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贾玲 有着“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巴渝舞、享誉国际的川北剪纸、世代传承的傩戏、独具特色的蓬安“龙系列” ……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可按规定申请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9月7日,记者从市文化局获悉,从9月1日起,我市组织开展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 据了解,此次“市级名录”的申报范围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和文化空间等11个方面。申报项目必须是被列入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具有杰出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市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均具有作为“市级名录”申报主体的资格,申报主体应为申报项目的传承人(团体), 或经其授权。 此次申报工作将于9月10日前结束。此次评选出的市级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被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