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邛崃村志第一人
——堰平村志著者其人其事
彭叶安
“他们经修的桥,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有的拆修,有的被洪水毁后无力再建。但他们的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他们都不是我村人,却对我村的交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修桥铺路不惜万金,使古今同用的三条古道四通八达,为今天建设新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是伟大的。《中庸》说‘极高明者为庸,致广大而尽精微。’越是为自已的人,越难以成就自己。而那种忘我的高尚精神却能产生绝对有我,绝对伟大,绝对无限的光芒,因为这样能涵盖一切,又能承载自已,所以他们的精神与天地万物同在,进而贯通古今与后世。”
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一定不会想到,这竟然出自一个刚进中学大门便遇“低标准”困难生活而不得不镻学的老农民之手——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一说的《堰平村志》著者周开良先生。
据周先生介绍,他家住四川省邛崃县油榨乡堰平村三组石家沟,1944年冬月初八出生,家庭贫农,母校在油榨学校, 1960年镻学于邛崃东安初中,1963年12月应征入伍于西藏军区昌都军分区。1965年12月曾参加昌都地区佐贡县剿匪战斗两次。1968年兵役期满退伍回乡务农,1970年至2005年在本村经营小水电企业,于2005年告老还乡。
一个仅有实际小学文化的人,怎么会想到写一本书呢?周老先生说:“堰平村花木繁茂,四季长青,风景如画,气候宜人,住在这儿是一种享受,有这样的家乡又是一种幸福,小草恋山,亲人恋故,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只有知远祖、知族史、知村史,才能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爱得深、爱得切。”由此可知,强烈的爱国爱乡爱村情怀是写作的原动力。
人们不仅要问:一个只有实际小学文化的人怎么能写成村志呢?确实,在文化人众多的单位里,还常常因弄不清自己单位的历史而写不好单位史,何况一个小学文化的人啊!可是这本洋洋洒洒数万言的村志,却分明摆在了我的案头而不容置疑。为什么?这给了我们启示,做成事情与学历没有太大联系。依我看,周老先生能写成村志,有如下因素起了作用:
一、强烈的爱乡爱村情结是写作的原动力
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渴望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增长知识、智慧,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把祖国的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他在书中大力歌颂为本村做出了贡献的人们,也贬斥了危害村里的败类,抑恶扬善之史家情怀浸满每一页。
二、求真务实的品质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身为一个农民,却有许多文化人不具备的优势,比如他求真务实,没有想到过什么回报,这与时下某些人不说钱办不了事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写作,他专门买了一部照像机;为了弄清村史,他遍访高龄老人;为了落实各姓的来龙去脉,他遍走三州五县。没有求实的品质,这些工作令人无法想象;没有强烈的利他主义精神,也不可能写成书稿。或者说只要抱着一丁点名利思想,他的写作就已经泡汤。
三、勤劳执着的品德是写作成功的另一个决定因素
当他把他的写作想法告诉别人时,赢得理解的少,而误会的多,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名利思想作崇、想探听别人家的秘密,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等,可是他没有管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仍然执着于自己的写作工作,前后近两年时间,没有丝毫的动摇。我们应该学习这种了不起的品质,当然也只有具备这种品质,才可能造就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
当周老先生恩德布于后世时,那些当初嘲笑、挖苦他的人,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消失在永无止境的黑暗之中。我们常常说,人活得无怨无悔是一种至境。而实现之途在于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于当时。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算不虚此行,不枉此身。
周老先生的勤劳与执着,成就他无怨无悔的人生,他是幸福的,虽然这种幸福是很多人现在无法体会,无法理解的,但当绝境到时,很多人会豁然开朗,完全明白过来——只不过太迟罢了。
四、谦逊助他跨上新台阶
我们在分析周老先生成功的因素时,不能不提到他的谦逊。为了写作,他四处求教,虽然有遭到不解的时候,但也有得到支持的时候。其中我市著名教师、作家、诗人高义奎老师给了他坚定有力的支持——精心指导该书的写作,为该书修改润色,使该书提高了档次、价值。
《堰平村志》的出版是我市文化工作的一件喜事,邛崃县志办公室有关同志阅后颇受感动,称赞该书是我市第一本村志,称赞周老先生是撰写村志第一人。由于我校正在进行成都市科研课题的研究,《堰平村志》的出版,也为我油榨乡民俗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我希望我校科研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周老先的求真务实、谦逊执着的优秀品质,弘扬他爱乡爱村的精神,为把课题研究开展得更好而努力奋斗。
注:此文见油榨学校刊物《天池教育科研》人物春秋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