生活来源有父母依靠,学习上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出了校园,一切都没有了,全靠自己去闯荡。
       下午,艳阳高照,山风送爽。在当地那位女生的带领下,张晓玲来到茶厂门前,茶厂修在大山半坡的一大片平地上。往山下放眼望去,可以看见学校的大门,走起路来却是七八里山路,抄小路也有四五里路。
       茶厂老板不在家,进城购物去了,接待她的是厂里的一位年轻工人,二十出头,又黑又瘦,个子较高。远远看见美女,他满脸堆笑地迎上来,听女学生介绍后,自我介绍道:“我是厂里的会计,叫吴红兵,读过两年高中,估计也考不上大学,辍学回家在厂里当会计,老板是我家亲戚,关系挺好,你来得正是时候,我们这些天正缺劳力!欢迎!欢迎!”。那位学生见张老师找到了活,非常高兴,转身与张老师告别,回家去了。
       吴红兵看着学生离去的背影,面带微笑,厂里来的工人多数是婆婆大娘,山野村妇,难得见到一位时髦美女,自然格外兴奋。为了显示他的热情和诚意,带着张晓玲在茶厂里转了一大圈,边走边介绍了茶叶制作的生产流程。张晓玲是做过手工茶的,一看就明白了茶业生产是怎么会事,吴红兵特意给她安排一间非常结实的房子让她住下,与他的住处中间相隔一间库房。
       晚上,吴红兵特意嘱咐伙食团的师傅做了几个好菜,亲自陪着张晓玲吃晚饭。饭桌上,两人高谈阔论,讲起读书时的趣事,仿佛都回到了学生时代,两人都读过高中,很是谈得来。
       饭后,两人沿着茶厂运货的山道散步,一路上人们对这个新来的女子很好奇,嘴里与吴红兵打招呼,眼睛却紧盯着张晓玲看个不停,让人感觉她就像是吴红兵的女朋友一样。
       散步后,吴红兵又主动帮她整理床铺,清理房间里的杂物,用报纸将墙壁糊起来,把房间布置得整整洁洁,如同学校里一样。
       晚上,张晓玲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天气炎热,衣服单薄,刚换的床铺让她不太习惯。她把当天发生的事情,像放电影一样回放了一遍,她能感觉到吴红兵眼里的那种热情,是男性对女性的强烈渴望。作为女孩子,她的心特别细腻,能感受到来自男人心里的饥渴,这就是每个女人都渴望拥有的魅力。对吴红兵一下午的陪伴和帮助,她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在别人看来他那稍显抽象的外貌,也不觉得那么讨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69.隔墙有眼

69.隔墙有眼
       第二天,天边刚见一丝亮光,人们就起来洗漱,准备出早工。对于习惯了学校生活的张晓玲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只是省去了化妆的环节,去地里干活,打扮得再漂亮,也会灰头土脸,白费精神。
       刚开始工作,吴红兵给她安排较轻松的活儿,和一群婆婆大娘一起去野外采摘茶叶。茶园沿山坡开垦成梯田状,茶树种在梯田里,被人工修剪得非常整齐,远看一厢一厢,宽度一到两米不等。根据分工要求,每一厢茶树,由两个人各站一边,同时开始采摘。
清晨的茶园里,凉风习习,露珠挂在茶叶上,晶莹剔透。一把茶叶,半把水,装茶叶的背篼底部很快就湿了,露水不停地往下滴。茶叶脆嫩,采摘毫不费力,刚开始时,精力充沛,张晓玲也能跟上对面大妈的步伐。
       两个小时过去了,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了笑脸,照射在山岭上,映入眼帘的是道道金光。体温开始升高,皮肤感到火辣辣地灼疼。有经验的大娘们,都将草帽戴在头上,遮挡炙热的阳光。张晓玲初来乍到,没有准备草帽,只能任由阳光炙烤她细嫩洁白的肌肤,简直是一种蹂躏,让她感觉十分难受。
       这时,吴红兵到地里检查出工情况,顺便看看茶叶采摘质量。见张晓玲光着头晒太阳,连忙把自己头上的草帽递给张晓玲戴上。他端着一盅浓茶,正在口干舌燥的张晓玲,猛喝一大口,清爽透心凉,真是雪中送炭啊!戴着含有男人汗臭味儿的草帽继续采摘茶叶。
        这时,她已经与对面的老大娘落下了一段距离,吴红兵在前面帮她摘,两人一起采摘,奋力追赶前面的大娘。吴红兵虽是个男人,从小生长在农村,摘茶的手法娴熟,在他的帮助下,很快便赶上了对面的老大娘。吴红兵没有立即离去的意思,继续和张晓玲并排一起往前摘茶叶。两人一边摘茶一边吹牛,都是读过书的人,自然能够谈到一起去,不知不觉中到了茶厂早饭时间,有说有笑地回厂里去了。
       吴红兵是会计,要负责记账等事务,回厂后,开始忙碌起来,先让人用秤称茶叶重量,把数量的记录在账本上,月底结算工钱,以此为凭据。
       张晓玲初次干这种农活,自然和别的大娘差距很大,熟练的大娘一个早工,能摘四十多斤茶叶,其他人随便都有三十多斤,张晓玲只有不到二十斤,还有一大半是吴红兵帮忙摘的,自然觉得很惭愧。回想以前,母亲在世的时候,特别宠爱自己,从来不让她干这样的农活,缺乏锻炼,体力不佳,手脚不勤。现在亲自做了,才知道其中的辛苦,要靠这份工作养活自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来还得咬牙坚持下去。
       中午休息时,茶厂老板回来了,吴红兵连忙给张晓玲介绍。老板也姓刘,矮胖个子,精神矍铄,是吴红兵的舅舅。
        刚听完介绍,刘老板高兴地说:“你就是中学里大名顶顶的张老师啊!我家的孩子还是你教过的学生呢!大知识分子到农村来体验生活吗?知识青年又下乡来啦!”,张晓玲听了很惭愧,脸上一下子红了起来,随意应付几句,便不再说话了。她心里知道,虽然别人喊她老师长老师短的,非常尊重她,其实她不过是一名代课教师,名不正言不顺,随时都可能被新分配的正式教师替换掉,属于临时工性质的教师。眼前她只能暂时栖身在学校,转正是没有希望的。
       下午摘茶,吴红兵因为有别的事情,没有再来帮助她。她只能慢慢坚持摘下来,午后的阳光猛烈异常,戴着草帽也能感觉到灼热滚烫。那些大娘们,干起活来,显得特别轻松,便摘茶边聊天,许多人的年纪都不是很大,三十来岁,四十多的较多,长期在地里劳动,被太阳晒黑了,模样特别显老态,但是动作敏捷,边说话边摘茶,互不影响,效率还很高。可能人们也许感到吴红兵对张晓玲的态度不一般,故意说一些男女之事逗她,看她是否已经开化了。张晓玲是姑娘家,虽然心里都懂,但是不好多说话,装着什么也不懂,低着头一直不停地摘茶,心里对人们说的龙门阵有一点兴趣。可是,不管她怎样用劲摘,也赶不上对面的大娘。
       晚上收工时,她的采摘成果只有十来斤,与别人差很远,显得很不好意思。吴红兵鼓励她:“已经不错了,第一次能摘这么多,真不容易啊!”,回想起以前,心里一直瞧不起农民出身的同学,尽说难听的话恶心他们,真不应该啊!难怪王方的爸爸要当着她的面教育王正,他说:“做农民就要像个农民,书读得好与不好不要紧,只要能做一个合格的农民,你就什么都能做了!”,在中国人里面,人口比例最大的就是农民,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最能吃苦耐劳。农民对自己的待遇要求很低,也容易满足,很容易生存下去。自己要像王方那样,什么都能做,该多好啊!才干一天就累得够呛!
       晚上,张晓玲平躺在硬木板床上,怎么也难以入睡,那双洁白的像茐根一般的嫩手,被茶叶分泌的浆汁染得漆黑,皮肤变得很粗糙,双手僵硬得像鸡爪子,肌肉疼痛无比,浑身上下奇痒无比,脸上皮肤被阳光灼伤,火辣辣地疼起来。
       辗转反侧几遍,还是难以入眠。她爬起来,勾兑了半盆凉水,用香皂水洗澡,白炽灯的光线将她丰满的胴体剪影,映照在窗帘上,轮廓分明,凹凸有致,非常有女性魅力。
       此刻的屋外,透过墙壁报纸的隙缝里,有一双色眯眯的眼睛正在往里面偷窥,一见此情此景,早已血脉喷张,裆下的家伙昂然耸立,搭起了高高的帐篷,丑态毕现。那不是别人,正是热心助人的吴红兵,他从生下来到长这么大,还没有真正见过成熟女人的胴体。只见她浑身上下光洁如玉,双峰鼓鼓,像洁白的老面馒头,随着呼吸的节奏时起时伏,他那一双眼睛随着张晓玲的双手上下游动,不舍得离去,直到张晓玲收拾规矩熄灯上床,他才悄悄地拖着麻木的双腿离开隔壁的库房。

 楼主| 发表于 2019-5-20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70.梦中云雨

70.梦中云雨
       夜里,吴红兵在自己床上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总是张晓玲那让人迸发欲望的肉体,朦朦胧胧中进入了梦乡。他的感觉变得很模糊,仿佛置身仙境,对面张晓玲满脸带笑地走到身边,亲吻他,用手触摸他的胸口。他再也忍不住了,翻身扑了上去,用力抱紧张晓玲的身体,将男人的物件用力往她两腿间乱钻,那双雪白的大腿缝隙里实在太热了,热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的心跳逐渐加速,越来越快,终于,他有了尿意,一种特别想尿的感觉。他再也无法掌控制自己的身体,尿得一塌糊涂,把全身的能量消耗殆尽,浑身上下轻松了许多。
       一觉醒来,原来却是在梦中,身下遗精了,被他紧紧抱住的薄被上,沾满了浆糊状的东西。他心里感觉非常爽快,那滋味一直在他脑海里回味着。
       趁天色还没有亮,他赶紧将裤子换下来,藏在床下的席草里。做完这一切,他躺在床上,再次回味梦中的情景,多么希望那是真实的场景啊!他摇了摇头,觉得不可能,人家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美女,自己只是一介农民,生活在不同的轨道上,这种想法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了想,又摇了摇头,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张晓玲的眼睛红红的,夜里,劳动后综合反应,全身又痒又疼,睡不踏实。吴红兵的眼睛也是红红的,夜里一直沉醉在想女人的春梦里,似睡非睡,睡得不塌实,没有休息好。因此,两人都得了红眼病。
       自此后,吴红兵对张晓玲更加关切,更加殷勤,事事用心,处处呵护。刘老板也看出了苗头,尽力帮外甥提供便利。大家都是年轻人,年龄相当,没有谁会去干涉他们。
       张晓玲对吴红兵的心思,似乎有所察觉,没有往其他方面想。毕竟自己有男朋友,出去当兵快要三年了,之前来信频繁,现在,来信很少,偶尔一次来信,也总是训练太忙没时间写信之类的话语,或许有有别的原因。对于许刚,那是她的初恋,是第一个肉体进入她体内的男人,那滋味儿她一辈子都忘不了。她心里还抱有一丝希望,渴望那个男人的心还属于她。
对于吴红兵的心意,没法用明确的语言文字表述,张晓玲不好明确拒绝,任其自由,不置可否,有时甚至欣然接受他那份殷勤。她太孤单了,需要爱情滋润,更需要友情的资助。张晓玲一直喜欢在男人面前展示她的女性魅力,男人对自己献殷勤,那是她作为女人的魅力所在,没有这些精神因素的麻醉,她无法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吴红兵对张晓玲的爱情攻势,越来越猛烈,全方位的关心,劳动中各种各样的照顾,让从小生长在畸形家庭中,母亲娇宠,父爱缺失,姐妹关系冷淡的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或许这就是真正的爱情吧!她真的动摇了,自觉不自觉地在心中将两个男人的方方面面进行对比,理智告诉她自己,还是许刚好,还是应该等待下去,还是一直等到许刚归来,才揭晓谜底吧!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