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见闻(原创)
三
农用小客车在满目的青山中穿梭了两小时左右,到了青溪镇。此时,穿着长裙的我早就冷得发抖。三位青川中学的女学生说我的嘴唇都冻得发乌。
其中一位指点我坐上人力车,到了该镇修建的客车站。在售票员指点下,我买了中午12点到竹园镇的车票。
那时,已经是10时许。一位该镇阴平村的小伙子招呼我去他们那里看看。我以时间来不及婉拒。
趁还没赶车,我看了看刚刚修建好的古镇。
大家知道人造的城墙与古镇长廊是国内并不鲜见的。可是如青溪镇这般有着清澈的水流,依依的绿树,清新的空气的地方却是罕见的。古镇的设计比青川县城好十倍。这是我三年来感觉最舒畅的一次。
一些工人正在如火如荼地做后期工作。对着长廊里正在刷漆的工人拍照,他应我的要求露出了笑容。跑过的几个小孩欢笑着对着我的镜头。新修的一条街的尾端是仿造的古城墙。前面是一棵婀娜有姿的树,它满身的绿的光芒,焕发出灿烂的生机。
汶川的强哥知道我去青川后责怪我为什么不去他们那里,说带我去参观如丽江般的水磨古镇。其实,我走到这里,也没有遗憾,只是觉得匆忙,没能在这里歇息一晚,再吃上香甜的米饭。
假如消暑,还可以去该镇下游的唐家河风景区。
一个妇女碰见我的时候也特意提到它,说它特别美丽。是的,我在去年国庆节期间去过。她苦恼地提到现在贷款的利息是9厘,说本地政府说已经过了灾后重建贷款期,还贷的压力很大。我叮嘱她把家庭旅馆办好,这里的旅游会兴旺起来的----因为美得透明而单纯。她高兴起来,说自己已经把房间割成了几个小房间,就是为了打造小旅馆,她欢迎我去坐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75c65241ebc92d5e37fa411c.jpg
在细细地欣赏期间,遇到了该镇的一个工作人员。他自称唐元东。听到我称赞这里的设计比县城好10倍。他的脸上立刻洋溢起兴奋而自豪的笑容。当我称自己就是给他们镇提意见,反映群众诉求的某某时,他的眼睛瞬间睁大,愣住了,脸色也大变。我打圆场说希望他别介意,我那样做也是为了缓和干群关系。
听后,他恢复了常态。我询问他们打造该镇的理念。他侃侃而谈,是为了拉动旅游从而发展经济,他们还准备把河堤栽种上藤蔓,会更漂亮,我相信。
俯视清幽自在的河水,远望去,四周群山与绿树环抱,俺的内心莫名地升腾起一丝喜悦。
我对该工作人员说希望他们能与群众多沟通。他回答说沟通过无数次,有些群众诉求过高云云。
他特别提到当初很多当地百姓不相信他们会按照计划去做,如今,看见镇变化如此之快之大,纷纷主动来联系他们。
我打断他的发言,说青川那么多的土特产难道不应该发展起来吗?
他说那是当然。
去年的春节,我来这里时,还有一排排地震棚,垃圾满地,无处立足。今年的五一,我第三次来这里,已经涣然一新,充满个性。我们得承认还有一些人住在地震棚里,该镇也不例外。不过,那也是暂时的。全中国都知道贫富悬殊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
过了一会儿,来自阴平村的小伙子如约来见我。他愤愤不平地说城里,镇里都建设得好,可是几百米开外的农村就不行了。公路边只打了三个院坝,难道国家会出政策只打三个院坝吗?但是,我看见网络里介绍阴平村也打造得不错。不知道他所指之处到底是阴平村的哪个角落。由于时间匆忙,我确实不能亲自前去看个究竟。我鼓励他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
我还要特别提到该镇 的南街和北街的重建房,雕梁画柱,一些商家已经入住。当初准备刷成黑色的。我在给该镇的意见信里说多数群众不喜欢那种风格,应该是浅黄色比较好。这次来后,发现颜色没变成黑色,而是浅泥黄色。
从一些群众的议论中,如今灾区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换贷压力如何减轻,并把多余的四川劳力消化在本省,让受灾群众既能住上新房子,又能奔上致富路。
是啊,大约80%的四川受灾群众成为房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希望能引起地方政府持续地关注,协助他们从经济上脱胎换骨。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21e36c0bb0368e570cf3e3b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