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楼主提出的是实实在在需要政府关注的问题。西昌是一个地震风险较大的地区,应当加强建筑物的抗震,加强公众的应急避难教育。建筑物的抗震一是建筑物的选址,据新华社昨天消息,我国将在2020年以前完成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的活动断层探测工作,目的就是建筑物的选址要避开活动断层,说明高层已决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我认为不应以城市规格限制,而应考虑城市的地质因素,象西昌这种县级市,处在断裂带上,就应该纳入范围。二是建筑物本身的抗震能力。512以后我们看了不少灾区的电视画面,在重灾区不是也有很多建筑物没坍塌吗,可以说基本取决于以上两点。上世纪七十年代,鉴于云南地震等原因,西昌曾经大规模进行过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工作,但那时不过基本是给没有设圈梁的房屋加圈梁,唐山地震后,西昌一些房屋修建时又将预制改现浇,再后来又将房屋的抗震等级提高到9度设防。虽然有这些措施,但我认为还是远远不够,在人类能成功预报地震以前,重点做好建筑物的抗震,才是拯救生命的唯一要务,历史上的大地震的伤亡多数还是建筑物坍塌造成的。加强公众的应急避难教育就不在此多说了,国民素质领教太多,近的就如几天前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抢盐风潮,稍远一点的是512那几天我看见成都那些惊慌失措乱跑乱躲的成都市民,再远的在我脑子里又浮现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昌闹地震时从城区往火车站那些牵线线的逃难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