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stman

[现代指鹿为马]联邦制药没有污染 真的没有 就是没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3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问题,值得关注,深入追究,调查彻底!
j

发表于 2007-8-23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蒙古引进污染制药厂 地方出政绩要靠大企业

  东部产业的西移为西部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度困扰东部的“发展的烦恼”——环境污染。资金与项目来了,环境污染也来了,作物绝收、群体中毒、癌症多发……

  2005年,内蒙古某县从东部引进一家污染严重的大型制药企业。今年4月,县里为了给作为财政支柱的制药厂寻找污染出路,不惜动用大批警力与农民“协商”,拘留了十多位阻拦污水进农田的农民,药厂大量严重超标的污水终于被排入引黄灌渠,并顺着黄河灌渠进入耕地。当地村民说,从今年4月份以来,村民们发现喝了井里的水就肚子疼,后来乡里就不让村民喝井水了,专门派车送水。继续饮用井水的牲畜验证了污染的毒性,村里的100多只羊在6月突然全部死亡。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达标排放,造成“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水环境恶化。

  今年8月,广东省环保局和东莞市环保局发出了迄今为止广东省最大金额的排污费追缴单——总额1155万元,对象是由香港上市公司福田集团全资拥有的子公司东莞福安纺织印染公司。

  然而,东部“驱污”的同时,西部却在积极接收这些污染企业,“招商”在某些地方变成了“招污”。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发现,1986年到1995年的10年间,我国工业产值向东部“迁移”了5个百分点,标志污染程度的两个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向西“迁移”了7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近年来这种迁移大大提速。

  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表面强调要将污染项目“拒之门外”,但招商项目书中却充斥着大量的水泥、造纸、化工、塑料、皮革、金属冶炼等易污染项目。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西部县市竟然特意降低环保标准,通过“政策洼地”把发展高耗能产业打造成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有这样一个事例:国内某大型化工厂表示要迁往广东湛江,其近10亿元的投资使当地领导喜出望外。而湛江环保部门在这家企业原驻地暗访后却发现,企业投产仅两年多,排出的废渣竟把一条500米宽的山沟填了30米高,他们偷偷捡了两袋回来放到海水里,30天后氟化物仍严重超标,湛江市断然拒绝了这个项目。该企业老板竟然当即表态: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半年之后,企业负责人与某西部城市领导合影的照片赫然出现在当地媒体头版,如愿找到了“婆家”。

  这个西部城市并非不了解该企业的内情,该市一位官员私下里讲出了心里话:“西部是落后地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找到财税增长点,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钱保护环境。”原来,患上招商引资“饥渴症”的地方政府为违规企业提供了“免罪牌”。不少西部官员固执地认为,西部发展必须重走东部“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005年,内蒙古某县从东部引进一家污染严重的大型制药企业。今年4月,县里为了给作为财政支柱的制药厂寻找污染出路,不惜动用大批警力与农民“协商”,拘留了十多位阻拦污水进农田的农民,药厂大量严重超标的污水终于被排入引黄灌渠,并顺着黄河灌渠进入耕地。当地村民说,从今年4月份以来,村民们发现喝了井里的水就肚子疼,后来乡里就不让村民喝井水了,专门派车送水。继续饮用井水的牲畜验证了污染的毒性,村里的100多只羊在6月突然全部死亡。

  按理说,对于招商引资中不得触碰的环保“高压线”,国家有法律法规,地方有执法部门,本不该出现污染企业“西进热”的现象。但现实的情况是,违法者受不到惩处,却能从污染环境这一杀鸡取卵式的发展中得利;守法者因治理环境反而增加了招商成本,在地方经济竞争和干部考核评估中频频受挫。

  一位西部地区基层环保局长为治理污染,几乎和当地所有著名的排污企业都吵过架,甚至还因此受到匿名电话的威胁。他无奈地说:“地方领导出政绩要依靠大企业。没有靠山,违法者哪敢和执法者公开对抗?”

  一些地方官员把自己的政绩看得比老百姓的生存环境重要,竟然公开提出“宁可呛死不愿饿死”的歪理。这固然有干部素质方面的原因,但更本质的问题在于现行干部考核机制。一位颇有政绩的地方干部发牢骚说:在以各项经济指标为主导的考核办法和用人导向的指引下,说什么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道理和要求,都是“对牛弹琴”!在扭曲的政绩观左右下,“宁可呛死不愿饿死”、“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等言论成了一些地方官员用来掩盖自己“升官梦”的遮羞布。(李嘉 刘 军 逯寒青)

  半月谈:东部产业的西移为西部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度困扰东部的发展的烦恼──环境污染。资金与项目来了,环境污染也来了,作物绝收、群体中毒、癌症多发等等怪事让越来越多的西部群众感受到,呛死其实比饿死更痛苦。

  中国青年报:9月17日,青海省湟中鑫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鑫飞公司)大门紧锁,人去厂空。这个昔日机器轰鸣、作为“环保技改”项目从中部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因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而被叫停。

  中国青年报:东部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刺激了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以至于一些地区,为了获得短期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纵容污染项目上马,从而给西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来源:人民网-《市场报》)

发表于 2007-8-23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环保和经济哪个重要?以人为本!
j

发表于 2007-8-2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药企“西进风潮”:低成本下的环保隐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06-9-21

    

    翻来覆去,31岁的向静蓉还是睡不着,此刻已是9月6日凌晨1点多。她被丝丝叫人作呕的青霉素气味熏醒了。

    在位于成都西北部的彭州市,和向静蓉一样“失眠”的人还有些许。他们的家都与彭州工业开发区医药化工产业园处在城市的同一个方位。

      彭州工业开发区是省级重点开发区,目前入驻医药化工产业园的有18家企业,包括湔江制药厂、科恩医药化工公司、力思特科伦制药公司、四川制药彭州公司等,大部分是四川本土企业。不过也有一些外来者,比如,四川光大制药、四川亚宝光泰药业、联邦制药成都公司等。

    彭州共有医药企业近40家,彭州市副市长易孔盛说,2005年全市医药工业的税收约占全市税收15%,达5000万元。

    药企西进风潮

    彭州只是成都的一个缩影。

    在2005年10月成都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工业集中发展区落实工作的通知上,21个集中发展区中,有11个涉医涉药。今年7月召开的全省医药产业工作会透露,四川力争到2010年,全省工业集中区的医药工业增加值达250亿,年均增长25%以上。

    西部其他城市近年来也都为成为“药谷”而喧嚣。2001年,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生产总值37亿元,2005年达到了85.84亿元。目前贵州省医药企业已形成了贵阳市扎佐医药产业基地,息烽、清镇、乌当等医药产业积聚区。贵州省医药产业力争到2010年实现价值140亿-160亿元。

    与川、黔相比,云南的胃口最大。2005年,云南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为47亿元,云南提出到2010年要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扭转云药“既不大也不强”的现状。

    近年来大批药企“西进”,不仅省与省之间竞争,在同一个省内,区域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谁能引进优势药企,谁就能使医药产业链尽快成形,实现强者愈强。”四川省招商局一位官员指出。

    联邦制药“投石问路”

    药企西进带来了资金、技术,也带来了污染。让向静蓉们“失眠”的正是联邦制药成都公司。

    1964年创办于香港的联邦制药,上世纪90年代相继在珠海和中山建立了原料、制剂生产基地,2001年又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西部。

    联邦制药投资彭州的过程让人玩味。它先与四川制药公司合资组建了联邦制药·四川制药彭州公司,一期投资1.2亿元,计划年产1500吨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但不到两年,联邦制药就退了出来,于2003年6月由香港联邦制药与珠海联邦制药共同出资,组建联邦制药成都公司,一期投资1.96亿元,依旧生产和销售医药中间体。

    相关人士分析,联邦制药先投石问路,若地方政府的政策确实优惠,再作其他打算。据称,联邦制药成都公司总投资将达8.9亿元,全面投产后,是“亚洲最大抗生素中间体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利税3亿元,直接提供约800个就业机会。

    其时的彭州官员们正在为如何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而烦恼。联邦制药的适时出现,让彭州官员们兴奋不已。为了给联邦制药提供原质生产用水,彭州市政府历时两个半月斥资1300万元改造了相关渠道。

    家住彭州市清流镇附近的张女士向记者证实,药厂开工后,整条街就弥漫着辛辣的青霉素味道,“现在井水也没人敢取了,因为一泡茶,杯子里面的茶水就呈黑褐色”。

    联邦制药不仅改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还制造出“意外”。今年1月,联邦制药厂生产车间的硝酸储料罐发生爆炸,当场炸死2人,硝酸泄漏。都江堰管理局积极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大型水污染事件。

    联邦制药是否存在污染、青霉素气味对人体有何伤害?当记者把这些问题抛给彭州市医药产业推进办主任姚志林的时候,他的回答很轻松:“怎么没污染呢?但只要达到国家标准就行了。”
 彭州工业开发区企业服务部周部长则以自己不分管环保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事实上,7月初周部长还组织关注环境的彭州公众与联邦制药进行了一场“联谊会”。而四川环境监察总队的人士对记者的采访同样表现“谨慎”,只是透露曾对联邦制药的污染问题进行过处罚。

    地方官员的讳莫如深,折射了西部药企污染问题的复杂性。

    而联邦制药有自己的答案。“异味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废料脱污后淤泥散发出的气味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爆气产生的气味。市民闻到的气味主要是爆气产生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攻克这道技术难关。”据联邦制药成都公司副总经理周新伟介绍,联邦制药在环保上的投入已超过6000万元。

    西部环保成本低?

    关于药企西进,彭州市副市长易孔盛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药企原来所在地的能源、劳动力成本已经很难支撑企业发展;二是西部医药产业园各方面的条件及配套,已跟上东部沿海地区的标准。

    对此,四川省招商局一位官员向记者表示,药企西进是博弈式的,“第一体现在落脚点的选择上,哪个地方政府给的条件优惠就上那里去;二是由于药企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目前各地执行的环保标准也不同。对企业而言,不同的标准意味着不同的环保成本投入。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西部地区目前普遍具有环保成本低这一‘优势’。”

    按照国家环保标准,1000吨青霉素污水治理设施投资为3000万元,每年的运行费用需要150万元。如果年产青霉素工业盐5000吨,那么,每年的环保投入起码上千万元。这些都增加了生产成本,而终端产品的价格却一降再降,使一些原料药生产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有心无力。

    药企西进是否会带来新一轮的环境污染?

    “‘先污染,再治理’已被证明是一条弯路。西部目前存在盲目发展医药生产基地的各种隐忧,包括产业布局整合、资源开发利用等。”四川大学的一位产业经济学教授向记者指出。

    “消除区域差异,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制药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作为项目审批和选址的指导依据。”四川大学的教授认为,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证明向静蓉等居民闻到的青霉素气味属于污染。

    9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技术政策与标准处的一位人士表示,我国制订的<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作目前正在编制阶段,“如果顺利,今年底应该能出来”。在对国外相关标准、国内外制药工业生产工艺、排污特点等进行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该标准已初步确定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由七个子标准组成,比如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半合成类等。

发表于 2007-8-2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发表于 2007-8-23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听说过,表示关注.

j

发表于 2007-8-2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异味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废料脱污后淤泥散发出的气味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爆气产生的气味。市民闻到的气味主要是爆气产生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攻克这道技术难关。”据联邦制药成都公司副总经理周新伟介绍。

四川日报: “18日下午,正在牡丹大道上顶着烈日打扫清洁的一位环卫工人说,今年开始,刺鼻的味道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长期在这里打扫清洁,几乎忘记旁边有一个大制药厂了。

看来这一世界难题让我们媒体一下就解决了,真是有能耐!

[em05][em05]

发表于 2007-8-2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9][em20]

发表于 2007-8-23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7-8-2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不幸于八月二十一日下午经过联邦制药厂旁,仍是臭气熏天啊!!!

发表于 2007-8-2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8-23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争个裙子索!

彭州那么近,说有味的、说没味的和那个什么报社的妓者一起去闻一下,不就真相大白于天下了吗?

发表于 2007-8-2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在2007-8-23 19:04:00的发言:

“异味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废料脱污后淤泥散发出的气味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爆气产生的气味。市民闻到的气味主要是爆气产生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攻克这道技术难关。”据联邦制药成都公司副总经理周新伟介绍。

四川日报: “18日下午,正在牡丹大道上顶着烈日打扫清洁的一位环卫工人说,今年开始,刺鼻的味道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长期在这里打扫清洁,几乎忘记旁边有一个大制药厂了。

看来这一世界难题让我们媒体一下就解决了,真是有能耐!

[em05][em05]

说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07-8-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发表于 2007-8-2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环保!!

发表于 2007-8-2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7-8-2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em04]

发表于 2007-8-2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霉体?

发表于 2007-8-23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在为彭州遭受流氓企业污染而奔走呼号的时候,却有人振振有词地睁眼说瞎话,有没有臭味,有良心的彭州人都知道。流氓企业及其帮凶当然是说没有臭味了。别忘了,除了空气污染外,最大的污染要算水污染了,已被污染的地下水要经过数百年才能彻底自洁!就是把流氓企业现在赶走又怎样呢,他能补偿得起吗?现在有些帮凶的理由很简单:我是流氓企业我就污染有理。要知道,彭州的发展不是靠这样糟蹋彭州人生存环境的企业来支撑的,彭州的生活更不是靠这些流氓企业来走上富裕的。试问,如果让彭州人来投票,决定联邦制药的去留,其结果就不用多讲了。蔡老板,不要夸耀你投了多少万环保资金,你好好算过你给彭州环境及彭州人民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么,你承担的起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