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陈智敏

转载:释名“无文雅”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9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本人奉劝刀子嘴儿 一句,对社会上的一切事情,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不应该人云亦云,指鹿为马,不应该再给人当枪使,因为这样牺牲了,既当不成烈士,还不知道如何死的,实在的可悲,可笑,而且不划算!
发表于 2011-10-2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子嘴,鄙人没有混淆视听,你跟翠屏放鸟之间是因为你们各自采信了不同的网络说法,而我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跟见解,倒是我们的区别在于对广安历史、对广安历史人物研究层次的不对等,其实换了你是别人的话,至少要多查查资料再回贴,你真是太冲动了,我不会因你说我不耻就觉得不耻,我的观点经得起广安史学界检验,就你那点发言就想让我难堪甚至下不来台,你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你终究没有豆腐心,终究是逞口舌之利,至始至终,我都没有对你恶语相加,是因为我感觉到你是在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来看待当政者,用你自己的话叫爱之深责之切,可是这不是表达爱的好方式,你错了,于广安而言,我们都不是旁观者,你的言论与你的观点不相一致。鄙人深爱自己的家乡,我的言行都是为家乡发展出言,就此贴陈吴之争而言,我建议吴老颐养天年,希望陈老师跟广安的文化人们多出好作品,多挖掘广安的历史文化积累沉淀,多让广安人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你呢,你的希望是什么?难道是下一个痛快的骂战!

发表于 2011-10-29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文雅告状文章.前后逻辑十分不合,一看就没有章法,不知何以得出: 蒲殿俊的政治本色始终是立宪派保皇派的结论,很难以理服人。

发表于 2011-10-29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帖虽然有些搞笑成分,但是跟贴很有水平,这谢贴子说明广安论坛还是很有人才的嘛。

发表于 2011-10-29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哀叹!哀叹!又气又病,这位立宪、保皇巨子,1934年10月,59岁即死于北平,呜呼!”吴文雅先生:你这些话有失厚道,作为一个离休老干部不应这样说,蒲殿俊估计算你爷爷辈吧!

发表于 2011-10-29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智敏 的帖子

回不顾做奴隶的人:你推荐的网页我跟我的朋友们早看了,比较认同省政协学习文史委的客观阐述和评价,这个导读是这样的,复制粘贴一下:“蒲殿俊,1875年生,清光绪年间中进士。官费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归国后任四川咨议局议长,后组织四川保路同志会,即使身陷囹圄也未退一步。“五四”运动后,创办《晨报》、《蜀报》等。”

该文对蒲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允的,我不但看了,还认真看了的,在这里感谢你对蒲的关注,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要作新的评价,该文的评价已经较高了,我们只是相对于无文雅限制广安人宣传蒲殿俊,及其他个人对蒲的不公平评价而作出的抗争而已,只是要求还原真相,没想到的是刀子嘴儿之流全无了解历史,纯属在咬卵,反说我们混淆视听,建议刀子嘴儿跟木杉先生看一下兄台推荐的网页。
发表于 2011-10-2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蒲殿俊 尊经书院走出的保路领袖,再三细读,全文分五部分,分别是:
一、 立志革新首倡保路
二、纠弹弊政提倡民权
三、领导废约保路反对清廷卖国
四、组织罢市抗粮横遭扣捕关押
五、四川独立首任都舒较场兵变仓促下台
字里行间读得出对他的认可,结尾处明显是以政治处境作的结论,而蒲作为广安的杰出人物,对广安作出的贡献,正该广安人来认可才是,请陈老师们顶住压力,多研究,多挖掘,广安人理应为广安人正名。

发表于 2011-10-30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从没有想到广安作协个别人居然是这种水平,这次真是见识了!云童(陈智敏)、红一角基金会(梁思波)、川东闲人、翠屏放鸟、仁钦居你们一伙人不就是为了所谓<<辛亥保路》剧本被否定拍摄而心中难受委屈吗?你们更多的不平只是因为剧本被否定,并不是因为谁否定了广安历史名人蒲殿俊,因为蒲殿俊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中国历史学家早就对他有了公开正确的评价,用不着你等人在这儿猪鼻子插葱装象在这儿冒充正神!我还是那句话,你们不管在哪儿找些内容来展开评论蒲殿俊都脱离不开百度百科和“广安文物网”上对其历史功绩浓缩的评价!蒲殿俊是广安历史上的名人不假,他在广安历史上作出过贡献也没有人否定,但他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不管你们是咬卵还是狡辩,历史是在那儿摆起的,不可能因为你等人吼得凶闹得欢就可以改变的!所以你们劳心费神编写的《辛亥保路》会被否定胎死腹中也是命中注定!相信蒋英胜同志也不会和我一样不懂历史而否定该剧的拍摄吧?其实你们如此懊恼的本意只是为了剧本而非为了蒲殿俊历史地位与评价,蒲的历史地位与评价早已有定论并没有含糊不清的地方,所以你等声嘶力竭费力吆喝的根本只是为了自已的利益所在!本人最早发贴评论就说过你等是为了争名夺利!而现在你们的真实面目已完全暴露,如果我不了解历史就会听信你们的胡言乱语,也不会有现在和你们据理力争的现状了!和你们讲道理看来是对牛谈琴!因为到目前为止你们所提供的有关蒲殿俊的任何评价内容中都没有一个明确提及此人是辛亥革命志士的说法!你们能回复的不是理性严谨的历史内容,除了轮番上阵挖苦嚎叫相互提劲吹嘘一番外似乎已无话可说?所以我认为你们不是在研究历史,你们是在研究狗屎!你们打作为广安历史名人蒲殿俊呼号的幌子,实则是为了你们胎死腹中的剧本而哀嚎!因为我知道那剧本凝结着你们充满铜臭的心血!你们的表现着实让我一阵阵发呕而又让我感到可怜!
发表于 2011-10-30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帖子,有趣有趣。其实说白了就是花了很多心血写的剧本胎死腹中,有很大的怨气,理解理解,发了牢骚,出了气也可消停了。关于你们的剧本,我不知说得对不对,在广安来说是历史,得认真,对外地来说是小说有戏谈也可以,何不联系其他外地文化专业部门岀版?也免得心血付之东流?再说了,你们也大量一些,把吴老告状理解为人家发表的不同意见,只是他个人意见被采纳了而己,又不是他决定的,他也无权决定,如果你的剧本决定上演,群众看了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反映,也有说好也有相反意见,哪你们一天都忙于反驳?我看出了气,就算了吧。我不认识吴老,也不认识你们,我是善意的,路过,说说而己,说得不对的话,也请谅解。
手机网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1-10-30 08: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子嘴儿”先生:
我要说的是,陈智敏行不改姓、坐不更名,我就是我,我不会像你那样,编个假名说话又不负责任,而且我更不会冒用别人的名乱说.至少我懂得不得侵犯别人的署名权.也请你不要硬将所谓“云童”安在我的头上!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子嘴儿”先生:
你认为"蒲殿俊是广安历史上的名人不假,他在广安历史上作出过贡献也没有人否定,但他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那么请读一下<四川日报>刊发的文章,这篇文章好像不足是我陈智敏的所涓谓同伙声嘶力竭费力吆喝出来的吧!
“十日都督”蒲殿俊
  □周锐京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这是对四川保路运动的公正、客观的评价。而蒲殿俊的名字正是与四川保路运动紧紧连在一起的。
  蒲殿俊(1875—1935),字伯英,四川广安人。他熟读经史,常为国家民族的日益衰落而忧心忡忡,慨叹不已,因而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18岁时,蒲殿俊受川籍维新人士刘光弟、杨锐之嘱,与胡骏、罗纶等邀集四川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学生,在成都创立“蜀学会”,办《蜀学报》以响应康、梁革新政治。蒲殿俊20岁赴北京参加朝考时,适值戊戌维新失败。刘光弟、杨锐等“六君子”惨遭清廷杀害,这使蒲殿俊异常愤怒,他决心继续作革新救国的努力。
  1904年,蒲殿俊到北京会试,以进士授法部主事。随后被官派日本留学,在法政大学,蒲殿俊悉心钻研、刻苦学习,课余则常与同学探讨祖国强盛之途。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掠夺中国铁路权的狂潮,“铁轨如两条剪子,铁路所到,即将其国剪破矣。”而人口众多、物产丰饶的四川则成为侵略者垂涎争夺的重点。
  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廷“招集华股”自筹自建川汉(四川—汉口)铁路,于“洋股一概谢绝,免致利权外溢”。但四川留日学生,担心四川民众集股不踊跃,影响铁路工程的进行,所以蒲殿俊到日本后,联合川籍学生300多人集议,根据自身及家庭经济状况,认购筑路股金,为内地民众作出表率。此次募得30余万金后,蒲殿俊等致书全蜀父老,要求大家解囊集股,修路救亡。
  鉴于川汉铁路公司官商合办的种种弊端,蒲殿俊又于1906年约集留日学生300余人,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蒲被推为该会正干事(会长),他力陈官商合办之弊,大声疾呼要求将铁路公司改为商办。他还不顾法政大学的毕业考试,专程回国面见拟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提出关于川汉铁路公司商办的意见。在蒲殿俊等人的努力下,清廷终于同意改川汉铁路为商办。
  1908年秋,蒲殿俊结束留学生涯,返回国内。第二年9月被选为刚刚成立的四川谘议局议长。
  谘议局是清廷迫于内外形势,表示准备立宪的姿态而设置的,并未拥有一般正式议会的权力。但具有强烈民治思想的蒲殿俊却充分运用议员权力,利用谘议局机关报《蜀报》等舆论工具,纠弹不法官吏,谴责各种弊政,提出了一些发展本省实业的议案,对清廷的某些有损国家利益的行动和明目张胆的掠夺行径进行了抵制和揭露,受到了人民的称赞和支持。
  1910年9月,蒲殿俊出任谘议局联合代表大会副主席,与立宪派首领张謇等人进行国会请愿活动。谘议局组织了“国会请愿同志会”,并于10月在成都聚集3000余人到督署请愿,表达了人民要求速开国会以定国体的愿望。清廷迫于压力,宣布于1913年召开国会。但不久即变卦,1911年5月8日,清“皇族内阁”成立。蒲殿俊等深感失望。
  清皇族内阁成立后,第二天便颁布了铁道干路国有政策,宣布把包括川汉铁路在内的正在修建或计划修建的几条铁路,收归国家后再向列强借款修筑。
  “国有”消息一传开,川人纷纷抨击、抗议,抗争浪潮也随之掀起。蒲殿俊等欲趁此机会对清廷大施压力,促使立宪实现。他亲拟了要求暂缓接受川路国有和借债修路的奏折,针对清廷拒斥的上谕,他还起草了措词强硬的呈文予以反驳。
  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在省股东和各团体开会。蒲殿俊等认为,要建立一个人数众多的牢固团体,方能将争路救国坚持到底。于是当场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蒲殿俊被推为会长。在蒲殿俊等人的发动下,全川各州县普遍建立了保路同志会。
  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后,蒲殿俊立即发动和组织了到总督衙门的请愿活动,由绅士带头、群众参加的大规模游行请愿活动,在清朝专制统治下的四川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它象征着四川保路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8月份开始,在保路同志会同盟会员的发动下,组织了遍及全川的罢市、罢课、抗捐、抗粮运动。赵尔丰见事态失控,决心予以压。9月7日,蒲殿俊等9名保路运动领导人到督府被诱捕,赵尔丰令人用绳索捆住蒲殿俊等人,并各以刀架其颈,枪抵其胸,大有“不枪决即刀劈之势。”
  蒲殿俊等9人被捕的消息传开后,成都市民立即涌入督署请愿,“沿街比户,号泣呼冤”,要求释放蒲殿俊等人。赵尔丰下令开枪,当场打死30余人,伤人无数。
  “成都血案”后,整个四川都沸腾了,一场由同盟会领导的席卷全省的全民性大起义爆发了。
  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关头,立宪派的软弱妥协面目暴露出来了,11月14日被囚禁70余天的蒲殿俊由赵尔丰“礼请出署”,并聘为高等顾问,还写了一封《哀告全川伯叔兄弟书》,请求全川人民停止战斗,息事归农。
  立宪派的《哀告》并未能阻止形势的发展。严峻的现实使蒲殿俊明白,革命洪流势不可挡,清政府的垮台已成定局。蒲殿俊审时度势,决定从权应变,由鼓吹立宪转而迎合革命,企图抢在革命党人之前策动独立。经过谈判,蒲殿俊与赵尔丰达成交易。赵将行政权暂交蒲管理。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蒲殿俊任都督。
  蒲殿俊任都督后,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和任事魄力,面对危机四伏的局面,显得束手无策。12月8日,蒲殿俊在阅兵训话时,士兵起哄索饷,顿时枪声四起,全场哗变。慌乱之际,蒲殿俊狼狈逃跑。乱兵涌出较场,四处抢劫,使人民蒙受了巨大浩劫。蒲殿俊无力平息兵变,只得辞去都督一职,任职仅12天的蒲殿俊就从此下台,时人称之为“十日都督”。
  离职后的蒲殿俊,1918年后逐渐离开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担任北京《晨报》社长,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逝世,享年60岁。
本报由四川日报社出版

          电话总机:(028)6613002
          传    真:(028)6746783
          邮    编: 610012
          地    址: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七十号
          网    址: http://news.swww.com.cn/sichuandaily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子嘴儿”先生:
你在2011-10-29 10:21回复 翠屏放鸟 的帖子中说, “其实学术问题可以发表文章公开辩论的,并且中国的历史学家相信也早已经把蒲殿俊的个人经历和历史地位都搞清楚了的,所以百度上面才有那样的介绍,相信百度的介绍也是来源于中国正规的历史研究结果吧,如果你们能把百度上面有关蒲殿俊的经历和简介改变过来,我肯定也会相信认可你们的研究成果的,因为那样的话说明你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历史专家的认可”而在 2011-10-30 01:00的发贴中,却否定云童、红一角基金会(梁思波)、川东闲人、翠屏放鸟、仁钦居你们一伙人讨论蒲殿俊, “认为你们不是在研究历史,你们是在研究狗屎!”如果说讨论蒲殿俊“不是在研究历史, 是在研究狗屎”的话,那么,你可能伤害了广安人的感情!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子嘴儿”先生:
你在 2011-10-30 01:00的贴中指出“他(蒲殿俊)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那么请看<四川日报>刊发的文章,你可以放心地看,这不是云童、红一角基金会(梁思波)、川东闲人、翠屏放鸟、仁钦居你们一伙人写的文章,不知能否让“他(蒲殿俊)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
“十日都督”蒲殿俊
  □周锐京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这是对四川保路运动的公正、客观的评价。而蒲殿俊的名字正是与四川保路运动紧紧连在一起的。
  蒲殿俊(1875—1935),字伯英,四川广安人。他熟读经史,常为国家民族的日益衰落而忧心忡忡,慨叹不已,因而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18岁时,蒲殿俊受川籍维新人士刘光弟、杨锐之嘱,与胡骏、罗纶等邀集四川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学生,在成都创立“蜀学会”,办《蜀学报》以响应康、梁革新政治。蒲殿俊20岁赴北京参加朝考时,适值戊戌维新失败。刘光弟、杨锐等“六君子”惨遭清廷杀害,这使蒲殿俊异常愤怒,他决心继续作革新救国的努力。
  1904年,蒲殿俊到北京会试,以进士授法部主事。随后被官派日本留学,在法政大学,蒲殿俊悉心钻研、刻苦学习,课余则常与同学探讨祖国强盛之途。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掠夺中国铁路权的狂潮,“铁轨如两条剪子,铁路所到,即将其国剪破矣。”而人口众多、物产丰饶的四川则成为侵略者垂涎争夺的重点。
  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廷“招集华股”自筹自建川汉(四川—汉口)铁路,于“洋股一概谢绝,免致利权外溢”。但四川留日学生,担心四川民众集股不踊跃,影响铁路工程的进行,所以蒲殿俊到日本后,联合川籍学生300多人集议,根据自身及家庭经济状况,认购筑路股金,为内地民众作出表率。此次募得30余万金后,蒲殿俊等致书全蜀父老,要求大家解囊集股,修路救亡。
  鉴于川汉铁路公司官商合办的种种弊端,蒲殿俊又于1906年约集留日学生300余人,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蒲被推为该会正干事(会长),他力陈官商合办之弊,大声疾呼要求将铁路公司改为商办。他还不顾法政大学的毕业考试,专程回国面见拟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提出关于川汉铁路公司商办的意见。在蒲殿俊等人的努力下,清廷终于同意改川汉铁路为商办。
  1908年秋,蒲殿俊结束留学生涯,返回国内。第二年9月被选为刚刚成立的四川谘议局议长。
  谘议局是清廷迫于内外形势,表示准备立宪的姿态而设置的,并未拥有一般正式议会的权力。但具有强烈民治思想的蒲殿俊却充分运用议员权力,利用谘议局机关报《蜀报》等舆论工具,纠弹不法官吏,谴责各种弊政,提出了一些发展本省实业的议案,对清廷的某些有损国家利益的行动和明目张胆的掠夺行径进行了抵制和揭露,受到了人民的称赞和支持。
  1910年9月,蒲殿俊出任谘议局联合代表大会副主席,与立宪派首领张謇等人进行国会请愿活动。谘议局组织了“国会请愿同志会”,并于10月在成都聚集3000余人到督署请愿,表达了人民要求速开国会以定国体的愿望。清廷迫于压力,宣布于1913年召开国会。但不久即变卦,1911年5月8日,清“皇族内阁”成立。蒲殿俊等深感失望。
  清皇族内阁成立后,第二天便颁布了铁道干路国有政策,宣布把包括川汉铁路在内的正在修建或计划修建的几条铁路,收归国家后再向列强借款修筑。
  “国有”消息一传开,川人纷纷抨击、抗议,抗争浪潮也随之掀起。蒲殿俊等欲趁此机会对清廷大施压力,促使立宪实现。他亲拟了要求暂缓接受川路国有和借债修路的奏折,针对清廷拒斥的上谕,他还起草了措词强硬的呈文予以反驳。
  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在省股东和各团体开会。蒲殿俊等认为,要建立一个人数众多的牢固团体,方能将争路救国坚持到底。于是当场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蒲殿俊被推为会长。在蒲殿俊等人的发动下,全川各州县普遍建立了保路同志会。
  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后,蒲殿俊立即发动和组织了到总督衙门的请愿活动,由绅士带头、群众参加的大规模游行请愿活动,在清朝专制统治下的四川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它象征着四川保路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8月份开始,在保路同志会同盟会员的发动下,组织了遍及全川的罢市、罢课、抗捐、抗粮运动。赵尔丰见事态失控,决心予以压。9月7日,蒲殿俊等9名保路运动领导人到督府被诱捕,赵尔丰令人用绳索捆住蒲殿俊等人,并各以刀架其颈,枪抵其胸,大有“不枪决即刀劈之势。”
  蒲殿俊等9人被捕的消息传开后,成都市民立即涌入督署请愿,“沿街比户,号泣呼冤”,要求释放蒲殿俊等人。赵尔丰下令开枪,当场打死30余人,伤人无数。
  “成都血案”后,整个四川都沸腾了,一场由同盟会领导的席卷全省的全民性大起义爆发了。
  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关头,立宪派的软弱妥协面目暴露出来了,11月14日被囚禁70余天的蒲殿俊由赵尔丰“礼请出署”,并聘为高等顾问,还写了一封《哀告全川伯叔兄弟书》,请求全川人民停止战斗,息事归农。
  立宪派的《哀告》并未能阻止形势的发展。严峻的现实使蒲殿俊明白,革命洪流势不可挡,清政府的垮台已成定局。蒲殿俊审时度势,决定从权应变,由鼓吹立宪转而迎合革命,企图抢在革命党人之前策动独立。经过谈判,蒲殿俊与赵尔丰达成交易。赵将行政权暂交蒲管理。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蒲殿俊任都督。
  蒲殿俊任都督后,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和任事魄力,面对危机四伏的局面,显得束手无策。12月8日,蒲殿俊在阅兵训话时,士兵起哄索饷,顿时枪声四起,全场哗变。慌乱之际,蒲殿俊狼狈逃跑。乱兵涌出较场,四处抢劫,使人民蒙受了巨大浩劫。蒲殿俊无力平息兵变,只得辞去都督一职,任职仅12天的蒲殿俊就从此下台,时人称之为“十日都督”。
  离职后的蒲殿俊,1918年后逐渐离开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担任北京《晨报》社长,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逝世,享年60岁。
本报由四川日报社出版

          电话总机:(028)6613002
          传    真:(028)6746783
          邮    编: 610012
          地    址: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七十号
          网    址: http://news.swww.com.cn/sichuandaily
请版主不要压制不同意见,此贴是第二次发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子嘴儿”先生:
你在2011-10-29 10:21回复 翠屏放鸟 的帖子中说, “如果你们能把百度上面有关蒲殿俊的经历和简介改变过来,我肯定也会相信认可你们的研究成果的,因为那样的话说明你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历史专家的认可”.这段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你们能把百度上面有关蒲殿俊的经历和简介改变过来,我肯定也会相信认可你们的研究成果的.”这是第一步,然后才能因为那样的话“说明你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历史专家的认可”.按照这种理解,你应该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专家, 能与这样伤害广安人的感情的历史专家对话,本人不胜荣幸!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子嘴儿”先生:
你在 2011-10-30 01:00的贴中指出“他(蒲殿俊)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那么请看<四川日报>刊发的文章,你可以放心地看,这不是云童、红一角基金会(梁思波)、川东闲人、翠屏放鸟、仁钦居你们一伙人写的文章,不知能否让“他(蒲殿俊)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
“十日都督”蒲殿俊
  □周锐京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这是对四川保路运动的公正、客观的评价。而蒲殿俊的名字正是与四川保路运动紧紧连在一起的。
  蒲殿俊(1875—1935),字伯英,四川广安人。他熟读经史,常为国家民族的日益衰落而忧心忡忡,慨叹不已,因而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18岁时,蒲殿俊受川籍维新人士刘光弟、杨锐之嘱,与胡骏、罗纶等邀集四川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学生,在成都创立“蜀学会”,办《蜀学报》以响应康、梁革新政治。蒲殿俊20岁赴北京参加朝考时,适值戊戌维新失败。刘光弟、杨锐等“六君子”惨遭清廷杀害,这使蒲殿俊异常愤怒,他决心继续作革新救国的努力。
  1904年,蒲殿俊到北京会试,以进士授法部主事。随后被官派日本留学,在法政大学,蒲殿俊悉心钻研、刻苦学习,课余则常与同学探讨祖国强盛之途。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掠夺中国铁路权的狂潮,“铁轨如两条剪子,铁路所到,即将其国剪破矣。”而人口众多、物产丰饶的四川则成为侵略者垂涎争夺的重点。
  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廷“招集华股”自筹自建川汉(四川—汉口)铁路,于“洋股一概谢绝,免致利权外溢”。但四川留日学生,担心四川民众集股不踊跃,影响铁路工程的进行,所以蒲殿俊到日本后,联合川籍学生300多人集议,根据自身及家庭经济状况,认购筑路股金,为内地民众作出表率。此次募得30余万金后,蒲殿俊等致书全蜀父老,要求大家解囊集股,修路救亡。
  鉴于川汉铁路公司官商合办的种种弊端,蒲殿俊又于1906年约集留日学生300余人,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蒲被推为该会正干事(会长),他力陈官商合办之弊,大声疾呼要求将铁路公司改为商办。他还不顾法政大学的毕业考试,专程回国面见拟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提出关于川汉铁路公司商办的意见。在蒲殿俊等人的努力下,清廷终于同意改川汉铁路为商办。
  1908年秋,蒲殿俊结束留学生涯,返回国内。第二年9月被选为刚刚成立的四川谘议局议长。
  谘议局是清廷迫于内外形势,表示准备立宪的姿态而设置的,并未拥有一般正式议会的权力。但具有强烈民治思想的蒲殿俊却充分运用议员权力,利用谘议局机关报《蜀报》等舆论工具,纠弹不法官吏,谴责各种弊政,提出了一些发展本省实业的议案,对清廷的某些有损国家利益的行动和明目张胆的掠夺行径进行了抵制和揭露,受到了人民的称赞和支持。
  1910年9月,蒲殿俊出任谘议局联合代表大会副主席,与立宪派首领张謇等人进行国会请愿活动。谘议局组织了“国会请愿同志会”,并于10月在成都聚集3000余人到督署请愿,表达了人民要求速开国会以定国体的愿望。清廷迫于压力,宣布于1913年召开国会。但不久即变卦,1911年5月8日,清“皇族内阁”成立。蒲殿俊等深感失望。
  清皇族内阁成立后,第二天便颁布了铁道干路国有政策,宣布把包括川汉铁路在内的正在修建或计划修建的几条铁路,收归国家后再向列强借款修筑。
  “国有”消息一传开,川人纷纷抨击、抗议,抗争浪潮也随之掀起。蒲殿俊等欲趁此机会对清廷大施压力,促使立宪实现。他亲拟了要求暂缓接受川路国有和借债修路的奏折,针对清廷拒斥的上谕,他还起草了措词强硬的呈文予以反驳。
  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在省股东和各团体开会。蒲殿俊等认为,要建立一个人数众多的牢固团体,方能将争路救国坚持到底。于是当场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蒲殿俊被推为会长。在蒲殿俊等人的发动下,全川各州县普遍建立了保路同志会。
  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后,蒲殿俊立即发动和组织了到总督衙门的请愿活动,由绅士带头、群众参加的大规模游行请愿活动,在清朝专制统治下的四川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它象征着四川保路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8月份开始,在保路同志会同盟会员的发动下,组织了遍及全川的罢市、罢课、抗捐、抗粮运动。赵尔丰见事态失控,决心予以压。9月7日,蒲殿俊等9名保路运动领导人到督府被诱捕,赵尔丰令人用绳索捆住蒲殿俊等人,并各以刀架其颈,枪抵其胸,大有“不枪决即刀劈之势。”
  蒲殿俊等9人被捕的消息传开后,成都市民立即涌入督署请愿,“沿街比户,号泣呼冤”,要求释放蒲殿俊等人。赵尔丰下令开枪,当场打死30余人,伤人无数。
  “成都血案”后,整个四川都沸腾了,一场由同盟会领导的席卷全省的全民性大起义爆发了。
  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关头,立宪派的软弱妥协面目暴露出来了,11月14日被囚禁70余天的蒲殿俊由赵尔丰“礼请出署”,并聘为高等顾问,还写了一封《哀告全川伯叔兄弟书》,请求全川人民停止战斗,息事归农。
  立宪派的《哀告》并未能阻止形势的发展。严峻的现实使蒲殿俊明白,革命洪流势不可挡,清政府的垮台已成定局。蒲殿俊审时度势,决定从权应变,由鼓吹立宪转而迎合革命,企图抢在革命党人之前策动独立。经过谈判,蒲殿俊与赵尔丰达成交易。赵将行政权暂交蒲管理。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蒲殿俊任都督。
  蒲殿俊任都督后,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和任事魄力,面对危机四伏的局面,显得束手无策。12月8日,蒲殿俊在阅兵训话时,士兵起哄索饷,顿时枪声四起,全场哗变。慌乱之际,蒲殿俊狼狈逃跑。乱兵涌出较场,四处抢劫,使人民蒙受了巨大浩劫。蒲殿俊无力平息兵变,只得辞去都督一职,任职仅12天的蒲殿俊就从此下台,时人称之为“十日都督”。
  离职后的蒲殿俊,1918年后逐渐离开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担任北京《晨报》社长,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逝世,享年60岁。
本报由四川日报社出版

          电话总机:(028)6613002
          传    真:(028)6746783
          邮    编: 610012
          地    址: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七十号
          网    址: http://news.swww.com.cn/sichuandaily
请版主不要压制不同意见,此贴是第三次发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子嘴儿”先生:
你在 2011-10-30 01:00的贴中指出“他(蒲殿俊)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那么请看<四川日报>刊发的文章,你可以放心地看,这不是云童、红一角基金会(梁思波)、川东闲人、翠屏放鸟、仁钦居你们一伙人写的文章,不知能否让“他(蒲殿俊)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
“十日都督”蒲殿俊
  □周锐京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这是对四川保路运动的公正、客观的评价。而蒲殿俊的名字正是与四川保路运动紧紧连在一起的。
  蒲殿俊(1875—1935),字伯英,四川广安人。他熟读经史,常为国家民族的日益衰落而忧心忡忡,慨叹不已,因而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18岁时,蒲殿俊受川籍维新人士刘光弟、杨锐之嘱,与胡骏、罗纶等邀集四川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学生,在成都创立“蜀学会”,办《蜀学报》以响应康、梁革新政治。蒲殿俊20岁赴北京参加朝考时,适值戊戌维新失败。刘光弟、杨锐等“六君子”惨遭清廷杀害,这使蒲殿俊异常愤怒,他决心继续作革新救国的努力。
  1904年,蒲殿俊到北京会试,以进士授法部主事。随后被官派日本留学,在法政大学,蒲殿俊悉心钻研、刻苦学习,课余则常与同学探讨祖国强盛之途。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掠夺中国铁路权的狂潮,“铁轨如两条剪子,铁路所到,即将其国剪破矣。”而人口众多、物产丰饶的四川则成为侵略者垂涎争夺的重点。
  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廷“招集华股”自筹自建川汉(四川—汉口)铁路,于“洋股一概谢绝,免致利权外溢”。但四川留日学生,担心四川民众集股不踊跃,影响铁路工程的进行,所以蒲殿俊到日本后,联合川籍学生300多人集议,根据自身及家庭经济状况,认购筑路股金,为内地民众作出表率。此次募得30余万金后,蒲殿俊等致书全蜀父老,要求大家解囊集股,修路救亡。
  鉴于川汉铁路公司官商合办的种种弊端,蒲殿俊又于1906年约集留日学生300余人,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蒲被推为该会正干事(会长),他力陈官商合办之弊,大声疾呼要求将铁路公司改为商办。他还不顾法政大学的毕业考试,专程回国面见拟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提出关于川汉铁路公司商办的意见。在蒲殿俊等人的努力下,清廷终于同意改川汉铁路为商办。
  1908年秋,蒲殿俊结束留学生涯,返回国内。第二年9月被选为刚刚成立的四川谘议局议长。
  谘议局是清廷迫于内外形势,表示准备立宪的姿态而设置的,并未拥有一般正式议会的权力。但具有强烈民治思想的蒲殿俊却充分运用议员权力,利用谘议局机关报《蜀报》等舆论工具,纠弹不法官吏,谴责各种弊政,提出了一些发展本省实业的议案,对清廷的某些有损国家利益的行动和明目张胆的掠夺行径进行了抵制和揭露,受到了人民的称赞和支持。
  1910年9月,蒲殿俊出任谘议局联合代表大会副主席,与立宪派首领张謇等人进行国会请愿活动。谘议局组织了“国会请愿同志会”,并于10月在成都聚集3000余人到督署请愿,表达了人民要求速开国会以定国体的愿望。清廷迫于压力,宣布于1913年召开国会。但不久即变卦,1911年5月8日,清“皇族内阁”成立。蒲殿俊等深感失望。
  清皇族内阁成立后,第二天便颁布了铁道干路国有政策,宣布把包括川汉铁路在内的正在修建或计划修建的几条铁路,收归国家后再向列强借款修筑。
  “国有”消息一传开,川人纷纷抨击、抗议,抗争浪潮也随之掀起。蒲殿俊等欲趁此机会对清廷大施压力,促使立宪实现。他亲拟了要求暂缓接受川路国有和借债修路的奏折,针对清廷拒斥的上谕,他还起草了措词强硬的呈文予以反驳。
  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在省股东和各团体开会。蒲殿俊等认为,要建立一个人数众多的牢固团体,方能将争路救国坚持到底。于是当场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蒲殿俊被推为会长。在蒲殿俊等人的发动下,全川各州县普遍建立了保路同志会。
  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后,蒲殿俊立即发动和组织了到总督衙门的请愿活动,由绅士带头、群众参加的大规模游行请愿活动,在清朝专制统治下的四川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它象征着四川保路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8月份开始,在保路同志会同盟会员的发动下,组织了遍及全川的罢市、罢课、抗捐、抗粮运动。赵尔丰见事态失控,决心予以压。9月7日,蒲殿俊等9名保路运动领导人到督府被诱捕,赵尔丰令人用绳索捆住蒲殿俊等人,并各以刀架其颈,枪抵其胸,大有“不枪决即刀劈之势。”
  蒲殿俊等9人被捕的消息传开后,成都市民立即涌入督署请愿,“沿街比户,号泣呼冤”,要求释放蒲殿俊等人。赵尔丰下令开枪,当场打死30余人,伤人无数。
  “成都血案”后,整个四川都沸腾了,一场由同盟会领导的席卷全省的全民性大起义爆发了。
  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关头,立宪派的软弱妥协面目暴露出来了,11月14日被囚禁70余天的蒲殿俊由赵尔丰“礼请出署”,并聘为高等顾问,还写了一封《哀告全川伯叔兄弟书》,请求全川人民停止战斗,息事归农。
  立宪派的《哀告》并未能阻止形势的发展。严峻的现实使蒲殿俊明白,革命洪流势不可挡,清政府的垮台已成定局。蒲殿俊审时度势,决定从权应变,由鼓吹立宪转而迎合革命,企图抢在革命党人之前策动独立。经过谈判,蒲殿俊与赵尔丰达成交易。赵将行政权暂交蒲管理。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蒲殿俊任都督。
  蒲殿俊任都督后,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和任事魄力,面对危机四伏的局面,显得束手无策。12月8日,蒲殿俊在阅兵训话时,士兵起哄索饷,顿时枪声四起,全场哗变。慌乱之际,蒲殿俊狼狈逃跑。乱兵涌出较场,四处抢劫,使人民蒙受了巨大浩劫。蒲殿俊无力平息兵变,只得辞去都督一职,任职仅12天的蒲殿俊就从此下台,时人称之为“十日都督”。
  离职后的蒲殿俊,1918年后逐渐离开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担任北京《晨报》社长,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逝世,享年60岁。
本报由四川日报社出版

          电话总机:(028)6613002
          传    真:(028)6746783
          邮    编: 610012
          地    址: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七十号
          网    址: http://news.swww.com.cn/sichuandaily
请管理员不要压制不同意见,此贴是第四次发出.

发表于 2011-10-3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刀子嘴儿 的帖子

刀子嘴儿,看我逐一批驳你:
   一则,在你看来这只是剧本被否定那个轻巧个事,可想你根本就不懂创作之艰辛,更别说对于辛亥革命这样的大题材,那是慎之又慎、思虑再三、改了又改,既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又要符合当政者的政治意图,不想被你认为轻巧得很,顺便送你一个广安方言叫做“没有啥子啥子不晓得啥子痛”;
   二则,你认为与你辩论纯属为了充满铜臭的创作心血,与蒲殿俊的历史定位无关,直接告诉你,我就不《辛亥保路》创作人员,我就是要和你辩蒲殿俊的历史定位,我不但为蒲殿俊争,还要为秦炳、张百祥、伍安全、蒲洵、杨森等一大群伴随伟人邓小平成长的民国人物争,咋了,有本事就陪我一起研究,你要反驳就拿出证据来,就像你拿出广安文物网跟百度的内容一样,不要武断地认为我所有的证据都是文学创作跟牵强附会,顺便跟你说一声,你那点内容远远不够得很,鄙人搜集到美国、台湾的素材都有,慢慢来嘛,光杨森后裔的佐证就能让你娃摸不着北。
   三则,你以为陈老师的剧本是枪毙的吗,不是,是被某老告状告下来的,不耻的是你居然与我们蒋书记相提并论,你算个什么东西,你也配,“不会和你一样不懂历史”,蒋书记的学识与谋略岂是你可以想像与比拟的。
   四则,提醒过你多次叫你去查资料,不要肚里无货强发贴,蒲伯英与保路运动的关系、保路、保川与保国的关系,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你就钻一个辛亥革命志士的字眼,你钻得过吗,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割裂得开吗?这只能再一次证明你就是个逞口舌之利的不学无术的刀子嘴儿。
   五则,知道今天为什么骂你吗?你居然丧心病狂地说我们研究是狗屎,羞死你先人罗,晓得我们研究的人是谁吗,蒲伯英今年136岁,其余的哪个不是你我爷字辈发上的人物,这些先辈还有不少后裔在广安,我们忝列后裔同乡,我们是在研究自己先人的事情,你他妈居然说我们在研究狗屎,难道你是狗屎堆里爬出来的种?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子嘴儿”先生:
你在 2011-10-30 01:00的贴中指出“他(蒲殿俊)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那么请看<四川日报>刊发的文章,你可以放心地看,这不是云童、红一角基金会(梁思波)、川东闲人、翠屏放鸟、仁钦居你们一伙人写的文章,不知能否让“他(蒲殿俊)的确和辛亥革命志士扯不上关系”
“十日都督”蒲殿俊
  □周锐京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这是对四川保路运动的公正、客观的评价。而蒲殿俊的名字正是与四川保路运动紧紧连在一起的。
  蒲殿俊(1875—1935),字伯英,四川广安人。他熟读经史,常为国家民族的日益衰落而忧心忡忡,慨叹不已,因而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18岁时,蒲殿俊受川籍维新人士刘光弟、杨锐之嘱,与胡骏、罗纶等邀集四川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学生,在成都创立“蜀学会”,办《蜀学报》以响应康、梁革新政治。蒲殿俊20岁赴北京参加朝考时,适值戊戌维新失败。刘光弟、杨锐等“六君子”惨遭清廷杀害,这使蒲殿俊异常愤怒,他决心继续作革新救国的努力。
  1904年,蒲殿俊到北京会试,以进士授法部主事。随后被官派日本留学,在法政大学,蒲殿俊悉心钻研、刻苦学习,课余则常与同学探讨祖国强盛之途。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掠夺中国铁路权的狂潮,“铁轨如两条剪子,铁路所到,即将其国剪破矣。”而人口众多、物产丰饶的四川则成为侵略者垂涎争夺的重点。(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廷“招集华股”自筹自建川汉(四川—汉口)铁路,于“洋股一概谢绝,免致利权外溢”。但四川留日学生,担心四川民众集股不踊跃,影响铁路工程的进行,所以蒲殿俊到日本后,联合川籍学生300多人集议,根据自身及家庭经济状况,认购筑路股金,为内地民众作出表率。此次募得30余万金后,蒲殿俊等致书全蜀父老,要求大家解囊集股,修路救亡。
  鉴于川汉铁路公司官商合办的种种弊端,蒲殿俊又于1906年约集留日学生300余人,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蒲被推为该会正干事(会长),他力陈官商合办之弊,大声疾呼要求将铁路公司改为商办。他还不顾法政大学的毕业考试,专程回国面见拟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提出关于川汉铁路公司商办的意见。在蒲殿俊等人的努力下,清廷终于同意改川汉铁路为商办。
  1908年秋,蒲殿俊结束留学生涯,返回国内。第二年9月被选为刚刚成立的四川谘议局议长。
  谘议局是清廷迫于内外形势,表示准备立宪的姿态而设置的,并未拥有一般正式议会的权力。但具有强烈民治思想的蒲殿俊却充分运用议员权力,利用谘议局机关报《蜀报》等舆论工具,纠弹不法官吏,谴责各种弊政,提出了一些发展本省实业的议案,对清廷的某些有损国家利益的行动和明目张胆的掠夺行径进行了抵制和揭露,受到了人民的称赞和支持。
  1910年9月,蒲殿俊出任谘议局联合代表大会副主席,与立宪派首领张謇等人进行国会请愿活动。谘议局组织了“国会请愿同志会”,并于10月在成都聚集3000余人到督署请愿,表达了人民要求速开国会以定国体的愿望。清廷迫于压力,宣布于1913年召开国会。但不久即变卦,1911年5月8日,清“皇族内阁”成立。蒲殿俊等深感失望。
  清皇族内阁成立后,第二天便颁布了铁道干路国有政策,宣布把包括川汉铁路在内的正在修建或计划修建的几条铁路,收归国家后再向列强借款修筑。
  “国有”消息一传开,川人纷纷抨击、抗议,抗争浪潮也随之掀起。蒲殿俊等欲趁此机会对清廷大施压力,促使立宪实现。他亲拟了要求暂缓接受川路国有和借债修路的奏折,针对清廷拒斥的上谕,他还起草了措词强硬的呈文予以反驳。
  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在省股东和各团体开会。蒲殿俊等认为,要建立一个人数众多的牢固团体,方能将争路救国坚持到底。于是当场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蒲殿俊被推为会长。在蒲殿俊等人的发动下,全川各州县普遍建立了保路同志会。
  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后,蒲殿俊立即发动和组织了到总督衙门的请愿活动,由绅士带头、群众参加的大规模游行请愿活动,在清朝专制统治下的四川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它象征着四川保路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待续)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