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天下南充人

千年绸都第一坊行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cncrb.com:8080/picture/2006-09-13/216728.JPG

本报讯 记者王晓虎 9月11日下午,装满8大卡车、总重量达100多吨的180多件乌木艺术品运到市开汉楼景区。这些乌木艺术品包括表现“八仙过海”、“三英战吕布”故事情节的雕刻作品,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曾经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展出过。最近几天,近10名艺术家和工匠将对乌木艺术品进行整理和摆放,这些乌木艺术品将陈列在开汉楼上山道路两侧、开汉楼广场和开汉楼内,并于9月15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cncrb.com:8080/picture/2006-09-16/217529.JPG

变脸大师让泰国国王大饱眼福
  市川剧团变脸艺术大师胡瑜斌前不久到泰国参加了为“泰皇陛下登基60周年”而举行的盛大演出
  本报讯 记者丁梦妮 实习生王燕 应中国文化部艺术中心的邀请,市川剧团变脸艺术大师胡瑜斌于前不久到泰国参加了为“泰皇陛下登基60周年”而举行的盛大演出。昨(15)日下午,胡瑜斌向记者透露,川剧在泰国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
  “参与此次演出是展现我们川剧变脸绝活的好机会。”胡瑜斌说。在泰国曼谷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演出时,泰国国王、总理、副总理等都观看了演出。在演出川剧变脸时,胡瑜斌亲自走到泰国国王、总理面前,一边变脸一边与泰国国王、总理等握手,将变脸表演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在场数千名观众的阵阵喝彩与掌声。
  胡瑜斌和搭档变幻着单人和双人变脸,同时在瞬息之间不露痕迹地变换,10余张脸谱就在睁眼或闭眼的刹那变幻莫测。“这可是我们四川的特色绝活哦,一下子让泰国国王、总理都饱眼福了!”胡瑜斌自豪地说。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讯 记者贾玲 有着“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巴渝舞、享誉国际的川北剪纸、世代传承的傩戏、独具特色的蓬安“龙系列” ……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可按规定申请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9月7日,记者从市文化局获悉,从9月1日起,我市组织开展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
  据了解,此次“市级名录”的申报范围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和文化空间等11个方面。申报项目必须是被列入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具有杰出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市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均具有作为“市级名录”申报主体的资格,申报主体应为申报项目的传承人(团体), 或经其授权。
  此次申报工作将于9月10日前结束。此次评选出的市级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被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cncrb.com:8080/picture/2006-09-11/216135.JPG

本报讯 记者成潮生 9月11日,记者在市南门坝生态公园建筑工地看见,由市规划和建设局负责施工的市南门坝生态公园假山瀑布景观工程开始吊装假山石。
  记者从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处了解到,这座假山瀑布工程弧形挡土墙长约130米,高约8米,目前假山瀑布内部混凝土挡土墙已经完成,现在正进入1000多吨假山石的吊装工作。假山瀑布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最大的人工瀑布,也将是南门坝生态公园的一个重要景点,整个工程将于10月底完工。

这个瀑布据说也是四川最大的人工瀑布。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个浑然天成的山水公园
15:19:53
作者:饶瀚
 
  好一个浑然天成的山水公园
  琳琅山风景区计划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徜徉在2.94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内,满目皆是绿色之美、宁静之美
  本报讯 记者饶瀚 实习生刘莘瑜 “通过两年来的努力,我们在整个景区打造上花了很多功夫,目前已进入创4A级景区的最后冲刺阶段,接下来就是迎接检查验收。”8月30日,仪陇县县长陈科现场向验收南充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省检查组如是汇报。记者9月7日在景区采访时看到,通过两年建设的琳琅山风景区已是今非昔比,景区形象发生了巨变。
  琳琅山风景区建设于2004年9月启动,是朱德诞辰120周年的献礼工程。2005年10月,仪陇县委、县政府正式成立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工作领导小组,整个景区建设计划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2.94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内,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朱德父母故居、丁氏庄园、药铺垭私塾等景点一个串一个,游上一天都只怕看不完、玩不够;景区道路四通八达,中英文标识标牌为你指路,累了还有环保型观光车为你代步……尽管景区规模如此之大,但整个景区建筑物与山水浑然天成,称得上是一座无痕相融的“山水公园”。
  眼下还在作最后冲刺的主要是主体工程建设,记者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改扩建工地上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外墙粉刷和装饰的扫尾工作,同步进行的还有消防、强弱电线管及配电箱的施工和馆内的陈列布展工作;新建设的景区南大门入口牌坊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装饰;汉白玉广场正在进行铺装;军功道(大石梯)主体工程已完成施工,正在粘贴青石板梯步。在此之前,景区完成了对朱德故居、朱家祠堂的修缮,以及停车场、12公里景区车行环山道、15公里景区人行青石板路、5座生态旅游厕所和景区内大量民房的改造建设。
  绿意婆娑的翠竹、柏树,迂回曲折的梅廊、小道让人流连忘返。整个景区绿化规划建设坚持“栽植乡土树种,以自然的手法,还原朱德青少年时代的生活背景”这个指导思想,园区内外规划绿化面积3300亩,已完成3100亩,剩余地方主要为岩壁。园区内共栽植银杏、桂花等乔木36个品种、62万株,紫丁香、栀子等灌木13个品种、5066株,兰草、麦冬等地被植物20个品种、6.8万平方米,竹类19459丛……走在景区内,原生古树、灌木和新栽植的乡土类树木、花草浑然一体,满目皆是绿色之美、宁静之美、协调之美。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cncrb.com:8080/picture/2006-09-21/219470.JPG

四川最大人工景观瀑布正在建造中
    9月20日上午,记者在市南门坝生态公园建设工地了解到,四川目前最大的人工景观瀑布正在园中加紧建造,其主体工程将于10月底完工。据了解,该人工景观瀑布高8米,宽80余米,分别由10道不同高度和宽度的瀑布群组成,由4组机泵抽取嘉陵江水循环供水,每小时水流量达4400立方米,并由现代声、光、电技术增添美感和艺术效果。今年11月,该瀑布群开放后,将成为公园内嘉陵江水景文化的重要景点。图为人工景观瀑布的设计效果图。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五大精品旅游线之一
  嘉陵江之旅
  □本报记者 凌华 姜君 / 文
  发源于秦岭南麓的嘉陵江,全长1119公里,流经甘、陕、川、渝三省一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嘉陵江是沟通西南、西北的主要水上交通运输线。南充位于嘉陵江中游,嘉陵江南充段全长298公里。嘉陵江已经成为四川省五大精品旅游线之一。
  阆苑仙境
  江边明珠
  嘉陵江色何所似,
  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
  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
  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
  阆州城南天下稀。
  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阆水歌》,是对嘉陵江边上阆中城最好的描述。阆中,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伏羲的母亲华胥,传说华胥为伏羲的母亲,伏羲即太皋。文字记载见于《路史》:“太皋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嘉陵江阆中段,古称渝水。阆中民间传说,华胥在阆中南池边孕育伏羲。后来,华胥随部落向北迁徙,越过秦岭到达甘肃天水成县,在这里生下伏羲,后来成长为部落首领,最终成为一代人皇,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被称为人类“始祖”。 阆中,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齐名为泱泱华夏四大古城,除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传统旅游资源,三国蜀汉文化,科举文化(贡院),本元文化,还与她的自然地理有很大的关系。阆中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单位众多:张飞庙、五龙庙、永安寺、贡院、华光楼、巴巴寺、大佛寺、状元洞、观音寺、清真寺、圆觉寺等200多个文物保护点。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锦屏山公园与阆中古城隔江而“望”,使历史古迹与自然风光在嘉陵江两岸并存,给游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
  处于嘉陵江中游的阆中,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川东北,陆路交通不十分发达的岁月里,水上交通亦成为古城向外联系的主要纽带,于是,古人由脚步丈量和倒骑毛驴的形式翻山越岭穿越天然屏障行走陆路或者坐舟行船随水而下,在清悠悠嘉陵江水的中段沉淀汇聚了上千年文化。如今,这座素有“阆苑仙境”和“巴蜀要冲”之誉的古城,已经成为嘉陵江畔一颗缓缓升起的明珠。
  全江渠化
  旅游精品
  嘉陵江流经了南充市除西充县和营山县的其余7个县(市、区),是南充人民的母亲河。今年,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被四川省规划为新五大旅游区之列,根据规划,到2010年,新五大旅游区建设将成为设施优良、服务一流、环境优美、形象独特、享誉国内外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树立四川旅游精品的新形象。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在南充时曾经表示,南充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流域,经典的丘陵地区。在四川的几条大川中,是代表性的汉历史文化走廊。以这样的定位前提,南充可以成为嘉陵江的代表。这条经典的丘陵地区的大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特色,曲流、曲流景观,山环水绕,山水相依,嘉陵江可以说是全国最秀美的大河,南充可以将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桑梓,嘉陵第一曲流作为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汉文化历史走廊,强烈的中原文化濡染的过程,使嘉陵江成为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亚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取向都有深刻的地方特点。
   如今,以“航道渠化、江水净化、两岸绿化、环境美化,打造绿色嘉陵江”为奋斗目标,嘉陵江再次站在了历史舞台的聚光灯下。“渠化”嘉陵江,通过建设梯级航电枢纽,提高水位,将原来滩多水急的山区河流变成一条水流平缓、通航拖载量大、安全系数高、运输成本低、通讯及其它配套设施完善、达到四级通航标准的高等级航道。嘉陵江渠化工程完成后,千吨级船队从广元可直达上海。其发电效益、航运作用和环境影响已经并将长期受到全方位的关注。1999年,交通部正式批准嘉陵江梯级渠化、航电开发的宏伟计划,省政府发文批准《嘉陵江渠化规划报告》,确定开发从广元至重庆16个梯级枢纽,通航标准为四级。而嘉陵江16个梯级航电枢纽工程中,南充段占了9个。做到渠化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受到沿江百姓的欢迎。依托红岩子电站建设,南部县建起规模宏大的“红电广场”,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广场建设还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城市化进程,成为航电开发促进沿江城镇发展的典范。
  美国密西西比河以江河渠化开发著称,就因为该工程,贫穷落后的田纳西河流域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工农业较为发达的美国中等发达地区。这项治理工程赢得世界范围的卓著声誉。许多人认为,嘉陵江航电开发就是中国的“田纳西工程”。
  寄予厚望
  精心打造
  在2003年,省委书记张学忠在南充调研后更是提出将嘉陵江打造成中国的“亚马逊河”的要求。市旅游局局长白永强认为,对嘉陵江旅游开发,首先要学的是“亚马逊河”的沿河生态保护,嘉陵江这一江清水的“水文章”应从嘉陵江两岸的屏障式绿化做起。“亚马逊河”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其流域的原始森林密布,野生动物众多。南充在进行嘉陵江沿江旅游开发中,就要从生态保护开始入手。可考虑在进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的同时,要不遗余力地搞好沿江绿化。如嘉陵江从市区到青居段,就可以考虑沿江两岸100米内的范围内大面积成排、成片栽植芭茅、芦苇、竹子、青岗树等南充代表性物种,让绿色植物成为沿江两岸的屏障,并把一些景点规划在这些绿色之中。让游客游在江上,耍在岸上,所到处全是绿阴,享受回归自然之美。这才是做好“一江清水”大文章的重要着笔点所在。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廷湘在评价南充时说,南充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都是地区行政治所,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汉将纪信、蜀将张飞、王平、宋将张宪名留青史,《三国志》作者陈寿,使南充成为世界三国文化的发祥地等等。南充还有着极其光荣的革命历史,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罗瑞卿和民主革命家张澜等都出生在这里,这些红色人文旅游资源,实际上已经规定了南充人文旅游走向的路径。人类文明确实与江河联系在一起,这与我们祖先逐草而居的历史有关,比如,尼罗河文明、长江、黄河文明等等都是如此。嘉陵江属于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亚文化区域,具有地域文化的生长性。
  目前,南充市正在努力把嘉陵江打造成为“旅游江”、“生态江”、“文化江”。杜一力指出,南充的旅游资源,在四川除了几个世界遗产地外,比其它任何地方都不差。嘉陵江、阆中古城、朱德故居,都是全国性的旅游资源,整体上比其它地区还要好。旅游资源的认识问题是南充发展旅游第一个必须突破的问题。我们已经认识到现代的旅游资源概念是多形态的,没有固定模式的,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挖掘、策划,往往在不认为有条件的地方产生了好的旅游产品。一分资源,二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促销。创造产生旅游产品,也才能使南充的旅游业兴旺和发达。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cncrb.com:8080/picture/2006-09-20/218998.JPG

嘉陵江一衣带水,凤垭山二阁相依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到南充都看到大的变化”
  在昨日召开的市委民主生活会上,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李崇禧充分肯定了南充的工作。他说,两年来,南充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快,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城市活力增强
  本报讯 记者张德利 “每次来到南充,南充就有一次大的变化。你们抓创优,城市形象提升了,旅游产业起步了,尤其是市委提出的‘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很好。两年来,南充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快,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城市活力增强。” 昨(14)日,在南充市委民主生活会上,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李崇禧对南充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次市委民主生活会以“廉洁从政、求真务实”为主题,紧紧围绕最近几年南充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反思,对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了剖析查找,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会议由市委书记王宁主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蒋先继,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黄河等到会指导。市领导高先海、杜光辉、胡文龙、向东、李志杰、蔡勇、刘强、唐文金、勾春平、马道蓉、任晓春、李树林出席会议。任德俭、刘伯忠、范平、冯斌等列席会议。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李崇禧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南充近年来发展变化很大,特别是以王宁为班长的新一届市委,工作思路清晰,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社会风气越来越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面对发展中的诸多困难,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把抓产业培育与抓解决百姓疾苦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在征地拆迁以及今年抗旱减灾工作中,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在讲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时,李崇禧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弘扬亲民、爱民、为民之风,要带着深厚的感情为民办实事,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疾苦,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决杜绝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搞权钱交易的不正之风,真正让埋头苦干、德才兼备的人得到重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班子建设,尤其是在这次换届选举中配强“一把手”,真正把为民办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巩固专项治理成果,狠刹领导干部收受钱物、违规经商、敛财赌博等违纪行为,抓好“四项清理”工作。各级党委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良性互动。同时要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会上,王宁就贯彻落实李崇禧重要讲话精神讲了意见。他要求,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首先要从市委一班人抓起,以身作则,带头树正气,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要切实做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放松,加快南充经济社会发展不放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与厚爱。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古老文化 南充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
  □本报记者 李波 范照明 /文 陆代军 /图
  核心提示
    8月29日晚,我市新问世的反映南充丝绸文化的歌舞剧《嘉水绸韵》在南充大剧院隆重上演。南充持续的高温天气,并没有降低果城市民对文化艺术的热情。当晚,南充大剧院座无虚席。
  银色梦弦似的嘉陵江,日夜不停地奔流着,弹唱出数不清的优美乐曲;万紫千红的南充文艺,在继承与不断创新的与时俱进中,谱写出一首首动听的歌谣: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川戏、傩戏、巴渝舞、川北歌舞、翻山铰子,宛若百花园中的一朵朵奇葩。
  与真人比高低的川北大木偶
  2005年12月,国家文化部批准川北大木偶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这个曾远涉原苏联、芬兰、印度、荷兰、泰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并为南充人民争光的古老戏种,其艺术生命力受到国家保护。
  据考证,川北大木偶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初,湖广人青发荣、青发旺在“湖广填四川”时,将大木偶艺术带到仪陇,仪陇石佛乡木偶艺人李约之率子学习技艺,创建当时南充最早的大木偶表演团体“福祥班”,并四处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川北大木偶从仪陇县木偶剧团走向南充大木偶剧团、走向四川省大木偶剧院。
  戏剧专家分析发现,木偶戏是融雕刻、绘画、音乐、舞蹈、表演等众多艺术门类为一体的傀儡艺术。其木偶高的可达1.5米左右,虽大却不笨,虽高却不呆。由于其头、眼、口、耳、手、腰及指头关节均可活动,与真人无二。人偶同台表演时,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1955年,全国木偶皮影戏调演在北京举行,仪陇县木偶剧团进京演出《出岐山》、《头牛官》,并在怀仁堂作专场演出,邓小平代表党中央颁发了纪念册。48年后,川北大木偶参加全国第二届木偶节调演,《脸谱乐》、《卖汤圆》获国家文化部“金狮奖”银奖。
  走入中南海的川北灯戏
  明朝嘉靖年间的《阆中县志》记载:“五月十五瘟祖会,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为灯山者,亦如上元日。”灯戏的鼎盛时期是清代的中期。清末川北嘉陵公子看了灯戏写《竹枝词》称赞: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
  走过400多年历史的川北灯戏,近年来再显生命力。被人称为“灯戏窝子”的阆中市龙坪乡,每年农历三月举行“灯戏”汇演,让人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震撼力。
  川北灯戏又叫农民戏、坝坝戏。其剧本一般取材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人物一丑一旦,对对戏多,多为笑戏、闹戏(喜剧),正戏、苦戏(悲剧)少。其表演接近生活,多采用川北民间歌舞、杂耍、木偶、皮影、猴戏和跳端公的表演手法。其音乐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以及庆坛中的唱腔和锣鼓。它用农民的道德标准演绎人间的美丑善恶,喜怒哀乐。其语言通俗易懂,诙谐风趣,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1988年5月,川北灯戏进京献艺,在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张爱萍将军观看后挥毫题词:“俚戏艺术继承创新,移风易俗趣中育人。”2001年11月,川北灯戏《拜师》获十一届“群星奖”金奖。4年后,该戏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震撼外国友人的川北皮影
  皮影又名灯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清道光年间,川北皮影已十分盛行。川北皮影人物造型按其大小分为“大门神”、“中门神”、“小门神”,按其发展分为土皮影、广皮影和王灯影。
  土皮影是川北土生土长的,它有“大门神”和“中门神”两种。人物造型制作比较粗犷,高大别致:鼻子圆、嘴较尖、脸成鼠面形,擅演连台本戏,以唱高腔闻名。由多人拦门(提走影人),众人唱,以武戏为主,火戏、水戏堪称一绝。
  广皮影是清乾隆年间,从陕西渭南传来的,在川北发展很快。南部县马王乡何正同的戏班前5代都唱土皮影,到其父何南山时改唱广皮影。
  王灯影是阆中市宝台乡已故著名皮影雕刻、表演艺术家王文坤创建的。他吸收了土皮影和广皮影的优点,通过多年反复的修改、绘制,雕刻出日臻完美的皮影——王灯影。
  1988年,王文坤祖孙三代组团的四川省皮影艺术友好访问团在奥地利演出期间,受到当地政府要员和观众高度赞扬。次年,何正同为英国、丹麦、法国等专家演出。2001年何正同再赴朝鲜演出,受到好评。2005年12月,川北皮影(王灯影)被批准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戏剧活化石——傩戏
  傩戏是以驱邪和酬神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民间戏剧,它是在傩祭和傩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戏剧活化石”之称。
  傩戏起源于远古的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在商代时初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
  傩戏最显著的特点是面具,各种风格和造型的面具给傩戏增加了神秘感。傩戏是川北宗教祭祀、民风民俗、民间审美情趣的艺术再现。傩戏面具塑造人物古朴凝重、粗犷大方、逼真动人、栩栩如生。它既是观赏品,又是舞台演出的替代品。
  随着历史的变迁,傩戏逐渐从酬神向娱人的方向发展。现在能表演天上三十二戏,地下三十二戏,耍傩傩、喝灯这一套完整的傩戏,要数南部县双峰乡杜南楼一家。杜家班父传子,家天下,传到现在已经是第七代了,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杜家班表演的傩戏风格独特:正坛,行动有序,法规严谨,丝丝入扣;耍坛,跩跳逗欢,灵活多变,插科打诨,情趣盎然。杜家班扎根本土,献艺于剑阁、南部、盐亭等地,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
  舞蹈活化石——巴象鼓舞
  巴渝舞(巴象鼓)是嘉陵江流域的郎中土著人——賨人(巴人的一支)创造的一种特色鲜明的民族舞蹈,有“舞蹈活化石”之称。
  賨人刚劲威猛,骁勇异常,他们劈木为柴,以板为盾,又称为板盾舞。在汉高祖时期,深得高祖喜爱,遂被引进宫廷。随着时间的推移,巴渝舞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到清代,演变成了在街头进行表演的巴象鼓。
  巴象鼓传承了巴渝舞的遗风,为弘扬先民“能歌善舞”、“劲舞”的民族精神,1991年,阆中市集中了300多人排练了大型广场舞《巴象鼓》,该舞的人数是巴渝鼓员36人的9倍,它把先民图腾崇拜、驱魔逐疫、祈福消灾、搏击待战、欢乐歌舞演绎得雄浑酣畅,大气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同年8月,参加原南充地区第二届丝绸艺术节演出,受到数万观众的热烈欢迎。
  2005年12月,巴渝舞(巴象鼓)已批准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今,游客们在阆中古城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巴象鼓。
  铜镲翻飞的翻山铰子
  翻山铰子起源于巴中市平昌县七涧岩,是由祭祀性民间舞演变而来的。清末传入营山县明德乡,此后一直在这里表演并流传。
  翻山铰子属民间打击乐舞蹈,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以小铜镲(俗称铰子)为道具,演员紧循甩铰的动律,上身前俯后仰,两肩自然摆动,屈膝弹步,随着两铰相碰的节奏变化而舞蹈,表演中有“水旋莲花”、“苏秦背剑”、“白鹤闪翅”、“黄龙缠腰”、“鲤鱼跳龙门”等多种舞蹈套路和特技。
  1953年,营山县举行民间文艺调演,该舞蹈首次登上了大雅之堂,后改名“翻山铰子”。1956年,“翻山铰子”参加四川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得大奖。1992年,营山县组织了100人的翻山铰子舞表演队,参加南充丝绸节表演,获得观众一致好评。2000年9月,营山县通过整理,创作了舞台舞《铰子情》,它通过铰子哥、铰子妹对镲,萌发了爱情,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人们为他俩欢呼雀跃。该舞蹈作品参加四川省舞蹈大赛,获创作、表演三等奖和组织奖。2001年1月,该舞蹈赴蓉参加“四川省2001年新年茶话会”演出,博得了在座领导及各界人士的称赞。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cncrb.com:8080/picture/2006-08-18/208601.JPG

近日,记者来到高坪区磨儿滩风景区,看到这里游人如织,一些城里人携全家前来此处纳凉避暑。这里已成为城里人休闲的好去处。
  据了解,从南充市区驱车40多公里就到了位于高坪区胜观镇的磨儿滩水库景区。库区总面积逾100万平方米,因水库坝高水阔,所以有“朝阳平湖”之美称。库区里绿岛相连,碧波荡漾,山光积翠。库区四周群山起伏,为森林覆盖,目前林间的气温在22摄氏度左右,阵阵凉风袭来,更让人感到凉爽惬意。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