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6713|评论: 26

【网络中国节·春节】麻辣社区邀你一起晒晒春节年味!(获奖名单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8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乡年味大pk.jpg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本次”【网络中国节·春节】麻辣社区邀你一起晒晒春节年味,讲述家乡变化,分享故乡民俗!“活动也落下帷幕。从春节前夕到现在,感谢大家的积极分享。

参与根据本次评选标准,最终sunfly、醉墨堂主、大石三位将获得我们送出的新春开年礼。

阅读量(跟帖为点赞数)占比50%+跟帖数(跟帖为评论数)占比30%+麻辣社区编辑部评审占比20%。

【网络中国节·春节】川南川北寻年味
https://bbs.mala.cn/thread-16300993-1-1.html
简介:一组总行程超过一千三百公里的图文,足迹遍布川南、川西、川北。从古镇集市到西南食品城,@醉墨堂主 寻找的年味诠释了,春节是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是对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觉汇聚成的民俗、民心、民意。

【网络中国节·春节】成都客家人的年夜饭
https://bbs.mala.cn/thread-16299867-1-1.html

简介:成都东郊的客家人历来重视春节,所以过年的仪式感特别强。年夜饭的鸡要先敬神,需一刀封喉,不能来第二刀;乡人习俗,过年是大事,被扰年不吉利,所以大年三十和小伙伴也互不串门。@sunfly 娓娓叙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物质远不如现在丰富,但人们特别容易满足,年味也特别浓。

【网络中国节·春节】山乡的年味----太和场的除夕之行
https://bbs.mala.cn/thread-16300797-1-1.html

简介:这趟山乡的除夕之行,@大石 讲述了太和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俗的兴替和继承。这里有祭祀汽车祈求出行平安的新习惯,也有围在灶门前孩童玩耍,长辈聊天的老习俗。燃烧着的树疙篼把腊肉烤得嗞嗞冒油,把整个屋子都笼罩在红光和温润里,展现了一幅国泰民安的盛世农家图。

注:获奖者请到麻辣社区(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晖路晶科1号305室)现场领取,领取有效期为一个月。

----------------------------------------------------

满街的大红灯笼挂了起来,早晚高峰的人流车流少了,平时形色匆匆的人们都慢了下来。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了......壬寅虎年到!

百节年为首,春节民俗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名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价值体系、人文精神、道德理念,都深远地影响着这方土地养育的人。为展示各地群众欢度佳节的良好精神风貌、幸福生活场景、特色民风民俗,麻辣社区邀你一起晒晒年味,讲讲家乡变化,分享故乡民俗!

活动内容:

一、晒晒“春节年味”:壬寅年来了,四川各地到处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迎大年的喜庆景象,你的家乡肯定也有不少春节元素,晒出家乡年味,分享新春喜悦。

二、讲述“家乡变化”:你可以讲述家乡近年来的变化,比如自家换了新房,门口多了公园,家乡通了高速和铁路,还有新农村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影像,都是值得分享的幸福生活场景

三、分享“故乡民俗”:一方土地养一方人,特色的民风民俗,集中体现了一方土地的文化传承,被珍藏在这方土地上长大的人们记忆中。跟大家分享你故乡的民俗活动,特色美食,那印在骨子里的文化记忆和魂牵梦绕的味道。

PS:以上三项内容任选其一,或者其他跟“年”相关的元素(一张照片,两句哼唱,半个故事,满桌团圆饭都行)。务求原创,如有抄袭或灌水,取消参评资格。

活动时间:

即日起--2月14日

参与方式:

1、新发主题参与,标题前加【网络中国节·春节】话题,如:【网络中国节·春节】故乡年味!

2、直接在本贴下回复参与。

活动奖品:

本次评选标准为阅读量(跟帖为点赞数)占比50%+跟帖数(跟帖为评论数)占比30%+麻辣社区编辑部评审占比20%最终选取三人获得新春开年礼!(无线蓝牙耳机)

中奖名单将在2月14日公布,获奖者请到麻辣社区(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晖路晶科1号305室)现场领取,奖品领取有效期为一个月。

最后祝大家新年如虎添翼!!!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81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1-30 09: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年送虎!东北虎来袭,祝大家虎年快乐


发表于 2022-1-3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到过年,很多人就觉得缺少年味,过年没意思。

虽然每年大家都在讨论年味越来越谈,但是越接近过年,大家都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开心和紧张,但我知道那是一种对年味的期待。

年味的“年”是团圆,“味”是人情,是家人团聚的味道。

在不同年龄阶段,我们所经历的年味都有所不同。

小朋友们的年味:大概就是妈妈买的新衣服,爸爸给的新玩具,长辈亲友给的压岁钱,可以在过年的时候吃到各式各样的零食和糖果,可以去和小伙伴们无拘无束的放鞭炮、快乐的玩耍,没有了在学校时的约束。

成年人的年味:可以放下肩膀上的责任,轻松快乐的家里人好好团聚,一起吃一餐热乎的年夜饭。或者和久违的朋友们,围坐着一起吃火锅,望着飘起的缕缕青烟,一起谈天说地,火锅暖暖,心也暖暖,这大概就是年味~

发表于 2022-1-30 09: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30 11: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30 15: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1-3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客家人的年夜饭

sunfly辛夷
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孩子的喜悦与幸福,可能就只是一点肉,一点香肠,一件花衣服,一条红头绳,她们就会觉得幸福。
成都东郊的客家人历来重视春节,所以过年的仪式感特别强。那时候,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印象当是年夜饭。大年三十一大早,父亲和母亲到鸡圈挑选出个子最大,鸡冠最红的大红公鸡,然后让小孩们回避,用先磨好的菜刀一刀封喉(敬神之鸡,不能杀二刀)。
吃过午饭,母亲就在灶房里张罗起来,我负责烧火,锅里煮着公鸡,腊肉,香肠,满满当当一大锅。白色的烟雾开始在灶房里弥漫,香气逐渐蔓延开来,水逐渐变成浓汤,咕嘟咕嘟的冒着乳白色的汤泡。土鸡皮质焦黄,可久煮而皮不裂,待到用筷子可以穿透鸡身,就差不多可以了。这个时候,母亲会掐一寸许的香肠下来,直接放在我的嘴里,犒劳我烧火之功。就为了这小半截香肠,当时我是如此盼望并喜欢过年。刚煮好的香肠入口能香出油来,还很嫩,肉有嚼劲,肥肉格外的香酥,瘦肉格外的化渣,一时间芳香四溢,整个口腔都是满满地幸福,感到非常非常的喜悦。
乡人习俗,过年是大事,被扰年不吉利,所以大年三十我和梨娃就互不串门了,安心各自在家里为年夜饭做准备。
煮好的雄鸡以跪拜地姿势盛在一个大盆里,放在祖先的牌位下,让祖先先吃。煮好的猪肉则分成很多小块,放在猪神,财神,天神,灶神,土地神,路神,,,等等神的当口,燃蜡烛,烧钱纸,敬祖先与诸神,希望来年养猪顺利,家人顺利。这种仪式至今尚在延续,神圣,庄严,满满的仪式感。
待红彤彤的蜡烛完毕,就可以先作揖(中华传统礼仪)然后把鸡、肉撤下,送往厨房。母亲和我开始忙碌起来。她负责宰鸡,切菜,炒菜,我负责杀鱼,理菜,打杂,烧火。
因常年在田间劳作,挑水担粪,挖土种田,练就了母亲极好的臂力与肩力(号称当年的铁姑娘)。所以,只听得菜板上响起了一阵清脆的噼里啪啦声,手起刀落,一个黄澄澄土鸡公被母亲干净利落宰成合适的小块,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用眼睛无限深情地望着那些标致的鸡块,白色,上面带着黄澄的鸡皮,油亮的质感,我能想出那鸡块吃起来是一丝一丝的,鸡皮嚼起来是柔韧中带香的,,,口水快流出来了。母亲好像每次都能知晓我的心思,快宰完的时候,专门留一块个大大的,鸡皮黄油油的鸡块放进我的嘴里。我舍不得一把咀嚼下去,每每会先欣赏一下,再小口小口的咽下,真的是一丝一丝的肉质,嚼在嘴里唇齿生香,淡淡的土鸡的清香,鸡皮油而不腻,吃起来感觉特别好,一直到现在,我还特别喜爱吃土鸡的鸡皮。
不管时日再艰难,大年三十家家都要做满桌的菜,这是喜庆,是仪式,是希望,是一年的盼。这一大桌菜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客家姜汁热味鸡,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菜。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母亲做的,总是觉得母亲做出来的客家热味鸡味道才是最正宗。柴火土灶大铁锅,我用上了平时舍不得烧的木材,把那灶火烧得红旺旺地。只见母亲先放油,待油温起来,放郫县豆瓣,花椒、姜蒜,用油爆香,下鸡块爆炒,加点酱油,略微翻炒后加水,然后盖上锅盖,中火继续煮开,煮得差不多入味的时候加上大葱,起锅时候加盐加醋,然后就做好了。用土瓷大碗盛上,鸡肉带皮,肉白皮黄,大葱青白相间,极其入味。肉质鲜香四溢,就连那碗中的汤加在白白的大米饭中,也会让米饭香溢四方,让味蕾经不起这极味的诱惑。
过年了小孩们可以添新衣。那个时候还没怎么到街上买成衣,一来成衣贵,二来上街赶集远,总觉买成衣偏奢侈。大家一般都是到村里的幺店子找裁缝做衣服。先选花色,再看料子,选好后裁缝用软尺量尺寸。女孩一般都是花布衣服,男孩一般是深色或浅灰。样式都差不多,圆领上衣,扣扣子。裤子则是加松紧的筒裤。料子一般是棉布,后来有了灯草绒要厚实些,记得当时母亲为我选做了一条墨绿色的灯草绒裤子,没到过年我就拿来穿了,快要过年时,赶紧洗了,未想,天冷,灯草绒不像棉布干得快,初一早上起来还湿哒哒的,让我懊恼得不行。
春节总是喜庆的,各家都要赶场采买,需要买的东西太多母亲往往需要背上竹背篓。记得每年母亲都会给我买两根红绸带,扎在头发上,大人觉得喜庆,小孩觉得这就是美。少不了的还有春联,门神,土地神,财神,年画。没事的时候我总爱端详门神和年画。门神总是画着秦叔宝和尉迟恭,他们一个持锏,一个持鞭,一个静穆,一个怒目,所以我一般看秦叔宝多点。至于年画,最喜欢那红通通的大鲤鱼,一个胖娃娃手肘浑圆,脖子上戴着银项圈,肉嘟嘟手臂上戴着银手镯子,眼睛发亮,乐呵呵地笑,谁看了都想跟着他笑。
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大人开始给小孩发压岁钱,给老人发红包,我的压岁钱一般好像就几元钱,最多的时候有十元,用来买铅笔本子之类。到了初一那天,食朝(客家话:早餐)和食昼(客家话:午餐)都要吃素,到了食夜(客家话:晚餐)才能开荤。早餐吃汤圆,还是要先敬神,祖先牌位和诸神当口都要摆上,以示对神灵的敬意。吃完汤圆我就可以去找小朋友玩了,这一天什么活都不用干,地也不能扫(扫帚在吃过年夜饭后就藏起来,动了扫把就是扫财),真的可以纯玩一天,简直不要太幸福。
我的头上会扎上一根母亲新给我买的红绸带,一身新衣服,包里放着瓜子花生胡豆之类。邻居梨娃很早来叫我出门了,她也类似打扮,花衣服,红头绳,手里拽着两个柑橘之类,到时候我们分着吃。然后我俩一起到村上幺店子看闹热,一般都是男孩子们在那放鞭炮,路上不时传来一声声噼噼啪啪地炸响,转了一圈好像也没什么好玩地。直到后来我们学会了骑自行车,才开始走得远一点。去得最多的就是昭觉寺与动物园,一般先去寺里拜菩萨,然后直接从昭觉寺的后门过到动物园那边去。
中午因须吃素就在昭觉寺外吃素面,从来不敢在动物园内吃东西,原因呢,一是贵,二还是太贵,压岁钱哪够。

微信图片_20220130210847.jpg


微信图片_20220130210953.jpg


发表于 2022-1-3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中国节·春节】故乡年味!《我选福字回家》
选福回家.jpg
【网络中国节·春节】故乡年味!《四川非遗彝文书法传承人卢拉伙送彝文书法春联》
微信图片_20220126145441.jpg
【网络中国节·春节】故乡年味!《福娃送福》
微信图片_20220126145519.jpg
盐源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周国洪摄影

发表于 2022-1-3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复了帖子,怎么没有看见呢?

发表于 2022-1-3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中国节·春节】故乡年味!《我选福字回家》
选福回家.jpg

发表于 2022-1-30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中国节·春节】故乡年味!《四川非遗彝文书法传承人卢拉伙书写彝文书法春联》
【网络中国节·春节】故乡年味!《四川非遗彝文书法传承人卢拉伙书写彝文书法春联》.jpg

发表于 2022-1-30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中国节·春节】故乡年味!《福娃送福》
微信图片_20220126145519.jpg

盐源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周国洪摄影

发表于 2022-1-30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帖子才显现出来!
微信图片_20220126145519.jpg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1-31 19: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喜逢嘉客火锅烧,也识鸡豚味最饶”。西充铜火锅历史悠久,味道鲜美,早在明清时期就在西充民间流行起来了,去年还入选了四川省“天府旅游美食”。铜火锅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圆筒形,为底座,用来通风助火势;上层中心是梭形空心火管,火管周围套上环形火锅以盛食材。使用时把烧燃的木炭放在火管里,再随时添加木炭以增火势。西充铜火锅的食材以本地土猪肉为主,羹汤、蔬菜为辅,一共分为三层。上层是腊香肠、腊心舌等“盘子菜”,中层是半肥半瘦的腊肉,底层是干萝卜挂、干豇豆、米豆腐等。锅中有荤有素,有汤有菜,既可配整桌宴席,又可单独成席。对西充人来说,铜火锅就是家乡的味道,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去向何处,都会揣着这乡愁,记住这滋味。炉炭火烧窗白,腊肉香满街巷,这碗人间烟火,足以慰藉乡愁。


发表于 2022-1-31 21: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炮,烟花不准放,烧纸也不准,还有年味吗?

发表于 2022-2-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2-1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年初一的盐源公母山雪景
微信图片_20220201125549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0201125606_副本.jpg

2022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2-2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2-2 21:1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气冲天辞旧岁,腾腾虎啸漫天飞。
大红灯笼挂起来,木香爬藤繁花堆
IMG_20220130_153058.jpg

发表于 2022-2-3 15:0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休闲养老农家院,地名唤作石碑田。
学习养殖鸡鸭鹅,春风拂面汤圆甜。
IMG_20220203_132613.jpg
IMG_20220203_132605.jpg
IMG_20220203_132608.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