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飞扬婆婆

云梦飞扬杂记流水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616

虽然出生在凉山,在凉山长大,但可能是那些苦难经历得太多吧,所以一直有些排斥凉山。

        2002年妈妈去世了,随着妈妈去世时间的增长,对妈妈的思念也越发深沉起来,特别是每每回到家,空气里都会回荡着妈妈的笑声、骂声,嚷嚷声。于是过去的一切慢慢也从摸糊变清楚。

     谢谢FXXA!谢谢看我日记流水所有的朋友们,

发表于 2006-6-15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当年那十四岁的哥哥有天分,

应该这样发展下去啊

发表于 2006-6-15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里年轻的孙少安

发表于 2006-6-15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难道你们不觉的飞扬写的故事很好看吗

发表于 2006-6-1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微笑天使在2006-6-15 16:08:00的发言:

嘿嘿

那个粉丝又来了呢

你这丫头,不要这么称呼我好不好。不是说了嘛,你要是写亲身经历的故事,我一样每天顶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

 
      八十年代初,农村里开始看见有人骑自行车,二八圈的轮子四百多一辆,哥哥羡慕极了。一心就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已的自行车,可那时候家里连供我们几个读书都成问题,根本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钱给大哥,来满足大哥的喜好。


      大哥性格暴燥,不好读书,可是不知怎的却喜欢研究农业方面的知识。偶尔机会看见一则稻田养鱼。精神为之一震,知道找钱的机会来了。于是游说爸爸同意他的稻田养鱼计划,哥哥虽然书读不多,可是口才不错,在他的及力游说下死板的父亲竟然同意了哥的“一田两收成“计划。

 
      可能是农村的生活过于枯燥,一家人为这事都比较兴奋,哥哥当指挥一家人就按照哥哥的思路具体执行。弟弟和我还小,可也被这种新鲜事所吸引,爸妈和哥哥在田里干活,我们就蹬在田边看着,包括邻居们都好奇的来看,都成一件方圆五里的新闻事件了。


       首先找了一块半亩左右的田,在离田边一米宽的距离开挖一条宽30公分深60公分的沟,再在方方的沟中挖一道十字沟,离田边一米远是防止“鲤鱼跳农门”的事件发生,而挖30公分宽60公分深便于鱼儿游走。挖 好后种上禾苗,待禾苗成活把买来鱼苗放在稻田里。一家人为此事忙碌了一周,周围邻居也看了一周的热闹。


      稻田里土壤肥沃,田里的虫子不少,鱼儿成天在此生长竟比鱼堂里的鱼儿还长得快,稻田因为鱼儿吃了害虫长势也比往年好。凉山的天气多变,在雨要来临的闷热时刻,一群群的鱼儿就浮上水面来吸氧,好看极了。爸爸没事就坐在那田边抽旱烟,哥哥更是比往年都勤劳。包括邻居没事也会在我家那田边坐坐,观赏我家稻田里的鱼儿成了当时无娱乐活动农村的一种休闲方式了。


      随着稻子的日渐成熟,家里的气氛也得随着变化着,迫不及待的等待着收割的季节快快到来,最兴奋最急不可耐的当然是我哥。

 
       终于到了收获胜利果实的时刻,全家起了大早,吞上几口饭不用爸爸喊开工,一家人就默气的朝着那稻田走去,热情空前高涨,脸上都有压不住的喜悦。到田边一看,呵呵都有邻居在一旁等着这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鲜事。哥哥先在一出进水口布上一张长条形的网,打开放水口放水,一尺来长的鱼儿就随着那放水口游入了早准备好的网里。水放完了哥哥也满满了收获了他半年的劳动成果。但于是稻田里有淤泥,还有一些鱼儿在田里,哥哥爸爸及一些邻居就满田追鱼儿,被鱼儿溅起的泥浆弄得一头一脸一身。可大家无所谓的笑着闹着。


      十四岁的哥哥就这样收获了他自已的第一次经验,第一次科学成果,也是第一次运用自已的智慧收获人生的第一次。

发表于 2006-6-1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那个粉丝又来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6.15晴

今天开空调!所以无蚊子!!

敢进来冷死它!

发表于 2006-6-15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扬版主,继续老屋系列或者礼州系列啊。[em17]

发表于 2006-6-1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只有折磨天牛的经历,嘿嘿,而且方法不少

发表于 2006-6-16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404的故事好!我小时候就知道收现成的,成天拿钓竿在河塘里钓虾。不过,俺进行过一项更伟大的实验,俺在田里挖了些蚯蚓来养。

发表于 2006-6-16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梦飞扬在2006-6-14 10:44:00的发言:

2006.6.14阴晴不定

公司原来在七楼,因为场地不够,所以才搬到现在的二楼,这地方外部没环境,但内在还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大家都适应了这边的环境。

可由于承租方产权的变化,我公司不得不又一次面临找房的难题,而这烫手山芋竟落在了我的头上。

这事如果早几天告诉我,我一个电话就搞定,且还是全装修布局也合理的房子,而现在那房子早我半天签了合同交了房租。再铁的关系也无法让别人退租而转租给我们。

    天哪,这艰巨的任务让我如何完成它?

你们公司做什么生意啊?我们十四楼好像还有空房,不过恐怕地理位置不适合..

发表于 2006-6-16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子找到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06-6-1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有些忙,有些没尽到斑主义务,

各位见谅!!!

发表于 2006-6-1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水帐流下去,呵呵[em10]

发表于 2006-6-1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正找房房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6-1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6。18晴

    这段时间太多事,加上没有衡心,好久都没有运动了。

    一早起来背上包戴上墨镜想要去省体育馆打球,一出大门明晃晃的太阳直射下来,心里一缩。

    还是不要去了吧,那么远,天那么热,还要坐那么久的车,后退一步缩回门内。

    打开电视还是超级女生声情并茂的投入演出,现在的年青人真是不得了,要是让我站在那闪光灯下,小腿肚子早抽劲了,佩服年青的一代。

    打开电脑正准备在网上来一番斗地主大赛,手机提示音响起来。

   一看侄儿留言说:小姨,我中考考完了,考得不好,我想来成都玩”。

   看我这小姨当得,早在四月份就想写封信要侄儿好好冲刺的,可东忙西忙一晃侄儿都考完了。觉得有些愧对侄儿,忙给侄儿回了一个电话回去,问他具体中考情况。

    侄儿的成绩真是有些不容乐观,知道自已考得不好想要我给他妈妈说,让他上好一点的学校。还用变声的口音给我说:“小姨,我不想上不好的学校,那里的娃娃全是耍家,环境一点都不好”。

    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给侄儿,并说等他成绩下来了告诉我,我一定给他妈妈商量尽量让他上好一点的学校。要他在这段时间里好好帮帮劳累的妈妈,妈妈生气骂他时,不管妈妈有理无理也让三分,必竟妈妈供他不容易。侄儿答应了,我才挂上电话。

     时间也过得太快了,一年一半的时间又这样流走了,侄儿也成了小男子汉,而我呢?近几年我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收获?

     想到这些,内心空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6-1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屋(三)

2006.6.19闷热


      我有四个舅舅,大舅舅对联写得好,二舅舅木工做得好,三舅舅和小舅舅二胡拉得好。


      他们相同之处都喜欢看书,也都爱书。

 
      可能这是祖上的习惯,因为外公(我们那边叫家公)就是一个极爱书的人,那书用一上好的樟木柜子装着,谁看了都得仔细的回归原位,要是谁弄坏了一页那是要用“条子”伺候的。可能是这原因,外公家的书保护得及完好。


      只是那些全是繁体竖写的古文,我好奇但看不懂,久了就失去了兴趣。那故事的内容却是通过四个舅舅的来访深深浅浅的印在我的心里。


      加上儿时老家山高树茂,又地处偏僻,在民间流传的鬼神有些听起来就是在身边发生的事。


     七十年代后期,凉山好多地方还没有电灯,虽说我们家门口就有一块小磨坊顺带发电,那电能给全队的人代来光明,可必竟是高山流下来的雪水,水流太少太缓。于是每到枯水区还得得点煤油灯。


     那时的凉山白天艳阳高照温度在二十度左右,可一到阴天或是到了晚上温度就会骤然下降十多度。天一黑劳碌了一天的人们就都收工回家点上灯做饭,然后用柴燃后的碳一边烤火一边闲聊着。


     一到腊月农活便不太多,大多数人家也都杀上一头大小不等的猪好过年,于是这时也成了走亲访友的最好时节。舅舅们也常会在这时放下闲散的农活,过船过来采买一些家里必需的东西,顺带看望我们。


    每每到这个时节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全家早早的就收拾好一切,吃完后围坐在火堂边听舅舅给我们讲故事。(后续)

发表于 2006-6-1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飞扬婆婆的文章总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飘逸轻灵,完全超出了一个婆婆的思维,呵呵

这种说法算不算一种赤裸裸的奉承呢?

发表于 2006-6-1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写得好的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