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原创]亲历青川地震灾难和人间真爱---------不断上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保险捐款100万 青川板桥小学年底竣工

四川在线  (2009-01-04 05:58:51)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08年12月30日,青川县板桥小学280多名师生共同见证了学校重建的关键时刻。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牟德胜与青川县教育局工会主席何朝模在捐建协议上签字,牟德胜代表总公司将100万元捐款支票交给对方。

  “5·12”地震将青川板桥小学校舍全部夷为平地,虽已进入寒冬,学生们只能在板房里上课学习。按照捐款协议,该校全部校舍将于2009年12月31日建成竣工。届时,学生们就可重新返回永久性教室上课。

  同日,牟德胜总经理还代表总公司向北川县通口小学捐款60万元用于该校修建一栋学生宿舍,向汶川县克枯乡中心学校捐款70万元用于该校修建一座运动场。至此,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已向我省灾区捐款555万元。    记者 张学文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鱼中学学生宿舍垮塌,300余名学生被掩埋;东河口村两面山体崩塌,村庄和780余位村民被掩埋至100多米深处,青竹江被阻断,形成了18米深的堰塞湖,半山腰上的东河口小学荡然无存,只剩下一株孤零零的梨树;县城山珍市场宿舍楼、东桥宾馆、县中医院宿舍楼、县财政局、县政府办公楼等多处建筑垮塌;尤其是乔庄镇、木鱼镇、沙州镇、姚渡镇、凉水镇、房石镇、红光乡、石坝乡、马公乡等乡镇损失惨重,全县25万人无家可归。

地震损失惨重的青川 

 四川在线  (2009-01-04 06:29:01)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图片作者请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城搬迁 最佳选址竹园镇
地质专家实地考察形成最佳方案,对口援建的杭州援建指挥部已进入竹园镇
北川、青川、汶川,“5·12”造成的巨大伤痛使“三川”的未来成为人们目光聚焦点。北川新县城选址及规划业已于日前原则性通过专家组评审。青川何去何以,是否需要异地重建,“是”与“否”的两种声音争论不休。“专家意见基本得到了采纳,青川新县城将会异地重建,最佳重建地是竹园镇。”1日,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黄润秋教授透露了青川重建家园的最新进展。据了解,对口援建青川新县城建设的杭州市援建指挥部已进入竹园镇。
    迁城
    选址新建免蹈北川覆辙
    青川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地处龙门山构造带。汶川大地震中,截至2008年6月,该县36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序受灾,尤以木鱼、曲河、红光等乡镇受灾最为严重,2008年5月底,青川从“重灾区”被更正为“极重灾区”。那么,“极重灾区”的青川未来应如何重建家园?面对这一问题,出现了两种声音,“有的专家认为,青川应该原址重建,但我和更多的专家坚持青川应该异地重建,使其不成为第二个‘北川’。”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表示,2008年5月24日,他前往青川县城对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考察,并向相关部门建议:青川县应本着以搬为主的原则重新选址新建,务必避开当前所处的构造断裂带,以免让青川成为第二个北川。这一建议,立即引发争论。“反对‘异地重建’的一些专家认为,‘地震断层并没有从青川县城通过’、‘搬迁成本太高’。”在对青川县城地质实地考察后,黄润秋提出,青川县城尽管不在“5·12”大地震的主发震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但它位于平武——青川断裂带这条区域性活动性断裂带上,明显受映秀——北川断裂发震的影响而被“激活”。
    力争
    损坏惊心裂缝贯穿县城
    实地考察时,黄润秋的担心转为惊心:在青川县城附近的山体、丘陵上,随处可见裂缝宽达四五十厘米,深则数米。在余震不断持续的过程中,裂缝不断被拉大,很多裂缝贯穿县城。“这条断裂带直接通过青川县城,完全就是一条‘睡醒了的’断裂带。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会‘动’一次。”在两方观点争论不休时,2008年5月25日,截至目前最大一次6.4级余震发生,而震源就在青川……
    面对地震断层确实从青川县城通过的结论,反对“异地重建”的专家提出另一种方案:是否可以考虑参考国外发达城市,在地震断层存在区域划出避让带,在安全范围区域里原地重建。对此,黄润秋给予否定,“这个建议完全不能适应我国特殊的水土。”黄润秋表示,“我国地质地貌非常复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无法达到国外精确‘锁定’地震断裂带活动区域。而平武——青川地震断裂带从青川县城穿城而过,倘若在地质地貌复杂的情况下划分一条避让带,很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以县城为中心,将其周围300米处全部划为避让带。那样的结果,小小的县城便无法为当地群众提供居住、工作之地,等于就是异地重建。”
    拍板
    低山河谷避开了断裂带
    2008年5月下旬,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地震局专家紧急赴青川,现场勘察后,专家们认为,余震对青川的破坏超过了主震,狮子梁结构已非常构散,倘若再发生大的余震,有可能发生山体垮塌。“事实证明,搬迁势在必行。”黄润秋表示,2008年5月30日,专家组成员收到了省国土资源厅转发的《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川县域异地搬迁重建有关问题的请示》,文件中显示:板桥乡红旗坝和竹园镇成为新选址区。
    究竟应选址板桥乡还是竹园镇?哪里更为安全?2008年6月5日,受“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领导组”委托,省政协副主席解洪、黄润秋率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专家组指导组”成员一行5人再次赴青川就新城选址进行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起草了《关于青川县灾后重建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板桥乡红旗坝不适于作为新城迁建备选地。
    黄润秋解释说,板桥乡红旗坝尽管地势低平,但仍然是平武——青川区域性断裂通过的位置,具有不安全因素。而竹园镇的地质条件则是低山加部分河谷平地,且所在位置避开了3条主断裂带通过的部位,地势相对平坦,工程地质条件相对简单。
    目前,这份由黄润秋与解洪、张信宝、唐荣晶、林青5名权威专家共同起草的报告得到采纳。如无意外,青川将会在竹园镇异地重建。另一方面,记者通过青川县相关部门证实:对口援建青川新县城建设的杭州市援建指挥部已进驻竹园镇。
    早报记者 郑其 摄影方炜
    未署名图片作者请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手有脚有条命 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义乌新闻网  2009-01-04 09:24:22   
——青川地震灾区纪行

青川,一个曾经如此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如今却与远隔千里的义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一场地震,两地人民心手相连,血脉相牵,共克时艰,情浓似海。

青川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带,素有“鸡鸣三省”之称。由于地处龙门山断裂带,5·12地震浩劫中,青川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全县25万人全部受灾。

青川,灾难面前很坚强

2008年12月中旬,记者与市委书记吴蔚荣带队的考察慰问团一起,踏上了青川这片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大地,零距离接触了这块让全世界、让所有义乌人魂萦梦牵的地震重灾区。因为青川县板桥乡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由义乌对口支援的乡,这里有义乌的援建干部,有义乌的医疗人员,有义乌的浓浓爱心、无私真情在这里流淌,使我们对青川更多了一份特殊而复杂的感情。

考察慰问团一行从成都出发,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奔波,车子下了绵广高速,从金子山收费站进去后,道路变得狭窄、弯曲、险恶。当地陪同人员告诉我们,到青川县城还有两个小时的山路,大家要做好颠簸、晕车的思想准备。

果不其然,车子一出金子山收费站,马上变得颠簸起来,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急转弯,而且是连着几个大转弯。狭窄的山路一边是陡峭的高山,一边是湍急的河流,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山路两边一块紧挨着一块的黄色警示牌“路面沉陷,注意落石”、“前面急转,注意避让”,在提醒人们已进入地震重灾区。沿途的村庄则到处是地震后尚未清除的残垣断壁和垮塌的废墟,令人心生唏嘘。

但是,沿途一幅幅青川人民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场景,令人振奋,令人心生温暖和感动。在每一个施工场地,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迎风飘扬,展示着灾区人民对重建美好新家园的信心和决心。道路两旁,或者是连片的板房、简易房上面,到处悬挂着激励人心的大红条幅:“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当地陪同的一位副县长说,这两句话已成为青川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写照。2008年8月31日,温家宝总理第二次来到青川考察时,对这两句话大加称赞,温总理对随行同志说:“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抗震救灾要靠这种精神;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要靠这种精神;使灾区今后发展得更好,也得靠这种精神。”

废墟中,我们要重建家园

在到青川县城以前,我们到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参观考察,使我们对地震造成的山河巨变和严重创伤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据介绍,5·12汶川特大地震,首破点起于汶川映秀镇,止点就在青川东河口。东河口地震遗址是本次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在东河口地震前后对比的两幅照片前,我们凝神注视。照片下面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使我们极为震撼:“东河口村震前山清水秀、民丰物阜,有10个社324户1263人,是青川县文明示范新村。震后,东河口山崩地裂,东河口小学、东河口村4个社184户共780余人被掩埋于地下百余米。”解说员告诉我们,地震后,那些在外地赶回家乡的东河口人,看到面目全非、荡然无存的村庄和亲人,不禁跪地长嚎,悲痛欲绝,惨状无以形容。

一路参观下来,我们默默无语,心情格外沉重。在向遇难者同胞献上鲜花和深深的三鞠躬,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之情后,吴蔚荣书记感叹地说:“这就是山崩地裂啊!”是啊,无情而可怕的地震,使得东河口山河改观,家破人亡,惨不忍睹,天地为之动容!

据悉,除了东河口崩塌现场,在青川境内,还有马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三大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崩塌现场,这些崩塌现场成“Y”型布局,牵连面积近50平方公里。2008年8月份,我省对口援建青川指挥部入川后,与青川县委、政府一起,很快启动了东河口地震遗址保护和建设工作,建起了东河口地震遗址群公园,并于11月中旬开园面对游客正式开放,供人们参观、凭吊、纪念。

同样在地震遗址公园里,我们也见到了一幅“规划美好未来,在废墟中重建家园”的令人振奋的广告标牌,标牌上写到:“5·12特大地震,既给青川带来空前的灾难,也给青川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青川将牢牢抓住浙江对口援建的难得机遇,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实现‘一年基本安置,三年重建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目标。”青川人民这个美好的目标使我们沉重的心情逐渐变得舒缓、振奋。天地无情人有情,青川—义乌,同胞情缘已不可分!

宰猪杀羊,走出阴影迎新年

离开东河口,我们继续朝青川县城进发。颠簸依然,但旅途的劳顿和辛苦已深深地被青川人民灾后重建的热情和信心所替代,变成了由衷的感动和欣慰。

无论是在青川县城,还是在板桥,我们的到来都受到了灾区干部群众的热情欢迎。震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由浙江省对口援建青川县。在浙江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援建下,青川人民迅速掀起了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热潮。浙江人民与青川人民也在援建中结下了深情厚谊。所以,对每一位浙江人的到来,青川人民都会拿出最真挚的热情来接待,在他们心中,“浙江人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赴青川考察慰问的每一位义乌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动和感慨。

在板桥乡义乌援建指挥部的驻地,一排活动板房安置在一座小山坡上,这里就是义乌7名援建干部将要工作生活三年的地方,条件的艰苦自不必说。然而义乌的援建干部们一直保持着一种昂扬的斗志,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对口援建工作中,入川三个月所做的工作已得到了板桥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在驻地前,栽植着义乌援建干部们亲手从山上找来的各种苗木,呈现着一片绿意,在美化家园的同时,更体现了义乌援建干部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市委书记吴蔚荣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评价。

青川之行,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这样一幅景象:一路上,我们经常看到山民在家门口宰猪杀羊,准备腌制起来迎接新年。甚至遇到了迎亲的长长车队,也在青川县城的宾馆里目睹了青川新人结婚的喜庆场面。是啊,生活总得继续。在全国人民的真情帮扶和援助下,青川人民正逐渐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对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们的心中充满期待,更充满信心!

记者 陈红盛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绝不让一名受灾群众挨饿受冻
    2009-1-3 20:33:03   来源:广元新闻网

本网记者 谢家平 文/图

    寒冬到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心地震灾区人民过冬问题,全国各地无私援助,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广元市委市政府,青川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确保灾区千万群众安全度过大灾后的第一个冬天。

     萧瑟寒风中,青川地震灾区成千上万受灾群众,被温情所簇拥,被爱心所温暖。

    青川县地处高寒边远山区,据预测,今年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市委市政府尽早部署,青川县委、县政府也早谋划、细部署,多管齐下,做好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不遗漏一户受灾群众,不疏忽一项过冬需求,千方百计确保受灾群众吃得饱、穿得暖、不受冻、安全温暖过冬。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这两条标语透露出的自强自立自救精神,将在这个冬天支持、鼓舞灾区群众发挥更多智慧,营造更多温暖。

    “绝不让一名受灾群众挨饿受冻”成为县委、县政府尤为关注的当前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措施细致入微。

    严寒冬天,如何使房子变得更加温暖?青川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补助、群众实施、保障越冬”的原则,对受灾群众自建过渡房按规范标准进行加固加厚处理,切实提高防风防寒防雨保暖能力。全县共调运45万米油毛毡,31万张竹胶板,2008年11月22日已全面完成农村61626户自建过渡房保暖改造。同时,抓紧活动板房配套设施建设,青川地震灾区共建活动板房28060套,已全部完善了通电、通水、排水、厕所、浴室及防震、防雨、防风、防寒、防水、防雷、防火等设施的配套。

    真情相牵,爱心无价。在通往青川灾区的公路上,一辆辆满载棉衣被、大米、菜油等过冬物资的大货车,成为一道风景线。全县已安排在7个片区粮站储备应急粮食1420吨、食用油95吨,已完成全县所有需储备粮食乡镇的过冬粮油调运工作,能够确保受灾群众2个月的粮油需求。同时及时调拨过冬衣被,抓紧过冬物资发放,按照人均1床棉被、1套冬装的标准,已将过冬衣物和棉被全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想得周到,做得务实。青川全力搞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重点加强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等易发疾病的防控。对灾区所有儿童、60岁以上老人和医务工作人员进行了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县委、县政府组建了3个工作组,从2008年11月17日开始,对全县所有医疗机构药品储备情况进行了逐一检查,目前全县医疗机构常用药品储备6096件,基本能够满足3至5个月的需求。

 

    青川农房建设采取全框架全现浇、全木质排扇、钢木、砖混木质结合等多种结构,安全、经济、实用。图为正在建设的凉水镇友谊村受灾群众安置点永久性住房。

 

蒿溪乡光辉村即将完工的新房,受灾群众春节前可望住进。

 

    青川县委、县政府尤为关注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吃得饱、穿得暖、不受冻、安全温暖过冬。图为该县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李浩生同受灾群众交谈,了解受灾群众需求。 

 

    我市主要领导数十次深入青川灾区,指导、督促做好受灾群众越冬工作。图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2008年12月22日在海拔1200多米的青川县白家乡佛山村检查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落实情况。

记者  刘仁   摄

 

    新年到来,经历过磨难的木鱼初中学生们召开“心连心.畅想”主题班会,对美好明天充满信心。

 

    新年临近,青川县广大受灾群众在忙着重建家园的同时,开始杀猪宰羊,喜迎新年。

 

    援建凉水镇的绍兴市医疗队队员走村入户,为受灾群众诊治及宣讲卫生和防疫知识。

 

   浙江宁波援建人员在帮助瓦砾乡受灾群众加固、加厚房屋,保证群众安全越冬。王梁慧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移民:“今年在家过年!”
    2009-1-3 21:11:42   来源:广元新闻网

  

    青川县马公乡朝阳村的移民何文乾自从来到剑阁县马灯乡后,积极建设新家。先后筹措资金10余万,购置地方闲置房360多平方米,加盖了屋顶,隔了房间,用水泥糊了外墙。他高兴地说:“今年在家过年!”

郭勇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笑声里挥汗勤半载  废墟上凯歌铭一生

——写在挂职期满离别之际

  党的87周岁那天,我受团中央委派来到了这片被大地严重创伤的土地,开始为期半年的灾区挂职工作。半年转瞬即逝,但对于灾区的人民来说,这半年可谓一路艰辛,过得特别的漫长。如今,我即将完成使命,收拾行囊返回家乡。在这片我为之奋斗了半年并努力留下足迹的土地上,有太多感受与情绪值得好好珍藏与回味。
  当看着自己努力争取的办公设备摆上基层团组织的办公桌时当那些教学系统恢复资金转到受灾学校时,当我亲手将助学金交到受灾学子的手中听到他们激动而感谢的话语时,当我见证希望学校建设资金最终落实时,当我看到浙川少年手拉手时……我明白,我的付出赢得了孩子们的微笑、赢得了受灾人民的坚定与果敢,赢得了自己的自信与无悔。
  地震后,我们的眼中,不仅仅只有废墟,那些在废墟中依然飘扬的旗帜,那些在瓦砾中毅然站立的人们,那些在悲伤中坚强发出朗朗读书声的学子们,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在孕育,在蔓延,在顽强地催生新生的力量。我们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选择在灾后生活得更坚强,可以选择让我们的步伐在灾后重建中迈得更从容,可以选择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我曾经写博客称“永远消逝的东河口”,而如今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又有了潺潺流水的灌溉,开始迸发着生命的能量。曾经以为木鱼中学“可爱的名字被遗忘”,而如今,他们的家人与幸存学子有了共同的品质叫前行。梦想挟带眼泪与汗水,大爱筑起希望与晴天,离别虽伤感,希望却永在。
  这半年,是充满艰险与不安的半年,也是充满激情凯歌频传的半年;是噙着泪水伴着汗水的180天,也是满载感动刻骨铭心的180天。我每天都在被震撼着,被鼓舞着,被需要着,被肯定着……我深深知道,我终将离开这,离开这个之前我做梦都梦不到而如今却与之永无法割舍的青川与青川人民。那些曾经在那山头、田头、废墟上、逝者身躯旁的驻足与凝望,珍藏了我在这片土地上太多的记忆。这般绵延千里的思绪将成为我生命中无法替代的收成,开启我新的人生里程。(团县委挂职干部 徐顺和)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鹿乡四大工程齐开工

发布时间(2009-01-04 11:35) 信息采编:尹海波 


   12月28日,由浙江省湖州市援助马鹿建设的4个社会公益事业工程项目(马鹿乡滨江路河堤、马鹿中学、马鹿乡中心小学校、马鹿乡卫生院)正式开工建设。
    据湖州市援建指挥部李全明指挥长介绍,马鹿乡滨江路是以防洪为主,结合集镇规划道路交通,兼顾旅游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功能,滨江路的建成将会大大改变马鹿集镇交通拥挤、存在事故隐患等现状。该工程将于2009年7月31日完工并投入使用。他强调,滨江路河堤的建设是一项隐蔽性工程,在施工期间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完工时期就是该工程投入使用之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性工程。
    根据我县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马鹿乡产业发展定位为新县城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利用马鹿乡种植蔬菜的传统和湖州市现代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加强灾后重建,将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袁红利)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蒿溪回族乡扎实推进农房重建

发布时间(2009-01-04 11:21) 信息采编:尹海波 


  蒿溪回族乡积极引导农户,克服砖和砂石紧缺等困难,推进四种建房结构,凸显规划科学、质量过硬、进度高效。
  该乡形成了以光辉、上游、地坪三个农房重建示范点为中心四周辐射的钢木、(砖)木架、砖混等三种模式的居民风貌。一是按照科学规划,严格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在居民集中建房区,注重水、电、路、通讯、沼气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切实改善农户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户生活水平。二是严把工程质量,让广大群众住的安全放心。抓好监督,要求生产、采购和销售的建材必须是合格产品,加强了对从事外地营销户的建材质量、数量进行监督;加大农房质量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统一制作了《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的通告》,请桐乡市援建指挥部技术人员对农房重建质量安全和农房施工技术进行监督;并深入农户施工现场对工匠进行培训指导。三是做好服务,推进建房进度,切实帮助广大群众解决农房重建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了为农户协调宅基地、缓解建材紧张、及时为群众发放农房重建补助资金、提供户型图纸、培训增加工匠上岗人数等有效工作,推进了农房重建进度。全乡农村5个村需恢复重建永久住房1219户,其中新建户966户,维修加固253户。截止目前,重建户已开工866户,占应建的89.6%;完工409户,占应建的47.3%;维修加固农房完工251户,占99.2%。(蒿溪回族乡)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音店——广元首批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09-01-04 11:23) 信息采编:尹海波 


  “浙江援建,市局帮扶,干部带头,群众互助”,车子驶入观音店乡,沿途随处可见群众在乡村干部的带领下挥舞锄头,集中栽核桃树。在他们身后,青青的麦地里白色塑料薄膜覆盖的窝盘格外惹眼,一棵棵石灰刷干的白色核桃苗象列队的士兵整齐挺拔,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确定了核桃产业发展思路,引导群众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将贫瘠的山坡地变为金土地。地震后,全乡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在抓好农房重建的同时,拉开产业重建,倾力打造核桃示范园,使该乡成为广元市首批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乡。
  据了解,该乡创新机制,积极争取市林业局帮扶,核桃种苗由市林业局把关统一招标,免费提供给农户栽植。成立了乡核桃产业党支部和核桃产业协会,把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置于产业中,绑在产业上,把种植大户吸收为会员,激发了种植农户的栽植热情。为确保产业顺利实施,健康发展,专门聘请了全国核桃专家金祖昭教授在打窝、选苗、施肥、嫁接、防病治虫等方面,定期进行技术培训,现已培训技术能人181人;建立乡、村、社三级干部“一帮一”和“包质量、包管护、包技术、包销售、包进度”的“五包”制度,成功破解了农户“产前愁资金、产中愁技术、产后愁销路”的难题;采取“干部带领 ,亲帮亲,邻帮邻,公益性岗位人员突击”的办法,确保了栽植质量和进度,今冬规范栽植核桃苗6000亩,加上以前栽植的,已达到1.25万亩,实现了人均占有核桃树100株。
  目前,该乡所有核桃苗长势喜人,成活率在90%以上,并已申报纳入浙江东阳市对口援建项目。该品种核桃树三年挂果,五年盛产,盛产期每亩核桃可收入4000元,可望真正成为观音人民的摇钱树。(马建华)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青川编辑部新年献词
时间:2009-01-02 21:33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站在新年的门槛上,回望2008年,悲怆、震撼、感动!
  “5·12” 特大地震,顷刻间,让 青川,一个曾经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的世外桃源,瞬间变得满目疮痍、一片凄凉。面对灾难,县委县政府带领不屈不挠、坚强如钢的青川人,挺起脊梁,坚韧前行。人性的光芒照亮了漆黑的夜空,真爱的火焰温暖了无助的心灵。
  总书记电话三问险情,温总理脚步两赴青川。人民解放军千里驰援,进村入户,救人抢险;医疗队、志愿者、武警战士、民兵预备役、爱心人士、国际友人无私奉献,捐款捐物从四面八方如潮涌来。
  浙江省对口援建,川浙再续兄弟情缘。地质勘探测绘、项目规划编制、板房搭建、科技支持、重大项目启动、民生工程开工……千日奋战大幕隆重开启,“1348”战略强力实施。浙江省,抢在寒潮来临之前,将数十万件棉衣被及各类御寒物资运抵青川。青川人民冰天雪地身心暖,寒冬如沐三月天。
  灾后重建,捷报频传:过渡安置如期完成、永久房建设如火如荼、机关正常运转、学校正常行课、商贸正常流通、产业迅速恢复、项目落地生根……
  2009年,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带领25万青川儿女,本着“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美好新家园。
  把眼泪和悲伤打包丢在2008;把无私和大爱,把团结与顽强,把拼搏与希望,全力写进2009!跨过灾难的门槛,我们一定会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出美好的新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瑞雪元旦兆佳年 青川县城元旦即景
时间:2009-01-02 21:29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伴着飘飞的雪花,2009年元旦悄然来临。天亮不久,青川县城乔庄几个农贸市场开始现出了商贩们忙碌的身影。九十点钟,菜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们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络绎不绝向它聚拢。市场上瓜果蔬菜、鸡鸭鱼肉等各种物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买卖双方问价、看称、包装、付钱,从容有序、和气热烈。热闹的场面浮现出震前的繁荣场景。
  明欣广场,各家店铺早早开张。经过维修加固复又装修的门面敞亮美观,不留下地震的一丝痕迹。伴随着几家店里动感十足的流行乐曲,俊男靓女们在商铺中间的步行街来往穿梭、侃侃而行。地震,终究改变不了生活的节奏、挡不住时代前进的潮流。几家手机店打出炫目的广告,激情促销,招来不少顾客。
  大雪纷飞不觉寒,老人更胜青壮年。由二三十个老年人组成的腰鼓队,穿着大红的丝绸演出服,敲着激越的鼓点、扭着沸腾的秧歌绕城而过,既为某品牌店开业宣传,也给元旦佳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县委招待所,一对新人择元旦良辰步入婚姻的圣殿。彩车如织、宾朋如云、祝福如潮,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瞻,个个洋溢喜悦笑脸。 
  县委大院门口,由青川县委、青川县人民政府、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共同举办的青川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设计成果展隆重开展,内容包括28个乡镇场镇总体规划、新县城总体规划、部分产业发展项目以及一些民生、教育、医院等社会事业规划。30余张展板,绵延摆放40余米,引得城乡居民及社会各界人士挤挤挨挨在展板前聚焦。这次展览将持续进行到元旦假结束。时近中午,雪依然在下,展板前依然停留着不肯离去的人们。
  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千日奋战凯歌高奏。瑞雪为证:2009,走过灾难的青川,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家园正逐步走近我们身边。(县委宣传部 王生伟)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县四项机制力促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时间:2009-01-02 21:37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为更好地让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发挥才干、有所作为,我县从农村工作实际出发,着力构建四种机制,在培养、管理使用和服务上下功夫,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建立培训帮带机制。一是坚持“集中式”培训。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村务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坚持“手把手”帮带。实行乡镇领导联系、包村干部帮教和村委干部帮带的工作机制,采取“一帮一”、“一带一”的办法,带领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掌握农村情况,了解农村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三是坚持“交流式”提高。通过大学生村官QQ群、大学生村官论坛、大学生村官座谈会等途径,让他们互相交流思想和工作经验,探讨、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建立管理考核机制。一是严格日常管理考核。各乡镇党委建立和执行了严格的工作日志、考勤制度,确保大学生村干部人在岗、事到位。对驻村大学生的工作情况每季度报告一次,半年小结一次,年终全面考核。 二是落实奖惩激励机制。采取定期督查和日常督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他们在岗情况、履职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每次的考核评议情况计入个人档案,作为奖惩、使用、落实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
  建立培养锻炼机制。一是放手大胆使用。把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安排到经济条件好、产业发展迅速、村级班子强的新农村示范村,安排好他们的职务,并明确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165名大学生均被安排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使大学生村官有岗、有位、有事干。二是确定创业目标。根据所驻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让大学生村官和其他村干部一样,确定自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创业目标任务,真正做到工作有内容,肩上有责任。三是搭建锻炼平台。围绕产业发展、农村民主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出题目,提要求,让大学生村官牵头发展一项主导产业,牵头负责一项新农村建设工程,牵头进行一次适用技术培训,让他们在农村的实际工作中锤炼自己。
  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注重落实大学生村官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协调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一是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县上成立了由组织、人事、财政、公安等多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在工资待遇落实、人事关系转接、户口迁移等各方面提供便利。县委组织部专门为驻村大学生开通了“热线电话”,随时解决他们下村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各乡镇、村热情服务。各乡镇、村精心安排大学生村干部的学习生活,做到有单间宿舍居住、有必备生活用品、有固定地点就餐、有党报党刊阅读。同时安排专人与大学生村干部定期交流谈心,促使他们安心工作,成长成才。(李鑫)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山深处的守望者
时间:2009-01-04 09:14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马公乡灾情严重。马公小学的灾情,是震后朱理华校长和他的妻子徒步三天后到教育局报告的。地震发生后,马公乡的老师们仍用他们的臂膀,守护着自己的学生们。
  冯先勇,29岁,马公小学最年轻的老师。1999年分配到马公小学任教,现任马公小学副校长、五年级班主任、语文教师。
  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们,他和他的妻子女儿一起坚守在交通不便,贫困落后的大山里十年。地震前的生活已经是很艰苦,大地震又埋了他所有的房子,生活更是举步维艰,一家人全靠他一千多点的工资维持着生活还要为父亲支付严重类风湿病的药费。
  地震后他原本可以搬迁到外面环境好点的地方工作、生活,但为了山里孩子那纯朴的笑脸,渴求知识的眼神,他留了下来。他说“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更需要与外界小朋友同等的待遇,我不忍心弃他们而去。”他希望能尽快建好小学,给山里的孩子一个温暖的教学环境;他也希望尽快修好与外界相通的公路和信息网,让山里孩子们能了解外面的世界。
  赵庭富,教龄35年,马公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作为马公乡本地人,地震前,他的生活是那样的平静。地震后,强烈的责任感和重建家乡的决心,让他留了下来。
  朱理华校长、李永弟、何仕彩,他们都是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了。地震无情地夺走了他们居住的房子,毁掉了他们工作的校园。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没有通讯信号,朱校长要回教育局开会、办事,都要经过很多的坎。
  何贞祥,何仕彩老师的家属在地震中遇难,但他们都没有放弃山里的孩子,甘愿呆在寒冷的帐篷里生活和工作,他们同样怀着一个希望,希望能尽快建起一间有完美教学设施、有安全师生住房、有厨房及生活设备的新学校。
  马公乡的所有老师们,心怀希望,守护着大山里的孩子们。(魏红生)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四大班子领导为贫困户及弱势群体送去新年祝福
时间:2009-01-04 09:38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县长陈正永2008年12月31日在乔庄镇回龙村小坝社慰问贫困户赵洪英


县政协主席党兴谷、县委副书记罗云在北井坝慰问下岗职工文纪斌

  元旦前夕,青川县委、县政府及浙江援建指挥部积极开展向贫困群众送温暖活动。此项活动中,共为贫困户、城镇下岗职工及“三孤”人员送去200余万元的慰问品及慰问金。给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美好的祝福,确保他们过一个愉快、祥和的节日。(柳桂华 曾德冲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棉花匠张宗群
时间:2009-01-04 09:11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1937年出生的棉花匠张宗群,70多年没经历过“5·12”特大地震这样大的灾难。他用自己精心独创弹出的58床柔棉絮,呵护关庄的重伤员,老人的爱心感动了许多青川人。
  8月10日下午,我在关庄上场头街边一间出租楼房前,见到这位蜡黄色长条脸的老人。
  老人生长在三台县农村,家贫没读几天书,12岁就拜师学弹棉花的手艺。1986年他独创无网线柔棉絮,名声大躁,许多人追着买他的这种无网线柔棉絮。
  “5·12”头一天,江油一个30多岁的老板,慕名跑进关庄,要买老人的无网线柔棉絮。老人已弹好62床,每床卖价40元,那老板只给38元。为每床2元的差价,老人不愿便宜出售自己的劳动成果。
  “5·12”特大地震袭来,老人正坐在三楼租住屋看电视,人被抖得坐不稳,他以为自己得了啥病,浑身摸了下。窗子就哐啷啷摇响,他意识到地震了,一下站起来,人就像在摇晃的车厢里,倒过来倒过去。他扶住晃动的墙跑下一楼,看一眼墙边堆放也在摇晃的5个大棉包,每个棉包108公斤。他立即往门口跑,刚跑了几步就被一股强力,掀倒到门边。轰隆!大棉包就砸下来。要是再晚1分钟,自己就会被大棉包砸在下面。
  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2个多钟头后,他看见各地抬进关庄的重伤员,有断腿的、腰砸伤的、头砸破的,呻唤吆喝,都在流着血,输着液,倒在河滩上的大石包上。
  看着眼前的惨状,老人的悲伤就涌堵了心口,他在心里想:这些人,好可怜啊!
  他走到伤员中,对看护伤员,一脸凄惶的人们吼:快!你们护理伤员的人,一人到我那里去拿一床棉絮,给伤员铺到下面,好受一点!
  个协会长王光强,就带上护理的人,到老人那里记数,人们总共从老人那里拿走了58床无网线柔棉絮。
  老人说:他的力量有限,只是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表达了一点心意。现在,一想到当时那些躺在大石包上流血呻唤的伤员,人的心就一阵阵发紧。
  个协会长王光强介绍,“8·28”洪灾,老人也捐了20床棉絮。
  我想,老人为2元没卖的棉絮,却一分钱不要,送给那些重伤员垫背,实在令人感动,令人敬佩。(李荣昌)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报人的伤心泪
时间:2008-12-31 15:27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地震后的日子,已经在不断的余震中,度过了七个多月。地震当天,青川第一个发报人黄天宇的伤心泪,还在不停的涌流,这份铭心刻骨的伤心,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青川没得到及时救援而悲泪。
  5月12日下午2:15,黄天宇趋车到发改局参加一个会议,刚上到3楼,只有李倩、杨丽华两个女人,不见其他领导,他又下楼,坐到烟草公司门市部前的凳子上,刚点燃烟,轰一下就地震了。
  没等他回应过来,楼上两个女人就惊恐地跑到了他面前,大地猛烈簸动,他们3个人抱成一团,才没有被震倒。
  轰隆、砰、咚!周围砖飞瓦砸,烟尘四起。稍一平静,黄天宇看一眼被飞砖烂瓦砸坏的车,转身飞跑去青中校找儿子。青中校的球场已经躺了几个伤员,操场上,人头涌动,师生正在集合。
  “我莫事。”他还没看到儿子,儿子已经站到他面前:“快去找我妈!”他以为妻子已去林业局上班了,就一路小跑,朝林业局飞奔。刚过电影院门口,就听见路旁5楼有人喊救命。抬头一看,一个女人头挂窗外,哭着朝他喊:“救命啊!救命!我男人叫楼板压住了!”
  他看了看楼上的女人,马上拦住路上匆匆前行的3个人,邀请一同去救人,但3人都婉言离去。他就独自冲进单元,楼梯已从二楼坍塌,无法上楼。他只好又转出来,对着楼上的女人说:“对不起,不是我不救你,楼梯垮了,我一个人实在无能为力,我去找几个人,再来救你!”
  他刚走到水电局门侧的大街口,就遇见惊慌失措的局领导,为难地说:“现在,啥都断了,哪个上楼去拿个电台?”他一听,就飞一样冲上五楼。余震中,楼上嘎嘎地响,他也顾不上那么多,抢了一部电台,就飞下楼,火速跑去河对面的曹家庄,借来私人的发电机,轰一下发燃。
  可是,电台却是坏的!多少双渴望的眼睛期盼电波发出求救的消息啊!人已涌堵成墙,有人不断地追问:“咋个的?咋个的?”
  “电台坏的!”他说:“必须重新上楼,抢个电台下来!哪个跟我一路去?”他就和一个刚退伍的小伙子一起冲上五楼,抓起一圈线,交给小伙子说:“你快走!”他自己去翻找电台,刚抱起电台,余震又袭来,摇得文件柜咚的一声倒砸下来,他只好躲着跳过,抱着电台冲下楼。
  第二部电台弄好,他坐下发出第一个求救呼号,是下午3:20左右。几千人都屏息静气地围住这大灾难中唯一的生存希望!几千人都围住这个平常并不为人赞扬的小人物!
  然而,广元没人接招!他一直不离不弃地呼叫。嘴巴喊起了壳,有人递来半瓶矿泉水,他喝下几口,就又拼命地呼唤。
  直到下午6点过,电台里突然冒出一个不知名的电台电波信号,他就像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使劲狂吼:中国四川青川,遭受7级以上的特大地震,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已成为孤岛,死伤人数现在还不清楚。希望收到我台信息的,向省委、省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报告我县灾情!
  面前电波静静的,周围人墙静静的,悲泪一下子哗哗地流淌下来。他抹一把伤心泪,仍然不断地呼救,一遍又一遍!夜幕在吼声中徐徐降落。
  “算了,”局领导抷一抷黄天宇的肩头说:“你快回去找下你的家人!”
  他一转身,想到跟自己20多年,不知是死是活的老婆,想到一下午没人接收信号的伤痛,泪水又扑刷刷地下来,止都止不住。
  后来黄天宇被抽去驻扎关庄,从5月17日至6月21日,严密察看监视堰塞湖的险情。沿途大小26个堰塞湖,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还是忘不了,发报那天的伤痛。
  他说:经过这场大灾难,我是不想什么荣誉,只想一家人平安,就是最大的福份。不过,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发报那天流的眼泪。(清澈)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悔的青春选择
时间:2009-01-04 09:22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他是地道的青川人,虽然他的读书生涯都是在外地度过的。
  他叫刘兵,2008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青川县旅游局。
  “5·12”特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刘兵正在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上班。虽然那时他未曾拿到毕业证书,但在一个月的试用期之后,他已经转为正式员工,正准备调到成都会展集团总部上班。
  5月12日,地震突然来临,那时九寨沟的感觉还不是特别的强烈,他还没来得及多想,14:35,他接到了营盘家里父亲打来的电话,父亲告诉他,家里一面墙被地震震塌。他这才意识到,青川也在地震中受灾了。问及母亲的状况,父亲告诉他,逃出来的时候,手摔伤了。那时的他,真想马上飞回青川。他知道,青川需要他。此后不断报道出来的灾情,更让他揪心的痛。
  5月20日,他向单位请了假,回学校做最后的毕业准备,并于5月24日回到了青川。一路上,随处可见的地震痕迹,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到青川后,他被青川的灾情震撼了。那时的青川,余震不断,他刚到家,一个强烈的余震就袭来,受到惊吓的他还跑出去很远。
  看到曾经秀美的家乡,满目疮痍,人们无家可归,只能住进帐篷,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回到青川去。
  在家呆了几天,家人都安好,5月28日,他就回学校。回去后,他看到了团中央招募抗震救灾志愿者的通知,毅然报了名。那时的他,脑子里都是家乡灾区的画面。
  6月17日,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赴灾区——回家乡》的文章:“5·12”特大地震毁了我的家乡!还在九寨沟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梦想能为灾区做些什么。现在,我决定将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我的家乡!青川!等着我!你的儿子回来了……
  当他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朋友相劝了,老师让他再考虑一下,单位领导同事更是挽留了。但什么也阻止不了他回青川重建家园的决心。
  7月1日,刘兵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完成了他四年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业。大学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生活开始。
  7月15日,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76个志愿者一起踏上了青川的土地。那时的他,是所有志愿者中唯一的青川人。
  一到青川,他就被旅游局的王金泉大哥接走了,当王大哥叫出他名字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回家了。也许是长年在外求学的缘故,他始终没有多少时间呆在青川。今天,他终于回来了,可以为家乡的重建做贡献了!他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
  到旅游局上班后,他从熟悉工作环境开始,并开始着手青川灾后旅游规划,接待全国百强旅行社到青川考察等工作。时间过的很快,一呆就是两个月左右。
  9月11月,他接到了局领导的通知,安排他和单位其他四位同事一起到东河口建设地震遗址公园。他甚至没有丝毫考虑的时间,下午就和同事们动身去了东河口。那时,旅游局总共才八个人,去了一半以上,他知道,这是一项重大的工程。
  这也是他第一次到东河口,他被东河口的山崩地裂景象惊呆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一到那里,他甚至来不及悲伤,就开始筹备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在那里,他什么工作都做,参与讨论设计方案,做会议记录,后勤保障工作等等。
  国庆节,大家都在欢度节日的时候,刘兵和同事们每天起早摸黑地去工地,每一个细节,他们都要斟酌讨论后才定下来,一天下来,疲惫可想而知。直至开园前那段时间,他们更是每天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早上六七点又起来忙。
  11月12日,当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大门徐徐打开的时候,他看到了局里很多人都哭了,是感动的泪,也是欣慰的泪。中央电视台对开园进行了现场直播。那时的他,是边掉泪,边拍照。
  遗址公园开园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前来见证灾难,他都要做好接待等工作。尤其是周末,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接下去还有二期工程,遗址公园评审等一连串的事情。
  从7月份来到青川,他只回过两次营盘的家。但是他说,从没后悔这个决定,这半年时间,虽然忙,虽然累,但学到了很多。参与到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他无悔的选择!(梁敏超)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国土干部的大爱情怀
时间:2009-01-04 09:08     单位:青川县党政网管理中心

  “5·12”特大地震发生前,县国土资源局关庄所所长赵忠良正在办公室凝神思考一周的工作。突然间,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窗户、桌子开始剧烈晃动。
  “不好,地震了!”他迅速反应过来,本能地向屋外跑去。这时,外面已是烟尘弥漫,惊恐慌乱的人群四散奔逃。大地在不停地颤抖,砖瓦在簌簌地掉落,哭叫声撕扯人的心扉。
  赵忠良鼓足勇气,以特有的镇定,一边大声呼喊大家不要乱跑,一边带领人们闪避着掉落的高压线和砖石向安全地带撤离。
  漆黑的夜里,人们还惊魂未定,无法入眠。赵忠良就去找来柴禾,点起了熊熊的篝火。围着燃烧的火焰,他与大家拉着话,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渐渐地,人们心情变得松缓,先后躺下睡觉。眼见着大家东倒西歪、席地而睡的情状,赵忠良感到一阵心酸,觉得肩上的担子越发沉重。
  5月13日,赵忠良听说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灾情严重,东河口还出现了堰塞湖险情,威胁着下游8000多人的生命安全。凭着职业敏感,赵忠良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决定亲自去查看。冒着频频发生的余震,顶着炎炎炙烤的烈日,赵忠良一路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灾情地。他仔细地观察情况,认真地做记录、绘图表,并于当天返回将情况汇报给关庄镇临时指挥部。
  此后他又接连几次到红光乡勘查,每次往返得徒步5个多小时。通过艰辛地努力,赵忠良积累了红光乡地震地质灾害丰富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后来红光乡排除相关险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巨大的工作压力、恶劣的工作条件、长期的废寝忘食,使赵忠良变得瘦削而憔悴,额头上爬上了皱纹,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是,在关庄受灾群众眼中,赵忠良留给大家的是国土资源人无比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
  在随后的二十多天里,赵忠良积极帮助周围的群众搭建帐篷、连接自来水管,协助镇党委政府维护镇上的交通秩序,忙得脚不沾地。当他听说临时安置点缺乏发电机,就立即招呼上三四个青壮年,冒着余震危险,冲进了到处是裂口的危楼,抢抬出了一台发电机,使安置点群众及时看上了电视,听到了党和政府的声音,看到了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强大力量,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受灾群众奋起抗灾自救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及时解决了安置点群众照明、手机充电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关庄人民的心中,赵忠良就是一个光明的使者。
  地震发生时,通讯中断,赵忠良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心里十分担忧,但一心扑在抗震救灾上的他没有时间回家去看看。后来,通讯恢复了,却由于工作太忙,他没有时间同家人通一会儿电话。关庄距他家只有几个小时的车程,但从地震发生以来直到5月21日他都没有回过一次家,哪怕是去换洗一套衣服,去整理一下容颜。
  当5月21日市国土资源局赵俊普局长来青川见到他时,他正在忙碌于工作。在赵局长的命令下,赵忠良才回到了近10天未回过的家。看望了家人,两天后,他又赶回了工作岗位。
  抗震救灾取第一阶段工作胜利结束,赵忠良又激情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千日奋战。协助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土地复垦调查及有关项目的规划和落实;协助关庄镇党委、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协助地方学校、卫生院重建启动工作……繁重的工作使得他无暇顾及休息,无暇与家人团聚,真正成了一个“大忙人”。
  赵忠良说:“我愧对家人,但无愧于党,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在抗震救灾中,我尽到了一个基层干部的应尽之责,将来不会因为在这段非常岁月中碌碌无为而留下遗憾,这让我感到无比安慰。”如今,赵忠良和他的战友们又马不停蹄地日夜奋战,为电力事业恢复重建创造新的业绩。(王生伟  熊凯)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