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平村的水利建设
桃花堰今昔
乾隆十四年(1750),高氏祖高天寿和闵氏祖闵万枚,共同出资修成桃花堰。渠首在火井江油榨黄鹤桥上端。引水渠顺河而下,直至五童庙处的农田,全长2.5公里。明末清初,河堤两边桃树遍及,春来桃花盛开,蜂鸣蝶舞,令人陶醉,因面得名桃花堰。
乾隆年间修桃花堰时,曾受到地主们的百般阻拦,堰渠所经之地皆用铜钱串密密铺地,钱铺到哪里就挖到哪里。地主们集钱如山,将钱存放于楼上,压断了楼欠。高、闵二姓人经百般艰辛,桃花堰最终竣工,渠成水到。
古时用竹笼装卵石拦河引水,汛期一到常被冲毁,灌溉常无保障,解放前桃花堰灌溉面积甚少,加之高闵二姓人限制未出资者用水,所以旧时的堰平村中河岸边有不少筒车(注)提水灌田。
高、闵二姓为了公平用水,在堰渠的分水处唐家碥坝中立“堰平碑”为约,铭刻:“分水两支渠首处同宽、同深、同水平,任何一方不得有犯。”并且限制未出资者用水,直到1955年农业合作化。
1966年冬,在县水利局及油榨公社的大力支持下,由水利局出资,村人出力,将黄鹤桥引水坝改修筑成水泥砂浆砌卵石堰埂,宽2米,高2米,长50米的拦河引水坝,成为永久性水利工程。
在修拦河坝的进程中,又将靠四大队一组的五大队八组农田,一并纳入桃花堰灌区,共同筑堰扩渠,总灌溉面积近千亩,结束了过去用筒车、龙骨车(注)、手拉竹筒的水锋枪(注)历史,取消了对所有农户的用水限制。
黄鹤桥引水坝的改建
由大队长柳庆珊带领各组长组织的百余人,组成一支作业大军,由县水利局杨世才作技术指导,乡水利员唐文福作监理,一组社员王彩林任材料采购。计历时两年半,总用工近四万个完成。
1971年冬农业学大寨,将任河下穿园而过的渠道改成绕园而过,直对林嘴上,然后经闵支良的门外,蜿蜒至闵家坝五童庙的农田中。
1985年,由二组周定福领队,修建大治桥电力提灌站,装机5.5瓩。解决了大治桥至唐家碥的高处,桃花堰不能自流灌溉的用水田约30亩的问题。同时修有小渠道,从大治桥顺山而下。渠道宽尺余,长500余米。水泵置于大治桥下的桃花堰取水。电表和控制设备装于住在桥头的张润家中,由张代管。
1999年,由王加兴领队,修一组闵家坝的排水堰。
2005年,由市水利局投资,从二组任家大院后至六组闵支良的门前,全修成水泥槽渠道。
附:
1966年冬至1969年修黄鹤桥引水坝(石河堰)领建人及投工
大队领导:柳庆珊、王庆明、熊贵兴、王兴让。
一组领建人:闵永贵 投工8020个
二组领建人:闵支李 投工8060个
三组领建人:姚和全 投工4320个
四组领建人:黄从文 投工3486个
五组领建人:王兴让 投工2137个
六组领建人:高彩刘 投工7510个
七组领建人:张国成 投工1171个
八组领建人:彭万帮 投工5080个
此外:位于下坝乡彭沟、石桥沟、干岩子、花秋园处的“飞地”用水水利建设投资,系用木材代替。
筒车注:旧时一种以水作动力的竹、木制作提灌设施,提水高程可达10米以上。
方法:选水流较快的沟溪河边,用斑竹、楠竹绑扎作辐条,慈竹绑扎作轮圈,直径根据地形和水流速度,可达3-10米以上,外轮上每隔1、2尺距离装一面扇形竹笆,竹笆的背水一侧斜向装一节竹筒。然后将辐辏安装在圆木或楠竹搭成的架子上,靠水力带动旋转,当竹轮旋转到一定高度时,竹筒的水自行倒入承接的木槽,然后导入田中,如此周而复始,称为筒水车,简称筒车。
筒水车依赖水力转动,省时、省力,提水量大,只要不被洪水冲毁,维护得当一般可用两三年。这一先进实用的农业提灌技术,可能是根据汉代临邛卓王孙发明的——以水作动力鼓风的“水鞲鞴法”中的“水轮制作技术”改进,亦可能由明清两代的江南移民带到邛崃。
总之可以明确的是,在清乾隆年间,邛州人孙世璋(乾隆乙丑科进士)任山东日照县知县时,将筒水车技术带到北方,教授日照人应用于农业生产。(见清嘉庆《邛州志》)
咏《筒车》诗
王前驱(清郡人、举人)
本是长林竹几枝,河干成器自矜持。转身破浪非蛮力,举首为霖即雨施。
吞吐不持一己溺,周旋总为万民饥。稿苗莫叹江河下,挽挹中流彼注滋。
龙骨车注:旧时一种用人力提水灌溉的木制农具。方法是在长约3-5米的方形木槽内装活动的木头制作的脊柱,每节脊柱上装扈水、挡水的方形木板,两端装木制齿轮,齿轮下端小,上端大,上端装有木制的踏脚板,另外配一副可坐1-2人的木头架子,用双脚踩踏头,也有的是手摇式,将低处的水提到较高的田块中用于插秧。
水封枪注:简称水枪。旧时根据中国古代发明的“鞲鞴”即活塞(用于风箱冶铸)原理,制作而成的一种消防器材。在铜管内套活塞杆,可一人操作抽动活塞杆,主要用于喷射水柱灭火。利用此原理,农人用竹筒、竹竿代替铜管、铜杆制成水枪,把较低处的水喷射到较高的田中栽种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