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庙堂与江湖

我建议取消私家车强制年检,改为年度登记!年检,劳民伤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5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

发表于 2012-12-5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藕然相遇 发表于 2012-12-5 1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 ...

弱弱的问:您是在说我吗?:$

发表于 2012-12-6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电子机票和普通纸质机票一样,一个无形一个有形,无非是起一个凭证的作用,驾驶证也是这样,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一定会出现电子牌照、电子驾照,那帮机械唯物主义脑瓜子是不会理解的。

发表于 2012-12-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还认为年检存在合理,只需加强管理、监察,杜绝乱收费等不良现象就行的人,他们的指导思想就是:“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只有时时勤拂拭才能没有尘埃,一旦不“勤拂拭”就会蒙上尘埃,但一个人不是铁板一块,不可能永远做到“时时勤拂拭”的。
取消个人非营运车辆强制年检,相当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才是革命性的办法。

发表于 2012-12-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仍要坚持私家车年检那么在年检合格有效期内车辆机械事故产生的损失由交警车管所承担,这样才公平。

发表于 2012-12-8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年检保证车辆安全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发表于 2012-12-1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听老师讲成语刻舟求剑,感觉古人很愚蠢,现代人很聪明决不会做“刻舟求剑”这样的糊涂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从“山是山”到了“山非山”,我终于明白刻舟求剑在我们的周围比比皆是,对私家车强制年检就是典型的刻舟求剑,每两年或一年规定地点验车,合格了给你发一张不干胶小标签管两年或一年,即便就是检查的时候合格谁敢保证在这一年两年的时间里,这辆车都处于合格状态?自欺欺人罢了.

发表于 2012-12-1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发一帖 发表于 2012-12-12 15: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时候听老师讲成语刻舟求剑,感觉古人很愚蠢,现代人很聪明决不会做“刻舟求剑”这样的糊涂事,随着年龄的 ...

说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12-12-14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规定新车(私家车)五年内不用检,我们也不知跟谁学了个“头六年两年一检、6年后一年一检”
:Q:curse::funk:
搜狗截图121214_1.jpg

发表于 2012-12-1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支持,,,,

发表于 2012-12-1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审车报告 网友追问:车有何罪,年年受审?

    “又到年底,最怕审车”,“不是不想审,各种审不成”……近日,因“审车难”的问题,网友们纷纷“吐槽”,而千奇百怪的“审不过”,也成了网友们爆料的话题。

    “年年审车,年年犯难,有什么意义?应该取消‘中国式审车’。”网友们在网上“出谋划策”。

    □东方今报暗访组/文图

    “吐槽”:

    “苦逼的年审,各种审不成”

    “郑州42909辆大车、219950辆小车未年审,占郑州机动车总量的十分之一。排队三天,连车管所的门都没进去;检测线坏、停电、吃饭、网络故障、车轮有水、黄牛党插队……各种审不成,您怎么看?”“@刘言非语”在网上发出此条微博后,短短两三个小时,引发两百多人回应和转发。

    @奥斑马奥运骑斑马:的确各种审不成,我已经去检测线两回了,没有结果,可能还得去两回。

    @财院刘志梅:不仅是排队难,还有某些人的故意刁难啊!说你灯太亮,要去修整重新排队;说是闸太灵,也要重新修整排队……

    “10月底我去审车,排了一天,到下午4点才审完,其间很多黄牛来拉生意,他们的车直接从另一通道在上线口等待,根本不排队,我这才明白快速审车是怎样炼成的了。”网友“聪明的笨笨牛牛”有了自己审车的亲身经历,坚决不放过自己遇见“黄牛加队,快速审车”的体会。

    说到黄牛,车主们又“爱”又恨,12月17日,郑州孟先生打来热线称,自己在郑州市南三环车管所审车,去了三趟,每次等上五六个小时都不行,只好回去,第二天老早再排队过来。后来,时间上实在耗不起,托“黄牛”交了400元钱,当天就审过了,“真是神速至极,早知道就全权交与黄牛,只是心里堵得慌”。

    追问:车有何罪,年年受审?

    记者在郑州一张轿车安全技术检验记录单上看到,车辆检查要有12个流程,要检查尾气、车速、制动、灯光……怪不得车友们大倒苦水说,等候三天,车管所的大门都没进去。

    “审车的目的是什么?”网友“阿狗二”在“爱卡汽车”发帖称:“这次审车归来,黑白两道都交了钱,终于审过了,我认真地在前风挡玻璃上贴上了合格证,心里却难以平静:中国式的审车是不是不仅不能减少交通事故,反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此帖触痛多名车主网友神经。

    “车有何罪,年年受审?!”网友们议论纷纷。

    “车管所大门附近有大队人马问你要不要代理审车,要不要屏蔽电子眼?多少年了,有人管吗?”网友shoescn发博文质问。

    2012年6月11日,《广州日报》报道,同一辆车年审却出现不同检测结果,尾气排放、贴膜透光率、制动性能、灯光亮度成“审不过”连带收费环节。

    2012年9月6日,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播出:车辆年审愁煞人  三番五次不过关。当地记者走访济宁、菏泽地区的机动车辆检测线,听到最多的就是“审车难”。

    “审车就是要钱呢,你把钱给了就OK了,其他都是走形式。”陕西网友“李俊亮”大胆言论顿时引来网友纷纷跟帖。

    反思:

    为什么国外不存在“审车难”问题?

    中国车主们遭遇了国内审车乱象,开始对比国外审车情况:

    美国:每年DMV(相当于车管所),会发一封信给你,你就回一张价值几十美元的支票,然后DMV回寄一张印着年份的彩色小贴纸,把它贴在后牌照上就完事了。10年以上的车,DMV会隔几年要求你去任何一家被授权的店进行一次尾气排放的测试,然后把这个测试寄给DMV,价值30美元,这就是全部的年检。

    加拿大:一些省没有年检的说法,但是你要卖车时需要找个有资质的车行做个安全检测器。

    英国:3年以内的新车免检。3年以外的每12个月检一次,52英镑。如果不过10个工作日内可以重新免费检一次。一个地方通常会有很多检查点。

    网友“Mckennitt”:澳洲没听过审车,每年只是按时把税跟保险交了就可以了。当你想卖掉你车的时候就要做一次全车检验即可。

    记者在网上权威机构查阅发现,国外几乎不存在“审车难”的问题,“自己行驶的车要自己负责,没必要再设置个部门浪费纳税人的钱。”  网友“eileen66777”说。

    呼吁:

    建议取消“中国式审车”

    “法国轻型车辆新车前4年是不需要年检的,在日本,新车三年后才可进行年检。在国内,新车为何还要审?新车各项本来就合格,有审的必要吗?能不能不审?郑州机动车这么多,图增加麻烦和浪费时间。”网友“平安是幸福23”说。

    @平原风2012:连新买的车都要审,强烈要求取消年检。

    @刘言非语:新车也要审,就是耍流氓。

    @石大石:审车还是收钱?烦琐的程序可能使个别人有机会获取不义之财,还是取消吧。

发表于 2012-12-19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审车报告 网友追问:车有何罪,年年受审?

    “又到年底,最怕审车”,“不是不想审,各种审不成”……近日,因“审车难”的问题,网友们纷纷“吐槽”,而千奇百怪的“审不过”,也成了网友们爆料的话题。

    “年年审车,年年犯难,有什么意义?应该取消‘中国式审车’。”网友们在网上“出谋划策”。

    □东方今报暗访组/文图

    “吐槽”:

    “苦逼的年审,各种审不成”

    “郑州42909辆大车、219950辆小车未年审,占郑州机动车总量的十分之一。排队三天,连车管所的门都没进去;检测线坏、停电、吃饭、网络故障、车轮有水、黄牛党插队……各种审不成,您怎么看?”“@刘言非语”在网上发出此条微博后,短短两三个小时,引发两百多人回应和转发。

    @奥斑马奥运骑斑马:的确各种审不成,我已经去检测线两回了,没有结果,可能还得去两回。

    @财院刘志梅:不仅是排队难,还有某些人的故意刁难啊!说你灯太亮,要去修整重新排队;说是闸太灵,也要重新修整排队……

    “10月底我去审车,排了一天,到下午4点才审完,其间很多黄牛来拉生意,他们的车直接从另一通道在上线口等待,根本不排队,我这才明白快速审车是怎样炼成的了。”网友“聪明的笨笨牛牛”有了自己审车的亲身经历,坚决不放过自己遇见“黄牛加队,快速审车”的体会。

    说到黄牛,车主们又“爱”又恨,12月17日,郑州孟先生打来热线称,自己在郑州市南三环车管所审车,去了三趟,每次等上五六个小时都不行,只好回去,第二天老早再排队过来。后来,时间上实在耗不起,托“黄牛”交了400元钱,当天就审过了,“真是神速至极,早知道就全权交与黄牛,只是心里堵得慌”。

    追问:车有何罪,年年受审?

    记者在郑州一张轿车安全技术检验记录单上看到,车辆检查要有12个流程,要检查尾气、车速、制动、灯光……怪不得车友们大倒苦水说,等候三天,车管所的大门都没进去。

    “审车的目的是什么?”网友“阿狗二”在“爱卡汽车”发帖称:“这次审车归来,黑白两道都交了钱,终于审过了,我认真地在前风挡玻璃上贴上了合格证,心里却难以平静:中国式的审车是不是不仅不能减少交通事故,反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此帖触痛多名车主网友神经。

    “车有何罪,年年受审?!”网友们议论纷纷。

    “车管所大门附近有大队人马问你要不要代理审车,要不要屏蔽电子眼?多少年了,有人管吗?”网友shoescn发博文质问。

    2012年6月11日,《广州日报》报道,同一辆车年审却出现不同检测结果,尾气排放、贴膜透光率、制动性能、灯光亮度成“审不过”连带收费环节。

    2012年9月6日,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播出:车辆年审愁煞人  三番五次不过关。当地记者走访济宁、菏泽地区的机动车辆检测线,听到最多的就是“审车难”。

    “审车就是要钱呢,你把钱给了就OK了,其他都是走形式。”陕西网友“李俊亮”大胆言论顿时引来网友纷纷跟帖。

    反思:

    为什么国外不存在“审车难”问题?

    中国车主们遭遇了国内审车乱象,开始对比国外审车情况:

    美国:每年DMV(相当于车管所),会发一封信给你,你就回一张价值几十美元的支票,然后DMV回寄一张印着年份的彩色小贴纸,把它贴在后牌照上就完事了。10年以上的车,DMV会隔几年要求你去任何一家被授权的店进行一次尾气排放的测试,然后把这个测试寄给DMV,价值30美元,这就是全部的年检。

    加拿大:一些省没有年检的说法,但是你要卖车时需要找个有资质的车行做个安全检测器。

    英国:3年以内的新车免检。3年以外的每12个月检一次,52英镑。如果不过10个工作日内可以重新免费检一次。一个地方通常会有很多检查点。

    网友“Mckennitt”:澳洲没听过审车,每年只是按时把税跟保险交了就可以了。当你想卖掉你车的时候就要做一次全车检验即可。

    记者在网上权威机构查阅发现,国外几乎不存在“审车难”的问题,“自己行驶的车要自己负责,没必要再设置个部门浪费纳税人的钱。”  网友“eileen66777”说。

    呼吁:

    建议取消“中国式审车”

    “法国轻型车辆新车前4年是不需要年检的,在日本,新车三年后才可进行年检。在国内,新车为何还要审?新车各项本来就合格,有审的必要吗?能不能不审?郑州机动车这么多,图增加麻烦和浪费时间。”网友“平安是幸福23”说。

    @平原风2012:连新买的车都要审,强烈要求取消年检。

    @刘言非语:新车也要审,就是耍流氓。

    @石大石:审车还是收钱?烦琐的程序可能使个别人有机会获取不义之财,还是取消吧。

发表于 2012-12-1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发财就要找项目!免不了的!

发表于 2012-12-1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有可能!

发表于 2012-12-2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公安部的一封信


    尊敬的公安部领导:


    中国车主苦年审,可谓久矣。


    特别是临近年底,东方今报不断接到投诉反映“审车难”,鉴于此,在为期数日的采访调查后,东方今报于12月19日推出了大型调查报道《中国式审车报告》,引起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郑州市交巡警部门领导主动回应疑问,并对东方今报细致深入的报道表示感谢。


    在《中国式审车报告》中,东方今报将年审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1.工作人员故意刁难,改动检测线,私设障碍;2.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车主耗时耗力;3.黄牛猖獗败坏风气;4.附加条件太多,车主难以接受;5.检测线太少,郑州现有全部机动车审完至少需要两年。


    在这组报道的基础上,东方今报又对全国其他地方的车辆年审情况进行了了解和报道,证实了上述各种问题实已成为全国车主共同的切肤之痛。这种痛,一为耗时耗力终日奔波的成本之痛,二为面对冷眼俯首贴笑的自尊之痛,三为黄牛猖獗大发横财的公平之痛,四为公权私用坐地寻租的正义之痛。


    这种痛,既是民众之痛,更是政府之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强调,要“敞开大门访民意,敞开心扉听民声,主动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与监督”。在热线电话中,在微博留言上,都能听到人民群众对“中国式审车”的迷惑与追问:为什么花自己的钱审自己的车却要忍受百般刁难?为什么花费数百元却只得到了类似“走过场”的服务?为什么本应该社会化的审车服务却被极少数公司垄断经营?为什么不能改强制年审为自愿年审?


    充分倾听民意才能做出科学决策,毕竟,人民满意不满意才是评价我们执法部门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


    我们希望,通过东方今报的客观报道,也通过一介平民的这封信,能有助于公安部领导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


    两个月前,国务院发文指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如今,汽车年审领域出现的利益勾兑和各自分肥,正是建立在公权力之手伸得太远而且缺乏监督的基础之上。


    为此,我们建议公安部对汽车年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真正实现社会化平等进入,公开透明,高效便捷,有序竞争,甚至更进一步,变强制年审为自愿年审,变检测制为登记制,让公权力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让执法人员远离利益诱惑,保持廉洁形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目前,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一亿辆,汽车年检制度的点滴改进,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福音。诚如斯,善莫大焉。


    祝工作顺利!


    东方今报记者夏继锋


    2012年12月21日

发表于 2012-12-2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3560562614123101.jpg

发表于 2012-12-26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凡是有人打着关心你的旗号非要来帮助你,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要从你的口袋里掏钱。比如你在陌生城市遇到的热心人,比如车管所非要检测你的车。:@

发表于 2012-12-2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脑子一片空白,只有机械的顶一下

发表于 2012-12-3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出租车事件怎么样了?但凡垄断的都一个吊样儿,出租车、驾校、汽车年检都是官商联手、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垄断经营旱涝保收,你有我有全都有,出现这样的乱象十分的不奇怪。
腐败不全因垄断,但垄断却极易引发腐败。在汽车机械状况安全检查这种涉及国计民生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领域与环节上,最佳的方法无疑是破除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车管所下属检测公司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垄断经营旱涝保收的黑暗格局,让汽车厂家、销售商、修理厂、保险公司、个人都可以提供车检服务,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自由竞争,一切的环节公布在舆论监督的阳光下。

    垄断的乱象必须用市场的机制来打破,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今,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而车管领域汽车年检层面折射出的诸多乱象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发表于 2012-12-3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狗截图121230_1.jpg 正是这个武汉市交通管理委员会的下属部门,通过一个完全不透明的价格向东风雪铁龙神龙汽车公司购买近1万辆没有ABS系统且制动系统被交警部门鉴定为“不合格”的东风雪铁龙爱丽舍,然后以高于公开发售版市场价数万元的价格卖给出租车公司。而后,出租车公司又以买断或出租的方式加价卖给出租车司机。最终使得,一款市场价在6万余元的爱丽舍在去掉了ABS和EBD系统、更换了更小的刹车鼓和压力泵、轮毂的铝合金钢圈被更换成更低价的铁钢圈之后,武汉市的出租车司机竟然要花12万5千元才能得到。

    也是这个武汉市客运出租车管理处,为了不让个体出租车司机自行购买其他型号的车,竟然向全市的4S店下发了个体出租车司机的花名册,将司机能够买到合格车型的最后机会也完全堵死。应该说,为了让900多万武汉市民都能坐上被交警部门鉴定为不合格的出租车,这个出租车运管处可谓费尽了心机、绞尽了脑汁。 搜狗截图121230_2.jpg 目前,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包括武汉市纪委在内的武汉市各级相关部门已经介入了调查。由于调查结果尚未公布,因此,在这场武汉出租车乱象中是否存在市民和网友最为担心的利益输送和腐败等问题我们不能妄言。在此,我们只能就事论事,小编认为,武汉出租车事件所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出租车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更是隐藏在其后的特殊行业的监管空白与垄断乱象。

    因为,在武汉出租车事件发生的随后几天内,相关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事实表明,不仅在武汉,甚至在全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出租车比相同型号的公开发售车减配已经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搜狗截图121230_3.jpg 出租车为何会减配?为何减配的出租车会成为行业通行的规则?在这一系列的链条中,为何部门监管和舆论监督的阳光迟迟照射不进来?小编认为,垄断应该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正因为出租车车型的选择、购买与购买价格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出租车的运管处手中,而所谓的运管处正是出租车行业的管理者。这就好比在一场体育比赛中,规则的制定者、裁判员和运动员竟然是同一人,这样的比赛何谈公平可言?

    正是这样,武汉市、甚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出租车管理部门才会制定出一个“符合规定”的车型配置、又装模作样的去“执行”这样的规定,购买减配的车型又“按照规定”的高价卖给出租车公司和司机。因为,一切的规定,就是该部门自己制定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事件发生后,神龙集团能做出“出租车符合安全标准”的表态了。

    小编认为,腐败不全因垄断,但垄断却极易引发腐败。在类似于出租车这种涉及国计民生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领域与环节上,最佳的方法无疑是破除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第三方制定安全标准,由完全自主独立的车企以最具竞争力的质量和价格提供车型、多家企业进行投标,一切的环节公布在舆论监督的阳光下,那么这种“减配高价”、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也就不会再发生了。

    垄断的乱象必须用市场的机制来打破,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今,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而出租车行业所折射出的诸多乱象,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