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时间的幽灵

猫腻、良心还是无知?——评《 四川省巴中市超千亿地方债背后的猫腻与隐患》一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2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孰对孰错,历史自会盖棺定论!那位专家说得也不无道理,但是后者为之辩论就有点牵强!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巴中发展的更高,走得更远偏观全国,到处都是以出让土地换取发展。。。其余的我就不用解释了!

发表于 2013-8-22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还有论坛本是交流的,不同观点可以讨论,但后者肯定是个芝麻官,句句都是咄咄逼人!“砖家”自己都是个糊涂”,言语激进,素质有待提高。至于前途嘛,绝对官当不大。。。

发表于 2013-8-2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百度搜索了一下,有楼主说的这个标题的完整帖子,猫扑和天涯都有

发表于 2013-8-2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既出英杰,也产怪物。纵观历史,反对发展者,各个时期都有。上世纪50年代初,巴中修建巴达、巴南公路时,有人说修路砍断了四川龙脉,后来,路通了,汽车来了,他又说,汽车是个耗子精,拉走了四川的金和银。后来,公路加宽,有人说,公路整这么宽干啥子,巴中有几个车子,劳民伤财。城市建设也是这样,当时有人说,巴中有几个人,街修这么宽,巴中贫困落后,简直不切实际。特别是江北刚开建时,有人说,这么多的好田好地,拿来修房子,二天人家吃啥子,穿啥子。几十年过去了,公路修到了4车道、6车道还不够用,巴中的街,有几条还像个样子。江北新区的几千、上万号人口,未见有几个人喝的是西北风,也未见有几个人出入无完裙。记得四、五年前,巴中修建乐巴跌路时,有人在网上打赌,巴中修铁路,只有拉石头。现在,这条铁路通了一年多了,似乎有时也一票难求。这些都是经过历史检验了的,历史经验证明: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发展才是硬道理,真正的发展永远不会有错。
    攻击发展最有力的武器:一是不切实际的劳民伤财、搞花架子;二是搞建设一定存在贪腐。这两条既能引起重视,又能得到很多人的迎合。

发表于 2013-8-23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搜了带图片的原帖,感觉楼主有点偷换概念,顾左右而言它。看起来那个“砖家”本身是懂经济的

发表于 2013-8-2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举债搞建设,为民谋福利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我有一句忠告:原铁道部的刘*军并没有因为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铁而逃过牢狱之灾,重庆市的薄*来却是在重庆人民的喝彩声中跌下神坛!

发表于 2013-8-2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中云影 发表于 2013-8-20 2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斗争很明显嘛,那边好像主要说的是腐败,您说的债务的合理性,注意力不好转移的。搬个板凳看云起云散咯

举债搞建设,为民谋福利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我有一句忠告:原铁道部的刘*军并没有因为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铁而逃过牢狱之灾,重庆市的薄*来却是在重庆人民的喝彩声中跌下神坛!

发表于 2013-8-23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P;P;P;P关注

发表于 2013-8-23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持有不同意见可以,关键是以理服人,要争论而不是争吵,我赞成这种有理有据地写文章辩论。普通老百姓很难从专业角度去了解一些事实真相,只能凭感觉或者道听途说。我的感觉好像是中国地方债务还是有一定的危机,不知对错。

发表于 2013-8-2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的信任危机。不过这几年的变化还是显而易见的,至少过年回家方便了,也快了不少。虽然多花了点钱,但我们挣钱不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更方便么。同时也建议大家理性一些。对于那些违反原则的问题,大家可以有理有据的据实举报嘛。对于那些学术性的问题,可以温和的探讨和交流,大家都不是实名,互相攻击,就像意淫一样也很没意思。

发表于 2013-8-2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原著网友也,别成为巴中秦火火哟

发表于 2013-8-2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扰乱和恶意攻击巴中的大好形势哟,恶意诋毁者,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哟。

发表于 2013-8-2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属骚说。

发表于 2013-8-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搞数字游戏的,搞数字统计的,都是报喜不报忧,今年有GDP增长了多少,比去年涨了多少,实现了小康社会,现在一个现实的事情是,没地种粮食,退耕还林,以后啃树皮,我就在家搬个板凳看笑话,看大起大落。。。。。

发表于 2013-8-23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才是硬道理!井底之蛙只会看当下,不看未来。巴中需要加速发展,就要建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川陕渝重要区域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引进更多工厂、商贸流通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发表于 2013-8-23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巴中潜力 央企投资升至62亿(图)

2013年05月29日金融投资报

金融投资报

  稿件来源:


2

巴中的天然气储量丰富。图为巴中城市景色。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舒娅疆罗辑

  巴中区域优势明显,经济潜力较大,吸引央企不断增加投资;同时,也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对革命老区的关爱。

  四川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座谈会集中签约仪式结束已十多天,但“央企入川”的脚步仍在不断迈进。《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到,在集中签约仪式上,签约项目、资金最少的巴中市,截至5月27日,签约项目已增加到8个,签约资金达62.31亿元。北京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城建第三工程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大央企相继在巴中布局,涉及项目覆盖了电信产业园、城市综合体建设、LNG清洁能源及通讯产业等相关领域。据介绍,此次央企入川建设项目有望实现区域资源的深度开发,巴中经济将具有较好的增长前景。

  LNG清洁能源吸引眼球

  在此次巴中拟签订的8个建设项目中,中海油参与的北京中海油(平昌)LNG清洁能源项目无疑最为吸引人眼球;而央企与巴中天然气资源优势的有效结合、央企与本土企业的联合运作则为最大亮点。

  据了解,LNG清洁能源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到18.5亿元,中海油通过受让方式持有四川同凯能源51%的股权,重庆同凯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四川同凯49%的股权,合资公司将清洁LNG生产能力从60万吨/年扩大至120万吨/年。

  “LNG清洁能源项目实现了央企与本土企业的合作,而巴中之所以能够吸引央企投身LNG项目,也是因为本身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巴中市投资促进委员会项目科科长陈开监向记者介绍道:“巴中的天然气总资源量逾1万亿立方米,此次央企入川建设项目有望实现区域资源的深度开发,而当地企业在与央企的合作中,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享有优势网络,在壮大过程中实现强强联合。”

  另一方面,北京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参与的巴中产业园建设项目也颇具吸引力。资料显示,该项目投资总额约为15亿元,规划用地600亩,建成后将成为集智能卡、SoC芯片、通信终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软件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电信产业园。

  “大唐电信参与的电信产业园项目立足于巴中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对于推动巴中新区建设、有效提高城市现代化具有重要帮助。此外,巴中的城市建设才刚刚起步,该项目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高端切入,从而进入较高平台。”陈开监表示。

  通信巨头助建智慧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唐电信建设综合性电信产业园以外,此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三大通信行业巨头也纷纷布局巴中,计划在区域内进行不同额度的投资建设。

  具体来看,中国移动计划投资2亿元,在巴中新建设TD基站405个、GSM基站95个;中国电信计划投资1.23亿元,实现巴中全市新增C网基站141个、扩容128个,新增光网端口15万;中国联通则计划投资1.63亿元,在巴中新建通讯综合楼、基站及管网及传输线路和智慧城市等相关项目。

  因此可以说,国内通信业巨头们已将“橄榄枝”抛向了巴中,但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巴中在发展通信产业方面又具有哪些优势?

  中国联通四川地区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联通原先就已跟省会签订了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框架协议,我们在省内的十多个地方也都签下了项目,巴中属于四川投资的一部分。从区域角度来说,巴中的经济潜力很大,随着交通状况的逐步改善和政府对革命老区的开发扶持,巴中的经济将具有较好的增长前景。”

  陈开监则表示,巴中除了拥有相关产业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外,目前交通条件也在进一步改善,而央企“投身”巴中的行为,除了受区域优势吸引外,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及对革命老区的关爱。

  据介绍,近两年新进入巴中的央企已在该市完成投资24.16亿元,今年1-4月,巴中累计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200余次,洽谈项目219个,签约项目97个,投资总额512亿元。而在此次“央企入川”活动巴中所签订的项目中,中海油LNG项目已动工实施,大唐电信的产业园建设项目也已进入到前期准备工作进程当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相关项目,也按照各自的进程在稳步推进。”陈开监补充道。

  作者:舒娅疆罗辑来源《金融投资报》)

发表于 2013-8-23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达芙妮在巴中投资10亿元

2013-05-24   来源:天府早报   

  作为知名的女鞋企业,香港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在巴中打造四川制鞋产业园项目,拟总投资10亿元,在巴中市占地868亩,建立达芙妮系列产品的大型研发、生产和物流基地,建成50条制鞋生产线。



  2013年底建成投产8条制鞋生产线,自2014年开始,产量每年增加640万双。项目建设期60个月,完全建成投产后,年产高品质时尚女鞋4000万双,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年税收达1亿元,解决劳动就业2万人。



  达芙妮人力资源管理部副总监朱家宏表示,“目前达芙妮只在福建和上海投资设厂,因此巴中工厂将是达芙妮在内地投资的第三家工厂。之所以选择经济欠发达的巴中,主要是想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表于 2013-8-23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区巴中:产业大手笔描出次级突破路线图
四川日报



□尹勇 罗福荣图片由巴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居全省第3位,增速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1至4月,一、三产业分别增长25.8%、70.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9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
从无到有
工业产值占比首次超过农业
    1月8日上午9时18分,在平昌县星光工业园区一间厂房里,随着工人将一辆缠着红绸带的三轮摩托车推到产品展示区,巴中市首台送检摩托样车“劲风一号”正式下线,标志着该市首辆自主生产摩托车诞生,填补了巴中乃至全省摩托车生产的空白。
    一辆车虽小,但却是巴中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无中生有”的生动实例。生产摩托车的四川兆润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去年初引进的企业,公司从开工到第一辆送检摩托车下线不到一年,今年4月已全面投产,可创利税1.5亿元以上,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从工业发展上打开突破口,巴中的产业发展起点坚实。该市第三次党代会后,巴中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
    在实践中,该市把做大做强四大产业作为增长亮点——
    做深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做大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竹木加工等产业规模;做优做大特色矿产资源新材料加工业,着力发展非金属建材和新型墙体材料等新型建材;引进新建机械制造业,围绕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产业发展需求,配套发展电子元器件、汽摩零部件及矿山、农用、轻工业机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特色“巴药”、天然气化工、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
    产业培育和招大引强实践,为巴中工业奠基,初步实现“农业巴中”向“工业巴中”跨越。2011年,全市工业产值占比首次超过农业;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是2010年的1.6倍。“巴中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就像蝴蝶‘蛹化’,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脱胎换骨。”巴中市经信委负责人说。
从有到专
产业集约发展带动老区经济转型
    嚓、嚓、嚓……高速缝纫机发出的清脆声音宛若一串串跳动的音符,5月20日,位于巴中经开区的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车间内,达芙妮(四川)鞋业有限公司新聘的220名员工正忙碌有序地学习操作制鞋设备。
    与此同时,在巴中经开区东部产业园区北片区的达芙妮(四川)鞋业有限公司前,焊花飞溅,马达轰鸣。2幢厂房、3幢员工公寓和标准食堂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今年8月底,公司的2条生产线将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2019年,达芙妮将在巴中建成50条生产线,年产鞋4000万双,员工将达到2.5万人。
    随着达芙妮(四川)鞋业有限公司的投产,围绕这一制鞋企业行业龙头的配套产业链条也快速形成。基础已成,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更加明晰——
    坚持“全域巴中”理念,科学规划全市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一核两极多节点”的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体系,采取“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方式,集中全市优势资源实现工业和产业发展核心区——巴中经开区率先突破,彰显其集聚、辐射、带动功能;依据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形成平昌、南江南北两极支撑;依托现有基础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建设春在新能源、驷马清洁能源、周子坪通江银耳产业、坪河建材、乐坝矿产品深加工等点式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核心区一马当先,两极梯次竞相跨越,多节点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
    随着各产(工)业园区的强力推进,适度超前的载体建设,专业的产业配套,为外来企业搭建了投资兴业的平台。近两年来,巴中经开区新拓展面积11余平方公里,由巴中置信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招商中心已全面建成,新入园工业企业28户。“十二五”末,全市产业园区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建成产值100亿元以上园区1个、50亿元以上园区2个;到2017年,建成产值300亿元以上园区1个、200亿元以上园区1个。
从专到强
抢抓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机遇实现突破
    5月23日,在位于巴中主城城郊燕飞村的巴中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区建设现场,开山填壑的宏大场面呈现在眼前:基础开挖、制模、浇筑混凝土……数百名施工员工构成的大建设场景令人振奋。
    巴中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建惺介绍,首期占地771亩的商铺和仓储市场已封顶32幢,开始外墙装修;年内将以每3天1幢速度完成36万平方米的商铺建设。
    这个物流园区规划占地5800亩,总投资150亿元,将分三期建设,目标市场将覆盖西部12省(市、区),目标消费人群4亿人,员工将达10万人,年实现营业额达500亿元。自去年3月27日开工以来,目前已完成投资10亿元。厦门、泉州15家规模上亿的大型企业已投资园区,涵盖园区开发、投资理财、仓储加工、家居生产销售、石材、贸易、成品油销售等多个领域。
    对于物流园区在巴中的发展前景,黄建惺信心十足。他说,巴中处在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的几何中心,良好的投资环境,交通建设迅速发展,让投资者看到了巴中的美好未来。
    看好巴中未来的不止盘兴,近两年来,中交建、大唐集团、沃尔玛、达芙妮、海螺水泥、成都置信、广东温氏、建国汽贸等企业纷至沓来。仅今年前4月,全市履约项目达134个,投资总额1222.35亿元,本年度累计到位资金80.99亿元。
    大手笔产业发展激发出巴中次级突破的内生活力。今年前4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26亿元,同比增长41.8%,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6个百分点,连续26个月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工业投资33.06亿元,增长9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9.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面对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巴中要力争3-5年内培育一批50亿到300亿产业集群和产业梯队,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导主体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传统农业、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转变,筑牢产业支撑空间,在抢抓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机遇中向次级突破迈进。”巴中市委书记李刚说。


发表于 2013-8-2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桩子梁先生:
你点评说:谁都要穿衣,请问以前巴中那个县没有服装厂,而现在又有哪一家生存下来?
据我所知,以前的都叫服装社,由街道老太太组织起来的集体单位,多数是手工活儿,只能缝缝补补,那也能叫工业吗?攒起蛮劲,也只能叫手工业,况且他们也只能裁缝些对排儿,貌似中山装的衣服。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不能生存是绝对的。现在,叫哈宝儿去招商,他也不得去招这样的商。衣,食,住,行,永远是人类第一需要。
本帖最后由 张万同 于 2013-8-23 19:45 编辑

发表于 2013-8-2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得好,不知道巴中市的这个60亿从何而来??历年欠款我是知道的,简称历欠款,就是当年的三筹八统,事实上,百分之90以上的农民交清了当年的税费,上报时,地方政府说只是百分之十的人交清。下面收了老百姓的钱,上面再次骗国家财政的钱,上下两头骗钱,完全做假账。有个镇的书记和镇长关系搞僵,把这事给闹出面了吗??书记还判刑了!!一个镇就向国家虚报几百万。如果加上向农民收了的钱,等于就是两倍。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