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152|评论: 129

代发:《堰平村志》(编撰 周开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4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

       周开良:男,1944年9月出生于油榨乡(注)堰平村一个耕读传家家庭。1953至1960读书期间,因遇“低标准”困难生活,肄业于邛崃东安初中,回家务农后,任过三组大环上村民办小学代教老师,1970年参加乡办“向阳水电厂”工作,1985至2004年承包该电厂,期满后以一己之力,潜心搜集研究家乡历史,历时18个月,独力完成《堰平村志》的编写,脱稿后自费出版10本,主动送与油榨乡等一些政府部门和个别人士,是目前所知邛崃地方个人纂著村志第一人。
       油榨乡注:堰平村在旧油榨乡境内,油榨乡历史上属临邛县——即今邛崃市,隋炀帝大业14年(616)建置火井县时,县治在油榨场,元世祖至元12年(1275)撤消火井县后复划归临邛,民国29年(1940)建置油榨乡,2015年12月,油榨乡并入南宝山镇。但《堰平村志》成稿于2006年,采用的是历史乡名,下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7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2-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90203_115044_鍓湰.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2-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近照无法上传显示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9-2-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代序

       乡土历史也是需要传承的,假如我们生活的故乡历史无人秉笔直书,便不值得后世子孙与游子缅怀牵挂。譬如浮萍没有根的植入和联系,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将失去寄托和信心——

       记得2016年4月间,我和陈善兵(网名“崃岭鹤影”)在访问“油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的守望者——王大久老先生”(借用该文章名)时,从王大久处得知认为是由政府安排的,写过《堰平村志》的周开良住址,于是搭乘陈善兵驾驶的摩托车,辗转问路找到周家老屋,想获得一些油榨乡的历史线索。
       不巧的是周家老屋门窗紧闭,经打听得知,因农村城镇化,周开良于不久前搬迁至油榨场上某小区,到油榨场上打听,又说进城暂居在儿子家中,但是详细地址不清楚,大喜过望之余,错过了当初的谋面机会。
       2019年元旦,我又随志同道合的网友陈善兵、董伟、周小波,特地乘车去到油榨,如约访问到了周开良。原来,陈善兵在之前走访火井镇参加过中印自卫反击战的退役老兵——王开田时,不经意间遇到了周开良,从而特意安排我们在2019年第一天与周开良见面。
       之前数日,我已经从陈善兵那儿获得周开良撰写的《堰平村志》,言说作者是目前所知邛崃地方村志撰写第一人。此《堰平村志》成书于2006年9月,从筹划到前期调查整理,到最后自费1400余元出书,计近两年时间,印刷量共10本,这是作者保存下惟一的一本。
       听完之后我顿生敬意,方才感觉到这本约6万字数的村志,其珍贵程度和沉甸甸的分量。原来《堰平村志》的编纂并非政府行为,完全出自一个村民的历史责任感和志愿,而且耗资1400余元,要知道2006年在邛崃,一个城镇职工的月工资才四、五佰元钱啊!
       那十本《堰平村志》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假如他送出去的九本被束之高阁甚或佚失的话,那么,目前在我手中的一本就算孤本了。而书中字里行间,不只折射出作者拳拳爱国爱乡之心,更体现了中华姓氏、历史、民俗、地名等方面的珍贵史料研究价值,于是我征得作者同意,帮他将《堰平村志》抄写后代发在邛崃论坛上,在抄写的过程中,为方便阅读,将内容顺序予以梳理调整,同时对文言文部分的个别错字、漏字、标点符号、断句和段落进行修正。供读者阅读、收藏、研究、使用。
       同时请大家记住这位:邛崃地方村志撰写第一人——周开良。
       以此代序
                                                                                                                                       凡丁
                                                                                                                               2019/2/1

 楼主| 发表于 2019-2-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  言
                                                                                       周开良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家乡,我对家乡怀着发至肺腑的热爱,而秉笔直书写下其文。
       堰平村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村中的一座山、一个坝、两条河、一道堰、三条路、八道桥,是我们可爱祖国的组成部分——这里有气势雄伟的二龙山,村周森林密布,景色秀丽,村头落尾,路旁宅外绿草如茵、空气新鲜、情趣盎然,滔滔的小溪河和火井江环抱村庄,一道人工渠堰穿村而过,构成一幅百花争艳的江南水乡图画。闵家坝上土地肥沃,良田千亩,物产丰富,盛产稻谷、玉米、油菜籽等粮、油经济作物,号称油榨粮仓。
       起于观音岩西南向东延伸入村的二龙山,最高海拔1000米,似一条巨龙匍伏在村庄东南,凹凸的峰顶如同龙背高耸,形成一道天然的防风屏障。从撮箕口南至马路的山坡树木葱茏,春天站在六组的墩子上眺望,闵家坝金黄色的油菜花美景,一览无遗地映入眼帘。此外,还可经干岩山游览下坝李家大院。
       每当夏秋季节,站在干岩山的道口上,不仅将堰平村之美景尽收眼底,还可俯视油榨全貌。轻风拂过千亩连片的闵家坝时稻浪翻滚,散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稻香。那凸起的山丘如少女亭亭玉立,三条水泥路如同玉女身上的飘带,与三条通往下坝乡的古道相连。
       纵横交错的电网,如地图上的经纬线交织在村子中间,10千伏的高压线在四组“铧头嘴”地方降压至220伏,然后连接全村各户。
       二组仁岗果园内柑桔、桃树、苹果树,春来花朵盛开,蜂飞蝶舞、鸟语花香。散居的农家小屋掩映在林木花丛中,把山村点缀得如同花园。
       整个堰平村花木繁茂,四季长青、景色如画、气候宜人。我打小生长在这四时明媚的山野,每当环顾生我养我的乡土时便情思飞扬,产生极大的享受和幸福感。
       草木恋土,故人恋乡,追本溯源,人之常情。热爱家乡才会热爱祖国,而只有了解本村起源和家族的历史,才会对家乡、民族、祖国爱得更深切!

 楼主| 发表于 2019-2-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  录
       作者简介
…………………………………………………………………………………………………………………… iv
       作者近照
…………………………………………………………………………………………………………………… iii
       代序
………………………………………………………………………………………………………………………… iii
       前  言  
……………………………………………………………………………………………………………………… iii
       堰平村概况
5
       历史沿革            
  6
       主要历史地名         
6
       堰平村的水利建设      
   6
       桃花堰今昔      
   6
       黄鹤桥引水坝的改建      
   7
       堰平村的桥      
   7
       堰平村的交通     
10
       解放前的道路和渡口   
   10
       解放后修建的道路   
  10
       人物篇   
   11
       光辉人物   
   11
       历史的耻辱柱   
    13
       附录:揪心的一幕   
    14
       人口变化   
     15
       姓氏和溯源   
    17
       火井李家山李氏(始祖曾经居住堰平村)  
      17
       土箕口李氏  
      18                                      油榨闵家营李氏与下坝干岩子李氏        19
       廖氏        20
       樊氏        21
       刘氏        22
       徐氏        24
       闵氏        25
       上彭氏(干岩子)        26
       下彭氏(撮箕口)        27
       姚氏        28
       任氏        28
       高氏        29
       张氏        31
       七组张氏        32
       黄氏        32
       石氏        33
       王家湾王氏        34
       三组王岗子王氏        34
       五组王氏        35
       江氏        35
       郑氏        35
       柳氏        37
       李子沟杨氏        38
       鱼岩山杨氏        39
       赵氏        39
       周氏        40
       解放前的袍哥组织        41
       解放后的民间组织        43
       电力发展篇        44
       教育发展篇        45
       医疗卫生篇        47
       堰平村的寺庙        48
       五童庙        48
       王宫寺        49
       石佛寺        49
       民间传说        49
       金手指王二爷的传说        49
       王宫寺的传说        50
       刘天喜吃汤元        51
       刘天喜抡童子        51
       龙马山的来历        52
       高良英传奇        52
       祭祀习俗        52
       烧袱子        53
       贴对联        53
       立灯杆        54
       百果灯        55
       害人的封建迷信        55
       李、闵两家的迷信战        56
       古树名木        56
       大事记        57
       附录:非常时期蒋介石视察火井        58
       后记        62




发表于 2019-2-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1月1日《堰平村志》的作者周开良老师与崃岭鹤影、凡丁、邛人的足迹、周小波在川主庙茶马古道旁边堰平村四大善士之一——彭宗珊的墓碑旁边留影。
IMG_5999.JPG

发表于 2019-2-4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1月1日在油榨乡苏维埃旧址与年近九十的苏维埃旧址义务宣传员王大久夫妇合影。
IMG_61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2-5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堰平村概况
       位于邛崃市西27公里油榨乡场以东,过大桥即是。
       堰平村依山傍水,村东南紧靠起自芦山的二龙山,山脚有发源于天台乡(现天台山镇)叶家漕与三和乡(现划属火井镇)分水岭之溪水汇集而成的小溪河;村西北有文(火)井江的长流绿水。计有——八桥、三路、一个坝、一条堰。最高海拔1000米,森林覆盖率40%,总面积包括马岩村8组的“飞地”(注)7平方公里。
       可耕田1337亩,地955亩,林盖870亩。共辖8个村民小组,2006年统计总人口1862人。

       堰平村在民国及以前属于文台里三甲(注),由三个保组成。
       其中
       12保:下齐马岩坝,顺山上至观音台(今渡兴桥)。历任保长;付定福、闵支富、彭光文、彭继孝。
       13保:上齐干坝王坪上,下至五童庙。历任保长:王大慈、李全山、李绍全、黄安庭、高瑞繁。
       14保:上齐马路口,西至杨碾,下至观音台。历任保长:王用才、刘鹏、杨绍繁、王成斋、李治林、柳庆云。
       1949年12月油榨乡解放。
       1950年,12保成立农民协会,主任:王治云。后改为土基村,村长:李朝元;
       同年,13保成立农民协会,主任:周兴明。后改为堰平村,村长:王大文;
       同年,14保成立农民协会,主任:郑尚仁。后改为袁家村,村长:冯加明。
       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以上三个村编为四大队,支部书记:王啟明。
       当时,土基口以下划归五大队、干坝至坪上划归十三大队、马路口和杨碾划归三大队。
       1957年进入高级社时,以上三村合一,同时建党支部,支部书记:黄啟明。
       1958年进入人民公社时编为四大队,社长:赵应州。之后改为四管区。
       1959年农业搞军事化时,改为第四兵团。团长:赵应州。
       1960年复名为四大队。
       1981年“撤队建村”时,改名堰平村,总面积5平方千米。村委会驻地:堰坪村二组。村长:王兴让。

                                                  历任堰平村(四大队)党支部书记及大队长一览表:

                              时间                  党支部书记              社、大队长                          备注
                  1957年(高级社)            王啟明                 社长:赵应州        
                  1958年改四大队                高桂芬                大队长:柳庆珊             高桂芬由乡派出
                  1961年                             王庆明                      柳庆珊        
                  1977年                             李显勤                      柳庆珊        
                  1979年                             柳庆珊                      王兴让        
                  1981年撤队还村
                  1983年                             闵支贤                      王兴让        
                  1986年                             杜开明                      王兴让         
                  1992年                             樊朝清                      王兴让        
                  1993年                             高永天                      杨春华        
                  1998年                             王加顺                      杨春华        
                  1999年                             闵支贤                      高冬天        
                  2003年                             高冬天                      彭一洪        
                  2005年                             高冬天                      彭一洪        

       飞地注:1950年“将保改村”时,以社员居住地划分建村,当时,马岩村人有10余亩土地在堰平村境内,这部分土地使用权归马岩村,称为飞地。
       文台里注:清初沿袭明制,行里甲制,以州统里,以里管甲,邛州分设三里,曰:文台、封爱、孝义。是为十家成牌,十牌成甲,十甲成里。(见清嘉庆《邛州志》《平乐镇志》)堰平村属于文台里三甲,分为三个保。


 楼主| 发表于 2019-2-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堰平村示意图

堰平村地图

堰平村地图

发表于 2019-2-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8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2-5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同年,13保成立农民协会,主任:周兴明。应为:周梓明

发表于 2019-2-5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61.JPG
周老师与堰平村的堰埂

发表于 2019-2-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62.JPG
堰平村的堰。

发表于 2019-2-5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67.JPG
火井江边的堰平村的堰和堰埂。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堰平村村名由来
       乾隆十四年(1750),我村的先民高、闵二姓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共同开凿了桃花堰,并在分水处立“堰平碑”为约,公平用水,碑铭:“分水两支渠首处同宽、同深、同水平,任何一方不得有犯。”堰平村由此得名。
       但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堰平碑”被毁无存。

       注:
       堰平村旧有小桃源之称,清代油榨文士兰玉诗赞:
      《小桃源在马崖山下》
       鹤山西畔濮溪东,见说桃源景略同。
       犬吠花闲轻重绿,莺啼树杪浅深红。
       桥横岸断柴门迥,水绕峰回小径通。
       处处登临皆入胜,恍疑身在武陵中。
       另外:
       相邻的马湖纸坊沟桃源桥碑记载:“如本境桃源桥者,上通西藏,下达北京。”碑联:走马斯桥如逢洞口;停车此地许问源头。横批:别有天地
       即指的是马岩顶下的堰平村(包括马岩村),村中之古道连接“赴县要路的”孔明乡“尖山子”古道,是“上通西藏,下达北京”必经之处。不仅三国丞相诸葛亮视察火井走过,1935年蒋介石视察火井“督剿红军”也走过,另外国民党和红军的一些战争就发生在堰平村内,村中二龙山顶一些重要垭口,还遗留有碉堡以及烈士墓。
       高义奎所作《非常时期蒋介石视察火井》一文这样记载:“在鱼岩、马岩顶一线山顶,国民党军也重兵防守,并砍伐山顶大树横断山路,阻塞要道。沿途修筑战壕、工事无数,日夜防守,可谓苦心经营。”

       主要历史地名
       桃花堰、堰平碑、桃花滩、马岩顶(即马崖顶)、黄鹤桥引水坝、小溪河、
二龙山、干岩子、躬岩、鱼岩、李家山、江沟、石家沟、青龙岗、墩子上、土箕口、青杠林、烈士墓、彭坟茔、徐坟茔、高坟茔、黄坟茔、高家营、马鞍腰、玉石碑、唐家扁、廖坝、闵家坝、二郎坝、任河下、任磨子、任仓房、任家大院、李家大院、彭家大院、王家湾、五童庙、王宫寺、石佛寺、川主庙、龙马山、黄落坪、袁坝子、江沟、清河桥、多福桥、渡兴桥、大治桥、乌龟桥、青石桥、三元桥、同仁桥、援生桥、李子沟、观音台、灯杆石、克耻路。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堰平碑样式图

IMG_20190204_204839.jpg

发表于 2019-2-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娌规Θ椹博鍧濋鍏
油榨乡恍若桃源的马岩坝风光。

发表于 2019-2-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N0195.JPG
马岩顶垭口。

发表于 2019-2-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N0198.JPG
马岩顶上刘家老院(现已消失)。
DSCN0197.JPG
DSCN0199.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