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最起码,我们青川人应该记住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省委书记出席青川中学侨爱图书馆捐赠仪式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5日10:40  中国新闻网
  
http://i1.sinaimg.cn/dy/o/2010-06-25/1277433810_9xwrfe.jpg
赵洪祝(左一)出席捐赠仪式
http://i2.sinaimg.cn/dy/o/2010-06-25/1277433810_9536kL.jpg
赵洪祝(左二)向学生赠书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浙江侨网消息,近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出席青川中学侨爱图书馆捐赠仪式,并向该校学生赠书。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浙江籍侨胞向青川中学捐赠60万元,作为图书馆资金和添置图书。
  从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获悉,浙江援建青川的42所学校,已比四川省原定计划提前一个学期全部开学了。(陆翔)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堂里,有没有书来书往(图)
2010-07-18 06:06:00 来源: 浙江日报(杭州) 
  本报记者 杨丽 童桦

  每当新学期开学,全省中小学生手捧散发墨香的新书,这曾经是胡兆进心目中最欣慰的场景,是支撑他常年在一个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柱。

  然而,这一幕他再也看不到了。7月4日,省新华书店集团物流部副经理、党支部书记胡兆进因肺癌离开人世,年仅57岁。

  噩耗传来,熟知他的同事无不扼腕叹息。

  采访中,运输主管袁长明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我们少了一位身先士卒、大公无私的好领导。”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吴淑华等领导同样惋惜:“我们少了一个爱岗敬业、工作细心、任劳任怨的好员工。”

  强忍病痛发送书籍

  今年2月,胡兆进右腿持续数月疼痛,已迈不开步,但他仍坚持上班。

  “今天再不去医院看病,你走到哪,我跟到哪。”妻子孟淑敏发了狠,在家门口拖住准备去上班的胡兆进。

  面对妻子哀求的目光,胡兆进答应了。

  这一看,已是大病,癌细胞已扩散。

  “老胡啊,工作重要,身体就不重要吗……”妻子泣不成声。

  胡兆进的敬业在单位里是出了名的,干活从不吭声、叫苦。

  物流部是新华书店集团劳动强度最大的部门,加班加点是常事。一直以来全省所有中小学生新学期教科书,都是通过他们运到全省各地。为保证课前到书,每年夏天都是他们的“双抢”时节。

  “天都亮了,活全干完了,老胡还不肯走。他要一个楼层一个楼层检查,看有没有汽油车违规停放,有没有电风扇插座没拔掉的……一点点安全隐患都不放过。”“他身体不好,我们让他回家,他不放心,在一旁坐着指挥,有时累了就睡着了……”叉车组长沈和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泣不成声。

  “书库是消防重点部位,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这是重病中的老胡发出的最后一条短信,短信是发给运输主管袁长明的。物流部副经理冯玉凤说,胡兆进1999年到物流部后一直分管运输和安全生产,从未发生过一起大的安全事故。

  胡兆进的敬业还表现在他善于学习,创新工作。他在省新华书店系统工作的25年时间里,先后换过多个岗位,每个岗位他都能迅速掌握工作要领。他编写的《图书发行职业道德培训教材》,填补了当时行业空白。

  胡兆进去世后,我们在下沙出版物流基地办公室里,从他的书柜翻到两本剪贴本,一页一页剪贴的全是各种各样的汽车保养知识。和他共事多年的冯玉凤大姐惊讶地说:“我们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本剪贴本。难怪物流发运、安全生产环节上的问题都难不倒他。”

  三赴青川雪中送炭

  为完成浙江省支援青川教学仪器设备的配送发运任务,胡兆进三赴青川。

  “5·12”地震后,浙江对口援建青川。2009年5月,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受省教育厅教育技术中心委托,为青川县49所中小学配送一批普教仪器和课教用品,老胡作为部门分管经理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重任。

  7月,他和同事们首赴青川,实地查看当地道路和仓库情况,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敲定运输方案。11月4日,他第二次奔赴青川,带领16辆大型货车,历时12天,配送到39所学校。山路崎岖,有的乡镇学校必须转装小货车,重新理包、装货,为此老胡还扭伤了腰,回杭后挂了10余天盐水才缓过劲来。和他同行的上海佳吉快运公司杭州分公司孙经理目睹了那一幕幕场景:“老胡好几次疼得栽倒在旅馆小床上,翻来覆去起不了身。我好几次给他买膏药贴在身上。”有谁相信,癌细胞此时正在疯狂地吞噬着胡兆进的健康。

  今年1月,老胡第三次赶赴青川,完成了剩余10所学校的发运配送任务。启程前,他已经病得很厉害了,腰腿剧痛,并偶有高烧出现,但他忍着不说。领导看到他的身体状况本不打算安排他再去青川,同事们也劝他别去,他坚决不同意:“我去过两次青川,那里道路情况、联络方式等都比较熟悉,让别人去不合适。”谁能想像,胡兆进是以多大的毅力克服剧痛,才圆满完成这一任务的啊!(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关爱他人胜过自己

  “老胡是一只热水瓶,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冯玉凤说。

  搬迁至下沙出版物流基地后,单位有近20位民工碰到子女入学难题。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关心下,胡兆进积极配合发展部的同志,多次奔走相关部门和学校,逐一解决落实。

  他重病住院后,许多同事去看他,他都请求他们“少来”。他还经常向袁长明提起新党员的发展问题,又吩咐,物流部搬迁后留在勾庄仓库的发电机设备长期不使用会损坏,要经常去加油开机试用等。

  但对自己,他一向克己奉公。

  胡兆进分管物流,手下掌握的车子达10多辆,但他自己绝不从中沾一点便利。2007年妻子患乳癌在肿瘤医院治疗,当时,老胡还在勾庄上班,每天晚上下班后,要转两趟车到半山照顾妻子,但他从来没向单位透露半点风声,叫过半点委屈。


  胡兆进住院期间,妻子跟他说,单位领导好意,主动提出家属用车由单位解决,老胡听后大怒:“不准你动用一次公家车辆,你如果用了,我就一个人跑到上海去看病。”说起这个倔强的病人,浙医一院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和护士都印象深刻。主任医师章渭方说:“他身体才好一些,就要求转到普通病房,这在公费病人里很少见。”

  走到生命终点前的胡兆进,对人间有着无限留恋。

  他牵挂着妻子的病痛,儿子的前程。不管每次做化疗多难受,他还会在深夜轻手轻脚走到房内,给妻子盖被子、打蚊子……

  他牵挂着单位的事业、个人的信仰。7月2日,病床上的胡兆进已陷入昏迷。浙江出版联合集团领导来慰问他,并告知他荣获“浙江省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已毫无意识的胡兆进呼吸突然急促、生命曲线大幅波动,两行泪水随之滑落于枕上。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灾区在浙就读中职生顺利毕业均已找到工作
www.jyb.cn 2010年07月18日 作者:朱振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四川灾区在浙就读中职生顺利毕业

六成学生留在当地工作

  本报讯(记者 朱振岳)日前,就读于浙江省绍兴市职教中心的41名青川班学生从校长钱金星手中接过了大红烫金的毕业证书。至此,汶川地震后转移到浙江就读的326名广元、青川学生,于今年7月全部顺利完成了中职阶段的学业,除28人回原籍参加高考,其余毕业生都已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其中有195名学生选择留在浙江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60%。

  据介绍,此次所有在浙江转移就读的地震灾区学生均被安排在杭州中策职业学校、浙江科技工程学校、绍兴市职教中心等9所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的优势专业就读。为保证灾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2008学年实行全免费教育,另给予每生每年3000元伙食补贴和1000元的生活补助;从2009学年起,转移就读学生享受与浙江中职学校学生同等的资助政策。

  各校还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争取社会资金资助的方式解决灾区学生的经济困难,为灾区学生提供所有生活和学习用品,同时把因灾致贫的学生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这些学生在浙安心生活和学习。各接收学校针对广元、青川学生学业的基础情况和学生专业意愿,做好与原教学内容的衔接,精心安排专业教学与顶岗实习,配备最强的师资力量,强化校企合作和技能训练,确保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中国教育报》2010年7月18日第1版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偷窃室友6400元 给孩子机会检察院不起诉

2010-07-20 22:38  来源: 城乡导报 作者:  董艳 余检 编辑: 刘方苹

20岁的小胡是四川“5·12”地震发生后,浙江海事部门组织航运企业、海员协会和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在灾区招收的委培海员。一念之差,他窃取了室友的6400元钱。虽然犯了错,但这个来自灾区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大恶,为了挽救这个孩子,余杭区检察院决定对小胡做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给他一个悔过的机会。
    日前,小胡已顺利度过三个月的考察期。检察机关来到他所在的学校,对他宣读不起诉决定,当天下午,小胡便去船员公司报到,开启他人生新的一页。

为了买电脑鬼使神差犯了错

    “5·12”大地震带给人们的创伤与记忆是深刻的,而灾区的孩子最令人牵挂。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了解到灾区的情况后,想到了可以利用学校委培海员这个平台。通过与海事部门的协调,学校开始定向在灾区招收委培海员,2008年,学校招生20多人,小胡就是其中一个。

    小胡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好,加上在班里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待人也随和有礼貌,和同学关系处得不错。2008年10月,小胡想买台电脑,之前他曾利用业余时间学过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所以想继续钻研,也想在学习之余上上网。可买电脑需要钱,小胡负担不起。10月13日下午1点左右,小胡见室友小亮在寝室睡觉,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他盯着小亮的书桌抽屉看了半天,然后伸出手拉开,拿走了小亮放在里面的1张银行卡。小胡和小亮平时关系要好,所以小胡知道小亮的银行卡密码。

    偷了卡后,小胡赶紧到ATM机上取走了卡内的6400元钱,然后装没事一样又悄悄把银行卡放回小亮的抽屉内。第二天,小胡用其中的4100元钱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可事情总是会暴露,过了两天,小亮发现自己卡内的钱被盗,立刻报了警。看到事情进行到这一步,小胡害怕又后悔,之后,小胡四处借钱,凑足6400元后还给了小亮。虽然钱是还上了,但小胡的事情还是被公安机关查了出来。

法亦有情 检察机关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小胡是来自青川的孩子,身上寄托了很多人的希望。如果走起诉之路,小胡不仅将面临刑事处罚,还将失去前途。承办检察官了解到,小胡在事发后已经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深刻的反省,并积极争取到小亮的谅解,两个孩子恢复了往日的亲密与融洽。而小胡所在学校的领导、老师,也都说小胡平时表现很好,希望检察机关从轻处罚。

    综合所有的因素,余杭区检察院经过慎重讨论,对小胡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察期为三个月。2010年3月16日,检察官到了小胡所在的学校,代表检察院与学校、小胡签订三方帮教协议。在考察期的三个月中,小胡和学校的帮教人、辅导员每月一次来到检察院汇报小胡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提交书面报告。学校表示,小胡积极认罪悔悟,表现良好,而且学习认真,生活上与同学较好相处,还积极参加无偿公益劳动,主动向西南旱灾区、玉树震区捐款。

    三个月考察期结束,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来到小胡的学校,对他宣读不起诉决定。检察官鼓励小胡,要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面对生活,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的关心、关爱,而小胡自己也十分感谢社会、学校对自己的宽容和帮助,表示将会以这三个月的表现为基准点,在以后的人生中遵纪守法,不跨越法律禁区,做一个守法有德的公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抗震救概况灾

http://www.hangzhou.gov.cn 2010-07-21  


  【支援地震灾区概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杭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并下发通知、成立机构,全力做好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5月17日,由市公路管理局组建的杭州交通首批救灾突击队赴川抢建桥梁。5月23日,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市民政、卫生、城乡建委、公安、经合办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抵达四川成都。至5月23日,全市党员交纳“特殊党费”411.3万元。灾后,杭州市派出105名特警赴灾区抢险救灾和维持秩序,22天转战10多个灾区乡镇,转移受灾群众1530人,救助伤员120人,搜寻遇难者遗体17具,运输救援物资101吨。2008年,全市共向灾区捐款捐物8.8亿元,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7294.67万元,收治灾区伤病员155名,建成过渡安置房1.02万套,接收灾区职高学生65名,安排地震灾区在杭务工人员子女入学372名。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川籍务工人员和学生的生活,通过开辟工资结算“绿色通道”、提供返乡便利、进行救灾补助、提供亲情电话卡和免费电话等方式,为全市18.6万名川籍人员提供多方面服务。

  【民营企业向地震灾区伸出援助之手】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杭州娃哈哈集团连续4次向灾区捐款、捐物,合计捐助总额1500万元,调集20多万瓶“娃哈哈”纯净水和饮料送往灾区。华东医药集团赶制价值100多万元骨伤和抗菌素类药品送往四川灾区。浙江杭康药业有限公司、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等6个药械生产和经营企业向灾区提供阿奇霉素注射液、凝血酶冻干粉、脂肪乳注射液等急需药品,总价值570余万元。杭州民营企业在德清投资的大型休闲产品生产基地,承担8.5万顶救灾帐篷和20万套钢架生产任务。

  【四川地震灾区伤员收治】 5月26日,首批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281名伤员乘专列抵达杭州。杭州市医疗机构收治伤员155名。其中,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名、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名、杭州市中医院30名、杭州市红会医院30名、解放军一一七医院30名。至6月底,杭州先后派出8批185名医务人员赴川救灾。在团市委的发动下,870多名陪护志愿者为灾区伤员提供日常陪护、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105人次。

  【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杭州市对口支援青川县下属的竹园镇、白家乡、建峰乡和金子山乡。6月24日,副市长沈坚率市政府代表团赴青川调研灾后重建工作。8月5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对口援建青川县“一镇三乡”灾后重建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还3次赴青川考察。8月25日,杭州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挂牌仪式在青川县竹园镇举行,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包相任指挥部指挥长。9月4日,全体援建干部进驻青川。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市、临安市相应成立分指挥部。9月中下旬,指挥部正式启动首批学校援建项目,在建峰乡、白家乡建设2所九年制学校。杭州市计划用3年时间,在青川新县城援建50多个项目。

  ▲▲资料:四川青川县
  青川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是四川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和川北山区贫困县。青川县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在“5•12”特大地震中成为极重灾县,又是余震集中区。全县面积3216平方千米,辖9镇27乡、268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19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万人。截至2008年12月25日,青川县发生余震4.07万余次,其中震中在青川的9347次。全县确认遇难4697人,受伤15489人,失踪124人,25万人全部受灾。经当地测算,全县灾害损失高达500.8亿元。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4000余万元“特殊党费”发放青川城房重建困难户

[日期:2010-07-21]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王生伟 唐平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王生伟 记者唐平) 7月上旬,四川青川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民政局发出通知,要求各乡镇按有关文件精神,将总额4086万元“特殊党费”发放给有关城镇住房重建困难家庭。



据了解,“5·12”特大地震造成青川县16177户城镇居民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其中需恢复重建16661户。



青川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关于抗震救灾“特殊党费”援助城镇因灾住房损毁困难群众项目的通知》(川民发【2009】37号)文件精神,青川县对“特殊党费”援助城镇困难家庭住房重建项目资金拨付作出相应规定。



按青民发【2010】75号“关于开展抗震救灾‘特殊党费’援助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文件规定,经社区公示、乡镇党委集体审查,县委组织部、民政局、规划和建设局审核,“特殊党费”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再次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共确定6810户家庭作为“特殊党费”援助城镇住房重建对象,按广元市抗震救灾“特殊党费”使用管理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确立的每户6000元的标准发放,发放资金总额为4086万元。



据悉,目前县财政已陆续将援助资金拨付到各乡镇财政所,由各乡镇人民政府通过银行账号直接打卡到户。截至7月20日,该资金已发放过半,预计全部资金将于本月底发放完毕。



责任编辑:段娅珍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手握竹笋 右手拿苹果 4只大熊猫怀起娃娃回“娘家”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06:3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昨日,4只大熊猫妈妈,带着肚子里的小宝宝,离开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基地,来到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开始野外生活。因为它们之前一直生活在野外,这次也算回到“娘家”。这标志着以母兽带仔为特征的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第二期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研究中心专家介绍,入选的4只大熊猫紫竹、英萍、草草、张卡,身体健康并有一定野外生存经验,其中三只有育幼经验,分别来自邛崃和岷山山系。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气候、地形适宜,饲养和医护等设施安全可靠,培训圈内竹子等恢复良好,不过,在运送熊猫妈妈们时,工作人员还为它们准备了竹笋和苹果。
  研究人员将观察及监控大熊猫对产仔巢穴的选择、产仔、育幼等行为以及幼崽的生长发育等情况。科研人员将充分运用先进监测技术,并通过穿特制的大熊猫服装开展研究,杜绝人为干扰,并在适当时期以引入天敌的声音、气味等方式强化培训,使幼仔完全在自然环境中出生和成长,跟母亲一起学习生存技能,大大提高熊猫宝宝在野外成功生存的机率。
  研究中心曾开展了圈养大熊猫“祥祥”的野化培训与放归,参与了野外救护大熊猫“盛林一号”、“泸欣”的野外放归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熊猫妈妈小档案
  大熊猫“英萍”,于2008年10月28日在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附近被救护并送往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经观察救护的大熊猫体表无外伤,但体况较差。“英萍”尚未在圈养条件下产仔。
  大熊猫“紫竹”,生于1999年秋天,2005年底在绵阳平武被发现,次年初被转移到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由于在野外受伤,腰椎骨骨折,“紫竹”不能行走,后肢着地的部位磨损很严重,肌肉大大萎缩。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对其精心治疗和护理,“紫竹”逐渐恢复了行走能力。2009年8月,“紫竹”成功诞下一仔。
  大熊猫“草草”,2002年8月出生于汶川野外,2004年被送到研究中心生活。它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惊吓,但2008年8月6日凌晨,顺利产下一对龙凤双胞胎。
  大熊猫“张卡”,2000年秋出生于雅安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2001年5月8日抢救于宝兴野外,2003年9月被送到研究中心饲养,有多次产仔经验。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供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重建后被指基础设施超前20年 经济仍未恢复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07月28日01:09

第1页:青川经济还不具备造血功能 第2页:难以突破的贫困“瓶颈” 第3页:青川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4页:重灾贫困区长期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青川经济还不具备造血功能

  ■本报记者 王月金 ■唐平

  “5·12”大地震已经过去两年,灾后重建正在改写着青川的历史。

  尽管县城重建推迟了9个月,但目前青川面貌已完全改观。一幢幢崭新的农家小院,一条条新建的环山公路……当地人普遍认为,震后重建使青川基础设施建设至少超前了20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最近对青川经济状况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发现,漂亮的住房里面住着为还债发愁的农户,农业发展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隐忧。

  尹家沟:每户欠债4万元—8万元

  “我们村的农户,95%欠债,每户建房最低按10万元算,贷款5万、国家补贴2万、捐助有一部分,震前还有点积蓄,再向亲戚朋友借点,大概每户负债4—8万。”青川县关庄镇新华村主任张松文5月8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建房成本高,一车沙成本60元,加上运费,运到山下是260元,拉到山上就是600元。”

  新华村尹家沟社坐落在青川县西南的山坳里面,距县城六七十里。上午9点,记者从县城出发,弯曲的山路两旁仍可依稀看出被地震破坏过的痕迹,因路段修葺或因路窄而偶尔堵车。

  上午11点左右,记者一行来到离尹家沟约4公里的河边,由于无可供通车的桥梁,汽车从河道穿行,却深陷在河沟中,只好下车,经过一道摇摇欲坠的铁索桥,徒步向尹家沟进发。

  十多幢白墙黑瓦的房舍,错落有致地散布在三面环山的山坳里,从远处眺望,感觉像是北京周边山区里的度假村。

  几块烙面饼、一碟炒青菜,摆放在因地震被砸掉一角的旧方桌上。记者来到这户正在装修房子的农家,碰巧他们在吃午饭。地震发生时,房主尹大爷84岁的老父与彻底损毁的房屋一起遇难。经过多方筹措,刚在原址建起了新房。

  “房子还没装修好,家具还没有添,已经贷了4万,儿子也快成家了,花钱的日子还会更多。”尹大爷指着没有粉刷的墙壁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耕地少,震前该村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赚钱,每户一般有一个劳力在外打工,田里的庄稼可以保证口粮,养殖几十只长毛兔,有一部分零花钱,虽然收入不高,但不会欠债。

  震后,每户背上了4万元—8万元的债务。

  作为村主任,张松文一年能有6000元工资,平时在当地做些临工还有点收入,但盖房时他还是向定居外地的弟弟借了8万多元。想贷款,考虑到利息,他咬着牙没贷。

  现年42岁的村民尹顺敏,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在河南、山西等地挖铁矿、煤矿,打工期间致残。“身体这样其实不能干重活,没文化,没办法,只能卖苦力,还得去挖矿。”尹顺敏拍着行走不便的腿向记者说。

  “山里人文化低,新华村外出打工者90%以上都只能做普工,卖苦力赚钱。”张松文说,“35岁以上外出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很多人在外干几年就回来了。”

  地震前,尹顺敏打工每月能挣1200多元,除去花销,一年带回家约7000元。地震后,也欠下了6万元的债。“两个孩子上学也需要钱,大的上大专,小的在本县读高中,一年上学得花15000元左右。”

  “地震前还有一亩多地种庄稼,现在,一划归生态功能区,野猪到处出没,因地震损毁而仅剩的四分地种菜,也被野猪糟蹋了。”尹顺敏显得特别无奈,“山上不打粮了,只有买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青川由于多年定位生态保护,大熊猫、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但诸如野猪一类的大型野生动物也开始出没于山上的庄稼地,时时对人构成威胁。庄稼是种不成了,就是村边种的蔬菜也经常被洗劫,动物和人争夺生存资源的现象尤为突出。

  债怎么还?

  不出去打工,没有出路。灾后重建刚开始时,村民还能在当地干临工,现在重建面临完成,再也没有赚钱的路子。尹顺敏说,“打算过段时间,等房子装修好了,还要想法再出去打工。”

  在尹家沟社,记者看到的只是新华村的一部分。张松文告诉记者,他们村一共345户,这边山坳有30户,另外有85户在大山更深处一个山坡上,其他则散居在深山中。

  5月9日,在青川县政府大院过渡性板房办公室里,青川县扶贫办主任雍天雄向记者描述道,“新华村算是青川情况比较好的地方,还有很多更偏远的山区,那里情况更糟,没有通车的路,村民养头猪下山卖,需4个人抬,还要2个人替换,而盖房子的材料要搬上山,成本更高。”

  整县农户负债重

  青川全县约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万人农业人口20.9万人,80%以上生活在大山里。该县农工委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农房重建中,青川县有80%以上的农户存在贷款建房问题。”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调查,在震后青川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中,砖混结构住房户均投资在7万元—12万元左右,木架结构住房均在6万—8万元左右。加上子女就学、生病就医、生产性投入等其他支出,近年来农户户均支出高达9万元—14万元。

  “国家各类补助2万—3万,信贷2万—3万,民间借款1万左右,户均负债4万—8万。”青川县政协副主席李国海向记者解释,地震前,农户是“种粮保吃饭,养殖换油盐,打工挣点学费钱”,而地震后,耕地大面积损毁,余地仅够种菜吃,吃粮要买,也没钱发展养殖业,在家建房也没时间外出打工。

  而且,灾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2007年青川县农民劳均纯收入4897元,和城镇居民职工平均工资12239元相比,差距比值为12.5;2009年农民劳均收入虽然达到6655元,而城镇居民职工平均工资却增至21767元,差距比值扩大为1∶3.27,收入差距绝对额由7342元扩大到了15112元。

  记者从青川县扶贫办了解到,地震导致农村返贫人口数为十多万人,其中4.1万人得到认可,另有6.87万人未获认可。

  农户欠款恐成坏账

  记者在青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了解到,截至2010年3月末,青川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124757万元,其中“三农”贷款余额占贷款总余额的96.5%,现农房重建贷款余额82617万元,占“三农”贷款余额的68.62%。

  贫困户农房重建贷款期限3—5年, 执行基准利率4.8‰。农房重建贷款一年期为5.7660 ‰,三年期为5.8590‰,五年期为6.1380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青川县随机调查的100个农户中,所有农户均因重建住房贷过款,贷款利率上浮30%以内,贷款期限以3年为主,其中57.6%的农户贷款2万元—4万元,28%的农户贷款4万元—6万元。

  青川属于山区县,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地震前不少家庭已经有负债,农房恢复重建又增加了农户负担。农信社相关人士表示,2—3年后农房重建贷款将集中到期,极易产生巨额不良贷款,加之农房难以有效抵押,可能直接导致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支付风险和财务风险。

  不仅欠银行的,还欠建筑公司的账。

  “2008年下半年,我们公司就开始给农户盖房子,大概一套房子五六万元卖给农户,但农户除了用国家补贴的那一两万元钱交了一部分,就再也无力还债了。”成都望重设施公司青川项目部负责人赵碧容告诉记者。

  她说:“我们非常担心钱收不回来。农户实在没钱,许多生活必需品都是贷款买的,政府帮要也要不出来。问政府要,政府也愁着没钱。”

  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县级财政一年的收入,不够发我们一个月的工资,每年财政收入大概是2000多万。”这是记者在青川县政府部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在青川县财政局,记者采访到部门主任邓正一。他说,青川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过去非常贫困,现在发展速度也不快,县级财政收入总量比较小,本级收入2005年1350万元,2007年2115万元,2008年1806万元,2009年则有5838万元,但除去援建项目投资因素产生的3000多万元,实际收入不足1700万元。

  邓正林表示,本级收入增长不牢固,骨干产业对财政支持力不强,特别是基础设施建成后,如果国家不加大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青川财政肯定上不去,还会倒退。

  据了解,2009年青川全县财政总收入250790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838万元,占预算的146%,增长223%。上级一般性财力转移支付收入40213万元,同比增长11%。上级专项补助收入204739万元,下降11%,主要构成为2008年地震灾后大量救灾救济资金。

  记者调查发现,青川县税收、非税收入结构中,灾后重建为主体形成的建安营业税、非税收入银行存款利息等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以上,随着青川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面完工,以重点工程项目拉动财政增收的形势将不复存在,地方财政收入将会面临严峻挑战。

  邓正林说,“青川县政府债务非常高,现在乡镇和县级政府债务是1.8个亿,这里面不包括部门和村级债务。地震以前,政府债务是基本稳住的,而且逐年被消化,那时大概有0.8亿的债务,地震后又形成了1亿多的财政债务。”

  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链断裂

  青川是农业大县,也是农业穷县,农业停留于简单包装,工业处于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经过多年努力,农业上初步形成“一茶、二畜、三橄榄、四山珍、五水产“的产业格局,但地震破坏掉了这一切。

  灾后重建,在国家大力投入下,青川农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2009年—2010年实施的“五园五带”和七十二个示范点已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了解到,截至2009年12月,青川食用菌产业已走出了恢复发展的新路子,高产、高效、多品种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全县畜牧业发展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一系列龙头企业复苏,农业发展走向增长轨道。

  但青川县农业局局长唐怀明向记者表示出了忧虑:“农业龙头企业灾后重建负债率大概是70%左右,农民灾后重建负债率大概是50%左右,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很高的负债率,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链面临断裂。”

  而且,金融体系不健全,对农业贷款全靠信用社,资金重点解决农房贷款,对农业发展无力投入,当前还面临着信贷风险压力。

  农业产业发展还受自然条件制约。青川县属典型的大山区地形,河流溪沟迂回曲折,形成河谷阶地,构成“八山一水一分地”地貌,山高、坡陡、区间狭窄,“5·12”大地震后地质灾害点也急剧增多,影响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此外,“农业科技人员奇缺,我们农口部门都是以前统招统分的大中专生,现在基本都过了50岁,而大学生自主择业以来,青川基本没有大学生来工作。以农业局为例,我在这里工作的10年中,退休了15人,来过专业不擅长的5人,目前仅留下2人。”唐怀明说。

  他表示,农业科技人员知识老化,在职的这些人,没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业务素养。现在国家的培训确实不少,但主要是培训农民的,这些年干部培训进修实际上处于停滞状态,“我们是低水平的人去培训没有水平的人,钱花得很冤枉,不见效果。”

[1] [2] [3] [4]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以突破的贫困“瓶颈”

  ■本报记者 王月金 ■唐平

  “5·12”地震期间,青川基础设施全面瘫痪,成为“孤岛”。两年后,青川基础设施已基本恢复,而且水平超越震前,但青川的历史贫困问题是否由此解决?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先天经济条件差,再加上地理区位等不利因素,尽管灾后重建,青川在基础设施方面赶上或超前了周边地区,但目前青川依然处于远离经济良性发展的“孤岛”中。

  地理区位闭塞致贫

  恢复重建,汶川、北川、青川,同为灾区但相差很大。青川县招商局局长刘绍贤这几天正在为青川招商没有打开局面而发愁,他向记者表示,“地震前,三川经济条件最好的是汶川,最差的是青川。地震后,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缩小了差距,但地震对汶川经济破坏相对较小,它工业基础好,财政收入也多;北川离四川省中心很近,属于安县经济圈的偏腹地带,而青川属于广元偏远地方,很难受到经济带动。”

  记者了解到,汶川虽然多山但交通发达,是阿坝州的南大门,素有阿坝州工业经济走廊之称,农业、工业获得长足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好。北川离绵阳比较近,交通发达,农业产业化基地已具规模,以水电矿产、竹木加工、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生产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也已形成。

  “和汶川、北川不同,地震前,青川很闭塞,路也不通,你看到的路都是地震后建成的。有人说地震前青川经济发展落后汶川、北川20—30年,我感觉一点也不为过。”成都望重设施公司青川项目部负责人赵碧容对记者说。

  地域的闭塞与偏狭决定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青川县政协副主席李国海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同一样物品,青川的价格比外面高得多。例如在成都,一瓶酒是10元,我们这里要15元,蔬菜价格更是几乎翻倍。用电应该是国家同网同价,但我们这里有些偏远的乡镇不是4.5毛一度,而要高许多。”

  患白血病的李国海,对成都和青川的药价有切身体会。他说:“同样一个中药单子,在成都是137元,药吃完了,我拿着这个单子在青川县城拿药,最后你猜多少钱?是371元。这还算好的,许多药在县城,想花高价也买不到。”

  此外,青川是一个多灾的地区,大自然有的灾害,青川都有,而且是重灾。青川地处龙门山带地震频发区,南北气流的交接处,小气候雹灾严重。而含多种重金属矿物质的水源,对老百姓的健康构成威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灾造成青川各种基础设施的投入代价也高于平原地区。打个比方,在平原投入一元钱修路十年内能得到二元钱的回报,而青川,投入一元钱十年内只能回报一毛钱,因为青川经常因为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遭到破坏,路还得重修。

  说起青川的路,记者这几天一直体会着。乘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不时发现道路被山谷或高山阻断。转向时,路边又没交通镜,司机看不到前方,只能鸣笛缓行。道路仅容两辆大车勉强错开,偶尔因路边停车或修路,汽车只能单道通行,堵车是常遇的。

  “地震之前,因为偏僻,青川几乎是和外界隔绝的。”一位不愿具名的青川县教师对记者说,“你不能体会青川震前有多闭塞,一公里平方左右的县城,买点东西都买不到,许多当地人外出就不愿回来了,外来工作的,干上一段时间也都走了。优秀的教师几乎都走了,以至于灾后重建各地援赠的钢琴等乐器,这里的教师不会用。”

  靠山不能吃山

  青川国土面积480万亩,林业用地370万亩,林地占80%,农业人口约21万人。5月6日,在青川县林业局办公室,记者采访到刚开完会的县林业局副局长赵荣。他说,“林业补贴太低,算上林地附带种菌类等,林业收入仅占农民收入的五分之一,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

  记者调查发现,青川人均林地面积14亩多。为保护长江中上游的生态,1999年农户田地大多被纳入退耕还林。当时每亩地补助是230元一年,包括农户栽植树木的成本。之后,政策减持了一段时间,到后来又延续了8年。现在每亩补贴是105元,包括栽树和看护费用。

  一位李姓农户对记者表示,“这点补贴根本不够用,以前请一个临工一天是30元,现在一天是100元—120元。树长大成材后也不许你随便砍伐,砍伐要申请,还有指标控制,很难,我们栽种的林木,我们说的不算。”

  记者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当初不种果树呢?

  “这里的山地适合种桃子、樱桃等,但山上没有路,摘到果子只能用箩筐背下来。到了山下,一筐果子因颠簸而被压烂,要送到市场,还没有交通工具。”谈到这里,李姓农户一脸无奈。

  记者了解到,退耕还林形成的都是用材林,15年—20年才能成材,现在大部分才长了8年—10年。如果成材,会否有农户偷砍林木卖钱以至破坏生态呢?

  赵荣向记者解释,山林离道路一般5-18公里,树砍伐了,没法搬运到路上,即使搬运到了,那本来只值100元的树,可能运费就要花200多元。

  成都望重设施公司项目负责人赵碧蓉向记者介绍,为保护当地生态,在青川县政府主导下,仅在她所承建的300多套农房中,就全部采用了轻钢结构,不得不用的部分木材,也由政府从俄罗斯进口。

  老百姓并不能因林致富,在生态林方面,补贴也极低。

  赵荣对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每亩生态林补贴是5元,即使补贴是10元,一户按维护30亩生态林算,一年补贴也就300元。如果青川人的工作就是为生态林建设服务,按130万亩生态林计算,要养活约25万人,每人占林地5亩多,如果一亩补贴100元,再加上 农户在林地中种点食用菌、养鸡等,每人一年才能保证1000元的收入。

  生态林维护并不简单。记者了解到,山上自然环境差,有的地方有石没土壤,有的地方有土壤没水,许多树栽上,不下雨就枯死了,而现在这天气经常好几个月不下雨,有时下雨就下好几天。在山上栽树一年两年很难成活,有的需要栽三五年,更有甚者,栽的树越长越矮。

  招商引资难

  “青川招商引资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难’。” 5月6日下午记者采访到青川县招商局局长刘绍贤,他表示,按照四川省主体功能规划,青川属于限制开发区,发展工业局限多,虽然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有三十多种,但不是矿带,开采成本高,再说青川生态环境脆弱。

  青川是个林业资源大县,但林产品加工招商也难。青川县副县长周健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林产品在全国叫得响,青川黑木耳是国家黑木耳的质标,茶叶、天麻也非常出名。但产品不成规模,中小企业为主,连初级加工都算不上,龙头企业引进也非常困难。

  山林面积大,“远处看绿幽幽,近处看灌木丛,许多企业来过,考察一番就都走了。”刘绍贤向记者解释,林产品生产一般是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存在一个问题是,山珍产品不成规模,老百姓认知度不高,大面积发展困难。

  尽管如此,青川县利用灾后重建机遇,在竹园镇规划工业集中区用地5000亩左右,计划投入资金8亿元—9亿元,平整场地,配套相应基础设施,建成达到工业园区入驻条件。此外,还投入资金达6000万元,可用地500亩,正在建设黄沙工业集中发展区。

  “但目前引进的企业就两三家,之前我们寄希望于对口援建省份的浙江企业。因为浙江工业发达,有很多资金雄厚、技术成熟的企业,但至今没有一家来投资,估计它们也不会来。”刘绍贤这样解释。

  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场、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青川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没有形成,配套产品稀缺,区位较偏,不利于产品出口,因而不受浙江企业青睐。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突破地域困境,在灾后重建中,青川利用浙江援建机遇,在境外广元建成“飞地”园区,但目前进驻企业也仅11家。

  招商难。刘绍贤表示,人们思想观念也落后,工业及相关内容则很少有人接触和知晓,普通老百姓难以摆脱传统生产和小商小贩经营方式,而且交通落后,影响企业投资信心。

  此外,东部发达地区开放较早,地理位置优越,面向世界市场,目前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国家在项目审批、土地政策上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又基本一致,这样也限制了青川经济发展。

  而且,偏僻山区,可用于发展工业的土地极少,土地不具有保值或增值的价值,客商宁可拿浙江沿海地区30万元/亩的工业土地,也不会要青川3万元/亩的土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恺萌)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专访青川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正永

  ■本报记者 王月金 ■唐平

  “5·12”大地震已经两年有余,在这两年里,青川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7·16”特大洪灾的双重挑战。面对“县城原址重建”和“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大调整,青川县人民在全国各方的倾力援助下负重前行。

  为更多了解极重灾区青川目前的重建状况及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对青川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正永进行了专访。

  中国经济时报:“5·12”地震以来,青川人民开始了重建家园之路,目前青川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正永: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青川经历了很多阶段性的工作,在国家中央基金、援建单位以及社会资金等的大力支持下,在高强度、高密度的投资拉动下,国家要求的许多重建指标都已实现。2009年,青川GDP实现13.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38元。截至目前,920个灾后重建项目已累计开工599个,完工200个。

  我们在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等方面都加大了投资力度。全部开工建设的5.6万户农村重建户目前完工99%,1.3万城镇重建户开工80%,完工48%多。39所中小学校、34所乡镇卫生院已竣工投入使用。川浙产业园10个项目正式落地,引进投资17.2亿元。竹园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全部投产复产,生产能力基本达到震前水平。在重建过程中,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全县新增就业岗位2210个,增加劳动力转移11000人。

  此外,在对口援建方面,浙江的援建是非常重要的,援建是全方位的援建,从住房到基础公共设施,在全县所有乡镇全面开展援建。浙江援建项目共10批536个,已实施517个,其中完工263个。

  中国经济时报:在重建过程中,青川怎么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一起?

  陈正永:在重建中,我们走了一条生态重建、低碳重建之路。青川历史上就是林业生态大县,承载着长江中上游地区国家生态屏障的重任。重建后的青川永远是山清水秀的青川,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水平总体提高。为此,我们主要通过技改促使高耗能企业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节能降耗来发展产业链。例如农房建设,不砍本地一棵天然林木,而从俄罗斯引进木材建房,用轻钢材料建房,有效地保护了青川生态。还有就是,把生态修复提到日程上,包括生态林、经济林的修复。农业发展也走了一条生态、有机、环保之路,不仅发展绿色产品,还打造农村绿色生态环境,引进沼气、太阳能等环保节能项目。

  与此同时,我们建了许多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同一类产业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内。例如,矿产品加工集中在一个区域,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在另一个区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一二三产业互动,把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提升。二产为三产服务,三产为一产服务,循环互动,特别注重三产旅游对一产的带动作用。如今,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基本恢复功能,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已接待海内外游客60余万人次。

  此外,利用重建机会,加快建设信息化、电子商务化的数字青川。由于青川交通不是很发达,属典型的落后偏远地区、贫困山区,又是极重灾区,我们设想通过信息技术,缩短青川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数字青川,包括农村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不仅直接降低了信息流通成本,还方便了和外界交流。

  中国经济时报:在采访中发现青川经济底子薄。灾后重建中,尤其是农村住房重建中,许多农户都欠了债,而且也不知道以后就业出路在哪里,一部分农户返贫现象出现,青川在重建过程中,怎么把重建和扶贫结合在一起?

  陈正永:在重建工作中,我们工作重心就是向产业、就业、扶贫解困转变。虽然在扶贫问题上,政府也做了一些安排,但目前效果还没有达到。青川在全省所有的县中,本身经济综合实力就靠后,地理环境也没有优势,虽然灾后重建使房子盖起来了,外观还好,但要真正达到脱贫目标,还需要更多努力。为解决扶贫问题,我们在几个非常集中的区域发展了一些项目,但连片推进脱贫,我们的压力非常大。

  在就业上,灾后重建一定程度解决了青川劳动力就业问题,但存在的问题是,灾后重建结束后,青川有可能还要靠劳务输出来解决就业。就业是个大问题,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解决,单单从县的层面很难全面实现就业。

  中国经济时报:经过灾后重建,青川的基础设施总体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人说超前了20多年。在青川未来经济发展中,你认为还有哪些制约因素?如何克服?

  陈正永:我们最担心的是青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论从经济总量、经济质量,以及经济运行的效果来看,青川都很差,目前还不能完全尽如人意。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重建后期,投资力度大幅降低后,青川发展用什么来支撑?我们在重建工作的布局中也往这方面考虑,比如说,通过产业的重建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来保证防止投资大幅下滑,通过企业的扩能和恢复企业的运行环境来加大投资。

  通过恢复重建,目前青川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恢复的水平还很低,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粮食生产尚在恢复阶段,畜牧业尚未根本恢复,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还没有启动。工业企业没有全部复产达产,一批骨干企业还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园区建设刚在启动。旅游人数虽大幅增加,但经济带动能力不强,并且具有不可持续性特点。物质供应不能充分保障。

  我们需要国家从一些政策层面提供支持,包括金融、土地、林地流转、扶贫等政策。另外,灾区的一些优势产业,也需要国家给一些扶持,作为县一级没有这么多的财力,更没有相应的人才来发展优势产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灾贫困区长期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本报记者 王月金 ■唐平

  灾前,青川从事着缺乏技术含量和发展规模的传统小农经济。

  如今,各种现代化的先进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但青川经济发展底子薄、基础差、综合经济实力落后,其经济要健康运行还需国家完善长期扶持政策。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青川正在一如既往地举全县之力打造国家生态区,将青川建成中国最具特色的生物基因宝库,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震的破坏,青川生态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亟待国家继续输血来维持。

  低碳社会的绿色屏障

  近两年,在实现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纷纷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绿色新政”,绿色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同样也作出发展战略抉择。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石化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灾后青川成为生态重建区。为建生态区,在500万亩的青川土地上,已建成生态公益林213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60%之多,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50多万亩,使整个青川林地面积达到3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7%。

  “灾后重建解决了青川未来发展定位问题,灾后国家把青川划归为生态重建区,也是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县,这个定位为青川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青川发展的任务,就是为国家保护好生态环境。”青川县政协副主席李国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他表示,青川为国家的绿色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生态功能区不仅对维护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有利,而且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也有利。

  生态贡献从未停止

  记者了解到,建国以来,青川县每十年均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大贡献。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修建宝成铁路,所需枕木主要由青川供应,县统计为400多万立方米;50年代中后期,为国家大炼钢铁提供木材燃料260多万亩;60年代,青川承担了“万众厂”和“新光厂”两个三线厂的土地、粮食、油料等必需物质供给,划拨土地近万亩,占全县平地五分之一。

  70年代中后期,国家为了挽救国宝大熊猫等濒危动物和珙桐等稀有植物,将74平方公里的唐家河划定为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大熊猫)保护区,这是国家现有唯一的封闭型自然保护区。

  “为此,青川将原关虎乡2000多人全面移民搬迁,地方承担100%的移民搬迁安置和90%的搬迁安置费用补给。同时安置了四川最大伐木厂之一的唐家河伐木厂近千名职工,减少了伐木税收400多万元。唐家河周边六个乡镇、十二个村约24000农户的粮食及作物无法正常收成。”李国海对记者说。

  此后,80年代初,国家为发展水电站,在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中部建成了装机70万千瓦的大型具有年调节能力的电站水库,其库容量62.5平方公里,青川被淹没指标占整个电站的84.5%,粮食产量减少三分之一,水田面积减少三分之二,财政收入减少三分之一。

  当时,青川承担移民34000多人,占整个水库移民的85%,青川每八个人要承担一名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由于该项目建设周期长,国家三次调整政策,加之2008年的“5·12”地震,整个库区移民均经历两三次建房。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家为了增加储备和“宝电”建设,将白龙江黄金储量划归国家开采。国家黄金公司初步统计,开采量达38吨。

  记者调查发现,黄金和地方收益一点无关。之前青川县还有农民在金矿上打工,划归国家开采后,一大批人回家了,青川也成了名副其实地躺在金山上的穷汉。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初曾在青川建立多处根据地。青川的天然屏障使红四方面军成为当时红军中兵力最强、后勤保障最好的队伍之一,继而为川陕苏区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创造了条件,保证了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但作为革命老区,青川是普遍政策下的革命老区,没有享受到特殊的政策,至今还连片贫困。

  靠山吃山或成为现实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青川仍很大程度上从事着缺乏技术含量和发展规模的传统小农经济,在工业经济产业升级的趋势下,青川的初级产品加工业还不成体系。在绿色经济新模式中,青川怎么发展?

  青川县副县长周健民向记者表示,节能减排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青川长期以栽树减排为全国作出贡献。如果国家能建立量化的碳指标,例如,青川这里大概一亩林地每年吸收两吨二氧化碳,而浙江工业多,碳排放量大,青川就可以把碳指标卖给浙江,这样,青川森林就成为一种资源,进入市场交易。

  如果这个平台建立,青川的老百姓生活就有保障了,不会因山受穷,一部分农民可以留下,在大山里维护森林,更多的迁移到城镇。人少了,青川的森林自然就减少了人为破坏。

  记者了解到,碳交易来源于1997年12月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其基本方式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和目标。

  从2005年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以每年100%的增量高速成长。2008年全球有近50亿吨CO2当量的碳交易达成,碳交易额达1260亿美元 其中碳排放市场配额是930亿美元。据联合国与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碳交易额预计将达1500亿美元,未来可能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市场。

  可是,“我国目前碳交易机制正在建设中,如果未来国家政策倾斜,允许青川林业进入碳交易国内国际市场,那么青川贫穷的历史将会改写。据了解,目前碳交易的国际价位是125美元每吨,那么青川这几百万亩山地在满足国家需要后,完全可以靠多栽树来保证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周健民说。

  而且,也可以通过国家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来使青川脱困。青川县林业局副局长赵荣说,目前国家生态补贴太低,去年才5元一亩,如果达到100元一亩,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才有保证,才能把维护森林生态作为一种能养活自己的职业。

  此外,赵荣表示,国家生态修复投入青川的也比较低,大概是2亿元—3亿元。生态修复和修路、修房不一样,我们这里修复植被,封山也好、栽树也好,什么手段都用了,因为气候原因,很难修复,去年10月份到今年4月份没下雨,而山上又没有灌溉设施,水也背不上,栽的树成活率极低。

  赵荣认为,在维护山林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由于中央基金数量仅仅占总投资的40%左右,其他资金要求地方配套,或者采用其他方式筹集。青川县属于省级贫困县,根本无力完成配套。

  记者调查还发现,青川经济要跨越式发展还需要智力支持,青川地形复杂,生物多样,居于长江中上游,但像中科院、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等来这里建立研究基地、长期定点研究的还没有。

  当务之急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地震期间,青川县36个乡镇全面受灾,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县城选址批复晚,交通干线重建任务重、施工难度大,部分水利项目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面广点多等因素,青川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压力大。

  记者采访青川县发改局了解到,青川灾后重建资金缺口较大,与汶川、北川横向比,青川受灾程度深、损失大、面积广,重建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纳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280号文件的重建规划项目,其人均投资强度汶川人均为21.6万元,北川人均为9.2万元,青川县仅为6.7万元。所切块的中央基金划拨、援建资金享有青川最少。

  援建资金少没有令青川担心。周健民表示,最担心的是,地震重建过后,国家政策退出,援建单位撤离,农民重新返贫。房子建起了,学校、医院等都建得很漂亮,但有一个问题是,维护这些设施的费用又从何而来?老百姓经济能力倒退,返贫现象严重,又从哪里去找资金发展?

  他说,目前在扶持青川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虽然有国家贫困县的基础,但带了省级贫困县的帽子。地震过后,本来就很脆弱的经济,将会遭受发展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由于灾后重建规划的重大调整,青川县申报新增项目部分纳入了省调整规划(印刷版),但仍有6个项目12.92亿元投资在灾后重建中急需实施,还未纳入规划及中央基金支持。

  记者采访青川县扶贫办了解到,青川县2002年农村建卡贫困人口总数为15561户,44849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948户7348人;低收入贫困人口12613户37501人)。地震导致农村贫困人口数为6.87万人(青川县调查统计上报数据,未得到上级认可)。

  李国海表示,灾后重建为青川建成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建国60年来,青川累计投入经济建设40多亿元,而灾后重建这两年国家就投入青川100多亿元,这对青川的民生工程至关重要,保证了青川2020年实现小康的硬件设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灾后重建对青川未来50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目前青川自身经济运行拉动还欠缺,从援建的材料到援建的施工人员基本都是外来的,设施建好了,他们一走,青川经济运行还是没有资金和足够的技术力量去发动。

  周健民表示,目前国家扶持是输血,青川还没有完全形成造血功能的条件,如果不继续输血,青川还将失血。灾后重建形成了大量的优良资产,但项目后期管护经费和管理人员都十分匮乏。

  对此,青川县发改局建议,将青川县纳入国家贫困县给予政策扶持,制定农业产业、工商、教育、卫生及财政等后期扶持政策和扶贫援助政策,给予生态补偿费支持,纳入转移支付。这样,到2020年青川才不拖中国小康社会的后腿。

  记者在汶川地震灾区调查发现,不仅青川存在以上所面临着的问题,其他重灾区北川、茂县、平武、剑阁、利州、元坝、汉源等也不同程度存在因灾致贫、返贫现象,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整体贫困程度有加深倾向,这亟须国家对其实施特殊的长效扶贫政策。

  青川简介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处于祖国中西部交接地带上。周边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武都区,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

   青川县面积约321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5万人,汉族占97%,有藏、满、蒙、苗、壮、东乡、朝鲜、土家、回族等9个少数民族,有蒿溪、大院两个回族乡。

   青川历史悠久,自西汉置郡至今,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商贾必经之地。氐人曾在此建“仇池国”,历史上著名的阴平古道、景谷道、马鸣阁道,横穿县境东西,连接古丝绸之路。三国时著名的“蜀中三关”之一的白水关雄踞县城东南。

  青川地形略呈新月状,以中山地形为主,兼有低中山、低山、丘陵、台地、谷地、小平坝。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山峦重叠、溪河密布,较大的江河有白龙江、青竹江、乔庄河。境内气候差异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迟、夏短、秋凉、冬长。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较好,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生长发育,但间有旱、涝、雹、风等自然灾害出现。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矿、水、土、气、光等皆有其自身特点。土壤类型多样,按垂直分布规律为黄壤—黄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其中黄壤为基带土壤,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以上为黄棕壤土类,带幅900米—1000米左右;海拔在2200米—2300米以上的为暗棕壤土类,带幅700米—900米左右;海拔在3200米—3400米以上的为亚高山草甸土类,带幅在900米—1200米左右;海拔在3700米以上为裸岩、石坡。

   地下矿藏资源有铁、铜、锌、金、汞、铀、石英、石灰石、锰、煤、天然沥青等,产地70余处,有中型矿床规模的3处,小型矿床规模的近10处。

  植物门类繁多,计有高等植物180多科、900多属、3000多种,以珙桐、银杏、香樟、楠木等有名。低等植物以香菌、竹荪、黑木耳等驰名。青川黑木耳被国家定为地理原产地保护产品。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植物群落分布亦具有带谱性。

  动物中有兽类60多种、鸟类300余种、爬行类10余种、两栖类9种、鱼类70余种。属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小熊猫、猞猁、金猫、豹、林麝、毛冠麝、水鹿、红腹角雉、绿尾虹雉等。三类保护动物有:斑羚、岩羊、大灵猫、小灵猫、血雉、兰马鸡、红腹锦鸡等。

  境内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谌称生态环境完美典范。

  青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占总面积88.3%以上,地层岩性条件以古老的变质岩及灰岩构成,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加之处在摩天岭与龙门山交接的若干个地质断裂带上,龙门山脉三大主断裂带全部经过青川,历来属于地震频发区。

  2008年“5·12”大地震,其烈度达到11度,是青川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毁灭性灾难。截至2010年4月,青川发生余震3万余次,震中在青川4级以上的50次、5级以上8次、6级以上3次。

  青川全县36个乡镇全部受灾,红光、石坝、马公等13个乡镇尤为严重,全县4697人遇难,15453人受伤,25万人全部受灾,城乡住房、学校、医院成片倒塌,基础设施全面瘫痪。农作物受灾面积21万亩,工矿企业受损175家,直接经济损失500.8亿元。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李恺萌)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简介
www.eastmoney.com2010年07月28日 01:03中国经济时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处于祖国中西部交接地带上。周边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武都区,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

  青川县面积约321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5万人,汉族占97%,有藏、满、蒙、苗、壮、东乡、朝鲜、土家、回族等9个少数民族,有蒿溪、大院两个回族乡。

  青川历史悠久,自西汉置郡至今,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商贾必经之地。氐人曾在此建“仇池国”,历史上著名的阴平古道、景谷道、马鸣阁道,横穿县境东西,连接古丝绸之路。三国时著名的“蜀中三关”之一的白水关雄踞县城东南。

  青川地形略呈新月状,以中山地形为主,兼有低中山、低山、丘陵、台地、谷地、小平坝。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山峦重叠、溪河密布,较大的江河有白龙江、青竹江、乔庄河。境内气候差异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迟、夏短、秋凉、冬长。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较好,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生长发育,但间有旱、涝、雹、风等自然灾害出现。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矿、水、土、气、光等皆有其自身特点。土壤类型多样,按垂直分布规律为黄壤—黄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其中黄壤为基带土壤,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以上为黄棕壤土类,带幅900米—1000米左右;海拔在2200米—2300米以上的为暗棕壤土类,带幅700米—900米左右;海拔在3200米—3400米以上的为亚高山草甸土类,带幅在900米—1200米左右;海拔在3700米以上为裸岩、石坡。

  地下矿藏资源有铁、铜、锌、金、汞、铀、石英、石灰石、锰、煤、天然沥青等,产地70余处,有中型矿床规模的3处,小型矿床规模的近10处。

  植物门类繁多,计有高等植物180多科、900多属、3000多种,以珙桐、银杏、香樟、楠木等有名。低等植物以香菌、竹荪、黑木耳等驰名。青川黑木耳被国家定为地理原产地保护产品。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植物群落分布亦具有带谱性。

  动物中有兽类60多种、鸟类300余种、爬行类10余种、两栖类9种、鱼类70余种。属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小熊猫、猞猁、金猫、豹、林麝、毛冠麝、水鹿、红腹角雉、绿尾虹雉等。三类保护动物有:斑羚、岩羊、大灵猫、小灵猫、血雉、兰马鸡、红腹锦鸡等。

  境内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谌称生态环境完美典范。

  青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占总面积88.3%以上,地层岩性条件以古老的变质岩及灰岩构成,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加之处在摩天岭与龙门山交接的若干个地质断裂带上,龙门山脉三大主断裂带全部经过青川,历来属于地震频发区。

  2008年“5·12”大地震,其烈度达到11度,是青川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毁灭性灾难。截至2010年4月,青川发生余震3万余次,震中在青川4级以上的50次、5级以上8次、6级以上3次。

  青川全县36个乡镇全部受灾,红光、石坝、马公等13个乡镇尤为严重,全县4697人遇难,15453人受伤,25万人全部受灾,城乡住房、学校、医院成片倒塌,基础设施全面瘫痪。农作物受灾面积21万亩,工矿企业受损175家,直接经济损失500.8亿元。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与发展并非水火不容

生态补偿何时真正破题
本报记者 李松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02

“不允许我们上山砍树打猎,我们靠什么活?”如果在20年前提出不能猎杀野生动物,任天华可能就是这种反应。
任天华是四川省彭州市小鱼镇中坝村村委会主任,今年53岁,也是四川省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联防队员。

日前参加“中国娇子野生动物保护行”的十余家媒体的记者与专家一道,考察了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等地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在这次活动中,任天华告诉记者,在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大多数村民跟他一样,并不知道野生动物为什么就需要保护,为什么就不能猎杀。

1996年,四川省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建立,任天华就成了保护站的协防员,每个月都会跟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在保护区巡查。这项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他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从事了协助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工作,他才数次看到了难得一见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得到不少乐趣,也让他更多地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

“保护区帮着村里修路,帮助村民寻找工作机会多赚钱。大家生活好了,才理解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其实是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任天华说。

任天华所在的四川省彭州市白水河保护区走的是社区共管的路子。

据白水河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保护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矛盾,所以先后开展了社区沼气池改装项目、社区小母牛畜牧业发展项目、社区协议保护项目等,提高了社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群众的保护意识。目前保护区正准备加大生态旅游步伐,带动周边社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过去,老百姓是靠山吃山,挖药材、偷猎野生动物的情况很普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当地经济很落后,老百姓需要从中获得收益。”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彭仕扬说。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唐家河的生态环境经历了从索取到保护的变化。

新中国建设初期,国家缺少木材,而唐家河所在地区原始森林覆盖率很高,出于建设需要,在这里建立了伐木场,砍伐林木发展经济。据统计,从1965年到1978年,在唐家河采伐的森林面积为49282亩,采伐木材34.9万立方米,生产原木34.27万立方米。

然而,在有效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这个伐木场给唐家河也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影响。

由于对生态的影响,加上陆续在唐家河发现了大熊猫、金丝猴等野生动物,四川省林业厅决定在这里建立保护区。

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四川省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1986年7月9日,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意味着伐木场历史的终结。原来的伐木场工人被分流到了不同的地方。两个自然村的300多户村民被迁走。

彭仕扬告诉记者,在那个时候,建立保护区迁走伐木场和村民,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至今还有当年迁走的贫困家庭到政府来寻求帮助。

据彭仕扬介绍,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占地4万公顷,其中1/3是原始森林,其余2/3经过30年的修复,生态已经恢复得相当不错。目前天然林面积达到35369.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4.73%,有林地覆盖率 91.98%。

北京大学在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黑熊进行跟踪调查后得出结论:这里的黑熊幸福指数比较高。

如今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已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评定为A级自然保护区,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

在彭仕扬看来,如果没有当年建立保护区作出的牺牲,这里的生态环境不会有今天的样子。

“在保护区的建立发展中,我们也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那就是怎么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彭仕扬说,如果只是单纯地保护,不考虑当地百姓的经济发展问题,保护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过度为经济发展让路,那保护区的保护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在经过讨论后,决定与当地社区合作,走合作保护的路子。一方面对当地百姓加强生态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帮助当地百姓发展经济。

“自然保护区禁止搞大开发,但在保护区的缓冲区,由于与当地百姓的生活区域相连接,我们就召集专家进行相关论证,在不影响生态的情况下,适度做一些生态旅游。”彭仕扬说,于是,当地百姓的农家乐开起来了,不少村民在保护区的组织下为旅游者做高山向导、做保护区的联防队员,当地村民得到了增加收入的机会。

此外,保护区通过一些桥梁、供水、修路等建设项目,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不少当地村民在保护区管理处的指导下,做起了蜜蜂养殖等产业。

“我们认为,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如果方法得当,是可以走到一条道上的。”彭仕扬说。

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罗增斌告诉记者,野生动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存在的,在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上甚至还比较突出。“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在保护与发展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减少破坏。”罗增斌说,比如,四川几条重点公路的修建都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区。有的时候为了给保护区让路,干脆就放弃了一些大的项目。因为从长远看,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了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缺少持续性。

虽然在彭仕扬看来,保护与发展并非不可调和,但在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中,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于上下游的生态、水土保持,对于低碳的贡献都很大,但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彭仕扬说,国家在生态补偿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唐家河至今还没有启动生态补偿机制。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538个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2.3%。

彭仕扬告诉记者,这些自然保护区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对全世界生物的多样性保持都作出着贡献。目前我国虽然有生态补偿机制,但投入不够,很多地区甚至还没有启动。在四川,生态补偿的标准是每亩每年补偿10元钱。此外,保护区的基础建设投入、工作人员待遇都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保工程补偿标准差距悬殊 ■西部林业待遇低留不住人才 ■吃饭财政难以兼顾野生动物保护
中国大河上游地区渴望生态补偿
本报记者 潘圆
---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02

一个“钱”字正让长江黄河上游的林业部门、保护区的负责人们面有难色,也让他们对呼吁了多年的生态补偿满怀期望。
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与其他十余家媒体的记者及专家一道,走访了四川的彭州白水河、什邡和绵竹九顶山、青川唐家河、平武王朗、松潘草原、红原湿地、马尔康峡谷、丹巴村寨、宝兴蜂桶寨、雅安碧峰峡等多个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这些地方既是此次“中国娇子野生动物保护行”重点考察的地区,也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地区在保护生态和发展之间面临的最大困惑是资金的匮乏。

因为没有钱,搞了野生动物保护这么多年,许多地区对自身的家底并不清楚。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的龚智强告诉记者,阿坝州是少数民族地区,财力有限,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资金不足。本应5年搞一次的野生动物普查,几十年都没有搞过。因为没钱,想搞一些大型的宣传广告,印一些精美点的宣传手册都拿不出钱来。

同样是因为缺钱,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的科研宣教中心的装修费用至今还没有着落。蜂桶寨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王勇指着二楼的动物标本展区告诉记者,因为没有除湿设备,这些标本的保存很困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地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老少边穷,几乎都处在长江、黄河或是大渡河等重要水系的上游位置,山高林密,在中国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这些地方经济多以农牧业为主,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基础设施、百姓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仍脱不了一个“穷”字。财政大多是吃饭财政。每年用于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拨款,自己能够投入的钱少得可怜。

天保工程补偿标准东西部差距悬殊

阿坝州红原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杨富全说,中央拨的天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用于森林管护、野生动物保护的钱每年大约130万元。而仅用于天保职工工资一块的钱就要占到天保资金的60%~70%。

阿坝州林业局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以天保项目为例,按国家标准,管护费应该是5元一亩。目前阿坝州发下去的管护费大约是每亩1.47元。而东部一些富裕地区依靠地方财政的投入,每亩补偿能达到十几二十元。

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林业局的有关同志介绍说,由于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属静态投资标准,制定方案时未考虑物价上涨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因素、森林资源管护面积增长因素,管护费标准没提高,地方配套资金又不能落实到位,导致劳动报酬偏低,与同地区同属性工作人员相比差距较大。

丹巴县有关同志说,2000年国家天保工程规定的造林费用标准是200元每亩,其中中央拨款160元,地方配套资金40元,但地方配套资金一直没有到位。而丹巴县管护费的标准是有林地2.49元/亩,灌木林地每亩0.45元。

四川省林业厅的苏曲批说,整个甘孜州的森林管护费算下来一亩地大约在1元钱。

西部林业待遇低留不住人才

因为待遇低,条件艰苦,人才缺乏成为这些生态脆弱地区的隐痛。

阿坝州林业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黄坤元说,为了治沙,他们花20多万元买进了一台检测设备,但具体如何用设备进行分析,却没人弄得明白。

丹巴林业局局长程中林介绍说,2007年他们在农大物色了两个专业对口的学生,让他们先实习,承诺进入企业后就给中层干部待遇,但对方只在此实习了三个月就离去了。

多年来丹巴县林业系统都是只出不进,专业人员更是少得可怜,不要说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都没有。去年他们借调了一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此人是四川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毕业的,但在县林业局只呆了半个月就走了,宁愿辞职放弃专业去高速路收费站收费。

丹巴县林业局建了个野生动物繁养基地,主要用于医治伤病的野生动物,并进行科研养殖,但因为没有专业人才,举步维艰,现在医治伤病的野生动物只能找当地的兽医。科研更是无从谈起。

同样是因为人才缺乏,一些生态保护研究也无法顺利进行。丹巴县林业局的同志感叹,这里真是太穷了。

吃饭财政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生态修护项目资金一部分靠国家拨款,一部分是地方配套。还有一部分项目的钱来自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等国际组织或民间机构。但这部分占的比例不大。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地区都是贫困落后地区,很多地方都是吃饭财政,有的县财政收入只有几百万元,这点钱连发工资都不够,而加上基础建设等各种投入,财政支出要到亿元以上,这使得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成为地方经济的命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这些地区多是上游地区,水电站的兴建,被一些地方看作拉动经济的重要方式。而建设水电站,肯定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且,因为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一些污染项目有许多限制。如何发展,如何处理协调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成为这些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

阿坝州的一位县领导认为,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业。像他所在的县有锂矿,锂矿每年上缴的税收在县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但开矿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污染。如果国家生态补偿到位,县里是可以关闭矿厂的。但是如果没补偿,关了矿厂,财政收入钱从哪来?地方经济要如何发展呢?

再比如水电厂。这位县领导认为,怒江流域的水电站项目争议很大,很多专家论证不同意建,可是当地百姓举双手赞成。为什么?因为水电站能给地方带来切实的好处,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对地方而言,水电项目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财税收入增加,二是百姓就业增加,三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
关于印发《青川县“5.12”地震灾后县城重建
有关问题的补充实施意见》的通知




乔庄镇人民政府,县级各相关部门:
    《青川县“5.12”地震灾后县城重建有关问题的补充实施意见》已经县重建委第十四次全体成员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青川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代章)
                                                                                                                                           二○一○年七月二十日


    为加快“5.12”地震灾后县城恢复重建步伐,又好又快建设美好新县城,根据《汶川地震灾区城镇毁损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拆除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2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重建住房分配安置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0〕122号)以及《青川县“5.12”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实施方案》(青重建委〔2009〕1号)、《青川县城规划区内灾后房屋拆迁安置方案》(青重建委〔2009〕15号)、《关于地震灾后县城重建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青重建委〔2009〕31号)、《青川县“5.12”地震灾后县城重建有关问题补充实施意见》(青重建委〔2010〕4号)、《青川县“5.12”地震灾后县城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实施意见》(青重建委〔2010〕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省委、省政府对灾区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和县城规划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补充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围绕“脱胎换骨”提升品质、彰显特色、加快发展这一新的要求,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统筹兼顾、推进科学重建、依法重建,又好又快建设美好新县城。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严格规划、依法推进;南拓北控、拥江发展;文化精致、生态园林。
    (三)总体目标
    按照县城新的规划,实现“脱胎换骨”的要求,把县城建成安全、生态、宜居、文化的现代园林城市。
    二、房屋拆除拆迁
    (一)拆除拆迁范围
    1、老县城规划区内三条断裂带及避让区所涉及的建筑物;
    2、因城市规划需要拆除拆迁的建筑物;
    3、老县城地质灾害避让影响区内的建筑物;
    4、规划区内违规违章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房屋拆除拆迁安置方式
    政府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在上坪等新区规划建设集商业、居住和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住小区。住房被拆除拆迁后,住房产权人可在上坪新区申购(置换)安居房(小高层电梯公寓除外);商铺被拆除拆迁后,商铺产权人可在上坪新区按照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对商铺进行排序申购(置换)。
    (三)房屋拆除安置补助政策
    1、所有的危房鉴定一律以青川县灾后城镇住房恢复重建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快乔庄城区灾后受损可修复房屋维修加固工作的通知》(青城建办〔2009〕12号)文件已公示无异议和有异议已经复核的结论为准。
    2、经鉴定为必须拆除的自有产权房屋,根据《汶川地震灾区城镇毁损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拆除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26号)文件精神,以幢为单位,依法实施拆除;个别住户对应该拆除的毁损住房自行维修加固的必须依法无条件拆除,被拆除户可按政策享受国家毁损住房补助资金。毁损住房拆除后对因规划需要不能就地、就近重建而只能在上坪申购安居房的住户,给予不超过7000元/户的补助。
    3、老城区经鉴定必须拆除的自有产权住房拆除后,住户在上坪新区按安居房销售优惠价格1500元/㎡进行申购,并实行楼层差价。同时,在申购安居房总金额中优惠6%的购房款,并按相关规定办理产权登记。
    4、老城区经鉴定必须拆除的商铺拆除后,商铺产权人可在上坪新区按商铺重建优惠价格1875元/㎡进行等面积申购并优惠8%的购买款;新购商铺面积超出原商铺产权登记面积的部分按优惠价格2000元/㎡予以购买(原则上不得超过原产权面积10%),同时,新购商铺按规划要求完成了店牌店招及风貌塑造的,按原商铺房产证产权登记面积给予500元/㎡的奖励资金,并按相关规定办理产权登记。
    5、因规划调整需要拆除的在建项目工程,由县城重建指挥部拆除拆迁组牵头,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业主单位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实物量进行核实和建筑成本进行评估,以货币形式补偿给施工企业后拆除。
    6、因规划调整不能按原方案继续联建住房的产权人,可通过摇号的方式,优先在清理出来的老城区联建住房(安居房)中申请联建(购买);也可在上坪新区申购安居房或商铺,申购时参照住房(商铺)拆除后申购政策办理。
    7、凡是在县城规划区内未经规划和建设部门批准私自搭建、不具有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违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必须无条件限期依法拆除。
    (四)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政策
    1、根据青城建办〔2009〕12号文件,经鉴定为可维修加固的整幢住房,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实施拆迁;由县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房屋实施评估后,进行产权置换或货币补偿。进行产权置换的,按照拆迁规定实行新旧房补差、面积补差。
    2、经鉴定为可维修加固的商铺在拆迁时,由县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商铺实施评估后,进行货币补偿或产权置换。进行产权置换的,同等面积不再补差;新购商铺面积超出原面积部分按优惠价格2000元/㎡予以购买(原则上不得超过原产权面积10%);新购商铺面积不足原面积部分按评估价给予补偿;同时,新购商铺按规划要求完成了店牌店招及风貌塑造的,按原商铺房产证产权登记面积给予500元/㎡的奖励资金,并按相关规定办理产权登记。
    3、住房(商铺)拆迁后,选择货币补偿终结的房屋产权人,不能在新区按优惠价购买安居房(商铺)。
    (五)房屋拆迁后的过渡安置政策
    1、住房拆迁后以货币过渡安置为主。过渡补助标准按被拆迁住房面积5元/㎡·月执行,过渡补助时间为12个月;享受了货币过渡安置的住户,不得再占用板房或政府统一安排的其他过渡房屋。
    2、经鉴定为可维修加固的商铺在拆迁后,考虑到原商铺产权人的租金损失,对原商铺产权人按拆迁商铺房屋产权登记面积给予歇业补助,其中底层商铺按40元/㎡·月执行;二层及以上商铺按20元/㎡·月执行,歇业补助时间为12个月。
    3、县国投公司投资经营管理的新区商业铺面统一采取分类分区进行租赁经营。商铺被拆除拆迁后,经营户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取得租赁经营权,并享受如下优惠政策:第一年商铺租金按竞租价80%执行,规费全免;第二年商铺租金按竞租价85%执行,规费减免50%。优惠政策执行时间为两年。经营户在享受优惠期间对商铺装修产生的费用,政府收回时不予补偿。
    三、县城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资格认定和清理
    (一)住房保障的原则
    县城城镇受灾家庭住房保障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户户有房,一户一房”的目标。
    (二)联建(自建)住房资格认定
    在县城乔庄镇自有产权住房因灾毁损且已整幢拆除的城镇受灾家庭,可参与县城原址(异址)联建(自建)住房。
    (三)申购安居房资格认定
    1、在县城乔庄镇自有产权住房因灾毁损且已整幢拆除的城镇受灾家庭,不再参与联建(自建)住房的,可申购安居房。
    2、在青川县境内有固定职业(由单位和社保机构提供工资及社保证明)或稳定生活来源(由社区和工商税务部门提供相关证明)、且在县内他处无产权住房的乔庄镇城镇居民户籍家庭才能申购安居房。
    3、其他既不符合联建(自建)住房资格,又不符合申购安居房资格的乔庄镇城镇居民户可以购买商品房或租住安居房。
    (四)县城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的城镇居民户籍家庭,在租住廉租房后,不得再参加联建(自建)住房或申购安居房。
    (五)全面开展住房重建资格清理
    凡在联建(自建)住房和安居房申购工作中,违反本文件政策规定的户主,应主动到县城重建指挥部住房保障组退出联建(自建)住房或申购安居房资格。禁止任何形式的私下倒卖安居房房号和联建(自建)住房资格,违规联建(自建)住房户或安居房申购户未在8月30日前主动退出的,由县纪委、监察局等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保障性住房补充政策
    (一)符合享受保障性住房条件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可在上坪新区申购50㎡/套的小户型安居房,销售优惠价格为800元/㎡,并参照安居房销售执行楼层差价;以实际测量为准,所购安居房面积不足保障性住房面积60㎡/户标准的部分,按500元/㎡给予购房户补助。
    (二)县城所销售的50㎡/套小户型安居房都经过了简易装修,县城城镇居民家庭在申购时应缴纳部分装修费用2000元/套。
    五、县城城镇受灾家庭外迁安置补助奖励政策
    (一)补助对象
    “5.12”地震时,县城乔庄城区内拥有独立房屋产权证住房因灾毁损且已完全拆除、自愿放弃联建(自建)住房或申购安居房资格、且在县域外进行了异地安置的城镇受灾家庭。
    (二)审核要件
    1、本人申请;2、房产证和土地证原件;3、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4、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5、外迁承诺书。
    (三)审核程序
    1、有外迁意愿的城镇受灾家庭提出申请,经所在社区居委会、乔庄镇人民政府进行初审。
    2、申请家庭将初审合格后的资料送县城重建指挥部住房保障组复核。由县规划和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核实并注销原《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同时,对其外迁地所购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进行审核。
    3、申请家庭若采取投亲靠友的方式进行外迁安置,必须出具投亲靠友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户口迁入证明。
    4、经县城重建指挥部住房保障组审核批准并销号后,县财政局对资金补助标准和金额进行审批,县城重建指挥部拆除拆迁组出具已收回板房的证明后,由县财政局直接发放资金到户。
    (四)补助标准
    1、享受青川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关于印发<青川县“5.12”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青重建委〔2009〕1号)文件规定享受国家毁损住房补助资金。
    2、外迁补助标准:在2010年8月30日前交回《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给相关职能部门;签订《外迁协议》并进行公证;完成外迁的居民,给予20000元/户的补助。
    (五)享受外迁安置补助政策的居民一律不再享受青川县灾后廉租房、安居房、联建(自建)住房等重建相关优惠政策。
    六、其它
    (一)本补充实施意见与《青川县“5.12”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实施方案》(青重建委〔2009〕1号)、《青川县城规划区内灾后房屋拆迁安置方案》(青重建委〔2009〕15号)、《关于地震灾后县城重建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青重建委〔2009〕31号)、《青川县“5.12”地震灾后县城重建有关问题补充实施意见》(青重建委〔2010〕4号)、《青川县“5.12”地震灾后县城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实施意见》(青重建委〔2010〕5号)等文件精神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本补充实施意见为准。
    (二)本补充实施意见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七、本补充实施意见由县城重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脱胎换骨”城规划建设推进纪实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10-07-19 )来源: 广元日报
 

http://guangyuan.scol.com.cn/sdxw/img/attachement/jpg/site110/20100719/00241d97706e0dadcbf403.jpg

青川县城新区一角

    7月13日,青川县委、县政府及广元市青川县城规划建设指挥部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实现青川县城“大拆大建、脱胎换骨”的指示精神,加快县城规划建设。

    不久的将来,一个安全、宜居、生态、文化的现代山水园林的新县城将逐步展现出迷人风姿。

    坚定信心,把挑战转化为机遇

    为打造西部发展高地,省委省政府在“5·12”两周年之际适时提出用“脱胎换骨”的新要求指导后期重建工作。青川县城建设无论是拓展新区还是建设老城,都要在更高标准上去建设,这是省委、省政府从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新要求。

    青川县城重建有其特殊的困难,板房多次腾挪,多重矛盾集聚,建设规划滞后,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地震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城规划,县城新区由宁波城市规划研究院进行编制,在浙江省指挥部、宁波市指挥部的倾力援建下,一座现代化的新区已初具雏形,但老城区因断裂带避让和滑坡体问题,一直没有一家设计单位愿意来做,重建时间又紧,缺乏项目资金支持,市政建设刻不容缓,因此只能沿用2003年版控制性详规,这与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相比,与“脱胎换骨”的新要求相比,差距还十分巨大。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青川县城老城区建设,迅速指定省规院派出最强的力量,在今年7月25日前完成县城老城区详细规划,并提交省委、省政府审定后施行。

    县委、县政府表示,将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一年多来,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县城拆除拆迁76万平方米,腾挪板房9000多间,项目开工达到99.4%,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城创造了有利条件。青川老县城要“脱胎换骨”,又将面临着几百户房屋拆除拆迁等诸多问题,重建任务将更加繁重,坚定信心,把挑战转化为机遇,成为该县干部群众的必然选择。

    凸显特色,高起点、高标准规划

    县城重建是青川灾后重建的重要工程,当前,最紧要的是把老城拆下去、绿起来、管得好,新区要加快进度、早日完工。

    县城规划总体思路:南拓北控、拥江发展、文化精致、生态园林。“南拓北控”,即南拓至下坪金洞坪,将金洞坪、下坪纳入城市规划区,加快县城新区建设,繁荣新区商业,提升商气,聚集人气;同时控制老城区商业网点布局和住房建设。“拥江发展”,即围绕乔庄河,南至金洞坪,北至大沟,沿河发展。“文化精致”,即突出打造战国木椟历史文化和感恩奋进的时代文化。“生态园林”,即加快城周绿化、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城市节点绿化工作,真正实现城市走进森林、森林拥抱城市,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城市。

    县城建设的基本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胎换骨”的新要求,建成安全、宜居、生态、文化的现代山水园林小县城。

    老城区新规划突出体现四大特色:一是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3条断裂带和地质灾害避让区的房屋必须全部拆除。二是增加绿化,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森林拥抱城市。三是挖掘城市内涵,彰显特色文化。以战国木椟文化为主,增加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品位。四是尊重实际,重在完善提升。新规划既坚决实现了省委省政府“脱胎换骨”的新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青川现有建设实际,尽量降低重建成本,尽早实现群众安居安定。

    以最坚决态度,加快老城区拆除拆迁

    拆除中,将把握三个原则:确保群众永久安全,坚决执行新规划,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断裂带上及避让区内房屋、地质灾害避让区内房屋、按规划需要拆除的、违规违章建筑必须拆除。

    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全县范围抽调一批精干力量,组成若干拆迁拆除工作组,分段、分幢、分户包干,限期完成任务。每幢房屋明确拆迁主体、责任领导、责任人员、拆除时间,倒排工期,限期拆除。凡拆除拆迁中涉及到的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必须讲大局,讲纪律,带头拆迁,坚持依法拆除和强制拆除相结合。

    对拆迁拆除群众以货币安置为主,鼓励租房过渡。对商铺在置换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歇业补贴和政策优惠。7月底前,完成食品公司、移民办、青川中学、万兴广场、省道105线部分房屋、盐业公司的拆迁拆除。8月份完成广交楼、建兴酒楼、鸿运超市、省道105线等房屋拆除。9月份重点抓好其它地块房屋的拆迁拆除。

    加大投入,打造一流新区

    县城新区有基础,框架基本形成,功能基本配套,围绕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要尽快完成新区控制性规划,部分节点完成修建性规划。

    加大新区投入,进一步强化功能配套。一是加快新区已建成项目移交和使用,发挥其最大效用。二是加快学校、安居房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完善市政道路、商业网点规划,加快节点绿化、美化,注重精致、提升品位。加快金洞坪治理、金洞坪至入口一号桥市政道路建设,尽快完成北井坝干道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新区功能,努力建设一流最美新区。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服务浙江援建项目,确保9月底前所有援建项目全部完工。三是加快中央基金项目建设进度。

    按照省市要求,县城老城区人口必须适当分流疏解。为此,县城新区规划上坪用地70亩,建设住房小区,确保年底建成入住。

    当前,县城是一个大工地,脏乱差现象突出,车辆拥堵严重,严重影响青川灾后重建形象。县建设、城管、工商、爱卫、交管等部门、乔庄镇下大力气,重拳出击予以治理。

    加强对北井坝入城干道、县城街道的管理,迅速打通滨河路和桅杆梁山路,实现交通分流,消除“肠梗塞”,同时北井坝入城干道施工昼夜加班,尽快建成通车。县城街道严禁建筑材料占道、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加强路面保洁,确保城区街道交通畅通、有序经营,保证车流顺畅通行和人员安全。加强对施工工地的规范管理,运送砂石、土料车辆一律封闭运输,每个工地都要逗硬落实10至15米的水泥硬化道路。加大县城区环境治理和卫生保洁,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还群众一个干净、清爽的城市环境。


编辑: 刘彦谷 [关闭窗口]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城重建从艰难走向新生
□ 石玉林


  漫步青川县城,乔庄河畔一幢幢建筑物拔地而起,桅杆墚下一条条马路宽敞漂亮,大街上一个个笑脸可掬……一座美丽新县城正在从图纸跃向地平面。然而面对青川县城重建选址确定晚、重建时间紧迫、安全可用地少、板房腾挪难、洪灾影响大等重重困难,浙江和宁波人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让青川县城重建从艰难走向新生。
  机器轰鸣随处可闻,工人忙碌到处可见,重建场面如火如荼……时至寒冬,记者漫步在青川县城乔庄镇,到处是天寒地冻,而安居小区、学校、医院、文化中心、广电中心、桥梁、道路、市政工程等重建工地热浪袭人,毫无一丝寒意。
  这一切让青川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是,在这一派欣喜的背后,究竟凝聚着浙江省、宁波市援建者多少汗水和艰辛,究竟承载着援建者多少重担和责任?
  前期规划
  一道难解的加法题
  今年6月2日,青川县城原址重建确定至今,县城重建高潮迭起。
  昨日,记者走进宁波援建指挥部板房办公室,遇到正在开协调会的指挥长史济权。
  “今年是重建形势变化最大的一年,援建碰到了最大的困难,承受了最大的压力,面临着最大的挑战。今年5月7日,四川省政府明确表示青川县城将原址重建,6月2日青川县城原址重建方案正式确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到2010年9月底剩下不过16个月,任务特别重,时间特别紧,困难特别多,要求特别高。”一提起县城重建时,史济权侃侃而谈:“非常之时,我们就采取非常之策、非常之举、非常之为,发扬红军精神,敢于亮剑,克难前行,不胜不休。”
  “面临新形势,我们破解了一道难解的加法题。”宁波援建指挥部规划组长王力平接过话茬:以前乔庄镇只是按照普通的一个镇来规划和设计,县城在乔庄原址重建确定后,以前的既定规划便全部打乱,县城所需要的基础配套设施必须重新规划,当时时间非常紧迫,为了搞好县城前期规划,宁波市规划局、规划设计院等单位抽调近50名骨干,前来测绘和调查,变‘串联’为‘并联’,做到总规、详规、设计、施工四同步。为让项目科学选址、科学落地、科学建设,他们足迹遍布乔庄,吃透了1.1平米的土地。很多项目不得不采取选址与规划同步推进。乔庄镇北井坝、小坝、上坪等全是荒地,基础设施空白、基础资料全无,根本不具备“三通一平”基本开工条件,光是乔庄高中就4次变更规划、3次变更选址。
  项目规划设计与具体实施的矛盾层出不穷。据王力平介绍:广电中心项目和文化中心项目,在地基开挖中都遇到很棘手的问题,原来设计图是人工挖空技术,但是按图施工挖到一定深度时,地层出现硬土和岩石,人工挖不动,设计人员只好重新设计,把广电中心改成柱下混凝基础,文化中心采用局部爆破,才让问题迎刃而解。
  解决了这些问题,还得考虑怎样规划和设计才符合青川灾后重建实际,要建得起、用得起、养得起。广电中心项目从当初规划的4500万元调减为2200万元,既符合安全质量要求,又因地制宜。
  一道难解的加法题被这样破解了,一套安全、质量、经济、美观、适用、节地的《青川县城灾后恢复总体规划》终于出炉,一举通过四川省政府评审。
  项目推进
  攻坚克难破解重重难题
  《青川县城灾后恢复总体规划》通过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项目落地、推进、运行、维护等重重难题还在等着援建者破解。
  项目要落地,可青川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县城乔庄镇更是如此,要避开地质灾害点、次生灾害威胁区和三条地震断裂带,县城重建安全可用地仅1.1平方公里,但这1.1平方公里却全是搭满了板房和过渡房,让规划好的项目难以落地。
  板房腾挪,临时过渡房拆除,势在必行。板房腾挪不光是再次安置,关键是无空地来搭建板房。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只好拆除老县城危房再搭建板房。但因拆迁难度大,板房搭建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只好想办法多搭建板房,主要是让群众早点住进新房。”宁波援建者风趣地说。宁波市援建指挥部与青川县形成合力,采取填埋低洼地、劈山平地、跨河填土等方式搭建板房。吃过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不足一个月搭建板房2100多套、腾挪板房4300多套、拆除临时过渡房1000多间,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承接板房搭建重任落在宁波建工头上。在小坝搭建板房期间,最深填土的洼地深达5米,建523套板房就填土4万多立方。为了在6月20日之前完成板房搭建,宁波建工出动各类大型机械30多台,400多工人昼夜施工。据宁波建工援建青川负责人毛伟军回忆,为了抢工期,他们只好把工作时间延长到晚上12点,每天连续高强度作业17个小时。
  项目落地后,接下来是施工难。交通不便、建材紧缺、余震不断、汛期偏长、停水停电,这是援建者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青川交通极为落后,运输成本高、风险大,很多建材供应商不愿意发货,援建者只好多次上广元、绵阳、成都等地采购。在“716”洪灾期间,由于青川道路多处塌方,交通堵塞,宁波建设便采用原始的毛驴拖运河砂等建材。宁波建工在劈开赶场垭搭建板房时,由于工地偏僻,没水没电,只能用洒水车从河沟运水到垭顶,用发电机发电施工。宁波建设集团援建青川负责人王波讲了一件感人的事:一天凌晨2点左右,工地急需一车混凝土被堵在半道上,路窄避让不开,他们只好找来修理工帮助别人把车修好,才让混凝土及时运进工地。
  在工程建设中,余震不断、汛期偏长是宁波交工遇到的最大麻烦。宁波交工援建青川负责人吴涛说:最怕余震造成桥梁施工断桩,幸好在建的乔庄大桥经过检测全部优良。汛期时间偏长,水来得快,给道路桥梁施工带来很大麻烦。在洪灾中宁波交工6台钻机被冲走,直接损失近200多万元。
  洪灾让县城重建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据宁波市政援建青川项目经理李剡华回忆,当时乔庄河亲水平台100多米围堰施工刚完,由于连续降大雨,河道洪水猛涨比防洪堤高一半,不到1小时围堰全被冲毁,营地进水1米多深,施工设备被冲毁,工地多数被冲毁……
  “在项目推进中,虽然碰到了重重难题,但是我们发扬红军精神,勇于亮剑,攻艰克难,攻下了一座座堡垒,实现了一个个目标。”看到县城重建欣欣向荣,史济权面露笑容地说。
  克服生活困难
  宁波援建人成为青川人
  “宁波援建巴山暖,青川不忘甬江情。”“吃饭不忘共产党,喝水不忘宁波兄。”……在青川县城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无一不体现着宁波援建者对青川人民的深情厚谊。
  乔庄幼儿园负责人廖长霞深有体会地说,得知幼儿园是首批完工项目,明年春季就可入住,内心非常激动。我们在板房教室里呆了3个学期,一想到即将入住的新教学楼,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每天都看到援建者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施工,连雨雪天气都不停工,真的很感谢他们。
  为了新县城早日建成,宁波援建指挥组织宁波建工、宁波建设、宁波交工、宁波市政等大型企业集团参加援建,1500多人入驻青川,开展大会战。由于水土不服、饮食差异,很多援建人员一到青川就得风湿、流鼻血、拉肚子。浙江围海集团援建青川项目部经理黄艳蕾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从未出过远门,一到青川一片狼藉,让人欲哭无泪。由于青川的麻辣和水土影响,她得了胆囊炎,3天没吃东西,回家休养了几天,又急忙赶回青川工地。
  为了安心援建,宁波建工援建人员蔡世良、贺丽媛和施伟强、张青香两对年轻人在入川先办了婚礼;宁波市政援建项目经理章孟册由于抢工期则不能按时回家赴婚约。
  宁波建工援建青川负责人毛伟军从今年4月30到青川,中途只回过两次家,一次是7月21母亲病重,一次是9月7日母亲病逝,却未看上母亲最后一眼,而小舅患癌症和岳父中风住院根本无暇顾及。
  宁波交工党支部书记林国平今年6月30日就该退休,却在青川退休不退岗,90岁的老母亲一直住在医院,爱人从楼上摔下把脊椎骨摔断,都抽不出时间回家探望。
  宁波援建指挥部规划组长王力平,带着脚部韧带2度损伤,一边拄着拐杖工作,一边自己理疗脚伤,一边夜以继日地规划、设计。
  宁波市援建指挥部指挥长史济权有时是一边输液一边工作。今年初一次下乡途中把脚扭伤,仍一瘸一跛地坚持深入工地。今年春节前,他的岳母患咽喉癌晚期,弥留之际想见上他一面,等他忙完手头工作回去,岳母已经闭上眼睛。
  事例不胜枚举,感动随处可见。在援建中,宁波人把青川当家,把青川群众当亲人。“现在我们成为青川人啦!”宁波援建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史克清如是说。
  援建从艰难身上踏过,一个秀美的山水之城正在崛起。宁波援建小坝安居小区、万众安居小区20幢楼一天一个样;乔庄小学1号、2号教学楼主体已封顶,乔庄幼儿园主体结构封顶;乔庄高中体艺楼、教育科技楼基础浇筑完成;县人民医院门诊楼、住院楼、辅助用房基础完工;乔庄入城干道完成工程量40%以上;供水设施、污水处理厂、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广电中心工程加快推进。据了解,宁波援建县城重建18个项目,已开工13个。
  四川科技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城(乔庄)重建规划实录
(2009-06-10 20:31:41)转载标签:青川重灾区县城规划援建任务杂谈 分类:夫曰
    5.27日,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批复青川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四川最后一个城镇灾后重建规划——青川县城重建规划获得通过。这一消息传到青川,宁波援建指挥部、青川县政府方都露出了笑容。从09年3月9日县城总体规划开始调整,到4月22日县城总规通过专家审查,历时45天,青川县城总体规划调整终于获得审批。
    突接命令,乔庄定位为县城
    08年8月27日,宁波援建指挥部进驻青川,援建乔庄、黄坪、瓦砾、茶坝等一镇三乡。其中,原县城所在地乔庄作为副中心进行规划。今年3月上旬,建设部确定青川县城原址重建,乔庄作为县城。针对这一突然变化,宁波援建指挥部第一时间接到了青川县政府的通知,要求在短时间内调整乔庄规划,做好青川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3月9日,青川县政府板房会议室。青川县四套班子第一次听取青川县总体规划汇报。会议明确了教育、文体中心、医疗卫生、居住商业等基本方位及用地规模,同时把乔庄人口居住规模控制在1.6-1.8万人。同时,决定设立一个行政中心,县级部门集中统一办公,以节约土地资源。但对行政中心的位置,形成了白井坝和上坪二个方案。
    3月16日,县政府板房会议室。关于行政中心问题与县政府进行对接。县委书记李浩生、县长陈正永、县建设局、民政局、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领导认为小坝、上坪、白井坝、老城区等区块功能应该清晰,配套必须齐全,并基本赞同在白井坝设立行政中心这一方案。行政中心确定为百井坝。
    3月17日,市指挥部大会议室。宁波援建指挥部第一次与县级相关部门就乔庄总规进行沟通。县卫生局、交通局、规划局、教育局等参加会议。会上,就高中和小学班级、医院设置、道路部署等问题进行了协商。
    3月24日,接到县里最新意见。乔庄作为灾后重建期间的行政中心,要加快建设。
    多方征求意见,向四套班子进行第二次汇报
    3月25日,浙江省规划院会议室。青川县规划(竹园、乔庄)修改讨论会。省规划院顾院长提出了乔庄作为青川县行政中心,应按照现有在编人员及国家标准规划办公用地,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3月28日,省指挥部会议室。乔庄总规征求省指挥部谈月明指挥长、周华富副指挥长意见。省指挥部要求县城总规坚持安全优先、民生优先、科学决策、经济可行等原则,同时,做好用地分析和人口疏减,并把城市避难场所和逃生通道一起规划。
    3月31日,县委板房会议室。青川县四套班子第二次听取青川县总体规划汇报。会上确定了城镇体系、近期建设项目、用地平衡、发展方向等,并要求抓紧完善总规,于4月上旬上报省政府审批。
    一赴广元,确定大小疏减方案
    4月1日下午5点30分,从青川县乔庄出发赶赴广元。晚上9点30分,向四川省建设厅及广元规划建设局等领导汇报乔庄总规方案。会上,明确了民生优先,保持县城基本功能,疏减部分功能,部分设施规模缩小等。乔庄总规方案渐渐浮出水面。
    4月2日,乔庄总规进行了调整,确定乔庄高中为18个班,白井坝作为行政中心,明确过境交通线,居住容积率按1.2设计,上坪设置一所小学及部分商业,两处医院规模缩小。下午向县长陈正永汇报了调整后的乔庄总规方案。
    4月7、8日,关于大小疏减方案讨论。会上,讨论了作为行政中心的乔庄,究竟包括哪些行政部门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单位,明确了疏减方案在规划中的体现。会后,又对乔庄7个社村、常住乔庄镇居民及行政机关人员等人口现状进行了排摸。
    二赴广元,县城(乔庄)总规定稿
    4月10日,广元市委市政府听取乔庄总规汇报。市委书记罗强、市长马华、广元市发改委、建设局等参加会议。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会议认为在乔庄总规中,对一些功能进行疏减,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有先后秩序,不断完善社会功能,保证规划中数据的真实可行。
    4月11日,听取中国规划院张泉所长、李院长对乔庄总规的建议。中规院建议,老城区地质不明暂缓建设,疏减的功能要再明确,1.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土需做细,增加对外交通水平等,同时对总规4大原则进行了修改。
    4月12日,四川省建设厅会议室,省建设厅专家听取乔庄总规汇报。专家们认为住房必须包括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并要求把近期建设重要项目纳入总规。同时,专家们还对总规中一些PPT制作、动画演示等技术方面进行了点评。
    4月22日,四川省建设厅在成都主持召开了青川县城总体规划技术审查会,会议原则同意通过技术审查。
    至此,历时45天,开了大大小小20多场会议,先后得到了青川县、广元市、四川省建设厅、浙江省规划院、中国规划院等多位领导大力指导,凝聚了宁波援建指挥部和宁波规划设计院多位同志心血的青川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最终定稿。
    5月13日,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总规。
    青川县城规划概要
    整个青川县城规划体现了安全第一,民生优先;功能疏解,统筹联动;北控南拓,体现特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规划中的乔庄镇为青川县行政、文化中心,镇域远期人口1.6~2万人,以 “一心两翼,蓝带串接。”为空间结构。一心:以行政办公、公共服务等设施为核心,承上启下,连接南北区块。蓝轴串连:居住用地和公共活动的滨河广场依山沿河布置,预留多条绿色通道、步行通廊和公共绿地连接,营造高质量的山水之城。两翼:北翼指现状城区和东山安置小区,南翼指上坪居住区块等。蓝带:指沿乔庄河及两侧滨河绿地和广场形成的景观廊道。
    规划还明确了重点发展西南部北井坝、小坝和上坪区块,近期主要发展北井坝区块和上坪的部分区块,承上启下,联结南北新旧镇区。主要建设东山安居小区和原镇政府地块安居小区,以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医院、老年活动中心、行政中心、滨河广场、文化中心和必要的市政设施。
青川鄞者的博客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北川等五镇9月底前将形成重建基本框架
2010-08-04 15:18:00 来源: 四川在线(成都) 
(四川日报·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林)远眺青山叠嶂,身旁流水回绕,眼前古街古朴。从水磨、银杏、到绵傂,再到汶川县城。一个个从废墟上崛起的新城镇格外洗眼。“很震撼”,“变化真大”。前不久,参加汶川地震灾区重点城镇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议的代表们一路看来一路感慨。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洪波表示,重点城镇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显著,取得阶段性成果。38个恢复重建重点城镇中,截止2010年7月12日,38个重点恢复重建城镇已开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13个,开工率88.3%;已完工项目356个,完工率51.3%;已完成投资67.8亿元,占需投资总额的77.4%。已开工城镇住房重建4.37万户,开工率97.3%,完工3.46万户,完工率77%。一批遭受地震严重破坏的城镇,如汶川县城、北川县城、汉旺镇、水磨镇、绵傂等城镇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彻底变化。
38个重点城镇恢复重建成效显著,但也还存在着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建质量和进展不平衡,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时间问题尤为紧迫,还有个别城镇重建经费没有落实,造成部分项目无法完整实施。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履职,全力以赴加快基础设施和城镇住房建设进度。
下一阶段, 四川省38个重点城镇恢复重建的要求是,汶川、北川、青川三个县城镇、汉旺和映秀两镇在九月底前形成基本框架、基本功能和基本形象,其他城镇重建基本完成重建任务,城镇住房恢复重建全部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成90%以上,为确保灾区通过恢复重建发生脱胎换骨的彻底变化奠定坚实基础。
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市建委主任黄平表示,截止7月底,成都市城镇住房重建项目完成投资约76亿,完工4万户,入住2.4户。纳入全省38个重点恢复重建城镇的崇州市文井江镇去年年底已完成,彭州龙门山镇住房重建已完成,配套正在收尾,全市城镇重建在9月30日前全面完工。

就外界关注的北川新县城建设,绵阳市副市长、北川县县长经大忠透露,北川新县城已累计开工项目193个,完成投资89.98亿元,占首期启动218个项目估算总投资的94%,9月底前新县城将建成城镇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树立城镇基本形象,今年将全面安置受灾群众。
绵竹市市委常委、汉旺镇党委书记张扬武表示,汉旺镇新镇规划面积5公里,规划居住人口五万人,首期启动2.7平方公里。目前新镇已建成2.5平方公里,51个新镇重建项目已完成96%,完成规划投资21亿元的95%,学校、幼儿园、卫生院、商业中心、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都已投入使用。新镇重建中,针对经济困难群体,创新推出购房人以不低于房屋总价50%,与政府共同投资,5年内购房人可回购政府权益部分的共有权益房。
(来源:四川在线)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锋“手拉手”夏令营活动让爱心传承
2010-08-06 05:57:00 来源: 成都晚报(成都) 
日前,成都前锋集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手拉手”夏令营活动。成都前锋集团联合解放军驻彭州某部队、成都育才小学、前锋青川希望小学,为城市孩子和灾区搭建了一个互动平台,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协作中建立友谊,相互关爱,从而培养下一代的社会责任心,让爱心传承下去。据了解,该夏令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时间。
协作中建立友谊 碧峰峡拓展
本次夏令营的上半场是在风景秀美的雅安碧峰峡景区,在游览景区风景,参观地震中集体搬家的大熊猫的同时,同学们还在培训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破冰起航、人造机车、抢滩登陆等拓展训练以及沙画、拔河等一系列的互动竞技活动。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城市的,也有灾区的,但在活动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不分彼此,共同完成游戏项目,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记者欣喜的看到,通过两天在碧峰峡的拓展活动,城市的同学和灾区的同学已经融合成了一个团队:在日常起居中互相帮助,在拓展训练中团结协作,在游戏玩乐中不分彼此。当看到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互相谦让的场面,让在场的大人们都倍感欣慰。
大爱传承
同学们经历彭州军营之旅
在同学们结束了愉快清凉的碧峰峡之旅后,夏令营的下半场移师到了解放军驻彭州某部队,前锋作为拥有50多年历史的军工背景的企业,曾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这也是把本次夏令营活动的下半场选在部队的原因,同学们通过在部队的体验,学习军人团结合作、不惧困难、舍己为人的优良传统,同时见证我国国防事业的强大,增加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解放军驻彭州某部队是一支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色的部队,同学们顶着炎炎烈日,要在教官的带领下完成队列训练、基本战术训练以及坦克操作训练。在进行坦克实战操作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非常兴奋,因为这些只在电视里出现的庞然大物现在就在他们眼前,而且他们可以亲自去体验驾驭。但值得欣慰的是同学们都很有秩序,大家互相合作完成了本次军训中最难也最有意义的一个项目,并受到了部队领导以及前锋集团领导的高度肯定。
部队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虽然这些孩子只在部队呆了一天,但他们已经继承了部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相信将来他们在面临任何灾难的时候一定能够团结起来,将中华民族的大爱传承下去。
现场捐赠 用于部队重建
本次夏令营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在彭州军营的现场捐赠活动。前锋董事长杨钢代表前锋集团将20台热水器捐赠给该部队,用于部队的重建。杨钢董事长说到,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军人总是冲到一线,他们不顾自身的利益和安危救人民群众于危难,我们为他们赠送的这些热水器相比他们为老百姓的付出是微乎其微的,希望我们的这批物资能够帮助他们的新营地尽快建设起来,让他们的生活尽快恢复正常。部队政委在接受捐赠时说到,作为部队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像前锋集团这样,担当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关注下一代的成长,我们的国家才会有更好的未来。随后部队政委、前锋集团董事长杨钢还将一批书籍捐赠给了青川希望小学的同学们,同时育才小学的同学们也将自己带来的玩具、书本赠送给了前锋青川希望小学的同学们。
本次活动发起人前锋集团董事长杨钢很欣慰的告诉记者,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杨钢董事长说:作为川企前锋一直致力于灾区的重建工作,从捐建青川希望小学,到“前锋携手壹基金羌绣帮扶计划”,再到现在的“前锋手拉手夏令营活动”,前锋一直持续的关注灾区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灾区人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对灾区教育和就业这两个方面的扶持,让灾区人民的生活尽快并持久得到改善。但是仅凭前锋的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发动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灾区的未来才会更美好。这也是我们举办本次夏令营活动的原因,就是要唤起更多的人关注灾区,关注灾区的教育,特别是小朋友们,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只有他们意识到并行动起来,我们的慈善事业才能持续下去,爱心才能传承下去。


前锋青川希望小学:5.12地震后前锋第一时间奔赴重灾区青川,并于2008年5月27日与青川县政府签订援建协议,成为全国第一家与该县签订援建希望小学协议的企业。该小学主教学楼——前锋楼是震后第一栋由四川企业在青川援建完工的永久性教学楼。小学占地33亩,建筑面积9500平米,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
前锋羌绣帮扶村:2009年底前锋与壹基金羌秀帮扶计划签订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通过长期购买帮扶中心的羌绣产品来帮助阿坝州内的羌族家庭,并围绕“用爱点燃每一个家庭”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包括:从羌绣帮扶计划覆盖的村寨中选择一个村子冠名为“前锋羌绣帮扶村” ;前锋3年里定制的所有产品都发放到这个村子制作;长期持续的现金帮助村中个别贫困家庭。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