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大佬官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三位楼主顶帖,送上鲜花三朵[em11][em11][em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接前

  唐朝灭亡了,宋朝灭亡了,吐蕃瓦解了,格萨尔也湮没了,而从印度传来的佛教,经过无数次锤炼和打磨,在藏区兴旺起来,逐渐演化成了藏传佛教---喇嘛教。喇嘛教以博大精深的内涵和装璜美丽的表象,深深吸引着藏民族和其它民族,并在心灵深处伴随这些民族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岁月,直到今天!

  从萨玛王朝分支出来的欧巴安绒波家族在现今的德格地面,又生活了数百年,势力日见壮大。到了元朝初年,倒也出了个人物,算来也该是二十九世。常言道,三代可以培养出一个状元,五世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又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之说。欧巴安绒波家族传了二十九世,还出了人物,岂非天意!

  第二十九代传人名叫《四郎仁青》,是他为该家族争得“德格”封号的!元朝初年,四郎仁青担任元帝国国师---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第一代萨迦法王八思巴.洛追坚赞(1235-1280)的“膳食堪布”(负责掌管八思巴的饮食)。一日,八思巴酒足肉饱,坐在法王座椅上,一手执念珠,一手执银镶的象牙牙签剔着牙缝,忽然心血来潮,回顾起了中原历史,什么天大地大、爹亲娘亲、妻妾儿女、外戚宦官、文臣武将,都靠不住,唯一靠得住的只有厨师长。想到自已能当上法王,厨师长才是真正的大功臣,不然早被毒死了,于是便指着侍候在身旁的四郎仁青说:“你具有四德十美的品质和福分,你就是《四德十格之大夫》!”四郎泽仁见法王封自己为“四德十格之大夫”,自然欢喜若狂,打此后便把自已的家族冠名“德格”,只对内称呼,不对外使用。元朝皇帝忽必烈见国师给四郎仁青加了封号,也做了个顺水人情,封四郎仁青为“安多下部千户长”,并赐有印信(即任命文书)和“虎头三宝”(颁发的官印之类)。

  看官,赐封厨师长,在藏区是有道理的,君不见有几任达赖、班禅都被下毒而亡,至今仍是教训。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病从口入,切记,食品安全第一。(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接前

  唐朝灭亡了,宋朝灭亡了,吐蕃瓦解了,格萨尔也湮没了,而从印度传来的佛教,经过无数次锤炼和打磨,在藏区兴旺起来,逐渐演化成了藏传佛教---喇嘛教。喇嘛教以博大精深的内涵和装璜美丽的表象,深深吸引着藏民族和其它民族,并在心灵深处伴随这些民族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岁月,直到今天!

  从萨玛王朝分支出来的欧巴安绒波家族在现今的德格地面,又生活了数百年,势力日见壮大。到了元朝初年,倒也出了个人物,算来也该是二十九世。常言道,三代可以培养出一个状元,五世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又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之说。欧巴安绒波家族传了二十九世,还出了人物,岂非天意!

  第二十九代传人名叫《四郎仁青》,是他为该家族争得“德格”封号的!元朝初年,四郎仁青担任元帝国国师---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第一代萨迦法王八思巴.洛追坚赞(1235-1280)的“膳食堪布”(负责掌管八思巴的饮食)。一日,八思巴酒足肉饱,坐在法王座椅上,一手执念珠,一手执银镶的象牙牙签剔着牙缝,忽然心血来潮,回顾起了中原历史,什么天大地大、爹亲娘亲、妻妾儿女、外戚宦官、文臣武将,都靠不住,唯一靠得住的只有厨师长。想到自已能当上法王,厨师长才是真正的大功臣,不然早被毒死了,于是便指着侍候在身旁的四郎仁青说:“你具有四德十美的品质和福分,你就是《四德十格之大夫》!”四郎泽仁见法王封自己为“四德十格之大夫”,自然欢喜若狂,打此后便把自已的家族冠名“德格”,只对内称呼,不对外使用。元朝皇帝忽必烈见国师给四郎仁青加了封号,也做了个顺水人情,封四郎仁青为“安多下部千户长”,并赐有印信(即任命文书)和“虎头三宝”(颁发的官印之类)。

  看官,赐封厨师长,在藏区是有道理的,君不见有几任达赖、班禅都被下毒而亡,至今仍是教训。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病从口入,切记,食品安全第一。(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接前

  元朝在藏区实行“土官治土民”的政策,《德格宣慰司》这个称谓便粉墨登场,“司”者土官也,即“土司”。从1253年拥有“土司”职称到1448年正式将“德格”二字冠在土司头上,走过了近两百年的历程。也从1448年起,德格家族将政权中心从白玉萨玛村的萨玛寺迁到德格县城更庆寺,公开用“德格”冠名官名,所管辖的地域亦称“德格”,即今天的白玉县、德格县、石渠县、甘孜县一部份、西藏江达县。德格土司崛起于元朝,鼎盛于明清,到了清初成为川西北一霸,并用起了“法王”称号。德格县名是1914年开始使用。

  德格土司家族从唐初到1954年,共传五十四代(实际五十五代),第五十四代土司是土妇降央白姆,青海玉树人,1954年废除土司制度,一直担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职务,已仙逝。其子(即第五十五代传人)乌呷,长期供职甘孜州政协,终身未婚,无子,近年在拉萨逝世。五十五代而终结,算是挣得了个天数,功德圆满。(天数:即1+2+3+4+5+6+7+8+9+10=55)

  德格土司走了,但天德格在,地德格在,德格的文化在,德格的魂永远在人世间!多么神奇的“德格”,从宗教名到家族名,到官名,到地域名,到县名,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但其包容、和谐的德格文化永远没有变,这在康区是唯一独特现象,德格文化是康区一面永不退色的旗帜!(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德格新路海


发表于 2008-12-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帖子在不断的更新哈,持续拜读中。

发表于 2008-12-2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9][em19][em19][em19]

发表于 2008-12-28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及网友将沉没的帖子顶了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接前

  三、德格文化的品格

  土司制度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特色产物,是封建中央集权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管理模式。

  德格土司及家族从随末唐初到公元二十一世纪,经历近一千四百年,传承五十五代,可谓历史优久。

  与土司制度相适应的土司文化--即德格文化,同样历史优久,而且成为藏文化发祥文化之一。

  德格文化的品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草根性.德格文化的精髓在民间。绘画、雕刻、医药、语言、文字、说唱、藏戏等表现和行式都蕴藏于民间,特别是民间的语言和文字的高度统一,形成的德格话,是藏区的“普通话”,是藏区的官方语言。怪不得有人说在德格地域,典籍在经堂,传承在民间。

  2、政教合一性。德格土司实行高度政教合一统治,土司世袭继承人和宗教统领须是亲兄弟,如是独子必须先任宗教统领后兼土司职位,绝无另选。政治方面有自已一套法律,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宗教方面有自已的一套教规,以约束人们的心迹。反映政教合一的文化是“心行”文化,即把教规和法律捏合在一起的文化,这是藏区一大特色。

  3、包容性。在德格,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共存共荣,各自均有传承和发展空间,相互切磋,相互抑扬,这在藏区很少见。

  4、张扬性。其代表是“德格印经院”和“格萨尔王传”。德格土司从宗教起家,世代为宗教奉献,五大教派在德格都有祖庙和母庙,最大杰作当然数“印经院”。而产生于民间的说唱格萨尔王传,的确是张扬的奇迹,格萨尔王的出现并没有颠覆德格土司,难道不是奇迹吗?!

  本篇完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写完,有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将用补白方式完成,报歉!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网管、版主、各位网友新年快乐,祈求不折腾,好好过日子!

发表于 2009-1-2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原。好怀念溜溜的康定城!

发表于 2009-1-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秘的地方、漂亮的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红妆尼姑也时尚

QUOTE:
以下是引用布衣车夫在2009-1-3 22:47:00的发言:
神秘的地方、漂亮的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佳节,给各位网友拜年,祝牛年大吉大利,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发表于 2009-1-30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美不胜收啊!!顶起!!!

发表于 2009-2-1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一年里 祝大佬倌多创作些流水文章!

[em03]

发表于 2009-2-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1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顾及什么呢?有好的资料或是消息尽管发上来就是了噻。大家都了解一下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