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尽管有人说她“二鼻音”,“罗圈腿”
但多数观众还是给她以极高评价------
“我很早就看过她在上海台主持的节目,董卿在主持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健康、善良、淡定、自信、睿智、机敏、温文尔雅,让我们发自内心地非常喜欢她.为她加油!为她祝福!记得在一次访谈节目里她说,每当下班回到自己的家时,就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我想对她说的是,大凡优秀的人基本上都会感到孤独的,所以真心希望她快乐!希望她幸福!我们爱你!”
一个优秀教师可以当一个优秀主持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好教师应该是好主持人------教师与主持人相似之处级多)
但一个优秀主持人不一定能当一个优秀教师
特别是这段-------
特别地将这首“草原夜色美”送给切磋斑竹,感谢他给山水送来了这篇让山水感动喜欢和共鸣受益的好文章,虽然山水只是个普通的教书者,没有董卿所具备的突出优点,但我想,我应该是个热爱生活,愿意与生活共同风雨的女子,所以,在此感谢切磋斑竹的善美的用心。山水已经逐一阅读完,并会将此文全文粘贴回自己的博客保存。
谢谢!
如果无法播放,请点击此处在新窗口打开
============================================================
感谢切磋斑竹了!祝好!
灵活的控场能力是决定因素----------------------------
这一点,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呵呵
她并未受制于大赛的程序化流程,她在主持“素质考核”环节时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读题和解题”的层面上,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语境的变化灵活地设计谈话内容。
------------------------
老师在准备教案,熟悉课程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学生以往知识的基础和当时学习的兴趣点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来设计授课教程。这个说起来是几句话的问题,而做起来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好好把控才行。
传播学认为最佳的传播是双向的,互动性的。科班出身的董卿深谙此道,她大胆地运用综艺节目的一些方法,调动了现场的气氛,让选手、评委、观众融为一体,一改往届大赛严肃的风格,为大赛注入了活力,增加了可看性。----------------------------
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教育行业的朋友借鉴的。很棒的转换艺术与很人性的心灵沟通的完美结合啊。我喜欢董卿。敬佩她!
董卿在整个大赛中的主持语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善于把握分寸,既能调动观众情绪,又没有“煽情”之嫌;她的语言既能按照“既定方案”控制场面,又能视现场情况随机应变,她熟练地把握了语言交流指向的变化与和谐。无论是素质考核的环节,还是对每位参赛选手的即兴访谈,她的语言样态都有相应的调节变化,而且转换自如,充分地展现了她的知性魅力。--------------------------------
这是我欣赏的地方,更是我学习的地方。我知道,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克服很多自身的不足。还需要努力的提高。[em05]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