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mkjio

欢迎各行各业都来向蓬安县农牧业局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报:在本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面对当前的一系列问题,应加强道德教育。国家一直强调道德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即便如此,当前的道德环境状况仍不令人满意。这是否说明,既有的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孙春晨:的确如此。当下大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脱离实际生活,教学内容空洞,而且还应试化了,学生能把课本上的道德规范背得滚瓜烂熟,但不一定去践行。

此外,学校的道德教育注重正面引导,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问题涉及较少。中小学生很难通过对教科书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社会道德现状、辨别不道德行为的能力。当他们走向社会时,他们会发现,社会道德生活不但与教科书中讲的有差别,而且很多人也没按照书上说的那样去做。这反过来会让他们对所学的道德知识产生质疑,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可以说,我们的道德教育方式急需改革!我们必须让孩子在道德场景中去认识道德对社会和个人的益处,自觉践行道德规范。我们还应适当地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真实问题,告诉他们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提高他们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发表于 2011-10-2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报:现在,面对各个领域不断出现的道德问题,有不少人非常悲观,有一种无力感。对此您怎么看?

孙春晨:我可以理解,但如果大家只是悲观,一味沉浸在无力感中却不行动起来,这个社会岂不会更糟?我主张大家从改善身边的小环境做起,坚守自己的良知与底线。比如,孝敬父母、遵守交通规则、给老人让座、爱护环境等,这些事看似很小,却不仅能给他人带来便利,增加他人对社会的温暖感受,还会给行动者自身带来快乐和自我肯定。另一方面,政府也应不断改善民生,努力保障老百姓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提升政府及官员在公众心目中的道德形象。

发表于 2011-10-2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领导干部为什么不敢唱“黑脸”?  
2011年10月18日 08:59:34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分享到新华微博  



  一些领导干部在检查指导工作中,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是习惯避重就轻、隔靴搔痒;对不良现象总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敢唱“黑脸”,更不敢说“硬话”。有的人形象地说,一些领导干部对人喜欢说两句话,一句是点点头“干得好”,一句是拍拍肩“好好干”。

  不敢说不足,不愿唱“黑脸”,误事害人,受损的是党的事业,受害的是群众的利益。改革发展日益深入,我们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复杂多变,“躲不开、绕不过”的矛盾尖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看见不足不敢说,发现错误不敢纠,问题总是被有意无意地捂着,就会贻误化解弊端的好时机,使前进中的危险和风险越来越大,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多。同时,领导干部的言行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如果领导干部看见不足、面对问题退避三舍,态度暧昧,就会影响更多的人效仿跟风,形成一种不良气候。


发表于 2011-10-2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巨贪市长“钱是魔鬼论”很荒唐





  “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是魔鬼”——这句话是杨光亮在受审时的开场白。10月12日,茂名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杨光亮涉嫌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二次开庭。据第一次庭审,1992年至2009年,杨光亮在担任茂名市电白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茂名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048万余元、港币200万元,还有折合人民币3464万余元、欧元2.4万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据《南方日报》)

   家财高达亿元之巨,一个副厅级官员非法收取如此巨额,可以说几乎疯狂,让人瞠目结舌。巨贪如此程度,而用“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是魔鬼”来表示后悔,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就算人生可以重新来过,杨光亮也会倒在其他的“刀”或“魔鬼”下。就像杀人犯怪罪手中的刀一样,把“钱是魔鬼论”作为自己巨贪落马的理由,根本就是荒唐,连“隔靴搔痒”都谈不上,完全不靠谱。

   不必讳言,金钱能够化解饥寒,助人小康,利于安邦定国。然而过度追逐享用它,就会产生毒负作用甚至灾难。说到底,钱是好是坏,关键不在钱而在人,在于人们如何认识它,如何获取它,如何使用它,也即与人的金钱观直接相关。杨光亮巨贪落马,表面上好像是“钱”惹的祸,实质是杨光亮过度追逐金钱享乐而丢弃了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越过了做人的基本底线,把权力作为了疯狂敛财、奢靡生活的工具。魔生于心,如果要说钱是“魔鬼”,首先杨光亮的心就已经着了魔,腐了质。

   有一句话说得好:“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是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做金钱的奴隶,其人生轨迹、人生价值会截然不同,甚至天壤之别。因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曾经清贫朴素、以身作则、忠诚专一、仕途光明的杨光亮,变成了一个拥有“两个情妇、14套房产、60多本存折、1.3亿元家财”的巨贪,遭世人唾弃。唐朝大臣张说在《钱本草》一文中写道:“钱,味甘,大热,有毒”,并为人们开出了正确对待金钱的“七术”,即“道、德、义、礼、仁、信、智”。也就是说,要化解金钱的毒副作用,最基础的功课就是首先要有基本的道德自律,而杨光亮最缺的就是这个,因此,落马就成其必然的选项。

   “政者,正矣”。作为副市长的杨光亮应该知道,“正”,意味着什么,在面对金钱或其它诱惑时,心中就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头上就应该始终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以斩断“心魔”,规范中正。

    毁掉杨光亮的确实是“魔”。不过,不是“钱魔”而是“心魔”,世人不可不警醒。


发表于 2011-10-29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9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9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1-11-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11/04/c_122234720.htm

发表于 2011-11-5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1/04/c_122234229.htm

发表于 2011-11-5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11/05/c_122240162.htm

发表于 2011-1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90269627/1.html

发表于 2011-1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zhizhuozhen.home.news.cn/blog/a/0101000000000BBD1996D85C.html

发表于 2011-11-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59301/index.html

发表于 2011-11-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8213/119388/index.html

发表于 2011-11-5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1&treeView=1&view=2&id=113585796

发表于 2011-11-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吃一惊!公务员的道德问题有多严重?


宋公明


国家公务员局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的内容。


看到这则报导,久已麻木的神经还是被深深震撼了。难道全体公务员的职业道德都差到需要培训的地步了吗?这种差不是个别差,而是全体差,而且至少差6个学时,那么最差的是不是就该重新投胎了?


不能要求所有公务员都是道德楷模,但是,公务员是从优秀人才中选拨出来的,至少,道德水准不应低于普通公民吧?当然,这是指全体而言,公务员中也会有违法乱纪甚至刑事犯罪者,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公务员整体的道德和素质水准吧?


公务员至少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吧?至少要受过学校教育吧?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每个学生每学期都会有一张成绩报告单,上面除了有各学科的考试成绩之外,还有道德操行等级和评语。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操行等级要能得到甲等,那是很难的。在下当年多半只能得到乙等,评语上也常有不少批评。孩子们的心地总是比较纯洁的,品学兼优的同学的威信就比较高。光是学习成绩好,但自私胆小或骄傲霸道,是很难得到同学们拥护的。不要说操行等级不好,就是有点缺点或毛病,那么老师、同学、少先队和共青团组都就会对他进行帮助。电影《祖国的花朵》就反映了当年的那种情形。教育不仅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要不断淘汰学差德坏者。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博士后,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地受到道德品德的教育和锻炼。无论是智育还是德育,不合格者都要被淘汰。挑选公务员是在这个基上进行的,至少要看看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操行等级吧?当然要挑选品学兼优者吧?那么从这些人中挑选出来的姣姣者,其道德和素质至少不会太差吧?如果走上工作岗位,而且还是国家公务员的岗位,还要重新进行道德培训,这是教育的失败还是人才选拨制度的失误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果家庭和学校没有教育好,选拨又实行逆向淘汰,那问题就大了。恐怕不是培训可以解决的吧?


公务员的职业道和做人的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一种说法,叫先做人后做官。就是说做人是基础。最近在某些公务人员身上发生的事情,例如局长打架,理事长强奸,局长性爱日记,干部酒后驾车,等等,并非职业道德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涉及做人的底线。人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当好公务员呢?做人的道德都没有,又怎么会有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呢?


所以,还是要从做人的根本上抓起。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然后才谈得上公务员的道德。而一个合格的公民,相信上过宪法课的人都知道,就是要拥护并遵守宪法和法律。而宪法的第一条就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现在确有一些人公开反对宪法,公开声明自己是货真价实的右派,就是要反对社会主义,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果这样的人当上公务员,当然不会遵守宪法和法律,更谈不上什么职业道德,反而是要千方面计地破坏国家的法律和道德,企图推翻国家政权。和这样的人谈道德,岂不是与虎谋皮吗?


还有一些人,从内心里是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但是不公开说出来,而是暗地里使坏。有些人也宣誓忠于党章、忠于宪法,也信誓旦旦地保证改正错误,但是一转脸就背叛。对于这样的人,岂是培训所能改变的?


以论坛为例,论坛管理条例写得明明白白:


在注册笔名和发表文章之前,请您仔细阅读本管理条例: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二、上贴请注意以下几条规定,若有违反,本坛有权删除。
  1、不得上贴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违反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2、不得上贴造谣、诽谤他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言论;
  3、不得上贴暴力、色情、迷信的言论;

有些人在注册时表示同意遵守,而实际上却完全相反,整天在不断攻击国家的根本制度和进行造谣诽谤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哪有什么道德?

所以,职业道德,首先是立场问题。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怎么可能遵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而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怎么可能干出偷鸡摸狗伤天害理的勾当?可以说,劳动大众的道德水准,比任何封建官僚和资产阶级政客要高出何止万倍!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官僚有何道德可学?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资产阶的政治家有何道德可言?以陈水扁、克林顿为楷模?如今不是已经有三年小村长、豪车加洋房了吗?不是已经有亿元巨贪和玩女人上百的官员了吗?是否成绩菲然?


故当今公务员首要之问题,乃清理门户者也。应当把那些公开的和不那么公开的以及暗藏的敌对分子和阶级异已分子清除出去,从组织上和思想上纯洁公务员队伍,使公务员转变和站稳社会主义立场,从而让大多数忠于宪法忠于人民的公务员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自内心地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人民服务。而转变立场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到基层,和劳动群众打成一片,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每年老老实实在农村或厂矿工地干上三个月,要比好吃好住学三个月强得多。不仅对思想道德有巨大好处,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有莫大益处。


发表于 2011-11-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称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多肇始于群众利益受损  http://www.gmw.cn/ 2011-11-03 08:40: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大 中 小]   基层干部处于社会治理的最前沿,直接面对群众,实质担当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其能力和作风,都影响着当地群众对执政党的评价。

  历数近些年来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无论是几年前的孟连事件、瓮安事件,还是今年以来发生的增城事件、织里事件,都有着类似特点:原本只涉及相关部门的单体事件,却发展成当事人与非利益关系者共同参与的群体性对抗。其背后的诱因,往往是群众对当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缺乏信任。

  这种高度相似的运行逻辑,警示我们必须关注基层干群关系中的“信任危机”。诚然,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在社会治理中,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然而更应看到的是,基层干部处于社会治理的最前沿,直接面对群众,实质担当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其能力和作风,都影响着当地群众对执政党的评价。基层干群之间的不信任,不仅会令干群关系趋于紧张,更可能促使部分群众逐渐将对个别基层干部的不满,上升为对基层一级政权的不满,导致基层治理陷入“信任困境”:无论基层干部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都无法取得认可。

  事实证明,干群之间缺乏信任,会极大地削弱基层政权的权威性,不仅表现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乏力,更意味着社会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的下降,发展的政策措施得不到群众认可,反倒被误认为是个人谋利的瞎折腾,由此不信任进一步加深,这对基层社会的建设发展与和谐稳定,影响更为负面。

  从历史层面看,密切联系群众向来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当年,正是靠与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在白色恐怖中唤起工农百万,在极为残酷的斗争中建立红色政权。而今,部分地区干群间缺乏信任,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不仅在于当地,更在消耗整个执政党的执政资源。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消极影响会因各种传播渠道突破一时一地,产生持久和放大的后果。作为人民选择的执政党,放大的“信任危机”会直接危及我们的执政根基。这正是胡锦涛总书记以峻切之言词,一再强调“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的根本原因。

  筑牢基层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固然要靠在基层干部中进行党性教育,在思想作风上重提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但更重要的是整肃吏治、协调利益。前者事关权力结构,后者事关利益分配。对于前者,虽然推进基层民主已为共识、村民自治亦实践多年,但现实当中,基层干部的权力运行机制仍然存有弊端。一些地方片面唯上,“上情压倒民情”,导致群众敬而远之,信任难以建立;一些地方监督缺位,“独断代替协商”,造成群众心生怨怼,矛盾由此催生。

  对于群众来说,最直接的诉求往往在于利益。群众的不满,往往源于分配不公、利益受损,近年来的群体性事件,多肇始于此。这也说明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只有处理好群众利益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疏解矛盾冲突、保持基层稳定、维护社会和谐。否则,即便盖起了高楼大厦、修好了通衢大道,发展的正面效用也会大打折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人民。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神经末梢,筑牢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能为人民谋取福祉、为政党赢得民心,这是对基层政权最根本的考验。

发表于 2011-11-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务员要管好自己的“两袋”“一带” 光明网评论员 http://www.gmw.cn/ 2011-11-03 10:36:14 来源:光明网  [字号:大 中 小]     【阅读提示】国家公务员局:对全体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轮训  快阅读

    国家公务员局制定《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消息引起了舆论的注意。《大纲》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尤其引人关注。在基础知识10个部分的内容中,“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被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之前。

    其实,公务员培训不是什么新鲜事。还在2008年底,国家公务员局就发布了《公务员培训规定》。按照《规定》,“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每5年应当参加”“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其他公务员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此次公务员局制定《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已经言明是为了在“十二五”期间对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轮训。

    中国的国家公务员数量有多少,从未见诸公开的资料。但是,按照一些公开的材料进行推算,中国公务员的数量起码也应在千万以上。县处级以上的公务员每5年累计3个月的培训,普通公务员每年不少于12天的培训,这笔费用的规模应该不小。不过,如果培训能够达到目的,那么,这笔钱就花得划算。因为官员要是“拍错了脑袋”,那损失不知要多少倍于培训的花销。数千万官员里,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官员脑袋出了毛病,那代价就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国家公务员管好自己的脑袋很重要。管好脑袋,就是不要让头脑发热。脑袋瓜子发热的表现就是,今天一拍脑袋,一个项目搞出来了;明天一拍脑袋,又一个类似的工程上马了;后天再拍脑袋,前两个项目全都白干了……重复建设、面子工程、花架子、豆腐渣,所有这些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结果。当然,这其中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官员权力的来源、行使和制约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脑袋之外,就是口袋。许多官员,之所以愿意拍脑袋,其冲动完全来自于口袋。上项目、干工程,既能充实政绩,又能充盈口袋。有的官员,既管不住自己的脑袋,也管不住自己的口袋。脑袋越热,口袋越涨;口袋越涨,脑袋越热。直至自己的脑袋能否继续扛在自己的肩膀上都成了问题,才觉得自己的口袋不应该那么鼓,才知道幼儿园小孩都知道的“不能装错口袋”的道理,可惜晚矣。当然,说到底,这也同样是权力监督的问题没有得到更有效解决的原因。

    “两袋”以外,还有“一带”,这就是裤带。谁都知道,官员是人不是神。官员也是生殖系统健全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刺激—反应”的自然本能。但是,官员既然为官,既然经过选拔,既然受过培训,就应该比常人更能控制自己的自然欲望。一个官员,上面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什么“雷人”的话都敢说,谁摆的席都敢吃;裤带以下,也要管好自己,不能裤带一松,为所欲为。最近两天传出的甘肃成县政法委副书记躲在幼女床底下的丑闻,四川蓬安县官员强奸醉酒女公务员的丑闻,就是一些官员管不住自己裤带的最新证明。

    管住自己的“两袋”“一带”,是官员为官的最基本的德行,是官员行使公权的必备“私德”。一个官员,其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等更高层次的“形而上”的品质,如果没有“两袋”“一带”这样最基本的“私德”作为基础,那就无异沙滩上起高楼——越高越危险。(光明网评论员)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