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发展篇
解放前,堰坪村人对电的认识是一片空白。1966年以前,我村没有电力设施。1966年,政府号召兴修水利,1968年,我村修筑于黄鹤桥上游的拦河坝,以及位于四大队二组的“向阳电站”竣工。
向阳电站装机容量14千瓩,自发自供油榨乡使用,成为火井漕(邛崃西南部山区)率先拥有水电的公社。输电线路用圆木杆架设电线,主要供油榨场上单位和一些农户照明,比如油榨学校和四大队二、三、六、七组。按所安装的电灯泡总瓦数计算收费,为0.03元/瓦/月。
晚上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供照明,白天用水轮机带动打米机、磨粉机,每百斤黄谷收取加工费0.20元,另外要将糠重复打一遍。向阳电站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本村及附近村的群众生活。
1969年电站的管理者:高彩明、高瑞银、闵成千、彭万村。
1970年,高瑞银调到公社广播站,闵成千调到温江车队后,管理人为:高彩明、周开良、彭万村。
1976年增加:侯文财、高彩贤、简云龙、李在平、樊朝清、黄从明等。
1980年3月,黄从明调公社安装电网。
1983年10月,我村在村干部柳庆珊、王兴让、杨春华、王加兴领导下,在一、四、五组中集资八万元,架通了油榨学校至四组铧头嘴1.5公里的10千伏高压线,以及各小组的分支进户线。
1984年,向阳电站因遭洪水停发。二、三、六、七组供电改接兽防站处的南茶电网供电,从此后全村告别了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随之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五组徐兴盛、一组樊正朝、王启昌等,在自家办起电力加工厂,利己又利人,现在,电已在村民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
同年,向阳电站遭洪水冲毁后,村委会将房屋、电机作价处理与他人,地盘一亩许,由周开良与村委会签订协议,有偿使用二十年,然后贷款重修电站,取名为:桃花电站。
桃花电站装机55千瓩,设计流量1.6立方米,水头5.3米,于1985年并入县级电网,年发电量25万度。
2002年,根据中央政策规定,农村电网收归邛崃市电力公司统一管理,由乡农电管理站抄表到户,由原来的每度电费0.8-1元,降至每度0.53元。广大用户非常满意,自行到乡电管站交费。
|