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stman

[现代指鹿为马]联邦制药没有污染 真的没有 就是没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5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鄙视8月23注册的几个无良之人

感动上帝的美丽 手机拍照,与数码相机PK

感动上帝的美丽    手机拍照,与数码相机PK

感动上帝的美丽 手机拍照,与数码相机PK

感动上帝的美丽    手机拍照,与数码相机PK

感动上帝的美丽 手机拍照,与数码相机PK

感动上帝的美丽    手机拍照,与数码相机PK

发表于 2007-8-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em03]

      这个事情,到底是以环保局的为准,还是以报纸记者说的为准?

     一会儿说是XX环保局拍案而起,一会儿报纸记者又说环保搞得很好。

    偶总觉得他们把这件事情说得一惊一炸的,不知该听谁说的?

 

     

发表于 2007-8-26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

    请外地卫生组织的人分别去闻,再把闻到的结果公布出来。

    看看到底有没有青霉素药味儿。

 

发表于 2007-8-26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璞儿在2007-8-23 12:36:00的发言:

又是这个事情

我老家就彭州的,我们几乎每周都开车从那过,报纸写的确实是假话

现在那种味道还是有,但是也不怪报纸,报纸也没的办法,媒体只是政府一个工具而已,不可能给自己老板找麻烦

那个联邦也是领导花了那么多精力请过去的,省级重点企业,污染肯定有,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穷,赚钱为主

包括乙烯工程一样的,大家都晓得有污染,但是能带来经济收入,说通俗点就是在人民群众先被饿死还是先被空气毒死里选一个.肯定是先填饱肚子再想其它的.

不要动不动就说开车嘛,看求不的你这样的人,,鄙视你,,,,这个年头那个没有车嘛,,你好像有辆车了不起了,,(你就说你经常经过,不可以吗?)

发表于 2007-8-26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通俗点就是在人民群众先被饿死还是先被空气毒死里选一个.肯定是先填饱肚子再想其它的.”

这个谬论也值得上面若干人引用,真是笑话。你当三年自然灾害吗?那时是饿死过人,现在看见谁饿死了?

完全是为自己乱决策找借口,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官运?还不是为了自己口袋里多装几个钱?完全不管子孙后代如何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弱智!

发表于 2007-8-26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穷志短  老百姓说话没份量!

人穷志短  老百姓说话没份量

发表于 2007-8-2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这个厂,也没有人会被饿死,有了这个厂,肯定有人会被毒死;

2、这个厂就算挣了钱,也不是什么群众的,利润是资本家的,税收的政府的,灾难是人民群众的

发表于 2007-8-2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嗨!这样的事还少吗?

发表于 2007-8-26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联邦制药还没有被取缔啊???

发表于 2007-8-27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em14][em14][em14][em14][em14][em14][em14][em14][em14]

发表于 2007-8-2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鸭子太坏了..


发表于 2007-8-26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过这个斑竹社区,一个至今仍然是土路的新农村聚居地,可怜的人们失去了土地,得到一点可怜的赔偿,积怨很深。

发表于 2007-8-2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8-2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联邦制药彭州污染调查:政府7次发文要求整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01:08 中国经济周刊


  这是一项总投入为人民币14亿元、仅今年上半年纳税额就达3200万元的外资独资药厂;但是,在带来大投资、高税收的同时,该厂排放的有色水和恶臭气味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民怨;

  对此,地方政府高度关注,地方环保部门已经连续7次发文要求整改,企业也投入1.5亿元积极治理污染,甚至因此还撤换厂长。

  该药厂生产的是青霉素等医药的原料,因为“高污染、高风险”而被发达国家所拒绝;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即使引入,也会选址在远离市区和人口密集区。

  相比之下,“当初我们的项目引进和药厂选址确实有些仓促,”地方政府和药厂都遗憾地表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冬 渡生 四川彭州报道

  在四川成都,素有“天府金盆宝地”之誉的彭州市,处于青藏高原断裂带的龙门山腹地,长期以来以其自然的多样性被誉为四川成都的北部生态屏障和生态家园,也是享誉四川省内外的避暑、休闲、渡假的生态乐土。

  然而,自从2003年,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成立,其主要业务实体——生产青霉素等医药中间体的成都原料厂落户彭州以后,该厂排放的有色水和恶臭气味,引起当地和相邻地区民众对于生态环境的强烈担忧。

  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关联邦制药带来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说法越来越多,如四川新闻网网友钻木等称,“从成都去银厂沟,可以看到大片水稻田地的灌溉用水和一条条小河构成的流向成都的水源很多都是青黑的,散发着一种青霉素的气味。而车一过成彭高速收费站向右拐,可以看到一条宽阔的牡丹大道,一上道就可以闻到一种浓烈的气味,初步估计刺鼻臭味至少可以笼罩方圆数公里……”。

  与彭州相邻的新都网友也发帖称,“彭州的药厂长期向新都区利济镇界牌村排放大量严重污染的水,使当地的鱼虾等生物完全绝迹,三条河流都成了污水河!”

  另据四川新闻网的消息称,该厂还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生产规模,受到省环保局的限期整改处理。

  今年8月初,四川新闻网等转发了媒体有关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污染成都水源 民生不如GDP”、“怪气满天弥漫 彭州百姓怨声载道”的新闻报道,社会各界和公众媒体再次聚焦彭州生态环境,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的环保整治,再度引起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排放的水与气味是否存在严重污染?是否对成都北部生态屏障形成严重威胁?

  异常气味来自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

  8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成都出发,沿成彭高速公路向西北行,一进入彭州境内的高速收费站,便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袭来,向右拐上彭州市的入城形象道路——宽阔的牡丹大道,这种气味更是熏呛扑鼻。路旁就是坐落在彭州医药化学工业园区的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

  据当地百姓反映,这种气味天天都有,厉害的时候好象整个彭州城都被覆盖。

  在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的污水排放口,记者看到现场取样的水呈现出微黄的颜色。

  “这些异常的气味和水确实来自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青霉素等医药中间体的生产环节。” 记者先后采访四川省省环科院工程所所长王幸锐、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德元和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厂长胡晓非等人时,他们都对以上说法予以一致肯定和确认。

  关于刺鼻的气味,四川省环科院工程所所长王幸锐认为,其实这种气味是混合型的,按照国家大气排放标准衡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没有列入国家大气排放标准的,即玉米蒸煮阶段,这个阶段产生的气味最大,但是这个气体是绝对没有毒的;二是列入国家大气排放标准但是限制排放的,即原料萃取及储存过程中萃取剂苯乙酸等挥发到空气中,能闻到异味,还有污水处理厂废水发酵后产生的气味,里面包含“氨”,也就是大家闻到的臭气。不过,他说,经过24小时严密临近监测,这些限制排放的气味符合国家标准。

  王幸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大家所闻到的制药味道是正常生产所产生的药味。长期处于这样的药味环境中,会从心理上产生一定不舒服的感觉,但不会危害到身体健康。”

  而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厂长胡晓非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这种气味是混合型的,其中,氨与硫化氢的味道确实不可忍受。

  据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德元分析,发出恶臭气味的具体位置是“发酵、提取、污泥和处理废水装置等各个环节上的某些无法完全封闭的部位”。

  记者在厂区现场这些恶臭源所在点亲身感受到,这些气味的确十分强烈,令人难以忍受。

  “黄水”有无污染?项目是否通过环评?

  关于水质受到污染的情况,四川省环科院工程所所长王幸锐认为,这类医药原料生产是高耗水行业,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每生产一吨药可以排放500吨污水。就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而言,在玉米蒸煮阶段没有污水产生,污水主要产生在青霉素菌体发酵等工艺流程中。

  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德元告诉记者,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并没有将污水直接排放,而是在经过厂区内四级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水标准后,通过唯一出水口进入彭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到人民渠六支渠。经检测,水质没有超标,但颜色确实呈现黄色,而要进行脱色处理,投入成本实在过大。

  对于擅自超规模扩大生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川省环保局于2004年4月16日批复了该厂年产800吨6-氨基青霉烷酸项目,彭州市环保局于2005年3月3日又批复了该厂年产400吨6-氨基青霉烷酸项目,总计批准规模为1200吨。而后来该厂呈现出年产3000吨的超规模生产,其中未经过环评的有近2000吨。

  对此,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德元告诉记者,在省市环保部门的直接干预下,该厂通过限期整改,“目前生产规模合法,超规模部分要求全部补办手续。这一部分的可研方案已委托四川省环科院制定,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大纲正待编制,10月份可望取得合法手续。”

  政府7次发文要求整改 企业投入1.5亿治污

  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德元告诉记者,对于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的污染和治理,成都市给予了高度重视。2006年10月,成都市委副书记刘宏建明确要求成都市环保局与彭州市政府成立专题治理领导小组,启动每月一次的联系协调会议制度。四川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将其列入重点环保治理对象。从2005年底至今,四川省环保局会同市县环保局对该企业进行过多达数十次的执法,先后七次正式发文指出其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实施了驻厂监管、逢排必采和三级排放数据全天候电子监测网等有力措施。对于该厂污染治理的各个环节,都采取高于国家标准的等级对其进行达标要求和实施检测。

  今年2月中旬,四川省环保局对该企业作出了限期整改通知后,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立即撤换了原料厂厂长,并将环保部门负责人提升为副厂长。

  据新任厂长胡晓非介绍,公司至今先后已经投入治污的资金多达1.5亿元以上,最开始投入了7000多万元,去年下半年至今又投入了5200万元,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投入还将扩大。就当前来看,公司的环保投入已占总投资的11%。而按照行业要求,这一比例应在5%。

  “相信到今年10月,在厂区外将不会再有臭气扰民。”胡晓非说。

  《中国经济周刊》获悉,就目前可以预知的结果来看,要彻底根除水的颜色和厂区内气味,还是未知数。对此,其实国际上已经有了先进的科技工艺对策,但由于其实施起来的投入十分巨大,作为企业是难以承担的。所以,该厂的污染经过整治,最终虽然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和改观,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污染。“我们努力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也许不会带来新的问题。”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德元说。

  项目的引入与选址“有些仓促”

  毫无疑问,近年来影响彭州环境的污染源在于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在于其主要的生产产品——青霉素等医药中间体原料。据了解,这是该厂目前为止在大陆境内建立的唯一一个青霉素医药中间体原料生产基地。

  2003年,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乐到四川考察期间,为支持西部大开发,决定在成都投资,得到了成都市的积极支持,在成都市的配合下,选定彭州为其公司独家投资项目所在地,并确定现在具体位置。公司2003年6月在成都注册,总投入人民币14亿元。2003年7月动工,2004年7月一期工程投入试生产,现有职工1200多人。完全建成后生产规模居于全国前列,今年1—6月,仅完成上缴的税收就达3200万元。

  “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的项目选址确实有些仓促。”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德元和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厂长胡晓非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都不同程度地表达出这样的看法。

  胡晓非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做青霉素中间体的生产,选择的路径与国内其它企业是一样的。但是对于这一项目在当地引起的环保反响和省市领导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确实出乎我们意料之外。”

  医药中间体是用于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6-氨基青霉烷酸(6-APA)6-aminopenicillanic acid——俗称无侧链青霉素,作为医药中间体,是重要的半合成青霉素的“母核”,在6-氨基青霉烷酸的氨基上引入不同的侧链。可制备成各种高效、稳定、抗菌广谱、服用方便的多种半合成青霉素。

  胡晓非告诉记者,由于在其生产过程中引发的气味和水污染十分显著,属于“高污染、高风险”产业,目前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已不再生产。而医药中间体类的化工产品,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在普通的化工厂即可生产,只要达到一定的级别,即可用于药品的合成,且又是药品生产必须的原料,所以市场空间较大,在国内生产,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因此也将大大降低成品药的生产和销售价格。

  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德元认为,“青霉素中间体生产在发达国家都不做,大量转移到中国西部,而我国目前缺乏准入标准和门坎的设置和要求。”

  在国外医药行业工作多年,且对国内医药行业十分熟悉的胡晓非厂长认为,在他所见到的英国和埃及等极少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此类原料生产厂区都选址在远离市区和人口密集区的偏远山区,并且都是基础设施良好的专业工业园区。据了解,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当时选址时,尽管当时周围大部分都是农田,但是离市区确实较近,且当时这里还不是专门的工业园区,居住有不少居民。

  不过,他也介绍说,当时之所以选址在彭州,也是考虑到了彭州市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较为先进这一因素。

  据胡晓非介绍,在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下,目前,厂区周围300米内的居民已经搬走了90%,剩余部分也将于今年底明年初搬迁。

  “尽管如此,与目前的现实相比较,人们不得不承认,当初选址决策时,对于高速公路及其收费站和牡丹大道的建设发展,对于城区的迅速扩展等,缺乏前瞻性规划和前置性论证。”胡晓非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在厂区对面,一幢幢新建住宅正在拔地而起。

yqx

发表于 2007-8-27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厂长胡晓非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这种气味是混合型的,其中,氨与硫化氢的味道确实不可忍受。

  据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德元分析,发出恶臭气味的具体位置是“发酵、提取、污泥和处理废水装置等各个环节上的某些无法完全封闭的部位”。

  记者在厂区现场这些恶臭源所在点亲身感受到,这些气味的确十分强烈,令人难以忍受。

yqx

发表于 2007-8-2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成都出发,沿成彭高速公路向西北行,一进入彭州境内的高速收费站,便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袭来,向右拐上彭州市的入城形象道路——宽阔的牡丹大道,这种气味更是熏呛扑鼻。路旁就是坐落在彭州医药化学工业园区的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

  据当地百姓反映,这种气味天天都有,厉害的时候好象整个彭州城都被覆盖。

  在联邦制药成都原料厂的污水排放口,记者看到现场取样的水呈现出微黄的颜色。

发表于 2007-8-2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8-2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用环保部门24小时监测哟,是人都闻得到的。

发表于 2007-8-2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闹的好,吼的好

我支持你们到省委省政府门口去闹,看把联邦吼的出去不

还有比联邦污染更凶的乙烯工程

把联邦乙烯闹起跑了,我代表彭州人民给楼上那些为民请愿的人送锦旗

发表于 2007-8-2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素质呢???不得反驳你,对,现今社会你言论自由,你是大哥,你抄社会,你说两句脏话,我们就不敢说话了,你凶塞!说再多都没有用,你晓不晓的"耻"杂个写不?有文明道德的人都是以不同的观点在争论,有事实讲事实,有理讲哩,观点不同,你不认可,可以理解,但是你出口成脏,就是没文化的行为,你做"农民"的嘛,就好生组织哈语言再说嘛,有你这种只喜欢人生攻击的楼客,我看这个论坛也没的啥子再讨论头了塞,的确吸引了众人的眼光,楼主,你达到目的了哈,连低素质的人都吸引进来了,有水准!!有水平!!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