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原创]亲历青川地震灾难和人间真爱---------不断上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15岁青川男孩带新“腿”回家

165名来深治疗地震伤员已有147人出院

  谢海峰出院前,深圳中医院的医生仔细为他检查并装好义肢。丁玎摄
  77岁的蔺正清老人昨日也结束治疗返回青川。丁玎摄

  本报讯(记者/向雨航)“谢谢你们,我永远爱你们,我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带着感激,装上义肢的15岁青川男孩谢海峰泪流满面,不停地挥手向深圳中医院的医护人员道别。昨日中午,他与11岁的何畑畑、77岁的蔺正清结束在深圳的治疗返回青川,他也成为深圳首名出院的“5·12”地震义肢伤员。截至昨日,来深治疗的165名地震伤员中已有147人出院。

  

  装上义肢能连续走一小时

  

  昨日,在中医院的病房里,谢海峰看到来送行的深圳市民和朋友,显得特别高兴,一一跟他们话别。坐在病房的椅子上,谢海峰还亲自给自己的左腿套上义肢,并穿上鞋袜。之后,他还在病区走廊上来回走了100多米,记者看到如不细心观察,他走路跟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现在走起来很舒服,腿也不疼,而且走得也挺稳。”谢海峰笑着对大家说。

  5月22日凌晨,谢海峰是第一批到达深圳的地震伤员之一。地震时他的左腿被压断,来深圳之前在青川已经做了截肢手术,被送进深圳中医院后进行了清创手术。据介绍,除了截肢,谢海峰没有其他的重伤,在来深的截肢伤员中,他的病情属于最轻的。

  经过医治和护理,2个星期前,医院给谢海峰安装了义肢,并将他送到深圳残联进行康复调理。“装上义肢之后,就不用拄着拐杖走路了”,谢海峰介绍说,“在康复的过程中,每天都装上义肢出去锻炼,主要是上下楼梯,最长时间能走一个多小时。”

  虽然已经能正常走路,但护士还是告诉他,由于装上义肢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义肢跟腿还有磨损,因此,康复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

  

  出院前准备了礼物留言本

  

  即将踏上返家旅程,谢海峰有点不舍,但更多的是期待。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是回到学校,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努力考上大学。据介绍,今年正读初三的他由于地震没有参加中考,8月学校就要开学了,回到青川后他将抓紧时间复习,参加中考,顺利进入高中。

  为了记住这些细心医治和护理他的医护人员,谢海峰特地准备了一个留言本,记下了病区所有医生和护士的联系方式以及个人小资料等,就像毕业留言本一样。“我一定不会忘记他们的,回到青川之后会常跟他们联系”,谢海峰告诉大家。同时,为了感谢医护人员2个月来对他的关爱和照顾,谢海峰还准备了一个礼物送给他们———一个相架,相框的一边是他的照片,一边写满了感谢的话语。他还选了一个茶杯送给他的主治医师,“希望他喝水的时候就能想起我。”

  临别的时候,抗震救灾病房的医生和护士以及在深圳结识的朋友都跑来给小谢送行,谢海峰的主治医师和护士再次叮嘱他回到青川后怎样进行康复以及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医护人员的关爱和市民的热情让谢海峰的眼泪不断地往下掉,哽咽得说不出话。

  

  抗震救灾病区将完成使命

  

  昨日,跟谢海峰一同出院的还有中医院接收的年纪最小的伤员何畑畑和77岁的老人蔺正清。何畑畑和蔺正清两人都是腿骨折,两人康复的情况都不错,都能拄着拐杖走路了。“已经很满意在深圳医治的效果,深圳人对我们很好,非常感谢他们。”11岁的何畑畑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虽然还不能下地走路,但是医生说没有后遗症,回到青川后继续进行康复,应该会好起来的。”

  随着3人的出院,中医院接收的24名地震伤员已经有20人顺利出院。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日开始,最后4名正在进行康复的伤员将被移至10楼的病房,12楼的抗震救灾专用病区将圆满完成使命,但伤员的医治和护理不会松懈。

  记者昨日还从市卫生局了解到,截至7月24日,深圳共接收的165名四川伤员中已经有147人出院,其中还要1人转到广州进行医治。而目前留在深圳的17名伤员中,只有2名病情稍微严重,其他15人病情稳定,正在康复中。

报纸名称: 南方日报    报纸版面: 2008-07-25 SC03版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将产生耀眼的五大亮点
 
  旅游业生产能力恢复重建项目旨在全面恢复灾区旅游业的生产能力,这是灾区恢复生产、安民富民、促进就业的民生大计。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业生产能力的恢复是灾区经济恢复的重中之重。按照《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要求,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将产生耀眼的五大亮点。这五大亮点的建设时序为2008年-2010年。

  第一大亮点:重点旅游通道

  旅游通道是灾区恢复重建旅游业的生命线,是为了确保灾区及其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通达能力。

  目标:构建立体型的四川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尤其是要加强空中运载能力,提升旅游的可进入性和游客集散功能。

  (一)九黄机场扩建:该项目旨在恢复重建期间替代九环线陆路运输,增加灾区旅游业的空中运力,对构建灾区快进快出的安全通道和应急系统,对尽快恢复和提升灾区旅游业的生产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升级建设九寨沟环线北环线:北环线广元—青川—甘肃文县—九寨沟道路,在这次地震中没有被损毁,是3年恢复重建中进出九寨沟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广元将成为进出九寨沟的陆路门户。

  (三)德阿快速通道: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新建德阳—茂县的德阿快速通道,对改变灾区的旅游交通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可避开都江堰到汶川段的地质脆弱区。

  (四)其他通道:成都S106川西旅游环线,国道108、212广元段,九环东线,六市州旅游通道服务设施等。

  第二大亮点:重造旅游景区

  景区是灾区吸引旅游者特别是跨区域旅游者的核心吸引物,是灾区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是灾区旅游生产能力的集中体现,对灾区经济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景区恢复建设也会促进灾区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

  建设目标:通过对景区项目的建设,实现项目区生产能力的恢复和对当地市场启动的带动与号召效力。

  (一)世界遗产恢复重建

  世界遗产是灾区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强的旅游品牌,是恢复重建灾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

  主要内容:九寨沟、黄龙排危、都江堰-青城山恢复重建、大熊猫栖息地新址重建、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恢复重建。

  (二)三国文化旅游区景区景点恢复重建

  本区是四川省旅游重点打造的区域,也是受地震损害较小的区域,启动快,见效快,对恢复市场信心,获得近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内容:明月峡、昭化古城、白龙湖、剑门关、皇泽寺-千佛崖、翠云廊、罗江三国文化旅游区、江油关、窦圌山、李白故里等。

  (三)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恢复重建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唯一聚居地受灾最为严重,羌族历史文化急需抢救保护。

  主要内容:小寨子沟羌寨、西羌九黄山景区、禹穴沟、大禹纪念馆、羌文化抢救工程等。

  (四)茶马古道恢复重建

  项目意义:茶马古道历史悠久,是集大熊猫、茶文化、民族文化、优美生态于一体的重点项目。

  项目主要内容:邛崃的平乐古镇、临邛古城、夹金山、碧峰峡、上里古镇、鲜花碧水阳光城、蒙顶山-百丈湖、周公山等。

  项目建设时序:2008年-2010年。

  (五)龙门山休闲度假恢复重建项目

  龙门山特别是东坡沿山地带是成德绵经济圈人气最旺、环境最佳的休闲度假区,在地震中受灾严重。恢复重建龙门山休闲度假项目对于尽快解决就业,加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虹口、丹景山、剑南老街景区、罗浮山、蓥华山、千佛山景区、唐家河等。

  第三大亮点:乡村旅游安民工程

  村落的旅游恢复建设对四川省旅游业重建的作用异常显著,一是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最大。分布范围广的乡村旅游区,是四川省旅游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许多灾区乡村接待的旅游者数量占当地旅游市场的50%以上。二是乡村旅游恢复最快。地震中,乡村大部分农田景观基本无损,主要是大量民居接待设施遭受重创。因此,乡村民居和村落建筑的恢复建设能迅速启动乡村旅游。三是旅游村落环境最美。乡村建筑作为乡村景观的核心构成部分,直接决定乡村旅游区的旅游价值。灾后安民工程如果不具备审美价值和服务能力,只能解决村民的安置,而难以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影响安民工程效益最大化。目前灾区的民居建筑单从安置补助标准看,难以达到发展乡村旅游所需要的接待面积和美化标准。

  目标:各地可选择最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乡镇;通过村落的建设实现灾区居民的尽快安置、旅游业生产能力的迅速恢复并为未来的美丽乡村、富饶乡村奠定要素基础。

  要求:建设布局上“大分散,小聚居”;增加乡村民居建筑、院落、花园、绿化的面积;厨房、卫生间按星级农家乐标准配置;提高建筑的安全标准;保障村落建筑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选择,避免城市化的倾向;增加乡村的公共性活动空间和公共性服务设施的配置,提升审美价值;合理规划建设乡村小道,通过道路的宽度、坡度、曲度、路面颜色、绿化方面的设计提升乡村道路审美价值;提升村落的绿化率与绿化审美价值。

  主要内容:青城山-都江堰-彭州乡村旅游带,什邡-绵竹-安县乡村旅游带,江油李白文化乡村旅游带,青川白龙湖乡村旅游带,汶川三江农业生态旅游区,汉源花海果都乡村旅游区等。

  第四大亮点:旅游城镇恢复重建

  旅游城镇是灾区的旅游集群区,是旅游经济区的要素支撑点,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通过城镇旅游恢复重建项目建设,促进城镇旅游功能的完善和旅游环境的再塑造,提升城镇的旅游生产能力。

  目标:通过对旅游城镇的建设,实现城镇旅游功能完善、生产能力的恢复和城镇形象鲜明,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提升。

  阿坝州的旅游城镇要突出羌藏文化风貌;黑水、理县和松潘建筑风貌以嘉绒藏族为主;茂县、汶川县城以羌族文化风貌为主;北川新县城突出羌族文化风貌;青川新县城以川北民居风貌为主;平武突出羌族和白马藏族风格;都江堰突出川西民居建筑风格;汉源突出汉代建筑风貌特征。

  主要内容:成都市都江堰城区、青城山镇、龙门山镇、怀远镇,德阳城区、剑南镇、蓥华镇、方亭镇、土门镇、白马关镇,绵阳江油市区、南坝镇、擂鼓镇、青莲镇、响岩镇、沉抗镇,广元市区、昭化镇、曾家镇、武连镇、东河镇,阿坝州杂谷脑镇、映秀镇、凤仪镇,雅安蜂桶寨镇、栗子坪镇、清溪镇等。

  第五大亮点:旅游安全应急救援系统

  旅游安全应急救援系统的建设,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旅游项目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旅游现代化的标志,也是这次地震给予我们的经验教训,在本次地震灾区建立这一应急救援系统,对树立中国旅游和四川旅游的新形象,功莫大焉。

  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旅游应急救援系统。

  内容:建立旅游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山地旅游救援系统,建设直升机停机坪、医疗网点、安全警示标牌,配备卫星电话、GPS系统,建立一支省级旅游救援队伍,建设旅游远程监控系统、旅游应急通信项目、医疗急救站(点)体系、游客急救远程医疗协调项目。


报纸名称: 工人日报   报纸版面: 2008-07-25 03版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战略 大手笔
大龙门山旅游试验区呼之欲出
 

 

  地震灾害对灾区地质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变,导致灾区旅游业的恢复重建,不能完全原地重建和简单复制,需要创新性地提升发展,对地震灾区旅游业发展作战略性的调整。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中,从战略上提出了建设大龙门山旅游试验区的创新思路。

  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旅游试验区,整合生产力要素,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好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重建区内的羌族文化,形成遗产保护、生态保护、观光游憩、山地休闲度假、休闲农业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近期在大龙门山旅游试验区着重开展以下项目建设:

  1.大龙门山旅游试验区的整体开发规划项目。

  2.大龙门山旅游试验区旅游管理体制研究项目。

  3.大龙门山山前旅游通道体系建设项目:一是打通彭州至什邡龙门山快速通道,与成都龙门山山前省道106线相连接。建设沿龙门山山前雅安—广元的旅游公路快速通道;二是修建彭州-什邡、什邡-绵竹—广元、邛崃—雅安龙门山轻轨,与成都龙门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的轻轨连接,形成大龙门山轻轨旅游环线。

  4.中国汶川地震遗址保护及纪念地规划建设项目,形成世界罕有的地震遗址公园的庞大体系,打造震撼世界的地震纪念旅游产品。

  汶川地震留给世界一个国际品牌,应好好加以维护和利用,做好项目建设,突出这一项目内部的产品差异性,使其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科普教育、警示后人、缅怀罹难者的地震遗址旅游地,成为展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示地。

  在都江堰市建立地震科学博物馆,使其成为地震科普教育中心和地震观摩现场;在映秀建立汶川地震纪念馆及震中纪念碑,保护好映秀中学地震断面;在萝卜寨建设古羌寨地震遗址纪念地;建立北川城市地震遗址博物馆及唐家山堰塞湖旅游景区;建设青川沙州地震遗址公园;建设安县桑枣逃生教育基地;建立绵竹汉旺和什邡穿心店地震工业遗址博览园,在穿心店建设自愿者公园;在彭州银厂沟建地震地质公园。

  形成三个产业带。按照大龙门山旅游试验区的资源特点和资源结构以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生态保护的要求,调整区内的旅游产业沿三个带布局,即平原丘陵地区以旅游城镇为中心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带;低山至中山山地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高山生态保护及科考、探险专项旅游产业带。

  四个旅游经济区。在三个产业带中,结合各区域的特点,形成四大不同主题的旅游经济区。

  1、羌文化体验旅游区

  以阿坝州、绵阳市为主,以九环线为依托,打通省道213线,以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北川、平武为支撑,以桃坪羌寨、黑虎羌寨、萝卜寨(新建)、色尔古寨、营盘山羌文化遗址、北川新县城、禹穴沟、西羌九黄山、药王谷、小寨子沟羌寨等为载体,构建羌文化体验旅游经济区。

  2、龙门山休闲旅游区

  以成都市、德阳市为主,以沿龙门山山前乡村旅游为依托,以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等风景游赏体系为载体,以大邑花水湾温泉、什邡-绵竹-安县罗浮山温泉带为承载点,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产业,形成龙门山休闲旅游经济区。

  3、三国文化旅游区

  以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市为主,依托武侯祠、庞统祠、双忠祠、富乐山、江油关、七曲山、窦圌山、仙海、涪江六峡、李白故里、郪江汉墓群、翠云廊、剑门关、昭化古城、明月峡、皇泽寺、千佛崖、阴平古道、苍溪红军渡、苍溪梨文化博览园等景区,打造三国文化旅游经济区。

  4、大熊猫国际旅游区

  以成都市、雅安市、阿坝州为主,依托蜂桶寨、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碧峰峡、汉源鲜花碧水阳光城、蒙顶山-百丈湖国际茶文化景区、周公山温泉等,打造大熊猫国际旅游区。

  五条主题精品线路。在大龙门山旅游试验区内通过线路统筹,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五条主题精品线路:

  1、九环线精品旅游线(包括九寨沟北环线)

  成都-汶川-茂县-九寨沟、黄龙-平武-江油-成都

  该线路以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中心,依托成都市目的地口岸城市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地、羌民族文化展示区、松潘古城、平武报恩寺、广汉三星堆等国内外著名的城市、城镇和精品景区景点,形成四川省最具有旅游价值的重要线路。

  九寨沟北环线:广元-青川-文县-九寨沟-松潘-王朗-平武-北川-绵阳-广元

  该线路以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中心,是从四川北部广元进入九寨沟-黄龙的重要通道。该快速通道的建设能有效促进九寨沟-黄龙市场的恢复,并带动沿线新资源的开发、新城镇的发展。

  2、羌文化旅游走廊

  成都-理县-汶川-茂县-北川-绵阳-成都

  该走廊依托汶、理、茂、北四县城镇和村落,集中展示中国唯一的羌民族文化。

  3、中国汶川地震遗址旅游线

  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北川-青川-绵竹汉旺-什邡穿心店-彭州银厂沟-都江堰

  依靠汶川大地震所带来的知名度,对各地的新增地震遗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形成吸引旅游者的新线路。

  4、大熊猫栖息地旅游线

  成都-卧龙-日隆-夹金山-宝兴-碧峰峡-西岭雪山-成都

  依托大熊猫世界遗产栖息地资源,以多元化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塑造吸引国际游客的精品线路。

  5、三国文化旅游线

  成都武侯祠-德阳白马关、庞统祠-绵阳富乐山、七曲山-广元剑门关、皇泽寺、昭化古城-阆中古城-南充万卷楼-成都

  以武侯祠、剑门蜀道国家级景区为核心,通过恢复重建升级沿线的三国文物古迹点和城镇,增强线路的吸引力,实现线路的新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军地紧急应对余震 青川县社会秩序稳定


 【 2008-07-27 14:02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军分区司令员进村调查灾情,为部署兵力做准备



损毁的公路和房屋



当地民兵第一时间投入救险



民兵预备役排险、撤除危房

  四川新闻网青川7月27日电 (傅秋森 记者李京枝) 近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连续发生三次较大级别余震,最大震级为6.0级。使姚渡镇6个村再次遭受地震重创,其中青元、平原、阳山22个合作社受灾最为严重,垮塌的房屋新增460户1700间,道路路基垮塌6处500余米,裂缝15处2000米,5人轻伤。全镇“5.12”以来房屋严重损毁达1300户,5200间房屋需重建。

  灾情发生后,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当即赶往姚渡视察灾情,看望受灾群众。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30余名干部组成应急工作组开赴姚渡的同时,广元军分区司令员王太平大校率机关和利州区应急民兵60人于26日上午分两路冒雨赶赴遭受余震袭击的重灾区,并在姚渡镇建立了以政治部主任张文君为抗震救灾指挥长的一线指挥部。

  截止26日中午,除地震当日姚渡镇武装部组织的100名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成都军区某集团军炮团60余名官兵进入灾区外,新增兵力120人(炮团新增60人,利州区民兵60人)帮助受灾群众搜挖粮食和贵重物质、撤除危房、排除险情以及安置受灾群众。

  目前,新运帐篷500顶、大米50吨、菜油9吨、方便食品15吨已经分发,供电、通信、道路抢修队正展开抢修工作,防疫消杀人员已进村入户,紧急调拨的100万元应急资金也已到位,姚渡灾区社会秩序稳定。



军分区司令员进村调查灾情,为部署兵力做准备



损毁的公路和房屋



当地民兵第一时间投入救险



民兵预备役排险、撤除危房

  四川新闻网青川7月27日电 (傅秋森 记者李京枝) 近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连续发生三次较大级别余震,最大震级为6.0级。使姚渡镇6个村再次遭受地震重创,其中青元、平原、阳山22个合作社受灾最为严重,垮塌的房屋新增460户1700间,道路路基垮塌6处500余米,裂缝15处2000米,5人轻伤。全镇“5.12”以来房屋严重损毁达1300户,5200间房屋需重建。

  灾情发生后,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当即赶往姚渡视察灾情,看望受灾群众。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30余名干部组成应急工作组开赴姚渡的同时,广元军分区司令员王太平大校率机关和利州区应急民兵60人于26日上午分两路冒雨赶赴遭受余震袭击的重灾区,并在姚渡镇建立了以政治部主任张文君为抗震救灾指挥长的一线指挥部。

  截止26日中午,除地震当日姚渡镇武装部组织的100名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成都军区某集团军炮团60余名官兵进入灾区外,新增兵力120人(炮团新增60人,利州区民兵60人)帮助受灾群众搜挖粮食和贵重物质、撤除危房、排除险情以及安置受灾群众。

  目前,新运帐篷500顶、大米50吨、菜油9吨、方便食品15吨已经分发,供电、通信、道路抢修队正展开抢修工作,防疫消杀人员已进村入户,紧急调拨的100万元应急资金也已到位,姚渡灾区社会秩序稳定。

 

编辑: 黄虹瑜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做到三个“一定要”
时间:2008-07-28 10:26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浩生在姚渡重灾区检查指导工作时强调:
必须做到三个“一定要”

    7月25日一早,青川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浩生带领县委办、宣传部、民政、交通等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7•24”姚渡重灾区,调查了解灾情,看望慰问灾民,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全力投入抗灾抢险工作。
    李浩生等领导先后深入阳山、青原、平原等村,深入农户家中,查看灾害损失情况,与老百姓亲切交谈,安抚慰问受灾群众。随后,李浩生等领导又在阳山、青原、平原三村组织召开干部会、党员会,他希望,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广大干部群众必须做到三个“一定要”。即:一定要稳定情绪,不要恐慌,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关心受灾群众,一定会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洁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医疗;一定要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一定要精诚团结,亲帮亲、户帮户,发扬“万众一心,顽强拼搏,自强自立,不胜不休”的青川精神,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努力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健,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生跃,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蒙绍全陪同查灾慰问。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通苑业主筹钱灾区建学校  

2008-7-28 11:15:45

    竞报讯 (记者钱昊安)如果不出意外,由天通苑业主自己出资、自己寻找项目并全程参与设计监理的青川县青溪镇中心小学综合楼项目将在半年内开工。本月22日,天通苑社区志愿者协会与该学校正式签订了援建协议。

  “本人倡议,以TTY(天通苑拼音首字母)的名义,在四川某镇建立一所货真价实、结实的学校。”今年6月5日,在“家住天通苑”网站上,网友“荆棘鸟”发帖说,欢迎其它业主“出钱出力出智慧。”不够部分将全部由自己承担,但是由于自己工作太忙,他只能寻找一个代办人。
  
  “真的假的。”虽然已经由无数网友为“荆棘鸟”的热心肠叫好,但是一些资深的网友对于个人承担资金不够的部分还是不太相信。
  
  “但是,经过核实以后,确定是真的。”天通苑援建学校项目组的一名负责人说,随后,他召集了几名著名的有热心的网友,共同成立了“项目组”,6月19日,他们派出了三名考察人员,其中两人为自费前往,经过近一周的考察后,他们最终选择了一所中心小学。7月18日,三名小区的业主再次赶赴青川,但是由于选择的综合楼投资需要120万元,而“荆棘鸟”现在承诺的资金为60万,他们只能承诺60万元的援建协议,但下一步,“将在社区里发动大家为这座综合楼捐款”。项目组的负责人介绍说,总数肯定要超过60万元,超出部分,也将全部用于这座综合楼的建设。
  
  为让捐款者放心,在项目施工、规划、建设的全程中,该“项目组”都将派出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监督,“而费用不会从项目中支出。”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姚渡镇抗震救灾图片(二)
时间:2008-07-28 10:52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7月24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先后发生5.9级和6.0级余震,使该镇新增房屋户4600户1700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7月25日一大早深入姚渡镇总部指挥部署救援工作。(柳桂华 周萱 摄)

    市民政局局长田现平在姚渡镇安抚受灾群众(柳桂华 周萱 摄)

    7月24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先后发生5.9级和6.0级余震,使该镇新增房屋户4600户1700间。图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与姚渡镇平原村受灾群众亲切交谈(柳桂华 周萱 摄)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罗书记的关怀!”姚渡镇平原村63岁的老人刘兴珍拉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的手热泪盈眶的说。(柳桂华 周萱 摄)

    “7.24”三次强余震使青川县姚渡镇损失惨重。全镇房屋垮塌户460户1700间。图为阳山村农户垮塌的房屋。(柳桂华 周萱 摄)

    7月24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先后发生5.9级和6.0级余震,使该镇新增房屋户4600户1700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7月25日一大早深入姚渡镇总部指挥部署救援工作。(柳桂华 周萱 摄)

    市民政局局长田现平在姚渡镇安抚受灾群众(柳桂华 周萱 摄)

    7月24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先后发生5.9级和6.0级余震,使该镇新增房屋户4600户1700间。图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与姚渡镇平原村受灾群众亲切交谈(柳桂华 周萱 摄)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罗书记的关怀!”姚渡镇平原村63岁的老人刘兴珍拉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的手热泪盈眶的说。(柳桂华 周萱 摄)

    “7.24”三次强余震使青川县姚渡镇损失惨重。全镇房屋垮塌户460户1700间。图为阳山村农户垮塌的房屋。(柳桂华 周萱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姚渡镇抗震救灾图片(一)
时间:2008-07-28 10:43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青川县姚渡镇抗震救灾图片新闻:姚渡镇青年突击队员奋力抗灾抢险:作为“7•24”6.0级余震震中心青川县姚渡镇损失惨重。全镇新增房屋垮塌户460户1700间,使已遭受“5•12”地震灾害的姚渡镇更是雪上加霜。灾情发生后,姚渡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集党员、团员、民兵等建立了两支“青年突击队”奔赴灾区抗抢险。图为姚渡镇突击队员正在阳山村清理废墟。(柳桂华 周萱 摄)

    7月24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先后发生5.9级和6.0级余震,使该镇新增房屋垮塌户460户1700间。图为青川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浩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灾民一起抗灾抢险。(柳桂华 周萱 摄)

    7月24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先后发生4.4级、5.9级和6.0级余震,使该镇新增房屋垮塌户460户1700间。图为青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银江在姚渡镇阳山村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柳桂华 周萱 摄)

    姚渡镇平原村二社村民徐凤德(右一)正在搭建的露天锅灶上煮饭(柳桂华 周萱 摄)

    姚渡“7•24”灾情发生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振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抗震救灾,图为王振会在姚渡镇阳山村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柳桂华 周萱 摄)

    青川县姚渡镇抗震救灾图片新闻:姚渡镇青年突击队员奋力抗灾抢险:作为“7•24”6.0级余震震中心青川县姚渡镇损失惨重。全镇新增房屋垮塌户460户1700间,使已遭受“5•12”地震灾害的姚渡镇更是雪上加霜。灾情发生后,姚渡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集党员、团员、民兵等建立了两支“青年突击队”奔赴灾区抗抢险。图为姚渡镇突击队员正在阳山村清理废墟。(柳桂华 周萱 摄)

    7月24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先后发生5.9级和6.0级余震,使该镇新增房屋垮塌户460户1700间。图为青川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浩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灾民一起抗灾抢险。(柳桂华 周萱 摄)

    7月24日,青川县姚渡镇境内先后发生4.4级、5.9级和6.0级余震,使该镇新增房屋垮塌户460户1700间。图为青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银江在姚渡镇阳山村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柳桂华 周萱 摄)

    姚渡镇平原村二社村民徐凤德(右一)正在搭建的露天锅灶上煮饭(柳桂华 周萱 摄)

    姚渡“7•24”灾情发生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振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抗震救灾,图为王振会在姚渡镇阳山村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柳桂华 周萱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成都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安全岛”

 

2008年07月28日 00: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七月二十七日电 题:“成都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安全岛”

  作者 伊西科

  华灯初上,夜幕下的成都,街头的火锅店食客如云,酒吧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喝喝闲茶、打打麻将又成为很多成都市民闲暇时候的放松方式。安下心的成都市民发现,自己所居住的成都,实在是一方安全的福地。

 

  成都确实很幸运。五月十二日,距离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只有九十二公里的成都,主城区基本上安然无恙,而离汶川更远的青川、北川等地却成为地震重灾区。

  看着一个个逝去的生命和一幢幢垮塌的房屋,带着地震发生时留下的深刻记忆和对余震的恐惧,成都人开始怀疑这片滋养千年的土地是否还安全? “住在成都还安全吗?”这是地震后萦绕在很多成都市民以及想要在成都投资置业的外地人心头的一个结。

  地震后,成都市房管局很快组织对全市房屋的安全鉴定工作。“这次地震对主城区房屋破坏不大,主城区实际危房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一, 成都主城区的房屋,绝大多数都是安全的。”成都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袁忠祥对记者说。

  在六月举行的一次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众多地质、地震、水利、建筑专家共同传递出一个信息:汶川大地震以后,积累的应变能量已得到较充分的释放,这将为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带来几个世纪以至十余个世纪的相对安全期。

  “成都至少可以安全两百年以上。”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刘宝珺院士如是说。

  刘宝珺院士解释到:汶川地震是因为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在与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断裂带释放能量而引起。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上扬子地块的一部分。从地质构造分析,扬子地块是一个有着八九亿年历史较老的、固结的稳定地台,“就像一个大的磨盘石”,与周边的造山带(龙门山断裂带)是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其边缘的大断裂像一堵墙把二者隔开了,即使造山带发生地震,对稳定地台上的成都影响也很小。

  历史上,成都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地震。据资料显示,从明代到现在,四川破坏性地震有十九次,成都只是有震感,并没有形成灾害,在一九七0年二月二十四日,成都市大邑县曾发生六点二级地震,震中在大邑县双河乡,也没有对成都城区产生大的破坏。

  就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前的今年二月,资深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世界上处在北纬三十度线两侧的地区,大都炎热少雨,甚至是无垠的沙漠。而成都平原却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清水秀、一片翠绿。更为奇特的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成都的自然灾害要远远少于其他地区,无论是洪灾、旱灾、风雪、冰雹、蝗虫还是灾害性地震。”

  这座三千年古城,两千多年来没有改过名字,也没有迁移过城址。这样的奇迹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中只有一个,那就是成都。自古以来,在蜀道青天、巴山蜀水的庇护和润泽下,孕育出天府成都这座富饶、安宁的宜居城市。

  自六月十五日成都开始恢复旅游市场后,国内外游人纷纷前往成都考察,他们在观光考察后有着一个共同的感受:成都一点没变,依然安全而美丽。

  七月十八日,中国成都房地产高峰论坛,八十余位地产巨头、专家学者齐聚蓉城,“成都依然安全而宜居”是论坛所有与会嘉宾达成的共识。

  地震后,本地人不离开成都,是底气;外地人愿意来成都,是信任。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都对成都的安全宜居确信无疑。

  美丽的锦江河畔,喝茶聊天的市民安逸闲适;繁华的春熙路上,逛街购物的人群淡定从容。这座美丽的城市,在地震后已然回归到了正常轨道之上。

  恰如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潘桂棠说,“成都就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恰到好处的安全岛”。成都仍然是投资置业的乐土,安居乐业的福地。(完)

【编辑:张明】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首个支援震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昨在浙开通
2008年07月28日 06:09:2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李兰娟院士正在会诊。    姚蔚妮 钟昊 摄
  

    浙江在线07月28日讯 “病人现在神智是否清楚?饮食状况如何……”昨天上午,浙医一院18楼网络医疗服务中心的6台电脑大屏幕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正在给远在青川的疑似肝癌患者进行会诊。与此同时,国内首个支援地震灾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在浙医一院开通。

  “输血”还要与“造血”结合

  昨天上午,浙医一院18楼,6台电脑大屏幕上分别显示着浙医一院和远在地震灾区的青川县人民医院现场情况。

  “地震发生后,我们相继派出了18批930人医疗队援助灾区;6月26日,又派出了首批262人的对口支援青川医疗队。这次开通网络医疗服务平台也是我们落实全面支援青川的医疗卫生体系重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远在青川的省卫生厅厅长杨敬表示,浙医一院开通的国内首个支援地震灾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将以互联网为主要通讯手段,针对青川县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提供多项远程诊疗服务及灾后重建医疗团队的援助,真正实现“输血”与“造血”的结合,也使浙江成为青川灾后医疗卫生体系恢复重建的坚强后盾和强大支撑。

  据悉,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建成开通后,浙江各大医院将积极参与,组成强大的专家库,灾区的疑难危重病人在当地就能享受到浙江名医专家治疗。

  一上午远程会诊了4例病人

  一位13岁的小女孩因为下唇粘膜内侧结节4个月,来到青川县人民医院治疗。10天前,医院给小女孩的结节做了穿刺,穿刺后肿块缩小了,但这几天结节又增大了,非常担心肿块是否为恶性的。家属不放心,又带着小女孩来医院就诊。女孩的病情由浙医一院口腔科王慧明教授会诊,女孩也特意来到了会诊现场。

  “穿刺后抽出的液体粘稠度如何?是不是肿块咬破的时候会变小?”王教授一边向医生了解病情,一边让女孩张开嘴巴仔细观察病变部位,最后告诉大家,女孩的病情是个良性的粘膜囊肿,不必担心,只要做个小手术将囊肿剥除即可。知道自己的病情并不严重后,电脑屏幕上女孩的表情明显轻松了很多。诊断结束后,曾经在四川待过五年的王教授还特意用四川话跟女孩聊了起来,并安慰她不要紧张。

  昨天上午,浙医一院郑树森院士、李兰娟院士带领专家团队通过网络服务平台,为青川县4名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

【专题】抗震救灾 浙江在行动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王其玲 张佳敏 杨清 编辑: 孔令舒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援川指挥部全体人员昨向青川人民报到


2008年07月28日 05:17:2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青川7月27日电 汶川大地震发生两个半月后的今天,也许注定将作为浙川两省人民的一个友谊纪念日而载入史册。

  带着省委、省政府的嘱托,肩负着全省人民的期望,我省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全体人员,于今天下午4时40分顺利到达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浙江与广元是老“亲家”,结对帮扶至今已有12年。对这次浙江援建队伍的到来,青川县作了尽可能周到的准备。县人武部的院子里,新搭起的简易板房还在清理中。这里就将是浙江援川指挥部人员的家。

  下午5时多,青川方面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县委书记李浩生代表青川县委、县政府,广元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高山代表广元市委、市政府,先后发言。他们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五千万浙江人民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中央决定浙江对口支援青川后,浙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雷厉风行的作风、事不过夜的效率,组织机械、人力、物力全力支援青川。这深深的同胞爱、浓浓的骨肉情,我们25万青川人民将永远铭记。

  “今天,我们援川指挥部全体同志正式向青川人民报到了!”浙江省援川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代表全体成员表了态。他说,在今后3年的援建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牢记使命,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依靠地方,搞好团结,严格管理,按照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坚强援建队伍的要求,全力以赴投入援建工作,用自己的努力,为党旗争辉,为浙江争光,为灾区人民造福。

  最后,谈月明大声问大家:“对完成3年援建任务,有没有信心?”“有!”指挥部全体人员异口同声地回答。

【专题】抗震救灾 浙江在行动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陈悟宪 编辑: 孔令舒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不出去的锦旗           2008年07月28日07:31

 来源:解放军报   

   今天上午10时15分,济南军区某高炮团领导正在布置部队回撤前的有关工作,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几名团领导闻声走出团指挥所帐篷,只见一位老人双手拿着锦旗迎面走来,身后跟着6名群众。

  阳光下,锦旗上“抗震英雄,救命恩人”8个大字分外醒目,落款是:青川县关庄镇王春邦全家敬赠。
 
 


  王春邦老人地震中曾被埋在坍塌的矿井下长达7昼夜,后被高炮团官兵成功解救。王春邦经多方打探,听说救他的是某高炮团七连官兵,便托人制作了这面锦旗,带着家人翻山越岭赶了4个小时山路,来到七连驻地。让老人没有想到的是,七连官兵婉言谢绝。七连指导员张宗凯对老人说:“当时在现场救您老人家的大多是五连官兵,应把锦旗送给他们!”说罢,派一名战士把老人一行带到五连驻地。五连干部同样不肯收下这面锦旗,理由是在营救老人过程中八连官兵功劳最大。当老人来到八连驻地,得到的回答却是:“五连和七连官兵出的力更大,这面锦旗他们接受当之无愧!”老人既为难又感动,便和家人来到团指挥所。

  “这些官兵抗震救灾冲在前,现在却都不肯收这面锦旗,你们总得收下吧!”老人眼含泪花对团政委王信民说。王政委赶忙从老人手中接过锦旗:“五连、七连、八连,都是人民的子弟兵,这面锦旗我替他们收下,也替他们谢谢您!”说完,他给这家人敬了一个军礼。

  (本报青川7月24日电)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不出去的锦旗           2008年07月28日07:31

 来源:解放军报   

   今天上午10时15分,济南军区某高炮团领导正在布置部队回撤前的有关工作,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几名团领导闻声走出团指挥所帐篷,只见一位老人双手拿着锦旗迎面走来,身后跟着6名群众。

  阳光下,锦旗上“抗震英雄,救命恩人”8个大字分外醒目,落款是:青川县关庄镇王春邦全家敬赠。
 
 


  王春邦老人地震中曾被埋在坍塌的矿井下长达7昼夜,后被高炮团官兵成功解救。王春邦经多方打探,听说救他的是某高炮团七连官兵,便托人制作了这面锦旗,带着家人翻山越岭赶了4个小时山路,来到七连驻地。让老人没有想到的是,七连官兵婉言谢绝。七连指导员张宗凯对老人说:“当时在现场救您老人家的大多是五连官兵,应把锦旗送给他们!”说罢,派一名战士把老人一行带到五连驻地。五连干部同样不肯收下这面锦旗,理由是在营救老人过程中八连官兵功劳最大。当老人来到八连驻地,得到的回答却是:“五连和七连官兵出的力更大,这面锦旗他们接受当之无愧!”老人既为难又感动,便和家人来到团指挥所。

  “这些官兵抗震救灾冲在前,现在却都不肯收这面锦旗,你们总得收下吧!”老人眼含泪花对团政委王信民说。王政委赶忙从老人手中接过锦旗:“五连、七连、八连,都是人民的子弟兵,这面锦旗我替他们收下,也替他们谢谢您!”说完,他给这家人敬了一个军礼。

  (本报青川7月24日电)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不出去的锦旗           2008年07月28日07:31

 来源:解放军报   

   今天上午10时15分,济南军区某高炮团领导正在布置部队回撤前的有关工作,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几名团领导闻声走出团指挥所帐篷,只见一位老人双手拿着锦旗迎面走来,身后跟着6名群众。

  阳光下,锦旗上“抗震英雄,救命恩人”8个大字分外醒目,落款是:青川县关庄镇王春邦全家敬赠。
 
 


  王春邦老人地震中曾被埋在坍塌的矿井下长达7昼夜,后被高炮团官兵成功解救。王春邦经多方打探,听说救他的是某高炮团七连官兵,便托人制作了这面锦旗,带着家人翻山越岭赶了4个小时山路,来到七连驻地。让老人没有想到的是,七连官兵婉言谢绝。七连指导员张宗凯对老人说:“当时在现场救您老人家的大多是五连官兵,应把锦旗送给他们!”说罢,派一名战士把老人一行带到五连驻地。五连干部同样不肯收下这面锦旗,理由是在营救老人过程中八连官兵功劳最大。当老人来到八连驻地,得到的回答却是:“五连和七连官兵出的力更大,这面锦旗他们接受当之无愧!”老人既为难又感动,便和家人来到团指挥所。

  “这些官兵抗震救灾冲在前,现在却都不肯收这面锦旗,你们总得收下吧!”老人眼含泪花对团政委王信民说。王政委赶忙从老人手中接过锦旗:“五连、七连、八连,都是人民的子弟兵,这面锦旗我替他们收下,也替他们谢谢您!”说完,他给这家人敬了一个军礼。

  (本报青川7月24日电)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震后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批科学家团体,25日在成都开坛讨论,建言献策恢复重建。50余名参会专家中包括了25名两院院士,吸引了400余名听众悉心聆听、提问。

  这次名为“科学技术与抗震救灾”技术科学的论坛,由中国科学院携手四川省科协主办,成都理工、中科院成都分院、川大、成都市科协承办。许多专家在震后都长期在一线现场考察,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素材。24日,专家们又分作两组,集中赶赴绵阳北川、德阳汉旺考察,进一步探讨、凝炼报告主题。25日举行的论坛上,院士专家们探讨了地震发生机理分析、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建筑建设、通信技术保障等多方面问题。

  [建筑篇]

  “弹簧”房更抗震

  1根钢筋被卷成一栋楼高的“大弹簧”,周边均匀焊接好4个“小弹簧”,穿上几根梁筋后,从工厂运送到建筑工地,直接吊装到地基上,然后水泥灌浆成型——这样造出来的房子,犹如安装了弹簧,即使强震来袭,房子也不会倒。

  台湾润泰集团董事长尹衍樑昨日在“科学技术与抗震救灾”技术科学论坛上讲述了这种新型建筑方法。“大弹簧”学名叫“多螺箍”,2005年获台湾创作发明奖。

  尹衍樑带来的视频显示:工厂制造好成型部件,运输到工地后,由建筑工人像搭积木一样操作。

  “台湾地震频发,2001年至今就发生了6次大地震。”尹衍樑介绍,一次大地震发生后,多处校舍塌陷,一楼直接“坐”了下去。所幸当时是半夜,没有学生伤亡。勘查发现,一些圈梁钢筋布局、安装不合理。建设更抗震的房子,要改变设计缺失,还应避免施工瑕疵——尽量机械化生产。

  “我认为,这是未来抗震建筑的一种结构方向。”原同济大学副校长沈祖炎院士将这种设计命名为“装配式预制建筑工法”。他还对历史沿袭作出注脚:1976年以前,我国建筑大多采用苏式预制板结构,但唐山大地震中,这类房屋因结构上整体性不强,大量倒塌,此后我国更多地运用了现浇建筑结构。

  沈祖炎院士认为,台湾经验既坚持了预制的规范化生产,造价低廉,又注重了缺点改善,在梁与柱、楼板与梁连接上做成现浇,增强了整体性。“多螺箍”就是增强整体性的一个设计。

  目前,建设部已确定在四川建设三座“弹簧”样板小学。

  [设防篇]

  北川建筑物将9度设防

  震后各地建筑标准应几度设防,备受关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高孟潭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周锡元院士,昨日在论坛上所作报告《关于地震烈度区划修订工作的说明》、《从汶川地震看区划与建筑抗震》,回应了这个问题。

  周锡元院士介绍说,建国以来我国进行过5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域图”制定,抗震设防标准从要求建筑“裂而不倒”,到现在的因地制宜设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汶川特大地震打破了我国现行的抗震设防区划。高孟潭介绍,地震致使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基础资料发生了重大变化,地震局尽快进行了修订调整。专家们测算了断裂带南段、中段和北段的潜在发震能力:中段为汶川地震地表破裂段,长220公里,震级上限为8级;南段震级上限为7.5级;北段震级上限为7级。

  高孟潭透露,根据计算,北川等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区域的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应为9度。

  [通信篇]

  未来人人可打卫星电话

  人类对通信的依赖,在地震中充分体现出来。“紧急时刻,千言万语也比不上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所郑勇在论坛上介绍了该所科研成果“宽带无线通信应急系统”。

  作为国家863计划支持的重大科研项目,这一系统已研发数年,单机支持70兆数据传输,覆盖半径达10-15公里,按120公里/小时速度移动也可正常使用,性能接近4G(我国目前使用的通信系统为2.5G,计划上马3G)。

  郑勇介绍,地震刚过,他就与同事携带“宽带无线通信应急系统”赶到四川。抵达北川后,他们只花了1个小时布设设备,就联通了前线救援队和后方指挥部之间的视频指挥系统。后方电视台、报社所采用的一些画面、文字资料,也是借用该系统传输的。

  目前,这一系统还未规模化生产。郑勇表示,该所已与四川省科技厅取得联系,希望在四川部署其产业化基地。

  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李立忠研究员在他的《突出事件中的公众移动通信》中提出:我国现在使用的通信卫星技术标准已难满足需求,研制发射一颗新型通信卫星显得非常紧要。人人都可以打卫星电话,不受地面通信受损影响,应是未来我国发展应急通信的一个方向。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委省政府 八一建军节慰问团到广元慰问


【http://www.newssc.org 】  【 2008-07-29 12:44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广元7月29日电 (记者赵海传 实习记者高志农 刘辉) 7月28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由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怀臣任团长,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武警四川省总队政委王信、省军区参谋长张培敏任副团长的省委、省政府“八·一”建军节慰问团莅临广元,看望慰问在广元抗震救灾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全体官兵和政法干警。广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及市领导贯开柱、黄正富、张锐、张兴德和广元军分区司令员王太平等参加慰问。

  上午,慰问团一行前往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南河派出所和绵广高速公路警务服务站看望慰问了值班干警。王怀臣要求,一定要将“三大主题活动”融入抗震救灾工作中。在青川县竹园镇黄沙村,巴中军分区民兵应急营队员正在泥泞中清墟排危。王怀臣说,非常感谢民兵预备役的全体同志,你们响应省委号召赶赴灾区抢救伤员,立下战功,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在灾后重建进入关键时期,你们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帮助老百姓建设过渡房,确保他们能正常过冬,为下一步重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只要部队在,老百姓心中就会踏实一些,我们就有了救灾的力量和维稳的力量。60多个日日夜夜,战士们在灾区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解放军的高大形象。”在乔庄镇回龙村,慰问团看望慰问第五责任区指挥所、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防疫队、成都军区驻滇某师高炮团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带去了省委省政府的殷切问候。

  下午2点,慰问大会在青川县乔庄镇回龙村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隆重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1周年即将来临,我代表灾区人民群众热烈祝贺我们的解放军节日快乐,军魂永放光芒。亲人解放军,你们是最可亲、最可敬、最可信、最可爱的人……”来自乔庄镇胜利社区的灾区群众代表姜蓉,向子弟兵献上由衷感谢和深深祝福。

  王怀臣代表省委、省政府在慰问大会上讲话,“在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参战将士赴汤蹈火,体现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忠诚,展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为人民的政治本色,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他希望广大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英雄气概,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顽强的作风,继续投入到安置群众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为抗震救灾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今天,四川省委、省政府前来慰问,充分体现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关心、关怀和关爱,这是对我们的褒奖和赞赏,也是对我们的嘱托和期望,更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以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的实际行动,不负重托,不负厚望,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再立新功,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成都军区副参谋长、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第五责任区指挥长刘永新少将表示。

  在《人民军队忠于党》的歌声中,慰问团为抗震救灾部队赠送了锦旗、纪念章。慰问大会结束后,来自省歌舞剧院、省人民艺术剧院、省曲艺团、省川剧院、成都市歌舞剧院、成都文化艺术学校的演员,为抗震救灾部队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四川新闻网广元7月29日电 (记者赵海传 实习记者高志农 刘辉) 7月28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由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怀臣任团长,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武警四川省总队政委王信、省军区参谋长张培敏任副团长的省委、省政府“八·一”建军节慰问团莅临广元,看望慰问在广元抗震救灾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全体官兵和政法干警。广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及市领导贯开柱、黄正富、张锐、张兴德和广元军分区司令员王太平等参加慰问。

  上午,慰问团一行前往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南河派出所和绵广高速公路警务服务站看望慰问了值班干警。王怀臣要求,一定要将“三大主题活动”融入抗震救灾工作中。在青川县竹园镇黄沙村,巴中军分区民兵应急营队员正在泥泞中清墟排危。王怀臣说,非常感谢民兵预备役的全体同志,你们响应省委号召赶赴灾区抢救伤员,立下战功,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在灾后重建进入关键时期,你们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帮助老百姓建设过渡房,确保他们能正常过冬,为下一步重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只要部队在,老百姓心中就会踏实一些,我们就有了救灾的力量和维稳的力量。60多个日日夜夜,战士们在灾区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解放军的高大形象。”在乔庄镇回龙村,慰问团看望慰问第五责任区指挥所、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防疫队、成都军区驻滇某师高炮团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带去了省委省政府的殷切问候。

  下午2点,慰问大会在青川县乔庄镇回龙村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隆重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1周年即将来临,我代表灾区人民群众热烈祝贺我们的解放军节日快乐,军魂永放光芒。亲人解放军,你们是最可亲、最可敬、最可信、最可爱的人……”来自乔庄镇胜利社区的灾区群众代表姜蓉,向子弟兵献上由衷感谢和深深祝福。

  王怀臣代表省委、省政府在慰问大会上讲话,“在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参战将士赴汤蹈火,体现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忠诚,展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为人民的政治本色,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他希望广大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英雄气概,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顽强的作风,继续投入到安置群众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为抗震救灾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今天,四川省委、省政府前来慰问,充分体现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关心、关怀和关爱,这是对我们的褒奖和赞赏,也是对我们的嘱托和期望,更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以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的实际行动,不负重托,不负厚望,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再立新功,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成都军区副参谋长、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第五责任区指挥长刘永新少将表示。

  在《人民军队忠于党》的歌声中,慰问团为抗震救灾部队赠送了锦旗、纪念章。慰问大会结束后,来自省歌舞剧院、省人民艺术剧院、省曲艺团、省川剧院、成都市歌舞剧院、成都文化艺术学校的演员,为抗震救灾部队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编辑: 黄虹瑜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援川指挥部与青川重建领导小组进行对接

2008年07月30日 06:07:0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青川7月29日电 今天上午,浙江省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一行来到青川县委所在地,与青川县4套班子的领导干部举行了第一次联席会议。

  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向我省援川指挥部介绍了青川县抗震救灾工作情况。大地震给青川造成了毁灭性灾难,青川县在全国人民和浙江省大力支援下,目前已基本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针对浙江援川指挥部的分工,青川县委、县政府专门建立了工作机构予以对接。这个“青川县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浙江指挥部的两名成员将作为副县长参加重建工作。

  会上,青川方面介绍了灾后重建初步规划,提出了“生态立县,产业富县”的发展思路,以及“一年基本安置,三年恢复重建,五年巩固提高,八年全面振兴”的总体目标。

  浙江援川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介绍了浙江对口援建方案:由我省11个市及经济较发达县(市)对口援建青川县36个乡镇。指挥部还向青川提供了“关于推进青川农村人口转移和农居房重建的建议”,希望借鉴浙江建设新农村的经验创新青川农村重建工作。

  这是一次双方组织、援建工作和思想上的对接与交流。双方表示要通力协作,快速行动,奋战一千天,共建新家园。

【专题】抗震救灾 浙江在行动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陈悟宪 编辑: 孔令舒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两家企业捐款10万元建护栏
 
 中国宁波网   08年07月29日 13:16 
 
 
  本报讯 日前,受我市两企业的委托,市援建青川现场指挥部与沙州镇政府签订协议,由这两家公司向沙州镇中学板房学校和中心小学板房学校捐款10万元,专项用于板房学校周边的护栏建设,并于8月1日复课前建成。

  青川县沙州镇用于过渡安置板房建设的土地是当地政府在该镇白龙湖边的山坡上紧急平整出来,分成多个不同地块,由于场地狭小,学生课外活动空间少,不同场地之间的落差大,学生在开展课外活动时,极易掉进紧邻的白龙湖水库。于是,经我市援建青川现场指挥部牵线,浙江欣捷有限公司及浙江远大集团公司共同出资10万元,给两所板房学校修建了围栏。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奋战1000天 援川指挥部与青川重建领导小组对接

2008年07月30日 00:18:3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青川7月29日电 (记者 陈悟宪)今天上午,浙江省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一行来到青川县委所在地,拜方县委县政府,并进行具体的工作对接。

  特大地震,使县委大院的建筑遭受了严重的破坏,4幢办公楼被毁。这里更像一处乡下的普通院子,没有一幢像样的楼房,有的多是一排排紧凑的简易板房。县党政机关都在这里面办公,一些领导干部不大的房间,既是办公室,又是住宿处,房间里摆着一张床。

  旁边紧挨着的一处简易房,便是他们最大最好的会议室。在这里,浙江援川指挥部与青川县4套班子的领导干部举行了第一次联席会议。

  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介绍了青川县情和全县抗震救灾工作情况。5.12大地震,给青川造成了毁灭性灾难,遇难人数近5000,全县城乡居民房屋和机关办公楼全部损坏,垮塌房屋135万间1400多万平方米,25万人无家可归,受灾群众全部食宿野外,救助安置异常艰难。水、电、气、油、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瘫痪。整个灾害损失愈500个亿,是仅次于北川、汶川的第`3个极重灾县。青川县在各方大力支援下,争分夺秒大营救,全力以赴抓安置,到目前已基本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当中,离不开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倾力支援,浙江方方面面的深情大爱,深深地感动着青川人民。

  这次,浙江援川指挥部又充分显示了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27日甫到县城即迅速投入了工作。晚饭后,指挥部党委就召开了会议,研究工作。次日,即召集大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宣布指挥部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指挥部要求大家,在今后的3年援建中,切实做到牢记使命,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尊重地方,搞好团结,严格管理。“一马当先,援建青川,完胜而归!”指挥部资金管理组副组长马建胜,在讨论中借用自己姓名说的一句话,讲出了大家的心声。来自浙江多个部门的全体人员,工作劲头鼓得足足的。

  针对浙江援川指挥部的分工,青川县委县政府建立了专门工作机构以对接。这个“青川县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浙江指挥部的2名成员,还将作为副县长参加这个工作机构。上午的对接会上,李浩生就此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会上,青川方面介绍了灾后重建初步规划,提出了“生态立县,产业富县”的发展思路,以及“一年基本安置,三年恢复重建,五年巩固提高,八年全面振兴”的总体目标。

  浙江援川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首先转达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对青川恢复重建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厚重关切,对浙江援川工作的高要求高目标,并介绍了浙江对口援建方案。我省决定安排11个市及经济较发达县(市)对口援建青川县36个乡镇,相关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中。谈月明还向青川方提供了经详细调查分析形成的“关于推进青川农村人口转移和农居房重建的建议”,希望借鉴浙江建设新农村的经验创新青川农村重建工作。他并就重大和近期的迫切工作谈了指挥部的10点建议。

  这是一次双方组织、援建工作和思想上的对接与交流。双方都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启发良多。青川震灾严重,余震不断,基础较弱,恢复重建难度很大,任务很重。双方表示要通力协作,快速行动,奋战一千天 共建新家园。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陈悟宪 编辑: 尉洁婷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剪刀代替手术刀
 
 

  2008年07月29日 09:29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有18个省要对四川省的18个县进行医疗对口帮扶重建。浙江省的帮扶对象为青川县,这次派出了256人的医疗队,对青川的35个乡镇进行对口帮扶。温州市对口援助的对象为青川县青溪镇,按温州市卫生局的计划,卫生系统将有计划地分批次、定单位派专业技术人员赴川,每三个月轮流1次,分12个批次完成援助任务。6月26日,温州市派出了第一批19人的医疗队,包括医疗、疾控、卫生监督专业人员,这标志着对青川的支援已由之前的灾后应急医疗救援,转为现在的灾后重建医疗卫生工作。本报健康版将陆续编发来自青溪镇医疗队员们的工作手记,敬请关注。

  编者

  陈献东

  7月2日是我们温州援川医疗队来到青溪镇后的第3天。早上门诊刚开,一位大伯就来了,大声说:“温州来的医生在哪里啊?”我们赶紧上前,请大伯坐下慢慢说。

  原来,这位62岁的大伯,发现枕部有肿块已经好几年了,起初肿块还比较小,对生活影响不大,但后来肿块逐渐变大,现在已经有山核桃那么大了,颈部活动时有疼痛,严重影响了生活。看过村医和卫生院医生,都叫他去市里大医院看看,但路途遥远、花费大,就一直没去治疗,这次听说有温州医疗队来,便慕名而来。

  我立即对大伯进行了检查,发现他患的是枕部脂肪瘤,有门诊手术指征。但卫生院无血常规化验,不知道大伯的凝血功能好不好,又无法对切除后的肿块进行病理检查。我犯愁:做吧,大伯的医疗资料不全,做手术有一定的法律风险;不做吧,望着他那双充满期待的双眼,还真是不忍心回绝。

  最后,在与大伯家属详细谈话并签字后,我们医疗队决定施行肿块切除术。可在手术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该卫生院竟然连手术刀片也没有。无奈之下,我只好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皮肤,并将肿块完整地切除掉。

  手术很顺利,大伯非常开心,术后拉着我们的手高兴地说:“多谢了,多谢了!这东西折磨了我好多年,多亏了你们温州医生,一下子就把它治好了呀!”

  (作者系温州市援助青川医疗卫生队队员、市二医脑外科副主任医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