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之《康巴探秘》篇
《康巴探秘》
第九篇偷窥《走婚》
奥地利心理学家---犹太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曾经说道,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的性自由不断被剥夺和被限制的历史。为了扯人眼球,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走婚大峡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是“礼拜五”,偷偷去看看。
“走婚大峡谷”指的是《扎巴》。扎巴是道孚县辖下的一个区,原属乾宁县管,1978年乾宁县被撤消,划归了道孚县。去扎巴有三条路,一是从道孚县城出发走雅(江)道(孚)路,顺鲜水河而行;二是从雅江出发,沿雅砻江上行至两河口,再沿鲜水河上行;三是走原汁原味的古道:从乾宁老县城出发,走国道317线向西约十几公里,是乾宁河和少乌河两溪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弃车或骑马或步行或坐手扶拖拉机,顺河沟而下,进入“走婚大峡谷”。这里高崖深壑,激流险滩,怪石嶙峋,莽林荒原,或阳光明媚,或暗无天日,或山花烂漫,或鹰击长空,不时驮铃声声,不时犬吠有闻。峡谷开阔处或半山腰平台上,几户人家点缀其中,这就是传说中的“扎巴”。“扎巴”本意是指刚入寺的无职无称、做粗活的低级小喇嘛,这里称“扎巴”,不知何故?大概是这里的男人因“走婚”原故,个个像寺庙中的喇嘛,一付光棍形象,戏称“扎巴”而矣!
“走婚”,作为人类的一种婚姻形态,完全是以“性”、甚至是以“性交”、以“性满足”为前提、为基础的。居住在扎巴这一特殊区域的人,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享受着性的完全自由。扎巴人在性成熟后,就会爬墙越壁找异性,夜合晨离,就是为了性。在性生活中,男女双方第一追求和渴望是性满足,不存在谁爱谁,谁占有谁。双方肉体的接触和交融,彼此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付给对方,品尝生命的滋味,达到欲仙欲飘的境界,全无顾忌,谱写出了一曲曲“生命狂欢”的欲歌。因此,性、在走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最为重要的地位。
走婚的核心是“性”,性是第一位的,“爱”是性的升华,是第二位的。只有通过“性”的多次碰撞,才会冒出“爱”的火花。这一意义可以用扎巴语《呷伊》来诠释:“呷”意为“爱”,“伊”指对象,只有建立了性关系后,才能称呼对方为“呷伊”,直白地说,“呷伊”就是“性伙伴”。如果是一般异性朋友又无性关系,是忌称“呷依”的,可见,没有了性,就没有呷依,就没有走婚。
有人说,性是人类最重要、最深刻的交流方式,它是人类自身生产的前因,也是人类获得终极美感的方式,这在走婚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扎巴人眼中,婚姻以性为本,以性为美,这应当是人类最质朴、最本色的婚姻观!(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