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最起码,我们青川人应该记住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札记系列报道之三
川流新生


绍兴网  2010年03月28日 06:59:25 手机看新闻




关庄镇防洪堤工程的建成,为当地新增了400亩左右的可建设用地,这种集防汛、围田、交通、景观功能为一体的科学援建,受到省市各级领导好评。 (首席记者 袁云 摄)

昨天一早的关庄被笼罩在薄雾之中。尚无建筑设备轰鸣、行人稀少的小镇,沿着一条青竹江如油画般铺开。潜藏于大山之中的关庄,在这个早晨展示了静谧之美。

而站在山坡上观察关庄集镇,其一体两翼的分布可谓一目了然。以青竹江为界,河东河西如今集中了镇上的2000多位居民。

“我们在设计关庄重建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它的水镇特色,现在的关庄格局已和地震前截然不同。”市援建指挥部的王亦新说,地震前,青竹江的东岸基本无人居住。

这一切,均因水而起。

治水首功

青竹江作为四川青川县的母亲河之一,流经关庄数百年。

据当地水文资料记载,青竹江发源于青川县北部摩天岭南麓及龙门山北端的大草坪,河源海拔高度3837米,关庄镇位于其中游。青竹江洪水多发,主要由暴雨形成。因其属于典型的山区性河道,洪水具有暴涨暴落、持续时间不长、洪峰呈尖瘦形等特点。

自从清代选择在这条河流边生活开始,关庄的世世代代均与洪水进行着抗争。“几乎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洪灾。”当地一位居民回忆说。

而王亦新见到青竹江的时候,它的河床沙滩上,搭满了板房。当地人介绍,关庄是当地6个乡镇的中心门户,地震后很多人无家可归,加上当地山多平地少,于是不断向此汇聚,一度形成了一个居住人口多达1万余人的板房群。

治灾必先治水。在踏遍关庄的场镇、村庄后,绍兴市援建指挥部将目光集中到了青竹江。“我们已经失去了家园,不想再失去板房。”当指挥部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调研时,当地居民流着泪说。

但治水必先搬迁板房。在与关庄镇政府召开的联席会议上,绍兴市援建指挥部为此提出了一条创造性的思路:板房腾挪。也就是说,为了既保证灾民的居住,又不浪费建材,指挥部引导当地居民将板房转移到其他的平地上。“板房腾挪”这一词汇后来进入了四川省政府的工作报告,在全省加以推广。

板房的成功转移,为防洪堤的修建打下了基础。今天,一条集防汛、围田、交通、景观功能于一体的江堤已出现在关庄。昨天清晨,三三两两的小镇居民在江堤上散步。一位行人说,从他有记忆开始,镇上的居民就一直没有摆脱洪灾之困,他们从未想过会拥有一条如此气魄的防洪堤,而它或许将让关庄再无洪灾之虞。

山上新泉

在关庄的历史上,洪水总是与枯水相对应。每年的5月至10月,暴雨带来了青竹江的泛滥,导致了集镇居民的受损。而在12月至次年的4月,关庄便进入了枯水期。

关庄全镇6200多人口,除2000多集镇人口外,其余农村居民分散居住于周围的群山之中。绍兴市援建指挥部的董一民曾翻山越岭,爬过很多山头去调研关庄村民的生存状态。“很多村民居住在深山里,过着一天两餐的生活。而到冬天,他们就围在火盆旁烤火,深居简出。”董分析说,村民均取天然山泉饮用,但遇到枯水期,很多村民要背着竹篓,翻过很多道山岭下山取水,远的来回需要一天时间。

地震彻底破坏了这种维系多年的生活惯性。因为地震使山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关庄镇许多村庄的山沟泉水没有了源泉,而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让尚存不多的山泉也无法达到饮用水标准。山多平地少的格局,又让这些山区居民无法全部移民下山。

解决山民饮水,就是为他们打通新的生命通道。为此,绍兴市援建指挥部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共建设了28个净水池,计299立方米,将11.45万米管道铺设进了山里,而这些管道,很多均穿行于那些荒无人烟的地带。

市援建指挥部的梅其林介绍,在这些取水点中,其中最远的两处水源地达10千米、5千米之遥,有7处通过电力提水的方式解决,最高的扬程达187米。但在梅的记忆中,最令他难忘的是那个饥肠辘辘的中午,当他们终于为一对60多岁的老年夫妇通水时,后者拿出满满一篮鸡蛋,热泪盈眶的感人场面。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李成通 裘浙锋 编辑: 寿鸥迎

[发帖际遇]: qctzb在成都回家的公汽上捡到金钱9元,投进票箱里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札记 系列报道之四
兔子入川


绍兴网  2010年03月29日 07:33:10 手机看新闻







嵊州市援建指挥部指挥长商肖城正在援建所在地青川县苏荷乡海拔800多米的力子村樱桃窝社为长毛兔养殖示范户解决兔毛销售渠道。  (首席记者  袁云  摄)

我们去探访徐守林的时候,这个41岁的关庄农民已经在计划自己的未来。他现在将致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300只兔子身上。

徐家处在一个山腰上,当天下午,已成危房的徐家房屋正在修缮。

“地震造成的悲剧已经过去,但生活还要继续。”徐守林说,他所在的关庄镇沙坝村现有24户人家,正在计划养2000多只兔子。

去年5月12日,一窝从绍兴出发的兔子来到了青川。今年3月8日,被称为“白雪公主”、“白中王”的这些优良种兔,已经产下了首窝小兔崽子。

现在的关庄镇上,很多人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这些浙江绍兴来的兔子。“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徐守林说,他正在等待兔子们的发情,以便产下更多的小兔,收获那些优质的兔毛。

关庄的生计

这些入川的兔子,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庄人今后的生计问题。而事实上,在地震前后,关庄小镇的生计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解关庄的现状,能更好地理解兔子来到这个小镇的意义。

居住在关庄镇上的茅天鹏注意到,集镇上的禽蛋、果蔬价格在悄然上涨。“很多水果、蔬菜都要从绵阳市里运过来的。我们这里本来是一个维持自我平衡的小社会,地震将平衡打破了。”茅天鹏感叹说。

关庄镇上大量的工地,也带来了流动人口。据绍兴市援建指挥部的统计,用工高峰季节涌到小镇上的外来人口有800多人,他们带来了这个小镇的消费。在地震后的近一年多里,一些新的餐馆出现在集镇上,小镇那条街上的店铺已从80多家增加到100多家。

店铺租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地震前,一间30平方米店面房的月租只要100多元,现在已经上涨到四五百元。”街上一位杂货铺的老板娘说。

与地震前相比,现在的关庄居民变得异常忙碌。一些运输专业户开始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物资运送产生了新的商业机会。

用工市场也变得异常活跃。“以前一个小工一天的工资是三四十元,现在最低的也涨到了70元。”茅天鹏说,每个工地都需要大量的人手。绍兴市援建指挥部的高白越介绍说,建设过程尽量实现劳动力本地化,是他们所坚持的原则之一。

但无论是物价的上涨,还是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在茅天鹏看来,不会是关庄未来的常态。“一段时间后,工程都建好了,人撤走了,关庄也会恢复以往的寂静。”援建带来的是关庄的特殊经济现象。而今后的关庄人,凭借什么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这也许是这个小社会最大的困惑之一。

在绍兴市援建指挥部的计划中,产业援建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实现“一镇一业”,这种绍兴乡村经济的发展模式,由此也被移植到了关庄。而根据关庄的自然资源、老百姓的市场抗风险能力以及当地实际,绍兴的产业援建重点选择的是兔子。

兔子的收成

在地震前,关庄镇曾有15.3万只兔子,被称为青川的长毛兔专业镇。但地震让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一夜间消失殆尽。

原关庄镇党委书记雍天雄说,兔子上规模开始于新世纪之后。关于养兔的由来,雍天雄讲了一个辛酸的故事。有一年,一名关庄居民用了近2年时间养了一头近150公斤的猪,在把猪送往山外的过程中,因为路途过于颠簸,猪意外死亡。伤心欲绝的农民把死猪推下了山崖,而自己在山上号啕大哭。雍天雄于是开始在关庄推广有一定基础的运输轻便的兔毛产业。

徐守林家养兔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关于兔子的回忆不乏伤心之处。因为徐家一度养的是西德兔,这种兔子两个月才能剪1公斤毛,收益并不算好。

到地震前,徐家的养兔规模达到了80多只,但因为并非优良兔种,加上此地市场信息闭塞,兔毛销售不稳定影响价格,并没有带来多少钱可赚。

地震让徐家所有的兔子毁于一旦,但却给他带来了多年梦想的浙江兔。徐在多年前就一心想赴嵊州这个全世界的长毛兔中心一探究竟,但因路途遥远,成本无多,一直难以成行。

在此次产业援建过程中,绍兴市援建指挥部开始了在关庄成规模地推广长毛兔养殖。其运作流程主要有三:一是通过扶持长毛兔良种培育中心,为关庄提供良种;二是发展长毛兔养殖示范小区,为徐守林这样的养兔户免费提供兔舍;三是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一揽子解决养兔技术、剪毛技术、兔毛初加工、销售等问题。

赵志高本是关庄镇上长毛兔培育中心的老板。在地震中,他的培育中心成了危房,损失极大。而在重建开始后,赵老板开始进入了他的事业加速期。在绍兴市援建指挥部开展的产业援建中,由嵊州方面派出的专家专门到这个中心进行了技术指导,并将根据关庄当地气候土壤,对长毛兔的防疫灭病、繁殖技术以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研究。

在“公司+基地”的养兔模式中,积聚了多年市场经验的嵊州市畜产品公司也介入到关庄。前者今后将对其兔毛实行保护价收购,当兔毛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90元时,按每公斤90元收购,当兔毛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农户可以自由买卖,以提高兔农的抗风险能力。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李成通 裘浙锋 编辑: 季建明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札记系列报道之五
医院故事


绍兴网  2010年03月30日 07:33:01 手机看新闻






关庄镇卫生院是最早完成的援建项目,已投入使用。(首席记者 袁云 摄)

青川县关庄镇中心卫生院是一幢醒目的建筑物。它处在这个川北小镇的街道中心。“盖楼花了约400万元,面积有1287平方米。”医院院长陈永清在谈论医院的时候,一脸惊喜。虽然医院大楼建成已有数月,但他似乎仍不敢相信这个过于意外的事实。

医院、学校、福利院,在震后的几个月里次第出现在关庄。它们属于绍兴市援建指挥部对关庄的全额投资类项目。这些公共设施,无论是数量还是现代化程度,均不亚于中国富裕的东南沿海发达乡镇。这是关庄人此前根本不敢想象的。

我们选择医院作为一个窗口进行观察。和其它的公共设施一样,作为关庄小社会运行链上的一环,它来到这个小镇,不仅表达了地震前后被外力所推动的这个小社会的巨大变迁,也折射出尚存的困惑与待解的问题。

医疗圈子

关庄镇中心卫生院是当地6个乡镇医疗圈子的中心。关庄是青川县北部的门户之镇,它到县城的车程需要1个多小时。赴县城极为不便。这一现实,将当地不少患者留在了镇中心卫生院。

震前,关庄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极差。政府财力不足是导致其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2008年,青川县财政总收入仅为2100多万元,而全县下属有39个乡镇,分配到一所乡镇卫生院的资金之少可想而知。

陈永清回忆说,在他任卫生院长的十多年里,政府基本没有对医院的投入。2007年,对于医院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当年镇上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的65%可以报销了。”当地镇政府有关人士表示,虽然政府对医院并没有公共卫生经费方面的补助,但因为报销,还是留住了更多的患者。而医院实行的方式是以药养医,并从当年起有了小的赢利。

当地居民文大勇反映,地震前,关庄镇上的居民一出事,就往县城或绵阳跑。后者是四川的第二大城市,距关庄2个多小时车程。“骨折、阑尾炎这些手术,镇上根本没法做。”文表示,镇上的医院根本没外科手术设备。

医疗费由此成为关庄居民的一笔巨大负担。“看个阑尾炎,就几百块钱,可包个车去县城,还要吃住在那里,要花掉上千元。”文大勇表示,学校也是同样的情况。关庄镇上到绵阳、广元就读的学生达100多人,外地入学费、孩子日常消费,使得每年的费用高达2万多元,不少家长赴外地打工,就是为了给家里的孩子念上好点的学校。

地震使关庄失去了以往的医院和学校。“大地震发生那天,我们住院部垮掉了,当时有7个住院病人。”陈永清回忆说,而幸运的是,在大楼倒下的时刻,这些病人均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卫生院临时搬到了一片沙滩上。医院在地震发生后的两天两夜里是小镇绝对的中心。392名重伤居民,一般性伤员以及未受伤而寻求心理安慰的人们,成群结队地自发涌到沙滩上的帐篷医院里。

2008年5月14日下午,关庄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道路修通,第一支医疗队进驻到了关庄。“看到医疗队的时候,我抱头大哭,终于有救了。”陈永清回忆说,从那之后,国家医疗队临时接管了医院,而本地卫生院职工主要负责防疫、消毒等工作。

医院未来

2008年6月,绍兴派出的第一支医疗队到达关庄。在最初的日子里,他们承担的任务是卫生防疫。绍兴市援建指挥部有关人士回忆说:“我是当年8月到的关庄,当时吃的住的都没有,当天晚上终于找到了绍兴市医疗队,他们是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派来的,共7个人,搭了个临时性的帐篷,在给当地居民防疫、医疗。”

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些处在困顿中的人们共同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开创出新局面。绍兴市援建指挥部在经过调研、选址后,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建成了关庄镇中心卫生院,而以3个月为周期,一支又一支的医疗队派往关庄,对它的医疗服务能力着手进行重建。

我们了解到,到目前为止,绍兴市卫生系统已一共派出9批108名医疗队员对口支援包括关庄在内的青川县5个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以中高级职称为主,涵盖全科、外科、内科、儿科、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疾病控制、护理和检验等各个专业。

在关庄镇中心卫生院,我们遇到了第8批医疗队的赵奇江。他告诉我们,医院拥有着大量的设备,包括心电图、彩超等。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教会医院的医生使用这些设备。“人员结构严重老化,而新到院里的医生没有接上。”赵奇江说,医疗队的重要任务就是教会镇上的医生进行手术的基本流程等,从而能让这些设备在以后的日子里正常运行。他建议院长进行一些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治疗,开展一些特色医疗服务。

陈永清现在对卫生院的事业充满信心。“今年的医疗总额争取突破120万元。”这位56岁的中年男人用力地挥动着手臂,去年医院的医疗总额为118万元。陈现在叫他的那些同事们向医疗队成员认真学习着技术。“力争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队伍。”陈说,他也在计划让卫生院的医生们赴绍兴等地挂职,“到那些大医院见见世面,把外面的技术带进来。”陈说这话的时候,一脸憧憬。而这也正是像文大勇这样的关庄居民所期望的。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李成通 裘浙锋 编辑: 季建明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札记系列报道之六
祝福未来


绍兴网  2010年03月31日 09:51:21 手机看新闻




绍兴市援建青川关庄场镇建设基本完成。图为新关庄镇全景。(首席记者 袁云 摄)

青川札记系列报道之一 夜宿关庄

青川札记系列报道之二 凡人军魂

青川札记系列报道之三 川流新生

青川札记系列报道之四 兔子入川

青川札记系列报道之五 医院故事

3月29日,我们离开四川。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

已是临近清明时节,行走于青川的路上,不时可见祭奠的人。在这片让人心碎的土地上,掩埋着我们遇难的同胞,老人、小孩、夫妇。飞扬的纸灰、燃烧的蜡烛,这些悲情的场景,无不让人动容。

而在离开青川的路上,我们见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那些金灿灿的小花朵在阳光下盛开,在微风中摇曳,像是在纪念逝去的亲人。而这些在废墟上绽放的花朵,在3月的青川,显得格外耀眼,它们也正象征着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不屈生命。

苦难与坚强、悲情与信心、伤痛与挚爱交织,当我们的车缓缓驶离青川时,沿路的那些乡镇、那些村庄,就像春天中的野花,在快速复苏。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一幅大型红色标语矗立在青川绵延的群山脚下,相比以往任何时刻,我们从未如此深刻地理解、体会过这其中的蕴意。

吟咏生命

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在地震中,一座海拔1800米的大山全部压了下来,瞬间将700多位同胞掩埋在了110米深的地下。在村庄消失的这片土地上,如今是一个“5·12”大地震遗址公园。

遗址上静悄悄的,一些土坡上分布着十字架形状的木桩,那是从废墟中挖出的房屋穿斗。在这些穿斗下,曾经是一个个温暖的家。“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地震遗址的一块石碑上,刻写着这样一行字,看后让人泪涌。

对于死者的祭奠,为了生者更好的生活。同样在是东河口,我们感受到那种无所不在的力量。在经历了巨大的悲痛之后,勇气与希望正在青川升腾。在东河口,我们见到这样一首诗:

“有一种不屈叫青川

有一种力量叫青川

有一场挥洒

有一腔肝胆

有一群父老乡亲

叫——青——川

……”

的确,地震让大量的人经历了家园毁损、亲人离散的苦痛,而坚强地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则是走出阴霾的最好道路。地震后的家园重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外界的援助,同时也需要青川人民本身的坚强与奋进。“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在青川的很多乡镇、村庄,我们均见到了这样的标语。

是的,青川人民也正在创造绝处逢生的奇迹。2008年5月12日当天,关庄镇上的王森林的媳妇,正在自家的楼上,感受到了房子的剧烈摇晃。当天晚上8点,他们转移到在沙滩上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里。在余震不断、遍地都是伤员的环境下,产下了一名女婴。王森林为其取名“王佑家”,意为佑护自己的家园。

王森林是关庄中学初三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戴望舒的《我用残存的手掌》这首诗的时候,他和全班同学都落泪了。“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王森林说,朗诵这位浙江诗人如泣如诉的诗句,仿佛回到了地震的日子,但就像在黑暗中坚定地相信民族能获得解放的诗人一样,他也坚定青川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绍兴印记

的确,在青川的日子里,我们沿途所见都是按捺不住的热情和无处不在的希望。地震的痕迹在一点点褪去,而在忙碌的工地上,一个美好的青川未来正在显现。

行走于青川乡村,浙江、绍兴这样的印记随处可见。从青川县城到下面各个乡镇,路上行驶着大量“浙A”、“浙D”牌照的车辆。沿路不时可见感谢浙江人民、绍兴人民的横幅和标语。

在关庄、茅坝、大院这些乡镇,冠之以“暨阳桥”、“博爱医院”等绍兴地名或称呼的医院、学校、桥梁比比皆是。青川县常务副县长李开明动情地说,“我们青川人民非常感谢绍兴人,是绍兴人给了我们希望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在青川,我们可以感受到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居民们的生活每天向前。”市援建指挥部的赵冕说,因为负责农房项目,他需要去很多家庭,听得最多的是谢谢,谢谢绍兴,谢谢绍兴人,谢谢指挥部;而感受最多的是热情,对绍兴人的热情,对于建设自己家园的热情。

是的,一场灾难,把熟悉不熟悉的人聚在一起,把相连不相连的地方连在一起,把相知不相知的心合在一起。而在过去19个月的重建过程中,绍兴人与青川人相互守望、共同砥砺,正是这种凝聚力让我们一起创造了奇迹。

历史可以在瞬间凝固,村庄可以在片刻消失,但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明天的来临,对于梦想的追求和新生活的向往。

祝福未来,祝福青川。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李成通 裘浙锋 编辑: 寿鸥迎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开展“5.12”汶川地震两周年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查阅数:174

http://www.qingchuan.gov.cn/qcwz/glbmxx/upload/20100514104040648.jpg5月12日上午,为纪念“5·12”地震两周年,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青川县防震减灾局在明欣广场、农贸市场门口和学校等地开展“5·12”地震两周年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采取悬挂横幅、摆放展板、设立固定咨询点、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对《防震减灾法》和科普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现场向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防震避震常识》和《地震知识100问》共5000余册,展出防震减灾知识展板10块,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次,向学校分发宣传手册共1200册,向县机关单位分发宣传手册共800册。

此次宣传教育活动,增进了人民群众、学生和单位干部职工对防震减灾知识、防震减灾技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了广大市民应急避震能力,宣传教育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44# qctzb


    汶川地震两周年 青川民众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祭奠亲人
查阅数:338
  
  
    2010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两周年。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遇难者名单墙下放满了鲜花,标志民居遗址的川斗挑梁上挂满白幡。一大早,来自四里八乡的民众自发向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汇集,他们在这里祭奠在那场灾难中逝去的亲人。

    纪念台上,东河口的村民举行了民间祭奠活动。“亲人们,你们安息吧!在伟大的中国***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浙江人民的倾力援建下,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发展产业,一个美丽新家园已经建成……”。村民们用鲜花文明祭奠有序祭奠。



东河口村民举行民间祭奠活动

    英雄梨树旁,东河口小学的学生们再一次纪念遇难的老师。“亲爱的老师,今天,我们又来到了您最喜爱的梨树下,想告诉您:老师,您放心吧,现在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关爱着我们,我们都被爱包围着,被爱温暖着,被无数双有力的手扶持着……”学生们为梨树浇水,向老师献花,给老师述说现在的生活。



东河口小学学生纪念遇难老师

    《大震在熊猫之乡》作者、四川省著名作家谭楷也在公园内举行签名售书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大震在熊猫之乡》作者、四川省著名作家谭楷签名售书

    据统计,5月12日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共接待前来纪念、游览的游客11000人。

汶川地震两周年 青川民众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祭奠亲人
查阅数:338

    2010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两周年。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遇难者名单墙下放满了鲜花,标志民居遗址的川斗挑梁上挂满白幡。一大早,来自四里八乡的民众自发向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汇集,他们在这里祭奠在那场灾难中逝去的亲人。
    纪念台上,东河口的村民举行了民间祭奠活动。“亲人们,你们安息吧!在伟大的中国***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浙江人民的倾力援建下,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发展产业,一个美丽新家园已经建成……”。村民们用鲜花文明祭奠有序祭奠。

http://www.qingchuan.gov.cn/qcwz/glbmxx/upload/20100513094751185.JPG

东河口村民举行民间祭奠活动


    英雄梨树旁,东河口小学的学生们再一次纪念遇难的老师。“亲爱的老师,今天,我们又来到了您最喜爱的梨树下,想告诉您:老师,您放心吧,现在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关爱着我们,我们都被爱包围着,被爱温暖着,被无数双有力的手扶持着……”学生们为梨树浇水,向老师献花,给老师述说现在的生活。

http://www.qingchuan.gov.cn/qcwz/glbmxx/upload/20100513094813082.JPG

东河口小学学生纪念遇难老师


    《大震在熊猫之乡》作者、四川省著名作家谭楷也在公园内举行签名售书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http://www.qingchuan.gov.cn/qcwz/glbmxx/upload/20100513094803522.JPG

《大震在熊猫之乡》作者、四川省著名作家谭楷签名售书


    据统计,5月12日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共接待前来纪念、游览的游客11000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柴静对话地震专家:为何没预测到汶川地震
被访者:
    刘杰    45岁   河南许昌人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  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有:地震预测、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危险性评估等
  解说:
  青海玉树发生地震以来,刘杰和同事们每天都要进行两次会商,一方面密切关注余震的情况,另一方面研讨未来地震的趋势。距离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还不到两年的时间,青海玉树就又发生7.1级地震,刘杰认为两次地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记者:/玉树地震究竟跟汶川地震有没有关系?
  刘杰:有关系,/这些蓝色的线都占到板块边界,或者叫断层带,玉树地震是发生在这个地方,汶川地震发生在这个地方,这儿一个绿线,这儿一个绿线,这儿就是你也比较熟的龙门山,实际上这个地块就叫巴颜喀拉地块,/这个汶川地震是巴颜喀拉的东边界,玉树地震是巴颜喀拉地块的南边界。
  记者:正好在一个板块的两边吗?
  刘杰:一个是东边,一个是南边。然后在这个板块的北边界2001年的时候还发生昆仑山8.1级地震,所以这张图展示的是1996年(11月)以来所有的7级以上的地震,你可以看,沿着这个板块的边界这一片,基本上全破光了。
  记者:基本上都在这个板块的周边?
  刘杰:这是所有的7级地震,就没有漏的。
  记者:这说明什么?
  00:02:12:00
  刘杰:就是说,一个地区要发生地震,实际上是有空间上集中,它一发生的话,就基本上把这一片全部破坏,像1996年11月到现在是十几年,最早一次是在这个地方,然后1997年的时候是有一个玛尼地震,是在这个位置,2001年是在这个位置,然后汶川地震之前,3月份,2008年3月份,又有一个于田地震,然后就是汶川地震,再就是这个海西(玉树)地震。
  记者:为什么这几十年来,基本上大的地震都发生在这个板块边缘呢?
  刘杰:/这个地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有一个石头压着十个人,这十个人同时在顶着这个石头,/其中有一个弱小的先顶不住,先塌下,塌下以后,现在有九个顶着这块石头,/它肯定比原来10个人更顶不住,这样的话,10个人陆陆续续全倒了,最后这一带全部破光,重新再进行应力调整。
  记者:您是说这个不可避免的吗?
  刘杰:对。
  解说: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有着46亿年历史的地球表面覆盖着坚固的板块,这些板块每年都会以几厘米的速度在移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七大板块。由于运动方式不同,板块之间必然会产生碰撞。其中印度板块和中国所处的欧亚板块不断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现在印度板块仍然在从南向北推向欧亚板块。
  刘杰:/推的时候,这个东西必然把很多力分散到各个地方,因为它每年都在推,总是在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总有地方承担不了,哪个地方破了以后,它周围连带着都可能破,破完以后这边调整完以后,它把力分散到别的地方,别的地方又开始开始一串破。
  00:05:05:00
  记者:您刚刚说的地震特别活跃的巴颜喀拉的这个板块,就是两大力作用最先发生破裂的地方?
  刘杰:是最近十几年来这一片破,实际上原来的时候,1950年代的时候,在咱们这个拐角发生察隅、当雄8级地震。
  记者:对。
  刘杰:/地震其实就是自然的一个释放,你像每年几厘米的速度在往上推,这么大的距离会积累非常大的能量。
  记者:为什么都是震级这么强的地震呢?
  刘杰:实际上震级小的地震非常多,/你要是拿一张中国地图来看,这个地方每年地震非常多,像玉树这个地方,实际上每年都会有很多地震,只是震级水平比较小,这十几年这是比较很大的地震,在这一片。
  记者:为什么十几年来会频繁出现这么强的地震?
  00:07:27:00
  刘杰:不同板块之间互相承担的力,就是说这一段时间,正好这一片力通过互相之间的作用,集中到这一片了。
  记者:现在停止了吗?
  刘杰:这个东西现在不好判断。因为说老实话,就是汶川地震以后,我们当时是觉得可能这个板块基本上,/就是总体上来讲,它不会再有更大的震级了,因为这个带十几年来,两次8级了,多次7级地震了,所以7级我们不敢说,但是可能不会有太强的了,这次玉树地震也显示,它不会震出很大。
  00:08:42:00
  记者:7.1级还不算大吗?
  刘杰:对,从这个带的角度来说,7.1级是比较小的,/实际上是大震后,那几个比较大的地震后一个调整的东西。
  解说:
  我国40多年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刘杰认为,做地震预报,只凭经验来判断是不行的,因为每一次地震发生的前兆情况可能都不一样,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就是一个例子。
  记者:从理论上来讲,地震前是应该有异常的,对吗?
  01:14:35:00
  刘杰:应该有。因为我是做预报的,我坚信有,而且每一次地震之前事后总结是绝对有异常的。
  记者:到底是说汶川地震真的没有异常,还是说没有被发现?
  01:01:30:00
  刘杰:/就是事后来看,主要的震中区没异常,到它外围地区异常比较多,这个实际上是一个认识水平。
  记者:怎么叫认识水平?
  刘杰:就是说以前一个7级地震,也许它的震中区也是异常比较少,但是一个7级地震可能最多一百公里,是一个很小的尺度,所以稍微往远处走一点你就能看到异常,但是这一次地震它的破力程度300多公里,你就可以想,一个非常大范围,什么异常都没有,另外就是很自然地就想,它没有异常,我们就没往这报。
  记者:您是说原来震中的区域通常没有异常,比较小,都是在周围,但是这次有三百公里的区域都在核心,都没有。
  刘杰:什么都找不着异常。这种东西我们以前是没有见到过的。/现在地震局在汶川以后,一直在反思总结,/查来查去,很少异常台站,/你往四川和云南交界的地方,就是远的地方,那边的往甘肃甘东南那一带异常很多,就是这种地段我们确实是没见过,/我们知道这个教训非常深。
  记者:您心里会有自责或者是愧疚吗?
  刘杰:/能没有吗?/汶川地震现场,我也是当天都去了,/我们确实是水平真的有限,但是我们绝对是想做出来。我一直反复在说,我们也是人,/而且这种事做好了,真是一件千秋功德的事,我能看到我能不报吗?但是这个东西,你达不到,而且有些东西确实是你水平到不了这个地方。
  解说:
  在刘杰看来,要解决地震预报的难题,必须从根本理论上弄清地下结构和它的演化过程,从本质上找到产生现象的原因。
  01:03:20:00
  记者:回头来看的话,是否也是现在的这个地震的预报在这种宏观的视野上,或者说认知上还是有一定的缺陷?
  刘杰:/我们好几代了,那几代科学家也都总结了很多的规律性,
  01:15:47:00
  刘杰:/但是, /实际上这些规律,每个地震真的不一样。/实际上现在预报来说,/就是任何一个科学都是从现象,然后走到物理本质, /你没有走到物理本质上,所以现在的水平实际上是非常低的,达不到。
  记者:这个初级究竟是我们自己现在研究的水平初级,其他国家能不能比这个研究要更深入一些呢?
  刘杰:都是这样/。地震基本上是在地下10公里左右发生的地震,你要真正想把地震这件事弄完的话,你必须探测出来这十公里之下的东西,它在地震之前到底是怎么样演化,然后通过一定的东西释放了,把各种观测现象解释掉。
  01:17:00:00
  刘杰:你要想把这个东西,现在探测的各种东西,不论是国外,都没有达到这种东西。
  记者:但是我也看过美国有一个教授说,/地震实际上是主要发生一个破裂的过程,如果说有一个过程的话,那么它所产生的反应应该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吧?
  刘杰:对,这就是前兆。关键就是说,你光看到一些前兆表象,你没把这些前兆直接推到为什么产生这个东西。/他直接就是我观测到这个现象,我直接就往后面地震上套。
  记者:靠经验?
  01:17:44:00
  刘杰:靠经验套,真正的预报要彻底解决的话,你必须得有这个现象,找到一种解释上,解释完以后,你真正对地下现在积累到什么状态了,/这才是真正能把地震预报能解决的。
  记者:就算现在说这个原理没有得到解释,但是靠经验不行吗?我只要观察说出现这样的迹象,我就判断可能会发生地震?
  刘杰:/现在很多人的方法实际上就是靠经验,/它都有各个方面的缺陷。
  01:19:04:00
  刘杰:/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来说,你必须得先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这样产生,然后把这个现象推到真正产生这些现象的地方,然后再预报。
  记者:就是说,只有这样预测才是可推导和可验证的?
  刘杰:对。
  记者:那现在是中国做不到还是……
  刘杰:美国一样,美国、日本都一样。/真正地震到底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根本没有第一手观测资料,都是利用一些其他的监测手段反推下去的。
  记者:全世界都这样吗?
  刘杰:都这样。
  解说:
  虽然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把人送到遥远的太空,但是上天有路,入地无门,至今人类的钻头只能钻到地下12公里左右,而地下平均深度是6300多公里,可以说人类对于地球内部情况知之甚少,这也正是地震预报困难的原因。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的国家。现在我国对于地震预报的水平和其他国家基本持平,中长期的预测有一定认识,短期临震预报的成功率很低。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个数字,就是你们能够对地震作出成功预测,这个成功率到底能有多高?
  01:22:13:00
  刘杰:作为预报来说它分为长、中、短、临这种预报,长的话,因为是另外一些部门做,作为那种中期预报,我们一般称为一年到三年,这种东西每年我们都在给政府提交报告,现在的预报水平,这个地方的预报水平可以达到20%到30%。
  记者:中期预报?
  刘杰:对。然后对于一些短的预报,所谓短的预报,你必须在震前三个月到几天之内跟政府说出来这种预报,临震预报当然就是几天到几小时这种预报。/但是临震的预报实际上从1966年到现在只有一、二十次,也就是最……
  记者:这个比例是多高呢?
刘杰:5%到10%之间,就是说预报水平非常低。
  记者:那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没有这个比例的统计?
  刘杰:/短的国外基本不做,从中期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年度也没有,中长期的预测,就是几年,像美国每10年会,会给一个10年的预测,然后过30年更新一次,或者来大地震以后更新一次。他们这种预测的东西跟咱们国家实际上是差不多,因为说白了咱们用的方法跟国外是完全一样的。
  02:13:34:00
  记者:如果您说你们的研究已经能够掌握一些信息了,/到什么情况下,你们才能向社会公开?
  刘杰:向社会公开中国地震局是没有权力的,咱们的法律明确规定,只有政府能发布预报,我们实际上是提供一个预报意见,按照现在的法律规定,你要是往外正式发布了,必须是有明确的三要素预报,就是时间、地点、震级。
  记者:必须这么准确吗?
  刘杰:对,我们实际上是相当于政府的一个参谋部门。
  记者:/玉树地震之后,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地方有传言,北京、呼和浩特、包头很多地方都有,地震局也出来辟谣了,都辟谣了,可是老百姓的疑问还是没有完全消解。大家说,你们不是说你们预报不了地震吗,现在你们又出来说肯定没有地震,这不矛盾吗?
  刘杰: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说,一个地震我们本身预测的能力是很差。/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一个原则就是说,你这个地方要来地震,应该各种台站能观测到,观测到异常。/或者根本就没异常,那么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少级别。/就像前一段时间山西那个东西(地震谣言),/当然具体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是有一个东西很大程度是根据农历那些东西推算的,/老百姓,咱们中国人有时候也信这个东西,我们根据一些异常,确实是可以看出来,这些地方我现在看不出来,比如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
  记者:你们不是为了平息事态说吗?
  01:49:26:00
  刘杰:/平息事态绝对不是说领导让你去平息事态,而我们是有台站在说话。/很多时候平息谣言就是我们根据我们观测的一些情况,然后结合震例。/直接我跟你说山西这个例子,山西发生地震,山西的地震有一个几百年活动的特点,/1840年以后所有的地震活动6级以上的全部在东边,全部在华北的东部在活动,山西没有比较强的地震,/真正的山西带南部没有6级以上的地震。所以现在有人报6级以上的地震,甚至7、8级地震,我们根据一些历史地震的活动,那个地方也有台站,我们出来否定一下。/绝对不是说,就是说信口雌黄的那种说的。/它是有一定规律,而且有台站观测资料作为支撑的。
    (一组2008年以来发生的大地震画面:配字幕)
  解说:
  汶川、海地、智利、玉树,近些日子来巴布亚新几内亚、我国西藏的那曲地区等地又先后发生地震,接连频繁的地震让人们不禁担心,地球究竟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时期呢?地震还会持续多久?
  02:23:23:00
  刘杰:/全球的地震就是两个地震带,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另外一个是欧亚地震带,现在的状态就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你可以看,一直是很活跃,智利地震也在这一片。
  记者:为什么这么活跃呢?现在。
  刘杰:全球也有这个特点,一段时间在这一片,一段时间在那一片,1999年的时候,就是说当时是土耳其,我不知道你有印象没有,土耳其当时有两次地震,土耳其当时死了也是上万人,1999年前后全球很大的地震活动集中在一片,现在开始,慢慢我们有个观点,可能全球是集中在这一片来活动的。
  记者:/是不是全球进入一个活跃期?
  刘杰:全球进入活跃期,就是这样,这张图展示的是一个全球的活动状态,上面这张图是8级地震,这个是8.5级地震,它这个看法就是说一个柱子代表一个地震,/我们现在一个看法,就是说,2004年大家知道有一个特大号的地震,现在的说法是9.1级,就是引起印度洋海啸死亡20万人那个地震,/从这个地震开始,全球进入一个活跃状态。
  02:25:21:00
  /今年智利8.8级地震发生在这儿,反映了这个活跃状态还要持续。
  记者:您怎么能够判断它还会持续?
  刘杰:/历史上这种集中活跃绝对不会是一单发的,都会是一段一段时间,历史上来说,就是1950年到1964年,当时也有一段活跃,这段活跃里面发生过这个地震是全球最大地震,1960年,它也发生在智利,是9.6级地震,这段活跃你可以看十几年。除了这个地震以外,在一九零几年到一九二几年也是十几年会有,所以,我们来说2004年以后感觉全球可能进入了活跃。
  记者:您的判断活跃期的话,会有十几年的时间?
  刘杰:对,全球也有这个规律,十几年,而且这个活跃不是从智利地震开始,从2004年印尼地震开始的。
  记者:如下按照这个分析的话,2004年只是一个时间的起点,十几年的时间,就几乎要到2020年,差不多要持续到这个时候?
  02:26:33:00
  刘杰:对,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这样这个活跃期可能还会再持续10年,现在2010年到2020年。/实际上印尼那个地震以后,全球的活动实际上就比以前高了。
  记者:所以大家才会有这种担心,如果这么长的地震活跃期,真的2012年的预言会不会是……
  刘杰:但是这个印尼地震是全球9.1级地震是全球的第三大地震,1960年的时候智利发生全球第一大地震,1964年的时候,在美国阿拉斯加发生第二大地震,1950年到这儿,持续了十几年,全球的第一大,第二大地震都发生在这里,60年以后,/人还照样存在,所以这种活动实际上在地球上不是说现在有,以往也有过,它是个正常的,在某一个时间会有个集中活动,过一段时间,它又没有了。
  记者:会不会我们现在的活跃期比历史上的更强呢?能量上。
  02:28:22:00
  刘杰:/我们不好说后面还没有比印尼更大的,但是这种活动状态是比较正常,肯定是有的,绝对不是2012要来,但是以后有没有比印尼和智利更大的这个区在看,但是这个8.5级地震活动,起码咱们后面十年还会有。
  02:30:28:00
  记者:如果按照这样一个分析的话,大概你可以预见说,比如说十年之后,可能这个地震活跃期可能会过去。
  刘杰:对。而且地球可能二三十年,甚至三四十年,连一个大的都没有,所以它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地震只要地球是活的,板块在这儿动,永远是有地震的。
刘杰认为人们感觉到地震频繁,与信息发达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2010年的海地地震发生在首都附近,更加引人关注。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目前地震活动的次数虽比以往的平均数增加了一些,但仍属正常范畴,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时期。我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汶川、玉树发生地震后,人们也在关心,中国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未来还会不会发生地震。
  记者:/就是所谓的传言很多,究竟现在中国构造稳不稳定?
  刘杰:/中国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很活跃的一个期,这张图展示的是1900年以来所有7级以上的地震,7级你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中国很多,/如果咱们光看十年的资料,从1996年开始看,明显地沿着我们中国叫巴颜喀拉地块,就是绿颜色的这个线两边在活动,汶川是属于它的东边界,这次玉树地震属于它的南边界,然后2001年昆仑山口那个地震属于它的北边界,这边还有一大堆7级地震。
  记者:/中国的地震是不是处于多发期?
  刘杰:/我们称这个地区叫大三角,为什么叫大三角呢?就是全球你可以看,在全球这个带上来说,刚才我放的就这是一片,这个东西很像一个三角,所以我们称为中国大陆西部和周围的一些,包括一些国家,这个地方称为大三角,如果纯粹把这个大三角你放到这儿,你可以看出来,咱们中国最显著的特点就是2001年以来,/如果你看7级地震,好像这个地方也很多,好像这个红颜色光画7.8级以上的,你可以看到它也是活跃和平静一个间隔,咱们中国大陆和大三角一个特点就是说,从2001年昆仑山地震以后,开始活动,/2001年到现在这个数据上应该是写上九,持续了9年了,这段时间我们统计它的7.8级地震是4次,8级地震,但是你看看历史上的活动,有11年的,有14年的,有11年的。
  记者:这说明什么?
  02:36:23:00
  刘杰:现在才9年,活跃期还要持续,所以汶川地震以后,我们向来不认为中国大陆是平静,还会有大的地震,这是第二。
  记者:您说的大的地震是一个什么概念?几级?
  刘杰:7.8级。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我们未来的几年的时间,还有可能再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
  刘杰:对,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特点。
  记者:很多人听到这儿心就提起来了。
  刘杰:/从它的7.8级地震来说,现在来说,只有4次7.8级地震,而以往每一个活跃时段最少是5次,也有4次,然后有11次的,从7级以上地震来看,至少21次,24、22,现在才8次7级,远远低。
  记者:那您再重新给我们看一下,所谓这个活跃的区域到底哪个区域?
  刘杰:中国西部,我们就是这一片叫南北地震带,这一片叫天山地震带,这一片称为叫喜马拉雅地震带。/它实际上和山非常有关,实际上那个带就顺着这个地方,这边就顺着这个山形形成这个大三角,这边包括缅甸,包括印度。
  记者:所以是不是在这个区域内,现在的省份还是应该加强对于地震的一个预防,包括准备?
  刘杰:肯定是应该的,我想实际上各个省份也有准备。
  解说:
  我们采访刘杰的时候已是深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仍然灯火通明,这里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除了地震监测、预报和速报的任务,还承担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03:08:44:00
  刘杰:这个是我们台网中心的台网部。
  记者:台网部主要是做什么?
  刘杰:他们主要是负责24小时监测咱们中国大陆和全球发生的一些地震。他们是24小时值班,要求是不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全球发生显著性地震以后,要求在几分钟之内很快地把这个地震定出来,定完以后,分别通知各有关部门进行地震的启动,进行会商,进行应急。
  (警报声)
  记者:这是什么声音?
  A:报警器响。有地震,它就响了。
  记者:这能看到是哪地震?
  A:国外的,国外的地震,比较小。
  刘杰:这一点展示的就是现在记录波形的情况,/如果要来地震了,那个波就不正常了,就是这种平的,它就会出现那个起伏,一起伏以后,它就刚才那种响了,因为这个是24小时,它一响以后就马上报地震。
  记者:这是个自动系统。
  刘杰:自动处理。然后真正的这个自动是提醒值班人员来地震了,他们都有经验,一看就告诉你了,这是国外的地震,/国外规定是7级以上处理,然后如果是国内地震,/几分钟之内,必须把这个地震给报出来。
  解说:
  从这里,从汶川、玉树的救灾行动中我们看到了我国对于灾难应急响应的进步,而每次灾难的伤痛也会让我们更加冷静地思考。从对刘杰的采访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压力,他对于地球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渴望。对于我国下一步的地震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刘杰建议,虽然现在无法做到准确无误的地震预报,但能否逐步推进发布地震预测趋势,根据中长期的预测采取防范措施。
  记者:你比如说我看美国地质调查局他们做的这种类似的预测,比如他说,只要是,他会预测未来30年里边旧金山弯曲发生重大地震的概率是67%,这比较高了,他会发布这样的一个预测?
  刘杰:对。/前一段时间美国南加州地震中心的人汤姆来这,就很明确,你指望地震预报是不大可能现在能实现的。实际上他发布这个东西就是告诉一下老百姓,你对这个东西有个警觉,如果大家去过洛杉矶的话很明显,/全是平房。
  01:30:53:00
  刘杰:为什么?实际上老百姓都知道,因为我们到那以后他们都跟我们讲,这个地方百分之多少可能性都有地震,那么你就不能建楼房。你去美国西海岸到美国东海岸纽约,纽约是很少有地震的地方,你可以看楼越来越高,你到那些,旧金山、洛杉矶,你可以看,大家一个印象,跟个大农庄似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地震。
  解说:
  但刘杰也指出,对于地震预测趋势的发布,还要建立在人们对于灾难正确理解,对于防灾减灾的常识多多了解的基础上,现在这方面的普及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灾难无法避免,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更加理性、有准备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灾难,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造成的损失。
节目视频地址:http://news.cntv.cn/china/20100516/101245.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帐篷宝宝”两岁了(组图)2010-05-23 05:01:00 来源: 江西日报(南昌)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6/67/67E7D258AD6DFDCA21E5FB451947D2D5.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B/BD/BD069EDD47D6355EAA01B7E9C9C8C636.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5/55/55BC6A5361B918DEB57BDBAFB338FD1F.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F/F1/F1D100779E29DD7B2FEE96D33ABD30F3.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9/98/9812F8B5A475C52461BAEE75F28BF575.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4/4F/4FC4877EE9C72419780B0314F475E7D6.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6/6A/6A9A1F891E8E324967C99727B1B401B0.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9/91/91BA253EAF1E015230A23A80FE21E88C.jpg
  本报记者杨继红摄影报道

  2008年6月16日,一个新生命诞生在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江西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帐篷产房内。医护人员都叫他“帐篷宝宝”,父母给他取名陈江川。

  江代表江西,川代表四川,一个充满了江西和四川人民浓情厚谊的名字,一个将赣川紧紧相连的名字。当时,我正在帐篷医院采访,用镜头记录了小江川诞生的整个过程。

  今年,小江川两周岁了,他长什么样了?他还好吗?

  5月中旬,我应邀参加了“汶川地震两周年:记者重访四川看民生”采访活动,出发前我特意洗了一套小江川诞生的照片带上。我下了决心,这次一定要绕道去看看“帐篷宝宝”。没想到一路上还真费了不少周折,行程12多小时,班车、面包车、摩托车全坐上了。

  15日8点半我从成都坐班车,下午2点半抵达广元市,转车到青川县城已是傍晚时分。“帐篷宝宝”所在的板桥乡没有公交车,我只好包车前往,辗转1个多小时才到达他所在的村庄——浮寨村竹林边组。我不停地给小江川的爸爸唐映良打电话,由于援建的原因,道路不能通行,车子无法再前行。唐映良骑了20多分钟的摩托车到路口接我,一路上他高兴地和村民打着招呼:江西来客人了,来看江川的……

  到他们家已到晚上9点。小江川的妈妈陈蓉章边做饭边招呼孩子认干亲,叫我“舅舅”。从此,我成了小江川的“江西舅舅”。小江川穿着一身漂亮的新衣,陈蓉章说:新衣是江西省儿童医院“爱心社”今年春节寄来的,今天要见江西来的亲人,第一次给他穿。小江川朴实的一家人包括77岁的太奶奶都没吃晚饭,他们就像等待远方来的亲人一样等着和我一起共进晚餐,拿出了腊肉、竹荪等家里最好的菜。

  他们一大家人开心地传看着我送给他们的照片。我和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围坐着聊天,一直聊到深夜。

  小江川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在浙江绍兴打工6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从绍兴赶回青川,那时陈蓉章离产期还有一个月。没想到6月15日她突然发动了,提前了一个多月。要不是及时赶到江西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帐篷医院,要不是江西医护人员及时接生、精心护理,他们都不敢想象后果!当时帐篷医院设施简单,连输用的血浆都没有。因为早产担心新生儿会有危险,母子俩在帐篷医院住了10天。

  出院时,江西的医护人员给他们留了各自的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嘱咐他们以后有什么困难,小江川有什么健康问题及时联系。从抗震救灾医疗一线返回的医疗队员们也一直牵挂着“帐篷宝宝”,他们经常通过书信和电话询问。省儿童医院专门成立“爱心社”负责小江川的健康指导,全院医务人员成了关爱小江川健康成长的志愿者。

  小江川一周岁生日那天,志愿者们电话遥祝他节日快乐,参加抗震救灾的医护人员凑了1000元钱,“爱心社”志愿者们选购了衣物、玩具寄给了小江川父母。他们收到包裹后,非常感动,为表达对医务人员的谢意,他们寄来了当地的土特产,还用手机发来了小江川的近照。2009年6月,省儿童医院向青川木鱼镇小学捐建爱心图书室,该院涂副院长一行四人还特意看望了小江川一家人,送去了学习用品、衣服和玩具。

  “帐篷宝宝”两岁了。两年来,参加抗震救灾的医护人员与小江川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有一种亲情叫惦念

  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诞生了一个特别的故事。于是,有了一种特别的情缘,一种特殊的惦念。

  这个时刻就是“5·12”汶川地震不久后的6月16日凌晨2时。这个特别的故事就是江西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帐篷医院里诞生了一个新生命。

  围绕这个新生命,江西与四川,跨越万水千山,生发出种种惦念之情。

  孩子的父母惦念着。这对朴实的四川农民,他们不善言辞,却把感激写进了儿子的名字中——陈江川。江代表江西,川代表四川。他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江西人永远的惦念。每逢过年,他们给江西的医护人员寄来当地的土特产。他们还说,要让儿子以后读江西的大学。



  为小江川接生的江西医护人员也惦念着。省儿童医院专门成立“爱心社”负责小江川的健康指导,周岁生日前夕,医护人员寄去了1000元钱,“爱心社”志愿者们邮寄了衣物、玩具。去年,省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到四川,还特意带礼物去看望了小江川一家人。

  用相机记录小江川诞生过程的本报记者杨继红也惦念着。“5·12”一周年时他就想去四川,两周年时他如愿以偿。他早早地洗好了一套小江川诞生的照片,带上小江川爱喝的牛奶饮料,历经千辛万苦,辗转12小时,终于见到了小江川。小江川甜甜地叫他:“舅舅!”临别时,这个“江西舅舅”塞给小江川600元的红包,他手里也被塞满了玉米面、腊肉等土特产。

  这是一种什么感情?这就是一种亲情。

  他们本不是亲人,却有着亲人般的亲情,亲人般的惦念。(本报记者程鹃) (本文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口援建的浙江模式

2010年05月21日 17:39  《中国投资》
  “全面、务实、惠民、长效”,浙江在灾后对口援建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造了一条独特的援建模式

  文/本刊记者 秦凤华

  四川省青川县是“5·12”地震受灾最重的“三川一镇”之一。按照中央灾后恢复重建和“一省帮一县”的决策,浙江省对口援建青川县,全省11个市及29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参与对口支援青川县36个乡镇灾后恢复重建。

  2010年4月中旬,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以下简称“中咨公司”)专家组开展了浙江援建青川项目的调研,并对其1年多来规划实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估。评估专家组认为,经过1年半的灾后重建和对口援建,青川许多基础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交通和住房条件已大大超过震前水平,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说,浙江援建以“规划先行,民生根本,产业发展,智力支持”为重点,充分体现全面援建、务实援建、惠民援建、长效援建。

  “浙江援建的做法和特点,或者说浙江援建模式,可以用科学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务实的态度、惠民的原则、踏实的作风和高效的工作6句话来概括”,参与评估的中咨公司区域发展与规划业务部主任郭建斌博士表示,“目前浙江省的援建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效,完全能够如期、出色地达成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

  保民生

  安居房工程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青川县城镇住房灾后重建面积共150万平方米,其中浙江省援建36万平方米,涉及8个乡镇、12个小区共4272套住房。此外,浙江投资8000多万元用于城镇住房重建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县政府所在地乔庄镇东山安居小区34幢住房已率先建成并入住。

  在农村,浙江省创新性地组织实施了农房援建“661”工程,即安排6亿元资金、帮助6万户农户、派出100多名技术指导员,全力助推农房重建。重点是推广“抗震、经济、适用、快速、节材”的木结构房,其结构比例占全部重建户的51%。2009年底前,青川县农房全面建成入住。目前,以“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木栏花窗”川北民居为特色的新房新村,已经成为青川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借鉴浙江省城乡环境整治经验和青川县实际,安排援建资金组织实施了“十镇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重点是“五改、两治、五化”(改路,改线,改水,改厕,改房,治污,治乱和道路硬化,周边绿化,污水净化,环境美化,城区秩序化)和农房村庄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1年多的综合整治,青川县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青川县的教育、卫生、文化中心、广电中心、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除2所学校、3个卫生项目由中央资金和捐建资金支持以外,其他项目均纳入浙江援建,其中援建教育项目54个,援建卫生项目37个。经过1年半时间的援建,青川县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浙江省为恢复青川的公路交通,安排15.89亿元修建、改造、新建公路桥梁和通乡、通村道路。剑青公路的修复和酒家垭隧道的贯通,确保了全县生命线通道的畅通。投资4800万元重建地震中垮塌的省道井田坝大桥,极大地改善了青川通向广元市和甘肃省的交通状况。特别是与农村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出行密切相关的通乡道路就达269公里,通村路709公里,新建的各类漫水桥和便民小桥就有92座。这方面的项目和投资,都大大超过了预先的援建规划。

  除了地震灾害外,洪灾对当地也有很大影响。为此,浙江援建了35条、28公里的防洪堤,新增可建设用地217公顷,不仅减轻了当地城镇、村庄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洪灾威胁,为灾后重建和对口援建项目的迅速落地提供了条件,而且还为用地紧缺的青川县长远发展留出了宝贵的空间。

  目前,浙江省已下达11批援建项目实施计划,总投资79.76亿元,项目547个,涉及家园、设施、产业3大类重建。已完成实物工作量64.72亿元,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和已实施完成的各类援建项目412个。

  “浙江的对口援建,使我们青川面貌较地震前有了显著改观,可以说,将青川推进了几十年”,青川县县长陈正永告诉记者。

  求务实

  “花小钱,办大事”,浙江人将其精打细算的“生意经”搬到了青川。无论是灾后重建项目的选择,还是项目资金的使用,都体现了浙江援建项目的务实。

  在四川,很多灾后重建学校的都安装了电动门,而走近浙江省绍兴市援建的关庄中学,却只是一扇普通的铁门。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作为一个东部经济大省,浙江援建项目难道连个自动门都安不起?

  “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要把钱花在更重要的地方”,绍兴援建指挥部的同志解释说。关庄中学只安装铁门,一是考虑到当地经常停电,一旦坏掉,学生出入就很不方便;二是电动门出现故障后,学校还要到广元、绵阳等地请人来修,维护成本高;三是从成本考虑,一道电动门售价起码两三万元,而普通铁门4000元就可以解决问题。从造价和实用角度来说,安装铁门更实用,也更经济。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马公乡由于本身人口少,学龄前儿童只有17个,全乡适龄儿童也只有几十名,灾后无论是县、乡政府都准备放弃修建小学了。然而浙江援建部门了解到,孩子们要翻越两座大山,要么到房石镇去借读,要么到石坝乡学校去借读,最长要走6个小时的山路,很不方便。因此,浙江援建根据县里和当地群众的要求,帮助建设了一个援建项目中最小的学校,方便学生就读。

  青川的许多地方,用到过青川的人形象的说法是“晴天河当路,雨天路变河”。在河谷两侧,如果要修1座桥,可能需要投资上百万元。但采用建漫水桥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山上居民出行的问题,同时桥身藏在水中化解了大水的部分冲击力,避免了山洪带来的树木杂草淤阻的危险,而其造价比桥梁种类要便宜得多,即使冲毁也可以马上恢复修建。这样的漫水桥,浙江一共援建了90座。在灾后重建和对口援建时间十分紧迫的情况下,这样的漫水桥发挥了及时、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的援建项目真正体现了“安全、经济、适用、节地、特色”的原则,正如谈月明所说,浙江援建项目做到了“项目不大合民心,投资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宽环境美,科学防震保安全”。

  重长效

  与汶川、北川相比,青川的产业重建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主要是工业基础薄弱,农业效益不高,可开发利用的土地不多。而在浙江援建人员看来,青川其实并不缺少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缺乏的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青川是个山区大县,但大多是原料林和次生的灌木林,仅仅形成了一产,并没有形成木材加工等二、三产业。当地的核桃每斤6元,而在浙江临安,山核桃要卖到每斤60-80元。巨大的差距使当地意识到,粗放的经营方式难以提高农产品(15.46,0.46,3.07%)的附加值。因此,浙江投资数亿元资金,大力扶持100多个“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项目,目前已初步见效。同时,还引入“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浙江援建还积极帮助拓宽青川县农产品市场渠道和“入浙通道”。目前,浙江省内有133家大型超市正在推广青川特色农产品,各地的农博会免费为青川县农产品提供摊位和展位。

  在工业领域,浙江专门安排援建资金1500万元,重点扶持川珍实业、电解锰、白龙茶叶、蓉成制药等县域经济主干、提供就业岗位多的龙头企业,并开创性地采取“飞地模式”,建立广元青川-川浙合作产业园,解决了青川发展工业缺地的问题。同时积极打造黄沙坝等工业园区,为青川县打造战略性发展平台。

  “浙江援建不仅房子造得好,硬件设施配得好,而且同步开展了智力支援工作”,许多乡镇干部如是说,浙江援建的不仅仅是校舍、教学设备和设施,更将东部地区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引入了青川,如上公开课、远程网络教学等。除了教育外,浙江还从农业、卫生、科技、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支持。

  宁波市援建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俞炯告诉记者,宁波市十分重视与青川县的结对合作与交流。目前,宁波35个经济较发达乡镇、街道、企业,13所学校、22个医疗机构,与对口的青川一镇三乡28个村、8所学校、8个医疗机构开展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这也是援建资金、援建项目以外又有直接需要的对口支援工作。智力援建虽然没有直观的、物质性的形象,但对青川的影响将更为长远。

  浙江省援建指挥部规划项目组长马德富透露,除了目前已经实施的援建项目外,在援建任务完成后,浙江省拟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援建项目的维护和日常运行、青川县紧缺的科技、卫生、教育以及特殊人群的人才培养和引进、特殊困难群众的帮扶以及创新创业的支持。浙江省真正把青川县当成了省内一个特殊的县,给予了特殊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托起美丽新家园——浙江对口援建青川纪事

2010-05-11 06:35:25 作者:吴雅茗 金毅 陈悟宪 来源:浙江在线

2008年7月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倾力开展对口援建四川青川县工作:全省11个市、29个发达县(市、区),对口援建青川36个乡镇。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前夕,本报记者带着浙江人民的牵挂奔赴青川,感受青川的变化,记录我省援建队伍的风采。
  浙江日报5月11日讯 浙江与青川,相隔两千公里。

  2008年7月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倾力开展对口援建四川青川县工作:全省11个市、29个发达县(市、区),对口援建青川36个乡镇。

  两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援建工作。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几度亲赴青川考察、指导工作。赵洪祝寄语援建指挥部和援建干部:全力做好援建工作,让中央放心,让青川人民满意。

  尽管我省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丝毫没有减少对青川的援建投入。在大后方坚强后盾的支持下,短短一年半时间,创下了多个全国之最:建设通村公路里程最长,达1110公里;建设学校、卫生院最多,覆盖青川县所有的36个乡镇……浙江援建指挥部已完成65亿元投资的实物工作量,并争分夺秒,今年国庆前可全面完成85亿元的投资量。

  5月4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批示说:浙江援建青川的工作抓得紧,抓得实,从规划到建设都体现了高水平,援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感谢浙江省和所有参加援建工作的同志。

  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前夕,本报记者带着浙江人民的牵挂奔赴青川,感受青川的变化,记录我省援建队伍的风采。

  真情·利民

  ——不搞形象重民生

  车子进入青川境内,恍若回到了浙江。临安、萧山、绍兴、杭州……每过一个乡镇,就有一块大牌子提醒着我们:哦,这是临安援建的,这是萧山援建的……

  如果不是破碎的群山,我们一路几乎感受不到行走在灾区。

  道路旁,一幢幢新建的“小青瓦、白粉墙、木栏花窗”的川北民居错落有致;田野里,一排排白色的蔬菜大棚令人仿佛到了浙江农村;东山安置小区内,飘出了川菜的香味……

  这个处处显示出蓬勃生机的新青川,随时可以找到浙江元素。但最值得指挥部骄傲的浙江元素是援建模式,被称为“项目不大重民生、投资不多功能全”的普惠制度。

  在已批准实施的430个浙江援建项目中,48所学校、37所卫生院,1110公里的道路……每一个项目,都是青川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看不见豪华的楼堂馆所、恢宏的形象工程。

  这其中,老百姓的安居工程为重中之重,133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建成;学校、医院(卫生所)、福利院、道桥、供水、防洪等项目得到优先安排;关乎青川人民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种产业园被摆上突出位置。

  震后百姓喝水难。指挥部主动把3亿元巨资“埋”在了青川土地下,结束了近25万青川人长期饮水不安全的状态。

  洪灾是青川的一大隐患。指挥部把3.69亿元投在集防洪、围田、交通、景观功能于一体的防洪堤建设上,保护了500多公顷土地、近7万人口免受洪灾之患,并新增了217公顷的建设用地。杭州指挥部刚刚建成的浙川大道全长8.4公里,既是交通要道,又是一条景观带、防洪堤,一下子为竹园镇新增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四川省的一大样板。

  不修大道修小路。指挥部一掷亿元,为世居深山的青川人修建百余条通村公路、百余座“漫水桥”。看上去“不起眼”,却让老百姓雨天过河不再挽裤管。

  在位于大山深处的瓦砾乡,记者看到刻在村头墙上的“三字经”,它反映了瓦砾人对宁波指挥部的感恩之情:“人间爱,援建情,教后辈,不能忘”。在浙江帮助下重建家园的瓦砾人,建起了零排放的生态养猪场,现在自称是“瓦乐人”。

  百姓心中有杆秤。援建将士用真情换来青川人安居乐业,百姓用口碑记下了这份情。

  输血·造血

  ——产业援建不迟缓

  只有青川百姓奔小康了,我们浙江才算真正完成援建任务。这是省委书记赵洪祝对援建指挥部提出的要求。

  指挥部一开始就把帮助青川人民致富列入援建计划。

  输血容易造血难。地震前青川县的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如何帮助他们找到致富门路?产业援建刻不容缓。

  投资2亿元的“飞地”——川浙产业园在广元市经济开发区横空出世。浙江省组织500余家企业到园区考察洽谈投资项目,目前已有16家企业入驻,其中8家为浙江企业,投资额达21亿元。待全部建成后,不仅可实现超亿元的年利税,还可解决青川5000多人就业。同时,青川浙商产业园也已上马,成为又一产业大平台。

  浙江的致富经被引入青川,“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开发当地的农林牧副渔资源。

  在清溪镇,温州指挥部援建的阴平生态旅游示范村,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马鹿乡,湖州指挥部援建的200个规范整齐的蔬菜大棚,引来络绎不绝的采购商贩;

  在房石镇,嘉兴指挥部帮助当地建起了中药材生产基地;

  在关庄镇,绍兴市援建指挥部从家乡请来技术员实地指导,办起了万只长毛兔养殖场和良种种兔培育中心;

  在观音店乡,金华市援建指挥部帮助村民建起了万亩核桃基地;

  在沙洲镇、马公乡,台州、衢州指挥部帮助当地农户养起了品牌土鸡,并帮助农民上网销售;

  在东河口镇,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已经成为四川地震纪念游的一大品牌;

  在石坝乡,丽水指挥部建起的廊桥成了青川的一大景观……

  不仅如此,指挥部还管销路。经他们联系,青川农产品在浙江的100多家超市免费上架,免费参加农博会……2009年,浙江的产业援建使青川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盖房·引智

  ——打开思路促发展

  在青川,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受关爱的是学生。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不管我们走到哪个乡,学校一定是当地最显眼的建筑。那些带有塑胶跑道的操场,即使在浙江也不多见。

  然而,援建指挥部说,我们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盖几所漂亮的学校、医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浙江的理念、智慧的头脑、创业的技能引入青川,使青川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坚实地走下去。

  为此,他们把智力支援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浙江省制定并实施了一个“十百千万智力支援工程”。

  “十”是指在规划编制、建筑设计、农林科技等10个方面给予有效指导。援建之初,指挥部自我加压,把浙江省的400多个测绘人员请到青川,量遍青川的每一寸土地,一口气做了130多个规划,从此结束了青川没有完整的全县地质、地形基础测绘数据,没有完整的城乡社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历史。

  “百”是指选派百名教师、百名医生到青川支教支医,同时对青川百名乡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组织青川百名教师赴浙进修。如今,已有8批支教队伍和9批医教工作者来到青川,并开设了350多个培训班。

  “千”是指让青川千名干部赴浙培训。浙江省委党校成了青川第二党校……

  “万”是指对青川万名劳动力实行技能辅导,培养万名致富带头人。枣树村的20多名村干部和致富能人到滕头村参观回来后,如今已将致富经平移到了小村庄,村里还办起了网站。

  务实·高效

  ——浙江形象深入人心

  “目标30亿,抓住五六七,打回老家去。”这句口号,是浙江援建指挥部对今后几个月援建工作的总动员。

  在指挥部,经常可以听到类似鼓舞人心的口号。它用于鼓劲,更落实在行动上。

  记者在青川的7天里,每天晚上10时多,会议室仍然灯火通明;即使到了周末清晨,起床电铃依然响起,办公室里总能看到忙碌的工作人员。

  指挥部自称这是“夜总会”——白天干事,夜晚总结开会;“5+2”——5天是工作日,两个周末仍是工作日。

  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对记者说:“浙江干部,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高效。”

  务实、高效,是浙江人的特色。这特色,因为援建的使命和责任,在青川发挥到了极致:

  一天要吃5种降血压药的指挥长谈月明,一心扑在工作上,创下了在乔庄镇和竹园镇一天来回4次的纪录。而这车子一动,就是两个小时的盘山公路;

  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赵克,围绕援建抓党建,运用支部建在工地上的新经验,使援建与党建相得益彰,被省领导亲切地称为“赵政委”;

  累倒在援建岗位上的湖州干部张启标,被送进医院抢救治疗,湖州医院的专家对他实施了两次心脏支架手术,当他重新站立起来后又回到援建一线……

  谈月明对援建人员说:“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我们为听从党的召唤而来;为援建干事而来;为学习历练而来;为代表5000多万浙江人民奉献爱心而来;为树立浙江形象而来!”

  正是这种精神,正是全省人民的鼎力支持,托举着青川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重新崛起。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85亿元资金援建青川 来自援建一线的报告

2010-05-12 06:06:3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提要]  无疆大爱、沉沉的责任,使浙江在金融危机来袭之时,前后毅然拿出85亿元资金援建青川。嘉兴援建的项目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优,房石九年制学校是浙江省援建项目中第一个荣获“天府杯金奖”优质工程的项目。
  无疆大爱、沉沉的责任,使浙江在金融危机来袭之时,前后毅然拿出85亿元资金援建青川。

  浙江援建队伍不辱使命,在18个省市对口援建地区中最偏远、条件最差的极重灾区县青川,创造了一项项奇迹,留下了一件件精彩之作……

  杭州:  浙川大道成风景

相关新闻:
近200个援建项目竣工移交松潘
杭援建青川项目获高度肯定 76个援建项目完成50个
杭援建青川项目获高度肯定 76个援建项目已完成50个
福建援建项目新疆吉木萨尔文体中心8月封顶
广西慈善总会赴旱区调研 确定捐款援建项目的程序

  杭州指挥部主要承担青川县竹园新区的建设任务,并对口援建竹园镇、建峰乡、白家乡、金子山乡一镇三乡,确定各类援建项目76个,总投资近16亿元,援建项目和投资量均居全省第一。

  截至目前,已有51个项目如期竣工,完成任务总量的85%。所有援建项目将在8月底前完工。

  4月底,全长8.4公里、投资3.49亿元的浙川大道已全线贯通,为全省援川项目中投资最大、规模最大、建成后的效益最高的一个重大骨干项目,在四川全省援建项目也首屈一指。沿线的浙川南路、浙川北路、杭州大桥、智慧大桥等10余个工程均提前完工;总长10公里的四条防洪堤已成为青竹江畔的一道亮丽风景;坐落在海拔近1000米、全长35公里的竹下公路已通车……

  此外,杭州帮助当地实施产业项目13个,投入补助类援建资金5000余万元。积极引进“娃哈哈”、“蓝天制衣”等3个企业入驻“川浙产业园”,引资6亿元,黄沙坝浙商产业园投入援建资金1100万元。4个乡镇的2万多老百姓已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对口援建的成果。

[发帖际遇]: qctzb幸运地娶到了研墨,获得朋友红包小米椒14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州:  派员助农民增收

  去年底,湖州17个全额投资类项目完成,提前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湖州着力提升灾区软实力,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授技能,促增收。在马鹿乡建成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简家禽业“跑山鸡”鸡苗生产基地、七佛乡的“七佛贡茶”种植加工示范基地、楼子乡的袋料香菇生产基地四个农业产业基地后,湖州先后从家乡派遣了27名农业专家,培训了1000多名农民。这些项目建成后,能为当地群众增收1000万元以上。

  湖州指挥部还对三个乡近万名农民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了终身健康档案。还建立了100万元的“南太湖”助学基金、温暖基金和20万元的浙疏思源奖学金。

  嘉兴:  发扬“红船精神”好又快

  嘉兴援建青川县的房石镇、曲河乡、前进乡、乐安寺乡、蒿溪乡、大坝乡等一镇五乡。

  2008年8月18日嘉兴指挥部在青川县房石镇挂牌成立,成为全省第一家挂牌成立的地市级指挥部。嘉兴援川干部发扬嘉兴“红船精神”,追求“又好又快”,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09年9月1日前,嘉兴市本级和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援建的4所学校、6所卫生院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其中嘉兴市本级援建的房石九年制学校和房石镇卫生院项目,只用了180天工期就完成了国家定额500天的建设任务。

  嘉兴援建的项目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优,房石九年制学校是浙江省援建项目中第一个荣获“天府杯金奖”优质工程的项目。

  绍兴:  修堤造地建新房

  绍兴市援建指挥部率先建成的防洪堤,为青川百姓抵御了洪灾。2008年抵川后,绍兴指挥部率先启动修建集防汛、围田、交通、景观功能为一体的防洪堤,并通过统一征地、板房“腾挪”等工作,为关庄中小学、人饮工程、社会福利中心、安居小区等援建项目建设和灾区群众居民房建造、道路建设等新增了400亩左右的可建设用地。

  该工程于2009年7月8日通过竣工验收,成为我省援建项目中首个通过初步设计批复的工程,在全省水利援建工程中率先竣工、率先验收、率先移交,并在抗御2009年“7・16”特大洪水中经受住了考验并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不让受灾群众“住新房、吃红薯”,指挥部于2009年初在全省率先提出实行“造血”和“输血”相结合的产业援建思路,实施了长毛兔、生猪、黄羊、土鸡等特色产业援建项目,帮助当地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金华:  八百万投向产业帮扶

  将建基地作为富民惠民的抓手,以求长效。这是金华市的一大特色。金华市共安排产业援建项目补助资金830万元,强力打造乌天麻、有机茶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及其深加工项目。

  金华市本级指挥部帮助孔溪乡建成茶叶、天麻、食用菌、高山生态土鸡等四个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另外,总投资约1000万元的孔溪乡大棚蔬菜基地已建成,被列为市、县两级灾后重建现场会参观点之一。此外,金华市下辖的义乌市、永康、东阳等指挥中分别帮助所在的乡镇建成了万亩核桃基地、枇杷基地、千亩竹荪栽培示范基地等。

  衢州:  “小西藏”里创第一

  衢州指挥部援建的马公乡是青川的小西藏,地处最偏远、受灾最严重、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平时经常断路、断电、断通讯。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衢州指挥部13名干部甘于寂寞,率先全省基本完成全额投资类援建项目建设任务,农房重建在全县率先完成。指挥部着力推进产业援建机制创新,在桥楼乡开建“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200多套4000多平方米的废旧板房种植江山白菇近20万袋,实现销售额80多万元,成为全省产业援建亮点之一。

  舟山:  生态村里助富民

  舟山对口援建的是青川红光乡。按照“生态、精致、特色、文化”的要求,舟山精心打造东河口村三元坝社村民安置点,并帮助该乡发展长毛兔产业。目前,红光乡长毛兔养殖基地已育种近3000只,全乡已建兔笼20000孔。截止2010年4月底,红光乡境内已投入各类援建资金近1亿元,其中由舟山市本级实施的援建项目投入3881万元。

  为了让青川的明天有更多的栋梁之材,舟山指挥部积极开展“资助灾区中职学生培训就业项目”,从2009年9月起招收50名初三或高一的灾区学生到普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进行为期2-3年的旅游文化、数控机床等专业学习,普陀区旅游局负责就业实习实训与就业推介工作。目前,在舟山就读职业学校的灾区学生已完成第一学期学业,开始了第二学期学习。

  台州:  建最优最美新房

  台州援建的沙洲镇三镇一乡是在青川县范围内受灾面最广、受灾程度最重、民房重建量最大、建设条件最差、社会情况最复杂、生活条件最艰苦的片区。

  建房建得好是台州援建的一大亮点。在浙江省援建青川县的49所学校中,台州援建的沙州镇中小学工程最具创新理念;营盘乡小学工程建设速度最快;木鱼镇中小学工程建设档次最高;姚渡九年制学校品味最高。沙州镇中小学工程、木鱼镇中小学工程被评为四川省“天府杯”优质工程奖。

  温岭市指挥部开展的生土结构农房建设试点课题被浙江省建设厅立项并获优秀课题奖。2009年2月28日,沙州镇被评为“广元市灾后农房重建特殊贡献奖”,全市214个乡镇中只有4个获此殊荣。

  丽水:  把石坝当成家乡建

  “用建设丽水的心,做援建石坝的事”,丽水指挥部高标准建设石坝场镇,迄今为止,已超额完成援建的实物工作量,达到了三年规划投资的1.6倍。

  一堤一园(健身公园)二楼(科教文化中心、园丁公寓)二路(二条长达2公里的市政道路)五桥四区(四块建设新区),这样的场镇配套项目将石坝的建设提前了50年。指挥部特别引入浙江文化,打造了以世界遗产――廊桥为主的健身景观带,为石坝乡打造了一张金名片。石坝乡的村民给丽水市援建指挥部送来的感谢锦旗四十多面,为全省援建系统之最。

  浙江援建创造“全国之最”

  项目最多:537个项目,18个援建省市中数量最多。

  学校最多:浙江共援建48所学校,其中乡村学校42所。

  卫生院最多:所有的37个乡都建立了卫生院。

  通村公路里程最长:1110公里,为援建18个省市之首。

  安全饮用水设施点最多:建设饮用水设施11000个。

  援建指挥部最多:一共39个指挥部,每个乡镇都有指挥部。

  援建干部人数最多、工作时间最长:332名援建干部三年留在青川工作,为各省市中最长。

  援建桥梁最多:158座,其中包括108座便民的漫水桥。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援建,质量一流!

2010-03-24 15:55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王志浩 关键字:援建项目,天府杯,民族学校


据悉,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监督协会通报的2009年度四川灾后援建项目“天府杯奖”获奖工程名单,浙江有15个援建项目得奖,其中青川县东山安居小区、青川大院民族学校等8个工程获得金奖,名列18个对口援建省市第一,银奖7个,名列18个对口援建省市第二。

http://image.xinmin.cn/2010/03/24/20100324155546562789.jpg

http://image.xinmin.cn/2010/03/24/20100324155547161721.jpg

http://image.xinmin.cn/2010/03/24/20100324155547477474.jpg

http://image.xinmin.cn/2010/03/24/20100324155547698315.jpg


  浙江在线03月24日讯(浙江法制报记者 王志浩)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师们乐得合不拢嘴,这是3月24日记者在四川省青川县大院回族乡的大院民族学校看到的场景,见记者来到学校,师生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浙江援建,质量一流!”
  于1943年创办的大院民族学校,在512大地震中遭严重受灾,教学设备设施损毁罄尽。去年2月,我省诸暨市援建指挥部着手重建新校舍,并于当年8月25日竣工交付,并荣获2009年度四川灾后援建项目“天府杯奖”获奖工程。
  据悉,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监督协会通报的2009年度四川灾后援建项目“天府杯奖”获奖工程名单,浙江有15个援建项目得奖,其中青川县东山安居小区、青川大院民族学校等8个工程获得金奖,名列18个对口援建省市第一,银奖7个,名列18个对口援建省市第二。
  “天府杯”奖项是四川省建筑行业建设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结束了青川从未获得“天府杯奖”的历史,对青川今后的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新民网编辑
发表于 2010-5-27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铭记在心,不忘感恩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有形建筑到无形帮扶 从短期援建到长期合作(图)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10年06月05日06:25






  在刘奇葆蒋巨峰陪同下,赵洪祝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到青川县考察对口援建工作
http://photocdn.sohu.com/20100605/Img272580675.jpg
  6月3日,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的陪同下,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在青川县东山小区考察对口援建工作。 本报记者 毛漫丁 摄

  本报讯 (记者 谭江琦 徐凯)6月2日至4日,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的陪同下,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第三次来到青川县考察对口援建工作。赵洪祝表示,要决战决胜加倍努力,打好对口援建的收官之战。浙江援建工作既要留下有形的建筑,也要有无形的帮扶;要从短期的援建,走向长期的合作。

  浙江省党政代表团此行第一个深刻印象,是青川人的笑——这笑容,是灾区群众对援建成果的由衷赞誉。搬进荣获了“天府杯”金奖的东山小区,70岁的朱听恩夸奖道:“绿化美化加香化,庭院道路柏油化,配套工程人性化,城镇建设现代化,男女老少乐开花。”浙江确定的547个对口支援项目已完工412个,76.18亿元援建资金已到位70.7亿元,新的青川县城已具雏形,智慧岛教育园区气势恢宏,多条交通动脉贯通。

  第二个深刻印象,也是青川人的笑——这笑容,是对党委、政府和浙江人民的真诚感恩。数不清有多少次,当刘奇葆、赵洪祝一行经过时,四周的群众热切地围上前来,掌声、鞭炮声、锣鼓声,唱山歌、舞雄狮、敬米酒,比过节还要喜悦。浙江的援建工作润物细无声,浙川大道上一段1640米的路就架了8座桥;34道分布于全县的防洪堤,为青川减轻了多年的防汛压力。在乔庄镇小学里,伴着《感恩的心》的歌声,孩子们用稚嫩的书法寄托沉甸甸的谢意:“真情援建,大爱无疆。”

  第三个深刻印象,还是青川人的笑——这笑容,是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和憧憬。在浙江的帮扶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川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未来发展的基础已经打牢。4日落成的广元青川——浙川合作产业园刚建好基础设施,已有总投资20.75亿元的16家企业入驻。凉华村把重建房屋和培育产业同步推进,葡萄藤上已经挂果;三锅乡的獭兔养殖、食用菌培育、林业等成了支柱产业;阴平村、东河口村的农家旅游独具特色。

  考察中,赵洪祝深有感慨地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的成效令人惊喜,曾经满目疮痍的景象已经被繁荣和谐的新面貌所取代。青川干部群众对党委、政府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令人感动,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口支援这一决策的英明正确。青川干部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催人奋进,值得浙江学习。

  刘奇葆、赵洪祝亲切看望慰问了浙江援建人员。赵洪祝指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时期,浙江援建人员要再接再厉,不放松士气,不降低要求,不减缓进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决战决胜的攻坚战之中。要全力确保 “时间底线”、“质量底线”、“安全底线”、“投资底线”、“廉洁底线”,全面、如期、高质量地完成援建任务,以援建工作的实际成效回报灾区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帮助。要继续保持浙江与青川的紧密联系,从短期援建走向长期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围绕民生援建、城镇援建、产业援建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两地在农业特色产业培育、产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合作,促进青川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祝愿青川的明天更美好,相信青川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刘奇葆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感谢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浙江人民长期以来对四川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在青川灾后恢复重建中体现出来的无疆大爱。他说,浙江援建青川的工作从规划到建设都体现了高水平,成绩突出、成效明显。青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我们要更加主动积极地做好服务、对接工作,为浙江如期完成对口援建任务创造更好条件。对口援建工作有结束的时候,但川浙人民的友谊长存,我们要巩固、完善合作机制,依靠市场推动,巩固对口援建成果,推进两省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乔庄镇小学,刘奇葆深情寄语孩子们要用感恩的心来学习、生活、奋进,早日成才,投身于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以此来回报所有帮助和支持我们的人们。

  蒋巨峰表示,要把浙江的援建成果运用好、维护好,把产业援建项目发展好、提升好,成为青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支柱,让青川人民不仅住上好房子,而且过上好日子。

  浙江省党政代表团一行还前往东河口地震遗址敬献鲜花,出席了浙江-青川学校结对帮扶暨青川教师全员培训签约仪式,向乔庄镇小学捐赠了图书馆资金。

  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副省长郑继伟参加考察;四川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陈光志,省政府秘书长于伟陪同考察。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实在在改善灾区群众生活

2010年06月03日05:54  浙江日报
  本报青川6月2日电(记者 金波) 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我省援建四川省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当前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今天,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率队第三次赴青川县检查指导对口援建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青川恢复重建一线的我省援建人员,并与当地领导和有关同志研究善始善终做好援建工作等问题。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陪同考察。省领导李强、葛慧君、郑继伟等参加。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浙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对口援建青川灾后恢复重建,为青川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据统计,我省在青川的援建干部共有332人,施工、监理人员共有1.2万名。我省援建项目实际总投资达76.2亿元,项目547个。到今年4月底,已累计完成实物工作量64.72亿元,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和已实施完成的各类援建项目412个。浙江对口援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

  赵洪祝一行抵达青川后,立即紧张地投入实地考察中。与前年大灾之后满目疮痍的景象完全不同,青川的山山水水之间,道路一新、桥梁一新、房屋一新。从青川广大干部群众灿烂的笑容中,大家更能感受到他们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除出席我省援建的浙川大道通车仪式、青川县防洪堤工程整体移交仪式外,赵洪祝尤其关注我省援建的民生项目、产业项目的建设情况。他考察了智慧岛教育园区,凉华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东河口村三元坝社失地农民安置点,三锅乡獭兔养殖园、现代农业园,青溪镇阴平村农家乐发展情况和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等。

  凉华村在“5·12”地震中农房全毁,810人无家可归。如今,通过浙江的援建,该村的房屋重建已快速完成,桥梁、道路、自来水和路灯等设施配套完善。赵洪祝高兴地看到,在浙江援建干部的帮助下,凉华村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起了新型环保种猪扩繁场,栽种核桃、葡萄等经济作物,并建设了百亩立体生态蔬菜园。在村民赵仕凯家中座谈时,村干部向赵洪祝介绍,通过发展多种产业,该村人均年增收5000元。赵洪祝说,听到这样的好消息,真为这里的群众高兴。我们对口支援灾后恢复重建,不仅是建房修桥,更重要的是帮助当地干部群众培育产业、发展经济,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实实在在改善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乐安寺乡卫生院,赵洪祝看到这里不但房屋崭新,而且设立了内、外、儿、妇和急诊等基本诊疗科室,还配备X光机、B超、心电图等设备。他对在此常驻的嘉兴市医疗队工作人员表示慰问,并嘱咐他们,卫生院盖得再好,没有好医生还是不行。浙江前来支援的医疗队要充分发挥业务优势,不仅要好好为当地群众服务,还要进行“传、帮、带”,努力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软件上加大援建力度。

  考察期间,青川县负责人向浙江省的各位领导介绍,目前,该县经济运行向好发展,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人均收入等一些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震前水平。赵洪祝听后,十分欣慰。他说,我们为灾区恢复重建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高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靠的是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带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自立自强、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努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其中也有浙江援建干部的辛勤奉献。做好对口援建工作,浙江义不容辞。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当地的需求,善始善终地完成这一光荣任务。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学子毕业了 大多留在嘉兴工作

嘉兴在线新闻网     2010年06月14日 14:48:12     

本报讯 “大爱无疆,心底有路!”前天下午2点半,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多功能厅内,幻灯片《成长的足迹·感恩的情怀》中,该校07届电子技术青川班的41名学子,和陪伴他们700多个日夜的47位爱心妈妈深情话别——他们毕业了!

作为我省首批接纳灾区学生的7所中职学校之一,浙江科技工程学校代表嘉兴市承担了安置青川灾区学生的重任。在学校老师和嘉兴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下,这批学子不仅生活好,还学到了过硬的知识和技术,受到嘉兴用人单位的欢迎。“想到2年前的地震,我们心痛不已,是老师和爱心妈妈让我们重拾信心……”毕业生代表李哲舟向在场的老师们和嘉兴爱心人士代表鞠躬致谢。学子们满脸笑意又庄重地从校领导手中接过了毕业证书。在拍摄毕业集体照时,青川学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爱嘉兴,我们爱科工(浙江科技工程学校简称)”。

据记者了解,41名青川学子中除了少数几名学子回青川老家外,其他的已被嘉兴的企业录用。


来源:南湖晚报    作者:N实习生 彭梁平 晚报记者 沈爱君    编辑:鲁赟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以精神文明建设助推灾后重建
    2010-6-12 22:19:08   来源:广元新闻网





王生伟

    心若在,梦就在,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在灾后重建中,青川县通过重建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倡导传承感恩文化,成功地让灾区群众受伤的心灵重现勃勃生机。

    震后,在悲痛与彷徨中,青川县号召组织各乡镇、部门、居民安置点在全市率先开展以比秩序、比卫生、比治安,看就业率、看对社区的贡献、看群众精神面貌为内容的“三比三看”评比表彰活动,有力地维护了灾区良好的公共秩序、环境卫生和社会稳定,有效增强了干部群众抗灾自救的主人翁意识,稳定了灾区人心。

    “板房文明户”评比表彰是抗震救灾时期青川在全市的第二个首创。“虽然当时住在板房区,但是生活很有秩序,新老邻居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县城居民李先杰对曾经的板房生活特别是“板房文明户”评比经历记忆犹新。“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青川居民住房严重损毁,绝大多数居民住进统一搭建的板房。由于板房区房屋较集中、人口密度大、聚居人员职业身份、生活习惯有差异、公共设施管理维护难等因素,邻里之间摩擦和一些不安全、不和谐因素随之产生。针对这一情况,青川县组织开展“板房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倡导文明新风。根据有关评选条件,认真评选出全县爱清洁、守公德、讲奉献、重友爱、自食其力的550户板房户为“文明户”并授牌表彰。通过该项活动的持续开展,“板房文明户”们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助人为乐的带头户、相互包容的和睦户、维护稳定的牵引户、重建家园的领先户,为灾区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该县黄坪乡枣树村“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幅标语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赞扬后,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内涵也迅速成为广大灾区人民以及全国人民奋力推进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川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拓展“两幅标语”精神内涵,把物质家园重建、精神家园重建相结合,领先将枣树村打造成广元市社会主义新农村亮点、精神家园重建示范点。2010年4月,该村网站开通,太阳能生态垃圾处理站建成使用,村民民主议事、民主管村的机制进一步健全,“枣树精神”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0年2月至5月,“做文明广元人,建美好新家园”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在青川集中开展。

    通过组织宣讲队,深入乡镇、社区向村(居)民宣讲文明礼仪知识,进行感恩教育,并编印20000余份文明礼仪小手册免费向全县公民发放,号召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职工、学生、群众认真学习,切实把“文明在我环境中” “文明在我行进中” “文明在我话语中” “文明在我微笑中” “文明在我感恩中”要求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细微的环节中,促进了全县文明新风的形成。

    通过一次次“三下乡”活动,把法律知识、先进文化、科技知识带给农村群众,有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并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灾区充满生机和活力。

    针对一些群众等靠要思想的不良倾向,及时组织枣树村石光武等重建模范,赴全县十多个重灾乡镇,围绕重建房屋、发展产业、感恩奋进等方面作经验交流,对后进群众起到很大的鼓舞鞭策作用,有力促进了农村灾后重建。


    编辑:汪秋萍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城新增4个安居小区
    2010-6-12 22:22:26   来源:广元新闻网






    广元新闻网讯(石玉林) 6月8日,天空零星小雨,但是青川县城小坝安居小区建设现场依然一片忙碌,宁波援建工人正在挖坑植树、种草培土。

    据悉,在“5·12”大地震前,青川县城除明欣安居小区外,在建的万欣小区在地震时受损。之前,由浙江省援建的东山安居小区已于今年4月交付使用。宁波援建青川县城,共投资建设了万众、上坪、小坝3个安居小区,其中,小坝安居小区总用地面积2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634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上坪安居小区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内建幼儿园、小学、高中各一所,万众安居小区总用地面积198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063平方米。

    据了解,县城新增的4个安居小区,均为花园式小区,墙体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均为8度,主要建筑物均为4-6F的住宅楼(带阁楼)及沿街底层的商业、住宅底层一层物业用房组成,小区内各自设有50——110个不等的停车位。

    “8月份,宁波援建的3个安居小区就能完工移交给当地政府。”宁波市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王梁慧说,“漂亮而且质量过硬,受到青川百姓欢迎。”


    编辑:汪秋萍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